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弥散加权成像观察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高血压灌注对心搏骤停猪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宿志宇;李春盛

    目的 观察高血压灌注心搏骤停猪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脑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刺激建立猪心室纤颤(室颤)模型,室颤4 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将ROSC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只.高血压灌注组立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血压的130%;正常灌注组给予NE维持MAP为室颤前水平;两组均监测4h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室颤前及ROSC后1h、3h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扫描大脑顶叶皮质,观察脑功能成像的动态变化;于复苏后24 h制备脑组织切片,观察顶叶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灌注组比较,高血压灌注组于ROSC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次/min)、MAP(mm Hg,1 mm Hg=0.133 kPa)、心排血量(CO,L/min)、冠状动脉灌注压(CPP,mm Hg)均出现升高趋势(ROSC 30 min HR:167±8比140±15,ROSC 1 h MAP:131 ±9比108±10,ROSC 1 h CO:4.9±0.1比3.4±0.5,ROSC 2 h CPP:118±12比88±1,P<0.05或P<0.01).两组复苏前后DWI未见明显异常;复苏后大脑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均呈下降趋势,正常灌注组下降趋势较高血压灌注组明显.光镜下观察高血压灌注对脑的保护作用优于正常灌注组.结论 高血压灌注可引起心搏骤停猪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增加脑血流量,对脑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潮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

    作者:罗建宇;王晓源;蔡天斌;蒋文芳

    目的 研究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设置呼吸机不同潮气量(VT)与气道高压报警值对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重症医学科中40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小VT通气组与常规VT通气组.两组均采用容量控制模式,小VT通气组CPR开始后呼吸机VT设置为6~7 ml/kg,高压报警值由40 cm H2O(1 cm H2O=0.098 kPa)上调至60 cm H2O;常规VT通气组CPR开始后VT值和高压报警值均保持不变(VT8 ~ 12 ml/kg,高压报警值40 cm H2O).观察对比CPR过程中呼吸机实测VT、吸气峰压(PIP),10 min、30 min时血气分析和血乳酸,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PR 10 min后小VT通气组动脉血气分析中的5项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O2,mm Hg,1 mm Hg=0.133 kPa)、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 Hg)、HCO3-(mmol/L)、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乳酸(mmol/L)均优于常规VT通气组(pH值:7.21 ±0.09比7.13±0.07,PaO2:45.35±5.92比40.70±4.70,PaCO2:57.10±7.59比61.60±5.47,HCO3-:18.50±3.50比14.75±2.65,SaO2:0.796±0.069比0.699±0.066,乳酸:7.07±1.60比8.13±1.56,均P<0.05).小VT通气组复苏成功率较常规VT通气组高(45%比15%,P<0.05);PIP(cm H2O)较常规VT通气组低(37.25±7.99比42.70±7.40,P< 0.05);两组均未发现气压伤.结论 CPR时呼吸机设置小VT(6~7 ml/kg)并适当上调气道高压报警值比常规VT通气方法效果更好,且气压伤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

  • 高血压灌注对猪心肺复苏后胃肠组织超微结构和酶学的影响

    作者:卢一;李春盛

    目的 观察猪心肺复苏(CPR)后高血压灌注对胃肠组织超微结构和酶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流电致实验猪心室纤颤(室颤)4 min后行CPR.复苏成功的10只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和高血压灌注组(n=5),后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基础状态的130%.于复苏前后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胃肠组织ATP酶活性,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 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h、4h高血压灌注组与对照组DAO水平均较室颤前明显升高(高血压灌注组:15.66±2.24、15.76±0.95比8.38±0.70,对照组:14.87±1.34、13.85±0.52比9.92±0.78,均P<0.05);而两组间均无差异.ROSC后24 h高血压灌注组胃组织Na+-K+-ATP酶(μmol·mg-1·h-1)和Ca2+-ATP酶(μmol·mg-1·h-1)明显高于对照组(Na+-K+-ATP酶:6.07±1.49比2.89±1.48,Ca2+-ATP酶:7.67±1.86比3.07±1.50,均P<0.05);而两组间肠组织中ATP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高血压灌注组胃肠黏膜结构、线粒体损伤均轻于对照组.结论 CPR后出现消化道功能受损、能量代谢异常、血清DAO水平升高、肠微绒毛破坏;高血压灌注能够改善能量代谢、减少黏膜损伤,对消化道具有保护作用.

  • 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对心搏骤停兔复苏效果的观察

    作者:郭成成;王立祥;刘惠亮;窦微微;刘亚华;马立芝;孙鲲;马文君;郭晓东

    目的 探讨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心肺复苏法(IAAC-CPR)作为一种新的心肺复苏(CPR)方法,能否改善心搏骤停(CA)兔的复苏效果.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心肺复苏组(STD-CPR,胸外按压)和IAAC-CPR组(于胸外按压间歇期给予腹主动脉按压),每组14只.冰氯化钾诱导CA模型,CA持续3 min后实施复苏.持续监测动物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动物基础状态及复苏过程中主动脉收缩压、右房压直至实验结束;比较两组动物平均动脉压(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等指标.结果 与STD-CPR组比较,IAAC-CPR组复苏2 min内(无升压药物干预)MAP(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升高(30 s:46.0±12.6比30.0±12.2,60 s:57.0±15.6比31.9±9.7,90 s:61.9±14.4比36.0±9.8,120 s:63.1±12.6比37.8±11.1,均P<0.05);CPP(mm Hg)也明显升高(30 s:29.9±17.4比14.1±11.0,60 s:43.1±22.4比14.3±9.8,90 s:46.7±20.1比15.9±7.7,120 s:50.5±21.0比17.3±9.9,均P<0.05);ROSC时间(s)明显提前(212.1±43.4比307.3±51.2,P<0.05),复苏成功率明显升高(85.7%比42.8%,P<0.05);ROSC率和24 h、48 h存活率也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动物实验后尸检未见明显腹部器官损伤.结论 于胸外按压间歇期给予腹主动脉按压(即IAAC-CPR),能增加CA兔的MAP、CPP及复苏成功率,有效改善复苏预后.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住ICU时间延迟的原因分析

    作者:伍育旗;余旻;张郁林;钱民;张新黎;于超;郭昌云;黄睿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CABG术后全部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后住ICU时间>3d者作为观察组,以术后住ICU时间<3d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判断影响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治CABG术后患者68例,其中住ICU时间延迟者24例,发生率35.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术后呼吸衰竭、术后急性肾衰竭、急诊手术及左房内径为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术后呼吸衰竭[优势比(OR) =6.865,95%可信区间(95%CI)为1.322~35.559]为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后呼吸衰竭是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ABG患者危险因素的监控,可减少CABG术后患者住ICU的时间.

  • 乌司他丁对改善猪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作用

    作者:武军元;王烁;李春盛;袁伟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UTI)对猪心肺复苏(CPR)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雌性家猪20只,通过程控刺激法复制心室纤颤(室颤)动物模型,室颤8 min后开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TI组复苏后即刻给予UTI 100 kU溶于生理盐水5 ml,缓慢注射,3h1次,直到复苏后24 h;对照组复苏后应用生理盐水5 ml作为对照.分别于室颤前基础状态及ROSC后即刻、3、12、24 h抽取家猪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 β (IL-1 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ROSC后24h处死家猪,留取心、肺组织进行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20只家猪经过8 min室颤后复苏成功15只.UTI组8只和对照组7只存活24 h.复苏后两组炎症因子均逐渐回升,两组间室颤前和ROSC后即刻TNF-α、IL-1 β、ICAM-1和V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I组3h起TNF-α (ng/L)、IL-1 β (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28.79±9.49比44.01±17.01,IL-1β:153.50±67.47比252.09±80.41,均P<0.05),12h起ICAM-1(μg/L)、VCAM-1(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CAM-1:11.05±5.11比17.09±5.69,VCAM-1:11.17±4.75比16.62±4.63,均P< 0.05).ROSC后24 h时UTI组心、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复苏后应用UTI可以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程度.

  • 窒息法致心搏骤停家兔心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评价指标

    作者:张东;李南;陈颖;王育珊

    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CA)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R-MODS)家兔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相关评价指标,为CA复苏后综合治疗研究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方法 将35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5只)、窒息7 min组(15只)和窒息8min组(15只).以夹闭气管法复制CA模型,心肺复苏(CPR)后观察两个窒息组家兔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不同时间点死亡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同时检测两个窒息组家兔复苏前和ROSC后12、24、48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血糖(Glu)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在ROSC后48 h处死存活家兔,光镜下观察心、脑、肺、肾、肝、小肠等器官的病理学变化;并根据主要器官功能及形态学变化判定是否发生CA后PR-MODS.结果 ①窒息7 min组和8 min组家兔ROSC率分别为100.0%和86.7%(P>0.05).窒息8 min组家兔6h死亡率明显高于窒息7min组(46.7%比6.7%,P<0.05),而12 ~ 48 h死亡率仅有升高趋势(均P>0.05).②ROSC后存活家兔可出现球结膜水肿、呼吸窘迫、血压下降、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及少尿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③假手术组家兔未发生SIRS和主要器官功能受损相关指标的变化.两个窒息组家兔在ROSC后12~ 24 h均发生SIRS反应;存活家兔在ROSC后12 h CK-MB(U/L)即较窒息前明显升高(窒息7 min组:786.88±211.84比468.20±149.45,窒息8min组:894.88±248.80比462.11±115.15,均P<0.05),24 h ALT(U/L)、Cr(,mol/L)、Glu(mmol/L)即明显升高(窒息7 min组ALT:174.25±36.28比50.27±9.37,Cr:144.25±41.64比67.71±16.47,Glu:11.21±1.14比5.59±1.10;窒息8 min组ALT:205.50±10.61比51.13±10.37,Cr:230.50±88.39比65.93±13.81,Glu:11.55±0.35比6.41±1.23,均P<0.05),48 h PaO2(kPa)即明显下降(窒息7 min组:5.03±0.73比9.07±1.03,P< 0.05).④ROSC后存活48 h的家兔(仅窒息7 min组存活4只)主要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多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变性水肿及坏死、组织出血等病理特征.结论 CA家兔在ROSC后如若出现SIRS和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体征、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病理改变,可作为评价PR-MODS动物模型的参考指标.

  •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系统评价基础疾病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崔云亮;王涛;吴相伟;陈德昌

    目的 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WIC)评分系统评价基础疾病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ICU 406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按照28 d治疗转归分为死亡组(104例)和存活组(302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WIC评分和入院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WIC评分、APACHEⅡ评分、严重脓毒症的比例及主要致病因素如肺部感染的比例均较高,多发伤的比例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IC评分、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多发伤、严重脓毒症与患者28 d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WIC评分[优势比(OR)=1.538,95%可信区间(95%CI)为1.265 ~ 1.869,P=0.000]、APACHEⅡ评分(OR=1.193,95%CI为1.137~1.252,P=0.000)、肺部感染(OR=0.546,95%CI为0.304~0.982,P=0.043)、严重脓毒症(OR=0.178,95%CI为0.098 ~ 0.323,P=0.000)与患者28 d预后独立相关.WIC评分、APACHEⅡ评分及二者合并后预测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依次为0.657 (0.592~ 0.722)、0.790(0.739 ~ 0.841)、0.821(0.772 ~ 0.869).结论 WIC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评价ICU危重患者的28 d预后.

  • 血氧饱和度与心律失常的变化趋势研究:附500例病例分析

    作者:姜伟

    目的 在有或无心脏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观察和研究缺氧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提出用以警惕危害心肌功能的缺氧程度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预警值,指导临床监测治疗.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因单纯缺氧导致心律失常的病例,按照有无心脏基础疾病分组,心脏基础疾病组487例,非心脏疾病组13例.两组患者均在机械辅助通气、心电监护及SpO2同步监测下,观察不同缺氧程度及持续时间时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研究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心脏疾病组与非心脏疾病组SpO2(0.82±0.12比0.50±0.10)、发生心律失常时间(min:2.55±1.02比17.13±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心律失常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痰呛咳[优势比(OR)=3.078,95%可信区间(95%CI)为1.756 ~ 6.235]、气管插管时间过长(OR=0.267,95%CI为0.122 ~ 0.573)、麻醉深度过深(OR=2.541,95%CI为1.039~6.615)、呼吸机潮气量不足(OR=4.360,95%CI为2.187 ~9.443)、呼吸频率设置低(OR=0.297,95% CI为0.069 ~1.113)是导致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 低氧血症是产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发病因素.正常心脏对缺氧有较强的耐受力,SpO2预警在0.60;有心脏基础疾病者对缺氧的耐受力显著变差,其SpO2预警值在0.95及以下.

  • 胞二磷胆碱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

    作者:黄煜;何庆;詹磊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在心肺复苏(CPR)中对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减轻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窒息,5只)、模型组(10只)、肾上腺素组(10只)、胞二磷胆碱组(1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搏骤停(CA)动物模型并进行CPR,各组分别于复苏前5 min和复苏开始时给2次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CPR期间及复苏成功后2h内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检测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评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 胞二磷胆碱组和肾上腺素组ROSC率高于模型组(90%、80%比20%,均P<0.01),平均复苏时间(s)显著短于模型组(53±10、55±9比95±7,均P<0.01);复苏后2h末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显著高于模型组(HR:222.78±41.55、167.75±11.76比131.50±0.70,MAP:36.53±8.69、39.30±6.45比30.19±5.15,均P<0.01).胞二磷胆碱组复苏后心功能[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 max)]逐渐平稳并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组虽高于模型组,但下降趋势明显.胞二磷胆碱组Na+-K+-ATP酶(μmol· mg-1· h-1)和SOD活性(U/m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Na+-K+-ATP酶:7.35±0.20比5.11 ±0.69、4.70±0.41,SOD活性:320.65±47.25比225.79±24.64、253.67±12.00,均P<0.01),而MDA含量(mmol/mg)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8.19±1.64比16.59±1.27、14.65±0.93,均P<0.01),且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上述各指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胞二磷胆碱可提高CPR成功率,并且与肾上腺素相比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复苏后心功能.

  •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家猪线粒体途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亚华;周满红;代正;张杰;朱海燕;李玉华;尹雪莲;张维;沈洪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CA)家猪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3只雄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肾上腺素组(n=9)、山莨菪碱组(n=9)、对照组(n=5),用交流电刺激法诱发心室纤颤(室颤)建立CA模型.于CA前基础状态、CA 8 min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30 min和24 h留取血标本,ROSC 24 h处死动物留取心肌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和心肌细胞色素C(Cyt 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山莨菪碱组ROSC率较肾上腺素组提高了22.22%(77.78%比55.56%,P>0.05),复苏成功的动物均存活24 h.随着ROSC时间的延长,肾上腺素组和山莨菪碱组血浆Cyt C和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高于对照组;其中山莨菪碱组ROSC 30 min、24h血浆CytC蛋白含量(nmol/L)较肾上腺素组明显减少(48.68±19.50比77.51±29.87,48.98±20.26比82.11±25.09,均P<0.05);两复苏组间ROSC后各时间点心肌Cyt C及血浆和心肌caspase-3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素和山茛菪碱均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以山莨菪碱组作用更好,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0.15±0.04)% 1(0.37±0.04)%,P<0.01].结论 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减少Cyt C蛋白表达量及减轻复苏后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来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线粒体途径的心肌细胞凋亡.

  • 4℃生理盐水诱导低温对猪心搏骤停复苏后肾脏的影响

    作者:韩奕;李春盛

    目的 探讨4℃生理盐水诱导的低温状态对心搏骤停(CA)复苏后肾脏的影响.方法 将猪致心室纤颤(VF)4 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自主循环恢复(ROSC)猪分为两组(n=5),低温组给予4 ℃生理盐水,以1.33 ml·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22 min后以10 ml·kg-1·min-1的速度维持4h;常温组同法给予常温生理盐水.于CA前基础状态和ROSC后各时间点监测血流动力学、氧代谢指标;取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于ROSC后24 h处死动物取肾脏组织,检测ATP酶活性,并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4℃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入可使中心体温较基础状态多下降1.5℃,心排血量有所降低,对ROSC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无明显影响,而氧摄取率较常温组降低.常温组ROSC2h、4 h BUN(mmol/L)和Cr(μmol/L)均较CA前明显升高(BUN:3.80±0.79、4.12±0.85比3.11±0.48,Cr:94.43±18.25、94.15±14.03比79.70±16.03,均P<0.05);低温组无明显变化,与常温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组ROSC 24 h肾脏Na+-K+-ATP酶(μmol·mg-1·h-1)、Ca2+-ATP酶(μmol·mg-1·h-1)活性虽较常温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8±0.664比3.190±0.789,1.727±0.772比2.630±0.816,均P>0.05).与常温组相比,低温组肾脏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且线粒体结构完整.结论 CPR后持续快速静脉泵人4℃生理盐水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机体亚低温环境,维持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稳定,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心室纤颤时间及心功能分级对除颤效果的影响

    作者:石宗华;高传玉;刘林刚;张娆娆;徐瑞华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除颤(DF)与心肺复苏(CPR)先后顺序以及心室纤颤(VF)时间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DF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需要紧急DF的93例患者按VF发生时间分为<4 min组(53例)、4~8 min组(24例)、>8 min组(16例)3组,每组再按先DF还是在5次循环的基本CPR后DF分为两个亚组.观察不同VF时间、DF和CPR先后顺序、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对DF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随VF时间的延长,DF成功率明显下降[VF<4 min、4~8 min、>8 min组DF成功率分别为83.0%(44/53)、62.5%(15/24)、25.0%(4/16),两两比较均P<0.01].VF<4 min组,先DF者的DF成功率明显高于先CPR者[88.9% (24/27)比76.9% (20/26),P<0.05];VF 4 ~8 min组,先DF者的DF成功率略高于先CPR者[66.7%(8/12)比58.3%(7/12),P=0.09];VF>8 min组,先CPR者的DF成功率明显高于先DF者[37.5%(3/8)比12.5%(1/8),P<0.01].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患者DF成功率逐渐下降[NYHA Ⅰ~Ⅳ级分别为96.4%(27/28)、80.0%(20/25)、47.8% (11/23)、29.4% (5/17),P<0.05或P<0.01].结论 心搏骤停VF持续时间及NYHA心功能分级是影响DF效果的重要因素;DF与CPR的先后顺序应结合心搏骤停VF持续时间区别对待;NYHA心功能分级较差者应提前做出某些预判及预防措施.

  • 心肺复苏后的亚低温治疗

    作者:龚平;李春盛

    多年来,尽管心肺复苏(CPR)技术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CPR后患者的存活率未见明显提高[1-3],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CPR后缺乏确切的脑保护措施.目前,唯一被临床证实能提高心搏骤停后昏迷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治疗只有亚低温(HT)[4-6].但HT在临床上仍未被充分利用[7],其潜在的益处还没被完全挖掘出来.本文中将对HT的神经保护机制、副作用等予以综述,以深化对HT的认识,并为临床上优化HT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猪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复苏效果的影响

    作者:周满红;张维;刘亚华;张杰;代正;沈洪

    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与复苏前冠状动脉(冠脉)血流灌注直接相关.肾上腺素可增加冠脉灌注压(CPP),但是冠脉血流以及心肌组织和细胞的血液供应并未因此而增加,相反肾上腺素还可使微循环血流灌注减少或停止,从而不利于CPR[1].文献报道山莨菪碱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2].有实验证实山莨菪碱能解除冠脉微循环痉挛,明显减少心肌微梗死面积,增加心肌局部血流量,改善心功能等[3].还有实验研究提示,山莨菪碱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其微循环,明显提高心室纤颤(室颤)阈值,并增强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4].本课题组既往研究提示,山莨菪碱对CPR有促进作用[5],因此设想在CPR过程中将山莨菪碱与肾上腺素联合使用以减轻肾上腺素对CPR的负面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目的.故本研究拟观察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家猪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电除颤次数、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关键词:
  • 开辟经腹心肺复苏新途径

    作者:王立祥;郑静晨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始,经过50余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虽有提高,但患者的生存率却不理想[1].因此,需要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立足于临床CPR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不断开辟CPR的新途径,完善和发掘CPR适宜技术与方法,进一步提高CPR患者的生存率,可谓是我们急救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 转化医学与心肺复苏的研究

    作者:李春盛

    医学研究是为了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等规律的科学,由于人类的特殊性,无法在人体内进行试验来研究其机制,因此就需要借助动物,如大鼠、小鼠、猪、犬等作为实验对象,由此能获得无法在人体获得的数据.在此基础上逐渐成熟,再经过人体试验,确保无误后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病患服务.由此应该说,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二者循环往复才能促使医学发展进步,为人类战胜疾病更好地服务.但事实是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在医学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基础研究仅是为研究而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而临床,二者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结果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关键词:
  • 心肺复苏方法的改良: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术

    作者:李向

    心肺复苏(CPR)自20世纪60年代在临床应用以来,每年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心搏骤停(CA)患者[1],但总体来说,相对于庞大的CA人群,复苏成功率仍然很低.尽管复苏方法不断改进,有20% ~ 40%的患者可以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但住院期间病死率仍高达50%~70%[2-3],而终生存率仅30%左右[4-6].半个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人们对标准心肺复苏术(S-CPR)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并先后发明了多种CPR新方法和改良方法[7-12],包括复苏期间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控制通气时机的选择[13]等.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术(CPR-BPLE)是根据CPR原理和人体自身解剖特点对S-CPR改良后得到的一种新型复苏技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关注儿童心肺复苏后脑保护

    作者:尹明;沈洪

    与成年患者不同,在工业化国家,呼吸性因素和创伤是引起小儿呼吸、心搏骤停的主要因素[1-2].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5岁以下儿童中,肺炎、新生儿窒息、腹泻分别占死亡原因的前3位,其中,74.8%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发生在家中或就诊途中[3].

    关键词:
  • 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学习时间对心肺复苏教学效果的影响

    作者:胡强;张笑;赵群远;杨春燕;陈安宝

    本院近年在心肺复苏(CPR)教学工作中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学习平台互动教学标准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97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1.2 教学方法:由同一高级职称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授课.对照组98名学生采用大课讲授,内容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及复苏后治疗,讲课中用图片向学生讲解CPR中的操作步骤和要领.观察组99名学生在大课讲授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平台教学,学生可以自由多次登陆学校精品课程网站观看CPR操作视频及操作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
  • 某大学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现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作者:赵俊;鞠丹;黄玲;雷欣;谭莉明

    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上危重的病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心源性猝死是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已成为病死率高的疾病[1].研究显示,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佳抢救时间为4 min内,超过6 min成功率仅为4%,然而据统计,目前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约12 min,远远超过4 min内的"黄金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低于1%[2-3].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由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其接受知识能力强,对他们进行CPR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意义深远.因此对某校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CPR的认知及需求情况,并针对当前的现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 从心肺复苏到延续性生命支持

    作者:陈德昌

    19世纪50年代初,呼吸衰竭(呼衰)意味着患者不能生存.脊髓灰质炎在北欧流行期间,哥本哈根感染科主任与麻醉科主任共同合作治疗呼吸麻痹患者.他们摒弃传统的"铁肺",用呼吸机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方法降低患者病死率,推动了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展.这个传奇故事一时广为传诵.然而,人的生命器官和功能相互关联,有呼吸功能,没有血液循环,行吗?心搏骤停,怎么办?必须同时重建呼吸和血液循环,对于这两者不能有取舍.这就是Peter Safar教授倡导的心肺复苏(CPR).

    关键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