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Dilmapimod(度马莫得)用于防治严重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安全性:一项Ⅱ期剂量递增试验结果分析

    作者:罗红敏

    ?目前尚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方案。早期炎症失调很可能会对ARDS的发展和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是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的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的关键调节因子,是一类新兴细胞因子抑制类抗炎药物作用的靶点。一些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p38MAPK抑制剂能够减轻胰腺炎和烧伤后引起的肺损伤。为此,美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Ⅱa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以评估一种新型p38MAPK抑制剂Dilmapimod?(度马莫得)用于损伤程度评分>16分、存在ARDS发生风险患者(排除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研究人员将受试者随机分为4个独立的队列,分别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的Dilmapimod?4?h或24?h(连续3?d)或给予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该研究共纳入77例患者,尽管危重患者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总体来说患者对Dilmapimod的耐受性良好,均未出现临床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药代动力学模型显示,给予高剂量Dilmapimod(10?mg)并连续输注超过24?h的给药方案可以达到佳的血药浓度,且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6、IL-8)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的差异在高剂量组与安慰剂组间大。虽然该研究并未特别针对ARDS进行评价,但ARDS的发生率较低(2.6%,2/77)。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新型p38MAPK抑制剂Dilmapimod的耐受性良好,值得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其在ARDS和其他器官损伤中的预防作用。

  •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降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病死率

    作者:喻文;罗红敏

    ?有学者推测,肺间质疾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与降低病死率相关,因此他们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纳入了1995年至2009年丹麦所有肺间质疾病患者,比较使用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显示:无论是在间质性肺疾病(使用他汀类者1?786例,未使用者3?572例)还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使用他汀类者261例,未使用者522例)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组的累积生存率(从诊断日到随访日)均高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组(Log-Rank:P=0.000和P=0.05)。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3年,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为2.1年;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使用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年和2.4年。调整多变量后,使用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全因病死率风险比为0.73〔95%可信区间(95%CI)=0.68~0.79〕,而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为0.76(95%CI=0.62~0.93)。该研究证实: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降低全因病死率相关。

  • 白细胞介素-17A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炎症和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喻文;罗红敏

    ?白细胞介素-17A(IL-17A)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肺损伤小鼠模型中已证实了其宿主防御和在病理性炎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人类肺损伤时IL-17A与炎症的关系尚不明了。为此,有研究者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价IL-17A水平是否与ARDS患者的肺泡炎症和损伤有关,并评估IL-17A水平是否与ARDS预后有关。该研究纳入北美6个医疗中心共226例ARDS患者,其中86例来自5个中心参与ω-3脂肪酸临床试验的患者(ARDS1组),在ARDS发病48?h内获取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另140例因ARDS入住同一个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患者(ARDS2组),在入ICU?24?h内获取血清标本。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并测定ARDS1组BALF中IL-17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蛋白含量。结果发现,ARDS1组BALF中IL-17A水平与较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总蛋白含量密切相关(均P<0.01)。在ARDS1、ARDS2两组中,IL-17A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呈正相关(均P<0.05)。该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在ARDS患者中,血清及肺泡分泌的IL-17A升高与肺泡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肺泡通透性增加及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 肺复张容量可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应力

    作者:喻文;罗红敏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行小潮气量通气时,整个肺组织的应力“不均一性”非常突出(重力依赖区存在大量塌陷肺泡而非重力依赖区正常)。即使是使用小潮气量通气,依然会存在肺应力过高的情况并可能会加重肺损伤和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目前尚无广泛公认较好的参数评估全肺的应力,因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临床研究,以确定ARDS时肺复张容量(VRM)与肺应力和病死率的关系。该研究纳入了美国学术医学中心42例ARDS患者,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肺复张治疗,记录复张过程中的气流和气道压积食道压,并在食道压引导下测定了呼气末正压(PEEP)。肺复张过程是在完全镇静或麻醉下进行的,采用压控法进行肺复张〔压力为40?cmH2O(1?cmH2O=0.098?kPa),持续30?s〕,通过在复张过程整合流量-时间波形计算出VRM。吸气末压被定义为吸气末停顿时的跨肺(气道-食管)压,潮气压力差为吸气末跨肺压与呼气末跨肺压的差值。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VRM为7.4~34.7?mL/kg。较低的VRM可以预测高吸气末压和潮气压力差〔吸气末压:β=-0.449,95%可信区间(95%CI)=-0.664~-0.234,P<0.001;潮气压力差:β=-0.267,95%CI=-0.423~-0.111,P=0.001〕。调整氧合指数(PaO2/FiO2)、驱动压力、潮气量、平台压和PEEP等因素后,VRM仍与吸气末压和潮气压力差独立相关。在未校正的分析中,低VRM可预测死亡风险的增加〔优势比(OR)=0.85,95%CI=0.72~1.00,P=0.026〕。经调整研究组后,VRM仍然与病死率显著相关(OR=0.84,95%CI=0.71~1.00,P=0.022)。该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在ARDS患者,低VRM可独立预测高的肺应力及死亡风险。

  • 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消化道预定植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喻文;罗红敏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较为常见。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可能是引起VAP的病原体,对其治疗也是比较困难的。近期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试图通过监测肠道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定植情况来评估其对VAP的预测价值。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入住综合ICU、机械通气超过48?h,且疑似VAP的患者,通过直肠拭子培养常规监测产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该研究共纳入587例VAP患者,其中40例(6.8%)的患者在发生肺炎之前就存在产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定植。在研究期间,20例患者(3.4%)VAP的致病菌是产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其中17例在发生肺炎前就存在该菌定植。以产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消化道预定植来预测其导致VAP的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95.7%,阳性预测值为41.5%,阴性预测值为99.4%,阳性似然比为19.8。该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在低流行区每周对产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消化道定植情况进行主动监测与筛查,能够可靠地降低该菌对VAP的致病风险。

  • 肺超声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呼吸功能不全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直接措施

    作者:喻文;罗红敏

    ?近期有学者对肺超声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和疾病严重程度分层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该研究在3个月内纳入41例临床诊断为AP的患者(平均年龄59.1岁,男性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肺超声检查,评价指标为超声检查中见到彗星尾征的数量。结果显示:与健康者相比,肺超声显示,呼吸功能不全、伴有严重疾病、C-反应蛋白(CRP)当时水平和高水平超过150?mg/L的患者出现彗星尾征的数量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3、0.001、0.018、0.049)。分别以呼吸功能障碍和AP严重程度为变量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在肺上象限(非重力依赖区)大〔AUC=0.803,95%可信区间(95%CI)=0.583~1.000;AUC=0.996,95%CI=0.983~1.000〕。而以当前水平和大CRP水平为变量时,全肺AUC大(AUC=0.764,95%CI:0.555~0.972;AUC=0.704,95%CI:0.510~0.898)。该研究者得出结论:肺超声能可靠地检测AP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这个简单的床边技术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层的一个辅助措施。

  • 白藜芦醇对百草枯中毒小鼠 肺损伤的干预及机制

    作者:赵光举;李声琴;洪广亮;李萌芳;吴斌;邱俏檬;卢中秋

    目的:观察用白藜芦醇(Res)干预对百草枯(PQ)中毒小鼠死亡率和肺损伤的影响,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8只SPF级健康雄性ICR小鼠,20只用于观察死亡情况(每组10只),48只用于指标检测(每组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Res对照组、PQ组和PQ+Res组,后两组再分为6、24、72h亚组。一次腹腔注射30mg/kgPQ建立PQ中毒小鼠模型;于小鼠染毒后立即于对侧腹腔注射Res60mg/kg进行干预。分别于染毒后6、24、72h取血后活杀小鼠留取肺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胞核内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PQ组相比,PQ+Res组小鼠48、72、96h累计死亡数有所下降(分别为0比2、2比5、4比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镜下观察可见,PQ组肺组织损伤较NS对照组明显加重,Res干预能够减轻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与NS对照组〔(2.45±0.61)%〕相比,PQ组6h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即明显增加〔(8.42±1.48)%〕,72h达峰值〔(21.23±3.47)%〕;Res干预能够有效减低PQ中毒后小鼠肺组织细胞的凋亡率〔6h:(5.56±1.31)%比(8.42±1.48)%,24h:(11.14±2.07)%比(16.88±2.96)%,72h:(13.28±2.32)%比(21.23±3.47)%,均P<0.05〕。PQ中毒后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核NF-κBp65表达均明显增加;Res干预后上述各指标均较PQ组明显降低〔TNF-α(ng/L):6h 为2.62±0.29比4.06±0.74,24h 为3.98±0.41比6.79±0.80,72h 为5.06±0.75比11.00±0.75;IL-6(ng/L):6h 为14.19±1.54比16.55±1.24,24h 为13.21±1.37比19.73±0.85,72h 为13.72±0.56比22.45±0.72;IL-1β(ng/L):6h为8.54±1.64比12.59±0.66,24h为10.15±0.29比16.24±1.03,72h为16.14±0.70比19.55±0.56;6hNF-κBp65(以NS对照组为1):(1.34±0.07)倍比(1.86±0.11)倍;均P<0.05〕。结论 Res干预不能避免PQ中毒小鼠的死亡,但能够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和细胞凋亡。Res对PQ中毒肺损伤的保护机制与其对NF-κBp65炎症反应通路的抑制效应有关。

  • 一种简便可控的高氧急性肺损伤 模型的建立方法

    作者:刘国跃;牟胜旭;陈淼;惠越;梅鸿;覃松;陈涛

    目的:建立高氧急性肺损伤(HALI)大鼠模型,寻找一种更简便、价格更低、性能更稳定的高氧模型建立方法。方法自行设计一种可控性的高氧动物饲养箱。将10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ALI组,每组再按高氧暴露时间随机分为0、24、48、72和96h5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正常对照组直接在空气中饲养;HALI组置于高氧箱中饲养,箱内氧浓度≥体积分数90%,温度维持在25~27℃,湿度保持在50%~70%,CO2浓度<0.5%,每日持续给氧23.5h。分别在各时间点取大鼠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及呼吸指数(RI)。处死大鼠取右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取左肺测量湿/干质量(W/D)比值。结果随着高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肺泡结构逐渐紊乱,肺泡壁断裂破坏,肺泡间隔逐渐增宽、水肿、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大鼠可见少量红细胞渗出,在48~72h达高峰。HALI组随着高氧暴露时间(0、24、48、72、96h)的延长,OI(mmHg,1mmHg=0.133kPa)逐渐降低(446.67±29.93、306.19±37.23、269.70±29.00、253.81±43.40、245.58±35.25),RI(0.25±0.04、0.31±0.06、0.38±0.06、0.46±0.07、0.44±0.03)、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0.00±0.00、0.90±0.74、2.90±1.20、4.70±1.57、4.80±1.23)和肺W/D比值(3.84±0.61、4.14±0.46、4.56±0.34、5.32±0.27、5.18±0.25)呈进行性升高,72h内各指标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96h与72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开始,上述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持续至96h〔OI(mmHg):24h 为306.19±37.23比435.65±25.34,96h 为245.58±35.25比465.42±24.75;RI:24h 为0.31±0.06比0.24±0.04,96h为0.44±0.03比0.24±0.06;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24h为0.90±0.74比0.00±0.00,96h为4.80±1.23比0.00±0.00;肺W/D比值:24h为4.14±0.46比3.79±0.44,96h为5.18±0.25比4.12±0.91;均P<0.05〕。结论自行设计的高氧箱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在持续给予高浓度氧(≥90%)24h后即可成功复制HALI模型,并于48~72h损伤达高峰。

  •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肾功能不全 患者自主呼吸试验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桑岭;何为群;陈思蓓;徐永昊;黎毅敏;刘晓青

    目的:评价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机械通气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重症医学科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年龄>65岁、肌酐清除率(CCr)<60mL·min-1·1.73m-2、通气时间>72h并且至少经历过1次SBT的患者。根据患者首次SBT结局分为SBT成功组和SBT失败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分布〔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HF)、其他〕、体质指数(BMI)、血清前白蛋白(pre-ALB),以及SBT前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CCr和血浆NT-proBN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NT-proBNP对机械通气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SBT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资料完整病例58例,其中SBT成功组41例,SBT失败组17例。SBT成功组和SBT失败组患者性别〔男性/女性(例):26/15比13/4,χ2=0.930,P=0.335〕、年龄(岁:70.2±7.4比74.6±10.1,t=0.833,P=0.339)、基础疾病分布〔COPD/HF/COPD+HF/其他(例):15/9/13/4比7/3/5/2,χ2=0.242,P=0.971〕、BMI(kg/m2:25.2±11.3比27.4±6.4,t=1.038,P=0.221)、pre-ALB(mg/L:201.0±13.2比189.0±7.6,t=0.688,P=0.519),以及SBT前APACHEⅡ评分(分:12.2±3.2比13.5±6.3,t=1.482,P=0.147)、CCr(mL·min-1·1.73m-2:51.3±7.7比54.2±6.4,t=0.711,P=0.4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SBT失败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SBT成功组(μg/L:4.162±1.128比2.284±1.399,t=4.905,P=0.000)。血浆NT-proBNP预测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SBT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95%可信区间(95%CI)为0.786~0.970。利用cut-off方法得出NT-proBNP<3.350μg/L为预测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SBT成功的阈值,其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87.8%,阳性预测值为88.1%,阴性预测值为76.5%。结论在机械通气的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有所升高;当患者NT-proBNP<3.350μg/L时SBT的成功率较高。

  •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应用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宋邵华;田惠玉;杨秀芬;胡振杰

    目的:评价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的疗效,同时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程度,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ALI/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PRV组采用APRV模式;对照组采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呼气末正压(SIMV+PEEP)。所有患者均应用AVEA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记录呼吸机设置参数及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尿量、镇静/肌松剂使用情况等。通过AVEA呼吸机“转折点(Pflex)操作”,采用低流速法描记肺准静态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自动测量并计算高、低位拐点(UIP、LIP)和三角区Pflex容积(Vdelta)。根据准静态P-V曲线结果设置呼吸机参数,通气24h后再次描记准静态P-V曲线。分别抽取患者入组时及通气24h和48h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唾液酸化大分子黏蛋白(KL-6)水平,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28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26例ALI/ARDS患者,其中22例完成试验,APRV组10例,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入组时基线资料及准静态P-V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通气24h和48h时氧合均明显改善,但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APRV组Pmean(cmH2O,1cmH2O=0.098kPa)明显高于对照组(24h为24.20±4.59比17.50±3.48,P<0.01;48h为18.10±4.30比15.00±2.59,P<0.05)。通气24h时,APRV组Vdelta增加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90%比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4h时,APRV组血清SP-D水平(μg/L)呈升高趋势(由19.70±7.34升至27.61±10.21,P<0.05),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由21.83±7.31降至16.58±2.90,但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48h时,APRV组SP-D水平下降,对照组无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5±8.17比17.20±4.59,P>0.05)。两组通气前后血清KL-6均无明显改变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D、KL-6对患者28d存活率无预测价值,入组时、通气24h和48h的SP-D的优势比(OR)分别为0.900〔95%可信区间(95%CI)=0.719~1.125〕、1.054(95%CI=0.878~1.266)、1.143(95%CI=0.957~1.365),KL-6的OR值分别为1.356(95%CI=0.668~2.754)、0.658(95%CI=0.161~2.685)、0.915(95%CI=0.350~2.394),均P>0.05。结论采用APRV策略对ALI/ARDS患者氧合及呼吸力学参数的改善程度与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类似,有较高的Pmean和更有效的肺复张效果,且不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但能加重VILI。

  • 血清胆碱酯酶含量对重症肺炎患者 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莫新;唐皓;曾丽金;卢惠娴;郭丽冰;马中富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含量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和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住院时间超过24h的成人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4h内各项临床指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及S-ChE含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寻找其佳截断点,比较其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共纳入86例重症肺炎患者,存活组46例,死亡组4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S-ChE含量(kU/L:2.748±0.826比4.489±1.360,t'=7.274,P=0.000)、动脉血氧分压〔PaO2(mmHg,1mmHg=0.133kPa):52.55±18.29比60.83±16.65,t=2.196, P=0.031〕、氧合指数(mmHg:114.20±48.01比167.10±69.68,t'=4.229,P=0.000)、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mmol/L):22.85±5.44比26.00±7.63,t'=2.225,P=0.029〕均明显低于存活组,而体温(℃:38.67±1.18比37.74±1.18,t=-3.627,P=0.000)、脉搏(次/min:130.65±15.72比107.26±19.61,t'=-6.133,P=0.000)、合并慢性肺病患者比例〔45.0%(18/40)比13.0%(6/46),χ2=10.860,P=0.001〕、吸入氧浓度〔FiO2:0.495(0.410,0.600)比0.380(0.290,0.500),Z=-3.265,P=0.001〕、APACHEⅡ评分(分:25.80±5.07比16.39±5.12,t=-8.540,P=0.000)、CURB-65评分〔分:3(3,4)比2(1,2),Z=-5.562,P=0.000〕、MODS评分(分:8.15±2.49比4.35±2.01,t=-7.832,P=0.000)、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2(1.08,1.31)比1.07(1.00,1.10),Z=-4.231, P=0.00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33.80(32.13,38.75)比28.50(25.70,36.00),Z=-3.482,P=0.000〕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hE含量、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是影响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ChE:优势比(OR)=0.084,95%可信区间(95%CI)=0.017~0.424,P=0.003;APACHEⅡ评分:OR=1.675,95%CI=1.098~2.556,P=0.017;MODS评分:OR=2.189,95%CI=1.262~3.800, P=0.005〕;其判断重症肺炎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4±0.036、0.889±0.033和0.884±0.035(两两比较均P>0.05)。S-ChE含量的截断值为3.372kU/L时判断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危险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78.0%、76.19%和81.82%,APACHEⅡ评分的截断值为19.5分时分别为95.0%、70.0%、73.08%和94.12%,MODS评分的截断值为6.5分时分别为70.0%、91.0%、87.50%和77.78%。若以S-ChE含量联合APACHEⅡ评分判断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危险性,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2.0%、93.75%、100%,若以S-ChE含量联合MODS评分来判断,则4个指标均为100%,两种联合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用S-ChE、APACHEⅡ评分或MODS评分评价。结论 S-ChE含量可以作为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有效而简便的指标,S-ChE含量与APACHEⅡ评分或MODS评分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危险性的预测价值。

  • 正丁酸抑制脂多糖诱导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朱平;邢顺鹏;徐侨翌;谢婷婷;皋源;何征宇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正丁酸(BA)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肺纤维化过程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刺激组(腹腔注射10mg/kgLPS)、BA预处理+LPS刺激组(BA10mg/kg灌胃后腹腔注射LPS10mg/kg)和阴性对照组(经口灌注和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制模后2周及4周每组各无痛处死5只小鼠取肺组织,用HDAC活性荧光分析试剂盒检测肺组织HDAC活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乙酰化组蛋白H3、H4(Ace-H3、Ace-H4)和胸腺细胞分化抗原-1(Thy-1)蛋白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检测肺组织Thy-1mRNA表达;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胶原蛋白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用羟脯氨酸检测试剂盒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LPS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加重;羟脯氨酸含量增加(μg/mg:2周为8.384±0.632比4.388±0.334,4周为8.308±0.244比4.370±0.342,均P<0.01);HDAC活化程度增加(μmol/L:2周为7.243±0.384比3.628±0.641,4周为6.479±0.202比3.238±0.524,均P<0.01);组蛋白H3、H4去乙酰化程度增加〔Ace-H3相对表达量(灰度值):2周为0.516±0.115比1.005±0.359,4周为0.633±0.143比1.092±0.193,均P<0.05;Ace-H4相对表达量(灰度值):2周为0.402±0.164比0.759±0.187,P>0.05;4周为0.426±0.098比0.858±0.177,P<0.01〕;Thy-1基因及蛋白表达量降低〔Thy-1mRNA(2-ΔΔCt):2周为0.606±0.066比1.005±0.109,P<0.01,4周为0.824±0.101比1.210±0.400,P>0.05;Thy-1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2周为0.725±0.284比1.249±0.297,4周为0.589±0.139比1.372±0.343,均P<0.05〕。使用BA后能抑制上述过程,在2周和4周羟脯氨酸含量、HDAC活化,2周Thy-1mRNA表达,4周Ace-H4、Thy-1蛋白表达与LPS刺激组相比,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羟脯氨酸含量(μg/mg):2周为5.943±0.726比8.384±0.632,4周为4.938±0.209比8.308±0.244;HDAC活性(μmol/L):2周为4.386±0.117比7.243±0.384,4周为4.863±0.096比6.479±0.202;2周Thy-1mRNA(2-ΔΔCt):0.884±0.216比0.606±0.066;4周Ace-H4相对表达量(灰度值):0.715±0.145比0.426±0.098;4周Thy-1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0.939±0.098比0.589±0.139;P<0.05或P<0.01〕。结论 LPS诱导小鼠肺组织纤维化过程与肺组织HDAC活化、组蛋白H3和H4去乙酰化以及Thy-1基因表达降低相关。HDAC抑制剂BA预处理能通过抑制HDAC活化以及组蛋白H4去乙酰化过程,从而抑制由LPS诱导的Thy-1基因表达降低及肺纤维化过程。

  • 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机械通气谵妄防控中的研究

    作者:李俊艳;董晨明;张虹;张红松;宋瑞霞;杨朝辉;冯芳;齐艳;杨静

    目的:探讨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防控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2h的患者,所有患者常规应用芬太尼镇痛治疗,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模拟生物钟组(研究组,35例)与非模拟生物钟组(对照组,35例),两组再依据使用镇静药物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各8例)、丙泊酚组(各14例)、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联合镇静组,各13例)3个亚组。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标准对镇痛镇静的深度进行量化控制,滴定式调节镇静药物剂量,使研究组RASS评分白天维持在0~1分,夜间维持在-1~-2分;对照组RASS评分昼夜均维持在-1~-2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第一个昼夜节律不同时间点(06:00、12:00、18:00、24:00)尿液中6-羟基硫酸褪黑素(aMT6s)水平;记录患者谵妄、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谵妄发生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尿液中aMT6s水平均无昼夜节律性,研究组06:00的aMT6s水平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4.3%比37.1%,P=0.029),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25.7%,11.4%比20.0%,均P>0.05)。在模拟人体生物钟的研究组患者中,右美托咪定亚组谵妄发生率较丙泊酚亚组低(6.3%比32.1%,P<0.05)。④与同种镇静药物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镇静药物用量明显减少(均P<0.05)。在模拟人体生物钟的研究组患者中,右美托咪定亚组机械通气时间较丙泊酚亚组和联合镇静亚组明显缩短(h:75.75±26.78比102.00±26.31和100.31±25.38,均P<0.05),ICU住院时间较丙泊酚亚组明显缩短(d:5.75±1.04比7.00±1.52,P<0.05)。⑤患者谵妄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r=0.705)、拔管时间(r=0.704)、ICU住院时间(r=0.666)均呈正相关(均P=0.000),与06:00、12:00、18:00、24:00尿液中aMT6s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5、0.163、0.269、-0.077,均P>0.05)。结论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可缩短ICU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镇静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谵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对降低谵妄发生率更为有效,可用于谵妄的防控治疗。临床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中心注册,ChiCTR-IPR-15006644。

  • 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对开颅术后 患者疼痛的评价效果

    作者:陈晗;武元星;李桂云;袁媛;周建新

    目的:观察应用危重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对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疼痛评价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收住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患者118例,在拔除深静脉导管前、拔除即刻及拔除后20min分别使用CPOT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价,记录其评分值,比较3个时间点两种评分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患者主观感觉疼痛为“金标准”,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两种评分判断疼痛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高截断值(cut-off值)。结果评价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拔除深静脉导管前、中、后疼痛的COPT评分分别为0(0~3)、0(0~6)、0(0~2)分,VAS分别为4(1,6)、3(1,6),4(1,6)分,拔管中COPT评分明显高于拔管前和拔管后(均P<0.01)。COPT佳cut-off值为1时,评价拔管前、中、后的疼痛具有大的约登指数(分别为1.183、1.515和1.438);COPT在拔管前和拔管后评价疼痛具有较高特异度,均为100%,但敏感度不佳,分别为18.3%和43.8%;在拔管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分别为69.4%和82.1%。VAS佳cut-off值在拔管前和拔管中取2、在拔管后取4时具有大的约登指数,分别为1.568、1.452和1.509,VAS在拔管前、中、后均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7.2%、95.2%和75.0%,特异度分别为59.6%、50.0%和75.9%。COPT在拔管前、中、后的AUC分别为0.592〔95%可信区间(95%CI)=0.490~0.693〕、0.778(95%CI=0.693~0.863)和0.719(95%CI=0.627~0.811);VAS在拔管前、中、后的AUC分别为0.846(95%CI=0.771~0.920)、0.767(95%CI=0.681~0.854)和0.838(95%CI=0.767~0.909);拔管前、后VAS的AUC均明显大于CPOT(P<0.001和P=0.006),但拔管中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6)。结论 CPOT可以用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拔除深静脉导管疼痛的评估,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对静息痛的评价效果欠佳。

  • 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王静;皮红英

    目的:评价持续性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提供证据支持及指导意见。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起至2015年3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比较两种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对象为年龄≥18岁、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营养状态良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试验组采用持续性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断性气道湿化。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和评价文献,提取数据。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9篇文献共631例患者;试验组316例,对照组3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持续性气道湿化可以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刺激性干咳率〔优势比(OR)=0.20,95%可信区间(95%CI)=0.12~0.34,P<0.00001〕、呼吸道黏膜出血率(OR=0.25,95%CI=0.14~0.45,P<0.00001)、痰痂形成率(OR=0.19,95%CI=0.10~0.39,P<0.00001)、肺炎发生率(OR=0.29,95%CI=0.19~0.45,P<0.0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研究稳定性较好,各指标的漏斗图显示各研究没有发表偏倚。结论持续性气道湿化能够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但纳入文献数量偏少,且有些文献质量偏低,仍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论证。

  • 无创通气用于肺性脑病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刘奇;陈荣昌;贾留群;程哲

    目的:系统评价无创通气(NI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等所致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呼衰)引起肺性脑病(HES)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起至2015年1月发表的有关NIV与经典有创通气(CMV)用于HES患者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严格技术评价项目(CASP)清单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病死率、气管插管率、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225例患者,NIV组112例,CMV组113例;Kelly-Matthay昏迷评分均值为3分。与CMV组比较,NIV组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20.5%(23/112)比32.7%(37/113),相对危险度(RR)=0.63,95%可信区间(95%CI)=0.40~0.98,P=0.04〕、气管插管率〔35.7%(40/112)比100.0%(113/113),RR=0.38,95%CI=0.26~0.55,P<0.00001〕、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6.2%(21/80)比50.6%(42/83),RR=0.52,95%CI=0.34~0.79,P=0.002〕,缩短机械通气时间〔d:7.1比16.2,加权均数差(SMD)=-0.93,95%CI=-1.39~-0.46,P=0.0001〕。结论在密切监测下NIV可降低AECOPD等所致高碳酸血症性呼衰引起HES患者的总体住院病死率、气管插管率,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国际著名研究缩略语

    作者:

    关键词: 中文
  •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作者:

    关键词: 中文
  • 国内部分基金项目名称的中英文对照翻译(一)

    作者:

  • 国内部分基金项目名称的中英文对照翻译(二)

    作者:

  • 静脉滴注胺碘酮时外周静脉穿刺部位的佳选择

    作者:赵园媛;李娜;武悦镜;金凡;尹文燕

    胺碘酮(又名可达龙)可预防心源性猝死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1-2]。但因其pH值呈酸性,具有较高渗透压,对皮肤组织和静脉内皮细胞刺激性较强,常引起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表现为局部组织红、肿、热、痛,重者静脉呈条索状改变,血管周围皮肤出现硬结、坏死,给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痛苦,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3]。静脉炎发生后,若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数日后即可出现局部溃烂、深至筋膜[4]。本研究旨在探索外周静脉输入胺碘酮适宜的穿刺部位,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另外,观察使用肘部静脉输液固定托垫(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防止静脉输液针滑脱的作用,以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 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马明远;张云海;黄国敏;江皓波;邓梦华;戚振红

    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措施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1-4]。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需采取包括亚低温在内的综合治疗[5],已被目前新的心肺复苏指南认可[6]。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亚低温治疗后,其治愈率明显提高,死残率明显降低[7-8]。目前亚低温治疗包括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两种方式,其中物理降温是亚低温治疗的主要措施。有研究显示,静脉输注4?℃液体可作为物理降温的一种措施,由于其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常用于中枢性高热、超高热和需要低温脑保护处理的患者[9]。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应用静脉输注低温液体进行降温治疗的临床报道[10-12],但如何控制和保证低温液体的温度尚未能确切阐明。事实上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许多所谓的4?℃低温液体在静脉输注操作时由于受到环境温度、液体输注持续时间及输注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持续保持实际进入静脉内的液体温度达到或接近于4?℃,从而严重影响了降温效果。

  • 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分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会议通知

    作者:

  • “诺扬ICU”有奖征文通知

    作者: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是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由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物,是全新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不仅可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还对μ受体有弱拮抗作用,可有效治疗和缓解各类中、重度疼痛。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是ICU患者主诉之一,选择合适的镇痛药无疑能够改善ICU患者的临床预后。为了推动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ICU的合理应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编委会与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将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诺扬ICU”有奖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儿童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8例临床分析

    作者:蔡小芳;孙继民;李文斌;程红斌

    塑型性支气管炎(PB)是指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堵塞支气管,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少见疾病[1-3],国内关于PB的报道早由曾其毅于2004年提出[4]。近年来,随着人们对PB认识的提高及支气管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关于PB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5-7]。报道本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例重症PB患儿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讨论其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心脏术后呼吸机撤离困难原因分析

    作者:李敏;邵换璋;王海波;秦秉玉

    心脏手术术中多采用体外循环、低温等手段,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围手术期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呼吸循环不稳定、感染、术后肌无力、呼吸机撤离困难(撤机困难)等,对患者的各个器官功能均是巨大的挑战。对于重症患者,术后撤机困难较常见,本研究通过分析心脏术后撤机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工作有所启示。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

    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重症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从2013年起由《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更名为《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月刊,每月10日出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把关注学科发展、服务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展、引领学科发展作为办刊宗旨,以服务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发展,全面反映我国重症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成果,快速传递国内外重症医学前沿信息,推广现代重症医学先进技术,及时交流危重病患者的诊治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己任。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指南、国际交流、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交流、发明与专利、病例报告、方法介绍、循证医学、医学人文、综述、讲座、理论探讨、临床病例(病理)讨论、科研新闻速递、消息、会议纪要、学术活动预告、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并在论著栏目中按照重症医学的亚专科设置有相应栏目。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作者:

  • 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吕姗;安友仲

    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型的氧疗方式,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学效应,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者从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的生理学效应、临床应用现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认为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比传统氧疗方式改善氧合的效果更好,比无创通气对患者的舒适性更好,适当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具有潜在的降低无创通气及气管插管的益处,可用于轻中度缺氧的成人患者或姑息治疗的患者。但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比较有限,目前没有相应的临床指南,因此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的研究来明确该项新技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哪些成人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成人患者浅镇静治疗进展

    作者:李双玲;王东信;杨拔贤

    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成人患者镇静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强调浅镇静策略是目前ICU危重患者镇静的主要治疗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目标导向的浅镇静应常规化,尽可能在镇静早期即达标;②应摒弃常规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尤其对有谵妄风险或已经有谵妄的患者;③联合药物或非药物的有效方法预防和治疗躁动;④制定纳入疼痛、躁动和谵妄三者预防和治疗的ICU规范,将浅镇静策略融合在其中执行。浅镇静也是目前ICU成人患者镇静策略优化选择的结果,但必须针对每位患者的需要进行个体化选择。如何在国内目前医疗条件下做好具体可行的浅镇静方案仍需深入的研究,应进一步普及浅镇静的理念和可靠的评估标准、培训等,制定适合自身ICU的规范。

  • 重症管理:指标的本质与治疗的突破

    作者:刘大为

    ?重症,由于其复杂性、致命性和时间性,具有明显的临床特殊性。重症管理不仅需要掌握机体更深层次的生理变化,同时还必须在致命的挑战面前拿出缺少前人经验可循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不断地接近机体变化的核心内涵,探求本质;另一个是根据这些变化拓展新的治疗,寻求突破。本质与突破,一个回首,一个向前;一个是溯本清源,一个是冲出屏障。重症管理,只有接近本质,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 2015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

    作者:黄伟;孟玉兰

    ?2015年国际重症医学又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就临床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总结,供同道参考。
      1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的争议与“脓毒症3.0”
      ?通过对2000年至201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72个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近120万例患者的数据分析,Kaukonen等[1]根据是否满足≥2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标准将感染伴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分为SIRS阳性和SIRS阴性两组,结果显示在近11万例感染伴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中,96?385例患者(87.9%)为SIRS阳性,13?278例患者(12.1%)为SIRS阴性,在14年内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死率变化相似。校正分析显示,患者病死率随着满足SIRS标准项目的增加呈线性增高?〔每增加一条标准的比数比(OR)=1.13,95%可信区间(95%CI)=1.11~1.15,P<0.001〕,但以2条SIRS?标准为阈值未见死亡风险有所增加。该研究说明现有脓毒症标准有可能遗漏约1/8的感染伴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且该标准不能确定病死率增加的临界点,这提示当前脓毒症的筛查标准的特异性不佳。

  •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辅助困难气道气管切开患者 成功脱机1例

    作者:张晗;杨敏;罗红;陈平;付敏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缩短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增加脱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但目前报道的研究对象均是气管插管患者,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极少。本院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辅助1例困难气道气管切开患者成功脱机,报道如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