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3个月
1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规 范 性。资料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图表规范,统计学方法正确。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作者应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文稿中注明批准文号),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论著、综述类稿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不超过 1500字。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内容。中文文题一般以 25个汉字以内为宜。
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改动。作者应是:(1)参与选 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并应用其本国文字和中文同时注明其通讯地址,地名以国家公布的地图上的英文名为准。作者单位特指本论文工作实施完成过程所在单位(进修医师通常应署名所在进修单位,除另有约定)。其他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依作者排序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各级基金项目支持的研究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批准号,亦脚注于同页左下角,并请附基金获批复印件,本刊将开放绿色通道优先发表。
4 摘要 临床论著须附 400字左右中文摘要,采用国际通用的 结 构,包 括 论 文 的 目 的 (Objective)、方 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4部分。结果中须详列主要数据及统计数据。英文摘要考虑国际交流的需要可相对具体些(600个实词左右),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首字母大写,不用连字符)与单位。作者只列出前 3位,3位以上加“etal”;不属同一单位时,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加 “”,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uYuanzhao ,Fan Hong,Chu Defa.DepartmentofRadiotherapy,BeijingHospital,Beijing100730,China。
5 关键词 论著须标引 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 国 立 医 学 图 书 馆 编 辑 的 最 新 版 《医 学 索 引 》(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每个英文关键词第 1个字母大写,之间以“;”分隔。
6 层次序号 各层次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21”,“212”等。文内中间的层次排列可用 “(1)”、“①”等。
7 医学名词 以 1989年 及 其 以 后 由 全 国 自 然 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以最新版本的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 用 商品名。
8 统计学 根据资料特点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别处理定量和定性数据,其符号按国标 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中位数用 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 χ 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样本数用 n;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υ;概率用英文大写 P等,P值前给出具体检验值。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9 对比性研究的论文须注意在组间临床资料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进行比较,凡对结果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临床资料)治疗前均应作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时才能进行比较。并应在论文中将比较的因素和统计方法、具体结果列表说明。
10 缩略语 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 “,”分开(如 该 缩 略 语 已 共 知,也 可 不 注 出 其 英 文 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1 参考文献 为增强文章科学性,各类文章均应适量引用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一般不用作参考文献;有条件时,2次文献亦不宜引为参考文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发文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1.968,综合影响因子:1.881。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好发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是本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难度偏高。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有增刊吗?
增刊对职称晋升是无效的,如果需要发表学术论文,就找正刊。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是国家级期刊吗?
不是,拒知网查询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是本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版面费是多少?
每本期刊的版面费各不相同,一般版面费是根据文章篇幅等因素来决定的。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待责编处理是什么意思?
当用邮件或者官网投稿后,都会给出投稿状态,等待责编处理一般会出现在主编终审完毕,转到责任编辑那里进行编辑处理。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官网是什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官网是http://zgwcwk.paperopen.com/。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是的,拒知网查询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是本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投稿怎么样?
这是本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的文章量很大,如果需要了解更多投稿要求,可咨询360期刊网编辑。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审稿多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的审稿周期在1-3个月。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镇痛/伤害刺激指数与宫腔镜腰麻后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镇痛/伤害刺激指数(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ANI)与宫腔镜手术患者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入室后平静5 min,检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心率(heart rate,HR),应用MetroDoloris监测仪监测ANI,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 ml/kg后实施腰麻,腰麻用药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2.5 mg(身高<160 cm)或15 mg(身高≥160 cm).记录入室后基础值、腰麻后即刻及腰麻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30 min时SBP、DBP和ANI,并计算各时点SBP与基础值的差值.根据腰麻后SBP下降幅度是否大于20%分为低血压组(SBP下降幅度>20%)和非低血压组(SBP下降幅度≤20%).通过logistic回归拟合ANI与低血压发生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麻醉前ANI数值与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低血压组麻醉前ANI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0.01);剂量-反应曲线显示,随着腰麻前ANI数值增加,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下降;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术前ANI低于50的宫腔镜腰麻患者为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高危患者,高于60为低危患者,50~59为中危患者.结论 腰麻前ANI数值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腰麻前ANI数值增加,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下降.
-
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分析:附21例中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 探讨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0月同一名医师独立实施的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21例顽固性网球肘的资料.通过人工创造皮下间隙,在关节囊外完成对病变肌腱的清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功能评分和臂肩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术后效果.结果 21例随访39~70个月,平均48.3月.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疼痛VAS、Mayo、DAS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Mayo功能评分优20例(95.2%),良1例(4.8%).结论 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中长期疗效满意、稳定,操作相对简单,而且避免关节内操作可能引起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
-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术期血压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运动医学研究所2016年1~10月257例原发性高血压行TKA的临床资料,入选169例,分为血压不达标组(n=91)和血压达标组(n=78),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与围术期血压达标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包括入院收缩压、入院脉压差、围术期镇痛、术后24 h内大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0.00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股神经阻滞为围术期血压不达标的保护性因素(OR=0.049,P=0.000),入院收缩压升高为围术期血压不达标的独立预后因素(OR=14.491,P=0.000).结论 股神经阻滞镇痛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行TKA围术期血压达标,入院收缩压和脉压差升高不利于围术期血压达标,且入院收缩压≥140 mm Hg、入院脉压差≥60 mm Hg增加围术期血压不达标的风险.
-
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HAML 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右肝后叶切除术.结果 手术时间80~280 min[传统腹腔镜(114.6±51.0)min,机器人手术280 min];术中出血量30~800 ml[传统腹腔镜(73.1±27.8)ml,机器人手术800 ml],并发症发生率14.3%(2例肺炎),术后住院(7.0±2.0)d.全组随访8~98个月,中位数30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包括机器人手术)治疗HAML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优势,可有效用于肿瘤局部切除及规则性肝叶切除术.
-
胸骨下小切口经心尖封堵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目的 探讨胸骨下小切口经心尖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5月11例胸骨下小切口经心尖PDA封堵术资料.年龄6.6~32(17.0±8.7)月,体重7.5~14(9.4±2.0)kg,PDA直径3~7(4.2±1.2)mm.选择胸骨下剑突区纵向切口1~2 cm,部分暴露右心室表面后,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血管鞘穿刺右心尖,沿右心室-肺动脉-PDA路径置入PDA封堵器,TEE评估封堵效果.结果 术中TEE即刻测量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明显残余分流,1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一过性血小板减少.随访18~28(23.2±3.8)月,超声心动显示无残余分流,未见心脏磨蚀,心电图显示无心律失常,心肺功能及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胸骨下小切口经心尖封堵PDA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等特点,不需锯开胸骨,避免损伤乳腺组织.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terine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2月~2017年9月我院采用UACE治疗16例CSP,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甲氨蝶呤40 mg,再用甲氨蝶呤20 mg浸泡的560~710μm明胶海绵颗粒及1 mm×2 cm明胶海绵条栓塞子宫动脉,UACE术后1~3 d终止妊娠.结果 16例均成功行UACE,UACE操作时间15~45 min,(26.8±9.0)min,曝光时间5~15 min,(8.1±2.8)min.UACE术后清宫8例,出血量10~200 ml,中位出血量50 ml;宫腔镜切除7例,出血量5~150 ml,中位出血量20 ml;1例因清宫大出血行急诊UACE,二次清宫时出血较多终止清宫,MRI提示胎盘植入,行开腹瘢痕妊娠组织切除(术中出血1000 ml).介入术后3 d内β-hCG下降(20472.1±17076.4)U/L,恢复正常时间(37.6±4.3)d.住院6~28 d,(14.1±6.5)d.住院费用(15750±5305)元.UACE术后出现轻微下腹部疼痛4例,低热2例,恶心、呕吐2例,未出现盆腔感染、子宫缺血坏死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6例随访3~6个月,1~2个月后均月经恢复,月经恢复正常时间(44.8±5.7)d,2例半年后再次妊娠.结论 UACE治疗CSP安全、有效、微创.
-
少见宫腔镜图像的宫腔粘连的处理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监护识别和处理少见宫腔镜图像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3月我们在腹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处理241例中、重度IUA,其中12例宫腔镜图像较为少见,7例重度IUA粘连组织较为致密且封闭部分宫腔,采用电刀或冷刀分离/切除粘连组织后见正常宫腔底部,5例中度IUA粘连组织呈膜状且存在数量不等的孔隙,采用宫腔检查镜镜体喙部钝性分离.对比宫腔镜手术前后患者宫腔形态的恢复情况以及月经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宫腔镜手术时间(20±3)min,均恢复正常宫腔形态.IUA美国生育协会(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中位数从术前10分(5~12分)下降至术后2分(0~5分)(Z=-3.095,P=0.002);月经量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中位数从术前8.5分(0~65分)增加至术后60.5分(24~86分)(Z=-3.061,P=0.002).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监护能够准确判断宫腔粘连的程度和部位,在宫腔粘连的诊治中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右美托咪定在淋巴静脉吻合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淋巴静脉吻合术中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6月100例因上肢淋巴水肿行臂丛神经阻滞下的淋巴静脉吻合术随机分为RD组和R组各5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RD组给予0.3%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0.8μg/kg共30 ml,R组给予0.3%罗哌卡因30 ml.比较2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维持时间.结果 与R组比较,RD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快[感觉神经(6.1±1.8)min vs.(12.2±3.1)min,t=-9.463,P=0.000;运动神经(6.9±2.6)min vs.(14.3±3.2)min,t=-9.896,P=0.000],维持时间长[感觉神经(659.0±44.8)min vs.(533.5±94.7)min,t=6.562,P=0.000;运动神经(597.1±33.4)min vs.(521.8±65.2)min,t=5.628,P=0.000].结论 对于上肢淋巴静脉吻合术,在0.3%罗哌卡因中加入右美托咪定0.8μg/kg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阻滞维持时间长,并且安全、可靠.
-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4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初次椎间盘切除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腰腿痛、麻木,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经X线、CT及MRI检查明确为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均在局麻下行PTED.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00 min,(76.5±16.5)min;住院时间6~13 d,(8.6±2.3)d.住院费2.6万~3.4万元,(2.9±0.3)万元.48例随访12~46个月,平均26.9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0±1.0)分,术后12个月降至(0.9±0.7)分(t=36.469,P=0.000);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29.5±2.3)%,术后12个月降至(9.9±1.4)%(t=71.503,P=0.000).术后12个月按MacNab标准优3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1.7%(44/48).均未出现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感染及椎旁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TED能有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缓解及功能改善良好.
-
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在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在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腹腔镜手术治疗69例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经腹入路,34例经腹膜外入路,对比2种入路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联合脏器切除1例,为高分化脂肪肉瘤经腹膜外入路联合左肾上腺切除.2例因与周围器官及腹主动脉关系密切,中转开腹.经腹入路组手术时间(145.2±71.8)min,与经腹膜外入路组(116.0±74.7)min差异无显著性(t=1.659,P=0.102).经腹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0(10,200)ml,经腹膜外入路组10(5,6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4,P=0.014).经腹膜外入路组术后排气时间(1.8±0.6)d,明显短于经腹入路组(2.3±0.9)d(t=2.686,P=0.009);术后住院时间(4.3±1.5)d,明显短于经腹入路组(5.3±2.6)d(t=2.017,P=0.049).术后乳糜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85例随访2~72个月(中位数36.5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应用于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在T1a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7年9月我科对119例T1a期肾癌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肾动脉阻断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因术中出血、2例因肿瘤位置暴露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9~236 min,(112.6±16.2)min;肾缺血时间19~43 min,(28.6±9.2)min.术中出血20~137 ml,(74.7±41.5)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11 d,(4.2±1.2)d.术后继发性出血11例,经止血、卧床后好转;尿漏2例,半卧位、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好转;切口感染2例,通畅引流加强换药后愈合.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8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4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未分类肾细胞癌4例;3例手术切缘阳性.83例随访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复发2例,2例切缘阳性者1例术后17个月因车祸死亡,1例术后12个月肾上腺转移,经沟通后采取靶向药物治疗.结论 LPN治疗T1a期肾脏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114例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3月~2017年4月我们对114例(127侧)上尿路结石行MPCNL治疗.硬膜外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目标盏,置入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顺序扩张至F14~F16,留置工作鞘建立肾穿刺通道,F8/9.8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和F14~F20肾造瘘管.术后3 d复查B超或CT,评估出院清石率,术后3个月评估终清石率.结果 124侧肾脏一期取石,3侧肾脏二期取石.126侧肾脏使用单通道,1侧肾脏使用双通道.手术时间(69.3±29.9)min.术后血红蛋白发生下降(10.6±6.9)g/L.肾造瘘管拔除时间(3.9±2.0)d.术后住院时间(6.6±3.7)d.术后17例(14.9%)发热,无脓毒症、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术后并发症.出院时清石率87.4%(111/127),终清石率95.3%(121/127).114例术后平均随访8.6月(3~18个月),肾功能均正常,肾积水均无加重,无肾萎缩和输尿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13例(11.4%)结石复发(>5 mm),无须手术治疗.结论 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安全,清石率高.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处理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Ⅰ型内漏的处理方法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8年8月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术后Ⅰ型内漏接受再干预的临床资料,14例共17处Ⅰ型内漏(3例双侧Ⅰb型),其中Ⅰa型4处,Ⅰb型13处.均根据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明确内漏类型,决定手术方式,随访并评估治疗结果.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1例切口淋巴漏,加压包扎治疗.术后随访4~97个月,中位数41个月.2例(14.3%)因内漏复发行再干预治疗.2例(14.3%)死亡,其中1例可疑为主动脉相关事件.结论 根据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部位、原因,施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与经皮肾镜治疗2~4cm肾盂或肾上盏结石的比较
目的 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与经皮肾镜治疗2~4 cm肾盂或肾上盏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3月我院75例2~4 cm肾盂、肾上盏或肾盂合并肾上盏结石资料,均为单侧结石,其中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组35例,经皮肾镜组40例,结石直径分别为(2.7±0.5)cm和(2.8±0.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性别、结石位置、结石CT值、积水程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组手术时间[(69.1±16.2)min]明显长于经皮肾镜组[(59.3±14.7)min,t=2.764,P=0.007],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当天VAS评分均小于经皮肾镜组(P<0.05).2组术后第1天、1个月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82.9%(29/35)vs.92.5%(37/40),χ2=0.857,P=0.354;术后1个月94.3%(33/35)vs.97.5%(39/40),χ2=0.014,P=0.906].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35)vs.7.5%(3/40),χ2=0.000,P=1.000].结论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治疗2~4 cm肾盂及肾上盏结石安全有效,与经皮肾镜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疼痛轻的优势.
-
粘合剂联合腔内修补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9例报告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粘合剂瘤腔内注射联合腔内修补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3月应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瘤腔内注射联合腔内修补术治疗9例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短瘤颈(≤1 cm)2例,瘤颈扭曲(角度>60°)8例,桶状瘤颈2例,严重钙化2例,附壁血栓1例.结果 9例均完成手术,其中1例术中出现Ⅰ型内漏,密切随访2个月,内漏消失,无需手术干预;其他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2月,未见内漏、支架移位、感染及异位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纤维蛋白粘合剂瘤腔内注射联合腔内修补术治疗复杂瘤颈腹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
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再发性剖宫产瘢痕妊娠(recurrent cesarean scar pregnancy,RCSP)的临床特征和处理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10例RCSP初次及再次瘢痕妊娠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结局.结果 RCSP患者就诊孕周较初次CSP明显缩短[(6.3±1.0)周vs.(8.0±1.8)周,t=2.055,P=0.070].初次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超声及MR测量剖宫产瘢痕部位厚度平均2.48 mm和1.66 mm,RCSP时分别为2.53 mm和1.87 mm.10例20次CSP中,19次MR测量的切口厚度比超声测量的厚度薄,大相差2.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4,P=0.001).初次CSP和RCSP患者的剖宫产瘢痕缺陷均以梯型为主.仅1例术前注射甲氨蝶呤,9例单纯行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其中2例可疑穿孔行腹腔镜探查和腹腔镜子宫修补术,1例因梯形切口缺陷过大同时行瘢痕切除及子宫修补手术.出血均<50 ml.结论 建议将MR作为RCSP的常规评估方法,对瘢痕的厚度评估更准确,术前药物预处理不是必要步骤,但RCSP患者瘢痕部位剩余肌层菲薄时如果单纯行宫腔镜手术应警惕子宫穿孔.
-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全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
目的 探讨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再次手术行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4月~2017年12月对15例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行胸腔镜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全麻取右侧锁骨中线至右侧腋前线第4肋间切口,长约3.5 cm,为主操作孔,腋中线第3肋间切口为副操作口,右侧腋中线第5肋间为观察口,切开心包及右房壁,心脏不停跳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结果 无死亡,手术时间(4.3±1.4)h,体外循环时间(1.5±0.4)h,ICU滞留时间(3.6±2.9)d,呼吸机使用时间(65±7)h,术后24 h引流量(448±127)ml,住院时间(9.2±7.6)d.15例随访6~30个月,(8.3±6.7)月,三尖瓣均未见明显返流,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4例.结论 胸腔镜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优选治疗方式.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2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oduodeneetomy , PD)是目前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术式,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 LPD )已逐渐在国内大型的腔镜中心开展,术后出血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大多数是由于胰漏所致,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所导致的出血在临床并不多见. 我科2013年11月~2018 年6月行LPD 410 例,其中2例LPD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胆囊腺体增生伴多发性罗-阿氏窦内结石1例报告
腺体增生性胆囊炎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属于非炎症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病理上特征性表现是出现多个罗-阿氏( Rokitansky-Aschoff,RA)窦. 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伴发的胆囊结石一般分布于胆囊腔内,若结石多发于胆囊壁RA窦内较为少见.胆囊腺肌增生症有恶变倾向[1]. 2018 年5 月我科对1例胆囊腺体增生伴多发RA窦内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报告
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rmyoural pregnancy ,IM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肌层,与宫腔和输卵管均不相通. 1913年由Doederlein 首次报道,非常罕见,发生率约1/30000 ,占异位妊娠<1%,因此,早期误诊率极高[1]. 2018年5月我院诊治1例IMP,报道如下.
关键词: -
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治疗无性生活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肿瘤,育龄期女性的患病率达20%~25%,其中黏膜下肌瘤占5.5%~16.6%[1] ,可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宫腔镜电切术是有性生活女性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无性生活的女性,黏膜下肌瘤的诊断和治疗较困难,为避免处女膜损伤,目前国内外主要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但此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 Myosure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是一种以机械能旋转管状宫腔内病灶切除系统,已应用于黏膜下肌瘤、宫内膜息肉、妊娠物残留的切除[2~7].
关键词: -
内镜下诊治婴幼儿先天性食管肌层肥厚性狭窄5例
婴幼儿期的先天性食管狭窄绝大部分是良性狭窄,狭窄可以导致进食困难、呕吐、误吸、个体发育迟缓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 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狭窄段再吻合以解除梗阻,通过术后病理区分狭窄性质. 2017 年4 月 ~2018年1月,我们在电子内镜和内镜超声的协助下诊治食管纤维肌层肥厚( fibromuscular hypertrophy , FMH)导致的狭窄,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降落伞缝合法在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落伞法胰肠吻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14例全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TLPD)中,采用3-0普理灵缝线行降落伞式胰肠吻合.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45 min(270~560 min),降落伞法胰肠吻合平均时间25 min(18~38 min).1例生化漏,无出血,无手术死亡.结论 降落伞式胰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胰肠吻合方法.
-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线粒体DNA4977缺失及其生物学意义
目的 通过研究线粒体DNA4977缺失在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子宫骶韧带中的变化,初步探讨POP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取2016年9月~2017年4月我科因POPⅡ~Ⅳ期切除子宫26例为研究组,同期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宫的非POP患者21例为对照组,取子宫骶韧带组织,提取其中的线粒体DNA,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线粒体DNA和DNA4977缺失的相对含量,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PCR产物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线粒体DNA4977缺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6,P=0.037);而2组总线粒体DNA含量无明显差异(P=0.447).②研究组线粒体DNA4977缺失与年龄、孕次、产次、BMI、初产年龄、绝经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患者线粒体DNA4977缺失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线粒体DNA4977缺失增多(r=0.465,P=0.034),而与孕次、产次、BMI、初产年龄、绝经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子宫骶韧带线粒体DNA4977缺失在POP患者中显著增加,可能是导致POP的原因之一.
-
肝外胆管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感染误诊为急性胆囊炎1例报告
肝外胆管囊腺瘤十分罕见,2018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1例以右上腹持续绞痛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为主要症状入院的"急性胆囊炎",术中腹腔镜探查见多囊性组织开口于胆总管,术后病理诊断肝外胆管黏液性囊腺瘤,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这次投稿经历还是很好的,编辑老师很好,每次打电话都会很耐心的回答,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也是很有价值的,历经两次的修改被收录,前后历时三个月不到,效率很高,大家有文章的话可以投稿试试。
就个人的投稿经验提出一些投稿建议,我认为投稿前可以先按照期刊的稿件要求修改好格式,确定好查询率,这样投稿后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文章质量好的话可以直接送外审被收录了,期刊对文章的创新性要求比较高,有合适的文章可以投稿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