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위중병급구의학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3.0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4352
  • 国内刊号: 12-14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8
  • 曾用名: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
  • 创刊时间: 198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沈中阳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中心静脉导管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加入三通接头对中心静脉压数值的影响

    作者:程秀玲;杨万杰;安友仲;滕洪云;张茹梅;王玉梅;高海玲;化宁;宋岩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加入三通接头的数量对患者中心静脉压(CVP)数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4年2月至10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行CVP监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心静脉导管与压力传感器之间放置三通接头的数量分为0(对照组)1、2、3个三通接头组。测得同一患者放置不同数量三通接头时相应的CVP数值,在监护仪上获取方波图形并保存,通过测量方波后震荡波的两次振动周期间距离和震荡波振幅,计算测压系统的自身频率(fn)和衰减系数(D),比较各组CVP、 fn和D的差异。结果共收集20例患者150例次的测定数据。①随着三通接头数量增加,CVP呈逐渐降低趋势,0、1、2、3个三通组CVP分别为(7.00±1.60)、(7.00±3.00)、(5.00±2.00)、(4.00±1.00)mmHg(1 mmHg=0.133 kPa),只有3个三通组CVP明显低于对照组(F=9.333,P=0.015),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随着三通接头数量增加,fn呈逐渐增高趋势,0、1、2、3个三通组fn分别为(12.30±0.79)、(16.00±0.91)、(18.10±1.75)、(20.90±2.69)Hz。1、2、3个三通组f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1=45.962,F2=45.414,F3=46.830,均P=0.000);2个和3个三通组fn明显高于1个三通组(F1=5.827, P1=0.042;F2=15.038,P2=0.004),但2个和3个三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00,P=0.087)。③随着三通接头数量增加,D亦呈逐渐增高趋势,0、1、2、3个三通组D值分别为1.62±0.27、1.60±0.22、1.82±0.25、2.15±0.58,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心静脉导管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加入三通接头后,CVP数值会被低估,其原因考虑与三通接头造成了整个压力传感器的长度增加和管腔变细有关。

  • 低分子肝素钠与普通肝素钠治疗劳力性热射病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玉堂;郭春文;刘辉;元智昊;林辉;王雁;闫红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LMWHS)治疗劳力性热射病(EHS)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EHS非显性DIC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肝素钠组(20例)和LMWHS组(1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集束化治疗,包括迅速降温、积极的液体复苏、维护器官功能(呼吸机辅助呼吸、酌情血液净化)、补充凝血底物抗凝等。肝素钠组加用肝素钠注射液12500 U,24 h持续静脉泵入,共5 d;LMWHS组加用希弗全2500 U,皮下注射,每日2次,共5 d。比较两组患者DIC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LMWHS组与肝素钠组DIC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比30.0%,χ2=0.007,P=0.936;6.2%比5.0%,χ2=0.026,P=0.871);LMWHS组治疗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肝素钠组(12.5%比45.0%,χ2=4.425,P=0.035)。LMWHS组和肝素钠组治疗后PL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09/L:140.5±17.5比110.5±16.5,152.6±21.5比120.0±20.0,均P<0.05),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g/L:0.5±0.1比3.2±1.2,0.6±0.2比4.4±1.8,均P<0.05);肝素钠组治疗后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s:75.3±10.6比44.1±8.2,P<0.05),而LMWHS组治疗后APTT无明显变化(s:38.6±5.5比42.1±8.4, P>0.05);两组治疗前后PT、Fib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MWHS阻止EHS非显性DIC向DIC发展的疗效与肝素钠相当,但LMWHS治疗后患者出血发生率低,更为安全。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早期死亡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顾明;付阳阳;李晨;陈铭裕;张晓毳;徐军;于学忠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急诊重症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2月13日至4月2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抢救室就诊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MEWS评分并随访患者临床转归,比较MEWS阳性组(MEWS≥5分)和MEWS阴性组(MEWS 0~4分)患者主要终点(3 d内死亡)及次要终点〔所有死亡,以及转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心肺复苏(CPR)和死亡联合终点〕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主要终点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17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平均年龄(56.86±21.46)岁;男性98例,占55.68%;平均MEWS评分(4.30±2.74)分。MEWS阳性组74例,MEWS阴性组102例。共有41例患者出现主要终点,MEWS阳性组3 d内病死率显著高于MEWS阴性组〔37.84%(28/74)比12.74%(13/102),优势比(OR)=4.167,95%可信区间(95%CI)=1.973~8.804,P<0.001〕。次要终点事件中,MEWS阳性组所有死亡〔54.05%(40/74)比17.65%(18/102),OR=5.490,95%CI=2.770~10.883,P<0.001〕以及转入ICU、CPR和死亡联合终点〔64.86%(48/74)比25.49%(26/102),OR=5.396,95%CI=2.809~10.366,P<0.001〕发生率也显著高于MEWS阴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意识状态异常是3 d内死亡的预测因子(OR=3.606,95%CI=1.541~8.436,P=0.003),而MEWS≥5分则不是(OR=1.672,95%CI=0.622~4.494,P=0.308)。结论尽管MEWS≥5分的急诊重症患者较MEWS 0~4分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风险显著增加,但MEWS≥5分不能有效预测患者3 d内死亡的风险,而意识状态改变对急诊重症患者的早期死亡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 白蛋白对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影响

    作者:韩世权;苏晓蕾;赵睿;房开宇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及输注白蛋白对G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MICU)住院患者267例,根据IFI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排除真菌感染组(35例)、拟诊组(70例)、临床诊断组(145例)、确诊组(17例)。使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G试验检测。评估不同G试验临界值对IFI的诊断价值;比较G试验、真菌培养与临床诊断3种方法诊断IFI的差异;比较各组患者输注白蛋白前后G试验结果的变化,并评估输注白蛋白前后G试验对IFI的诊断价值。结果以20 ng/L为临界值,G试验诊断IFI的敏感度、特异度高(分别为79.8%、87.9%),约登指数大(为67.7%)。G试验、真菌培养与临床诊断IFI的阳性率分别为57.7%(154/267)、60.7%(162/267)与54.3%(145/267),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输注白蛋白前比较,排除真菌感染组、拟诊组、临床诊断组、确诊组输注白蛋白后G试验检测值(ng/L)均无明显改变(排除真菌感染组:11.25±2.33比10.99±1.07,t=-1.723,P=0.085;拟诊组:53.14±5.53比49.22±8.11,t=-0.395,P=0.693;临床诊断组:90.30±9.38比85.41±10.11,t=710.500,P=0.860;确诊组:100.98±19.24比103.21±17.66,t=653.000, P=0.449)。输注白蛋白前,G试验诊断IF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约登指数分别为79.8%、87.9%、45.6%、96.7%、67.7%,而输注白蛋白后分别为81.5%、85.7%、44.8%、96.5%、67.2%,与输注前较为一致。结论 G试验可作为早期诊断IFI有效的检测手段,以20 ng/L为临界值可获得较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输注白蛋白不影响G试验检测结果。

  • 血必净注射液预处理通过减轻小肠损伤缓解重症中暑大鼠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陈怿;童华生;潘志国;陈玉兰;林幼萍;江东新;苏磊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预处理对重症中暑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并从减轻小肠损伤方面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PF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重症中暑模型组和血必净预处理组(血必净组),每组12只。将大鼠置于人工气候舱内〔温度(40±2)℃,湿度(65±5)%〕制备经典中暑模型,热应激时间为60 min;假手术组大鼠置于25℃室温下观察。于实验开始时及热应激后取股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脂多糖(LPS)浓度。实验结束后开腹获取小肠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小肠损伤病理评分;免疫组化法测定小肠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小肠组织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小肠组织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热应激后,模型组大鼠血中TNF-α、IL-1β、IL-6和LPS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NF-α(μg/L):443.00±110.10比98.36±44.61,IL-1β(μg/L):436.37±163.64比64.24±16.15,IL-6(μg/L):342.70±92.42比54.40±13.22,LPS(μg/L):0.68±0.22比0.09±0.02,均P<0.01〕;而血必净组上述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TNF-α(μg/L):340.45±68.57比443.00±110.10,IL-1β(μg/L):191.33±82.78比436.37±163.64, IL-6(μg/L):192.21±37.89比342.70±92.42,LPS(μg/L):0.43±0.17比0.68±0.22,均P<0.01〕。模型组小肠可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坏死、出血等病理改变;血必净组病理改变减轻,且损伤病理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分:2.10±1.15比3.20±0.67,P<0.01)。模型组小肠组织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而血必净组各指标则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iNOS(校正A值):0.32±0.15比0.74±0.17,细胞凋亡指数:0.23±0.08比0.56±0.07,均P<0.01〕。假手术组小肠occludin蛋白表达量高,血必净组次之,模型组低(A值分别为0.96±0.25、0.62±0.20、0.33±0.11),且模型组与血必净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减轻重症中暑大鼠炎症反应及内毒素血症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小肠组织的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紧密连接ocdludin蛋白表达异常有关。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

    作者:郑蕊;张莉;田然;李楠;雷翔;景立;刘斯;冯志乔;寿松涛;商洪才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Cochrane 临床试验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到2014年3月所有关于血必净治疗SAP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文献。由两位研究者参照改良Jadad量表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资料提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终纳入15篇RCT文献,但用研究方法学评价其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SAP患者的病死率〔优势比(OR)=0.37,95%可信区间(95%CI)=0.17~0.77,P=0.008〕和并发症发生率(OR=0.26,95%CI=0.14~0.45,P<0.00001),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0.85,95%CI=0.80~0.91,P<0.00001〕,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数差(MD)=-5.28,95%CI=-6.69~-3.86,P<0.00001〕。15个研究中有2个报告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不良反应,一个研究为1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症状,调整滴速后缓解;另一个研究为1例患者出现轻微皮疹,停药后缓解。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质量较低,尚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的RCT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 大肠杆菌脂多糖体外诱导小鼠血小板凋亡的研究

    作者:吉祥;姚芳超;王兵;王勇强;曹书华;王玉亮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是否可在体外诱导小鼠血小板凋亡的发生。方法制备洗涤血小板悬液,调整血小板终浓度至3×108/mL。根据刺激剂不同分为对照组〔无钙台式缓冲液(TB)〕、凝血酶处理组(终浓度1 U/mL,无钙TB制备)和不同浓度LPS处理组(终浓度1、10、100μg/mL,无钙TB制备)。各组加入相应刺激剂后室温孵育30 min。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阳性率以反映磷酯酰丝氨酸(PS)暴露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平均通道荧光强度(MCF)以反映线粒体内膜电位(ΔΨm)去极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处理组血小板ATP水平明显降低〔相对荧光强度(RLU):(5.46±0.14)×105比(6.25±0.26)×105,P<0.05〕, AnnexinⅤ阳性率〔(50.43±2.45)%比(1.58±0.25)%,P<0.05〕和caspase-3活性〔RLU:(26.92±1.60)×103比(1.30±0.10)×103,P<0.05〕均明显升高,血小板MCF明显降低〔(8.32±0.58)×104比(13.05±1.10)×104,P<0.05〕,说明ΔΨm去极化增加。给予不同浓度LPS处理后,血小板ATP水平、AnnexinⅤ阳性率和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血小板MCF明显降低,说明ΔΨm去极化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1μg/mL LPS即可使AnnexinⅤ阳性率增加〔(10.45±1.08)%比(1.58±0.25)%, P<0.05〕,caspase-3活性升高〔RLU:(14.06±0.61)×103比(1.30±0.10)×103,P<0.05〕,MCF明显降低〔(9.48±0.50)×104比(13.05±1.10)×104,P<0.05〕。经100μg/mL LPS处理后血小板ATP水平、AnnexinⅤ阳性率和caspase-3活性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P(RLU):(7.00±0.03)×105比(6.25±0.26)×105, AnnexinⅤ阳性率:(55.35±2.42)%比(1.58±0.25)%,caspase-3(RLU):(32.00±3.75)×103比(1.30±0.10)×103,均P<0.05〕;血小板MCF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4.69±0.55)×104比(13.05±1.10)×104,P<0.05〕。结论大肠杆菌LPS可体外诱导小鼠血小板ATP升高、PS暴露、ΔΨm去极化及caspase-3活性增加,说明LPS可诱导血小板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

  • 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的血气分析变化特点

    作者:周仁鸥;王劲;刘江伟;张东;钱若筠;赵涛

    目的:探讨大鼠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状态下动脉血气变化特点,为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麻醉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沙漠干热环境轻、中、重度中暑组及其相应对照组共6组,每组8只。将大鼠置于模拟沙漠干热环境人工实验舱(温度41℃、湿度10%)内分别滞留约70、110、145 min建立沙漠干热环境轻、中、重度中暑模型;各对照组大鼠置于常温环境中至相应时间点。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便携式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并检测电解质。结果①轻度中暑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达(45.64±8.19)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至0.84±0.08,pH值下降至7.36±0.11,说明该组大鼠存在呼吸性酸碱失衡;中度中暑组细胞外液剩余碱(BEecf)下降至-3.00(1.50)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下降至(19.39±1.89)mmol/L,pH值下降至7.21±0.07,说明该组大鼠出现了代谢性酸碱失衡;重度中暑组各指标逐渐加重,且与轻度和中度中暑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CO2:F=6.537、P=0.006,SaO2:F=5.174、P=0.015,pH值:F=10.736、P=0.001,BEecf:χ2=16.021、P=0.000,HCO3-:F=5.612,P=0.011),说明该组大鼠存在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出现了严重的混合型酸碱失衡。②与各自对照组比较,中度中暑组血红蛋白(Hb)明显升高(g/L:15.31±1.84比13.28±0.94,t=2.791,P=0.014);重度中暑组Hb、红细胞比容(HCT)均明显升高〔Hb(g/L):16.59±2.52比13.42±1.15,t=3.224,P=0.006;HCT:(53.50±6.63)%比(45.50±4.47)%,t=2.828,P=0.013〕,说明从轻度至重度中暑阶段大鼠脱水程度逐渐加重。③轻度中暑组血钠正常(t=0.665,P=0.517),血钾轻度降低(t=-2.526,P=0.024);中度中暑组血钠明显升高(t=2.162,P=0.048),血钾明显降低(t=-5.458,P=0.000);重度中暑组血钠明显降低(U=12.500,P=0.038),以低钾为主,部分大鼠明显高钾(U=19.500,P=0.195)。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中暑大鼠出现了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脱水等改变。提示在治疗时,轻度至中度中暑阶段应以纠正呼吸性酸中毒为主,同时防治代谢性酸中毒,警惕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发展;中度至重度中暑阶段应在纠正呼吸性酸中毒的同时,积极防治并纠正逐渐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多重耐药菌定植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絮;李刚;易丽;李敏;王静

    目的:调查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MDROs定植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自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所有入住ICU超过24 h的患者进行鼻前庭拭子和肛拭子采样,并进行相关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填写病例调查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MDROs定植的危险因素;再将P<0.05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MDROs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72例有效患者入组。入ICU时有MDROs定植的患者为604例(36.12%),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2例(3.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529例(31.64%),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7例(0.42%),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6例(0.36%)。1068例入ICU时未发生MDROs定植的患者中ICU期间新发MDROs定植197例(18.45%),其中MRSA 24例(1.44%),产ESBL的肠杆菌118例(7.06%),MDR-AB 50例(2.99%),MDR-PA 5例(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ICU时MDROs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入ICU前使用抗菌药物>2种〔优势比(OR)=2.352,95%可信区间(95%CI)=1.847~4.464,P=0.002〕,入ICU前3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OR=2.862,95%CI=1.458~5.631,P=0.014)、入ICU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OR=1.781,95%CI=1.152~3.413,P=0.003)和入ICU前住院时间>9 d(OR=1.766,95%CI=1.235~3.986,P=0.021)。结论本院ICU MDROs定植率较高,以产ESBL的肠杆菌为主,ICU获得性MDROs定植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的定植也值得重视。对MDROs定植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患者和进行相应的主动筛查,并对预防耐药菌定植感染和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指导意义。

  • 短发夹高迁移率族蛋白B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通过HOXA9下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

    作者:张晓娟;焦丽丽;栾正刚;马晓春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表达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激活表达E-选择素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同源盒转录因子(HOXA9)小干扰RNA(siRNA)短序列转染至对数生长期的HUVE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实时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HOXA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无意序列nonsilence阴性对照组。取已经稳定转染pRNA-u6.1/Neo-HMGB1 shRNA质粒的HUVEC(低表达HMGB1的HUVEC),采用实时qPCR法检测HOXA9和E选择素的mRNA表达;另设nonsilence转染组作为阴性对照。将HOXA9 siRNA转染至低表达HMGB1的HUVEC中作为共同转染组,采用实时qPCR法检测E-选择素的mRNA表达;以HMGB1 shRNA组和HOXA9 nonsilence组作为对照。结果①空白对照组HOXA9 mRNA(2-ΔΔCT)和蛋白(积分A值)表达分别为1.094±0.115和1.031±0.060。与无意序列nonsilence转染组比较, HOXA9 siRNA转染组可显著降低HUVEC细胞中HOXA9的mRNA和蛋白表达〔HOXA9 mRNA(2-ΔΔCT):0.257±0.030比1.035±0.091,t=14.010,P=0.002;HOXA9蛋白(积分A值):0.278±0.042比0.975±0.014,t=27.310,P=0.002〕。②与nonsilence转染组比较, HMGB1 shRNA转染上调了HUVEC中HOXA9 mRNA(2-ΔΔCT)表达(2.519±0.278比0.856±0.063,t=10.100, P=0.001),同时下调了E-选择素mRNA(2-ΔΔCT)表达(0.311±0.046比1.080±0.201,t=7.415,P=0.000)。③与HOXA9 nonsilence组及HMGB1 shRNA组比较,HMGB1 shRNA和HOXA9 siRNA共同转染后HUVEC细胞中E-选择素 mRNA(2-ΔΔCT)表达明显升高(3.445±0.428比1.085±0.212、1.004±0.104,t1=8.507, t2=9.603,均P<0.001)。结论 HMGB1在HUVEC细胞核内可能通过HOXA9调节E-选择素的表达。

  • 热射病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苗利辉;宋青;刘辉;周飞虎;康红军;潘亮;胡婕;陈洁坤;张婷;吴振华;赵佳佳;周京江

    目的:探讨热射病(HS)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参与救治的39例H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统计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对胃肠道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9例HS患者中有32例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2.05%。共统计到27例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为(2.3±0.8)分;39例HS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为(17.3±15.2)d,ICU住院时间为(37.8±25.0)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7.8±14.0)d。胃肠道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分:26.30±6.00比17.40±6.00,t=3.555,P=0.001),而28 d病死率虽高于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75%(14/32)比14.29%(1/7),P=0.21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00);胃肠道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与ICU住院时间(r=0.797, P=0.000)及呼吸机使用时间(r=0.634,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胃肠道功能可反映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 热射病患者各器官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叶君;莫伟明;陈燕;杨爱平

    目的:通过分析热射病(HS)患者各器官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其对HS并发症的评估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萧山医院2011年至2014年收治的37例HS患者(HS组)和54例轻中度中暑患者(中暑组),记录所有患者各器官功能指标的实验结果,包括:①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TnI);②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③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尿酸(UA)、血肌酐(SCr);④电解质:血清K+、Na+、Cl-;⑤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⑥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剩余碱(BE)、标准碳酸氢盐(SB)、实际碳酸氢盐(AB);⑦血常规:血小板计数(PLT);⑧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统计37例HS患者上述各实验室指标的异常率;比较两组患者各器官功能指标初始值的差异,以及HS患者CK、PLT初始值与治疗过程中极值(高值或低值)的差异。结果37例HS患者TnI、CK、 LDH、 AST、血Na+、ALT、 D-二聚体、PaCO2、AB初始值和治疗过程中CK高值、PLT低值的异常率分别为73.0%、70.3%、81.1%、78.4%、78.4%、70.3%、70.3%、70.3%、75.7%、81.1%、75.7%,均大于70%;其余各指标异常率均<70%。HS组与中暑组TnI、 CK、 LDH、 AST、血K+、血Na+、 D-二聚体、 PLT初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I(μg/L):(0.087(0.026,0.306)比0.007(0.004,0.110),Z=-7.017,P=0.000;CK(U/L):392.30(287.60,524.10)比137.10(106.33,607.80),Z=-7.930,P=0.000;LDH(U/L):317.98±122.74比207.85±57.71, t=1.678,P=0.000;AST(U/L):94.90(52.80,155.80)比26.10(18.13,317.40),Z=-6.157,P=0.000;血K+(mmol/L):3.46±0.65比3.86±0.57,t=1.662,P=0.001;血Na+(mmol/L):129.75±7.34比138.79±4.26,t=1.674,P=0.000;D-二聚体(mg/L):2.53(0.63,6.00)比0.30(0.21,9.71),Z=-5.084,P=0.000;PLT(×109/L):144.62±86.14比219.48±64.76,t=1.669,P=0.000〕。CK、 PLT初始值与其治疗过程中极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K(U/L):392.30(287.60,524.10)比721.50(546.30,964.10),Z=-6.351,P=0.000;PLT(×109/L):132.40±82.55比68.24±44.62,t=1.688,P=0.000〕。结论 HS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并发症多,对机体损伤大;CK升高、PLT下降对判断病情变化有一定价值,实验室结果可使医生及时估计HS并发症。

  • 热打击对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潘志国;邵玉;耿焱;陈镜合;苏磊

    目的:探讨热打击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细胞骨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并分别置于37℃、5%CO2培养箱(对照组)或43℃细胞培养箱(热打击组)培养1 h。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法,高倍镜下观察热打击对HUVEC细胞骨架的影响。热打击组细胞培养1 h后继续置于37℃、5%CO2培养箱孵育,分别于0、6、12、18、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打击对HUVE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镜下观察对照组HUVEC细胞骨架形态正常;热打击组随热打击时间的延长,细胞骨架逐渐增粗、变短,且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对照组细胞G0/G1期DNA含量为48.57%,S期为44.62%,G2/M期为6.81%。在热打击后HUVEC细胞各时间点G0/G1期DNA含量为38.07%~55.19%,热打击后0、6、12、18、24 h组分别为54.06%、55.19%、48.23%、38.07%和41.03%;S期DNA含量为35.33%~48.18%,热打击后0、6、12、18、24 h组分别为35.33%、39.50%、42.50%、48.18%和47.99%;G2/M期DNA含量为5.31%~13.75%,热打击后0、6、12、18、24 h组分别为10.61%、5.31%、9.27%、13.75%和10.98%。说明当HUVEC细胞离开热打击环境后,G0/G1期DNA含量在6 h内明显高于对照组,至12 h时才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热打击可改变HUVEC细胞骨架结构,且细胞周期出现阻滞,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

  • 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临床救治分析

    作者:凌云;瞿嵘;罗裕锋

    目的:报告中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的救治经过,探讨MER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分析MER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输入性MERS患者男性,43岁,韩国人,因背部酸痛7 d、发热2 d入院。①病例特点:患者7 d前出现背部酸痛,无发热,无咳嗽、咳痰,被韩国疾病控制部门列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可疑感染者但未予特殊诊治;2 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7℃,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无气促,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无咽痛;有明确MERS患者接触史,为韩国第二代人传人病例。②辅助检查:2015年5月2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对3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显示均呈阳性,血清、痰液、粪标本也呈阳性。通过全基因组序列扩增与测定序列分析结果推测该病毒株可能来自沙特阿拉伯的Jeddah和Riyahh地区。入院时患者血液检查提示:白细胞偏低(3.2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0.73),血小板偏低(81×109/L)。入院时患者床旁X线胸片提示:双下肺少量渗出性病灶。③治疗措施:给予呼吸湿化吸氧仪加强氧疗(吸入氧浓度0.50~0.80,可耐受时设定流量为60 L/min),入院第20天改为鼻导管低流量吸氧,第24天停用;利巴韦林2.0 g口服负荷剂量后改为600 mg、8 h 1次(q8h),入院第10天减为600 mg、12 h 1次(q12h),第13天停用;入院第4天加用头孢曲松钠2.0 g、每日1次(qd)抗感染,第7天改为美罗培南2.0 g、q8h,2周后停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20 g、qd,共用7 d,入院第8天加用胸腺肽α1治疗,2周后停用;干扰素每周1次(仅用1次);同时给予护肝及继续口服甲硫咪唑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对症治疗。④患者入院后出现咳嗽、无痰,后出现咳少量黄黏痰,见少许血丝,随后转为干咳无痰;出现过短暂活动后轻度气促、腹泻;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入院第18天咳嗽消失。入院第5天出现双下肺叩诊浊音,后逐渐恢复清音;入院第5天出现肩胛下区和肩胛间区细湿啰音,双下肺呼吸音弱,3 d后啰音消失,5 d后右下肺呼吸音增强,18 d后恢复正常。入院后第1周患者仍持续发热,高体温39.5℃;第2周体温开始恢复正常。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CDC)复查病毒核酸显示:咽拭子在入院后第3天即转阴;血清标本在入院后第8天转阴;2周后粪标本转阴;痰液标本转阴迟,直至出院前5 d才转阴。患者氧合指数随治疗逐渐升高,入院第15天超过300 mmHg(1 mmHg=0.133 kPa)。床旁X线胸片提示:入院第1周胸部渗出迅速增多,第2周开始逐渐吸收,但直至出院仍未完全吸收。结论本例患者病程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无呼吸道症状,入院后出现高热、咳嗽、气促、腹泻等临床表现;治疗后患者痰液病毒检测消失,但X线胸片显示渗出并未完全吸收,可能是病毒性肺炎渗出病灶吸收延迟的原因;病原学方面,本例患者痰液标本转阴迟,说明肺部病毒的清除相对缓慢。该患者尚属我国首例输入性MERS,有关MERS的临床特点有待于更多的病例分析总结,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探索。

  • 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军;邹桂娟;吴允孚;薛继萍;李维勤

    中暑是指在高温热辐射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核心体温升高,引起潜在致命性机体紊乱[1]。依据致病因素,中暑可分为经典型中暑(高温环境所致)和劳力性中暑(高强度体力活动所致)。按照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重症中暑以核心体温升高(>40℃)伴脑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表现为意识不清、谵妄、惊厥等[2]。随着温室效应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之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类耐热能力逐步减退,中暑发生率呈上升趋势[3]。重症中暑可导致脑、循环、血液及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中暑患者的主要死因,其病死率高达58%~71%[3]。苏州地区自2013年7月7日至8月18日连续43 d高气温均在35℃以上,其中8月8日至10日的日高气温均在40℃以上。在此期间,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共收治9例中暑致MODS患者。反思重症中暑患者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救治经验,并进行文献复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 热射病的发病学特点及流行病学进展

    作者:王洪萍;莎宁;秦秀菊;娄云鹏;李海玲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致命性中暑,以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谵妄、惊厥、昏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热射病可定义为高体温诱导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其过程类似于严重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其主要的致病机制[3]。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热射病发生率波动在17.6/10万人~250/10万人,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地域差异[3-4],而中暑患者中热射病发生率可增至35%~40%[6-7]。热射病病死率为6.9%~9.7%[6-7],热浪期间可高达62.6%[8]。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热射病的预防胜于治疗[9]。为加强对热射病的认识和预防,现就热射病的发病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

  • 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二胺氧化酶与热休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喻文;罗红敏

    国内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讨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二胺氧化酶(DAO)在热休克患者中的作用。该研究纳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严重热休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0例。入组时分别测定其血浆iFABP和DAO含量,并留取全血测定内毒素水平,分析iFABP、DAO与内毒素水平的相关性;同时还测定了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α、IL-6)等水平。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热休克患者iFABP和DAO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动力学曲线表明,热休克患者iFABP和DAO水平分别在纳入后第3天和第4天达到峰值。经治疗后,患者iFABP、DAO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内毒素水平与IFABP、DAO水平呈正相关。研究者还观察到,热休克患者血清PCT、CRP、 IL-1、IL-6等水平显著升高,但WBC并未升高。该研究者得出结论:iFABP及DAO水平能很好地反映中暑热休克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治疗后iFABP和DAO水平明显下降,因此可能是热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 冷水浸泡对法尔茅斯公路赛中发生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喻文;罗红敏

    近期,美国研究者通过回顾性收集18年来在法尔茅斯公路赛中出现劳力性热射病(EHS)患者的资料,探讨冷水浸泡(CWI)的疗效(降温速度和存活率),以及性别、年龄和初始直肠温度(Tr)对降温速度的影响。该研究共纳入了274例EHS患者,平均每1000人中有(2.13±1.62)人发生EHS,平均每年发生(15.2±13.0)例。EHS患者初始Tr为(41.44±0.63)℃,进行CWI治疗后平均降温速度为(0.22±0.11)℃/min。经CWI治疗的EHS患者100%存活。EHS患者的降温速度与初始Tr(P=0.778)、性别(P=0.89)、年龄(P=0.70)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者发现,CWI治疗对所有EHS患者均有效;CWI对不同初始Tr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EHS患者治疗效果是相似的,降温速度也无显著差异。基于该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结果的证实,研究者建议对EHS患者可立即在现场组织实施CWI处理。

  • 积极血管内降温治疗可成功控制中暑相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作者:喻文;罗红敏

    中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状态,需要立即开始快速有效的降温治疗。日本学者报道了一个通过初始血管内降温成功治疗严重中暑患者的案例。患者男性,39岁,在炎热潮湿环境中1 d后出现意识障碍。初步检查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6分,体温40.7℃,随即进行了气管插管和液体复苏。医生将一个冷却导管插入患者血管内,并在到达医院32 min内通过血管内球囊导管系统积极降温。患者核心温度在17 min后降至38.8℃,平均降温速度为0.10℃/min。进一步检查显示,患者出现肝功能受损和肾功能衰竭。在住院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入院2 d后拔除冷却导管,未出现导管相关的出血、感染或血栓形成,血、尿细菌培养均呈阴性。患者3 d后拔除气管插管,5 d后出院,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该报道提示,在治疗中暑时要尽可能迅速给予降温处理,且应提供心血管支持。在严重中暑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初始积极的血管内降温是必要的。

  • 血必净可通过抑制蛋白酶激活受体1信号途径减轻热损伤诱导的内皮屏障破坏

    作者:喻文;罗红敏

    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中暑热休克病理生理的核心。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是凝血酶受体,在响应细胞外刺激导致内皮屏障功能破坏中起关键作用。然而,PAR1在热应激诱导内皮通透性中的作用是未知的。因此,近期国内学者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检测经热刺激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PAR1蛋白的表达;通过应用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中和抗体和血必净,观察PAR1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F-肌动蛋白重排和膜突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评价给予PAR1抑制剂RWJ56110、抗PAR1抗体和血必净对热休克相关ALI/ARDS小鼠PAR1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热应激2 h后可诱导内皮细胞PAR1蛋白表达,引起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一种PAR1激活剂)的释放;经过60 min或120 min热刺激后,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和F-肌动蛋白重排,该效应可通过RWJ56110、抗PAR1抗体和siRNA所抑制。PAR1介导膜突蛋白磷酸化,可导致F-肌动蛋白重排和内皮屏障功能的破坏。为证实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分别给中暑小鼠体内注射RWJ56110和抗PAR1抗体两种PAR1抑制剂,结果显示,二者均可显著减轻实验动物肺水肿、肺微血管通透性、蛋白渗出和白细胞浸润。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血必净可抑制PAR1膜突蛋白信号通路;体内外实验显示其具有维持内皮屏障功能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PAR1可能是中暑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

  • 麦加朝圣者回国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流行情况

    作者:罗红敏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于2012年在阿拉伯半岛流行,造成超过800人感染。为了解麦加朝圣者返回各自国家后MERS-CoV感染的流行情况,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人员对839名返回加纳阿克拉的成人非洲麦加朝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指标包括:呼吸综合征症状以及MERS-CoV、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甲型流感病毒(FLU A)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共有651名研究对象(77.6%)有呼吸综合征症状,其中179人(21.3%)至少有除MERS-CoV以外的病毒感染检测呈阳性(有症状者中22.4%病毒感染检测呈阳性,无症状者中有17.6%病毒感染检测呈阳性)。尽管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麦加朝圣者中检出率很高(HRV为16.8%、RSV为5.1%、FLU A为1.3%),但无一例检测出MERS-CoV。有16人(1.9%)检测出2种或以上的病毒,其中14人(1.7%)同时检测出RSV和HRV,2人(0.2%)同时检测出FLU A和HRV。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无论有无症状,麦加朝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尽管此次研究并没有发现麦加朝圣者回国后出现MERS-CoV感染,但有必要对其进行密切跟踪。

  • 劳力性中暑的现场处理

    作者:喻文;罗红敏

    劳力性中暑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严重状态,可能会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快速降温是治疗中暑有效的方法,但很少有关于在大型体育赛事上现场降温的安全性和逻辑性的报道。因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描述性的流行病学研究,旨在描述现场劳力性热射病(EHS)的治疗流程,比较患者在现场处理和转运到医院的治疗效果。该研究通过查看比赛当天医疗记录和救护车的运行表,纳入2005年到2012年期间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半程马拉松赛中出现EHS的患者。EHS定义为运动员核心温度与直肠温度高于39℃(102℉)并存在精神状态改变。由3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从相关临床记录表中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局。2位审查者用RedCAP数据库和双数据录入,记录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结局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分组比较患者现场处理或转运到当地医院接受治疗的差异。结果显示:在8年间超过23.5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此项赛事活动,696名接受了医疗救治,32例患者确诊为EHS。在EHS患者中,22例接受现场处理的患者中有68%用冷水浸泡治疗,59%出院回家;10例患者从赛场转运到当地医院,未接受冷水浸泡,有40%随后出院回家;没有患者死亡。该研究表明,在大型体育赛事中,对发展为EHS的运动员在现场用冷水浸泡法处理似乎是安全、有效的;现场处理EHS可减少将患者转运至医院的负担,更利于急诊对危重EHS患者的抢救。

  • 沙特阿拉伯一项有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全国性血清学研究

    作者:罗红敏

    相关研究证据表明,单峰骆驼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中间宿主,然而,与单峰骆驼有接触史并感染MERS-CoV的个体数量并不清楚,甚至有很多感染患者并不记得是否曾经接触过单峰骆驼。近有学者在沙特阿拉伯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血清学研究,旨在了解MERS-CoV抗体在普通人群及与单峰骆驼有密切接触人群的流行情况。研究人员对沙特阿拉伯全国范围内15岁以上的健康个体及与单峰骆驼有密切接触个体的血清标本进行了MERS-Co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1日期间,研究人员共对10009份标本进行了MERS-CoV抗体检测,其中有15份标本(0.15%)MERS-CoV抗体呈阳性。MERS-CoV抗体阳性者的平均年龄要明显小于经报道的、实验室验证过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岁:43.5±17.3比53.8±17.5,P=0.008);男性MERS-CoV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0.25%比0.05%,P=0.028);内陆城市阳性率高于沿海城市(0.26%比0.02%,P=0.003);与单峰骆驼有密切接触人群的MERS-Co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中放牧者比普通人群高15倍(2.3%,P=0.0004);屠夫比普通人群高23倍(3.6%,P<0.0001)。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与单峰骆驼密切接触的人群感染MERS-CoV的风险显著增加,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估计沙特阿拉伯全国范围内大概有44951名15岁以上的个体MERS-CoV抗体呈阳性,这部分人群可能是那些既往没有与单峰骆驼接触但又被确诊为MERS患者的传染源。

  • 冷水浸泡对穿着美式足球制服中暑高热球员的降温效果

    作者:喻文;罗红敏

    对中暑的美式足球球员,目前治疗推荐除去其身上的衣物和装备,将身体浸泡在冷水中进行降温,但穿着全套的美式足球制服是否会影响冷水浸泡(CWI)过程中直肠温度(Tr)的降温效果或体温下降后是否加剧低体温尚不清楚。因此美国学者进行了一项交叉设计试验研究,比较穿着全套美式足球制服或普通制服的中暑者分别接受CWI后Tr从39.5℃降至38.0℃所需时间及CWI后身着制服对Tr的降温效果。共纳入18位男性参与者,平均年龄(22±3)岁,身高(178.8±6.8)cm,体质量(82.3±12.6)kg,体脂(13±4)%,体表面积(2.0±0.2)m2。他们分别穿着普通制服(内衣、短裤、船员袜子、网球鞋)或全套美式足球服(控制T恤,网球鞋,泽西、足球裤子,覆盖膝盖、大腿和尾骨的衬垫,头盔,肩垫)。参与者在约40℃、3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运动,直到Tr达到39.5℃后,脱掉他们的T恤和鞋子,各自穿着制服浸泡在冷水(约10℃)中,记录Tr降至38.0℃的时间,并在浸泡30 min后每5 min测量1次Tr。结果显示,身着全套美式足球服组Tr降至38.0℃所需时间为(6.19±2.02)min,身着普通制服组为(8.49±4.78)min(效应量=0.48,P=0.03),降温速度分别为(0.28±0.12)℃/min和(0.23±0.11)℃/min(效应量=0.44,P=0.07)。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CWI后Tr没有显著差异(P=0.59)。据此研究者推测,身着全套美式足球服者降温更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CWI前皮肤温度更高、较少发抖、以及热传导更快。降温速度在身着美式足球制服者进行CWI被认为是理想的,并且穿着制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降温后低体温发生。因此临床医生可能不必关注身体核心温度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可直接对身着全套美式足球服的运动员进行CWI降温治疗。

  • 地塞米松可改善大鼠中暑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损伤

    作者:喻文;罗红敏

    严重中暑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损伤。地塞米松是一种用于控制炎症反应的免疫抑制药物。有学者利用中暑大鼠模型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旨在了解地塞米松是否可减轻中暑大鼠的高凝状态和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提高动脉低血压,减轻脑缺血损伤和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结果显示,所有中暑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明显升高,并伴随着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显著的升高以及蛋白C水平的降低。中暑诱导期间,血浆尿素氮(BUN)、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持续增加;纹状体中的甘油、谷氨酸和乳酸/丙酮酸水平也明显升高;而平均动脉压、血浆IL-10及纹状体局部脑血流量均降低。重要的是,中暑诱导期间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明显改善大鼠循环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血液高凝状态及脑缺血损伤。该研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可以减轻凝血活化、炎症和重要器官缺血/损伤,从而改善中暑预后。

  •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

    作者:孟庆义;邱泽武;王立祥

    突发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作用于特定人群,造成严重的群发性健康影响或危害的事件[1-2]。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是指对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其中医学救援是整个医疗卫生救援的一部分,强调的是医护人员在应急救援中应担负的职责与任务[3-5]。在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理流程中,医疗卫生活动贯穿整个过程,包括事发前的应急准备,事发时的应急响应,事发中的应急处置,以及事发后的善后处理等[6-7]。为此,中国毒理学会中毒及救治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了《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以规范和指导医护人员在突发中毒事件中实施应急医学救援活动。

  • 新型医用手套约束用具在预防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烦躁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作者:黄国敏;马明远;张斌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各种导管意外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出体外,其中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管道脱出[1-2]。非计划性拔管给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医疗护理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使其病程延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还可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3-4]。约束用具通常用于躁动患者或精神科患者,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5-7]。传统的手腕约束带和改良后的球拍式约束手套均不能完全控制患者手指活动,因此,本科开展了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系列研究,研制出新型医用手套约束用具,并应用于50例ICU患者,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1 02
199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