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本杂志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编辑思想,报道老年病及老年保健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研究新进展,杂志的主编及编委均是由两院院士及国内外响有盛名的医学专家、教授等组成,杂志学术气氛活跃,根基正,质量高。支持学术争鸣,吸纳各级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及各级护理人员的学术论文,达到探索科学真理,共同提高,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1-3个月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表述规范,能紧密结合临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获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课题并符合本刊要求的来稿优先发表(需提供相关证明,并在文题页左下方注明)。临床研究对象应为年龄≥60岁,或设置老年对照组;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为突出老年人疾病特点,实验设计中应设非老年对照组。
2文稿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作者需仔细校对全文,并认真复核文稿内药物剂量、病例数、百分比等数据。勿用不规范字。
3论著稿件在文章开头请写350字以内中、英文的结构式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顺序书写)。在摘要之后附上2~5个关键词(尽量使用主题词)。论著和综述5000字左右,一般论文3000字左右,病例报告2000字左右。
4来稿文题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正文必须使用时,需于首次出现处先写出全称,然后括号内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但对已公知、公用的缩略语除外。
5医学名词应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中外药名的商品名可放在括号内。中草药请注明拉丁学名及科属名称,以便读者查找。
6文稿中表示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时,均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一律按法定计量单位书写,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
7表格一律用三线表,并附于正文相应位置,须有表格序号及标题;图需用电脑制作,线条力求清晰,并将图释注于图下方。
8文章中的分点(段)叙述层次采用“1……;1.1……;1.1.1……”顶格式书写格式,段内再分叙时,可加用“(1)……①……②……。(2)……①……②……”连接式书写格式。
9参考文献宜少而精,且必须是亲自阅读过的文章,应以近5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主。论著5~15条,综述20~25条为宜。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标出,角码写在开始引用文句处的右上角。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如3位以上,只列出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姓名间用逗号分开。每条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内部资料不应列入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依照下列格式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期刊文献的著录格式作者.篇(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不超过3位应全列出,姓名之间加逗号;4位以上作者应写出前3位作者,再加逗号及等(etal)。
图书文献的著录格式主编.书名[M].版次.出版社,出版时间(年):起页-止页.
10来稿须经作者单位审阅并附单位推荐信,请写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及姓名、电话、e-mail等。多位作者的,请排列好顺序。未收到本编辑部通知前,请勿再投他刊。
11来稿文责自负。本刊编辑有权对稿件做文字修改、删节、刊入相应栏目(凡不同意者,请在来信、来稿中特别声明,否则视为作者自动同意本刊的稿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期刊官网找不到,期刊详情可以从知网观看,网址: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LNBJ
杂志属于二类期刊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期刊
期刊投稿详情可以从知网观看,网址: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LNBJ
报道老年病及老年保健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的核心期刊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出版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全肺切除术的老年原发性肺癌术后患者91例,依据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专项护理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肺切除术围术期常规治疗,专项护理干预组增加了专项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呼吸道术前干预,疼痛干预,辅助通气干预,排痰干预,监测水、电解质数据和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并进行了心律失常各类疗效比较.结果 专项干预组的发生心律失常例数、平均每天心律失常数目和平均每小时心律失常数目等检出心律失常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专项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各类疗效指标.
目的 观察围术期间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77例,按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预见性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干预组增加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干预、运动及饮食干预、血糖监测及药物干预,手术前后接受了血糖相关指标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对象手术前外周血FPG,2hPG和HbA1c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外周血FPG,2hPG和HbA1c浓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检测值,同时预见性干预组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结果 (P<0.0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血糖相关指标.
目的 探讨预见性营养评估对老年心血管重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均使用预见性营养评估方法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定期量化营养不良登记,为临床指导药物治疗和饮食干预提供依据,对比实施预见性营养评估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指标、前白蛋白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预见性营养评估可以客观反映患者营养状况,从而针对性调整饮食干预方式,帮助改善营养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易患多种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病较多见,其病程长、并发症多、对人体损害严重,护理需求性比较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单靠短期住院不能提高其自我护理的能力,出院后如得不到持续护理,可能会出现依从性降低,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发生再次住院. 延续护理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及家庭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有效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老年高血压延续性护理概念、干预措施及其效果做一综述.
目的 分析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中ICU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在本院ICU科室接受治疗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呼吸机使用频率和时长、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均较短,两组比较数据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发现对照组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而观察组的优势更为显著,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适当的体位护理能够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同时可以缩短呼吸机的治疗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目的 对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术中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64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因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术后血流速、血流量以及门静脉内径.结果 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为76%与96%,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门静脉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流速度与血流量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之中,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目的 观察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39例,入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70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腹部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另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术前整体评估及干预、指导相关呼吸训练、配合手术、术中保温护理、术后协助翻身及排痰、加强鼻胃管护理、尽快处理分泌物和呕吐物、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及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等,出院前评估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例数及其他疗效指标.结果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组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例数、单纯肺内感染例数、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明确减少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其他疗效指标.
目的 观察舒适性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患者65例,对他们进行了舒适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PSQI问卷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舒适性护理干预前.结论 舒适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
目的 系统评价根因分析法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根因分析法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结果 共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I2=0(P>0.05),表明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Z=29.24(P<0.05).结论 应用根因分析法可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
目的 观察扣眼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中的临床效果,为透析患者选择科学合理的穿刺方法 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内瘘,对照组采用尖针绳梯法穿刺内瘘,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点渗血率、压迫止血时间、感染率及患者的穿刺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点渗血率及穿刺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下机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也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0.85%和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扣眼法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低,下机压迫止血时间缩短,患者疼痛感较轻,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未增加感染的发生,适用于临床.
目的 探讨建立肿瘤科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的安宁疗护模式,减轻患者的痛苦,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选择科室2017年1月至12月份老年癌症晚期病例52例,按照安宁疗护的模式进行早期识别,准确评估、控制疼痛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层面的痛苦,同时为包括末期患者的家属提供丧亲服务.结果 安宁疗护模式给予患者充分的尊严和安乐,让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化,在重视生命质的情况下,保证生命量的大化.结论 安宁疗护模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给予全方位的照护,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整体生活质量.
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0例同意参与研究的酒精戒断综合征男性患者,对照组20例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评分都下降,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为2.51±0.36分,对照组为9.20±0.62分,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分也降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30±0.25分,对照组4.20±0.50分,P<0.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SA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为35.64±3.66分,对照组为42.28±4.82分,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 提示认知行为治疗可能通过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慢病管理应用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80例出院后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与电话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行全面科学的慢病管理,6个月后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试验组肺功能指标中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血气分析指标中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mMRC评分、CA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慢病管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目的 检验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肘部尺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肘部尺神经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康组22例,康复组和电针组各21例.针康组给予电针加康复训练,康复组给予康复训练,电针组给予针刺加电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尺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尺神经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①三组治疗前后组内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波幅(指5→腕)、运动传导速度和波幅(肘→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康组优于电针组(P<0.05),电针组优于康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治疗前后组内尺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治疗后组间尺神经功能评分比较针康组优于康复组(P<0.05),康复组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 在肘部尺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康复训练和针刺均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康复训练疗效优于针刺治疗,两者相加可优化临床疗效,康复训练加针刺是肘部尺神经损伤后的较佳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60例),并将对照组患者分成3组,对照组1采用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对照组2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采用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 显示,研究组患者吞咽功能和构音障碍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单纯治疗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各组间并发症情况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及构音障碍患者实施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构音障碍情况,继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中药三期辨证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康复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组45例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与疼痛减轻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痂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辅以中药三期辨证治疗,可有效缩短疼痛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与下地负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目的 本研究探讨抗层粘连蛋白(anti-Laminin-1,抗L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复发性流产和女性保健的关系.方法 URSA组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友谊医院妇产科复发性流产专科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30例,所有患者就诊前均连续自然流产2次以上,流产都发生于妊娠20周以前.对照组选择同期156例无不良妊娠史的健康妇女,对照组妇女均无肝、肾疾病,无自然流产史、早产史、血栓或出血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并且至少有1次成功的妊娠分娩史.本研究采用ELISE方法 测定抗LN-1抗体、VEGF、sFlt-1.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抗LN-1抗体、VEGF的滴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407,P=0.435),但是复发性流产组与对照组sFlt-1的血清滴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sFlt-1的表达增高密切相关,sFlT-1与VEGF亲合,可降低妊娠妇女血清内VEGF的含量,阻碍VEGF促进孕妇胎盘血管的生成,干扰孕妇早期胎盘的生长发育,导致孕期内复发性流产.复发性流产病患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的表达增高可能是导致早期胚胎停育引发RSA的关键因素之一.RSA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及其生命全程包括老年期健康的常见病,病因学复杂,阐明其病因是女性涉及生命全程的保健医学的关键.
目的 探讨多元化培训模式在医院工勤人员锐器伤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培训团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工勤人员进行为期1年的多元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集体培训、小组培训、微信平台培训、演示操作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职业危险认知情况、职业防护措施知晓率及锐器伤发生率.结果 多元化培训1年后,医院工勤人员职业危险认知情况及职业防护措施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锐器伤发生率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医院工勤人员进行多元化模式培训,可提高工勤人员职业危险认知及职业防护能力,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脑电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55例老年癫痫患者设为试验组,取同时期来我院的5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取试验组患者在癫痫发作后1小时、24小时的血液,测定患者外周血液中CD8数量、CD4数量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白介素-2,在做好常规脑电图检查之后,分析患者外周血中血清白介素-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脑电图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癫痫发作后1小时、24小时内外周血液中CD8,CD4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癫痫发作24小时后脑电图异常率低于癫痫发作1小时(P<0.05);试验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白介素-2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性;癫痫发作1小时、24小时脑电图异常患者的CD4数量、CD8数量以及CD4/CD8比值均低于脑电图正常患者,血清白介素-2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均高于脑电图正常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癫痫患者在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症状,其中免疫细胞CD8,CD4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在经过脑电图检查中发现CD4水平、血清细胞因子以及CD8水平与患者脑电图的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发病时间看,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水平越低,则脑电图异常率也越低.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及综合直肠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增加电针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每次排便所需时间、大便性状、是否使用药物辅助排便.结果 治疗8周后,试验组每次排便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大便性状显著改善,减少或停药辅助排便的药物优于对照组.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在综合直肠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便秘情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相关特征,为制定更为精准的高血压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金山工业区2007~2017年进行建卡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资料,分析11年来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并发症发生的种类与发生率分布特征.结果 高血压患者主要是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占77.40%.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28%;并发症种类中45.73%为糖尿病,36.99%为脑血管损害,26.34%为心脏损害;脑血管损害主要是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疾病主要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8),不同年龄组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9,P=0.00).在出现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中,17.7%的患者出现2种并发症,4.37%的患者出现3种及以上并发症.结论 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较高,在高血压管理中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 探讨microRNA-432(miR-432)在神经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实验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癌症组织和非胶质瘤患者脑组织中miR-432的表达水平,并检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非胶质瘤患者血清中miR-432的表达情况;应用Lipo2000试剂将miR-432类似物(miR-432mimic)、miR-432抑制剂(miR-432inhibitor)和其各自阴性对照(mimic-NC或inhibitor-NC)转染进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中,qRT-PCR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432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miR-432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P=0.0019),且其在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神经胶质瘤患者(P=0.0228).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转染miR-432mimic后,miR-432的表达显著升高,而转染miR-432inhibitor后miR-432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8和0.0161);与mimic-NC相比,miR-432mimic显著抑制U87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而与inhibitor-NC相比,miR-432inhibitor显著提高U87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结论 miR-432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活力和迁移能力的作用,有望成为胶质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安体舒通药物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收的8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均给予倍他乐克单药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则采用倍他乐克联合安体舒通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经临床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4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44例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也明显较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倍他乐克联合安体舒通药物方案,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目的 探讨中药脉斑灵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经实验室检查确定血脂四项以及肝功异常的高脂血症患者.口服中药脉斑灵胶囊,规格0.5g/粒,5粒/次,3次/日,饭后即服,连续服用1个病程,12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1例中显效22例,70.97%;有效7例,23%;无效2例,6.03%;总有效率93.97%.治疗后TC与TG的变化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23例肝功能异常者临床治愈12例,52.17%;有效5例,21.74%;无效6例,26.09%;总有效率73.91%.治疗后ALT、AST、γ-GT、TBI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脉斑灵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肝功异常患者疗效显著,该药具有降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肝功血清酶、胆红素,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修复、延缓衰老作用.
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观察组每天臀部肌内注射胰激肽原酶40 U;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经8周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Vmax,Vmin,RI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治疗,研究组给予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水平、24 h动态血压平滑指数(SI-SBP和SI-DBP),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 70%)(χ2=12.08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7.298,10.328,P<0.05).两组治疗后SI-SBP和SI-DBP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钾联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降压效果平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研究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的影响,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沙拉嗪1.0 g/次治疗,每日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0ml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机体凝血指标的差异,复查肠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行不同干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也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TNF-ɑ,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偏低(P<0.05),且观察组FIB和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TT和MPV水平则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复查肠镜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可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分泌,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康复.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病例,两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疗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癌胚抗原(CEA)水平;采用卡氏评分(KP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短期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诊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E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P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明显升高,试验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与对照组的27.8%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6.6±1.3)个月、(20.2±0.8)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96.3%(52/54),81.5%(44/54).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直肠癌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EA,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疗效满意.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脑梗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8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采用rt-PA溶栓治疗,研究组4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总体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的 对比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以及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5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55例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行术后辅助化疗,B组50例患者实施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行术后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患者1年、2年、3年和5年DFS率、OS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DFS分别为(32.3±2.5)个月、(27.1±2.2)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OS分别为(55.7±3.6)个月、(47.4±3.9)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化疗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Ⅲ~Ⅳ度相对较少;B组脱发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A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临床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状况及其他因素个体化选择化疗方案.
目的 研究美多巴与泰舒达结合运动疗法对轻度帕金森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神经系统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将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我院84例轻度帕金森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应用美多巴治疗)、试验组(42例,给予美多巴与泰舒达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0.95%),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轻度帕金森患者给予美多巴与泰舒达联合运动疗法,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可全面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目的 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片5mg,1次/日,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在多奈哌齐片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0.2,2次/日,连续治疗12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在治疗之后MMSE和MoCA评分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很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胶囊联合多奈哌齐片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认知能力,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口服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重建过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hs-CRP、TNF-α、IL-8水平均有下降,且治疗组的hs-CRP、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LVESV、LVEDV、IVST、LVPWT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LVM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够明显抑制其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目的 探讨和分析早期肺癌应用螺旋CT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R正位胸片及螺旋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 的准确率及肺部结节的检出情况.结果 螺旋CT诊断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R正位胸片的诊断准确率,且螺旋CT结节检出率显著高于DR正位胸片检出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肺癌患者行螺旋CT诊断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肺癌的确诊率,从而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安全可靠.相对于DR正位胸片,螺旋CT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盐酸洛美利嗪对偏头痛患者焦虑症状及临床疗效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6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32例口服盐酸洛美利嗪5mg/次,2次/日;试验组32例在口服盐酸洛美利嗪基础上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干预后4周、干预后12周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临床疗效以头痛发作频率为主要评定指标,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的症状及头痛综合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4周及12周试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周差别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及头痛综合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联合盐酸洛美利嗪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焦虑症状,有效缓解头痛症状,减少发作,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CT检查梗死病灶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88例,按有无卒中后抑郁分组,分析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资料.结果 288例老年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HAMD量表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115例(39.93%,老年卒中后抑郁组),无卒中后抑郁患者173例(60.06%,对照组).首次CT影像学特征比较中,老年卒中后抑郁组的前循环区域、左半球病灶、额及颞叶病灶、大面积病灶和多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后循环区域、非左半球病灶、非额及颞叶病灶、小面积病灶和单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病灶在前循环区域、左半球、额及颞叶病灶、面积大和数目多是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特点.
目的 观察复方黑木耳汁食疗降低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68例高脂血症的患者,将干黑木耳约30g浸泡后+生姜3片+红枣5粒(去核)+水约1000ml,用豆浆机榨成汁连续食用3个月,比较食疗前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 患者食疗三个月后TC,TG和LDL-C的含量由治疗前的6.99±0.39mmol/L,2.87±0.17mmol/L和3.02±0.22mmol/L分别下降到5.18±0.27mmol/L,1.74±0.10mmol/L和1.47±0.14mmol/L;而HDL-C含量则由食疗前的1.58±0.12mmol/L上升到3.22±0.08mmol/L,食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用复方黑木耳汁可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借鉴与推广.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老年人消化道枣核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放射科行MSCT平扫检查,确诊消化道枣核异物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55例,共计58枚枣核异物,枣核异物的嵌顿部位、性质以及并发症均得到内镜、手术、病史及随访CT证实.结果 ①异物嵌顿部位:食管30例,胃内10例,小肠13例,结肠1例,直肠1例;②轴位图像异物的形态:梭形50枚,圆形6枚,椭圆形2枚;③异物内部结构:中空31枚,密实27枚;④并发症:消化道穿孔21例,肠梗阻3例.结论 MSCT对消化道枣核异物的部位、性质及并发症的诊断敏感且准确,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135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中,依照24h动态监测25(OH)D水平,分成正常组(70例)和缺乏组(6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与BPV情况,同时剖析25(OH)D与BPV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测定,缺乏组患者的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通过分析,25(OH)D水平和24hSSD,24hDSD,dSSD及dDSD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OH)D与血压变化呈负相关性.
目的 观察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方法 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26例,入选对象均未接受过各类抗癌治疗.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结论 健康的老龄女性29例.两组对象均在入选后1~3天接受了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测定.结果 老年乳腺癌组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骨髓抑制性细胞表达浓度显著增高,可作为老年乳腺癌辅助诊断标识.
目的 分析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组20例SC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病变主要累及后索、侧索和周围神经,以四肢感觉异常、无力和感觉性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80%(16/20)患者伴有贫血;50%(10/20)患者血清维生素B12降低;脊髓MRI检查,44%(8/18)患者脊髓后索存在特异性改变;75%(12/16)患者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结果 异常;应用维生素B12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血清维生素B12、脊髓MRI扫描和肌电图检查对SC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疼痛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159例,依据是否存在疼痛将159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分为疼痛组70例和非疼痛组89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间PSQI和FS-14评分,并对导致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PSQI除睡眠持续性和使用睡眠药物条目外,其余条目及总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会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明显影响,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影响因素,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阳市宛城区23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通过电话或家庭随访半年,调查半年再入院情况,根据半年内是否再入院将其分为再入院组(121例)和未再入院组(114例),对再入院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南阳市宛城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为51.49%.单因素(χ2检验分析结果 显示,不同年龄、心功能分级、居住方式、心理状态、饮食习惯、服药依从性、心内科复诊频率、有氧运动情况患者间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居住环境、月收入水平患者间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独居(OR=2.993,P=0.021)、抑郁情绪(OR=3.183,P=0.037)、服药依从性差(OR=4.318,P=0.013)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坚持低钠限水饮食(OR=0.467,P=0.034)、定期2周及2周以下频率到心内科复诊(OR=0.942,P=0.031)、坚持适量有氧运动(OR=0.317,P=0.011)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视并加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属陪伴,改善居住环境,保持良好心态,提升服药依从性,制定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复诊计划,坚持适量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提高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认为COPD的发病与吸烟、大气颗粒污染物吸入等因素有关,但仍有一些尚未明确的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可能使COPD发病率上升,并且COPD患者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与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文章对近年COPD患者与HP感染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本文主要对我国ICU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了解ICU护士报警疲劳的程度及因报警疲劳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报警疲劳产生的原因、报警疲劳的影响因素,就我国针对ICU护士报警疲劳这一难题的干预措施现状展开综合分析.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 SCH),简称为亚临床甲减,是指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游离甲状腺激素( FT4 )、总甲状腺素( TT4 )在正常范围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 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显示SCH 患病率为 5% ~10%[1] ,李广权等[2]对中国西部53977例体检人群研究发现,女性 SCH 患病率比男性高(22.6%vs 12.3%,P<0.01),并且SCH 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P<0.01 ) ,青年、中年及老年人患病率分别为14.9%、16.2%、24.9%. 该研究结果提示,女性和老年人患SCH的风险更高. 2010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一项包括15008人的调查研究发现,与1999年相比, SCH患病率显著上升(3.22%vs 16.7%),而亚临床甲亢较前下降(3.06%vs 0.72%) [3]. 心血管系统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4]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SCH与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老龄事业,构建养老、敬老、孝老的社会环境已成为共识,创建老年友善医院活动的提出和实施,将促进医院为老年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友善、适宜的医疗环境,保障老年患者的就医尊严和生活质量.本文从文化建设、服务流程、诊疗模式、就医环境等方面阐述了老年友善理念对门诊体系建设带来的影响及取得的显著成效.
目的 探讨运用品管圈对全院发生压力性损伤管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课题研究小组回顾性分析2016年压力性损伤院内发生数据,品管圈小组对发生数据进行分析及在2017年第1季度进行一次摸底专项检查,通过检查与结合原始数据分析发生院内压力性损伤原因,讨论提出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培训、整改,进行了多次全员培训,修订上报流程与制度,品管圈小组对重点科室(如ICU、神经外科、手术室)重点督查与培训.品管圈小组根据每季度上报表格数据与专项检查不良条目分析,利用品管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利用品管圈对控制全院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管理,我们优化了上报流程与制度,优化了全院统计数据表格.对比2016年与2017年全院发生例数与发生科室数据,P<0.01,说明不同科室在2016年和2017年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有统计学意义,2017年比2016年总体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例数降低;专项检查对比干预前与干预后主要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不良条目的 监控数据显示P<0.01,表明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不良条目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干预后对影响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不良条目降低有促进作用.结论 在护理指南明确,且该类技术管理治疗标准相对稳定时,在全院现有资源上建议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能有效提高慢性伤口、造口专科小组对全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水平.
针对脑卒中患者居家养老问题,探讨卒中单元的应用.通过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的实践,我们从卒中单元的管理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团队建设、服务内容、培训内容以及保障措施方面讨论了卒中单元的具体实施,提出卒中单元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应用是具有优越性的,可以改善卒中患者医疗管理模式,丰富脑卒中患者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提高康复护理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的品质.
目的 运用FOCUS-PDCA管理工具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从而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成立以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为主题的QC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找出不能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可行性对策,观察比较开展活动前后保护患者隐私单项满意度及门诊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通过开展QCC活动后,一医一患一诊室比率由原来的82.69%(43/52)提高至90.38%(47/52).同月患者就医院保护患者隐私单项调查满意度达到98%,同期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由原来的88.9%提高至96.6%,效果良好.结论 通过开展QCC活动,医护人员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明显提高,并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服务机构在照护失能、半失能老人方面拥有独特的医疗资源优势.本文结合实际,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走访山西省某三甲医院老年科,在详细了解其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有益经验,并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设施不足、护工缺乏且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作了相关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拓宽资金渠道、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机制等相关建议,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1.概述1.1 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至2017年底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亿. 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率增高和遗留身体残疾的常见病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982 年联合国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提出80岁以上人口为高龄老年人,我国的标准与此一致,高龄老年脑卒中即指8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 高龄脑卒中患者由于系统及脏器功能衰退、体力耐力下降、代偿功能差,且往往合并多种疾病,其功能障碍有如下特点:①病程较长,恢复慢,容易遗留后遗症. ②共病较多,病情复杂,治疗矛盾.③容易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及全身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除了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精心周到的护理措施外,更需要全面、综合、有效的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减轻残损残疾残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人工膝关节置换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62.92±5.37岁,男女比例14:26),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64.03±5.37岁,男女比例12:28).两组患者均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观察组康复过程中加入同伴教育,进行2周以上干预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术后第1天、2天、3天疼痛进行评估,采用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2周膝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天、2天、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训练中加入同伴教育利于术后早期疼痛控制,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目的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康复鲜有经验,本文报道1例典型多系统萎缩小脑型患者的康复训练过程,供康复医师参考.方法 对1例MSA-C型患者的康复训练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男性,46岁,主因"行走不稳、言语含糊进行性加重3年余,伴头晕6个月"于2016年8月以"共济失调原因待查"入院.患者于3年余前(201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下楼梯时明显,同时出现言语略含糊,此后患者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书写费力、头晕等,严重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诊断为可能的多系统萎缩,采用基于新Bobath技术的PT训练,结合提高Frenkel体操训练平衡功能,言语训练改善构音障碍.患者经3个月康复治疗,Berg平衡量表评分自43分提高到49分,言语清晰度提高,步态改善.1年后随访患者仍坚持康复训练,可平地步行,监护下上下楼梯.结论 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延缓多系统萎缩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呼吸康复训练分析及对患者呼吸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如氧疗法、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方案,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呼吸康复训练,记录并且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关数据.结果 通过相关数据的记录和对比,发现研究组采用呼吸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患者的生活水平,值得广泛推广.
目的 了解康复医院医护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现状,为制定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至2017年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医院医护人员所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42例,护士占85.71%;工作1年内医护人员占45.24%;工作1年内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达到23.46%;发生暴露的主要环节在回帽、医疗废物处理、拔针,分别占23.81%,21.43%和19.05%;乙肝病毒仍是职业暴露的主要暴露源,暴露后处理得当,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疾病.结论 加强工作1年内的护士职业暴露培训;加大日常督导,规范诊疗操作;了解暴露源情况,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及感染的关键.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
12月28日投的稿件,1月30号录用,历时一个月,效率很高,期间审稿专家指出了三个问题,都很具有价值,经 修改后被收录。
投稿后一个月左右返修,提出了几点意见,都很中肯,修改返回后很快就被录用了,效率很高,推荐大家投稿。
10月份投的稿件,历经两次的修改,11月22日录用,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受益匪浅。
去年12月份投稿,一周后送外审,半个月不到返修,小修后被收录,期刊对文章的格式要求比较严格,编辑校稿严谨,很多细节问题都会进行修改,也极大的帮助我提高了文章的质量,还是很满意的。
投稿后一周收到修改意见,很具体详细,参照专家指出的意见逐一进行修改,十天后通过终审,5月10号被录用,效率很高。
第一次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上投稿,半个月左右退修,专家给出了很的的修改意见,主要是针对文章中的格式问题,经修改后被收录,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我觉得只要按照返修意见认真修改,一般都可以被收录的。
7月份投稿,8月直接接受,感觉还是很好中的,只要文章有创新性,一般都能被收录的,整个流程也是很快的,大家有合适的文章可以投稿试试。
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10月份投的稿件,11月被收录,期间修改了一次,整个投稿过程还是很顺利的,之后还会投稿的。
我是在2月10日投的稿,一周后初审通过送外审,半个月左右返修,修改后于3月15日录用,前后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大家可以投稿试试。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12月2日投的稿件,初审很快,一周左右退修,小修后于30号收录,历时一个月不到,编辑很认真负责,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