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支架置入与药物联合治疗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疗效比较

    作者:史方堃

    目的 比较支架置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中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置入术治疗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 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2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卫东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之一[1].有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在早期通常采用抗血小板或全身抗凝治疗,但卒中发生率依然很高.一项研究表明,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即使接受正规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仍有50%的患者复发[2].

  •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介入诊断及血管内治疗

    作者:常斌鸽;焦德让;翟宝进;薛德友;徐飞;王实;白晶波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伴有头晕、耳鸣、复视、跌倒、困乏、四肢无力等,严重者可同时伴有脑干、小脑、枕叶腔隙性梗塞,甚至出现严重的闭锁综合证[1].

  • 球囊扩张Apollo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

    作者:张帆;蔡玉琴;郭贵军;郜利会;吕彦锋;徐国栋;孟庆溪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Apollo支架治疗18例症状性基底动脉严重狭窄(>70%)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基础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16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18例中,14例mRS评分≤2分,4例mRS评分>2分.结论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曹炳华;秦超;覃冬华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8年7月~2015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民族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3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9例.依据年龄分为<75岁组(17例)和≥75岁组(17例).比较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并记录临床终点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各置入支架17枚,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7.6%vs.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岁组患者随访期间共2例(11.7%)发生临床终点事件,1例(5.9%)为脑梗死,1例(5.9%)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5岁组患者也有2例(11.7%)发生临床终点事件,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访结束无患者死亡.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

    作者:张珑;刘建民;洪波;许奕;周晓平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血管内成形术治疗. 结果 12例基底动脉恢复正常管径,8例狭窄程度减小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卒中再发作.脑血管造影随访13例,均无血管再狭窄. 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 症状性椎动脉狭窄临床治疗的现状

    作者:陆军;刘芳;刘加春;王大明;李金

    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治疗和控制血压、血糖等多种干预措施,与20年前仅使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相比有了很大进步;支架成形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疾病.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现就上述两种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逄锦峰;魏盾;孙绪腾;赵长福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 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 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张磊;杨志刚;张永巍;洪波;黄清海;许奕;赵文元;刘建民

    目的 探讨自膨式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症状性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3年1月,51例接受Gateway球囊扩张+自膨式支架(Wingspan支架37例、Enterprise支架8例、Solitaire支架5例、Neuroform支架1例)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①技术成功率为100%.基底动脉病变部位的平均狭窄率[中位数(M),范围]从术前的74(50 ~95)%下降至术后的26(0~48)%.4例(7.8%)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言语不清、一侧肢体肌力减退等缺血症状,MRI检查提示桥脑新发梗死,考虑为穿支动脉闭塞引发的缺血事件.积极治疗后2例术后1个月症状缓解,2例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②51例患者中有49%的狭窄部位在基底动脉下段,33.3%在中段,17.6%在上段.基底动脉上段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后,缺血并发症率高于基底动脉中下段(22.2%比4.8%),但因例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15,P>0.05). 结论 自膨式支架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安全可行,但穿支动脉缺血事件是较常见的并发症,而且以基底动脉上段为多见.

  • 椎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晓培;许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短暂的伴有局部症状的脑循环障碍征候群.临床上根据受累血管分为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TIA两大类.频发TIA是指24 h内TIA发作≥2次的特殊临床状态[1].椎-基底动脉频发TIA起病急、症状重,若栓塞引起的TIA可能危及生命,其病因复杂,部分病例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有关.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以往主要依赖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近年来,CT血管造影(CTA)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们对20例频发TIA患者进行DSA及CTA对照研究,探讨CTA对椎-基底动脉频发TIA的诊断价值.

  •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

    日本学者Hatano和Tsukahara报道了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纳入44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患者(37例椎动脉,7例基底动脉)。患者入选标准为:(1)药物疗效不佳的症状性患者;(2)血管造影显示狭窄率>60%;(3)病变长度<15 mm。治疗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首先对所有患者行球囊血管扩张术,对于球囊扩张术后仍有残余狭窄、夹层或再狭窄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该组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3%,术后狭窄率减小至23%,术后30 d卒中和病死率为2.3%,9例(20.4%)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再狭窄,其中4例出现症状。发生再狭窄的症状性患者均成功接受了球囊血管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

  • 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的效果

    作者:王子亮;许斌;蔡栋阳;李天晓

    椎基底动脉狭窄引起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致残、致死率高,抗栓治疗效果不佳。支架成形术作为药物抗栓治疗外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临床证实。近期的药物与支架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支架成形术短期内终点事件发生率远高于药物组,并且远期结果显示支架成形术并没有较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1?2]。但该研究在手术者经验、入组病例等方面存在争议[3],因此其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单中心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国人群中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药物联合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期临床疗效。

  •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治疗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

    作者:刘培华;王浩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强化降脂治疗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的效果。方法:50例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常规降脂治疗;观察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及强化降脂治疗。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周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2.0%,观察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出血情况及肌肉疼痛情况。结论:短时间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联合强化降脂对伴基底动脉狭窄的后循环梗死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及常规降血脂组,且不会发生严重的出血事件。

  • 闭锁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倩;陈士军;谢淑萍

    我们在近半年内,诊断闭锁综合征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因恶心、呕吐、呼之不应2小时入院.既往半年前有淋病史,经治临床痊愈,余无其它病史.患者近1个月来发作性眩晕、恶心,数小时可恢复.入院查体:浅昏迷,双眼向右凝视,瞳孔针尖样大小,双侧鼻唇沟浅,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双侧病理征(+).2天后患者呼之能睁眼,但不能言语,四肢活动不能.查体:神清,能以睁闭眼及眼球上、下活动回答简单提问,眼球左、右视不能,不能张口,无咀嚼动作,双侧鼻唇沟消失,鼓腮、示齿均不能,听力存在,无吞咽动作,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肌力0级,全身痛觉存在,双侧病理征(+).发病1周后复查头颅MRI示左、右侧桥脑基底部梗死;MRA示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双侧大脑后动脉经后交通动脉由颈内动脉供血.2月后随诊,病情无明显变化.

  • 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李花莲;董志领;曲桂艳;刘晓满;邵汝升;韩丽丽

    1.一般资料108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中,男 72例,女36例,年龄35-78岁.其中颈内动脉狭窄38例,椎动脉狭窄25例,椎基底动脉狭窄8例,大脑中动脉5例,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联合狭窄11例,双侧椎动脉狭窄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0例,锁骨下联合椎动脉狭窄13例.

  • 椎动脉开口部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对比分析

    作者:董志领;刘红梅;曲桂艳;田花敏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随着介入技术逐渐成熟及支架材料的改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患者的接受,支架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也存有一定的风险,支架置入的部位不同,风险也不相同.我科对椎动脉开口部与基底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半年的风险及疗效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 37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志强

    目的 观察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病人共放置支架42枚,其中椎-基底动脉结合部4枚,基底动脉37枚,未见颅内出血发生;Winspan支架24枚,APPOLO等球扩支架13枚;发生不良血管事件3例,其中手术距发病时间<2周1例,>2周2例,WINSPAN治疗1例,APPOLO治疗2例,发生时间于术后48 h内2例,>48 h 1例.结论 基底动脉狭窄病人行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分清患者的发病机制,掌握合适的治疗时机,根据病变血管的部位、长度、分支状况及血管通路选择合适的支架治疗.

  • 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及CTA特点

    作者:李文丽;刘丽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便于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减少严重脑卒中发生.方法 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确诊的15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及CTA特点.结果 该组患者均有头晕或眩晕症状,更多引起后循环缺血症状及体征,出现脑卒中后病情容易进展加重而危及生命.CTA提示狭窄多位于基底动脉中段,狭窄程度与临床表现不完全呈正相关.结论 基底动脉狭窄均有慢性头晕症状,临床表现多样,更多引起后循环缺血症状及体征,病情有易进展加重致死亡风险.血管狭窄程度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不完全呈正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仍是基底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头颈CTA能早期、准确、清晰地显示基底动脉立体形态、狭窄的部位、程度以及侧支代偿情况,可以作为诊断基底动脉狭窄的首选检查方法.

  • Neuroform自膨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作者:逄锦峰;赵长福;张爱荣;丁照义;支兴龙;张鸿祺;王雪鹏;宁显宾;张鹏宇

    目的:观察应用新型颅内支架Neuroform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及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内科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效,男24例,女13例,年龄49~72岁,平均64岁.均采用微导管技术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接受了Neuroform颅内专用支架治疗.结果:全部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技术成功率达100%,37例患者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个月.病变动脉的狭窄程度纠正50%~90%.无血管撕裂、急性动脉闭塞、远端血管栓塞事件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例出现完全闭塞,但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同时置入2枚支架,其中双侧椎动脉狭窄1例,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2例.1例患者术后3 d,因未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给予急诊溶栓治疗后完全恢复.支架置入后电话及门诊随访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尚未有病情加重回报.结论:Neuroform自膨式颅内专用支架的应用,有效缓解了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提高了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

    作者:朱青峰;王千;郝建文;王国芳;边世春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13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治疗.结果 13例患者术前狭窄为(76.15±15.11 )%,术后狭窄为(3.69±3.04)%.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无缺血性脑卒中发作,随访8~12个月,10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偶尔有头晕,1例症状改善(DSA显示多段狭窄,左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小脑后下动脉显影差).结论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脑缺血症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