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Emergency Resuscitation and Disaster Medicine 중국급구복소여재해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救援学会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6966
- 国内刊号: 11-545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3个月
1 题名(篇名):题名应选用最恰当、简明的词组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 署名:署名作者只限于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发表的书面材料。注明通信作者(用#标注),并在篇首页脚注注明其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外单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及城市名。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3 摘要 论著、述评及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撰写,摘要字数通常在300左右,英文可以适当多一些。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 述评。综述的中英文摘要不必含有上述摘要的4个要素,只用200字以下的指示性摘要即可。英文摘要应含有对应的文章题目、作者、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和摘要内容;排版时置于中文摘要下方。其他文章只写中文的指示性摘要,短篇报道不含摘要。
4 关键词 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8个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5 中图分类号 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标引论文分类号。作者可根据论文所涉及的学科范畴标引1~3个分类号(作者不能查的,空着该项)。
6 脚注 在文章首页左下角用4cm短横线与正文分开,注明:(1)基金项目:论文所受资助的课题名称及编号[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xxxxx)(没有的不用注)];(2)合作者的单位、城市名与邮政编码;(3)通信作者及其电话、传真号码和E-mail地址。(4)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主要任职)
7 正文格式和层次结构 论著、研究报告可按照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撰写。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通常不宜超过3级标题,1级标题和2级标题单列1行,3级标题后空一字距后接排。
论著、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如下:
前言:简要介绍立题的目的、背景或理论依据、研究设想、意义(文中通常不必写明‘前言’2字)。
1 材料和方法
1.1 扼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征
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通常所用方法已有文献记载者,引用文献即可。
1.2 方法
1.2.1 改良方法 须详述改进之处;
1.2.2创新的方法 应详加叙述。要求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
1.2.3 统计学方法 其选择依据,给出检验方法的相应参数值,如t检验,除标明P之外还应给出t值。
1.2.4涉及患者隐私权的临床研究,需征得患者本人或其亲属知情同意,必要时需通过有关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批。
2 结果 (基本格式同上)
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的现象。所有数据均须经统计学处理。可用文字、图和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不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
3 讨论 (基本格式同上)
围绕研究结果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并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论证,探讨尚无定论之处。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究结果地罗列资料或重述研究结果。
8 图、表 凡可用文字说明者,均不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每个图表均应有图表题,论著、研究报告的图、表 题目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图、表内文字、说明及注释仅用中文。论著、综述、研究报告以外的文章,图表仅用中文标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只有一个图或一个表时,不要写‘图1’或 ‘表1’ 而用‘附图’或‘附表’表示。图、表的注释用注:‘(1)(2)…’角标序号 ,不用 注:‘﹡’等符号表示图、表的注释。
8.1 图 图不宜过大,双栏不超过7.5 cm,通栏不超过15.5 cm。图、图题及说明应另纸绘制和书写,图中文字、字母、数字和符号应清晰、匀整,大小以缩图后清晰易辨为宜。黑白照片必须反差鲜明,大体照片应有图内标记尺度,显微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在背面注明图号和上下方向。
8.2 表 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取消表中竖线。表内参数单位相同者,将单位置于表的右上方;各栏参数单位不同者,可将单位放于各相应栏目的表头或数值旁。图、表、文内容不要重复,文中应对图、表内容作必要的归纳总结。
8.3 医药学名词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科学出版社,1995年)为准。暂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中草药一律加注学名。中文药物名称须使用其通用名称,不得使用商品名。动植物学名应加注标准学名。以上须排斜体字者,在字下加划一条横线。
8.4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的缩略语,于首次出现处应加括号注明全称及中文含义。
8.5 简化字及标点符号 简化字按照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书写,通常可参照《新华字典》。标点符号以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除半字线连字号、长横连字号分别占半格、一格,破折号、省略号不得断开占两格外,每个标点符号占一格。点号和标号的后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首,标号的前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末。
8.6 计量单位 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如浓度单位用mo1/L,不再用M;放射性活度单位要换算成Bq,不用Ci等。不再使用分子量dalton和Kd,而用相对分子质量Mr。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也不可混用斜线和负指数幂。不能错把英文缩写cpm、ppb、pphm、ppm、ppt、rpm等作为计量单位使用。血压单位仍使用mmHg,但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
8.7 统计学符号 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一般用斜体,但有大小写之分, 如t检验、n(样本大小)、x(样本的算术平均数)、s(标准差)、sx(标准误)、r(相关系数)、x+s(均数士标准差)、x+sx(均数士标准误)等用英文小写,F检验、P值、Q值、M(中位数)等用英文大写,卡方检验和自由度分别用希腊文χ2和υ表示。
8.8 数字 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其使用规则如下:(1)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2)多位数字不能拆开转行;(3)小数点前后4位或多于4位,应分别向左或右每3位空1/4字距,不再用千分撇;(4)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
8.8.1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时刻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四位数表示,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90228或1999-02-18或19990218;时刻按GB/T 7408-94规定的写法,如18时20分15秒,写成18:20:15。
8.8.2 数值的修约:不能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应执行国家标准GB 3101-93附录B的规定,其简明口诀是“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8.8.3 参数与偏差范围:(1)数值范围:5至10写为5~10;5万至10万写为5万~10万, 不能写成5~10万;(2)百分数范围:要用20%~30%,不能写成20~30%;百分率偏差应写成(80士5)%,不能写成80%士5%或80士5%;百分数系列不可省略,如60%、70%、80%不能写成60、70、80%;(3)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用1.5~2.5mA, 而不必写成1.5mA~2.5mA;(4)偏差范围:用(30.5士6.2)岁,不能写成30.5士6.2岁。
8.8.4 系列数值的单位:系列数值的单位相同时,中间数字的单位可省略, 如10、15、20 m1。
8.8.5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 如50mm×80mm×100mm,不能写成50×80×100mm3。
8.8.6 分数: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如2/3,数学公式例外。
8.8.7 检验结果构成比:统一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数,如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占75%,应写成0.75。
9 志谢 用括号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对参加过部分工作的人员、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提供工作方便的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的个人团体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原则上应征得志谢对象的同意。
10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正文中引出的文献应加注 ‘文献序’,文献序号用方括弧括起以上角标标在该句‘,’或‘。’之前 ,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应占50%。内部资料、鉴定资料、个人通信、报纸、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量不引用。作者须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著录;多于3名者仅著录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国外作者按照中国习惯著录,姓在前,名只用缩写字头;国外杂志名用缩略语著录。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注意标点!) :
10.1 期刊 作者 .文章题目.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例:1 陈杰,谢永强,张宏图,等. SARS尸检的肺部病理改变[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3):360-362.(止页要完整,不要写成360-2,下同)
例:2 Peiris JS, Lai ST, Poon LL, et a1.Coronavirus as a possible caus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J]. Lancet, 2003,361(9366):1319-1325.
10.2 书籍 作者. 书籍名. 版本(第一版可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1] 吴冠云,方福德. 基因诊断技术及应用[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55-167.
例:[2]Willis R. Patho1ogy of tumors[M]. 4th ed. London:Batterrworths,1967.422-432. 「书籍中析出文献」作者. 题名.作(编)者. 书籍名. 版本(第一版可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
例:[1] 郭俊渊. 胆道系统、肝脏、胰腺. 吴恩惠主编. 放射诊断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75-191.
例:[2]Stoff JS, Clive DM. Role of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tes in acute renal failure. In: Brenner BM, Lazarus JM,eds. Acute renal failure[M]. 2nd ed. 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1988.222-251.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官网是什么?
杂志官网为:http://www.caderm.org/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投稿系统是什么?
杂志社官网投稿系统:http://www.caderm.org/GJ/login.aspx,需要投稿的作者可以注册后完成投稿。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是多少?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543,综合影响因子为0.508。
-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ISSN号是什么?
ISSN:1671-2560,CN:11-4706/R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穴位贴敷联合火针加常规西医治疗对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130例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火针对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关节恢复情况、血尿酸(uric acid,UA),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及其对关节腔内氧化相关物质[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p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类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7年3月治疗于沈阳市骨科医院确诊为踝关节AGA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穴位贴敷+常规西医治疗(布洛芬+秋水仙碱+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火针放血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疼痛程度、关节相关症状(疼痛、压痛、胀、活动障碍)、血清学指标(UA、ESR、CRP)及其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后第2、3、7、10天,观察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为(3.23±0.78)d,短于对照组的(4.43±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压痛、红肿、活动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UA、ESR、CRP)均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SH-Px、SO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OS、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AGA的患者在穴位贴敷的基础上给予火针放血疗法能很好的缓解疼痛程度、缩短恢复时间、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氧化与抗氧化物质平衡,提高临床疗效.
-
被动抬腿联合上肢抬高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目的 探讨被动抬腿试验联合上肢抬高(PLR combined with upper limb elevation,uPLR)是否提高预测感染性休克病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入住徐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1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及呼气二氧化碳监测技术监测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uPLR和液体负荷试验前后患者每搏量(Stroke volume,SV)、脉压(pulse pressure,PP)、呼气二氧化碳容积(carbon dioxide of elimination of per breath,VTCO2b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的变化情况,容量负荷试验后SV增加值(△SV)≥10%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PLR和uPLR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结果 19例患者行53次容量负荷试验,其中24次容量反应阳性(阳性组)、29次容量反应阴性(阴性组).PLR和uPLR试验后,阳性组患者SV、PP、PETCO2和VTCO2br均显著增加,且uPLR试验后SV和VTCO2br显著高于PLR试验,分别是(81±22)mL比(77±19)mL和(27.1±6.1)mL比(25.2±6.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实验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和uPLR后,△SV和△VTCO2br与补液后△SV成高度正相关(P<0.001).PLR和uPLR试验后△SV、△PP、△VTCO2br和△PETCO2预测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85、0.86、0.77和0.94、0.84、0.87和0.77,灵敏度分别是83.30%、75.00%、79.16%、70.83%和87.50%、75.00%、83.33%、75.00%,特异度分别为89.65%、82.75%、86.20%、79.31%和93.10%、86.20%、89.65%、79.31%.结论 uPLR试验可以提高预测容量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SV、△PP、△VTCO2br和△PETCO2等四项指标中△SV预测效果好,
-
广西边境地区院外急救能力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广西边境地区院外急救能力的现状,为更好地提高广西边境地区医院的院外急救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采用典型的立意(判断)抽样法,对广西与越南接壤地区的防城、东兴、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和那坡8个县(市、区)的公立医院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边境地区医院的院外急救体系的政策、资金建设投入不足,院外急救人员配备不合理,在突发事件时,广西边境地区大部分医院的院外急救能力薄弱.结论 广西边境地区的大部分的医院的院外急救能力还有待提升,在院外急救的人力配置,急救车辆配备、相关急救设备建设等方面更需要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
视网膜脱离时间对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时间对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2例RD患者,脱离时间不足15 d的24例作为新鲜组,脱离时间超过30 d的18例作为陈旧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眼动脉(ocular 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retinal central artery,CRA)和睫状后短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等球后壁血管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流速(average velocity,A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 陈旧组患者OA的PSV、EDV、AV略低于,而PI、RI略高于新鲜组患者,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陈旧组患者CRA和PCA的PSV、EDV、AV显著低于新鲜组患者,而RI显著高于新鲜组患者(均P<0.05).与新鲜组患者相比较,陈旧组患者CRA和PCA的PI略高于新鲜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D时间对RD患者的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
柴胡皂苷D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代谢和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脂代谢和免疫紊乱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用游离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混合物复制NAFLD体外模型,用SSd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L02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堆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质合成分解标记蛋白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SSd浓度为40μg/mL时,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此,选择4、10、20μg/mL三个剂量进行后续实验.SSd可明显抑制FFA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体现量效关系.同时,SSd能明显减弱FFA对脂质堆积和脂质合成标记蛋白(SREBP-1c、FAS和PPAR-γ)表达的促进作用,并能上调脂质分解标记蛋白(CPT-1、PPARα和ACOX1)表达.结论 SSd可明显减弱FFA对Th1细胞因子(IFN-γ、TNF-α)表达的促进作用,并促进Th2细胞因子(IL-10、IL-4)表达,并具有量效关系,提示SSd能通过调控脂质合成分解蛋白和Th1/Th2免疫平衡调节NAFLD的脂代谢和免疫紊乱.
-
阶段干预法对极寒条件下野营拉练训练伤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应用阶段干预法对极寒条件下野营拉练不同阶段进行卫勤保障干预,降低野营拉练训练伤发病率.方法 比较2016年和2017年北方某部极寒条件下野营拉练训练伤发病率.其中,2016年拉练采取常规卫勤保障方法(routine medical support,RMS),2017年拉练采取阶段干预卫勤保障法(stage medical intervention,SMI).将拉练全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徒步行军阶段(冻伤、足底水泡、会阴部摩擦伤)、科目训练阶段(运动系统伤)、野外宿营阶段(胃肠道疾病),对各阶段常见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徒步行军阶段,常规保障组冻伤、足底水泡和会阴部摩擦伤的发病率分别是5.7%,10.9%,2.4%,阶段干预组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分别是1.4%,2.8%,1.9%,冻伤和足底水泡发病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科目训练阶段,常规保障组运动系统疾病发病率5.3%,其他相关疾病1.6%;阶段干预组两类疾病发病率分别是1.7%和1.8%.运动系病疾病发病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别.野外宿营阶段,常规保障组胃肠道疾病发病率3.3%,其他相关疾病1.5%;阶段干预组两类疾病发病率分别是1.6%和1.8%.胃肠道疾病发病率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别.结论 应用阶段干预法在拉练的不同阶段针对性的给予卫生干预可以较大程度降低极寒条件下训练伤的发病率.
-
老年女性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干部病房96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依据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再分为有无斑块两个亚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之后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偏低是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等水平及病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及病情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AP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IL-6、PCT、CRP水平,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score,MODS),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24、48、72 h两组血清IL-6、PCT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48、72 h两组AMY含量及MO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降低SAP患者血清IL-6、PCT及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尽早恢复肠内营养,改善患者总体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HMGB1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结合冠脉内超声技术,评价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冠脉内斑块负荷情况.方法 选择冠脉造影单支病变,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5例,其中的39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作为研究组,46例未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HMGB1水平以及冠脉内超声评价斑块负荷情况.结果 研究组HMGB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冠脉内超声提示研究组管腔面积和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和斑块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高水平HBGB1与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冠脉内斑块易损性临床相关.
-
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共培养HUVECs对人和大鼠MSCs成骨/血管分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在纳米纤维表面共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对人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nd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 and rMSCs)向成骨/成血管分化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血管化及骨快速修复提供方法.方法 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氨气等离子体处理来接枝氨基基团,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观察处理前后纤维形貌变化及直径分布;将HUVECs与hMSCs和rMSCs共培养(hMIX,rMIX)于修饰前后的PLGA纳米纤维表面,在培养1,3(4),7 d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培养14 d后CD31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血管分化情况,培养21 d后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钙结节检测成骨分化情况.结果 SEM形貌观察结果显示经氨气等离子体处理后PLGA纳米纤维的直径及粗糙度略有增加;CCK-8结果显示氨基修饰后的纳米纤维表面更有利于rMIX的黏附和增殖,而对于hMIX的黏附和增殖影响很小;ARS染色结果显示氨基修饰的表面可以促进rMSCs成骨分化,而对hMSCs影响不大;CD31染色结果显示,HUVECs共培养及氨基修饰纳米纤维可以促进hMSCs成血管分化,而对rMSCs成血管分化没有促进作用.结论 氨基修饰的纳米纤维表面培养hMSCs-HUVECs可以有效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在骨组织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我国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现场应突出及强化现场医疗救护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消防医疗救助体系,提高我国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方法 对比分析我国的院外急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理念差异,总结概括了我国消防应急救援现场医疗救护的现状和院外医疗急救的模式及现状,阐述了消防部队开展应急救援现场医疗救护的优势、法律责任和职业使命.结果 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消防医疗救助体系,做到消防现场医疗救助与地方医疗急救中心的无缝对接,院外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并不断提高自救与他救水平,才能大限度减少伤亡.结论 我国消防应急救援中应重视现场医疗救护.
-
GUSS量表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拔管指征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与洼田饮水试验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拔管标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留置胃管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A组(60例)、观察B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三组.观察组均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筛查患者吞咽功能,观察A组予15≤GUSS<20分拔除胃管开始经口喂养,观察B组予GUSS评分=20分拔除胃管开始经口喂养;对照组予洼田饮水试验筛查患者吞咽功能,在拔管30 d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胃管复插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胃管复查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胃管复查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拔管标准优于洼田饮水试验;15≤GUSS评分<20分时拔除患者的胃管或GUSS评分=20分时拔除胃管,胃管复插率、吸入性肺炎及营养不良发生率方面无差异.
-
42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过敏反应科门诊中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同过敏原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5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过敏反应科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其进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16项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其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42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了皮肤点刺试验,77例(18.2%)患者对1种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82例(19.4%)患者对2种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244例(57.7%)患者对3种及以上过敏原出现阳性反应.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粉尘螨42.8%,屋尘螨39.2%,猫毛及皮屑17.7%,狗毛及皮屑12.3%,白蜡花粉19.9%,圆柏花粉17.3%,梧桐花粉21.5%,白桦花粉27.7%,蒿属花粉55.8%,葎草花粉38.5%,豚草花粉23.9%,链格孢7.6%,枝状枝孢5.2%,黑曲霉2.3%,蟑螂17.5%,桑蚕丝6.1%.结论 针对不同的过敏原的生物行为模式采取相应的回避措施和用药指导可减轻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减少或规避因某些过敏原导致的急性过敏反应如哮喘发作、严重过敏反应的发作.
-
238例交通事故患者的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患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16年2-5月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收治的238例车祸外伤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作出早期诊断,并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防治休克等方面给予有效处理.结果患者方以非机动车为主,占87.8%,其中电动车占60.5%.肇事方以机动车为主,占80.7%,非机动车占19.8%.涉及电动车车祸167例,占70.2%.离院188例,留院观察14例,住院35例,其中手术30例,入院即死1例.结论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交通事故的患者,了解交通事故发生经过,迅速判断病情,大限度地提高救治准确率,避免漏诊误诊,是减少交通事故致残率、死亡率,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手段.
-
负压吸引配合外科清创术治疗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配合外科清创术治疗对WagnerⅢ~Ⅳ级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7例糖尿病足WagnerⅢ~Ⅳ级患者病例资料,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5~7 d,配合外科清创治疗2~4周;对比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WagnerⅢ~Ⅳ级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仅行常规外科清创治疗,对照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负压吸引组67例患者中,59例4周内创面基本愈合(88%),平均愈合时间为43 d.对照组74例患者中,39例4周内愈合(53%),平均愈合时间为64 d,两组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吸引配合外科清创术与单纯外科清创术对比,可显著缩短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时间.
-
手术室压疮相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从而更好的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实施的手术患者1000例,其中12例患者出现压疮,针对这12例患者,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术前做好压疮的风险评估,术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与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体位等因素密切相关.术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压疮发生率为1.2%.手术室满意度为97%.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积极的治疗,压疮患者均可治愈.结论 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室外在因素,针对诸多原因,须做好术前访视与评估,合理摆放体位,正确使用压疮防护用品,术中定时按摩等综合干预措施后可有效的降低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
多学科协作治疗下肢濒临截肢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治疗下肢濒临截肢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下肢濒临截肢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DT治疗组、非MDT组,各30例.观察统计各组治疗后手术次数、住院时间、保肢率,术后6个月随访进行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MDT组保肢成功24例,成功率为80.00%,非MDT组保肢成功16例,成功率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MDT组手术次数、住院天数均比非MDT组少.术后6个月,MDT组的KPS评分优于非M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18),但临床疗效评价无统计学差异χ2=3.532,P=0.06).结论 MDT在下肢濒临截肢伤的救治中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
完善的体检流程需要护士角色多元化
目的 探讨护士多元化角色在健康医学中心体检流程的完善程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方法 列举健康医学中心护士的多元化角色,分析总结健康医学中心护士各种角色的工作内容.结果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从而对健康体检的质量与服务水平也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只有用扎实的医学知识来武装自己是自己融入到新型的护理模式当中适应多元化的角色需求.随着健康服务模式的不断转变,健康服务内涵和范围的不断延伸和扩大,健康医学中心护士的角色已经有别于医院传统科室护士的角色.护士只有以更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多元化角色才能促进体检流程的管理,才能促进健康医学的发展.结论 护士要以多元化的角色投入到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之中,才能使健康体检流程顺畅有序,健康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才能为健康促进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
SIRT6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SIRT)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哺乳动物中含有7种SIRT,定位于细胞的不同部位,并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1].SIRT6存在于细胞核,具有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和ADP-核糖转移酶活性,并参与各种细胞代谢途径,包括转录、代谢、DNA修复和基因组稳定性、增值和分化、癌症等[2].SIRT6通过其特异性催化不同的底物,参与并调节不同的细胞过程.本综述讨论了SIRT6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老龄化带来的神经变性疾病的负担问题逐步突显.近年研究表明:对内源神经干细胞进行调控,或进行外源神经细胞移植,是治疗该类疾病新和有希望的方法.由于技术、伦理等因素的限制,内源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都尚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该类疾病患者有效的临床报道日益增多,但治疗模式不一,各中机制原理众说纷纭.即使在这种研究背景下,仍然有很多该类疾病患者愿意接受干细胞治疗,因此而出现了当下备受关注的"干细胞旅游",但在没有统一的和(或)优先的相关规范和(或)指南的情况下,不免会出现一些负面报道和夸大宣传.针对此本文将从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的干细胞治疗需求为定位对当前进行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该类疾病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望对该类疾病患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资料.
-
天津港"8·12"特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紧急医学救援剖析
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引发连锁灾变,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本文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结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现场救援实践经历,分析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伤情特点和紧急医学救援的行动策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处置此类事故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大限度的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
1例动脉导管结扎同期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报告1例动脉导管结扎同期双肺移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要点:医护联合查房每日核查单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急性排斥反应的护理、两性霉素B脂质体雾化吸入.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后出院,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
-
CBL结合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在住院医师心肺复苏非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human patient simulator,HPS)在住院医师心肺复苏非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住院医师62名,随机分成对照组(30名)和观察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CBL结合HPS教学法,培训结束后应用麻醉医师非技术技能(anaesthetists'non-technical skills,ANTS)系统进行考核,比较2组ANTS评分和抢救成功率的差异.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分析住院医师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ANTS评分和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100%的住院医师喜欢该教学法,96.8%认为该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结论 采用CBL结合HPS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非技术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科学规范开展我国空中医疗急救 ——记首期全国空中医疗急救专业培训班
冬日寒风,挡不住求真求知的热情.2018年12月10-14日,来自全国各省市医疗急救机构从事空中急救工作的八十余位医生、护士与管理人员集结在首都,参加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999)共同主办,中日友好医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联合承办的首期全国空中医疗急救专业培训班.
关键词: -
紧急医学救援装备需求与发展战略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紧急医学救援的特点及对装备的需求,结合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索性提出今后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的发展战略.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专家调研等方法,分析紧急医学救援的特点及对装备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的发展构想.结果 在分析提出紧急医学救援的六大特点及对装备的需求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发展的"3-4-5"发展目标.结论 通过落实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发展的"3-4-5"发展目标,将能够加快我国紧急医学救援装备发展步伐,进而显著提升我国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
胸痛中心(基层版)建设与评估标准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提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4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审稿很快,投稿后一个月返修,历三次修改后被收录,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审稿人很认真专业,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经修改后被录用,推荐大家投稿。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3个月内1月25日投的稿件,2月18号外审返回,编辑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修改,修改返回后,一个月被收录,前后历时近三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
投稿后两个月返修,修改返回后一个月被收录,期间编辑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很感谢,推荐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