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冰;陈富军;张军;仇雅宁;苑海涛;崔连群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同抗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架治疗的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栓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三联抗栓组(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简称TT组)和二联抗栓组(华法林+氯吡格雷,简称WC组).随访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出血风险)和有效性(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结果 终21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男性113例,平均年龄为(56.1±12.4)岁.TT组139例,WC组73例.两组的抗栓治疗时间、血栓风险、出血风险、支架种类和术后24 h CK-MB峰值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 >0.05).平均随访(12.3±1.2)个月后发现,TT组的总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WC组(P<0.05).但两组间的缺血性脑卒中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均为P >0.05). 结论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治疗后联合应用华法林和氯吡格雷抗栓治疗较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治疗有效性相似,安全性增加,总出血风险降低.

  • 血脂康在降低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谢东阳;黄旭华;刘永华

    目的:探讨血脂康在降低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300例血脂正常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干预组)、B组(阿托伐他汀组)和C组(血脂康组)各100例,比较三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清CK、CK-MB及AST、ALT。结果 B组与C组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A组,干预后的血清CK、CK-MB低于A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优于A组,且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差异,而三组干预前后的血清AST与ALT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血脂康在降低血脂正常脑梗死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管风险程度。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非急性血栓预防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艳霞;李毅;于学忠;李莉;李凌;袁义强;赵晓燕;孙同文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非急性血栓的防治,以减少DES置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择2005年1月到2008年9月在本院置入DES的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不同方案的抗血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双抗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在双抗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和华法林,华法林疗程为6个月,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1.5 ~ 2.0.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随访1次,至2012年10月为止.按照美国学术联合会对支架血栓的定义判定支架血栓形成,主要终点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指标为出血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505例患者,试验组245例,对照组260例.试验组术后1 ~ 48个月MACC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个月:0.41%比3.08%,2~6个月:0比2.31%,7~12个月:0.82%比4.23%,13~24个月:1.22%比8.85%,25 ~ 48个月:2.04%比12.31%,均P<0.05),其中试验组心源性死亡(13 ~24个月:0.41%比3.08%,25~48个月:0.82%比4.23%)、与靶血管无关的非致死性AMI(25 ~ 48个月:0.41%比3.08%)、靶血管的血运重建(13 ~ 24个月:0.41%比3.08%,25~48个月:0.82%比4.2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试验组术后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2.31%,0.82%比4.23%,1.63%比8.46%,均P<0.05).试验组轻微出血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3.27%比1.54%,P=0.167),无严重出血发生.全部患者也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ES置入术后在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及华法林,可预防支架血栓形成,降低MACCE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

  • 尼莫地平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药物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病患者血压以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刘清玲;魏蓓杰;杨文娟

    目的:分析总结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接受联合尼莫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80例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分为A、B及C组,每组60例.A组接受尼莫地平治疗,B组接受左旋氨氯地平治疗,C组接受联合尼莫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入组时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C组SBP及DBP均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但A组及B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同时三组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尼莫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可有效改善并发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继红;孙秀颖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PCI治疗术前、术后使用替格瑞洛对心脏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A C S并完成P C I术的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在P C I术前及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0例在P C I术前及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Cr、CK-MB、cTnI及PRU间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除ALT外的其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够更好地降低我国人群中ACS患者PCI术后的血小板聚集,减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

    作者:朱永军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方法 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40例,时间范围为2010年7月~2015年7月.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自身年龄、合并症、心功能分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出现不良心脑血管事件42例,发生率为30.0%.其中,心绞痛复发20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源性死亡2例.年龄≥80岁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80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脂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脂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显著(P<0.05);冠脉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显著(P<0.05);Fillip Ⅲ级患者发生率高于Killip Ⅰ级、Killip Ⅱ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心功能分级高等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需引起高度关注.

  •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

    作者:苏铭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40例,时间范围为2010年7月-2015年7月.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自身年龄、合并症、心功能分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出现不良心脑血管事件42例,发生率为30.0%.其中,心绞痛复发20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源性死亡2例.年龄≥80岁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80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脂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脂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显著(P<0.05);冠脉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显著(P<0.05);Killip Ⅲ级患者发生率高于Killip Ⅰ级、KillipⅡ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心功能分级高等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需引起高度关注.

  •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

    作者:程慧琳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评估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4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与患者自身年龄、合并症、心功能分级、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出现不良心脑血管事件42例,发生率为30.0%.其中,心绞痛复发20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功能不全8例,心源性死亡2例.年龄≥80岁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 80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脂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脂患者,差异显著(P<0.05);高血压患者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显著(P<0.05);冠脉病变多支病变患者发生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显著(P<0.05);KillipⅢ级患者发生率高于Killip Ⅰ级、KillipⅡ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心功能分级高等是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需引起高度关注.

  • 冠心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较差

    作者:杨易

    目的 观察冠心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4月~2012年8月收治的220例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并发高血压病,分为:冠心病并发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病组,120例)和未并发高血压病组(非高血压病,100例),对2组患者随访观察24个月,统计分析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结果 高血压病组的SBP、DBP、脉压(PP)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1);高血压病组的冠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组(P<0.01).高血压病组的再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卒中、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组(均P<0.05).但是,两组MACCE总发生率(30% vs.20%)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高血压病组的无心血管不良事件中位生存期为15.0个月、非高血压病组为22.0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近期预后较差,且发生MACCE的时间提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