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大蒜素对气道平滑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魏晓阳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α-平滑肌肌动蛋白(0-SMA)表达的影响,以评价大蒜素对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0、2.5、5.0、10.0 μmol/L的大蒜素处理人ASMC细胞48 h后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α-SMA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α-SMA和磷酸化Smad1(p-Smad1)的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大蒜素处理ASMC细胞浓度的提高(0、2.5、5.0、10.0 μmol/L),细胞α-SMA mRNA表达呈进行性下降(分别为0.543±0.121、0.354±0.072、0.223±0.058、0.191±0.034),各剂量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α-SMA和p-Smad1的蛋白表达也呈进行性下降[α-SMA蛋白(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96±0.02、0.72±0.16、0.54±0.11、0.31±0.14,p-Smad1蛋白(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94±0.03、0.76±0.13、0.62±0.11、0.43±0.12],各剂量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蒜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地下调ASMC细胞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Smad蛋白的磷酸化,阻止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Rho激酶信号通路.

  • 神经肌肉阻滞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作者:王爱田;高景利;李晓岚;冷玉鑫;姚智渊;朱曦

    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肌肉阻滞剂(NMBA)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全世界范围内NMBA治疗ARDS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3篇,共计研究对象431例患者.合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给予NMBA可显著降低ARDS患者28 d病死率[Peto比值比(OR) =0.57,95%可信区间(95%CI)为0.37 ~ 0.88,P=0.01],有较少的气压伤发生率(OR=0.42,95% CI为0.20~0.91,P=0.003);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相似,无统计学意义(OR=1.20,95%CI为0.67~ 2.14,P=0.54).与对照组比较,在应用NMBA后48 h,总PEEP(OR=0.09,95%CI为-0.50~0.68,P=0.77)、平台压(Pplat,OR=0.62,95%CI为-0.32~1.57,P=0.20)呼吸机相关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各试验组间统计学无异质性(P>0.1,I 2<50%);在应用NMBA后120 h,总PEEP较对照组降低(OR=-1.22,95%CI为-2.39-0.04,P=0.04),Ppla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OR=-2.61,95% CI为-4.50~-0.73,P=0.007).结论 早期应用NMBA治疗ARDS患者能降低患者28 d病死率,改善预后.

  • 电磁显像辅助床旁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刘玉琪;何鲤穗;谭国良;孙旭日;陈志量

    目的 评价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ICU 109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管技术和营养管类型分为3组:对照1组(48例)采用复尔凯营养管盲视置管,对照2组(28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盲视置管,观察组(33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电磁显像辅助置管.比较3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次数、置管时间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2组和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71.43%、90.91%比33.33%),部分成功率和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部分成功率:17.86%、3.03%比35.42%,失败率:10.71%、6.06%比31.25%,均P<0.05);而对照2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置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1.6±0.5比6.6±3.2、5.8±2.3,均P< 0.05),且置管成功者平均置管操作时间(min)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缩短(12.48±3.78比25.27±3.61、23.58±4.87,均P<0.05);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均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成功率高,置管操作时间短、安全,且简单易学.

  •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肺小窝蛋白-1及其相关信号链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梵;肖军;张琛涛

    目的 研究小窝蛋白-1(cav-1)及其相关信号链酶在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仅切开气管保留自主呼吸;保护性机械通气1h、2h组(B1组、B2组)VT为6 ml/kg;大VT通气1h、2h组(C1组、C2组)VT为30 ml/kg.A组在气管切开即刻,通气组分别于通气1h或2h末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v-1、eNOS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cav-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计算肺湿/干质量比值(W/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 A组、B1组、B2组之间肺组织cav-1、eNOS的mRNA表达,cav-1、eNOS、IRAK4、NF-κBp65的蛋白表达,肺W/D比值,MPO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应B1、B2组比较,C1、C2组cav-1 mRNA(A值比值)和cav-1、IRAK4、NF-κBp65蛋白表达(A值)明显增加(cav-1 mRNA:0.833±0.085比0.384 ±0.011,1.162±0.166比0.388±0.014;cav-1蛋白:0.188±0.011比0.140±0.052,0.210±0.013比0.125±0.014;IRAK4蛋白:0.181 ±0.009比0.150±0.008,0.205±0.085比0.155 ±0.012;NF-κBp65蛋白:0.294±0.011比0.236±0.015,0.304±0.012比0.239±0.005),eNOS的mRNA(A值比值)和蛋白表达(A值)明显减少(eNOS mRNA:0.174±0.016比0.278=0.021,0.107±0.014比0.262±0.045;eNOS蛋白:0.180±0.017比0.211±0.010,0.161±0.016比0.216±0.013),肺W/D比值、MPO活性(U/g)和TNF-α含量(ng/L)明显升高(W/D:5.64±0.42比4.63±0.12,6.73±0.83比4.70±0.15;MPO:1.86±0.26比0.85±0.11,2.14±0.24比0.88±0.18; TNF-α:386.53±29.12比50.57±10.98,455.77±37.78比52.11±9.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通气时间延长,C2组各指标较C1组改变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 cav-1及其相关信号链酶在机械通气中的表达参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脂多糖诱导气道上皮细胞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

    作者:刘祎婷;毛璞;刘晓青;何为群;莫红缨;黎毅敏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后对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prdx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正常人气道上皮细胞株BEAS-2B,以0、1、10 mg/L 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和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Mx1 mRNA表达;以0、0.1、0.5、1、5、10 mg/L LPS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12h后,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prdx1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LPS作用于细胞12h内,随着LPS作用剂量的增加,pMx1mRNA表达增高,10 mg/L LPS作用12hpMx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014±0.197比0.644±0.178,P<0.05);但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24 h时prdx1mRNA表达有所回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LPS作用剂量的增加,prdx1蛋白表达逐渐增高,5mg/L LPS作用12h时prdx1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1.069±0.175比0.328±0.010,P<0.05),10 mg/L LPS作用12h时维持在高水平(0.984±0.220).结论 10 mg/L的LPS作用于BEAS-2B细胞12h后可诱导prdx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

  • 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肺组织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作者:刘畅;张虹;程鹏雁;周发春

    目的 观察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溶媒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油酸尾静脉注射复制ALI/ARDS模型.药物干预组制模前腹腔内注射PBEF抑制剂FK866,溶媒对照组制模前注射等体积FK866溶媒二甲亚砜.制模成功6h后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肺组织中PBEF、ICAM-1、V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ALI/ARDS病理学改变,BALF中TNF-α (ng/L)、IL-1β (ng/L)含量增多(TNF-α:656.51±47.13比84.82±7.84,IL-1β:379.60±31.55比74.56±8.51,均P<0.01),PBEF、ICAM-1、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BEF mRNA:0.581±0.079比0.186±0.051,ICAM-1 mRNA:0.558±0.060比0.176±0.070,VCAM-1mRNA:0.646±0.059比0.226±0.047;PBEF蛋白:0.089±0.024比0.037±0.011,ICAM-1蛋白:0.061 ±0.012比0.025±0.008,VCAM-1蛋白:0.072±0.013比0.033±0.010,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BALF中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TNF-α:478.80±72.93比656.51 ±47.13,IL-1β:244.62±52.17比379.60±31.55,均P<0.05),PBEF、ICAM-1、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BEF mRNA:0.456±0.110比0.581±0.079,ICAM-1 mRNA:0.413±0.073比0.558±0.060,VCAM-1 mRNA:0.483±0.062比0.646±0.059;PBEF蛋白:0.059±0.010比0.089±0.024,ICAM-1蛋白:0.043±0.007比0.061±0.012,VCAM-1蛋白:0.050±0.009比0.072±0.013,均P<0.05).结论 在ALI/ARDS发生时PBEF能通过增加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促使炎性细胞向肺内迁移和浸润,从而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继承;楚玉峰;曾娟;任宏生;孟玫;蒋进皎;王春亭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5例重度ARDS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CHVH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48、72 h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PaO2/FiO2)、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观察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住ICU天数、撤机成功率、28 d存活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PaO2/FiO2(mm Hg,1 mm Hg=0.133kPa)逐渐升高,EVLWI (ml/kg)、PaCO2(mm Hg)逐渐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6 h PaO2/FiO2:92.6±7.2比83.8±11.4,24 h EVLWI:10.8±3.7比12.6±4.5,24 h PaCO2:47.2±8.5比51.4±4.8,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d)、住ICU天数(d)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12±4比19±6,住ICU天数:21±4比33±8,均P<0.05),撤机成功率、28 d存活率明显升高(撤机成功率:81.1%比64.3%,28 d存活率:86.5%比71.4%,均P<0.05).结论 重度ARDS患者采用CHVHF治疗能明显改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利影响.

  • 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坤彬;王东浩;马赟;夏睿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效果,对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肿瘤术后需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30例)及瑞芬太尼组(30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疼痛的评估选择面部表情评分法(FPS),镇静的评估选择Ramsay评分法(RS),必要时加用丙泊酚镇静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执行每日唤醒策略,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FPS、RS和生命体征,加用丙泊酚及每日中断药物以唤醒的病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ICU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目标.两组间镇痛、镇静深度总体无明显差异,但用药30 min时芬太尼组FPS(分)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3.70±1.20比2.70± 1.17,P<0.05);两组间仅用药30 min时瑞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MAP,mm Hg,1 mm Hg=0.133 kPa)较芬太尼组明显下降(72.9±6.9比77.6±9.1,P<0.05),其余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有更多的患者需要加用丙泊酚镇静(19例比8例),并需中断药物(12例比4例,均P<0.05);而瑞芬太尼组用药30 min和1、6、24 h时自主呼吸频率(RRs,次/min)均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7.0±2.8比10.4±3.5,5.4±3.4比10.6±3.6,5.4±3.0比7.2±3.1,6.1±3.0比9.2±3.4,均P<0.05).瑞芬太尼组机械通气时间(h)、住ICU时间(h)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缩短(73.6±26.7比94.9±37.3,125.9±37.1比150.8±50.9,均P<0.05),但住ICU费用(万元)则无明显差异(6.06±2.29比5.83±2.38,P>0.05).瑞芬太尼组出现低血压的患者数比芬太尼组多(8例比2例,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与经典治疗效果相当,且起效迅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镇静剂的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

  • 利用准静态压力-容积曲线呼气支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腔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书华;冯全胜;廉富;高心晶;李智伯;徐磊

    目的 利用准静态法描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分析其呼气支的回归点与呼气末死腔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4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用准静态法描记P-V曲线,描记时将潮气量表连接于流量传感器,记录呼气支呼气起始时的潮气量(VT1)和呼气结束时的潮气量(VT2),计算其差值(ΔVT=VT1-VT2);同时记录呼气过程中流量传感器显示的潮气量(VT3)和预设潮气量(VT4);并对ΔVT与VT3以及VT4与VT1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ΔVT为(417.40±119.68) ml,VT3为(399.29±121.36) ml;ΔVT与VT3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9,P=0.000),说明呼气支ΔVT与肺内陷闭气体量相关.VT4为(908.21±106.52) ml,VT1为(892.26±106.32) ml;VT4与VT1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9,P=0.000).结论 ARDS患者可能因呼气末部分气体陷闭,导致死腔增加,显示P-V曲线呼气支无法回到基点,且呼气支ΔVT与陷闭气体量成反比.

  • 高糖培养脂多糖刺激下肺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及DDAH/NOS/NO失平衡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刘秀娟;穆恩;梁英健;章志丹;马晓春

    目的 探讨高糖对脂多糖(LPS)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肺脏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分为正常糖组(NG组)、正常糖+LPS刺激组(NGL组)、高糖组(HG组)、高糖+LPS刺激组(HGL组),分别给予含10%小牛血清的正常糖(5.5 mmol/L)或高糖(33 mmol/L)培养5d,加入10 mg/L LPS刺激细胞24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及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窗孔数量及孔径变化;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测定单层内皮细胞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通透性;硝酸盐还原法(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NGL组比较,HGL组PMVEC的F-actin分布排列紊乱,细胞膜窗孔异常增大、增多,细胞单层对HRP通透率增加[(53.62±6.70)%比(23.63±3.92)%,P<0.01],细胞DDAH2表达(积分A值)减少(0.33±0.08比0.77±0.14,P<0.01),iNOS表达(积分A值)增加(1.40±0.29比1.04±0.09,P<0.01),eNOS表达(积分A值)减少(0.67±0.09比0.91±0.17,P<0.05),上清液NO含量(μmol/L)增多(20.36±2.25比7.99±0.33,P<0.01).结论 高糖加重LPS刺激下体外培养PMVEC的F-actin分布紊乱、单层细胞通透性增加;NO调节紊乱可能参与了PMVEC损害的发生.

  • 乌司他丁联合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观察

    作者:王喆;李颖;任彦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危重型病例可迅速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准确判断病情、适时应用呼吸机、实施正确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本院对手足口病患儿在综合治疗和正压通气的基础上采用具有抑制多种炎症介质释放的药物乌司他丁(UTI)[2]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经皮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应用效果的比较

    作者:亢宏山;白艳;王文娟;王金荣;崔朝勃;刘淑红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症患者时建立人工气道的重要手段,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在Seldinger经皮插管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与传统气管切开术(OT)相比,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气管切开方法[1-2].对本院采用PDT和OT的患者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入住本院具备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114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46例;年龄18 ~ 99岁,平均(68.5±5.6)岁;重度颅脑外伤49例,脑血管疾病36例,多发伤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例,颈髓损伤4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其他原因致呼吸衰竭(呼衰)3例.

    关键词:
  •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作者:李晓华;李福祥;肖贞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危重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诊断标准已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同[1].因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发展到较严重阶段,尽管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已经提出多年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ARDS的病死率仍可高达40%[2-3].严重ARDS是ARDS这一病理生理过程的高危阶段,这个概念虽然多年前已经提出,但直到近2年才获得国内外广大学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在定义、诊断标准、挽救性治疗措施和治疗策略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现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 内皮细胞间黏附连接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焰霞;刘艾然;杨毅

    血管内皮在维持血管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机体因各种因素产生炎症反应时,血管内皮均会有相应的损伤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与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1-2].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结构有紧密连接、黏附连接、缝隙连接等,其中黏附连接与血管内皮通透性密切相关,黏附连接结构的损伤会导致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水肿.因此,了解黏附连接结构破坏及稳定的机制对于调节内皮细胞通透性、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锁骨下静脉穿刺致胸腔积液2例报告

    作者:武巧云;丁维强;张小科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监测中心静脉压、右心负荷、快速补液扩容、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及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心静脉置管时常选择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入径,属于有创操作,其并发症不可避免.本院发生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移位至胸腔导致胸腔积液,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1.1例1:患者男性,19岁,因车祸伤致意识障碍伴肢体活动障碍5h入院.入院诊断:左额硬膜外血肿,创伤性湿肺,左侧膈疝,左臂丛神经损伤,腰3、4椎体压缩性骨折并截瘫,肾挫伤.入院后急诊于全麻下行左侧膈肌修补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给予机械通气及补液、抗感染治疗.术后2d进行肠外营养及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以锁骨中点下缘为穿刺点,穿刺顺利,回抽血通畅,接输液管输液.

    关键词: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后颈部血肿窒息1例

    作者:樊多伟;王怀泉;田永刚;李海波

    本科成功救治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出现颈部血肿压迫气道窒息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8岁,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2年,为透析治疗来本科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过程中误穿锁骨下动脉,即刻退针并按压.10 min后再次穿刺并成功置管.置管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穿刺处出现肿胀,建议留院观察,0.5 h后患者出现右颈部肿胀,并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逐渐下降至0.90以下,考虑血肿压迫气道.给予面罩吸氧,但SpO2未见好转,低至0.70.急行气管插管,插管时发现血肿严重压迫喉部组织,仅见咽喉腔有气泡涌出,困难气道,Cormack-Lehane分级Ⅳ级.

    关键词:
  • Supreme喉罩用于麻醉诱导后“不能通气、不能插管”的处理

    作者:杨广遂;杨征;李秀琴

    未能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并确保气道安全,是导致麻醉和急救复苏中患者死亡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报告1例第1 1次手术时麻醉诱导后发生"既不能面罩通气、又不能插管"的病例,通过置入Supreme喉罩解决了通气,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43岁,体质量60 kg,75%体表面积Ⅱ~Ⅲ度火焰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创面脓毒症、两肺支气管肺炎等.入院后治疗7个月,住院期间共手术11次.

    关键词:
  • 急诊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技术教学歌诀

    作者:郭平清;黄艳晶;蔺佩鸿

    为方便急诊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技术的教学,我们编写了1个相应的教学歌诀.其核心在于以"十步法"构建一个急诊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技术的操作流程,既突出急诊气道特点,又便于快速记忆,贴近临床实战.现将歌诀及释义报告如下.1歌诀内镜插管开导起,吸引麻醉要及时,定位入门再确认,送管退镜固定之.2释义第1步:开灯,即打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光源.

    关键词:
  • 一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新方法

    作者:徐峰;赵鸣雁;费东生;金松根;康凯;张磊

    1952年Aubaniac[1]首先推荐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此法不受药物浓度及快速输液限制而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重要的操作之一.但锁骨下静脉穿刺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操作不当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2-3].笔者于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对75例患者采用改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改良气管切开术在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盛春;戴巍;侯丽霞;郑燕;朱逢木

    1932年美国外科医生Witson进行了首例气管切开术后,传统气管切开术已应用80年,救治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其操作技术要求高,并发症较多,不便广泛开展.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所需器材要靠进口,费用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刘畅等[1]以钳扩气管切开术用于重症患者取得很好的成本效益比.本院于2006年5月开始对传统气管切开术实施改良,明显简化了手术过程,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避免了应用进口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器材.

    关键词: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另辟蹊径

    作者:崔乃杰;任新生;曹书华;李志军;李银平;王今达

    2013年是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救医学研究所建立39周年,明年就是它的40周年诞辰.回想起39年的经历,作为研究所的成员,我们为它自豪.1974年8月,在前国家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支持下,王今达教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急救医学研究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性三衰(心、肺、肾)抢救研究室,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CU),当时有14张监护床和比较齐全的进口抢救设备,也开辟了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的渠道.美国费城大学医学院FOX教授等看到这一切非常吃惊,1982年,他撰写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橱窗: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监护病房》的文章并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上,用了长达5页的篇幅介绍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和研究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赞誉王今达教授是开拓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新兴学科的奠基人.经过近10年的努力,研究室的医疗和科研工作成绩在不断积累,并于1983年成为我国第一个急救医学研究所,拥有7个研究室、30张ICU床位以及各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用进口设备.1994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培训基地落户于此.1997年,国家卫生部又把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建在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关键词:
  • 不同致病因素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值的研究

    作者:李海玲;缪文丽;任红贤;林慧艳;王洪萍

    目的 观察不同致病因素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122例,根据致病因素将患者分为直接损伤组(66例)和间接损伤组(56例);按BIS值分为<60组(80例)和≥60组(42例).入ICU 3 d内或停用镇静剂24 h后持续监测BIS 12 h,计算其均值(BISmean);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存活概率(P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统计患者的病死率与神经学不良转归率.结果 ①不同致病因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PS及住ICU时间无明显差异.②直接损伤组BISmean、GCS(分)均明显低于间接损伤组[BISmean:39.0(2.5,58.0)比59.0(42.0,71.0),GCS评分:3(3,5)比4(3,6),均P<0.01],血清S100蛋白(mg/L)明显高于间接损伤组[2.30(0.75,6.66)比0.84(0.40,3.62),P<0.01],NSE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③BIS<60组病死率、神经学不良转归率均明显高于BIS≥60组(病死率:67.50%比40.48%,神经学不良转归率:86.25%比66.67%,P<0.01和P<0.05);BIS< 60时直接损伤组与间接损伤组病死率、神经学不良转归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直接脑损伤与间接脑损伤的致病因素不同、致伤机制不同、损伤程度也不同,BIS监测可以判断不同致病因素的脑损伤程度;无论何种原因引发脑损伤,BIS <60均能很好地判断病情不良预后及神经系统不良转归.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