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藿香美食夏日分享

    作者:苏新民

    藿香是一味传统的中药,素有"夏日良药"之誉.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的藿香正气,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胃痛、胸满恶心、呕吐腹泻等,为夏季常用的中成药.藿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的广藿香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中医认为,藿香味辛、性微温,可入脾经、胃经、肺经,具有除秽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本草述》言其"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不服水土、寒热作疟等症".《本草正义》言其"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湿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捷之药".《本草图经》中记载,藿香"治脾胃呕逆,为要之药".

  • 萎缩性胃炎会发展成胃癌吗?

    作者:纪小龙

    "慢性胃炎"是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个病名.有的人把它想像为一种"职业病",比如出租车司机,不能按时吃饭,时间久了,胃就会经常不舒服.因为胃经常不舒服,就做了个胃镜,结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的还被告知:"萎缩性胃炎发展下去会导致胃癌".这样一来,便不能安宁下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1、到底会不会发展成胃癌?2、到底多久发展成为胃癌?3、用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萎缩性胃炎发展成胃癌?在应用胃镜检查胃部疾病的几十年中,人们发现,儿童极少有萎缩性胃炎的.十岁以前的儿童,你说他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儿童医院的医生都很难相信.

  • 冬季防寒"始于足下"

    作者:正旗

    有人把脚掌看成人的"第二心脏",这足以说明脚与全身健康的关系是何等重要.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人体十二经络的起始与终了的部位,含有许多重要穴位,如膀胱经的至阴穴、胃经的内庭穴、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涌泉穴等.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每个器官都能在脚底找到一个固定的反射区,许多疾病的前兆往往先在这些反射区出现;同样,因不善待双脚而引起的足部损害,往往也会引起相应的内脏疾患.

  • 石膏广用

    作者:赵芳艺;果崇华;赵釜饶

    石膏,又名白虎,冰石.分子式:CaSO4·2H2O白色,微透明.生石膏味辛、甘,性寒,归肺、胃经.石膏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后外用收湿敛疮.

  • “秀色可餐”的花类药材(三)

    作者:高毅洁;杜金行

    七、解表类1.辛夷花又称木笔花、望春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木兰的花蕾,主产于河南、安徽等地.辛夷花性温,味辛,入肺、胃二经,具有祛风、通窍的功效,善于散肺部风邪而通鼻窍,入胃经而能引胃中清阳之气上达头脑以上而止头痛.辛夷花临床上用来治疗急性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等病时,多入汤剂或被制成软膏和滴鼻剂外用.

  • 血脂异常与天然"调脂药"(三)

    作者:高毅洁;杜金行

    2.荷叶 为睡莲科莲属植物莲的干燥叶.中医认为,荷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等症的治疗.

  • 甘草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

    作者:李光周

    甘草源于<本经>,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气、缓急、解毒、和药等多种功效,临床应用颇广,故有"国老"之称.在研读高等医药院校五版教材<方剂学>时,发现甘草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相当普遍,使用率之高超过任何中药,且配伍严谨,应用合理,并有一定规律可循.现就其在正方中的配伍应用如下,供同道参考.

  • 除口臭防胃热,按揉内庭穴

    作者:钱小米

    中医认为,口臭的发生多与与内脏有火相关,如胃火灼盛、肺胃郁热、大肠实热、食滞等因素,其中以冒火炽盛者为常见.很多人都只是偶尔发生口臭的情况,基本上都可以从胃热上找出症结所在.赶紧检查检查自己的舌苔,如果舌质是红色的,舌苔发黄的话,那无疑就是胃热引起的口臭了.因此,要想除口臭,关键还是要清胃火,一个比较好的法子就是,仔细按摩胃经上的内庭穴,可以去胃火.

  • 按摩胸腹防治心脏疾患--"简明全身经络按摩法"系列讲座之三

    作者:孙鸿宾

    中医认为,"腹乃五脏六腑之宫城".腹部包括腹壁和腹腔内脏器,有任脉、肝经、胆经、脾经、胃经、肾经等重要经脉循行和汇集之处,为下丹田之所,能通上和下,分理阴阳.这其中,脐为一身元气之本,能通百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与皮毛骨肉有着密切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 『电源线』上有乾坤

    作者:萧言生

    胃经是后天之本,生命之旅.人体靠胃经气血的运化摄取能量和营养物质.保证胃经正常功能十分重要,许多疾病也可以通过按摩胃经得以治愈.

  • 健康女大学生下肢脾、胃经腧穴宫音声波接收差异性观察

    作者:魏育林;孔晶;刘国玲;赵宁;陈艳;任晓静;刘芳

    目的 观察宫音声波在健康女性下肢脾、胃经腧穴接收差异性,以探讨音波循经按摩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音乐声波发射与接收系统,检测46名健康女大学生右下肢脾胃经腧穴及相应对照组织和其他经穴的音乐声波接收效值.结果 宫音声波通过音乐声波发射装置从人体足底向上传导,相应对照组织总均方根电平值(RMS)随着水平高度的增高而明显减弱(P<0.05).胃经足三里穴和胆经阳陵泉穴RMS显著增强(P<0.01),胃经下巨虚、上巨虚和膀胱经昆仑穴RMS特异性减弱(P<0.05);而脾经商丘、地机和阴陵泉RMS则与相应对照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经穴的宫音声波接收效值比较差异显著,胃经足三里穴和胆经阳陵泉穴为宫音接收高敏感腧穴,胃经下巨虚、上巨虚和膀胱经昆仑穴为低敏感腧穴.

  • 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经穴位电阻分析

    作者:安贺军;朱宏;张波;郭雁冰;李玉华;王普艳;李洁;许继宗;郑晓鹏

    目的:测试并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患者胃经穴位的电阻值,总结疾病状态下胃经的虚实状况,用以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83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应用体表电阻测量法测定双侧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丰隆、足三里、梁丘穴电阻,以穴位向外侧旁开1 cm处作为非穴区电阻对照点。采用朱氏耳廓全息检测仪,在每个穴位测量点(约0.5 cm2)自动检测20个点的电阻,以平均电阻值作为该穴的电阻值。结果冲阳穴左侧电阻值为(9.64±2.03)k?,右侧电阻值为(9.68±2.02)k?,显著低于同侧其他穴位(P<0.01);梁丘穴左侧电阻值为(13.44±2.11)k?,右侧电阻值为(13.68±2.12)k?,显著高于同侧其他穴位(P<0.01)。结论脾胃虚寒型CAG患者胃经穴位电阻值不同,体现了胃经诸穴的不同虚实状况和本病脾胃虚弱为本、气滞血瘀为标的基本病机。

  • 白芷的性味归经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作者:温慧萍

    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h.et.Hook.f]和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Hoffm.)Benth.etHoot.f.var.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保肝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白芷的中药药性(如性味、归经、功效等)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 不同低频声波对胃经五输穴的微循环及温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喆;符思;王微;许继宗

    目的:探讨体感音乐低频声波(16~160 Hz)对人体胃经微循环及温度的影响。方法:在30例健康人的胃经五输穴附近,按顺序播放低频声波,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分析循经穴位的微循环及温度的变化,分析不同频率声波对胃经五输穴的影响。结果:A1#与 A0#、A2#声波对胃经五输穴微循环和温度的影响呈现峰值,高于其他乐音,A1#音(58.27 Hz)影响显著(P <0.05),与其他穴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A1#音影响内庭、陷谷、解溪微循环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穴位(P <0.01),而其影响五输穴温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经五输穴对特定频率的低频声波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

  • 切断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对针刺"足三里"镇痛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静;孟凡迅;刘芳;党瑞山;陈尔瑜;张兰凤;张俊芳

    目的:观察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胃经镇痛功能的相关作用.方法:SD大鼠16只,在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手术切除6 mm长一段,1周后针刺"后三里",测定针刺前后痛阈,并与术前、非手术侧、对照组针刺痛阈进行对比.结果:切断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针刺前后的痛阈未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与术前、非手术侧和对照组针刺痛阈变化对比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大鼠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与胃经镇痛功能密切相关.

  • 经脉线与非经脉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比较及针刺对其的影响

    作者:郑淑霞;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

    目的:比较常态下胃经与其两侧旁开的非经对照点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有无差异以及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对2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先将418-1型测试探头固定在所要测试部位,然后将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胃经的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与伏兔中点的非穴位点及其左右旁开1 cm对照点插至1 cm深度,导入光纤,尽量减少直射光的干扰,分别检测常态下及电针足三里时经脉线与非经脉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情况.结果:①上巨虚、梁丘、阴市、伏兔4个穴位和阴市-伏兔中点的非穴位点的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都高于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P<0.01);②与电针前比,电针后胃经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针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电针刺激可以使胃经循行线下的微循环更加均匀、顺畅.结论:沿胃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刺激可以使胃经循行线下的微循环更加均匀、顺畅,证实深部组织中的血流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热源,也可能是经脉参与人体机能调节活动的重要基础.

  • 小腿段胃经和胆经与经外细胞内外液分布的比较

    作者:古菲菲;王燕平;王广军;赵朋娜;李朝政;魏玉龙;张维波

    目的:比较胃经和胆经小腿段与同水平经外的细胞内外液阻抗差异,探究经脉的体液分布特性,揭示经络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生物阻抗谱测量技术,将1~100 kHz、100 mA的恒定电流通过两个间距9 cm的激励电极分别输入到16名健康受试者胃经和胆经的小腿段以及同水平胃经经外肌肉上和胃经外肌肉旁的组织中,用位于激励电极之间的两个间距3 cm的测量电极采集一段组织的电位和相位,并测量电极间的小腿周径.使用cole-cole曲线拟合计算出胃经、胆经、经外肌肉上和经外肌肉旁的细胞内外液阻抗,再计算其电阻率.结果:胃经、胆经、胃经外肌肉上、胃经外肌肉旁的细胞内液阻抗分别为(19.1±1.3)Ω、(15.8±1.9)Ω、(19.6±1.3)Ω、(19.4±1.2)Ω;胃经、胆经、胃经外肌肉上、胃经外肌肉旁的细胞外液的阻抗分别为(28.3±1.4)Ω、(25.7±2.0)Ω、(31.3±1.6)Ω、(32.4±1.6)Ω,胃经与胆经的细胞外液阻抗显著低于经外肌肉上和经外肌肉旁(P<0.05);细胞内液电阻率分别为(658.9±78.5)Ω ·cm、(528.0±90.1)Ω ·cm、(669.9±71.8)Ω ·cm、(655.9±64.8)Ω ·cm;细胞外液电阻率分别为(953.8±75.3)Ω ·cm、(833.9±101.7)Ω·cm、(1059.8±86.0)Ω·cm、(1099.3±93.3)Ω·cm,胆经的细胞内外液电阻率均显著小于其他3个部位(P<0.01),胃经细胞外液电阻率显著小于经外两个部位(P<0.01).结论:经脉上组织的细胞外液比经外组织更为丰富,进一步证明了经络的组织液通道学说.

  • 针刺胃经经穴治疗胃肠实热型肥胖的临床观察

    作者:柏亚萍;傅杰英

    目的:观察针刺胃经穴位治疗胃肠实热型肥胖各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将51例胃肠实热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胃经取穴为主,对照组采用俞募配穴法.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40-100 Hz,强度3.0-10.0 mA,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同时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肥胖指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经组体重和体重指数的回降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腰围回降也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胃经穴位对于胃肠实热型肥胖疗效显著.

    关键词: 针刺 胃经 肥胖
  • 经穴/经脉-脏腑相关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

    作者:刘俊岭;王俊英;陈淑萍;高永辉;乔丽娜;韩焱晶

    本文从1)穴位"活动论",2)一穴对多脏器作用的规律,3)多穴/多经对一脏的影响,4)内脏疾病在体表经穴/经脉的特异反应,5)穴位注射药物的疗效优于肌肉注射,6)针刺对内脏细胞已知的特定蛋白表达的影响,7)针刺对相关脏器全基因/全蛋白表达/磷酸化的影响,8)经穴与内脏相关联系的外周途径,9)经穴与内脏联系的中枢途径,10)国外相关研究的概况等10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经穴-脏腑相关研究的概况,并对该研究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思路做了初步的分析.利用系统生物学的知识和技术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必将大大促进针灸学的发展.

  • 应用1H NMR代谢组技术研究电针治疗胃溃疡的中枢响应机制

    作者:杨宗保;沈佳成;王亚东;刘彩春;董继扬;许晶晶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 NMR)研究电针胃经穴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延髓代谢物谱的表达.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胃经组和胆经组.利用束缚冷应激法制备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用电针分别刺激胃经组和胆经组相关穴位.收集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延髓,获取一维1H NMR谱,并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各组间的代谢轮廓差异.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胃经组、胆经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延髓代谢物谱均有明显区分,其中正常组与模型组分离明显,胃经组接近正常组,说明其代谢物谱趋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胃经组大鼠大脑皮质乳酸、萘乙酸、甘露醇等表达上升(P<0.05),而肌酸、腺苷、肌苷等表达下降(P<0.05),下丘脑乳酸、肌醇、谷氨酸酯等表达上升(P<0.05),γ-氨基丁酸等表达下降(P<0.05),延髓乳酸、谷氨酸脂、肌醇、丙氨酸等表达上升(P<0.05),而萘乙酸、肌酸等表达下降(P<0.05).结论:电针胃经穴可调节胃溃疡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延髓的代谢产物表达,大脑皮质、下丘脑和延髓是电针胃经穴治疗胃溃疡的中枢响应位点.

296 条记录 1/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