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重度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冷玉鑫;聂春艳;姚智渊;朱曦

    目的 寻找急性重度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本院收治的急性重度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来寻找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093例急性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中有352例重度患者纳入本研究,早期病死率为14.49%(51/352);致伤原因以车祸伤(153例)和摔伤(117例)为主;死亡原因以呼吸衰竭(1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4例)、消化道出血(11例)居多.综合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优势比(OR=11.595,P=0.000]、高损伤节段(OR=3.519,P=0.032)、低钠血症(OR =6.316,P=0.000)、神经源性休克(OR=6.209,P=0.000)、肺部感染(OR=14.627,P=0.000)、气管切开(OR=8.983,P=0.000)等因素为重度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是否手术,是否存在骨折或脱位、中枢性高热,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对急性重度颈脊髓损伤患者是否早期死亡无确切影响.结论 反映急性重度外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相关指标对预测患者是否早期死亡的意义更大;而年龄、手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被削弱.

  • 红细胞参数在危重病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汪志刚;张燕;朱丽红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参数与中心静脉压(CVP)及血容量的关系,以期指导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方法 ①试验1:持续观察1例重症患者38 d,记录其每日早晨的CVP和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将所测CVP值(cm H2O,1 cm H2O=0.098 kPa)分为3组(<8组、8~10组、>10组),比较各组的红细胞参数,分析其与CVP的相关性.同时获取其“佳”CVP(即血容量合适的情况下)及与之对应的“佳”红细胞参数(血液既未被稀释,也未被浓缩).②试验2:观察另1例重症患者,分析其“佳”CVP,确定其“佳”红细胞参数值.在怀疑其血容量可能不足或过度的情况下,立即检测其红细胞参数,如果所测数值与“佳”红细胞参数差异较大,予以扩充血容量或利尿,否则寻找其他原因或继续观察.分别比较扩容或利尿治疗前后的CVP.结果 ①试验1:CVP> 10组的RBC(×109/L)、Hb(g/L)、HCT均较CVP<8组和CVP 8 ~ 10组显著降低(RBC:3.05±0.32比3.59±0.25、3.42±0.24,Hb:85.3±6.8比104.2±3.6、97.5±4.9,HCT:0.271±0.023比0.321±0.015、0.309±0.019,均P<0.01);CVP 8 ~ 10组的Hb也显著低于CVP<8组(97.5±4.9比104.2 ± 3.6,P< 0.01).CVP与RBC、Hb、HCT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735、-0.903、-0.822(均P<0.01);RBC、Hb、HCT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4、0.931、0.863(均P<0.01).患者CVP为8 ~ 10 cm H2O时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故将此值定为“佳”CVP;据此确定的“佳”红细胞参数RBC为3.43×109/L、Hb为97.4 g/L、HCT为0.310.②试验2:该患者的“佳”CVP也为8~ 10 cm H2O,对应的“佳”红细胞参数Hb为105 g/L.在Hb较“佳”Hb显著升高组中,经过扩容后其CVP明显升高(8.29±1.80比5.86±1.57,P<0.05);在Hb较“佳”Hb显著降低组中,经过利尿后其CVP显著降低(8.80±2.39比12.20±1.92,P<0.05).结论 红细胞各参数与CVP呈显著负相关,“佳”CVP对应的“佳”红细胞参数值可能具有指导危重病患者液体管理的作用.

  • 产科“潜在危重症”评分的设计及对3269例孕妇病情评价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紫榆;周小金;汤月萍;孙敏雅

    目的 评价产科“潜在危重症”评分法在妊娠晚期病情评价和母婴预后预测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针对产科孕妇的病情特点设计产科“潜在危重症”评分法,对3269例住院分娩孕妇进行评分,并追踪母婴的预后.结果 危重病例组(137例)产科“潜在危重症”评分的平均秩次较普通妊娠组(3132例)显著增高(2969.390比1576.630,Z=-18.052,P<0.01),说明对病情评估有鉴别能力;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佳截断点为3分,敏感度为73.72%,特异度为92.21%.胎儿窘迫组(507例)产科“潜在危重症”评分平均秩次与正常胎儿组(2726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2.920比1646.400,Z=-1.498,P>0.05),说明该评分法对胎儿宫内窘迫无鉴别能力.结论产科“潜在危重症”评分法快捷、方便,对妊娠晚期的病情评价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适合当今产科领域运用.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非急性血栓预防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艳霞;李毅;于学忠;李莉;李凌;袁义强;赵晓燕;孙同文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非急性血栓的防治,以减少DES置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5年1月到2008年9月在本院置入DES的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案的抗血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在双抗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和华法林,华法林疗程为6个月,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1.5 ~ 2.0.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随访1次,至2012年10月为止.按照美国学术联合会对支架血栓的定义判定支架血栓形成,主要终点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指标为出血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505例患者,试验组245例,对照组260例.试验组术后1 ~ 48个月MACC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个月:0.41%比3.08%,2~6个月:0比2.31%,7~12个月:0.82%比4.23%,13~24个月:1.22%比8.85%,25 ~ 48个月:2.04%比12.31%,均P<0.05),其中试验组心源性死亡(13 ~24个月:0.41%比3.08%,25~48个月:0.82%比4.23%)、与靶血管无关的非致死性AMI(25 ~ 48个月:0.41%比3.08%)、靶血管的血运重建(13 ~ 24个月:0.41%比3.08%,25~48个月:0.82%比4.2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试验组术后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2.31%,0.82%比4.23%,1.63%比8.46%,均P<0.05).试验组轻微出血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3.27%比1.54%,P=0.167),无严重出血发生.全部患者也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ES置入术后在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及华法林,可预防支架血栓形成,降低MACCE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

  •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猪氧化应激致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亚华;张杰;代正;周满红;李玉华;尹雪莲;张维;沈洪

    目的 通过观察心搏骤停(CA)猪血浆和心肌氧化-抗氧化指标及心肌线粒体结构的变化,探讨山莨菪碱对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3头健康雄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5)、肾上腺素组(n=9)和山莨菪碱组(n=9),用交流电刺激法建立CA模型.在CA前、CA 8 min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30 min、24 h留取血标本,ROSC 24 h处死动物留取心肌.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ATP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线粒体活性氧簇(ROS)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并对线粒体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山莨菪碱组ROSC 30 min和24 h时MDA含量(μmol/L)均较肾上腺素组明显减少(30 min:43.38±8.12比55.47±10.97,24 h:29.96±6.04比37.87±7.85,均P<0.05);24h时心肌SOD活性(U/mg)及ATP含量(μmol/g)也均较肾上腺素组显著升高(SOD:1.35±0.50比0.54±0.19,ATP:4.17±1.06比2.95±0.94,P<0.01和P<0.05),线粒体ROS含量(RFU)水平降低(88.00±17.67比107.00±21.35,P<0.05),心肌MDA(μmol/mg)含量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6±2.89比19.28±3.90,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显示,肾上腺素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线粒体排列及形态与假手术组有明显差异[线粒体损伤评分(分):0.41±0.08比0.12±0.01,P<0.01];山莨菪碱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较肾上腺素组明显减轻(线粒体损伤评分:0.21±0.05比0.41±0.08,P< 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能通过调节氧自由基代谢,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 早期添加肠外营养对创伤患者营养摄入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肖桂珍;唐丽群;段鹏凯;邱小文;苏磊

    目的 观察创伤患者早期添加肠外营养(PN)后蛋白质和能量摄入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195例创伤患者按伤后7d内是否添加PN分为对照组(105例)和混合营养组(90例).比较两组的营养支持时间、14d内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及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伤情程度一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混合营养组开始营养支持的时间(h)较早(40.0±21.0比55.1±23.5,P<0.01),肠内营养(EN)开始时间(h)延迟(75.2±54.5比55.1±23.5,P<0.01),48 h内EN比例低[14.4%(13/90)比43.8%(46/105),P<0.01],恢复口服饮食的时间(d)无统计学差异(10.8±3.7比11.4±3.6,P>0.05).混合营养组在治疗3、7、t4d摄人的能量(kJ)均优于对照组(3d:3981.6±2209.3比2683.2±1414.9,7 d:5477.5±2008.4比3619.1 ± 1429.9,14 d:6250.2±2533.2比5199.9±1972.7,P<0.05或P<0.01);两组蛋白质的摄入量(g)均较低,混合营养组治疗3d明显低于对照组(20.6±18.4比26.5± 13.8 P<0.05).与对照组比较,混合营养组住院时间(d)明显延长(73.9±62.5比50.9±33.3,P<0.01),而病死率[4.4%(4/90)比3.8%(4/t05)]、感染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8.9%(8/90)比3.8%(4/105),5.6%(5/90)比7.6%(8/105)]、机械通气时间(d:8.3±4.6比7.3±4.7)、ICU停留时间(d:17.6±13.2比14.2±11.3)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虽然创伤患者早期加用PN能增加能量摄入,但不规范的PN不能改变创伤患者的预后,并可增加住院天数.

  • 丰诺安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新疗法救治严重创伤后凝血病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岳茂兴;夏锡仪;李瑛;郑琦涵;尹进南;沈文明

    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打击下,机体可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称之为创伤性凝血病,组织损伤、休克、血液稀释、低体温、酸中毒和炎症反应是其6个关键的致病因素.创伤后早期死亡与无法控制的出血及创伤失血后凝血病有关,特别是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凝血病时病死率更高.2006年发起的"针对创伤大出血教育努力"(EICBT)国际行动致力于提高创伤救治人员对创伤后凝血病的认识和救治水平[1].本院近年采用丰诺安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新疗法救治39例严重创伤后凝血病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成功救治右心室穿通伤1例

    作者:梁天成;付文广

    本院成功抢救1例右心室穿通伤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左胸部、左剑肋角刀刺伤后出血、伴胸闷,于2012年8月25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1 ℃,脉搏118次/min,呼吸频率23次/min,血压106/78 mm Hg(1 mm Hg=0.133 kPa);双侧胸廓对称,左肺呼吸动度较弱,左上肺叩诊过清音,左下肺叩诊浊音,右肺未见明显异常;心尖搏动弱,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心音较遥远.左胸壁第3肋间锁骨中线偏外侧有一约1.5 cm裂口,深达胸腔内,见少许血液溢出,左侧剑肋角处有一约1.5 cm裂口,深达前纵隔内(探子未探及裂口末端,拔出探子见较多血液溢出).

    关键词:
  • 重症医学信息化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刘松桥;黄英姿;郭凤梅;杨毅;邱海波

    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有密切的联系,作为医院现代化和医疗救治水平重要标志的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需要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延伸监测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通过先进的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估,以及早期积极干预和滴定式治疗,在危重患者救治中承担重要责任.由于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临床信息量巨大,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整合到重症患者监测治疗过程的临床信息化系统(CIS)中,必将在重症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 血管外肺水和胸腔内血容量参数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澄;张晓毳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的重要监测手段,其中需要监测的常见指征是肺水肿和心脏前负荷.相当比例的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首要目的是维持和改善重要器官的灌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保证有一定的前负荷,这样就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1].肺水肿的危害较大,可能因延误治疗引起呼吸功能不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肺水肿是很必要的.血管外肺水(EVLW)能直观反映肺水肿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为及时、准确地发现肺水肿提供依据.心脏前负荷亦称容量负荷,指心肌收缩之前遇到的负荷,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用传统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代替容量监测存在一定局限性,易受心血管顺应性、胸腔内压、瓣膜反流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心脏前负荷的变化.因此胸腔内血容量(ITBV)作为心脏前负荷监测指标更敏感,可准确反映容量信息,且可应用于小儿患者[2].

    关键词:
  • 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对单纯严重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作者:杨田军;费明明;叶文;潘爱军;刘宝

    目的 明确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Hb)水平对单纯严重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68例单纯严重脑外伤患者,分析入院3d内血浆白蛋白、Hb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首先计算患者入院后3d内平均白蛋白水平后,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25、25~28、29 ~ 31以及≥32 g/L4组;同样根据平均Hb水平将患者分为<90、90~99、100~109以及≥110g/L4组.用logistic回归判断各组变量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从而明确白蛋白及Hb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后有109例患者入选.住院期间共有32例患者(29.4%)输注浓缩红细胞,24例患者(22.0%)输注人血白蛋白.根据平均白蛋白水平分组,<25、25 ~ 28、29 ~ 31和≥32 g/L4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5.2%(23/27)、59.3%(16/27)、32.1%(9/28)、44.4%(12/27),P=0.001];根据Hb水平分组,<90、90~99、100 ~ 109和≥110 g/L4组之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8%(34/55)、43.8%(7/16)、53.3%(8/15)、47.8%(11/23),P> 0.05].以白蛋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年龄和发病时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和年龄均可影响患者的病死率,总体上随着白蛋白水平的升高,病死率下降,但白蛋白水平在≥32 g/L时其死亡风险却高于29~ 31g/L时[白蛋白29 ~ 31 g/L的相对危险度(RR)=0.070,95%可信区间(95%CI)为0.015~0.331,P=0.001;白蛋白≥32 g/L的RR=0.153,95%CI为0.035 ~ 0.663,P=0.012;年龄的RR=0.691,95%CI为0.526 ~ 0.907,P=0.008].以Hb水平、GCS、年龄和发病时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有GCS评分进入了回归模型(RR=0.696,95%CI为0.550 ~ 0.880,P=0.002),说明Hb水平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随着GCS评分的升高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单纯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佳白蛋白水平为29~ 31 g/L;Hb在90 g/L以上时,各组患者的病死率无差异.

  •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的疗效观察

    作者:宋张平;陶冶飞;宋蓉蓉;王岗;陈建均;季勇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对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的疗效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9例急性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给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电解质、血气、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变化及预后.结果 ①开始CVVH治疗越晚,患者出现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异常的程度越明显,延迟12h则出现显著异常;CVVH治疗后12h内上述异常可得到纠正且维持稳定.患者体温一直维持在亚低温水平,血乳酸水平随CVVH时间延长不断降低,但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②脑膨出后至开始CVVH治疗时间2~16h,平均(5.4±5.1)h;CVVH疗程23 ~ 129 h,平均(75.7±34.3)h;CVVH期间液体净平衡量(NVLB)-1.2 ~ 3.1 L,平均(0.76± 1.46)L;CVVH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脑组织膨出骨窗高度(HEOSW,mm)分别为51.8±10.0和51.0±10.0.NVLB和HEOSW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③4例患者存活,其中2例显效,随访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2分;2例有效,3个月后GOS 8分,呈植物生存;另5例于停止CVVH后9~35d死于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CVVH对难治性急性脑膨出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患者的直接死因并非是脑膨出而是并发症;治疗效果与急性脑膨出发生后开始进行CVVH的时机及CVVH疗程有关,与CVVH期间液体负平衡量及HEOSW无明显相关;CVVH的主要作用并非是单纯颅脑脱水,它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体温方面确有疗效.

  • 集中救治动态检伤多学科合作:在重症医学平台上对地震伤员实施联合救治

    作者:安友仲

    目的 总结第二批“国家医疗专家组”参加和指导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伤员救治工作的经验,分析我国对地震灾难伤员医疗救治的现况.方法与结果 在芦山地震救援中,医疗抢救明确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个集中”原则,做到了集中重症伤员迅速转运,多环节兼顾;实行前线流动方舱、区域转运枢纽、后方救治中心的多环节串联;多学科专家团队和主管医生合作沟通,动态多次排查检伤,及时识别与治疗危重伤员;迅速摸清震伤特点,建立适当的多学科、多层次专家队伍,根据震情和伤情的不同及时调整救治队伍,做到岗位不同、派出的专家层次不同,充分发挥了医疗专家的大作用;同时重视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早期结合,大程度地降低危重伤员的伤亡率和致残率.结论 “4·20”芦山地震的医疗救援是近年我国地震医疗救治经历中的典范,体现了及时、有力、迅速、科学、高效的特点;“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个集中”原则是医疗抢救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芦山地震灾区开展卫生学评估及防疫的应急模式探讨

    作者:杨慧宁;刘亚华;刘惠亮;王藩;胡利斌;郑静晨

    目的 探讨地震灾害救援流行病卫生学评估方法,科学有序地建立地震救援卫生防疫应急模式,为灾害医学救援实施卫生防疫应急措施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与结果 在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到达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第一时间内,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卫生学评估方法,收集201 3年4月20日至27日宝兴县、双石镇、清仁乡共计2000余受灾群众安置点周围环境、饮食、饮水等卫生防疫的相关资料,对水源、排泄物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建立了灾区及卫生防控应急报告监督系统,制定了食品、饮用水卫生应急检测制度,培训当地卫生防疫人员,开展了消、杀、灭卫生防疫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结论 在灾后搜救“黄金72 h”内,通过建立早期应对灾区的流行病卫生学综合评估方法,科学有序地展开卫生防疫,实现了卫生防疫在地震灾区、居民安置点、家庭的三方全覆盖,逐步形成了灾害医学救援卫生防疫应急模式.

  • 地震救援中实施远程医疗服务:把好的医学专家送到灾区人民身边

    作者:黎檀实;柴家科

    目的和方法 总结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2013年“4·20”四川芦山地震救援中发挥其远程医疗服务的经验,探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结果和结论 在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后,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及时将无线便携式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发送至地震灾区伤员集合点医院,第一时间组织开通面向灾区服务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位于地震灾区的多家医院及地震救援队救护车远程医疗系统联通,提供24h包括急诊和危重症救治、骨科、脑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等相关专业的远程救援服务,对地震伤员的抢救提出了诊断和救治意见,形成了救灾现场专家与后方专家的良性互动,使灾区专家医疗队的救治能力倍增.解放军总医院在芦山地震中共进行远程医疗会诊110余例,在对灾难现场的受伤人员进行有效的紧急救治中实现了实时高清会诊和现场手术指导,并在业务层面实现了多媒体通信系统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对接,在功能层面实现了各联盟医院的视频、音频和数据以及医疗业务的互联互通,为我国在灾难救援中实施远程医疗抢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专业技术力量前伸提高地震灾害创(烧)伤救治水平

    作者:柴家科;黎檀实

    地震造成的伤害受灾面积广、破坏性大、伤害严重,除了直接造成压、砸、埋、窒息等伤害,还易引发次生伤害,造成疫情及群体心理伤害.如何在地震灾害中科学、有效地施救,从而降低伤亡率和伤残率,是摆在救援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在多次参与国内地震及其他灾害事故伤员救治基础上总结了关于专业技术力量前伸救治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
  • 灾难医学救援的研究思路

    作者:王立祥;刘中民

    从目前全世界灾难发生的情况来看,呈现形式多样、危害程度增大的特点,如何科学应对灾难,大限度地将灾难造成的损失减至低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灾难如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灾难医学救援工作者是科学应对灾难的轻骑兵,正可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笔者从战略、战术、战法3个层面阐述灾难医学救援研究的新思路,意为灾难医学救援增添新活力、注入新举措、迈出新步伐.

    关键词:
  • 地震狭窄空间救援技术与装备的特殊性

    作者:刘亚华;杨慧宁;郑静晨

    地震后受灾群众通过自救互救可以将一些浅层压埋伤者救出;辖区内或省市内救援队也可以通过机械化挖掘、顶升工具将困压在厚重预制板下的伤者成功救出;而救援难度大的是对狭窄空间(confined space)内人员的救援,需要特殊化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建筑物倒塌后形成的狭窄空间为受困者提供了较大的生存概率,但该倒塌结构又具有救援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地震狭窄空问救援能力直接反映了城市救援队(Urban Search and Rescue Team,USAR)的专业水平.本文结合救援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个体化狭窄空间救援.

    关键词:
  • 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芦山地震医疗救援工作分析

    作者:刘亚华;杨慧宁;刘惠亮;王藩;陈金宏;胡利斌;郑静晨

    目的 总结并分析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医疗分队参加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救援任务的经验,为提高与搜索、营救相结合的医疗救援能力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1日至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参加四川芦山地震救援工作中,各医疗分队出队人员及医疗救护伤病员的资料.结果 医疗分队由22人组成,其中2名管理人员,11名医生(急诊、关节四肢、脊柱、妇产、消化、心内、眼科、麻醉、救援医学、卫生防疫、检验11个专业),1名超声技师,5名护士,1名药剂师,1名医疗器械工程师及1名内勤宣传人员;22人中有2名心理咨询师,人员组成合理;从队内医疗保障、现场搜救医疗配合、安置区医疗点、巡诊、伤病员后送、心理干预、卫生防疫7个方面全面开展工作.医疗救援分队先后在24个乡镇完成救援及医疗巡诊,并在芦山太平镇、双石镇、宝兴县城建立3个医疗点开展医疗救治、高龄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干预、卫生防疫等,成功转运2名重伤员,诊治伤病员数千人次.伤员中以地震致软组织损伤、外伤以及呼吸道感染、腹泻、中暑病例为主.结论 与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救援相比,芦山地震救援力量的集结与出动速度、灾区有序的交通管制以及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使灾害所致伤亡降至低.此次芦山地震灾区采取的与搜救相结合的医疗救援模式,体现了实施方式随救援阶段不同而转变,人员配比与救援任务相适应,工作重点与救援时间相结合.

    关键词: 芦山 地震 医疗 救援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