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川芎嗪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盛悦;王锦权;陶小根;张霖;方翔;倪恒祥;Li Wei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SALI)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LI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模〕、川芎嗪治疗组(CLP术后经尾静脉注入盐酸川芎嗪60 mg/kg)和川芎嗪预防组(CLP术前7 d,每日经尾静脉注射盐酸川芎嗪60 mg/kg),每组12只.各组于术后10 h取腹主动脉血和肝脏,用酶耦联速率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线粒体型天冬氨酸转氨酶(m-AST)水平;用比色和化学荧光素法检测肝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用磷定量化方法检测肝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水通道蛋白8(AQP8)、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SALI模型组、川芎嗪治疗组和川芎嗪预防组血清ALT、AST和m-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ATP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膜ATP酶活性、AQP8和CPT-1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与SALI模型组相比,川芎嗪治疗组和川芎嗪预防组血清ALT、AST和m-AST水平显著降低〔ALT(U/L):123.8±32.8、105.0±44.5比233.0±110.1,AST(U/L):427.0±117.9、303.9±110.3比742.6±441.4,m-AST(U/L):239.6±64.9、168.2±60.0比412.8±252.6,均P<0.01〕,肝细胞ATP含量均显著升高(nmol/mg:29.5±10.3、34.6±11.2比19.3±8.8,均P<0.01),线粒体膜ATP酶活性也均显著升高〔Na+-K+-ATP酶(U/mg):3.91±0.30、3.97±0.35比2.87±0.82,Mg2+-ATP酶(U/mg):3.75±0.38、3.88±0.35比2.64±1.06,Ca2+-ATP酶(U/mg):3.15±0.58、2.98±0.31比1.75±1.25,Ca2+-Mg2+-ATP酶(U/mg):3.82±0.31、3.91±0.42比2.57±1.01,均P<0.01〕,线粒体膜AQP8和CPT-1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以假手术组(100%)为参照,AQP8/COX-Ⅳ:(79.12±7.79)%、(88.40±9.22)%比(62.08±11.91)%,CPT-1A/COX-Ⅳ:(87.92±10.06)%、(84.91±17.48)%比(72.11±7.82)%,均P<0.01〕,其中川芎嗪预防组较川芎嗪治疗组血清AST、m-AST水平降低更为显著〔AST(U/L):303.9±110.3比427.0±117.9,m-AST(U/L):168.2±60.0比239.6±64.9,均P<0.05〕.4组间肝细胞线粒体膜CPT-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芎嗪可以保护SALI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膜转运水、离子和脂肪的功能;川芎嗪对脓毒症的预防作用要优于治疗作用.

  • 益肾活血方通过miR-126/VEGF-Notch信号通路改善肾纤维化

    作者:钟建;赵宁博;刘朝业;胡军福;张威英;熊冲;陈虹彤;龚彩弟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通过调控微小RNA-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Notch(miR-126/VEGF-Notch)信号通路延缓肾纤维化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UUO)模型组、氯沙坦治疗组(50 mg·kg-1·d-1)以及高、中、低剂量益肾活血方治疗组(25.2、12.6、6.3 mL/kg).各治疗组于UUO制模结束当日开始灌胃给药,直至实验结束.术后7、14、21 d取大鼠左侧肾脏,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于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肾纤维化评分;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Notch1的mRNA表达.结果 ① 病理结果:Sham组肾组织形态正常.UUO模型组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术后7 d即可见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并随时间延长程度逐渐加重;术后各时间点肾纤维化评分较Sham组明显增高.各治疗组肾脏肿胀程度、肾实质萎缩等均较UUO模型组有所改善;中、高剂量益肾活血方组和氯沙坦组术后7 d肾纤维化评分即明显低于UUO模型组(分:1.00±1.00、0.91±0.58、1.01±0.58比2.00±0.00,均P<0.01),而低剂量益肾活血方组肾纤维化评分与UUO模型组无明显差异.② RT-PCR结果:UUO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肾组织miR-126、VEGFA、VEGFR-2及Notch1的mRNA表达量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与UUO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益肾活血方组和氯沙坦组术后7 d肾组织miR-126、VEGFA、VEGFR-2及Notch1的mRNA表达量即明显升高〔miR-126(2-ΔΔCt):0.465±0.067、0.639±0.092、0.404±0.069比0.132± 0.021,VEGFA(2-ΔΔCt):0.024±0.005、0.027±0.007、0.023±0.006 比 0.014±0.006,VEGFR-2(2-ΔΔCt):0.021±0.007、0.023±0.008、0.019±0.007 比 0.012±0.004,Notch1(2-ΔΔCt):0.017±0.004、0.020±0.005、0.018±0.005比0.007±0.004,均P<0.05〕,且中、高剂量益肾活血方组各指标基因表达量较氯沙坦组有一定上升趋势(但P>0.05);而低剂量益肾活血方组各指标基因表达量与UUO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高剂量益肾活血方可以有效拮抗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miR-126/VEGF-Notch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肾脏微血管新生,终改善肾微血管损伤和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 血红素加氧酶-1对高氧急性肺损伤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国跃;陈涛;陈博文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高氧急性肺损伤(HALI)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凋亡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空气中饲养)、HALI模型组(高氧箱中饲养,氧浓度90%以上,温度25~27℃,湿度50%~70%,CO2浓度<0.5%)、HO-1干预组(高氧饲养前给予0.2 μmol/L 的HO-1)、HO-1抑制剂组〔高氧饲养前给予20 μmol/L的锌原卟啉Ⅸ(ZnPP)〕,每组6只.高氧处理48 h后处死大鼠,取左上肺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取左下肺测量湿/干重(W/D)比值;取右肺组织提取AECⅡ,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① 光镜下观察可见: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晰;HALI模型组及HO-1抑制剂组肺组织结构紊乱,出现肺泡壁断裂破坏融合成肺大泡,肺泡间隔明显水肿、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出现水肿液及炎性细胞;HO-1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较HALI模型组明显减轻.② 与对照组比较,HALI模型组肺W/D比值、AECⅡ凋亡率、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肺W/D比值:4.61±0.41比3.68±0.45,AECⅡ凋亡率:(42.44±0.93)%比(24.74±0.64)%,Bcl-2蛋白表达(IA值):0.72±0.18比0.41±0.12,caspase-3蛋白表达(IA值):1.32±0.32比1.81±0.69,均P<0.05〕.与HALI模型组比较,HO-1干预组肺W/D比值、AECⅡ凋亡率、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肺W/D比值:3.82±0.28比4.61±0.41,AECⅡ凋亡率:(26.67±1.58)%比(42.44±0.93)%,Bcl-2蛋白表达(IA值):0.39±0.08比0.72±0.18,caspase-3蛋白表达(IA值):1.78±0.46比1.32±0.32,均P<0.05〕.HO-1抑制剂组各指标与HALI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O-1可降低HALI大鼠AECⅡ凋亡率,其调节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caspase-3表达有关.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县级医院ICU的3年病例分析

    作者:胡志成;周树生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黄山市歙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234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暴露史、用药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气管切开、再插管、转归以及VAP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分析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标本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 23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有95例发生VAP, VAP发生率为40.60%.① VAP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VAP患者与非VAP患者在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白蛋白<28 g/L、抗菌药物暴露及气管切开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糖皮质激素、镇静药物、胃动力药的使用及昏迷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疾病为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机械通气时间>7 d、白蛋白<28 g/L及气管切开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外伤:优势比(OR)=41.40,95%可信区间(95%CI)=2.14~799.60,P=0.014;脑血管疾病:OR=36.07,95%CI=1.86~699.64,P=0.018;机械通气时间>7 d: OR=1.23,95%CI=1.11~1.36,P<0.001;白蛋白<28 g/L:OR=2.27,95%CI=1.03~5.01,P=0.042 ;气管切开:OR=3.33,95%CI=1.30~8.56,P=0.012〕.② 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95例VAP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出10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86.11%(93/108),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克)分离率高,达31.48%(34/108),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分别为22.22%(24/108)、8.33%(9/108)、9.26(10/108);革兰阳性(G+)菌占6.48%(7/10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分离率为4.63%(5/108);真菌占7.41%(8/108).耐药性分析显示,肺克对阿米卡星(AMK)、美罗培南(MEM)、多黏菌素(POL)的敏感性高达100%,可作为首选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对AMK、妥布霉素(TOB)、POL的敏感性高达100%,而对复方新诺明(PCST)100%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PCST 100%敏感,而对AMK、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三唑巴坦(TZP)、TOB 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则对头孢西丁(FOX)、头孢呋辛(CXM)、POT 100%敏感;金葡菌对庆大霉素(GEN)、呋喃妥因(NIT)、利福平(RIF)、万古霉素(VAN)、替考拉宁(TEC)100%敏感,而对克林霉素(CLI)、青霉素(PEN)耐药性较高(均为80.00%).大部分病原菌呈多重耐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感染者〔51.85%(28/52)比30.56% (11/36),χ2=4.240,P=0.046〕.结论 VAP的发生与患者基础疾病为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机械通气时间>7 d、白蛋白<28 g/L及气管切开相关.VAP患者病原菌感染以G-菌为主,并呈现多重耐药性.

  • CPAP+PPS与CPAP+ASB通气模式在AECOPD患者脱机中的作用比较

    作者:尹承芬;高心晶;李智伯;张杰;徐磊

    目的 探讨不同脱机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适合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成比例压力支持(CPAP+PPS)和CPAP+辅助自主呼吸(ASB)通气模式脱机的成人AECOPD患者.当患者恢复自主而有节律的自主呼吸、且辅助模式支持频率下调至10 次/min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以CPAP+PPS和CPAP+ASB模式进行脱机.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特征、呼吸机参数、高人机对抗(人机对抗指数>10%)发生率和临床结局(从随机化分组至成功脱机的时间、脱机失败次数、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入选87例次AECOPD患者,CPAP+ASB组44例次, CPAP+PPS组43例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查尔森指数以及发病时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潮气量(V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PAP+ASB组比较,CPAP+PPS组高人机对抗发生率明显下降〔9.30%(4/43)比27.27%(12/44),P=0.027〕,气道闭合压(P0.1)明显降低〔cmH2O (1 cmH2O=0.098 kPa):2.21±0.83比2.63±0.94,P=0.032〕,自主呼吸试验(SBT)失败率明显下降〔6.98%(3/43)比22.73%(10/44),P=0.039〕,脱机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脱机时间(h):12.73±14.23比50.64±38.11,ICU住院时间(h):254.53±108.06比344.93±124.95,总住院时间(d):18.53±7.59比26.64± 11.22,均P<0.05〕.而两组患者入组后PaCO2水平、总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CPAP+ASB模式相比,CPAP+PPS模式可降低呼吸肌负荷,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同时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利于AECOPD患者脱机,可明显缩短患者脱机时间并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

  • 文丘里联合MR850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状态下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润玲;王颖;王耀勇;李永强

    目的 探讨文丘里联合MR850加温湿化器氧疗方式对气管切开术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的氧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汾阳医院诊治的年龄≥18岁的80例气管切开术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文丘里(去除面罩)联合MR850加温湿化器接螺纹管主动温湿化氧疗;对照组给予一次性普通流量装置与温湿交换器(人工鼻,HME)被动湿化氧疗.观察两组患者氧疗后连续5 d体温较基础体温升高1 ℃、白细胞计数(WBC)较基础值增高2×109/L、氧合指数(PaO2/FiO2)<300 mmHg(1 mmHg=0.133 kPa)、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痰液黏稠度.结果 8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7.7±12.2)岁.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增高发生率(5.0%比20.0%)、WBC增高发生率(7.5%比35.0%)、PaO2/FiO2降低发生率(2.5%比7.5%)、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5.0%比15.0%)、肺部感染发生率(2.5%比10.0%)均明显降低(均P<0.01),痰液黏稠度Ⅰ度的患者比例显著升高(57.5%比12.5%,P<0.01).结论 对行气管切开术后无需机械通气的成人患者使用文丘里联合MR850装置主动温湿化氧疗,可有效控制气道温湿度,促进痰液稀释利于引流,减少肺部感染,从而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

  • 分类树模型在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姚爽;李浩;刘开祥;冷光朋;于健

    目的 应用分类树模型构建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资料完善的858例IS患者(IS组),并选择同期与IS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8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代谢特征.应用分类树模型构建IS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增益图、索引图、错分概率Risk值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S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BMI(kg/m2):25.34±3.70比24.24±3.10,FPG(mmol/L):6.79±2.89比5.73±1.17,TG(mmol/L):1.62±1.06比1.44±1.06,TC(mmol/L):4.70±2.73比4.35±0.79,LDL-C(mmol/L):3.18±0.94比2.73±0.73,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mmol/L:1.12±0.33比1.35±0.36,P<0.01),高血压及有吸烟史、饮酒史的比例明显升高(69.0%比41.9%,23.1%比16.8%,19.2%比13.4%,均P<0.01).对各因素赋值〔IS:无为0,有为1;BMI:<24.0 kg/m2为0,≥24.0 kg/m2为1;FPG:<7.0 mmol/L为0,≥7.0 mmol/L为1;TG:<2.26 mmol/L为0,≥2.26 mmol/L为1;TC:<6.22 mmol/L为0,≥6.22 mmol/L为1;LDL-C:<4.14 mmol/L为0,≥4.14 mmol/L为1;HDL-C:<1.04 mmol/L为0,≥1.04 mmol/L为1 ;高血压:无为0,有为1 ;吸烟史:无为0,有为1 ;饮酒史:无为0,有为1〕,建立分类树模型分析IS的危险因素,得出分类树模型共包括4层(第一层为高血压,第二层为FPG和HDL-C,第三层为HDL-C和FPG,第四层为LDL-C和吸烟史)、17个结点,终筛选出5个解释变量,即高血压、FPG、HDL-C、LDL-C、吸烟史.树的第一层显示,高血压人群IS的发生概率(62.6%)明显高于无高血压人群(35.2%).树的第二层显示,在有高血压人群中,HDL-C≥1.04 mmol/L者的IS发生概率(53.6%)低于HDL-C<1.04 mmol/L者(78.5%);在无高血压人群中,FPG≥7.0 mmol/L者的IS发生概率(71.1%)明显高于FPG<7.0 mmol/L者(28.3%).树的第三层显示,在无高血压、FPG<7.0 mmol/L的人群中,HDL-C≥1.04 mmol/L者的IS发生概率(21.8%)低于HDL-C<1.04 mmol/L者(48.7%);在有高血压、HDL-C≥1.04 mmol/L的人群中,FPG≥7.0 mmol/L者的IS发生概率(78.6%)明显高于FPG<7.0 mmol/L者(46.7%).树的第四层显示,在无高血压、FPG<7.0 mmol/L和HDL-C≥1.04 mmol/L的人群中,LDL-C≥4.14 mmol/L者的IS发生概率(53.8%)高于LDL-C<4.14 mmol/L者(19.0%);在无高血压、FPG<7.0 mmol/L和HDL-C<1.04 mmol/L的人群中,吸烟者的IS发生概率(76.9%)高于非吸烟者(39.1%);在有高血压、HDL-C≥1.04 mmol/L和FPG<7.0 mmol/L的人群中,LDL-C≥4.14 mmol/L者的IS发生概率(72.5%)高于LDL-C<4.14 mmol/L者(44.4%).IS分类树模型增益图显示增益值从0%开始先向100%快速增长后趋于平稳,索引图显示索引值从100%以上开始沿移动方向保持平稳状态,然后快速向100%下降,说明该模型良好.分类树模型错分概率Risk值为0.291,表明该模型对IS患者危险因素预测正确率是70.9%.分类树模型预测IS危险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78.0%〔95%可信区间(95%CI)=75.9%~79.9%,P<0.001〕,敏感度为62.5%(95%CI=59.1%~65.7%),特异度为79.4%(95%CI=76.5%~82.1%).结论 分类树模型能有效拟合IS患者危险因素的预测,其中高血压、高血糖、高LDL-C、吸烟史是IS的主要危险因素.

  • ICU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赵慧颖;王启;吴培华;王光杰;王慧霞;朱凤雪;安友仲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的念珠菌血症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念珠菌感染相关指标及预后指标,分析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感染特点及预后情况.根据住院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念珠菌血症患者95例(男性55例),平均年龄(69.3±16.5)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24.7±3.6)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6.6±2.7)分;念珠菌感染种类中白色念珠菌占比大(占58.9%,56例),初始治疗不充分者有32例(占33.7%),感染源未得到有效控制38例(40.0%).共有55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57.9%.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72.5±14.6比64.9±18.0, P<0.05),APACHEⅡ、SOFA评分更高(分:26.6±2.2比22.1±3.6,7.9±2.0比4.7±2.4,均P<0.01),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比例更高(18.2%比10.0%,P<0.05),念珠菌感染种类中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感染的比例更高(69.1%比45.0%,10.9%比7.5%,均P<0.05),多部位念珠菌感染的比例也显著增加(47.3%比17.5%, P<0.05),原发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且腹腔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9.1%比35.0%,P<0.05);而死亡组发生脓毒症的比例(87.3%比62.5%)、初始治疗不充分的比例(49.1%比10.0%)和感染源未控制的比例(60.0%比12.5%)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优势比(OR)=1.605, P=0.002,β=0.473〕、SOFA(OR=1.501, P=0.029,β=0.406)、初始治疗不充分(OR=12.084, P=0.006, β=2.492)和感染源未控制(OR=7.332,P=0.024,β=1.992)为ICU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念珠菌血症患者病情重、预后差,APACHEⅡ、SOFA、初始治疗不充分和感染源未控制为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间接测热法与HB公式法测定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能量消耗的一致性研究

    作者:王丽娟;赵兰菊;杨小娟;马希刚

    目的 评估间接测热法(IC)与HB公式法测定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24 h能量消耗的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治疗的140例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IC法重复测量患者入ICU后1、3、5、7 d的24 h能量消耗,并以IC法测量的24 h能量消耗作为"金标准",计算出24 h公斤体重能量消耗.以IC法测量的第1天24 h能量消耗值与用HB公式法计算的24 h能量消耗预测值进行分析,用Bland-Altman法检测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用Pearson法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并拟合线性方程.结果 用IC法重复测量患者1、3、5、7 d的24 h能量消耗共501次,各时间点间24 h能量消耗值(kJ/d :分别为8 163.1±1 599.4、8 221.1±1 694.7、8 445.8± 1 756.4、8 707.0±1 820.7,F=2.451,P=0.063)和24 h公斤体重能量消耗值(kJ·kg-1·d-1:120.5±18.9、121.4± 19.7、122.7±19.3、121.4±19.3,F=0.252,P=0.8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第1周能量代谢变化不明显.以第1天IC法测量的24 h能量消耗值〔(8 163.1±1 599.4)kJ/d〕与用HB公式法预测的24 h能量消耗值〔(6 568.8±782.0) kJ/d〕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间存在明显的偏倚,平均偏倚-(1 591.8±121.4)kJ/d,但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存在线性相关(r=0.439,P=0.000),使用一元回归拟合线性方程为:Y=2 270.5+0.897X (X为HB公式法预测的24 h能量消耗).结论 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1周内能量代谢变化不明显;HB公式法明显低估了患者的24 h能量消耗,可以使用预测方程校正HB公式法以提高预测患者24 h能量消耗的准确性.

  • 劳力性热射病的快速识别与降温治疗进展

    作者:王洪萍;陈玮;李淑萍;王志璐;武玉田;李海玲

    热射病定义为核心体温>40 ℃并伴有意识障碍的疾病,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EHS)和经典型热射病(CHS).近年来,EHS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与热暴露时间下曲线面积呈正相关,在降温的"黄金30 min"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8.9 ℃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获取佳临床预后.EHS佳的降温方案是冰水浸润,也可选择其他替代方法如20 ℃以下水浸润、振荡冰水浸润降温、降温单元、去除衣物、移至空调房间、全身和大动脉覆盖冰块降温、按摩保证皮肤血流灌注量等;输注冷盐水也是备选的降温方法,尤其适用于伴有脱水者.降温结束后需继续监测核心体温,以避免降温后低体温或再发热,积极处置可能出现的寒战、激越等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EHS的院前识别、评估和监护、快速降温救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EHS早期识别与科学合理有效的降温治疗提供参考.

  • 休克指数和舒张压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及出血风险预警:附4年病例分析

    作者:俎德学;诸葛毅

    目的 观察产后出血患者休克指数(SI)和舒张压(DBP)的变化,探讨其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及出血风险预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产科病房收治的402例产后出血(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分娩者失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失血量≥1 000 mL)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分娩的416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孕产妇产前及产后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周、24 h失血量,产前及产后24 h内的血红蛋白(Hb)、全血细胞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DBP、SI、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产后24 h与产前DBP的差值(ΔDBP)等.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产后24 h DBP与SI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各指标对产后出血风险的预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年龄大(岁:29.29±5.01比28.05±4.46),妊娠次数多(次:2.68±1.42比2.33±1.28),孕周短(周:38.33±3.57比39.05±1.40),24 h失血量大(mL:726.57±467.66比244.49±5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出血患者均止血成功,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4 h DBP显著降低〔mmHg (1 mmHg=0.133 kPa):71.19±12.55比75.68±8.96,P<0.05〕,且ΔDBP较对照组明显增大(mmHg :5.39±3.93比0.67±0.33,P<0.01);此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SI、HR明显升高〔SI:0.80±0.15比0.72±0.11,HR(次/min):91.56±13.37比82.96±11.76,均P<0.05〕,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SBP明显降低〔Hb(g/L):91.30±13.41比112.30±13.41,RBC(×1012/L):3.74±0.38比4.59±0.45,PLT(×109/L):173.02±59.08比182.09±54.76,SBP(mmHg):115.13±9.27比117.94±11.66,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产后出血患者产后24 h的DBP与SI、失血量、ΔDBP、BUN、SCr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9、-0.268、-0.490、-0.108、-0.163,均P<0.05),与SBP、Hb、RB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9、0.125、0.096,均P<0.05).Ordinal逻辑回归分析显示,ΔDBP≥9.32 mmHg、SI≥0.95、DBP≤59.64 mmHg、SBP≤105.86 mmHg、Hb≤77.89 g/L对产后出血风险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ΔDBP≥9.32 mmHg :相对危险度(RR)=2.64,95%可信区间(95%CI)=1.94~3.34,P=0.000;SI≥0.95:RR=1.78,95%CI=1.01~2.55,P=0.000;DBP≤59.64 mmHg :RR=0.86,95%CI=0.31~1.41,P=0.000 ;SBP≤105.86 mmHg :RR=0.63,95%CI=0.18~1.07,P=0.000 ;Hb≤77.89 g/L :RR=1.68,95%CI=0.99~2.38,P=0.000〕,其中ΔDBP≥9.32 mmHg对产后出血的预警作用大.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SI、DBP可以作为产后出血病情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当ΔDBP≥9.32 mmHg可预警产后出血风险.

  • 167例ICU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分析

    作者:刘颖;王迪芬;汪颖;付江泉;谭万林

    目的 分析危重症孕产妇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重症医学科(ICU)治疗措施,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67例危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病种分布、产后大出血患者病因及救治情况、以及死亡结果;按照病种将患者分为产科并发症组、妊娠合并基础疾病组及伴其他器官合并症组,分析各组的救治情况.结果 167例危重症孕产妇中,产科并发症118例(占70.6%),妊娠合并基础疾病26例(占15.6%),伴其他器官合并症23例(占13.8%).167例危重症孕产妇共死亡9例,病死率为5.4%.产后大出血为主要产科并发症(占35.3%),5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积极止血治疗及合理输血后48 h凝血功能显著改善〔与入ICU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s):14.49±4.66比23.39±8.1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52.94±36.36比87.35±74.69,纤维蛋白原(Fib,g/L):2.91±1.03比1.03±0.65,血小板计数(PLT,×109/L):94.85±30.09比43.15±24.07,均P<0.01〕.与妊娠合并基础疾病组及伴其他器官合并症组比较,产科并发症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更低(分:10.41±4.85比16.46±13.87、16.90±8.82,均P<0.05),ICU住院时间更短(h :57.83± 34.67比79.64±36.01、278.30±83.72,均P<0.05);与伴其他器官合并症组比较,产科并发症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h :14(6,38)比43(12,396),P<0.05〕,病死率更低(0.8%比13.0%,P<0.05).结论 应密切观察ICU危重症孕产妇的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呼吸支持、器官功能支持等,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 每日唤醒与舒适化镇痛镇静两种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郭昆;张红英;彭四萍

    目的 探讨舒适化镇痛镇静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萍乡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唤醒的镇痛镇静方案,维持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CPOT)在0~3分,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在-3~-4分;观察组给予舒适化镇痛镇静方案,即时镇痛镇静评分,维持CPOT在0~1分,RASS在-1~0分,可随时唤醒,使患者感觉舒适,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谵妄发生率以及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男性(例):25比28〕、年龄(岁:55.2±8.3比56.1±7.9)、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19.4±3.0比19.8±3.2〕、病因〔脓毒症(例):13比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例):12比10,急性肺损伤(例):8比9,失血性休克(例):5比4,心源性休克(例):2比1〕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 :5.6±1.9比7.8±2.7, 6.6±2.1比9.8±2.5,均P<0.01),VAP发生率明显降低(17.5%比40.0%,P<0.05),谵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25.0%比47.5%,P<0.05),镇静药物使用日均剂量及总剂量显著减少〔丙泊酚日均剂量(mg):200.3±94.2比455.7±143.1,丙泊酚总剂量(mg):1 266.4±419.7比2 682.6±734.1 ;右美托咪定日均剂量(μg):726.6±241.1比1 312.7±841.6,右美托咪定总剂量(μg):5 647.3±2 215.2比9 864.5±4 268.0 ;均P<0.01〕.结论 实施舒适化镇痛镇静方案可缩短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镇静药物用量.

  • 儿童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预后分析:附PICU 10年683例病例报告

    作者:许愿愿;金丹群;童文佳;段袁园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PICU)血小板减少症(TP)患儿的相关病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TP患儿(除外先天性TP和不明原因的TP)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将患儿分为婴儿组(29 d~<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学龄期组(6~<10岁)、青春期组(≥10岁);根据血小板计数(PLT)低值将患儿分为PLT≤20×109/L组、PLT(21~50)×109/L组、PLT>(50~100)×109/L组.分析引起TP的病因分布及患儿病死率;采用Pearson法分析TP患儿的年龄和血小板减少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院PICU 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6 725例患儿,其中683例发生TP,发病率为10.2%.683例TP患儿中男性387例,女性296例;中位年龄2.72(0.61,3.08)岁;死亡92例,总病死率为13.5%.原发病分析显示,非血液肿瘤疾病导致的TP占73.9%,病死率为11.1%(56/505);血液肿瘤疾病导致的TP占21.4%,病死率为24.7%(36/146);假性TP占0.6%,病死率为0%(0/4);放弃治疗等其他原因占4.1%.进一步分析显示,非血液肿瘤疾病引起的TP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26.9%、病死率为15.4%(21/136),脓毒症占17.4%、病死率为8.0%(7/88),严重创伤占16.6%、病死率为2.4%(2/84),肺炎占12.7%、病死率为0%(0/64),中枢系统感染占11.7%、病死率为20.3%(12/5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占11.5%、病死率为24.1%(14/58).血液肿瘤疾病所致TP的主要病因为嗜血细胞综合征〔占27.4%,病死率为32.5%(13/40)〕、化疗后骨髓抑制〔占21.2%,病死率为25.8%(8/31)〕.TP患儿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婴儿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青春期组〔18.8% (53/282)比14.0%(28/200)、6.7%(7/104)、4.3%(4/92)、0%(0/5),均P<0.01〕;TP患儿PLT越低,病死率越高, PLT≤20×109/L组病死率显著高于PLT(21~50)×109/L组和PLT>(50~100)×109/L组〔18.1%(39/215)比13.0%(32/247)、9.5%(21/221),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TP患儿28 d死亡时间无相关性(r=-0.037, P=0.727),而PLT与TP患儿28 d死亡时间呈正相关(r=0.844,P=0.010).结论 MODS、感染、脓毒症、严重创伤、DIC是PICU中TP患儿的常见病因;TP患儿年龄越小,PLT越低,预后越差.

  • 急诊危重症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及疾病谱特点:附北京市1家医院2017年3176例急诊病例分析

    作者:王薇;王长远;王晶

    目的 分析北京市1家医院2017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疾病谱.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年龄≥14岁的3 176例危重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出院诊断、转归等,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疾病谱分布,以及2017年全年及日均24 h急诊收治情况.结果 3 17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例:1 824比1 352,1.35 :1);年龄14~100岁,平均(66.52±17.18)岁,高发年龄段为75~89岁(占35.2%,男性516例、女性603例),其次为60~70岁(占30.0%,男性572例、女性381例).急诊危重症患者疾病谱前4位分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占41.8%,男性716例、女性610例,年龄(70.25±15.08)岁〕、神经系统疾病〔占26.7%,男性502例、女性346例,年龄(60.28±17.57)岁〕、呼吸系统疾病〔占12.3%,男性226例、女性166例,年龄(72.96±16.23)岁〕及消化系统疾病〔占5.6%,男性119例、女性60例,年龄(65.40±17.96)岁〕,四大系统疾病总占比为86.4%,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均P<0.05),且四大系统疾病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094,P<0.001).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心律失常多(16.7%),其次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2.0%)和心力衰竭(9.1%);神经系统疾病以脑卒中为主(20.9%);呼吸系统疾病以重症肺炎为主(8.3%);消化系统疾病以消化道出血为主(4.4%).急诊危重症高发于冬季(12月为287例,1月为277例)及初春(3月为282例);日高发时段以午后及夜间居多,尤其是18时至23时(18时为163例,19时为173例,20时为172例,21时为186例,22时为167例,23时为169例).危重症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平均治疗时间为1.5 d(长23.0 d,短6 min),其中85.6%的患者3 d内可分流离开抢救室,1.9%的患者在抢救室滞留超过7 d.305例(占9.6%)死亡患者中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71.10±16.08)岁.结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2017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心脑血管、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男性及老年患者多见;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患者好发年龄不同.

  • ICU创伤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兴杰;余静;黄文娟;黄祺;严军;梁华平;孙宇

    目的 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创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综合ICU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RDS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指标(性别、年龄)、伤后入院时间、受伤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气管插管、多发伤、开放伤、休克、急诊手术、输血、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以及入院24 h内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红细胞比容(Hct)〕、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钠、血钙、血钾、血糖〕、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pH值〕、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筛选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共收集303例严重创伤患者,男性223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52.98±17.03)岁.发生ARDS 149例(占49.17%),男性114例,女性35例.与非ARDS组比较,ARDS组患者年龄更大,交通伤、气管插管、感染的比例更高,入院24 h内血糖、PaO2/FiO2、TT及ISS、NISS、SOFA评分更高,GCS评分更低,ICU住院时间更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升高、PaO2/FiO2异常、SOFA评分升高是ICU创伤患者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6.10 mmol/L:优势比(OR)=2.72,95%可信区间(95%CI)=1.20~6.19,P=0.017;PaO2/FiO2<400 mmHg (1 mmHg=0.133 kPa):OR=7.40,95%CI=1.59~34.37,P=0.011;SOFA>5分:OR=2.92,95%CI=1.63~5.21,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糖、SOFA、PaO2/FiO2均可预测ICU创伤患者发生ARDS,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0.70、0.75(均P<0.01);其中PaO2/FiO2的预测价值更优,阈值为275 mmHg时,其敏感度为85.89%,特异度为70.29%.结论 入院时血糖升高、PaO2/FiO2异常及SOFA升高的严重创伤患者更易发生ARDS.

  • 血必净注射液对肝胆胰腺手术后患者炎症反应的防治作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谢浩荣;王恺;梁晓路;孙航;周杰

    目的 分析血必净注射液对肝胆胰腺手术后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708例行肝胆胰腺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使用血必净注射液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5 d的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C-反应蛋白(CRP)、体温〕,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者共209例,未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者共499例,对两组不同手术类型患者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终每组各纳入189例,其中肝脏、胆道、胰腺手术后患者分别为101、46、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炎性因子水平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WBC、NE均呈逐渐下降趋势,CRP逐渐升高并于3 d达峰值后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于术后3 d起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优势〔WBC(×109/L):10.1±4.0比11.0±3.5,NE :0.71±0.10比0.76±0.12,CRP(mg/L):73.1±38.7比82.2±41.8,均P<0.05〕,至术后5 d时仍表现为较强的抗炎趋势〔WBC(×109/L):7.0±2.8比7.9±2.6,NE :0.62±0.10比0.68±0.12, CRP(mg/L):43.4±31.0比50.9±25.3,均P<0.05〕,而且血必净治疗组术后5 d内出现发热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例:98比119,χ2=4.711,P=0.029).但是,血必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0%比3.2%)、术后住院时间〔d :9.3(6.1,13.5)比9.1(5.5,13.3)〕及住院费用〔万元:5.8(3.6,9.5)比5.7(3.5,9.8)〕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肝胆胰腺手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应用于肝胆胰腺手术后过度炎症反应的临床防治.

  • 渐进性早期床上运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血流速的影响

    作者:吴华炼;陈淼;李晓娟;杨静;陈瑶;肖璇;权明桃

    目的 探讨渐进性早期床上运动对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2日至11月30日入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ICU机械通气≥72 h的成人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镇痛镇静、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治疗,并保持四肢功能位,床头抬高等常规活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神经、循环及呼吸情况给予Ⅰ~Ⅲ级逐渐增强的早期床上运动治疗,如脚踏车被动/主动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用靶心率评估运动强度,每次15~30 min,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间歇性气压治疗(IPC),每次30 min,每日2次.于第3天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即刻、5、10、15 min测定下肢平均血流速和血流量,于第3天干预前5 min、干预5 min时及干预结束后5、10、 15、30 min测量心率、血压.结果 入选214例患者,剔除干预期间死亡、放弃治疗等患者后,终有160例纳入数据分析,其中试验组81例,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下肢平均血流速、血流量均增大,而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和血流量增大更明显且维持时间更长〔第3天干预前及干预后即刻、5、10、15 min,试验组平均血流速(mm/s)分别为11.92±1.06、18.19±0.17、17.24±0.14、15.48±0.12、12.68±0.16,对照组分别为12.01±1.41、15.65±0.18、12.91±0.14、12.13±0.12、11.59±0.16,时间效应F=1 043.101、P=0.000,干预效应F=151.001、P=0.000,干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224.830、P=0.001 ;试验组血流量(mL/min)分别为3.39±0.96、5.59±0.11、5.16± 0.12、4.19±0.10、3.35±0.09,对照组分别为3.28±0.82、4.04±0.11、3.40±0.12、3.02±0.10、3.00±0.10,时间效应F=680.405、P=0.000,干预效应F=125.359、P=0.000,干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79.631、P=0.012〕.两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心率、血压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缓慢恢复至干预前的变化趋势,但试验组指标波动较大〔第3天干预前5 min、干预5 min时及干预后5、10、15、30 min,试验组心率(次/min)分别为97.64±1.50、113.91±1.36、105.96±1.34、98.52±1.48、97.84±1.46、97.54±1.48,对照组分别为97.03±1.57、105.39±1.38、96.76±1.35、96.54±1.50、97.22±1.48、96.53±1.49,时间效应F=235.030、P=0.000,干预效应F=39.473、P=0.000,干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3.494、P=0.063 ;试验组收缩压(mmHg,1 mmHg=0.133 kPa)分别为118.57±1.06、133.05±1.01、120.44±1.10、117.78±1.07、117.65±1.01、118.14±1.00,对照组分别为118.10± 1.08、126.68±1.02、118.23±1.11、117.48±1.08、118.04±1.03、118.90±1.10,时间效应F=336.604、P=0.000,干预效应F=26.350、P=0.000,干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0.948、P=0.332 ;试验组舒张压(mmHg)分别为68.07±0.72、72.79±0.73、70.68±0.74、69.30±0.72、68.73±0.74、67.80±0.73,对照组分别为68.51±0.73、72.03±0.74、70.05±0.75、69.10±0.73、68.41±0.75、67.85±0.74,时间效应F=286.390、P=0.000,干预效应F=4.812、P=0.000,干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0.055、P=0.815〕.结论 渐进性早期床上运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平均血流速、血流量的作用效果优于IPC,虽然心率、血压的波动较大,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