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炜;盛博;赵磊;陆非平;王锁柱;刘龙;古旭云;张静姝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注册研究方法.选择北京世纪坛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晚期患者78例,根据患者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单用血管活性药物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和联合IABP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IABP治疗)两组,每组39例.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行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监测,同时观察休克恢复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住ICU时间、28 d死亡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及心脏功能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IABP组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在IABP后24h和72 h,心排血指数(CI,L·min-1·m-2)在IABP后48 h、停用IABP后2h,多巴胺用量(μg· kg-1· min-1)在IABP后24、48、72 h和停用IABP后2h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单用血管活性药物组(MAP:53.0±6.3比52.1±6.2,65.6±4.3比65.0±2.1; CI:3.40±0.20比3.30±0.50,3.60±0.30比3.60±0.30;多巴胺用量:17.5±1.2比17.6±1.3,10.2±1.3比12.8±1.6,5.8±1.5比6.8±1.7,3.0±0.7比4.1±1.3,P<0.05或P<0.01);且与单用血管活性药物组比较,联合IABP组患者休克恢复时间(d)明显缩短(10.4±2.2比14.1±3.4),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34.1%比45.6%,均P<0.01);两组住ICU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IAB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冠状动脉及全身组织灌注,减轻心脏后负荷,提高CI,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对缩短住ICU时间、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病死率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推荐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药物治疗不佳的备选治疗方法.

  • 乳酸林格液与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吕杰;赵慧颖;刘方;安友仲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其中应用乳酸林格液治疗者20例(RL组),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治疗者22例(HES组).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h分别取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t-PA及PAI),同时记录患者住院及预后情况.结果 HES组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d)明显短于RL组(12.5±8.8比17.1±16.6,P<0.01),且HES组复苏液体用量(L:2.77±0.59)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μg·kg-1·min-1:0.56±0.15)明显少于RL组(3.46±0.73、0.81±0.41,均P<0.01).RL组死亡12例、存活8例,HES组死亡7例、存活15例,两组间无差异.两组组内及组间各时间点PT、APTT及t-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HES组PAI( μg/L)逐渐降低,并在24h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RL组(41.76±25.95比89.11±14.27、55.08±35.43,均P<0.05).结论 不同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无影响,但HES复苏效率明显好于RL.不同液体复苏对患者凝血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应用胶体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减弱纤溶系统功能的抑制,从而缓解患者早期的高凝状态.

  • 白蛋白作为复苏液体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作者:崔金英;许焕力;王爱田;朱曦;么改琦;刘芳

    目的 通过比较白蛋白与其他液体对脓毒症患者复苏结果的影响,评估白蛋白液体复苏是否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方法 通过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对照试验Meta注册(the meta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医学编辑试验拾遗注册(the Medical Editors Trial Amnesty Register).寻找比较含白蛋白液体复苏和其他液体复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相关文献.纳入研究人群为确诊脓毒症的成人患者,及包括脓毒症患者作为亚组的相关研究.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主要结局指标是所有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共纳入14项RCT,包括1729例患者接受了白蛋白或其他液体复苏.其中5项研究仅纳入脓毒症,另9项研究将脓毒症作为亚组.P=0.98,I2=0%,没有异质性,故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果.应用含白蛋白相关液体对脓毒症患者进行复苏与其他液体复苏相比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优势比(OR)为0.87,95%可信区间(95%CI)0.71~1.07,P=0.18];其中高浓度白蛋白(20%)溶液复苏合并OR为1.11,95%CI0.71~1.73,P=0.65,低浓度白蛋白(4%、5%)溶液复苏合并OR为0.82,95%CI 0.65~1.03,P=0.09,不同浓度白蛋白溶液复苏与总体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分别剔除了Boldt等人的6篇研究及生理盐水和白蛋白液体复苏评价(SAFE)研究后再进行敏感性分析,用以检测这些数据对总结果是否产生决定性意义,剔除7篇文献之后总结果没有变化(剔除Boldt等的研究:OR 0.82,95%CI0.65~1.02,P=0.08;剔除SAFE研究:OR 1.05,95%CI0.71~1.55,P=0.82),分析结果是稳健的.结论 脓毒症患者使用含白蛋白液体复苏与其他种类液体复苏相比没有降低病死率.

  • 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健;顾勤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重症监护病房( ICU )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3例)和存活组(52例),监测住ICU 72 h内的血糖,比较两组入ICU时血糖(BGadm)、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指数(HGI)、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用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BGadm(mmol/L)、MBG(mmol/L)、HGI、低血糖发生率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Gadm:9.87±4.48比9.26±3.07,MBG:8.59±1.23比847±1.01,HGI6.0:2.45±0.94比1.68±1.05,HGI83:0.84±0.70比0.68±0.51,低血糖发生率:9.30%比5.77%,均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GLI、胰岛素72 h总用量(U)均显著高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23 +6比19±6,GLI:56.96(65.43)比23.87(41.62),胰岛素72 h总用量:65.5( 130.5)比12.5(90.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与GLI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1.09,95%可信区间(95%CI) 1.01~ 1.17; GLI:OR=1.03,95%口1.01~1.06,均P<0.05];APACHEⅡ评分与GLI的AUC分别为0.69、0.71,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危重患者早期血糖波动是患者入ICU 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早期血糖波动可能有利于改善预后.

  • 优化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爱田;刘芳;朱曦;么改琦

    目的 系统评价血流动力学优化的液体治疗策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全世界范围内采用有效的液体治疗策略治疗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相关文献.试验组按血流动力学监测完成佳血流动力学复苏终点目标,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两组再依据干预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6~24h完成目标性液体治疗)和晚期组(不清楚开始时间或>24 h完成目标性液体治疗)进行亚组分析.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合格文献11篇、共计研究对象2066例患者,合并结果显示:优化的液体治疗策略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Peto比值比(OR)=0.63,95%可信区间(95%CI)0.48~0.84,P=0.002],各试验组间在统计学上存在异质性(P=0.01,I2=55%).早期优化液体治疗策略对病死率的研究(n=8)具有较小的异质性( P=0.44,I2=0%);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OR=0.53,95%CI 0.42~0.66,P<0.000 01)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OR=0.61,95%CI0.43~0.85,P=0.004).晚期液体治疗对病死率的研究(n=3)存在异质性(P=0.05,I2=66%);试验组与对照组病死率(OR=0.89, 95%CI 0.52~1.54,P=0.68)和MODS发生率(OR=0.43,95%CI0.17~ 1.08,P=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应用血流动力学优化的液体治疗策略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及MODS的发生率.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短期强化血糖控制

    作者:左艳艳;康焰;王波;尹万红

    目的 探讨强化血糖控制( IG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糖变异性(GV)及预后的影响;评价反映GV大小的参数血糖值标准差(GLU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及血糖不稳定指数(GLUGLI)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选的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GC组(目标血糖6.1~8.3 mmol/L)和对照组(不加干预).比较两组GV大小、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等指标;选择GLUSD、GLUMAGE和GLUGLI代表GV,分别与ICU病死率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30例患者,每组15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IGC具有减少GV参数GLUSD[ mmol/L:1.81 (0.97,2.65)比2.48(1.29,2.87)]、GLUMAGE [mmol/L:3.76 (3.67,5.85)比5.30 (4.35,6.80)]、GLUGLI[306.8 (220.6,613.3)比339.5(218.4,423.1)],降低ICU病死率(13.3%比40.0%)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GC可缩短ICU住院时间(d:11.3±9.9比15.8±7.6,P<0.01),降低血源性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6.7%比40.0%;33.3%比73.3%,均P<0.05).GLUGLI与ICU病死率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44),而GLUSD、GLUMAGE与ICU病死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44和-0.065,P值分别为0.448和0.731).GLUSD、GLUMAGE和GLUGLI的AUC分别为0.594、0.543和0.751,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382~0.805、0.287~0.798、0.548~0.954,P值分别为0.439、0.725、0.046,说明GLUGLI对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较大.结论 IGC有减少SAP患者血糖波动、降低ICU病死率的趋势,可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GLUSD和GLUMACE相比,GLUGLI对ICU病死率的预测价值较好.

  • 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脑钠肽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两者预测预后的价值探讨

    作者:王玺;王平;李鸿飞;宋家志;冷凝涵;王新凯;李雪莲;沈钦;黄鲜;杨进;李洁颖;邹军;张静;陈燕春;刁华英

    目的 探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所测得数据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1例非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Swan-Ganz导管,连续3d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同时进行血浆BNP定量检测;分析存活患者(8例)和死亡患者(13例)BNP及CVP、PAP、PCWP、CO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BNP与CVP、PAP、PCWP、CO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浓度(ng/L)显著高于存活患者(708.06±242.58比317.05±140.21,P<0.05);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治疗3d后,死亡患者CVP (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3.64±4.00比9.92±1.26,P<0.05),而CO( L/min)显著低于存活患者(4.61±2.06比6.95±1.28,P<0.05),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PAP( mm Hg)、PCWP( mm Hg)无明显差异(PAP:20.84±8.48比16.82±4.97,PCWP:13.60±5.71比12.72±4.98,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CVP、PAP、PCWP、CO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57、0.306、0.229、-0.269,P值分别为0.16、0.25、0.09、0.12).结论 血浆BNP和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价值;但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中,BNP增高不能作为反映心功能的指标,不能替代Swan-Ganz导管用于指导治疗.

  • 垂体后叶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比较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旭东;孙华;黄晓英;张素燕;王亚东;任轲;李峰

    目的 探讨与去甲肾上腺素(NE)相比,垂体后叶素能否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28d病死率.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开放标记的临床对照研究,139例多巴胺用量超过5μg·kg-1· min-1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两组综合治疗原则和方法相同,同时研究组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0.017~0.042 U/min( 1.0~ 2.5 U/h),如患者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再加用NE以达到目标血压;对照组以NE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 139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66例纳入研究组,73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基线时血流动力学和人口统计学治疗相匹配;研究组和对照组28 d总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40.9%比46.6%,P>0.05).将患者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5分为界,发现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中,研究组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10.3%( 3/29)比35.7%(10/28),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d:5(3,8)比5(3,8)]、机械通气时间[d:4.0(2.8,6.0)比4.0( 2.0,5.0)]上没有明显差异(均P>0.05).使用垂体后叶素24h后,研究组NE用量(.μg/min:7.99±5.02比10.12±5.12)和心率(次/min:93.27±7.84比108.45±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肌酐[μmol/L:87.5( 62.8,157.0)比76.0(52.5,117.0)]和乳酸(mmol/L:3.72±2.47比3.53±1.86)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糖皮质激素(43.9%比31.5%)和小剂量肝素(42.4%比41.1%)使用率相似(均P>0.05).结论 NE联合使用垂体后叶素可显著减少患者NE用量,减慢心率.尽管垂体后叶素不降低感染性休克总病死率,但对于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小剂量垂体后叶素与儿茶酚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可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符加红;臧彬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低磷血症的发生情况,研究不同血磷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2010年4月至11月入住盛京医院ICU 147例患者的血磷水平及低磷血症的发生率,比较轻、中、重度血磷水平患者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主要实验室指标以及病死率的差异;比较生存和死亡患者住ICU期间血磷的变化.建立血磷水平与是否存活患者之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讨血磷水平对预测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 77.6%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出现低磷,轻度21例、中度70例、重度23例,其中63.3%的患者出现中至重度的低磷;显著低磷的患者不仅APACHEⅡ评分(分)较高(轻度18.2±6.0,中度21.4±7.6,重度25.6±8.8,正常18.9±8.8),呼吸机使用时间(d)延长(轻度6.6±5.1,中度11.3±9.5,重度15.7±10.4,正常6.7±5.9),住ICU时间(d)较长(轻度9.7±6.4,中度10.6±8.2,重度18.9±13.1,正常9.9±7.1),而且病死率随之升高(轻度14.3%,中度25.7%,重度39.1%,正常9.1%).ICU患者的总病死率(22.4%)与低磷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1);血磷<0.40 mmol/L时预测患者存活的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51.5%,提示预后较差.结论 大部分ICU患者血磷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ICU患者容易合并低磷血症,重度低磷提示ICU患者预后较差.

  • 早期目标乳酸清除率对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治疗的作用

    作者:田焕焕;韩沙沙;吕长俊;王涛;李志;郝东;商全梅;王晓芝

    目的 观察以10%、30%乳酸清除率与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为6h复苏标准,指导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前瞻性研究,选择严重肺部感染致脓毒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10%和30%乳酸清除率2个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脓毒性休克国际指南的6 h EGDT方案治疗;试验组除遵照EGDT治疗标准外,分别加用10%或30%乳酸清除率两种目标为6h治疗目标.结果 对照组共入选19例,试验组共入选43例,其中10%乳酸清除率组22例,30%乳酸清除率组21例,3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8 h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无论是10%乳酸清除率组(13.76±6.00)或30%乳酸清除率组(13.60±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15±6.62,均P<0.05).3组机械通气时间(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组136.90±100.02,30%组97.00±75.20,对照组152.32±96.51,P>0.05).10%和30%乳酸清除率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0%组7.94±6.00,30%组7.51±3.99,对照组11.31±5.97,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30%乳酸清除率组7d病死率(10%组18.18%,30%组14.29%,对照组2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10%和30%乳酸清除率组均可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10%组36.36%,30%组28.57%,对照组63.16%),尤其是以30%乳酸清除率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肺部感染所致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在完成EGDT的前提下进一步以早期乳酸清除率目标指导液体复苏更具有临床意义,并且应尽可能将6h乳酸清除率达到30%以上.

  • 组织二氧化碳分压在失血性休克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卢恒志;吴太虎;赵鹏;郑捷文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也是平、战时导致创伤伤员死亡的主要因素.发生失血性休克时,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和携氧能力下降将导致机体微循环发生严重障碍,组织低灌注和细胞缺氧.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死亡[1-2].因此,快速、准确地监测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对早期救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压是临床上用于休克监测为普遍的生理指标.成熟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为袖带压力法,但该技术在患者低血容量情况下测量准确性较差[3].

  • 利奈唑胺致粒细胞缺乏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姜辉;李曙平

    利奈唑胺是一种(嚷)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严重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包括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由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院内肺炎;由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或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1].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核糖体rRNA的50S亚单位结合,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利奈唑胺进入临床后,在带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逐渐显现.现报告1例使用利奈唑胺后出现粒细胞缺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对该药血液系统副作用的认识.

  • 血流动力学从监测走向治疗

    作者:刘大为

    血流动力学( hemodynamics)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临床上通常应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来揭示机体的生理或病理改变,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1].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血流动力学已经在临床治疗方向的判定、方法的选择、程度的控制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流动力学治疗(hemodynamic therapy)作为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包括了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连续与动态的判定、治疗开始与目标的评估、治疗程度的调控和局部治疗结果对整体治疗方案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使临床血流动力学研究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监测的内涵.

  • 抗感染性休克治疗的认识还在争议中

    作者:尹明;沈洪

    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和监测仍然是2011年危重症医学的热点话题,本文中总结了2011年12月美国Medscape医学网站重症医学专栏中列出的相关热点网络文章,其中包括:"感染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液体正平衡和中心静脉压(CVP)升高与病死率增加相关";"采用血流动力学参数指导液体治疗";"什么是感染性休克的佳治疗策略?".现就其主要问题进行评述.

  • 2011重症医学进展

    作者:黄伟;万献尧

    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始终令人瞩目.对2011年度重症医学的重要国际进展进行述评,以供同道们参考.1 羟乙基淀粉的争议与液体复苏自2010年开始,由于德国Boldt教授领导的诸多有关羟乙基淀粉的临床研究均存在严重的知情同意及数据的疏漏,导致其参与发表的200余篇研究文献被撤稿或重新评价[1];不仅如此,多国的液体复苏指南亦因此需修订.针对上述情况,同样来自德国的Reinhart教授研究组对胶体液,尤其是羟乙基淀粉在液体复苏中的价值重新进行了多项荟萃分析及系统评价[2-4].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