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聂时南;钱晓明;唐文杰;李兆申

    目的:探讨心理、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胃黏膜血流量(GMBF)与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相互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高压恒流脉冲刺激器复制胃黏膜损伤模型,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规则光组及不规则光组3组,分光光度法检测NOS活性,动态检测GMBF及Nils Lambecht法判定胃黏膜损伤指数(II).结果:在两个应激组中,NOS均升高,GMBF均下降后回升,而黏膜损伤均渐趋减轻.在规则组中,II与GMBF呈显著负相关,在不规则组中,II与NOS和GMBF均呈显著负相关,而NOS与GMB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OS、GMBF及心理共同参与了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反应.

  • 增生性瘢痕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其激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陈伟;付小兵;孙晓庆;孙同柱;赵志力;周岗;杨银辉;盛志勇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EK1/2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8例增生性瘢痕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这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MEK1、MEK2、ERK1和ERK2基因表达较弱;而在增生性瘢痕中,这4种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其mRNA量的灰度比分别为正常皮肤的1.1倍、1.2倍、2.2倍和2.5倍.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MEK1/2和ERK1/2基因表达升高有关.

  • 尼莫地平对大鼠烫伤后库普弗细胞白介素-1β和白介素-6产生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光毅;朱世辉;唐洪泰;葛绳德;夏照帆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对烧伤后库普弗细胞(KC)合成释放白介素-1β(IL-1β)、IL-6的调控作用,为寻找一种有效减轻、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内灌注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正常SD大鼠KC,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复合倒置显微镜技术观察烫伤血清作用下单个KC细胞内钙([Ca2+]i)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烫伤血清培养的KC上清中IL-1β和IL-6的浓度变化.SD大鼠行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伤后6 h分离KC,RNA酶保护分析法测定KC中两种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并测定血浆细胞因子水平;观察尼莫地平存在时上述结果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烧伤组KC[Ca2+]i峰值及培养上清中IL1β、IL-6浓度增加值均显著增加(P均<0.01),在1 μmol/L尼莫地平存在时,两者均显著减少(P均<0.01).烧伤后6 h KC中IL-1β和IL-6的mRNA表达量及其血浆水平均显著升高,静脉予尼莫地平(40 μg*kg-1*h-1)后两者均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KC合成释放IL-1β和IL-6,此过程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通道信号传导途径实现.尼莫地平能抑制烧伤后KC中IL-1β和IL-6 mRNA表达,使KC产生IL-1β、IL-6明显减少,并下调其血浆中的总体水平.

  • 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的临床因素探讨

    作者:石俊;吴锡信;陈江林;彭健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多种临床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用99mTc-DTPA清除率测定46例肾功能正常组和52例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GFR,同时采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钾、钠、钙、血红蛋白,并测心率、尿质量比、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体重指数、体表面积,记录测试者年龄,测定GFR所用同位素剂量.将各组及不同原发病的GFR分别与同组的上述各临床因素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对与GFR有显著相关关系的上述临床因素再与GFR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在肾功能正常、肾功能不全及不同原发病者中,除例数较少的病种外,其GFR始终与SCr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关系则不相同.结论:在多种原发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肾功能正常者中,SCr是反映GFR的理想指标.

  • APACHEⅢ引入MODS评分对ICU患者病情评估价值的研究

    作者:郑晓英;孟新科;杨径;魏刚;吴华雄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Ⅲ)评分引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对ICU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对70例ICU患者在入住ICU 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Ⅲ评分和MODS评分,以ROC曲线下面积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的能力,比较APACHEⅢ评分、MODS评分以及APACHE Ⅲ与MODS评分之和的ROC曲线下面积.建立以患者预后为因变量,APACHEⅢ评分、MODS评分以及APACHE Ⅲ与MODS评分之和为自变量的判别方程,比较它们对患者预后判别的贡献率(判别系数).结果:APACHEⅢ评分、MODS评分以及APACHE Ⅲ与MODS评分之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643和0.753;在判别方程中,它们的贡献率(判别系数)分别为0.998、0.892和0.568.结论:APACHEⅢ对ICU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优于MODS评分,APACHE Ⅲ引入MODS评分后并不能提高其预测效果.

  • 复合应激时兔血浆与胃十二指肠黏膜中胃动素含量变化及其机制

    作者:陈光忠;罗炳德;翟惠敏;王红芹;邹飞

    目的:研究兔血浆及胃十二指肠黏膜中胃动素(MTL)的分布情况,探讨高温和创伤复合应激对MTL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常温(23 ℃)创伤组、高温(38 ℃)无创组和高温有创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兔血浆及胃十二指肠不同部位黏膜中MTL的含量;建立高温创伤动物模型,于0 h、0.5 h、1 h、1.5 h及2 h采血测定血浆中MTL的含量,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胃体黏膜中MTL含量高,其次为胃底、幽门、十二指肠;血浆中MTL含量高于组织中含量.高温及创伤应激后,组织中MTL含量降低,血浆中MTL含量升高.结论:胃十二指肠不同部位黏膜中MTL含量不同,以胃体黏膜中含量高;高温创伤应激可影响MTL在组织和血浆中的分布,且呈反向变化.其可能机制为Mo细胞受到破坏导致MTL释放以及应激状态下体内蛙皮素增多促使MTL分泌增加等因素所致.

  •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内源性氧化剂和抗氧化剂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陈建华;刘晓娟;王启春;曾鸿;江显平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CVD)患者的血清内源性氧化剂及抗氧化剂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49例脑出血(CH)、65例脑梗死(CI)以及35例神经系统其它疾病患者和34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维生素E(VitE)、维生素C(Vi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CH组和CI组血清NO、MDA含量和NOS活性与另两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P<0.01),于发病3 d内升高显著;而血清VitE、VitC含量和SOD活性均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NO、NOS参与了CH和CI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检测血清NO、VitE、VitC、MDA含量及NOS、SOD活性有助于判断CH和CI患者病变程度和病情进展.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鹏;付小兵;陈伟;张建强;闫颖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组织(RAU)中表达强度及分布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CNA在RAU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RAU的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CNA在正常口腔黏膜的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基底细胞层,在RAU组织中表达定位没有改变,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RAU中的上皮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这可能与RAU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核转录因子-κB在烧伤早期的活性变化及意义

    作者:廖建坤;廖红梅;罗学宏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早期血液中白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测定烫伤大鼠早期(48 h内)血液中白细胞NF-κB的活性变化规律以反映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的关系.结果:大鼠烧伤后血液中白细胞NF-κB活性较伤前高,以伤后12 h为明显.血浆TNF-α和ICAM-1及中性粒细胞数(PMN)均有类似变化,与NF-κB变化呈正相关.结论:烧伤早期血中白细胞NF-κB活性增高,它可能在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bFGF和NGF基因在大鼠脑震荡脑损伤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彭瑞云;高亚兵;肖兴义;王德文;陈浩宇;吴小红;刘杰;胡文华;蔡宝仁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于伤后1 d、3 d、7 d、14 d及30 d活杀取脑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bFGF和NGF mRNA和蛋白在脑震荡中的变化规律.结果:100 g组见典型脑震荡的临床表现.bFGF蛋白和mRNA于伤后1 d表达增强,3~7 d达高峰,14 d后开始减少,30 d仍高于正常水平.阳性部位见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小脑神经元胞浆内.NGF蛋白和mRNA于伤后1 d,损伤区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小脑神经元胞浆内呈强阳性反应,表达明显增多,3~30 d持续呈强阳性至阳性,但随时间的推移,呈减少趋势.结论:bFGF基因表达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对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起重要调节作用;NGF 基因表达参与脑震荡脑损伤和恢复的全过程,尤其在早期急性期起重要调节作用.

  •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14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世斌;李基业;谭向龙;姚咏明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tis)是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其病情发展快,早期诊断难.我院近10年收治了14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在诊治上有一些体会和教训,报告如下.

  • APACHEⅢ评分在急诊ICU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蒙健军;赵晓琴;曹杰;甘廷庆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广泛而且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本研究拟采用APACHEⅢ评分系统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对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在EICU的应用价值.

  • 4种创伤评分法在颅脑外伤中的评估价值

    作者:胡宁利;江学成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是根据损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改变,以模糊数学方法量化评价创伤严重程度.自20世纪70年代初创伤评分法创建以来,经30多年的验证、淘汰和修正,昏迷评分法(GCS)、创伤计分法(TS)、修正创伤计分法(RTS)和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SS)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GCS是人们常用于颅脑外伤的评分法,而另几种含有GCS成分的评分法在颅脑外伤中的评估价值如何,尚未见到临床报道.我们于1991-2000年对收治的228例单纯颅脑外伤患者应用4种评分法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并探讨与存活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和神经学后遗症关系,旨在进一步了解这些评分法在评估单纯颅脑外伤中的价值.

  • APACHEⅡ评分在外科ICU感染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李林;崔维韵;王才玲;赵亚伟

    外科ICU(SICU)是三级甲等医院内重要的抢救单元,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病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系统(APACHEⅡ)已广泛用于ICU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预后评价、疾病变化趋势的动态观察、动态评价救治水平、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等各领域[1,2],我们也探讨过其在SICU中的应用价值[3].现将APACHEⅡ用于SICU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和防治中的结果总结如下.

  • 45例烧伤复合伤的治疗分析

    作者:王玉山;于振邦

    烧伤复合伤病情复杂、严重、变化快,诊治也较为困难.我院近15年共收治45名烧伤复合伤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45例患者中男36例,女9例;年龄3~66岁,平均33.4岁;致伤原因:爆炸伤25例,交通事故7例,雷击伤2例,烧伤后高处坠落4例,其他7例;烧伤面积1%~67%,平均面积11.5%;烧伤深度为Ⅱ~Ⅲ度,平均烧伤面积4%;受伤后到急诊室时间1 h~4 d,多数在8 h以内.复合伤部位见表1.

  • 颅脑损伤合并胸腹外伤1035例诊治体会

    作者:侯宁农;薛晶

    我院1990年4月-2002年5月救治颅脑损伤合并胸腹外伤患者1 035例,现就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035例外伤患者中男716例,女319例;平均年龄37.5岁;交通伤786例(75.94%),坠落伤139例(13.43%),打击伤101例(9.76%),其他伤9例(0.87%);开放性颅脑损伤125例,闭合性伤910例;脑挫裂伤358例,颅内血肿624例(硬膜外血肿121例,硬膜下血肿417例,颅内血肿62例,多发性血肿2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3例;并发脑疝208例;颅盖骨骨折179例,颅底骨折246例;合并胸部伤 320例(30.92%),腹部伤281例(27.15%),胸腹部联合伤434例(41.93%).胸、腹伤均经临床、手术或影像学检查证实,其中血气胸153例,肺挫伤131例,肋骨骨折516例,肾脏损伤176例,脾脏损伤103例,肝脏损伤29例,小肠损伤3例,结肠损伤1例,膀胱损伤5例,横膈损伤2例.

  • 2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成功救治经验

    作者:张绪生;刘毅;陈壁;周一平;彭毅志;贺冠宪;唐毅

    2001年6月在甘肃地区发生的火药燃爆事故中,致伤25例,24例为特重烧伤的罕见成批伤员.将此次救治经验报告如下.

  • 西安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发展趋势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虎晓岷;尹文;宋祖军;王夏黎

    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城市人群主要的死因[1,2].现就1997年1月1日-2001年11月30日西安市道路交通事故伤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 烧伤并发下消化道出血5例分析

    作者:李荣阁;郑增强;尹军;刘凌风

    重度烧伤可并发全消化道出血,但以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见,我们发现并发下消化道出血5例,报告如下.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姜笃银;付小兵

    早期研究使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主要来自牛脑和脑垂体的提取液,是大约150个氨基酸结构的酸性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FGF1或bFGF:FGF2).其后分离的癌基因产物的细胞增殖因子与上述FGFs结构类似,也被分类在FGFs家族,并依次命名为FGF3~9[1].目前已发现23种 FGFs.现主要就多能FGFs结构和相关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文忠;付小兵;张宝林

    业已证明,血管形成在胚胎发育、子宫内膜周期性增殖、创伤愈合、肿瘤发生和转移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生理和病理状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形成紧密关联,被认为是影响血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现将有关该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 基因改变与创面愈合

    作者:孙鹏;付小兵

    瘢痕是人体在创伤后组织修复的必然产物.根据其表型和结构,瘢痕又分为正常瘢痕(normal scar)、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瘢痕瘤(keloid)等[1].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瘤有着不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即增生性瘢痕高出正常皮肤但局限于原病变范围之内,而瘢痕瘤超出病变范围且高出皮肤,手术切除后会复发.1990年Muir等定义了中间型,即增生局限于病变范围内,其行为类似瘢痕瘤,但手术切除后不复发.瘢痕因其挛缩性较强常导致容貌及功能的破坏,常给患者带来不便,因此治疗溃疡和瘢痕一直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许多实验曾尝试用外源性生长因子、中草药配方及其他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其原因可能是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足.

    关键词: 基因 创面愈合
  • 重组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后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仇旭光;陈挺孙;蒋金珩;王野平

    本研究中前瞻性地动态观察了应用重组生长激素(rhGH)后严重烧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应用rhGH对严重烧伤机体的影响.

  • 严重烧伤并发肝损害时可溶性脂多糖受体CD14的表达

    作者:郭毅斌;郑瑞丹;郑庆亦;陈锦河

    严重烧伤患者常并发肝功能损害,这与烧伤后的内毒素血症(ETM)关系密切.体外实验发现,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脂多糖受体(CD14)在脂多糖(LPS)的识别和细胞应答反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增敏内毒素细胞效应的重要系统之一[1],但严重烧伤患者可溶性脂多糖受体CD14(sCD14)的变化及其与LPS诱发肝损害的关系不十分清楚.为此我们进行了研究,探讨sCD14在严重烧伤后肝损害中的意义.

  • 内毒素血症对短肠综合征大鼠肠组织修复能力的影响

    作者:孙丹;胡森

  • 人类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神经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过程有关

    作者:孙丹;胡森

  • 小婴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危象1例

    作者:王青;陈桂青;翟瑞华

    患儿女,3个月,因不吃、少动、嗜睡、皮肤发凉3 d,于2001年11月5日入院.患儿系第二胎过期产,生后发现反应弱,吸吮无力,不活泼,体重不增,曾在院外按"佝偻病"、"营养不良"服用中药、钙剂、鱼肝油滴剂治疗,均无效.3 d前因患儿感冒咳嗽,继而皮肤发凉、多睡、少吃、不动、不哭而就诊.查体:体温不升,脉搏46次/min,呼吸30次/min,体质量3.8 kg,反应差,强刺激哭音低弱,全身皮肤粗糙、轻度黄染、弹性极差,前囟3 cm×3 cm、凹陷,面色苍黄、眼距宽,鼻梁扁平,颈短,双肺少许痰鸣音,心音低钝、慢、无杂音,腹胀,脐疝,四肢短、上部量与下部量之比为1.8.诊断:肺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危象.

  • 应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灾难医学

    作者:赵炜;黎檀实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轰然倒地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严重危及国家安全的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且还包括重大的突发事件,如核、化、生意外事故.尤其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本世纪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如何在灾难出现时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与财产的损失,完善和发展我国灾难医学,是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关于危重疾病评分的答疑

    作者:江学成

    我们关于危重疾病评分的文章相继发表以来,很多临床大夫来信、打电话或发E-mail咨询和商榷评分方法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这不仅说明临床医生对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重视和浓厚兴趣,也反映不少人对评分方法和应用较为生疏.为了帮助大家用好评分方法,这里将带有共性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 第55例--创伤院前急救中的高级生命支持(Internet网上专题讨论)

    作者:冯丽洁;沈洪

    沈洪医生: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教授(shenhong@em120.com)创伤急救是目前全球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据预测,2020年全球因创伤致死亡人数将高达840万.急性失血造成组织低灌注和缺氧,以至乳酸酸中毒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过去50年中,重要的急救策略均以维持创伤患者血压、就地采取高级生命支持为主,出发点是使严重创伤尽早得到有效的救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