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作者:曹少军;周书明;尹秋生

    目的 通过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的调查分析,为部队中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更有利的依据.方法 以弗明汉心脏研究中心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为模式,采用统一自制调查表对北京军区驻京部队17个休干所和机关在职、离退休干部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1 926例被调查者以男性为主,占91.32%,年龄分布以≥60~90岁老年为主,共占84.63%.68.06%的人有体重异常.高血压占58.56%,血压控制未达标者占高血压总数的59.9%.血脂异常总患病率高达65.9%.血糖异常的检出率为26.4%,其中明确糖尿病占10.85%.具有3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占78.2%.冠心病患病率高达52.13%.结论 78.2%的调查对象存在3个以上危险因素,提示该群体是一个多种危险因素聚集一体的高危人群.多种危险因素控制是当前预防心血管病的佳策略.

  • 年龄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防治对策

    作者:郝唯蔚;徐世侠;胡婷婷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年龄与多种代谢异常的聚集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744例中老年人按不同年龄分为5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 年龄与肥胖呈明显负相关(P<0.001),与高血糖、高血压及冠心病、脑卒中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0.001);40~60岁组MS的患病率基本一致,约为30%,70岁以后明显增加,到80岁时可高达51%( P<0.05或0.01);MS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明显相关(P<0.05),随着临床指标个数的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了6.8%,脑卒中的患病率增加了7.44%.结论 中年人群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应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年龄增长,代谢异常指标数目增多,尤其是≥3项指标的人数明显增加;MS作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直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率增加.针对中老年人群MS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 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作者:冯肖;孙国栋;朱玮珉

    目的 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486例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测定脉搏波速度(PWV).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r=0.426,P=0.001)、脉压(r=0.381,P=0.002)、年龄(r=0.356,P=0.002)、血糖(r=0.262,P=0.035),甘油三酯(r=0.215,P=0.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92,P=0.042)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 北京地区老年男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调查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初探

    作者:王琪;卢艳慧;李春霖;李敏燕;成晓玲;孙般若;王传海;张丽丽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并初步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 (OH) 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查体的老年男性472名,评估北京地区老年男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25 (OH)D水平与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P)的相关性.结果 472名老年男性的血清25 (OH)D水平平均为(19.47±11.32) ng/ml,其中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充足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97%、39.20%、24.36%、15.47%.25 (OH)D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C)、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25 (OH)D水平与收缩压(SBP)呈显著负相关,与舒张压(DBP)未见明显相关性.不同25(OH)D水平组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BMI水平组25 (OH)D变化,将研究对象根据BMI水平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结果发现,随BMI上升,25 (OH)D水平显著下降.非糖尿病组及糖尿病组25 (OH)D与HbA1C均呈负相关,与FBP无明显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25 (OH)D与HbA1C、HDL-C、SBP均显著相关.结论 北京市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且维生素D营养状态与多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

  • 慢性心率增快患者300例临床疾病相关性分析报告

    作者:贾志越;关欣;王国凤;扬凤翔;张溥;吴元军;康雪飞;杨冰

    慢性心率增快是指24 h动态心电图中平均心率≥80次/min。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害仅次于吸烟,可导致病死率明显升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尤其是心血管医生的重视,而慢性心率增快本身现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治疗指征。但慢性心率增快与何种疾病相关性好,即何种疾病常伴有慢性心率增快是本分析旨在讨论的方向。

  •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陈全福;张敏州;郭力恒;李凡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因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手段,近几年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已经有很多的临床研究是对于中青年患者群体的观察,而对于高龄患者的临床应用的评价相对较少,本文回顾我院心脏中心近年来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高龄患者(≥75岁)的资料,并以同期中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在高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是否与中青年患者一致,并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与冠状动脉造影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评价介入治疗对于高龄患者的安全性.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跃海;张健;李冬霞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由于高血压的预后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有关[1,2],因此我们分析了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改变之间的关系.

  • 健康管理对离退休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干预研究

    作者:金海燕;俞志红;叶莉;金秀平;茆荭

    目的健康管理的实施,对离退休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011年在我院老干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离退休人群(年龄≥60岁)1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进行管理,观察组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管理,观察研究对象腰围、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健康管理1年后,SBP和DBP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2年后,除腰围以外的八项指标在时相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降低效果更明显。结论健康管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离退休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慢病管理的效果。

  • 高血压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作者:聂晓莉;周世炳;赵思勤;李秋;吴涛;刘小蓉;汪静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70例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询问和记录吸烟史.并进行血脂、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和部分头颅cT检查,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37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74.6%有至少1个危险因素,36.8%有1个以上,11.9%有2个以上.男性50-60岁具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显著高于女性.高血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吸烟的男性比女性显著增高.血压升高与危险因素增多呈正相关.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高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者.结论:年龄、性别、吸烟、高血脂与高血压患者之间均有强弱不等的联系.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压的升高和并发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湃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近年来在本院老干部病房住院的48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DBP、TG等无关,与高血压病程、SBP、PP、TC、HDL-C升高、LDL-C降低、UA、CRP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与患者并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强化降压及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

  • 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罗继章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目前我国正逐步趋向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也在逐年成增长趋势。我国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了49.1%,居各国之首。年龄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但我国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仅有32.2%,且仅有7.6%得到了良好的控制[1]。现卫生部已将高血压控制列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社区防治也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式之一[2]。高血压社区干预即是通过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一系列有计划和组织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改变居民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患病危险因素,以达到促进健康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3]。本研究旨在研究社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的评价。

  • 慢性脑卒中的血压控制

    作者:余振球

    降压治疗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脑卒中降压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以减少再次卒中的发生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后致残率很高,反复发生卒中则可加速卒中后的死亡.因此,脑卒中后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防止再卒中的发生极为重要.

  • 围绝经期女性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春梅;邓笑伟;朱峰;叶道斌;魏巍;王春秋

    研究显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仅为男性的0.1%~0.3%[1],而绝经后发病率剧增,达到与男性相近的水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无创评估动脉僵硬度的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baPWV测定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baPWV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对象与方法

  • 中年机关干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研究

    作者:姜智;梁雪冰;魏华;王超

    研究表明,同一个体具有≥2个的危险因素,即有危险因素聚集时,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将明显增加[1].我们对906名中年机关干部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rnic cardiovasculardiseases,ICVD)的发病危险进行了评估,现报告如下.

  • 群体健康管理模式的初探

    作者:陶红;韩全水;林江;陈汉锐;林小兰;黄琼芳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1].我国饮食结构从20世纪50至70年代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油、鸡蛋、鱼、肉等的定量供给,转变成现在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人们的运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显著增加,存在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急剧增加,这些危险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严峻形式,目前如果没有人去管理大量的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那么心、脑血管疾病将会越来越多.

  • 北京市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刘军廷;赵小元;程红;侯冬青;米杰

    目的 分析学龄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中3508名(2 054名非肥胖、1 454名肥胖)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研究对象划分为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4种类型,并根据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受损(IFG)和高血压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肥胖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血压、血糖和血脂(TC除外)水平及血脂异常与高血压患病率均随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至复合型肥胖逐渐升高(P<0.001);各不同类型肥胖组间IFG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青春发育期后,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发生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为非肥胖组的1.54倍和2.51倍;而一般性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相比,发生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组发生两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的3.32、2.21和7.42倍,发生3种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分别是非肥胖组的3.10、3.67和10.75倍.随着肥胖类型的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性有逐渐升高趋势(P<0.001).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聚集风险随肥胖类型的变化而升高,其中复合型肥胖高,其他依次为中心性肥胖和一般性肥胖.

  • 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剑虹;王丽敏;黄正京;张梅;李镒冲;王文绢;陈波;王临虹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居民.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收集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将24 kg/m2≤BMI<28 kg/m2和≥28 kg/m2定义为超重和肥胖,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BMI组别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6% (95%CI:29.5%~31.7%)和12.0%(95%CI:11.0%~12.9%),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9,P<0.001),45 ~ 65岁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高(x2值分别为485.17和112.23,P<0.001).心血管危险因素(SBP、DBP、TG、TC、HDL-C、LDL-C、FP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F值分别为4 056.19、6 860.70、3 898.91、1 624.73、2 337.21、2 558.01、1 049.01和1 665.52,P<0.001;肥胖组:F值分别为5 628.68、9 949.81、5 508.77、1 656.34、2 452.05、2 365.92、1 441.72和6 081.27,P<0.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x2值分别为704.70、521.86、431.35、449.13和686.83,P<0.001;肥胖组:x2值分别为113.45、645.03、1 063.30、1 547.86和1 909.6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5和5.5、2.2和3.4、1.8和2.9、2.9和8.2、3.3和8.9倍.结论 我国成年人随着BMI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控制BMI作为慢病防控的优先指标.

  • 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青少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改变

    作者:马春明;张宏;尹福在;王术艺;王锐;韩改玲;陆强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已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成人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已经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失调[2].T2DM家族史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是否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存在?目前类似研究多集中在成人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有T2DM家族史青少年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改变及意义.

  •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作者:王旗;宋洋;李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据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阻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经发现约30%的缺乏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病人血浆中的HCY含量超过正常水平[1-5].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作者:张明妍;李启燕;徐静;张燕;高孝谦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身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分类,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血清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 IMT)。结果痰湿质、湿热质的患者吸烟多见,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阴虚质、痰湿质患者糖尿病发病多见,与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BMI以痰湿质及湿热质患者较高,与平和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患者的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平和质、特禀质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血瘀质、痰湿质、平和质、湿热质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气虚质、气郁质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痰湿质、血瘀质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阳虚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显著(P<0.01);血瘀质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与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差异明显( P<0.01);血瘀质、痰湿质、阴虚质患者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平和质、特禀质、气郁质相比明显增厚( 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495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