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指端容积脉搏曲线法与Swan - Ganz导管法心血管功能监测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郝兴海;徐敏;郑慧萍;高峰;崔仲奇;高文德;杨碧波

    目的:评价指端容积脉搏曲线法进行心血管功能监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方法:对30例心脏外科术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的患者,进行指端容积脉搏曲线法和Swan-Ganz导管法的心血管功能监测,观察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总外周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标,并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CO、CI及SI三项心血管功能数据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78、0.896和0.910(P<0.001);TPR与SVR也具有很好的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r=0.823(P<0.001).结论:指端容积脉搏法能够较为准确地监测外周循环接近正常的受试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适用于此类人群的无创心血管功能监测和研究.

  • 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长文;陆骏;郑永科;朱克毅;胡炜

    目的探讨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由各种病因导致的ARDS 12例患者,全部病例均在呼吸机支持下给予72h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置换液流速6L/h),通过Swan-Ganz导管获得心输出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动脉血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氧消耗(VO2)和氧摄取率(O2ER).利用美国BioZ(R)无创心脏动力学系统获得肺水的水平,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CHVHF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的变化.结果CHVHF72h后,TNFα、IL-1、IL-6和IL-8较CHVHF前明显下降(P<0.05),CHVHF72h后PAP和PVR明显下降(P<0.05).在CHVHF后72hDO2O2ER和VO2逐渐稳定,并伴随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气道峰压(Ppeak)的改善(P<0.05).结论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可通过清除部分细胞因子,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代谢.

  • 介入方式取出体内打结的Swan-Ganz导管1例

    作者:尚小珂;卢蓉;肖书娜;王钦清;聂林;刘洋;李红平;沈群山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58岁,主诉因“胸闷、胸痛3年,加重1年”入住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患者3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休息后很快缓解,夜间休息时憋气,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患者有痛风病史,否认其他疾病史,无外伤、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特殊家族史.入院查体:心脏向左扩大,律齐,P2不亢进,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无传导.双下肢无水肿.头部CT示:左侧基底节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冠状动脉CT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关键词: 瓣膜病 Swan-Ganz导管
  • 心力衰竭患者氨基端脑钠素原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宇辉;吕蓉;张健;杨跃进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素原(NT-proBNP)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89例,在入院12 h内行漂浮导管监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NT-proBNP.比较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不同血浆NT-proBNP水平时的变化,比较血浆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不同肺动脉楔压水平时的变化,同时探讨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楔压的相关性.结果:89例患者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不同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600者与≤600者比较,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肺循环阻力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89例患者不同血浆NT-proBNP水平问肺动脉楔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肺动脉楔压:与血浆NT-proBNP水平≤600者比较,其它血浆NT-proBNP水平者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仅3600≥NT-proBNP>2601者较≤600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仅血浆NT-proBNP>3601者较≤600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患者不同肺动脉楔压等级间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与肺动脉楔压<18者比较,其它等级肺动脉楔压者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与肺动脉楔压<18者比较仅38>肺动脉楔压≥28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肺动脉楔压<18者比较,肺动脉楔压≥18者、38>肺动脉楔压≥28者、肺动脉楔压≥38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在校正了各种影响因素后,肺动脉楔压与NT-proBNP显著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表明NT-proBNP与肺动脉楔压独立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

  • PiCCO与Swan-Ganz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比较

    作者:王刚;孙志军;高磊;蒋博

    目的:比较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与Swan-Ganz监测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补液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CU)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41~82(62.96±11.40)岁。通过补液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心排量(CO),观察CO、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随补液量的变化情况,CVP、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关系。结果在本研究设定的补液范围内,两种监测方法补液前后的CO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关键指标(CO)结果一致。Swan-Ganz测定的CVP与PiCCO测定的EVLWI无相关性(r=0.143,P>0.05),PiCCO测定的GEDI与EVLWI呈正相关(r=0.769,P<0.001)。结论两种方法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关键指标CO结果一致,Swan-Ganz方法准确,但需经过右心系统操作难度大,并发症高;PiCCO不经过右心,创伤较小,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提供实时、动态、较多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 血流导向气囊导管筛选的低射血分数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王明岩;高长青;王刚;肖苍松;吴扬;王嵘;周琪;陈婷婷;张凌;王瑶

    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危险因素[1].如何准确判断患者的左心功能,精确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冠状动脉外科的难点.近年来我们以血流导向气囊导管(曾称Swan-Ganz导管)检查作为判断标准,筛选出能耐受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低射血分数患者并给予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 犬经食管超声与Swan-Ganz导管测定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作者:殷文朋;李春盛

    目的 对实验犬经食管超声多普勒与Swan-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观察心肌梗死犬给予参附注射液后不同时间段2种测量方法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18只杂种犬麻醉后,用HemosonicTM 100经食管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监测心输出量(CCO)、血流加速度(Acc)、主动脉血流量(ABF)、主动脉内全身循环阻力(TSVRa)、左室射血时间(LVETi)、主动脉每搏输出量(Sva);用Swan-Ganz导管,使用HP监护仪监测PAC-CCO、SV、全身血管阻力(SVR)、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结果 本文18例杂种犬经食管超声多普勒测定的CCO与Swan-Ganz导管测定的PAC-CCO之间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65(P<0.01,n=108);另SVa与SV之间亦高度相关,r=0.837(P<0.01,n=108);TSVR与SVR之间r=0.896(P<0.01,n=108);LVETi与PAWP之间r=0.87(P<0.01).结论 HemosonicTM100经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 Swan-Ganz导管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陶芳萍

    目的 探讨ICU患者应用Swan-Ganz导管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7例危重症患者进行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 27例危重症患者均顺利置管并到达理想位置,全组未出现感染、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是实施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成功的保证.

  • PICCO与Swan-Ganz导管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静;纪红;严之红

    目的 对比PICCO与Swan-Ganz导管在重症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30例患者采用PICCO法,32例患者采用Swan-Ganz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直接由穿刺及置管本身导致的并发症、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死亡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PICCO组患者在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Swan-Ganz导管组(P<0.05),死亡率及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更经济、高效,具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 PiCCO导管法与其他方法评估血容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曾元英;曹一飞;郭剑锋;陈刚;席与斌;吴允孚

    目的 比较Swan-Ganz导管、PiCCO导管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脏前负荷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依次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Swan-Ganz导管法测定肺小动脉楔压(PCWP)和PiCCO导管法测定胸腔内血容量(ITBV),并观察呼气末正压(PEEP)、血管活性药物和血容量快速变化时,上述指标相对于基础值的变化,对比研究其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正确性与灵敏性.结果 与基础值相比,在PEEP增高至10cmH2O时,CVP、PCWP增高(P<0.05);血管活性药町以增高CVP值(P<0.05),但不影响PCWP、LVEDV和ITBV;在血容量快速变化时,PCWP、LVEDV和ITBV产生相应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而CVP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相较经典的Swan-Ganz导管和无创的超声法,PiCCO导管法测量心脏前负荷结果 可信,创伤小且具可重复性,值得推广.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Swan-Ganz导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王乔硕

    Swan-Ganz导管已由原来单一测压和抽取血标本,发展到利用Swan-Ganz导管进行心脏起搏及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右心射血分数、连续心排血量测定等多种功能,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1].心脏瓣膜疾病术前多数存在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不全,应用漂浮导管可直接在床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指导治疗方案、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在应用Swan-Ganz导管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12年8月至12月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报告如下.

  • 25例Swan-Ganz导管监测的配合及护理

    作者:王仙琼;董美媛;颜波儿

    为了使Swan-Ganz导管监测更安全有效,我院ICU对25例重症患者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护.术前:心理、用物、静脉通路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插管、动态观察病情;术后:连续监测及护理.结果:25例患者插管顺利、监测满意、无任何不良并发症.

    关键词: Swan-Ganz导管 护理
  • 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脑钠肽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两者预测预后的价值探讨

    作者:王玺;王平;李鸿飞;宋家志;冷凝涵;王新凯;李雪莲;沈钦;黄鲜;杨进;李洁颖;邹军;张静;陈燕春;刁华英

    目的 探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所测得数据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1例非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Swan-Ganz导管,连续3d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同时进行血浆BNP定量检测;分析存活患者(8例)和死亡患者(13例)BNP及CVP、PAP、PCWP、CO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BNP与CVP、PAP、PCWP、CO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浓度(ng/L)显著高于存活患者(708.06±242.58比317.05±140.21,P<0.05);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治疗3d后,死亡患者CVP (mm Hg,1 mm Hg=0.133 kPa)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3.64±4.00比9.92±1.26,P<0.05),而CO( L/min)显著低于存活患者(4.61±2.06比6.95±1.28,P<0.05),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PAP( mm Hg)、PCWP( mm Hg)无明显差异(PAP:20.84±8.48比16.82±4.97,PCWP:13.60±5.71比12.72±4.98,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CVP、PAP、PCWP、CO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57、0.306、0.229、-0.269,P值分别为0.16、0.25、0.09、0.12).结论 血浆BNP和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价值;但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中,BNP增高不能作为反映心功能的指标,不能替代Swan-Ganz导管用于指导治疗.

  • 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录民;赵维;刘国津

    目的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多参数血流动态监测,包括肺循环动态监测和肺气体交换功能连续性监测,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心肺功能监测.方法对4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包括肺动脉平均压,肺动脉楔压,心排血量,右室搏出率.结果通过监测,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液动力学监测对及时了解泵的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和评价手术疗效是很有价值的.

  • 动脉压力波形法和间断热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技术的对照研究

    作者:沈伟军;傅舒昆;于布为

    目的 比较经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法(FloTrac系统)与传统经肺动脉导管间断热稀释法(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心排血量(CO)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择10例行择期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62~76岁.所有患者均连接FloTrac 传感器(Vigileo监测仪)监测外周动脉血CO(APCO);同时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接Ewards VigilanceTM监护仪监测间断CO(ICO).结果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中在放置肺动脉导管后、第1次容量负荷后开胸前、开胸后、搭前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搭回旋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搭后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近端吻合时、关胸后第2次容量负荷之前及第2次容量负荷之后9个时间点的APCO与ICO之间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3、0.86、0.78、0.79、0.90、0.80、0.77、0.76,P值分别<0.01、0.05).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APCO与ICO之间的偏差和一致性差异分别为-0.35(±1.08)、-0.21(±1.06)、-0.25(±0.88)、-0.43(±0.98)、-0.47(±0.72)、-0.27(±0.62)、-0.35(±0.94)、-0.26(±0.90)、-0.39(±1.04) L/min,两种监测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FloTrac系统测量的APCO与Swan-Ganz导管技术测量的ICO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 肺动脉导管过时了吗?

    作者:刘虹

    上世纪70年代起肺动脉导管(PAC)引入了临床,因其可以提供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组织氧合等重要血流动力学信息而成为危重病及高危手术患者的标准监护措施,在危重病学、心脏病学及围术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近10年中,Swan-Ganz导管的应用因其临床报道结果的不同而受到质疑,有些病情改善,有些并无明显效果,有些甚至恶化.本文讨论了PAC的益处及潜在的危害,分析PAC临床无效的原因,给出PAC临床使用的未来趋势.

  • 全面细致化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许娜

    目的 探讨全面细致化护理干预在ICU危重症患者行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细致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ICU监护、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及APACHE评分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细致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行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ICU危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可缩短机械通气、ICU监护及住院时间.

  • Swan-Ganz导管162例次放置体会

    作者:刘唐威

    目的总结Swan-Ganz导管放置的方法、监测内容、适应症及穿刺部位等.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62例次的Swan-Ganz导管置入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 162例次置管结果成功者153例次,成功率94.44%;右锁骨下静脉失败3例(3/39),右贵要静脉内侧支失败2例(2/12),右颈外外静脉失败2例(2/3).导管滞留时间2~120h,插入伤口的皮肤感染率的12.96%(14/108),术中并发症为心律失常、球囊破裂、导管迂曲滞留、胸膜穿破.结论置入Swan-Ganz导管方法简单、安全,对指导抢救和心脏病的诊断有现实意义.

  • 参附注射液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多巴胺剂量的影响

    作者:吕国焰;卓道勤;闵磊;乔宋璇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多巴胺剂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7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常规抗休克治疗;参附组(25例)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对照组(22例)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应用Swan-Ganz导管监测用药前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多巴胺剂量,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给药24h后,参附组维持相同水平血压(≥65mmHg)所需多巴胺剂量(6.85±3.67)μg/(kg· min),低于对照组的(12.33±3.05)μg/(kg· min);参附组每搏指数(47.44+4.55)mL/m2、心脏指数(3.19±1.83)L/(min·m2),高于对照组的(42.53±3.67)mL/m2和(2.77+0.75)L/(min·m2);参附组心率(94.05±6.67)次/min,低于对照组的(106.75±7.76)次/min.参附组用药后8h起,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肺循环阻力指数用药前后水平接近.参附组24h内抢救成功17例,对照组为13例.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休克患者心排量和血压的影响可能主要是基于SV的增加,其起效较缓慢,需要联用多巴胺.但可减少其剂量.

  • 心脏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研究

    作者:任海波;许卫江;刘彬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VS )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变化。方法对45例心脏术后发生VS患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微泵输注,剂量从0.2μg · kg -1· min-1起,大用至2.0μg · kg -1· min-1,治疗目标是维持MAP≥65 mm Hg ,SVRI≥1400 dyn · s-1· cm-2· m -2。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24 h)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供指数(DO2 I)、氧耗指数(VO2 I)、氧摄取率(O2 ER)、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血乳酸(Lac)等氧代谢指标。结果 NE治疗1 h后MAP、SVRI开始回升,O2 ER增加,4 h后Lac开始下降,NE应用时间10.5~26 h。8例患者因围术期心肌缺血、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辅助,5例患者因低心排、严重内环境紊乱或肾功能损害行肾替代治疗(CRRT)。本组死亡2例,病死率4.4%。结论使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可早期、正确诊断 VS和评判治疗效果,去甲肾上腺素可改善心脏手术后V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异常。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