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穴位保健安度更年

    作者:程凯

    5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母亲节.因为到了更年期,母亲会情不自禁地唠叨、情绪不稳定.怎么办呢?给大家推荐一套安度更年期的穴位保健方法.1.消除心烦,开四关穴中医认为人体的情绪,与肝的功能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更年期心烦易怒,是因为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而导致肝阳亢盛,肝火扰动.这个要疏理肝气,清泻肝火,四关穴就是一对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的穴位.四关,指双手虎口处的合谷穴,和双脚对应位置处的太冲穴.治疗时,用拇指指尖用力点在穴位上,此时食指放在手或足内侧的对应位置上,相对用力,以加强点按力道,使穴区出现明显的酸胀感,甚至向四周放散.每穴点半分钟,然后改为揉法一分钟,揉时力道稍减轻,但也要保持一定向下点压的力量.

  • 冬季防寒"始于足下"

    作者:正旗

    有人把脚掌看成人的"第二心脏",这足以说明脚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是何等重要.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人体十二经络的起始与终了的部位,含有许多重要穴位,如膀胱经的至阴穴、胃经的内庭穴、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涌泉穴等.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每个器官都能在脚底找到一个固定的反射区,许多疾病的前兆往往先在这些反射区出现;同样,因不善待双脚而引起的足部损害,往往也会引起相应的内脏疾患.

  • 龙胆泻肝汤结合针刺治疗肝郁型失眠43例

    作者:毛芝芳;郑利锋

    目的 探讨龙胆泻肝汤结合针刺对肝郁型失眠的疗效.方法 入选肝郁型失眠患者43例,给予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煎服,同时针刺安眠、太冲等穴位治疗.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 %.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肝郁型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浅析太冲穴临床治验

    作者:才源

    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输穴,又名大冲穴.为肝经原穴,又是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陷处.其穴具有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开胸利膈功效.笔者在临床上常以此穴为主配以他穴治疗高血压、失眠、呃逆、耳鸣等病疾.从针刺方法、配穴、方义体会等方面加以阐述,论述太冲穴的主治功效,疗效范围.

  • "太冲"穴中等强度针刺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家有;唐纯志;贺振泉;张进;郝木峰;马春媚;杨忠华;赖新生

    目的:以不同刺激参数的捻转手法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太冲"穴,比较其降压效应及对血装内皮素-1 (ET-1)的影响,探讨针刺"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佳降压手法参数,同时为针刺手法量学提供有益依据.方法:选用SHR 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轻刺激组、中刺激组和重刺激组(每组均7只),并以同体重正常血压SD大鼠7只作为正常组.3个针刺组分别以不同参数针刺大鼠双侧"太冲"穴,每次针刺5min,每天1次,在针刺结束后15min采用BP-6无创血压测量系统对大鼠进行血压测定,针刺到第7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装ET-1含量.轻、中、重3种针刺参数捻转角度、频率以及是否穿透足底皮肤分别为:00、0次/min、穿透足底皮肤,1800、60次/min、不穿透足底皮肤,3600,120次/min、穿透足底皮肤.结果:与轻刺激、重刺激组比较,针后第2天,中刺激组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1);第6,7天,中刺激组收缩压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轻、重刺激组(P<0.01).组内比,中刺激组的收缩压于刺激后第2,5,6,7天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刺激组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轻刺激和重刺激组的ET-1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冲"穴不同量化参数的针刺降压效应具有差异性,"太冲"穴中等强度刺激可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内皮素含量.

  • “太冲”配“内关”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天冬氨酸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沈攀攀;陈月婷;肖双凯;姚问;杨雅媛;林咸明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配“内关”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廷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同名经配穴针刺对SHR的降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每组15只,另取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针刺相应双侧穴位,每次30 min,每天1次,共15次.分别于治疗第1、3、7、15天针刺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结束后,用高效液相紫外法测定各组大鼠RV-LM中Asp、Glu含量.结果:针刺1、3、7、15 d时,内关组、太冲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5d后,太冲配内关组SBP、DBP、MBP降压百分比均大于内关组、太冲组、太冲配非穴组(P<0.05);与针刺前比较,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1、3、7、15d时SBP、DBP、MBP降压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1、3、7、15d的SBP、DBP、MBP降压百分比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VLM中Asp、Glu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Asp、Glu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太冲配内关组RVLM中Asp含量明显低于内关组、太冲组(P<0.05),Glu含量明显低于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P<0.05).结论:不同穴位针刺降压效应有差异,同名经配穴针刺可有效地降低SHR血压和RVLM中Asp、Glu的含量,针刺对血压的调节与中枢Asp、Glu含量变化有关.

  •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中NOX家族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雪蕊;杨静雯;姬彩硕;马思明;刘存志

    目的:探讨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NADPH氧化酶同源物家族(NOX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WKY大鼠为正常组,3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针刺组取太冲穴直刺,非穴组取非穴位浅刺,每天治疗1次,共14d.采用遥测技术检测血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VLM中NOX家族同源物NOX1、NOX2(gp91phox)、NOX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VLM中NADPH氧化酶催化亚基gp91pho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P<0.05);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显著增高(P<0.05);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针刺第8天可显著下调SHR大鼠的平均动脉压(P<0.05),针刺14d可下调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P<0.05),下调NOX2(gp91phox)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针刺可显著改善SHR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VLM中NOX2表达水平相关.

  • 刺络泻血疗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影响

    作者:魏丹蕾;赵慧玲;曾蕊;张博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与针刺治疗和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从而评价刺络泻血疗法对于治疗NAFLD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刺血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刺血组取丰隆穴、太冲穴泻血.其余给予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6、IL-1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大鼠血IL-6、IL-18和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刺血组大鼠血IL-6、IL-18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丰隆穴、太冲穴刺络泻血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IL-6、IL-18和TNF-α的含量.

  • 腧穴诊断法对肝脏虚实诊断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然;陈三三;王军

    目的:评价腧穴诊断法对临床肝脏虚实方面诊断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简便性,对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将30例北京中医药大学女性受试者分别进行肝脏的腧穴诊断法和传统四诊法的数据收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症状得分上的差异.结果:肝俞穴(双侧)、太冲穴(双侧)得分及腧穴诊断总得分与传统四诊症状得分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腧穴疼痛阈值无相关性.结论:腧穴诊断法和传统四诊法一样,在临床上对于肝脏的虚实具有诊断性,并且简便易学,可极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针刺太冲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

    作者:郑佩峰;刘娟;雷正权

    肱骨外上髁炎为针灸科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肱骨外上髁部的疼痛,体格检查时作伸腕握物并前臂旋后动作时肘关节外侧疼痛明显,上肢提重物可加重疼痛.笔者根据经络别通理论,取单穴太冲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现报道如下.

  • 太冲穴注治疗乳蛾

    作者:熊源清;熊建勇

    方法:一组为10岁以下患儿,采用肺经之井穴少商与大肠经之井穴商阳点刺放血法(点刺二穴,可清泄肺、胃肠之郁热,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一组为10岁以上患者,采用药物太冲穴注射疗法(该穴为足厥阴经之脉所注为输,为肝之原穴,可主咽喉病,故行药物封闭,加强占位刺激,以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宣泄清解之功).前者施治时,用消毒的不锈钢针或三棱针,取两侧少商、商阳穴,以浅刺疾出各穴,并按压放血2~3滴,每天1次,3次为一疗程,如未治愈,可连用第2疗程,中间不停治.

  • 针刺太冲穴治疗慢性扁桃体炎10例

    作者:马言清;袁建民;郑学锋

    慢性扁桃体炎又称"石蛾",多因反复发作后肺气及肺阴耗伤、虚火上炎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有低热、干咳、扁桃体肿大、咽后壁明显充血、挤压扁桃体或隐窝内流出脓性分泌物等症状.笔者采用针刺太冲穴治疗慢性扁桃体炎10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 竹针点刺足部反射区加按摩治头痛

    作者:何伟

    治法:取足部反射区的脑(含垂体)、三叉神经、肝、肾区为基本方,并视头痛部位酌增相应区、穴,偏头痛加眼、耳区;前额痛加额窦、解溪穴;巅顶痛加太冲穴;后头痛加颈椎区.除单脏器外,均取双侧.

  • 耳穴加体针治疗面部黄褐斑

    作者:田永萍

    治法:耳穴取肺、心、肝、内分泌、大肠、面颊,先将耳郭常规消毒,用0.5寸32号毫针直刺,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体针取三阴交、合谷、太冲穴,皮肤常规消毒,用1寸30号毫针直刺,另取面部黄褐斑所在四周阿是穴2~3穴,用1寸毫针于皮下向中心平刺,得气后三阴交行补法,其余各穴行平补平泻手法,以上诸穴均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 太冲穴与眼的特异性论析

    作者:郭太品;诸毅晖;杨洁;梁繁荣

    经穴效应特异性为目前针灸研究的热点之一,穴位对脏腑应该存在生理、病理上的特异性调节作用,此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穴位-经络-脏腑(器官)”的相互联系.本文以太冲穴对眼相关的中医认识、现代机制及临床疗效3方面加以论析,以此阐述太冲穴与眼的特异性关系.

  • 夏治平教授针刺太冲穴验案

    作者:顾玉娟

    夏治平,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18年,现兼职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编和参编中医专著19部,其中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6部专著代表部级和国家级水平,《简明针灸学》被译成英文,受到国外针灸学界的重视.笔者跟随夏治平教授学习,亲睹夏老选用单穴针刺疗效满意.

  • 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郝培远;王侠;文旺秀;吴焕林

    目的 观察针刺单穴(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 将6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卡托普利组各30例,经7天的药物洗脱期后,针刺组针刺双侧太冲穴,每日1次;卡托普利组口服卡托普利每次12.5mg,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症状评分及心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症状积分及心率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舒张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优于口服卡托普利;在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症状方面优于口服卡托普利,且能同时降低心率.

  • 针刺太冲穴对65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降压效应

    作者:吴焕林;李晓庆;王侠

    目的 评价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即时降压效应. 方法 1、2级高血压病患者67例,针刺双侧太冲穴,每日1次,疗程7天.每日针刺前、针刺后30分钟各测血压1次,观察针刺前后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患者针刺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1日按血压分级分组比较,血压较高患者降压幅度明显. 结论 针刺太冲穴即时降压效果良好,降压幅度与针刺前血压呈正相关,不良反应少.

  • 针刺太冲穴激活视皮层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刘颖;李银官;曹代荣;胡建平;龚顺波;俞昌德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探究针刺太冲穴治疗眼疾的现代科学机制.方法:30例健康志愿者接受交替针刺视觉相关穴位--太冲穴及假穴,1.5 T MRI采集数据,SPM 2软件处理后获得2个针刺任务的个体及组激活图;组激活图若见视皮层激活,计算激活点的信号强度,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组激活图针刺太冲穴见视皮层激活,而假穴未见激活;针刺太冲穴双侧视皮层激活点信号强度均较强,且均为针刺侧激活强度强.个体激活图针刺太冲穴9例视皮层激活;假穴6例. 结论:BOLD-fMRI研究中发现针刺太冲穴激活双侧枕叶视皮层(BA18),负责较高级视觉过程,且针刺侧视皮层激活强度强,为中医针灸治疗眼疾提供了一种解释.

  • 针刺太冲穴治疗颈性眩晕20例

    作者:蔡宗升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太冲穴治疗,每日针刺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20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2例,占60%;显效6例,占10%;无效2例,占10%;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太冲穴治疗本病,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