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铁超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

    作者:叶琪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肝脏疾病之一,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铁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通常以多种形式在体内存在,并保持动态平衡.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与铁超载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铁超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瘦素水平分析

    作者:沈忠海;马红松;杨晓岚;洪开听;杨祥康;顾秀芬

    目的:检测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血清瘦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肥胖儿童进行肝脏B超检查,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分别积分1、2、3分.结果:肥胖组瘦素、BMI、ALT、TG、LDL-C、TC、APB、FINS、HOMA-IR较对照组高(P<0.05),而HDL-C较对照组低P<0.05.100例肥胖儿童组中根据B超发现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 55例,与其余45例单纯肥胖儿童结果比较显示:NAFLD组瘦素、BMI、TG、ALT、FINS、HOMA-IR水平较高P<0.05,而HDL-C水平较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瘦素和TG水平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和BMI与NAFLD评分独立相关(P值<0.05).结论:高瘦素水平是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监测血清瘦素水平有助于判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变程度.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特征探讨

    作者:江红接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特征及常见病因.方法对我院B超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10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大多临床症、征及肝功损害较少.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15例(14.7%).常见病因分别为肥胖、高脂血症及Ⅱ型糖尿病.提出了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筛选标准.结论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易被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害将逐渐增加.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应用加味降脂理肝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晓艳

    目的 研讨分析加味降脂理肝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2018年1月,将该院确诊收治的5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29例和研究组3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针对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加味降脂理肝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肝脏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63.33%)显著高于参照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1,P<0.05).治疗前,研究组的ALT指标、AST指标,以及r-GT指标[(59.71±36.51)、(41.29±22.30)、(56.52±55.81)U/L]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59.68±36.47)、(41.26±22.27)、(56.51±55.74)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0.005,0.001,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ALT指标、AST指标,以及r-GT指标[(35.22±17.83)、(30.28±9.97)、(43.72±35.77)U/L]均明显低于参照组[(43.66±32.35)、(32.95±12.27)、(48.23±55.3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0.919,0.373,P<0.05).结论 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实施加味降脂理肝汤药物治疗,能够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石凌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68例,分为两组。A组以常规西药进行治疗,B组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方剂。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肝功能指标、血清脂质指标。结果:B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比A组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脂质指标均较干预前改善,但B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改善脂代谢情况。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模型的探讨

    作者:李晓波;李燕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高脂灌胃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各半,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测定肝功、血脂,称取大鼠体重及肝脏重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建立大鼠NAFLD模型.结论: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简单易行,成本低,方便临床进行NAFLD发病机制、药物干预的研究.

  • 决明子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护肝、拮抗胰岛素抵抗和抗氧化糖基化作用

    作者:李博萍;陈依雨;潘竞锵;赵汝霞;郑琳颖;吕俊华

    目的:探讨决明子乙醇提取物( semen cassiae extract,SCE)对高脂高糖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肝功能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病理改变以及氧化应激—糖基化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6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饮用蒸馏水;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饮用10%果糖水。饲养至第6周末,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蒸馏水10 mL/kg)、二甲双胍组(0.2 g/kg)、决明子乙醇提取物( SCE)高(2 g/kg)、中(1 g/kg)、低(0.5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一氧化氮合成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活性,测定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 monoxide, NO )、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果糖胺( fructosamine, FMN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葡萄糖含量(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胰岛素水平( insulin,INS)及胰岛素敏感度(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测定大鼠肝脏组织SOD、NOS活性及NO、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SP-Px、SOD和NOS活性降低,NO、MDA、FMN、AGEs、FBG含量升高,INS水平升高、ISI下降;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SOD和NOS活性降低,NO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 SCE和二甲双胍处理4周后,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血清GSP-Px、SOD和NOS活性,降低NO、MDA、FMN、AGEs、FBG水平,并降低INS水平,上调ISI;同时,明显提高肝组织中SOD和NOS活性,降低NO、MDA含量(P<0.01,P<0.05),尤以SCE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决明子提取物的护肝作用,与其拮抗胰岛素抵抗、增强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氧化糖基化反应有关。

  • 电针背俞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曾志华;曾明慧;黄学宽;陈蓉;余海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电针背俞穴的疗效及作用途径.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造模组(32只),造模组饲以高脂饮食复制NAFLD大鼠模型,8周后随机处死正常组1只和造模组2只,病理组织学检查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余下的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3组:NAFLD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药物组(10只).药物组将1%的东宝肝泰混悬液按照0.28 g/kg(20 mL/kg)灌胃,1次/d;电针组选取双侧背俞穴“脾俞”“肾俞”“膈俞”进行电针治疗,1次/d,每次20 min.连续治疗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比色法检测肝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中度至重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组织TNF-α表达上调,FFA、MDA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肝组织脂肪变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组织TNF-α表达下调,FFA、MD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5),SOD活性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背俞穴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TNF-α表达的上调,降低FFA的释放和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这可能是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 电针"丰隆"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的影响

    作者:余敏;李钢;唐成林;高睿琦;冯启廷;曹净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SREBP-1 c)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对照组、手针丰隆组、电针丰隆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12只.除普食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手针丰隆组采用毫针针刺"丰隆",电针丰隆组及电针足三里组予以电针刺激双侧"丰隆"及"足三里"穴,每次20 min,每日1次,治疗4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SREBP-1 c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高脂对照组肝细胞排列紊乱,呈弥漫性大泡型脂肪空泡改变;手针丰隆组出现小泡型脂肪变性;电针丰隆组、电针足三里组肝细胞排列有序,脂肪变性减轻.高脂对照组大鼠血清FFA、ALT、AST含量及肝组织SREBP-1 c 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手针及电针各组血清FFA、ALT、AST含量及肝脏组织SREBP-1 c 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且电针丰隆组较手针丰隆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P<0.05).电针丰隆组血清FFA含量及肝脏组织SREBP-1 c 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电针足三里组(P<0.05).结论:电针"丰隆""足三里"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有良性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SREBP-1 c 基因与蛋白表达,改善内质网应激,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减轻肝脏组织炎性损伤,且电针"丰隆"穴效果更优.

  • 化浊颗粒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

    作者:康学东;余臣祖;朱瑾;杨维杰;王苑铭;安小平

    探讨化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血脂及肝脏病理切片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以罗格列酮0.36 mg· kg -1 ig作对照,观察化浊颗粒0.675,2.025 g·kg -1课题ig4周对大鼠体重、肝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结果 化浊颗粒组及罗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TG,TC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化浊颗粒高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效果相似,明显优于化浊颗粒低剂量组.结论 化浊颗粒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TG,TC,从而改善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血脂代谢异常和病理改变.

  • 活血降脂保肝汤对NAFLD大鼠肝组织MTP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静;江伟;苏剑锋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保肝汤(HJB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微粒体甘油三脂转运蛋白(MTP)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HJBD低、中、高剂量组(6.48,13.68,27.36 g·kg-1)及强肝片组(0.067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8周后,用低、中、高剂量HJBD及强肝片进行干预,连续ig 10周.采集空腹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情况,取肝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MT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T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HJBD各剂量组及强肝片组MTP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以高剂量组升高明显;血脂紊乱及肝脂肪变性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HJBD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推测MTP可能是HJBD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全喜;王昆;刘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系列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堆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这类疾病与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组分关系密切.查阅了近10年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AFLD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了阐述.NAFLD动物模型主要分为营养、药物或毒物等环境因素诱发模型和基因敲除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诱发模型.由于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上也缺乏有效措施,因此,建立高质量的动物模型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 刺络泻血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影响

    作者:魏丹蕾;赵慧玲;曾蕊;张博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与针刺治疗和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从而评价刺络泻血疗法对于治疗NAFLD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刺血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刺血组取丰隆穴、太冲穴泻血.其余给予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6、IL-1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大鼠血IL-6、IL-18和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刺血组大鼠血IL-6、IL-18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丰隆穴、太冲穴刺络泻血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IL-6、IL-18和TNF-α的含量.

  • 电针丰隆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p-PERK、p-IRE1α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余敏;唐成林;冯启廷;高睿琦;曹净

    目的:探讨电针丰隆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p-PERK、p-IRE1α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食组、高脂对照组、手针“丰隆”组、电针“丰隆”组、电针“足三里”5组各12只,高脂饲料造模,取相应穴位给予毫针针刺、电针干预4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FFA、TG含量与肝组织TNF-α、IL-6 mRNA及p-PERK、p-IRE1d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示高脂对照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胞浆疏松,细胞内见大量大泡型脂肪空泡,干预后各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两电针组效果更明显;各干预组血清FFA、TG含量及肝脏TNF-α、IL-6 mRNA与p-PERK、p-IRE1α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且电针“丰隆”组表达低于手针“丰隆”组;电针“丰隆”组与电针“足三里”组比较,FFA含量及TNF-α、IL-6mRNA与p-PERK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电针能下调p-PERK、p-IRE1α蛋白和TNF-α、IL-6 mRNA的表达水平,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内质网应激与炎症反应状态,且电针“丰隆”穴效果更优.

  • 丹参注射液联合脂必泰对NAFLD血流变影响

    作者:王亚磊;刘光伟

    目的 探讨改善血流变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50例,联合丹参注射液、脂必泰胶囊治疗10天,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50例患者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脂必泰胶囊对改善血流变、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的价值.

  • 单味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韩莉;赵文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中药治疗NAFLD有效果显著.本文将近几年来单味中药(包括其活性成分及其制剂)防治脂肪肝NAFLD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像虎杖苷、大黄素等既能通过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等作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由此可见中药在治疗NAFLD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影响观察40例

    作者:顾亚娇;赵文霞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埋线加普伐他汀钠片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伐他汀钠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加普伐他汀钠片组升高更显著( P< 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5%.结论 穴位埋线加普伐他汀钠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脂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 健脾化痰方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干预作用

    作者:吴芳

    目的:验证中药健脾化痰方治疗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中药健脾化痰方、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维生素E治疗组(总有效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显著下降,说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肝功能;但组间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中药组治疗后TC,TG,LDL-C,HOMA-IR下降,HDL-C,IAI上升(P<0.05或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显著治疗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三七总皂苷改善高脂诱导脂肪肝大鼠模型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作者:张声生;吴震宇;陈剑明;郭前坤;李琳;汪正芳;高月;马增春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能否改善高脂诱导脂肪肝模型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方法 50只SD大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大剂量组[160 mg/(kg·d)]、三七总皂苷小剂量组[80 mg/(kg·d)]及双环醇组[100 mg/(kg·d)],每组10只.正常组采用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及给药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给药组灌胃给药4周.4周后测肥胖评定指数(Lee's指数)、体重;测肝湿重;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ALT、AST);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idex,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检测血清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umutase,T-SOD)、羟自由基(-OH)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湿重、Lee's指数均升高(P<0.05),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及双环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肝湿重、Lee's指数(P <0.05,P <0.01)及ALT、AST等指标(P <0.05,P<0.01);减轻肝细胞脂肪沉积.模型组大鼠血清-OH、MDA、TNF-α较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1),T-SOD及T-AOC活性降低(P<0.01),且伴有IR.与模型组比较,经过三七总皂苷治疗后,-OH、MDA、TNF-α浓度降低(P<0.05,P <0.01),而T-SOD及T-AOC的活性恢复(P <0.05,P<0.01),IR也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 三七总皂苷的抗氧化应急效应及改善IR效应是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部分机制.

  • 涤痰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观察

    作者:马善桐

    目的:探讨采用涤痰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涤痰化瘀法治疗(观察组,n=50)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n=5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血脂情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涤痰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对保障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效果显著,具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386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