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周志敏;羊正祥;耿炯;陈翔;缪伟锋

    我们在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对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的1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运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诊断并据此行颅内动脉瘤急诊夹闭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彦敏;朱卫香;杜国辉;张砚卿;张琳琳

    国内外研究表明,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下降,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和严重程度。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理基础。血管造影已证实随着冠心病发展 PON-1活性降低[1],但是关于 PON-1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国内鲜见此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观察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 PON-1活性的变化,对血清PON-1活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初探。

  • 胸腰椎恶性肿瘤后路射频消融辅助椎体次全切除术15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延平;刘炳智;刘振武;颜继英;杨朝晖;刘利

    随着肿瘤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化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和局部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 RI )、C T、血管造影、核索显像等现代诊断技术的应用,肿瘤分期系统的进步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骨肿瘤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患者总生存率与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提高,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现就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胸、腰椎椎体肿瘤患者15例,行后路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射频消融(RFA )肿瘤灭活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

  • 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李成云;张桂华;李华菊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图像.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操作和体会.结果:除1例患者因心率未控制好影响重做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精心的护理操作配合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

    作者: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护理配合.方法:对986例行FFA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造影剂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行FFA均成功,未出现1例重度副作用.结论:护理措施正确,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佳效果.

  •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病因与影像学诊断

    作者:刘真真;戴晴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发的一系列下腹部不适症候群,是临床医生容易忽视和误诊的一类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其重点是探讨其病因和诊断方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该病的可行性.

  •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书荣

    目的 研究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博白县中医院收治的84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采用常规CT平片扫描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前诊断;采用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术前诊断.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的符合率、颅内动脉瘤疾病影像学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颅内动脉瘤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瘤疾病影像学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西门子GIGANTOS-E1250mAX线机断层机部分故障分析与维修

    作者:何洪林;刘英;刘静;李国雄

    西门子1250mA X线机(MVLTIPLANIMAT)是1台由血管造影床、普通摄影床、胃肠床和断层床等组合的多功能双主机设备.其中断层部份有圆、椭圆、直线大小5种轨迹,可以根据断层的各种要求和胶片的大小尺寸在一张胶片上进行1分格、2分格、4分格、6分格和9分格等全自动断层,国内使用的西门子其它型号的断层机如TRITOROS-5S-800mA等机器是这种机型的简化.本文根据使用中出现的常见故障,分析其原因及排除方法供同行参考.

  • 日立 SX- VA30大 C臂血管造影 X线机调整 1例

    作者:杨怡

    存在问题表现该设备属 99年产品 , 容量大 1250mA, 高仟伏 150kV, 全数字化控制的先进设备 . 该设备厂家安装试机后使用近一年 , 做周边血管造影时可正常使用 . 但是使用 CORONARY、 MODE做 PTCA时发现超过 60kg体重患者拍片显示器一片黑暗 , 所有图像看不清 , 全自动的条件的 kV、 mA、 mAs升至高不能满足需要 .

  • 下肢动脉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

    作者:石银龙;康桂荣;庞长珠;张廉良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血管疾病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参数的优化,以达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搜集了46例双下肢动脉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造影剂用量按1.5ml/kg体重、注射速率2.5ml/s为一组23例,2ml/kg体重,注射速率3ml/s为二组23例.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 Bolus,层厚3mm.数据重建用大密度投影(MIP)和实时三维(Real time 3D)及容积显示(VR3D)等.一、二组图像分别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阅片.结果第一组图像对病灶显示不如第二组图像清楚.结论CTA下肢动脉造影用对比剂2ml/kg体重,注射速率3ml/s是一种较好的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 日立血管造影系统360°全周回转摄影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天谷

    本文对回转DSA法做出阐述,并与常规DSA摄影法相比较,总结了回转DSA法的三大优点及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 64-SCTA、MRA、DSA诊断脑血管狭窄对比研究

    作者:李明珠;徐敏;奚克敏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64-SCTA、MRA及DSA三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脑血管狭窄成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DSA相比较,64-SCTA评价脑血管的符合率为97.2%;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92.6%,特异性97.8%,准确率86.2%.MRA评价脑血管的符合率为93.2%;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82.4%,特异性95.0%,准确率73.7%.结论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64-SCTA、MRA和DS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DSA仍是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狭窄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64-SCTA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性检查,其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准确率高于MRA,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脑血管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 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丽型;刘平

    目的 对比研究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患者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和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椎动脉开口位置异常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符合率为60%,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及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两者符合率为90%.结论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应用价值高,诊断准确性高.

  • 多层螺旋(MSCT)血管造影技术使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石银龙

    搜集了2006年3月至12月568例血管成像,对正常血管解剖及靶血管病变的表现进行影像分析.结果表明:CT血管造影正确有效地显示血管解剖及血管病变的成功率达98%以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对于怀疑有血管性疾病,特别是主动脉疾病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 双源CT中等螺距扫描模式在主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智婷婷;卢铃铨;周星帆;王利伟;殷信道

    目的 评价双源CT高、中、低3种螺距采集方案对主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90例患者进行主动脉全程血管造影,每组包括30例连续患者,A组应用螺距为1.0的双能量采集技术,B、C组分别应用螺距为2.0和3.2的单能量采集技术.比较3组病例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A、B、C三组之间的扫描长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采集时间逐渐减少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3种检查方法的主动脉图像均达合格标准.高螺距的图像噪声较高,三组之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B、C三组有效辐射剂量逐渐减少,A与B、C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B、C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双源CT主动脉血管造影建议采用螺距为2.0的采集模式.

  • 运用模体定量评价三维DSA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作者:刘瑞宏;胡立斌;李传东;贾绍田

    目的 运用模体定鼍评估三维DSA距离测量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应用模拟动脉瘤模体和动脉狭窄模体,改变不同的扫描野、重建矩阵、模体方向来研究三维空间距离测量的准确性.通过对模体中球体和圆柱体三维容积重建图像尺寸测量与模体实际尺寸进行对比评估.结果 在三维图像重建中不同的扫描野、重建矩阵、模体方向均能清晰显示圆柱体、球体影像及模拟狭窄的程度.随着扫描野的缩小,对球体直径和狭窄直径的测量精度提高,对于圆柱体长度测量无变化.重建矩阵加大,球体直径测量误差减少(1283大为0.36mm,2563大为0.12mm).圆柱体狭窄百分率测量误差大约为3%.结论 当选用合适的图像成像参数和后处理方法时,利用重建后的三维图像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和动脉狭窄的程度是相当可靠的.

  • RSM-DSA技术在介入放射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王维强;金丽云;王安生;郗绍南

    通过运用岛津 RSN-DSA技术对 18例血管造影患者的检查,从介入放射操作技术方面加以小结,探讨使用该技术在临床介入放射中的实际应用.

  • MSCTA(16层)成像技术应用探讨

    作者:陈玉勤;孙涛;唐立钧;黄庆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 48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其中头颅3例,胸部27例,腹部12例,冠状动脉6例,造影剂采用1.5-2ml/kg(Omnipaque300 Img/ml),注射速率为3ml/s,延迟时间采用Blous tracting(造影剂跟踪技术),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各种功能重建.结果 头颈部动脉系统扫描延迟时间为12-16秒,胸腹部动脉系统延迟时间为12-15秒,髂动脉为20-30秒.VR法重建的血管图像优于MPR,MIP和SSD.结论 MSCTA是一种快速、大范围、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VR法是一种理想的三维重建方法.

  • 肺动脉栓塞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

    作者:石银龙;庞长珠;康桂荣;李梅;张廉良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扫描延迟时间的佳值,佳肺动脉血管成像.方法 收集了45例肺动脉栓塞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造影剂用量按1.5 ml/kg,注射速率3 ml/sec.扫描延迟时间用Bolus Tracking第一组20例;testBolus为二组15例;常规计算时间为一组10例.准直器宽度2.5 mm,层厚3 mm.数据重建用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 3D)等常规方法.一、二、三组图像分别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阅片.结果 第一组20例中19例和第二组15例图像肺动脉均清晰显示,第三组10例中4例图像模糊,第三组与第一、二组图像质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肺动脉栓塞CTA血管造影中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 Bolus和Bolus Tracking较优,常规计算时间延迟图像质量较差.

  • 不同血管分析方法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潘国兵;孙建军;吴慧敏

    目的 为了更准确、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结构以及与临近组织的关系,确定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方法 采用GE64排128层VCT先对脑血管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再通过软件减影的办法实现类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效果,后用惠普ADW4.5工作站进行血管分析.结果 80例患者颅脑CTA(CT血管造影术),病变的检出率达93.7%,漏诊血管瘤2例,比较DSA总符合率达96.0%.1例为CT阈值不正确,1例为观察角度不正确,原因是血管分析法使用不当.结论 综合运用各种血管分析方法对于正确诊断血管病变是非常必要,CTA在诊断颅脑血管病变上是可靠的.

2348 条记录 1/118 页 « 12345678...1171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