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细菌脂多糖对人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a、线粒体融合蛋白2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对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柯文波;张勇;李俊;郑启昌;熊俊

    目的 观察细菌脂多糖(LPS)对肝细胞株LO2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a(PGC-1a)、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线粒体形态和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LPS(10 μg/L)、LPS(10μg/L)+罗格列酮(10 μmol/L)、LPS( 10 μg/L)+GW9662( 10 μmol/L)作用LO2细胞株12h,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GC -1a、Mfn2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变化,荧光素酶二磷酸腺苷( ADP)/ATP发光检测细胞ATP含量,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乙二酯(DCFH-DA)测定细胞ROS生成水平.结果 经LPS处理LO2细胞后PGC-1a、Mfn2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14±0.0366比2.5896 ±0.2591;0.7432 ±0.1626比1.6236±0.3058,P<0.05);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肿胀明显、嵴模糊不清、基质密度低、少数线粒体膜不完整;细胞内AT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2.50 ±0.15比5.81 ±0.31,P<0.05);而ROS生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50.1920±6.3571比55.1920±9.1140,P<0.05).罗格列酮可通过提高PGC-1a、Mfn2基因表达逆转这一改变;而GW9662抑制PGC-1 a、Mfn2基因表达,进一步加重线粒体损伤.结论 LPS通过抑制肝细胞PGC-1a、Mfn2基因表达诱导线粒体形态改变及功能障碍.

  • 酸感受离子通道激活/抑制对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

    作者:梁静静;冯莹;陈谦学;潘松青;卢祖能;肖哲曼

    目的 观察酸感受离子通道( ASICs)激活/抑制对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的癫痫皮层脑电图癫痫放电的影响.方法 制作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阿米洛利、左乙拉西坦或酸性液体,记录脑电图癫痫样发电次数、波幅、放电间期变化.结果 在注射后60 ~ 90 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ICs抑制组癫痫样放电次数(0.69±0.08)、波幅(0.70±0.16)均明显下降(P<0.05),放电间期(1.46±0.18)延长(P<0.05);ASICs激活组在注射后30 min内,癫痫样放电次数增高(1.05±0.07)(P<0.05).结论 阿米洛利能抑制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发作,酸性液体可促进癫痫发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或激活ASICs通道有关.

  •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依赖的人胃癌细胞凋亡途径

    作者:解刚强;刘德纯;陈登庭;邓淼;汪建光;刘起鹏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胃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TGF-β1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小干扰RNA(siRNA)封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及封闭前后各Caspases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TGF-β1作用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0、24、48 h凋亡率分别为1.13%、14.88%、37.32%;Caspase-8 12 h后激活,Caspase-9 24 h后激活;白RNA干扰(RNAi)后Caspase-8表达明显下降,24 h后Caspase-8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1.2%,48~ 72 h未测到表达,96 h后Caspase-8表达重新出现,为对照组的9.2%.结论 TGF-β1通过Caspase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发生凋亡,由Caspase-8开始启动;抑制Caspase-8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TGF-β1/Caspases信号的转导,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 hUHRF1基因对人肿瘤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邵丽佳;周碧芳;严枫

    目的 观察hUHRF1基因对人肿瘤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小干扰RNA转染肿瘤SKOV-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hUHR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hUHRF1 mRNA在转染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转染组、阴性组和空白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0.42、1.66±0.27和1.62±0.29.干扰后,细胞增殖减少(P<0.05);各组别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320±4.174)%、(17.740±1.786)%和(15.440±1.233)%结论小干扰RNA沉默技术可以显著抑制肿瘤SKOV-3细胞hUHRF1的表达,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并显著诱导细胞凋亡.

    关键词: 卵巢癌 RNA干扰 hUHRF1
  • 雄激素抑制雌激素受体阴性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相关微小RNA的筛选及其功能学研究

    作者:吕淑华;牛昀;于琦;王淑玲;王亚红;张静

    目的 筛选雌激素受体阴性(ER-)雄激素受体阳性(AR+)乳腺癌细胞中AR相关的微小RNA(miRNA),并研究其细胞功能学.方法 选择MDA-MB-453乳腺癌细胞,雄激素二氧睾酮作用后miRNA芯片杂交筛选出明显上调的miRNA,对其中的let-7a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进行验证;通过转染let-7a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使let-7a下调4倍,通过构建质粒和细胞转染实验使let-Ta上调>8倍;噻唑蓝(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miRNA芯片筛选山明显上调的miRNA只有let-7a、b、c、d4个,RT-qPCR结果显示let-7a上调近13倍;细胞转染后,在let-7a低表达组,MTF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增殖活性增高,至第4天之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G1期分别为(72.30±3.16)%和(63.24±3.63)%,S期分别为(19.12 ±4.45)%和(31.00±4.56)%,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et-7a高表达组,则出现相反的结果.结论 let-7a能够抑制ER - AR+乳腺癌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可能在雄激素抑制ER - AR+乳腺癌细胞生长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 双靶向溶瘤腺病毒携带内皮抑素基因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立臣;潘旭波;周先亭;宋占文;苏长青

    目的 构建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携带小鼠内皮抑素基因(mE),研究其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抗瘤活性.方法 以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和缺氧调控元件序列(HRE)调控腺病毒E1a和E1b基因,基因组插入mE基因,构建双调控溶瘤腺病毒CNHK500-mE;在裸鼠模型中观察CNHK500-mE对肝癌移植瘤模型的疗效.结果 CNHK500能够在hTERT阳性的肝癌细胞中增殖[24 h:(16.67±4.04)%;48 h:(65.33 ±7.02)%;P<0.01],并介导mE高效表达;与空白对照组( 1895.80±323.37) mm3比较,CNHK500-mE和Ad-mE的抑瘤率分别为50.95%[(929.80±211.10) mm3,P<0.01]和29.99%[(1327.23 ±319.36) mm3,p<0.05];CNHK500-mE对癌组织间质血管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Ad -mE(P <0.05).结论 将mE与溶瘤腺病毒结合,发挥病毒增殖的溶瘤作用和基因产物的血管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瘤作用.

  • 小干扰RNA沉默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2对人肝癌细胞HepG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

    作者:褚忠华;张大伟;刘建平;韦金星;苏正;陕基德

    目的 检测小干扰RNA(siRNA)对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阿霉素(ADM)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2(MRP2)及其蛋白产物的抑制作用,观察对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浓度梯度法制作HepG2耐ADM细胞株(HepG2/ADM),ADM浓度从0.1~2.0 m/L:设计合成针对MRP2的siRNA小片段,转染HepG2/ADM耐药细胞,24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对MRP2基因mRNA和蛋白的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抑制MRP2基因表达后,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并计算各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HepG2/ADM对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和奥沙利铂的IC50值分别为0.3204、3.8002、0.2014和0.1221;siRNA明显抑制了HepG2/ADM细胞MRP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转染MRP2-siRNA后,HepG2/ADM细胞对ADM、5-Fu、长春新碱和奥沙利铂的IC50值明显减小,分别为0.1023、1.4417、0.0452和0.0268.结论 用siRNA沉默MRP2基因能够逆转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MRP2基因与HepG2/ADM肝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相关,可通过沉默MRP2基因提高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远端脾静脉-肝动脉分流术治疗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作者:廖清华;林伟箭;陆云飞;田磊;张海添;吴向华

    目的 观察小型猪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动物模型建立远端脾静脉-肝总动脉分流术(下称脾肝分流术)后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猪各15头分别建立脾肝分流术,对照组猪术后处死不饲养,实验组猪术后饲养30d处死.结果 脾肝分流术后胃脾区静脉血入肝亚甲蓝肝脏染色良好.维持静脉血入肝的脾静脉压力对照组为(20.51±0.74) cm H2O(1cm H2O=0.098 kPa),实验组为(23.09±1.36) cm H2O(P<0.05) 脾肝分流术建立后静脉和动脉两端形成压力差,对照组为(7.17±1.02) cm H2O,实验组为(9.55±1.32) cm H2O(P<0.05).术后实验猪无肝坏死及肝性脑病发生,脾肿大消失,肝功能等生化代谢指标术后7d波动大,14 d逐渐恢复,30 d恢复到成模时状态. 结论 压力差是维持静脉血入肝降低胃脾区静脉压力的原始动力.术后肝功能等生化代谢指标紊乱需要进一步治疗.

  • X-盒结合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吕海涛;刘三光;穆宏凌;闫长青;刘建华

    目的 检测X-盒结合蛋白1(XB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激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术中取的新鲜42例肝癌标本、15例同个体癌旁1.0cm肝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XBP1 、VEGF-C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7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标本中XBP1、VEGF-C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XB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396±0.0241、0.4152±0.0252、0.4095±0.0149,XBP1 mRNA在3组之间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中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47±0.0335、0.4195 ±0.0334、0.4019±0.0259,VEGF-C mRNA在3组之间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 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两种蛋白的表达,但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 肝癌组织中XBP1、VEGF-C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一致,均为高表达.

  • 反义B7-1质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李蕊;米曰堂;杨玉秀;张颖慧

    目的 构建反义B7-1质粒载体,为研究阻断B7-1/CD28共刺激分子通路提供基础.方法 设计含有Xho Ⅰ和BamH Ⅰ酶切位点的1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获取质粒载体pcDNA3-B7-1上的目的片段B7-1( 118~ 530 nt,426 bp),克隆入PMD18-T中间载体.PMD18-T-B7-1经Xho Ⅰ和BamH Ⅰ双酶切后,B7-1片段与pcDNA3B(-)连接,pcDNA3B(-)的Xho Ⅰ和BamH Ⅰ酶切位点与B7-1全基因序列所含酶切位点相反,构建反义B7-1表达载体.结果 反义基因重组体经过酶切和PCR检测,得到426 bp左右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证明插入的目的片段碱基序列与Genebank报道的B7-1基因序列(G1:111038144)中的B7-1片段100%同源,且反方向插入载体.结论 成功构建大鼠B7-1反义真核表达载体,为阻断B7-1/CD28共刺激通路抑制排斥反应奠定了基础.

  • 尾静脉注射质粒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扩增小鼠肝脏CD11c+树突状细胞

    作者:姜松耀;施敏敏;闵得金;何美美;陈皓

    目的 探讨载粒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质粒在小鼠体内扩增肝脏CD11c+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方法 采用快速尾静脉椎注法将含20 μg GM-CSF基因质粒的生理盐水2.0 ml导入小鼠肝脏内,对照组注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第7天取肝,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磁珠标记等分选出DC.Giemsa染色作形态学观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免疫表型.结果 实验组小鼠肝脏非实质细胞(NPC)大量增殖,主要分布于门静脉及其周围区域,质粒处理组中CD11c+DC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29.31%比6.77%,P<0.05).Giemsa染色显示两组DC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胞质无颗粒,然而实验组DC较对照组有明显凸起.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DC较对照组明显成熟,CD40、CD80、CD86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经快速尾静脉推注质粒GM-CSF的方法可显著可靠地扩增肝脏CD11c+DC的数量.

  • 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对原代培养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蒲小勇;闻安民;刘久敏;郑祥光;王怀鹏;徐战平;张仁礼;周香雪

    目的 观察转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基因对原代培养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s)增殖的影响,探讨IGF-1基因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pcDNA3.1-IGF-1,体外原代培养大鼠CCSMCs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CCSMCs分3组:转染pcDNA3.1-IGF-1组、pcDNA3.1组和对照组,转染后不同时间段(3、5、7、9d)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同时不同时间段( 24、48、96 h)酶免疫分析法(EIA)定量检测CCSMCs分泌IGF-1含量的变化.结果 成功克隆pcDNA3.1-IGF-1载体,成功原代培养CCSMCs;转染pcDNA3.1-IGF-1组细胞在转染后5、7、9d(分别为0.72±0.08、0.80±0.06、0.82 ±0.07)较转染pcDNA3.1组(分别为0.58±0.07、0.63±0.05、0.61 ±0.08)和对照组(0.59 ±0.06、0.61 ±0.07、0.62 ±0.03)增殖明显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pcDNA3.1组[分别为(46±7)、(48±9)、(50±11) μg/L]和对照组[分别为(47±11)、(52±10)、(51±10) μg/L]比较,转染pcDNA3.1-IGF-1组细胞在转染后24、48、96 h CCSMCs分泌的IGF-1含量[分别为(58±8)、(69±11)、(71 ±8) μg/L]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IGF-1基因可提高CCSMCs的增殖能力和增加IGF-1的分泌,可能是IGF-1基因治疗ED的基础.

  • Notch信号通路在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张媚;何亮;李俊;张临洪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鱼藤酮(5 μmol/L)处理PC12细胞,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和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同时以Notch信号抑制剂(2S)-N-N-(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10 μmol/L)处理上述PC12细胞,观察Notch信号通路抑制后PC12细胞对鱼藤酮处理的凋亡反应,分析Notch信号通路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鱼藤酮显著诱导PC12细胞凋亡[(35.6±5.4)%,P<0.05]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升高(0.52±0.15,P<0.05),并活化其Notch/Jagged1信号通路.DAPT显著抑制鱼藤酮诱导的Notch/Jagged1信号通路活化并降低PC12细胞凋亡率[(9.8±3.1)%,P<0.05]和Caspase-3活性(0.16 ±0.06,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活化是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 miR-155和miR-30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军;王辉;付海啸;孟松;徐溢新;刘浩;王磊;白津;徐为;郑骏年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iR-155和miR-30a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5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qPCR)检测癌及癌旁组织标本miR-155和miR-30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miR-15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量(0.84 ±2.27)显著高于其在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值(0.28 ±0.56,P<0.05);miR-155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30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量(3.16±8.11)显著低于其在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值(15.87±35.58,P<0.05).miR-30a的低表达与肿瘤侵犯层次、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miR-155和miR-30a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的潜在诊断及治疗靶点.

    关键词: 胃癌 miR-155 miR-30a
  • 两种不同方法诱导脂肪干细胞向表皮细胞分化效果的比较

    作者:韩兆峰;周健;魏爱周;郭鹏飞;张树堂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培养诱导脂肪干细胞(ASCs)向表皮细胞分化效果的差异,以寻找更好的诱导分化方法.方法 利用Transwell装置共培养HaCaT细胞与ASCs为共同培养组;在ASCs培养液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诱导培养为EGF诱导组;两种方法培养3、6d后的ASCs通过进行表皮细胞标志物角蛋白-19(CK-19)、β1整合素和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Pan-CK)染色检测并计数.结果 共培养法诱导3d后的ASCs细胞CK-19、β1整合素、Pan-CK阳性率分别为(25.8±4.1)%、(29.2±3.9)%、(18.3±2.7)%,明显高于EGF诱导组的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法诱导6d后的ASCs细胞标记物CK-19、β1整合素、Pan-CK阳性率分别为(34.1±5.7)%、(42.8±4.3)%、(29.4±3.3)%,显著高于EGF诱导组的细胞阳性率(P<0.01).结果提示采用共同培养法获得的表皮细胞数目多于EGF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HaCaT细胞共同培养诱导比单纯应用EGF诱导能够更好地促进ASCs向表皮细胞的转化.

  • RNA结合基序蛋白6-RNA结合基序蛋白5融合基因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巴玉峰;黄涛;李印;程金华;何山宏;秦子敏

    目的 观察RNA结合基序蛋白6-RNA结合基序蛋白5(RBM6-RBM5)融合基因的存在及其在乳腺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RBM6-RBM5融合基因进行检测,分析RBM6-RBM5融合基因在肿瘤细胞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例乳腺肿瘤组织RBM6-RBM5融合基因的表达为阳性,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02、0.61 ±0.04、0.58 ±0.05、0.65±0.03;2例乳腺肿瘤组织RBM6-RBM5融合基因的表达为阴性,相对表达量为0;6例正常乳腺组织RBM6-RBM5融合基因的表达为阴性,相对表达量为0.结论 RBM6-RBM5融合基因存在于乳腺肿瘤组织中,RBM6-RBM5融合基因的表达与乳腺肿瘤的发生明显相关.同时,该融合基因在不同乳腺癌患者提供的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也不尽相同.

  • 经下腔静脉逆灌注对肝移植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立志;蔡秋程;胡还章;方迎兵;张小进;江艺

    目的 观察经下腔静脉逆灌注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只自体原位肝移植SD大鼠按肝脏的灌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经下腔静脉逆灌注组与经门静脉正灌注组,各组35只.各组再随机分成术前对照组、术后6、12、24、48h5个亚组,各亚组7只.经下腔静脉逆灌注组:先开放下腔静脉,再同时开放门静脉与肝动脉;经门静脉正灌注组:先开放门静脉,再依次开放下腔静脉、肝动脉.分别检测两组中各亚组的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BUN)、肾损伤分子(KIM)-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各亚组左肾组织行光镜检查,观察肾组织KIM-1免疫组织化学,计算KIM-1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两组术前Scr、BUN、KIM-1及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灌注组比较,术后6、12及24 h逆灌注组的Scr、BUN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术后6h,Scr:(57.4±14.2) mol/L比(48.0±14.0) mol/L,BUN:(14.1±1.5) mmol/L比(8.0±1.1)mmol/L,TNF-α:( 330.1±11.6) ng/L比(294.5±16.2) ng/L;术后12 h,Scr:(125.0±40.4) mol/L比(105.4 ±40.6) mol/L,BUN:(32.2±2.8)mmol/L比(19.6±2.1)mmol/L;TNF-α:(503.6 ±46.6)ng/L比(261.8±9.1)ng/L;术后24h,Scr:(57.8±12.6)mol/L比(45.4±11.8) mol/L,BUN:(16.4±3.0) mmol/L比(13.6±3.2) mmol/L,TNF-α:(408.2±20.9) ng/L比(226.0±21.1) ng/L];术后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48 h逆灌注组血清KIM-1水平均显著降低[术后6h,(107.8±2.1)ng/L比(87.3±1.3)ng/L;术后12 h,(107.8±2.1)ng/L比(87.3±1.3) ng/L;术后24 h,(101.7±1.8)比(81.9±1.6) ng/L;术后48 h:(99.7 ±2.6) ng/L比(77.5±0.6)ng/L;P <0.05],肾组织中KIM-1阳性细胞计数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显著降低(术后6h,40±3比26 ±2;术后12h,45 ±3比31 ±3;术后24 h,56 ±4比35±4;术后48 h:60±3比32±2;P<0.05).结论 经下腔静脉逆灌注可减轻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害.

  • EN2在前列腺癌细胞株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玉峰;苏泽轩;赖彩永;袁道彰;唐晖;罗云;程云华;丁泓文;陈洁;都兴华;石利平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EN-2在不同前列腺癌细胞及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前列腺癌PC3、DU145和LNCAP细胞以及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中EN2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上述细胞培养液中EN2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 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EN2 mRNA和蛋白水平在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1.65±0.19、8.74±0.34)和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中(1.08±0.12、3.07±0.24)及DU145 (1.15 ±0.53、2.86±0.26)均高于人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0.42 ±0.11、0.86 ±0.99) (P <0.05),其中LNCAP细胞中EN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余两种前列腺癌细胞(P<0.05).结论 EN2在前列腺上皮细胞中呈低表达,在各前列腺癌细胞株中表达增高,并为前列腺癌细胞所分泌.EN2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有关.

  • 塞来昔布对SKBR3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妍心;张凯;陈胜阳;付庆林;闫争强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SKBR3细胞增殖与凋亡及核干细胞因子(N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SKBR3细胞株高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neu],应用噻唑蓝(MTT)、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印迹、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酶活性测定、流式细胞术等,观察塞来昔布对 SKBR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检测NS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变化.结果 MTT代谢率测定结果显示塞来昔布能显著抑制SKBR3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学观察到塞来昔布加药组SKBR3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免疫荧光与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S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塞来昔布为1 5、30、60、120 μmol/L时,NS蛋白分别为0.460±0.094、0.695±0.124、0.820±0.161、1.058 ±0.196,p53蛋白分别为0.898±0.166、1.231±0.254、1.518±0.309、1.828±0.362),而环氧合酶-2(COX-2)蛋白(分别为0.252±0.053、0.184±0.032、0.131 ±0.028、0.099±0.019)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分别为0.829±0.178、0.661±10.112、0.524 ±0.108、0.378±0.075)则相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塞来昔布使SKBR3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论 塞来昔布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SKBR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S表达上调有关.

  •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1p/19q联合缺失与p53、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和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张建国;李玉;刘正国;韩双印

    目的 探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及其与p53、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标本68例,其中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42例,WHO-Ⅲ级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26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析肿瘤组织中1p/19q缺失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组织中p53、PTEN和MGMT蛋白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与1p/19q联合缺失的相关性.结果 68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染色体1 p、19q缺失率及1p/19q联合缺失率分别为67.65% (46/68)、61.76%( 42/68)、57.35%(39/68).1p/19q联合缺失率在Ⅱ级和Ⅲ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p/19q联合缺失在额叶肿瘤的发生率(76.67%,23/30)明显高于颞叶(45.00%,9/20)及其他部位肿瘤(38.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19q联合缺失与患者性别及发病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p53和MGMT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而PTEN表达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p/19q联合缺失与p53和MGMT蛋白低表达相关(P<0.05),而与PTEN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与p53和MGMT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 慢病毒介导的KLF5转染对RKO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赖东明;周泉波;李文滨;褚忠华;曾育杰;陈双;杨一增

    目的 构建Kruppel-like factor 5(KLF5)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结肠癌RKO细胞中,观察KLF5对结肠癌细胞RK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小肠黏膜中扩增出KLF5基因编码区1374 bp的片段,随后将扩增KLF5片段插入慢病毒转移载体pCDH-CMV-KLF5 -Efl -copGFP,构建KLF5-pCDH-CMV-KLF5-EF1-copGFP.在脂质体介导下将构建成功的重组慢病毒转染人胚肾细胞株(293T)包装生产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感染结肠癌RKO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KLF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后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转染组进行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RKO细胞增殖的变化以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合成KLF5-pCDH-CMV-KLF5-EF1 -copGFP并转染入RKO细胞中.RT-PCR以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KLF5-pCDH-CMV-KLF5-EF1 -copGFP成功在RKO细胞中得到合成和表达.同时高表达的KLF5可以明显抑制RKO细胞的增殖(P<0.05).另外KLF5可以明显抑制RKO细胞的迁移能力(50.26±2.17比25.12 ±2.27,t=17.66,P<0.05)和侵袭能力(45.48±1.53比22.13 ±2.25,t=3.37,P<0.05).结论 KLF5可以有效抑制结肠癌RKO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在骨巨细胞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宇;马希峰;来秋山;张明生;巴玉峰;黄涛;陈清汉

    目的 观察骨巨细胞瘤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病理科保存的标本,标本中骨巨细胞瘤84例、骨质增生骨组织32例、异位骨化组织28例,对照组为正常骨组织20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和定位标本中的端粒酶hTERT基因,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表达水平.、结果 端粒酶hTERT基因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4%(39/84),表达强度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布定位一致;端粒酶hTERT基因在骨质增生、异位骨化和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骨巨细胞瘤组织的恶化可能与端粒酶hTERT基因相关.

  • Survivin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2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亮;陈志坚;余剑书;万锋;朱朝辉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2(LRIG2)基因及其产物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2例膀胱癌组织病理标本中的Survivin和LRIG2的表达,每例标本均选用癌组织中心、癌旁组织及其远端正常黏膜对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urvivin蛋白在正常膀胱黏膜中无表达,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90.28% 、33.33%,Survivin蛋白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G1组72.22%、G2组90.48%、G3组100.00%;在膀胱癌临床分期Ta~ Tis、T1~T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81.25%、97.50%;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6.00%、85.11%,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I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并随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LRIG2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urvivin和LRIG2表达呈负相关(r=-0.487,P<0.01).结论 Survivin和LRIG2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Survivin过表达和LRIG2基因突变或缺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微小RNA-23a调节前列腺癌细胞骨架蛋白的分子机制

    作者:蔡松旺;黄怀球;李小娟;陈锐涵;蔡燚;朱宝益;陶奕然;叶春伟;温星桥

    目的 探讨微小RNA-23a(miR-23a)影响前列腺癌细胞骨架迁移及侵袭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 PC-3前列腺癌细胞转染siPAK6、miR-23a模拟物,48 h后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LIMK1、磷酸化LIMK1( p-LIMK1)、丝切蛋白(cofilin)和磷酸化丝切蛋白(p-eofilin)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siPAK6组及miRNA-23a组PC-3细胞骨架的应力纤维均明显减少,肌动蛋白形态皱缩.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siPAK6组的p-LIMK1、p-cofilin的表达分别下降75%、80%(P<0.01),而LIMK1、cofili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转染miRNA-23a组的p-LIMK1、p-cofilin的表达分别下降60%、70% (P <0.01),LIMK1、cofilin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miR-23a可通过p21活化激酶6(PAK6)-LIMKl-cofilin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细胞骨架的重构,抑制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 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研究

    作者:杨大志;罗惠莉;易伟宏;王尔天;王敏;刘东宁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其成骨分化和体内异位成骨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空白组:10%胎牛血清+ DMEM培养基,对照组: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空慢病毒载体转染,实验组: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BMP-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检测3组不同培养基培养后人脐带间充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骨桥蛋白(OPN)、Ⅰ型胶原蛋白(COL1)、BMP-2的蛋白表达变化.yon kossa染色观察hUCMSC钙结节形成.大鼠肌袋内植入BMP-2转染hUCMSC/COL1,通过CT三维重建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其体内成骨能力.结果 hUCMSC BMP-2转染良好,转染率可达到(90.95±4.35)%,实验组细胞在第5天,ALP活性就由(26.492 ±7.105) U/g·蛋白增加至(38.625±11.592) U/g·蛋白,在第14天,实验组的ALP的活性可以高达(49.732±13.068) U/g·蛋白,对比空白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增加(P<0.05).对比空白组和对照组,实验组COL1、BMP-2和OPN蛋白呈现高表达(P<0.05).转染BMP-2基因后,hUCMSC培养28 d可形成大量的钙结节.BMP-2转染hUCMSC/COL1在大鼠肌袋内可异位成骨.结论 转染BMP2基因可促进hUCMSC细胞成骨能力.

  • 纳米金对人微血管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傅岳武;潘运龙;覃莉;巫青;刘英梅

    目的 观察纳米金(GNP)对人微血管周细胞增殖和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RGSS)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浓度为50 nmol/L直径分别为25、50、100 nm的GNP溶液;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周细胞株HBVP-1200;光学显微镜观察GNP作用周细胞、在细胞中沉积;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周细胞增殖;原子力显微镜( AFM)观察周细胞表面形貌;Western blot检测周细胞RGS5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组间的GNP( 25、50、100 nm)及对照组,其周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7.9±5.9)%、(121.7±3.4)%、(107.6±2.1)%及( 100.0±0.0)%;粒径越小,周细胞增殖率越高(P<0.05).(2)AFM观察到粒径越小的GNP处理后,周细胞表而形貌变化越明显.主要表现在细胞膜内陷、细胞表面出现较大孔洞,有细胞内吞现象. (3)Western blot检测到粒径越小的GNP,抑制RGS5蛋白表达越明显.结论 GNP促进人微血管周细胞增殖,抑制周细胞RGS5蛋白表达;并且GNP粒径越小,对周细胞影响越明显.当GNP粒径达到100 nm时,对周细胞增殖和抑制RGS5蛋白表达几乎无作用.

  • 急性胆道梗阻及去除梗阻对胆囊Cajal间质细胞及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作者:潘志坚;冯加锐;肖勇;余保平

    目的 观察急性胆道及解除梗阻对豚鼠胆囊鼠胆囊平滑肌的收缩、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Sham)、胆总管结扎2 d(BDL)和胆总管结扎2d后去结扎2 d(DBDL)3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胆囊组织炎症,亚甲蓝染色在活组织中观察胆囊ICC的网络结构,c-ki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胆囊ICC数目的改变,张力换能器记录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的张力.结果 HE染色结果可见,Sham组豚鼠胆囊未见明显炎症改变(Sham 2d及4d炎症评分分别为0.40 ±0.04、0.43±0.06),BDL组炎症改变明显(1.68±0.17),而DBDL炎症(0.88±0.0.08)较BDL组轻.亚甲蓝特异性染色后,NC、BDL及DBDL3组豚鼠胆囊ICC网络状结构均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NC组比较,BDL及DBDL两组胆囊c-kit免疫阳性细胞均减少;但是,去结扎后,胆囊c-kit免疫阳性细胞有所恢复.Sham、BDL、DBDL豚鼠胆囊平滑肌对1×10-8 mol/L 8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效应值分别为(1.675±0.233)、(1.301±0.229)、(1.402±0.234)g,对1×10-6mol/L乙酰胆碱(Ach)的效应值分别为(3.085±0.272)、(2.364±0.238)、(2.612 ±0.278)g.3组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肌条对CCK及Ach的效应均增强,呈浓度依赖性;BDL和DBDL两组振幅效应值同NC组比较小,起作用时间较慢(P<0.05).结论 急性胆道梗阻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障碍,ICC的数目减少可能是其中因素之一.

  • 脂肪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研究

    作者:应诚诚;胡万里;郑新民;李世文;孙江阳

    目的 观察脂肪干细胞( AD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潜能,为恢复阴茎海绵体神经受损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建立基础.方法 取SD雄性大鼠脂肪组织进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s,体外诱导成脂肪细胞和神经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 ADSCs表面分子阳性率:CD44(+)96.4%、CD45(-)1.7%、CD34(-)0.9%.成脂细胞油红O染色脂滴染成红色.神经细胞荧光染色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蛋白表达阳性,方法1[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吲哚美辛、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和方法2(EGF、bFGF+吲哚美辛、胰岛素、IBMX)诱导率分别为(74.0±3.3)%、(65.3±2.1)%和(51.0±1.2)%、(41.0±1.1)%,且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SCs在方法1作用下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率高,时间短;ADSCs可能成为治疗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较理想干细胞.

  • 膝关节置换伸屈闭式引流对术前术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杨玉宝;刘省臣;高忠礼;阚金庆

    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逐年增多,我们搜集了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单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手术及护理方式相同,术后引流的体位不同,总结引流量和血常规内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 Notch通路在肌源性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王滢丽;刘畅;梅晰凡

    干细胞技术的应用为解决糖尿病胰岛移植供体不足、扩增β细胞提供了可能[1].我们采用含有促进胰腺、胰岛细胞再生及增殖生长因子的胰腺提取液诱导肌源性干细胞(MDSCs)分化为有功能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后,探讨在胰腺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Notch通路的表达[2].

  • 晚期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祖细胞归巢的影响

    作者:薄成佳;陈波;贾瑞鹏;刘昊;吴然;葛余正;朱佳庚;李文成;吴剑平

    有研究结果证实,缺血预适应(IPC)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手段,在肾脏等脏器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它包括早期IPC和晚期IPC,不同的IPC阶段发生的具体机制不同.Patschan等[3]发现,内皮祖细胞( EPCs)可能参与了IPC的上述的脏器保护效应.

  • 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血管吻合方法的改进

    作者:李定宪;祝峰;胡有根

    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排斥的重要实验手段.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大鼠肾移植方法的基础上[1-4],对大鼠原位肾移植技术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种稳定实用的大鼠肾移植模型.

  • 尼莫司汀局部应用于大鼠正常脑组织对其血象的影响

    作者:虞云;张卫华;张继平;陈保忠;郑志;张宏敏

    尼莫司汀( ACNU)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药物[1],以往采用浸有ACNU的明胶海绵材料为载体、于胶质瘤切除后术中直接铺布于瘤腔壁[2],对ACNU接触局部正常脑组织后影响的报道尚少.我们以大鼠血象为主要评估指标,观察不同剂量ACNU接触局部大鼠正常脑组织后,大鼠血象包括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的变化,探讨大鼠正常脑组织对ACNU的大耐受剂量.

  • 鞘内注射右旋美托咪啶对吗啡戒断大鼠脊髓ERK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海林;张阳;钱燕宁

    阿片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长时间使用停药将发生戒断综合征.脊髓是介导吗啡依赖戒断反应的一个重要部位,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吗啡依赖及戒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右旋美托咪啶(DEX)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焦虑等作用,可抑制脊髓感受伤害性反应[2].

  • DC靶向性DNA疫苗在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沈海波;李克强;胡天军;杨峂

    小细胞肺癌( 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高的一种,针对小细胞肺癌靶抗原的基因免疫治疗是其防治的方向.前胃泌素释放肽(PGRP)是SCLC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1].我们从人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克隆了PGRP基因,构建具有DC靶向的DNA疫苗,免疫小鼠后得到了较理想的免疫效果.

  • 丹参川芎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立涛;张爱民;李广波;胡光;何运良;靳小石;杨季红;程树杰

    本研究旨在观察丹参川芎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微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测定胰腺微循环血流、采用keiji等的方法检测微血管通透性;B组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病理评分.

  • 兔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朱辉;姜涛;马嵋;苗玉清;伊力亚尔·夏合丁

    随着临床肺移植的发展,需要对包括供肺保存、缺血-再灌注(I/R)损伤等相关领域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大鼠是目前在肺移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实验动物[1].但相对于大鼠,家兔是手术操作接近临床实际且经济性较好的异体原位肺移植实验动物,在肺移植研究中有着广泛前景.

  • 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与125Ⅰ粒子经验公式计算粒子数量的对比

    作者:李庆霞;吴立丽;张宏涛;任菊娜;唐富龙;赵静;高贞;李健敏;王娟

    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是一种适形放疗,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的应用使得125Ⅰ粒子准确定位、高度适形、靶区剂量高、正常组织受量低、并发症少[1].迄今我国约有1000家医疗单位开展,但其中90%无TPS指导,仅靠医生经验[2-3]或遵循125Ⅰ经验公式估算粒子数[4-5],肿瘤靶区剂量学要求难以达到.

  • 条件复制腺病毒Ad-MK联合丝裂霉素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张明;吴凤鹏;石金苓;李庆霞;高献书;王娟

    条件复制腺病毒指在正常细胞内无复制或杀伤作用,而在同一机体内的肿瘤细胞中可选择性复制和溶解之,细胞裂解后释放的子代病毒颗粒又感染邻近的肿瘤细胞,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增殖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肿瘤特异性增殖型病毒[1].

  • 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软骨细胞骨架的影响

    作者:邢学武;卫小春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引起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是OA的特征之一.我们采用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作用于正常原代软骨细胞并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骨架,并观察软骨细胞钠离子通道被阻滞后是否会引起细胞骨架形态学变化,探讨关节软骨退变机制.

  • 食管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瑜;谢德耀;池闯;林晓铭

    凝血异常在恶性肿瘤中有较高发生率,有报道95%肿瘤患者拥有一项或多项凝血异常,并且凝血因子同肿瘤的发展转移相关[1].我们通过检测2002年8月至2007年2月行食管鳞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术前血浆中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探讨其临床意义.

  • Ras蛋白特异性DNA适配子的体外筛选与鉴定

    作者:吴红兵;王志维;毛志福;胡小平;张昊;柳亚奎;王杰

    我们利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 SELEX)体外筛选Ras蛋白的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DNA适配子,为冠心病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抗肿瘤活性生物衍生骨预防局部骨肿瘤复发

    作者:庄研;许卫红;林焱斌

    骨肿瘤手术中肿瘤切除残留骨缺损,影响稳定性,需局部植骨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局部肿瘤切除不彻底则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如能在植骨材料中复合化疗药物,在修复局部骨缺损重建稳定性的同时,以局部化疗手段杀灭残留肿瘤细胞,就能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定向分化研究

    作者:卢兆桐;李福泉;王玉波

    间充质干细胞( MSC)能够自我增殖,多向分化[1-2],且具有免疫调节等功能,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并不匹配的情况下输注同种异体MSC,一般不会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3-4],使MSC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手段成为可能.

  • 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楚胜华;冯东福;马延斌;邱建华;张红;朱志安;李志强;江普查

    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I)是一种组织特异性的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SATB1基因异常表达与多种实体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转移、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1-2].

  • 来沙木单抗和表柔比星联合诱导肾癌细胞协同性毒性

    作者:金星华;吴秀贤;张淑英;张洪泉;林春荣;李雪岩;笕善行

    来沙木单抗是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 TRAIL-R2)的人源化单抗,对晚期癌症患者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阿霉素能通过诱导TRAIL-R2表达增强来沙木单抗对癌细胞的活性抑制作用[1].

  • 新靶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干扰RNA对人脑胶质瘤侵袭能力及细胞质蛋白质组的影响

    作者:呼格吉乐;张军力;托娅;王俊瑞;高乃康

    人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由于瘤细胞呈弥漫性、侵袭性生长,预后极差[1-2].细胞周期失控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 CDK2)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是细胞周期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在驱动细胞周期进入S期和维持S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3-4].

  • 南瓜蛋白诱导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增敏作用

    作者:许春森;黄鹤光;陈明晃;谢捷明

    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抗生育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南瓜蛋白(CUS)是本课题组从南瓜瓜瓤中提取的新的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7 ×104,为碱性单肽链糖蛋白[1].

  • 腺病毒介导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转染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变化

    作者:周为民;吴浩荣

    我们采用pAD/CMV/V5-DEST Gate-way Vector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腺病毒载体,并将腺病毒介导的uPA基因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其纤溶活性及表达,为uPA的体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

    作者:董波;舒晓燕

    乳腺癌在早期即可发生转移,严重影响生存质量.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脱黏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重建等过程[1].胞外基质降解是肿瘤浸润转移的首要步骤和分子基础,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到主要作用[2].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个体化研究

    作者:乔师师;党晓卫;许培钦

    临床上,肝硬化是全球十大致死病因之一[1],其突出的表现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包括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及曲张静脉破裂、消化道出血等.国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各种断流术、分流术联合手术以及肝脏移植等手段[2].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作者:梁玮;钟世顺;邓万银;王丽珍;高丽影;张咩仔;何利平;李伟华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90例行食管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评价EMR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90例中食管上段(距门齿15~23 cm)病变16例,食管中段病变(距门齿23 ~ 32 cm)52例,食管下段病变(距门齿32~ 40 cm)22例;病灶平均直径为(2.05±3.12) cm.所有病变均顺利完成EMR.切除标本大小为(3.55±2.71)cm.手术时间为(18 ~ 125) min,出血量为(10 ~70) ml,病灶整块切除率为24.4%(22/90).术中出血4例(4.4%),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2.2%),无1例食管穿孔发生;术后食管狭窄3例(3.3%),均予保守治疗好转.90例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4 ~60)个月,术后5年内病变复发5例,总复发率为5.6% (5/90),无癌复发死亡病例.结论 EMR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6、-7水平测定的研究

    作者:耿文茂;张倩;苏忠学;吴亚光;秦成坤;徐健

    目的 检测60例胰腺癌患者及6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L)-2、IL-6、IL-7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 - CD8 -T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60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IL-2、IL-6、IL-7水平,并与60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D4 - CD8 -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为(3.43±0.88)%,低于正常人群(5.66±1.23)%(P<0.05);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水平为(2.00 ±0.42) ng/L,低于正常对照组(5.50 ±0.64) ng/L(P<0.05);IL-6水平为(210.68±10.82) ng/L,高于正常对照组(1.77 ±0.22) ng/L(P<0.05);IL-7水平为(1.89±0.32) ng/L,低于正常对照组(6.35 ±0.56) ng/L(P <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降低,IL-2、IL-7水平降低及IL-6水平升高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 低位直肠癌经肛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肠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剑锋;魏东;赵艇;蔡建;张远耀;高春芳

    目的 检测3种不同治疗方法下低位直肠癌经肛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患者术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低位直肠癌ISR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ISR组(A组,n=32):腹腔镜直肠前切除ISR组(B组,n=43):开腹直肠前切除ISR组(C组,n=38),采用肛肠压力监测仪分别检测3组术前、术后3、6、9、12个月肛管动力学、结肠末端动力学、肛管结肠末端动力学相关指标,观察并对比其变化趋势.结果 肛管静息压A、B、C组术后3个月[(33.53±6.58)、(24.69 ±5.62)、(14.86±5.54) mm Hg(1 mm Hg =0.133 kPa)]均分别低于术前[(49.37±14.32)、(47.32±7.87)、(46.50±10.02) mm Hg] (P <0.05),且A组[(33.53±6.58) mm Hg]比同期B、C组[(24.69±5.62)、(14.86±5.54) mm Hg]降低幅度小(P<0.05).3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阳性率于术后3个月均降低(P<0.05),且A组比同期B、C组高(P<0.05).球囊排出试验时间、初始排便容量阈值及大耐受容量A组均较B组提前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较C组提前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对排便动力学影响小.

  • 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与乙酰肝素酶表达的关系

    作者:王学军;王献魁;刘国希;李超;程春宇

    目的 观察乙酰肝素酶(Hpa)在乳腺癌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未行任何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乳腺癌的组织形态和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癌旁2 cm乳腺组织及距癌组织5 cm以上的正常乳腺组织中Hpa的表达.结果 60例乳腺癌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Hpa阳性表达率为68.33% (41/60),癌旁组织(癌旁2 cm)Hpa阳性表达率40.00%(24/60),正常组织Hpa阳性表达率0.00% (0/6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织比较,Hpa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a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标志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显示:Hp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体内瘤块直径、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状况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 0.05),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而且具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p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 Hp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均较高,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Hp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

    关键词: 乳腺癌 乙酰肝素酶
  • 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Sipa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缪苏宇;凌立君;崇梅红;王水

    目的 探讨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12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人进行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其中92例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比较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之间的关系.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及非条件Logisitic同归法计算各组P值及相对危险度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无明显相关(P>0.05).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蛋白的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均无明显相关(P>0.05).但Sipal rs931127野生型GG淋巴转移率22.6%,低于杂合型GA 48.3%和突变型AA71.0%(P<0.01),Sipal rs746429野生型CC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1.4%,也低于杂合型CT 64.2%及突变型TT44.4%(P<0.01).结论 Sipal基因rs931127多态性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无明显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rs931127 GA或AA以及rs746429 CT或TT基因型可能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

  •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病变隔膜形态学特征研究

    作者:乔师师;党晓卫;徐大千;吴阳;李捷;张红新;陈奎生;许培钦;张水军

    目的 观察分析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IVC)病变隔膜的形态学特征,探讨病变隔膜的形成机制.方法 大体观察2007年10 月至2010年l2月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的10例布-加综合征下控静脉病变隔膜形态特征,并利用光镜、电镜对比观察病变隔膜与 7例正常肝后段下腔静脉壁的组织结构差异.结果 术中见病变隔膜位于下腔静脉入右心房2.0 cm范围内.隔膜边缘较厚,中央偏薄,表面与IVC内膜相连.9例隔膜下方IVC有附壁血栓,5例病变隔膜局部有钙化.光镜下病变隔膜组织由粗大的均质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构成,胶原排列紊乱,部分胶原纤维呈透明变性.隔膜边缘为不等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少量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等病理改变;正常下腔静脉壁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完整.电镜下病变隔膜组织中可见较多的纤维细胞,表面有少量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内线粒体大部分嵴和膜脱落融合、模糊不清或缺失,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偶见凋亡细胞,但体积缩小;正常下腔静脉壁大内皮细胞排列规则,呈条带状分布,内皮细胞内可见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吞饮小泡,内皮细胞下为少量排列较稀疏的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结论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病变隔膜形成以纤维细胞增生为主,肝后段下腔静脉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隔膜的形成过程.

  •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不同病理条件下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洋;杨桦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iIEL)是一类数量庞大的淋巴细胞群体,位于肠上皮细胞( IEC)间基侧表面,分布于绒毛柱状上皮细胞间,是构成肠道免疫防御第1线的淋巴细胞.研究结果表明,iIEL作为调节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淋巴细胞,在维护肠道稳态方面及在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 心脏损伤与应激、炎症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王荣平;肖颖彬

    心脏是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应激损伤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1-2].研究结果显示多种高致死性心脏损伤疾病的发生与应激机制的激活密切相关.各种应激能单独诱导心脏损伤的发生机制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3].

  • 克罗恩病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压耘;陈建平;蒋敬庭

    克罗恩病(CD)是一种不明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常累及回肠远端和结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复发率高且预后不良.

  • 长期人造二尖瓣植入绵羊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常田;张利东;张晓华;钱雅君;王军;黄楠;李德闽

    目的 探讨建立长期存活的人造二尖瓣植入模型的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绵羊16只,雌雄各半,预实验6只,正式实验10只.麻醉成功后建立体外循环,经降主动脉插动脉灌注管,右心耳至右心房插静脉引流管,升主动脉根部置冷灌管,经左心耳显露二尖瓣,采用间断缝合方法植入人造二尖瓣.术后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华法林抗凝.结果 正式实验中成功8例并长期成活达5个月以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实验结束行病理检查各脏器未见异常,2例死亡.结论 绵羊作为长期存活人造二尖瓣植入模型的实验动物可行可靠、存活率高、术后易于管理.

  • 辛伐他汀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作者:武雅琴;冯冬杰;蒋峰;张治;黄建峰;张帅;尹荣;许林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是否能在体外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Ⅰ型细胞转分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肺泡上皮细胞MLE-1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辛伐他汀组(Sim)及缺氧复氧组(H/R),分别于缺氧2h后复氧0h、1d、3d和7d共4个时间点获取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Ⅰ型/Ⅱ型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Caveolin- 1/Pro-SP-C 阳性细胞数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Pro-SP-C和Caveolin-1蛋白水平,后行甲羟戊酸通路竞争实验观察左旋甲羟戊酸( L-meva)对辛伐他汀作用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缺氧复氧早期(d0及d1),Sim组较H/R组Caveolin-1/Pro-SP-C百分比显著降低;至d3和d7百分比则显著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H/R组比较,Sim组Pro-SP-C蛋白水平在d0及d1高,至d3和d7则显著下降,Caveolin-1蛋白水平在d1低,至d3和d7则逐渐升高,两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L-meva竞争试验显示:与Sim组比较,Sim+ L-meva组在各个时间点Pro-SP-C和Caveolin-1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Ⅰ型细胞的转分化,但其作用机制不依赖于甲羟戊酸通路.

  • 缺氧诱导因子-1α/bcl-xL小干扰RNA双靶向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

    作者:廖洪映;黄邵洪;李昀;蔡松旺;张健;陈惠国;王翠苹;吴伟彬;李小军

    目的 观察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4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B组用HIF-1α小干扰RNA处理,C组用bcl-xL小干扰RNA处理,D组用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联合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HIF-1α和bcl-xL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结果 B组和D组细胞的HIF-1α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0.733±0.157、0.766±0.208,蛋白表达量下降至0.372±0.095、0.395±0.077,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细胞的bcl-xL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0.514±0.183、0.509±0.168,蛋白表达量下降至0.447±0.097、0.410±0.089,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细胞增殖抑制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

  • 线粒体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洪琰;张忠强;孟宪利;王小祥;何旭;牛新强

    目的 探讨Omi/HtrA2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nsion system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癌旁组织及13例食管良性病变黏膜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结果 Omi/HtrA2的阳性表达率在食管癌组织中为70.00%,癌旁组织Omi/HtrA2为27.50%,食管良性病组织为23.08% (P <0.05);在中高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为83.33%,低分化癌中表达阳性率50.00% (P <0.05);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8.23%,有淋巴结转移组为56.52% (P<0.05) Omi/HtrA2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7.8%,阴性表达组为15.0%(P<0.05). 结论 Omi/HtrA2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陆力;王崇军;付庆林;韩培立;张新中;刘永强;王丽娜;崔勤涛;周朝元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对上述指怀的影响,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109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心肌梗死模型组(A组,n=38)、银杏叶治疗组(R组,n=39)和假手术组(C组,n=32).A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组术前30 min尾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2 mg/kg;C组仅在前降支留置一松结,不结扎各组再按术后观察时点(2h、6h、48 h、7d)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各观察时点采集各亚组大鼠心脏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和IL-6的表达.结果 (1)HE染色显示A组大鼠左心室前壁心外膜下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心肌纤维溶解、片状坏死,伴有多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心肌范围超过心壁厚度的1/2以上,心内膜侧仍见大量存活心肌细胞;B组心肌损伤程度较A组减轻;C组大鼠左心室前壁心外膜下散在心肌间质充血、水肿,未见心肌细胞坏死.(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术后2h、6h、48 h、7d各时间点A组ICAM-1( 493.02±86.32、550.05±87.36、695.05±117.35、807.56±132.05)和IL-6(153.02±26.32、179.05±28.36、185.35±37.05、161.18±31.05)、B组ICAM-1(434.83±75.63、508.45±96.21、596.28±105.36、679.25±129.54)和IL-6蛋白含量(137.83±33.63、155.42±26.21、157.28±25.36、135.25±26.54)均高于C组的ICAM-1 (310.59±82.31、330.27±80.32、320.95±81.36、341.84±82.35)和IL-6( 87.59±22.31、97.27±26.32、93.95±19.36、91.84 ±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观察时点ICAM-1和IL-6蛋白含量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中ICAM-1和IL-6的表达上调,上述指标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冠脉病变范围.(2)大鼠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干预,可下调心肌中ICAM-1和IL-6的表达,减轻大鼠心肌损伤程度,证实银杏叶提取物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表观遗传调控联合内分泌治疗降低女性肺腺癌细胞株NCI-H1975的增殖能力

    作者:范江;吴凤英;姜格宁;何文新;高文;丁嘉安

    目的 观察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手段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于女性肺腺癌细胞株NCI-H1975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DNA甲基转移酶(DNMT1)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CdR,AZA)作用于雌激素受体α(Erα)阴性的NCI-H1975.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细胞Erα及其下游的产物的mRNA水平改变.结果 经过药物诱导后NCI-H1975 出现Erα下游基因产物PR表达上调.4-羟基三苯氧胺(4-OHT)能抑制经过诱导处理的NCI-H1975细胞株的增殖.以AZA 2.5μmol/L、TSA 100μg/L浓度能诱导NCI-H1975使之PR表达上调程度强(P<0.01).同时在该浓度下诱导后,经4-OHT抑制后增殖能力下降(P<0.01).结论 HDAC抑制剂以及DNMT1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于NCI-H1975具有抑制增殖的能力.

  • 短时长吸入一氧化氮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志坤;李劲松;胡辉;王建军;江科;聂君;乔新伟

    目的 探讨低浓度一氧化氮(NO)预处理及其吸入时长的不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7只,分为空白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NO预处理10 min组(NO-10 min组)、NO预处理1 min组(NO-1 min组),NO预处理60 min组(NO-60 min组),分别于不同的再灌注时间点采集标本,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干/湿重比(W/D),丙二醛(MDA)浓度,髓过氧化酶(MPO)活性,肺损伤组织学评价等指标,比较前3组再灌注后2、6、24 h结果,取IRI严重时间点,比较各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清和左肺组织NO浓度.结果 再灌注6h肺损伤严重;与I/R组比较,NO-10 min组各时间点指标明显改善(P<0.05),NO吸入具有肺保护作用;NO-1 min组肺损伤无改善(P>0.05);NO-10 min组与NO-60 min组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相似(P>0.05).结论 短时长吸入低浓度NO预处理可以改善IRI,但是其保护作用不与NO预处理时长成正比.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突变

    作者:陈克终;杨帆;赵辉;周足力;姜冠潮;王俊

    目的 探讨经气管超声引导内镜穿刺(EBUS-TBNA)纵膈淋巴结穿刺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全部26例经EBUS-TBNA纵膈淋巴结穿刺诊断为肺腺癌的标本.穿刺针为EBUS标准22G针,待涂片快速细胞学病理诊断腺癌后,在同一部位穿刺,将穿刺标本推入生理盐水中.经离心后首先提取组织DNA,采用胸外科优化的突变体富集法检测外显子19及21的突变.首先经过特异性消化野生型EGFR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再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因绝大部分野生型基因已断裂,无法作为PCR反应模板,使得扩增产物中突变型基因的比例大大增加.结果 全部26例患者均成功提取DNA,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岁(34~ 79岁).经EBUS穿刺2组、4组、7组或10组淋巴结,诊断为肺腺癌,涂片标本均显示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多量腺癌细胞.经改良突变体富集法检测示其中12例存在EGFR突变,突变率达到46.2%,7例为外显子19突变,5例为外显子21突变,余14例阴性全部标本均进行测序验证,14例阴性者测序也为阴性,12例突变者测序仅7例为阳性,余5例测序为阴性.全部12例EGFR突变患者中4例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术后对肿瘤标本再次检测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与术前相同.结论 采用EBUS-TBNA穿刺纵膈淋巴结组织标本来检测EGFR突变是可行的,通过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可获得更高的检出率.

  • 供体脾细胞联合抗CD154输注诱导肺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王光锁;王正;武延格;杨林;孙学峰;钱有辉;林少霖

    目的 探讨供体特异性输注(DST)联合共刺激阻断(DST/抗CD154)诱导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免疫耐受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DST/抗CD154方案诱导的免疫耐受模型术后15、25、100 d取出移植气道检测形态学改变,利用CSME-80鼠cDNA芯片检测15d耐受组和同种异体移植组移植物内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表达与排斥和耐受之间的关系.选择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qPCR),鉴定验证基因芯片的可靠性.结果 免疫耐受组OB前期存在大量显著表达差异基因,Rapl信号通路、CD40/CD40L相关及其他T细胞表面分子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细胞生长等促进纤维增殖的部分基因显著下调表达.部分促炎因子同同种异体移植组一样上调表达.结论 Rap1信号通路、CD40/CD40L相关及其他T细胞表面分子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细胞生长等促进纤维增殖下调表达的部分基因等可能与肺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耐受相关.

  • 不同浓度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包敏;税朝祥;吴清玉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戊二醛(GA)处理人自体心包后的组织学特点、力学性能及钙化程度.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0.1%、0.5%、1.0%、5.0%、10.0%)的GA在短时间内(10 min)处理人体心包,以未处理新鲜自体心包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验GA对心包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单轴拉伸试验评估心包组织的力学性能,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钙盐沉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MTT结果提示GA对心包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以0.5%GA为明显,仅为对照组(未用GA处理)的22.0%.力学性能显示心包组织的大抗拉负荷及大应变强度随GA浓度的增加而改善,至0.5%为佳,GA浓度再升高(1.0%~10.0%)则大抗拉负荷及大应变强度下降.原子吸收光谱法发现0.5% GA钙盐含量多,比对照组(未用GA处理)高31.4倍,而再增加GA浓度(1.0% ~10.0%)则钙盐含量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结论 新鲜的心包组织细胞活性好,钙盐含量少,大抗拉负荷及大应变强度较差;而GA短时间处理心包组织后,细胞活性降低,大抗拉负荷及大应变强度较未经GA处理过的好,但在用GA处理的不同浓度中,钙盐含量均明显增加.

    关键词: 自体心包 戊二醛
  • 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在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李斌;董啸;徐建军;张小强

    目的 观察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在体外循环(CPB)术后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建立SD大鼠深低温停循环(DHCA)肺损伤模型,32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DHCA 15 min 、30 min、45 min组,术后6h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和肺组织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和血清PBEF表达及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BEF在肺组织中表达及定位;观察肺脏病理形态学改变;术中监测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DHCA 15 min、30 min、45 min组血清中PBEF表达分别为(6.636±0.124、8.663±0.129、11.067 ±0.210)、肺组织中分别为(7.502±0.648、15.269±0.803、24.311±0.524)较Sham组血清中(3.370±0.010)、肺组织中(4.664±0.006)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发现肺血管内皮、肺泡上皮和中性粒细胞中PBEF均有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可见随着DHCA时间的延长,肺损伤程度明显增加.结论 随着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加重PBEF表达增加,PBEF可能成为研究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新的切入点.

  •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

    作者:李德生;冯彪;伊力亚尔·夏合丁;阿布都艾尼·吐尔洪;居来提·艾尼瓦尔;张力为

    目的 观察贲门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97例贲门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CD3+、CD4+、CD8+细胞),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IL-4、IL-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R(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β水平.结果 贲门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0.43±0.13)较正常对照组(0.58±0.12)降低(P<0.05),其Th1细胞表达的IL-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Th2细胞表达的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及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其特征为:CD3+、CD4+细胞减少(P<0.05),而CD8+细胞增加(P< 0.01);CD4 +/CD8+细胞比值下降(P<0.01),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升高(p<0.05) 贲门癌根治术后1个月CD3+、CD4+细胞回升,CD8+细胞回降,同时血清sIL-2R和TNF-β水平降低(P<0.01).结论 贲门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降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

  • 原花青素处理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刘洋;刘珊珊;朱海龙;孙国成;金振晓;刘维永;易定华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处理去细胞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分别比较去细胞处理、原花青素去细胞联合处理、戊二醛处理和新鲜未处理带瓣牛颈静脉管道管壁、瓣膜的厚度、大体形态、组织学特点、含水量、热皱缩温度及断裂强度,并进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原花青素去细胞联合处理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较未处理组的管壁、瓣膜厚度[管壁:(0.81±0.17) mm比(0.79 ±0.14) mm,瓣膜:(0.23±0.07) mm比(0.21 ±0.05) mm,P>0.05]、组织含水量[管壁:(85.30 ±2.13)%比(88.10±2.93)%,瓣膜:(87.30±2.67)%比(91.40±3.41)%,P>0.05]无明显变化;管壁、瓣膜断裂强度[管壁:(10.32±1.07)N比(6.83±1.03)N,瓣膜:(7.49±0.81)N比(3.21 ±0.57)N,P<0.05]和热皱缩温度[管壁:(85.30±1.21)℃比(70.40 ±0.32)℃,瓣膜:(87.30±2.67)℃比(70.70±0.61)℃,P<0.05]明显提高,与戊二醛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花青素去细胞联合处理组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管壁:(0.041 ±0.011)%比(0.178 ±0.037)%;瓣膜:(0.096±0.017)%比(0.311 ±0.063)%;P <0.05].结论 原花青素去细胞联合处理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

  • 应用自体心包为材料制作肺动脉狭窄模型

    作者:陈泽锐;王德;吴信;潘湘斌;洪亮;李守军

    目的 探讨自体心包条带制作肺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8头小型猪分别接受左侧第3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用生理盐水浸泡30 min后,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 ~ 40%,术后1个月正中开胸,应用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测量左肺动脉环缩术后跨狭窄段收缩压差及狭窄处肺动脉内径,行肺动脉支架置入术,3个月后取材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左肺动脉环缩后即刻,左肺动脉内径从(16.0±0.4) mm减少到(6.4±0.2)mm(P<0.01),而术中环缩后跨狭窄段压差为35(18 ~52) mm Hg(中位数,极值,1mm Hg=0.133 kPa),环缩术后1个月与环缩后即时结果比较,动脉内径及跨狭窄段压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缩术后8只小型猪均存活,未出现环缩带松脱、断裂等并发症,也未出现左肺动脉发育不良或动脉闭锁.病理结果显示环缩处肺动脉未见钙化灶,周围肺动脉壁组织大致正常.结论 在动物肺动脉狭窄模型制作中,应用自体心包环缩带是切实可行的.

  • 肺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的筛选

    作者:周雪峰;但攀;朱明林;张力;杨泽天;马麒;赵金平

    目的 应用高通量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芯片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分别提取6例肺腺癌患者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RNA,体外逆转录制备并标记为双链cDNA(ds-cDNA),与含有22 000条IncRNA芯片进行杂交,计算机扫描并分析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结果 在肺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达1025条,其中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 464条,低表达的lncRNA 561条(变化>2倍且P <0.05).结论 肺腺癌的发生过程中lncRNA的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lncRNA与肺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FasL基因转染对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影响

    作者:廖东山;廖崇先;陈良万;陈昆;余毅;黄庆;李增棋

    目的 观察转染FasL基因在心脏移植中是否可以诱导出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方法 取SD大白鼠为受体,Wistar大白鼠为供体,各68只,分成3组,Ⅰ组:20只,心脏直接进行移植;Ⅱ组:20只,单用多聚乙烯亚胺(PEI)转染心脏后移植;Ⅲ组:28只,供心移植前用PEI介导克隆大鼠FasL(rFasL)基因转染,质粒DNA(μg)∶PEI(μl)=20∶40.分别检测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心肌组织的苏木素-伊红(HE)染色、FasL的表达、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的原位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FasL蛋白水平.结果 (1)Ⅲ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为(17.8 ±0.6)d,较另2组明显延长(P<0.01).(2)Ⅰ组和Ⅱ组心肌组织的FasL水平渐升高,但前3d均未超过40%,Ⅲ组FasL水平在移植后3 d即达较高水平(63.65 ±3.31)η% (P <0.01).(3)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Ⅲ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由(13.40 ±3.46)细胞数/mm2终升至(48.90±6.91)细胞数/mm2(P<0.05),凋亡细胞大多为浸润的炎性细胞,但Ⅰ组和Ⅱ组有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4)Ⅲ组FasL mRNA的转录强度和蛋白表达均比Ⅰ、Ⅱ组明显升高.结论 适当浓度的FasL基因转染移植心脏,可以诱导出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 纤维蛋白胶联合转染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预防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

    作者:万力;曹园平;王文俊;王群;刘季春

    目的 为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再狭窄,探讨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联合转染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对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非支架组(NS组)、纤维蛋白胶外支架组(FS组)、纤维蛋白胶联合转染TIMP-1组(TS/FS组) 建立兔颈外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术模型.术后28 d取出移植静脉桥,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移植静脉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移植静脉中TIMP-1基因的表达.结果 术后28d,TS/FS组移植静脉内膜厚度及内膜面积分别为(37.98 ±4.19) μm及(0.557±0.049) mm2,与NS组的( 76.87±4.32) μm、(1.025 ±0.103)mm2及FS组的(50.28 ±4.69) μm、(0.743±0.052) mm2比较,明显减少(P<0.05);TS/FS组移植静脉中膜厚度及中膜面积分别为(28.45 ±3.01) μm及(0.458 ±0.053) mm2,与NS组的(55.98±4.33) μm、(0.944±0.084) mm2及FS组的(36.46±4.36) μm、(0.643 ±0.056)m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和FS组比较,TS/FS组TIMP-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胶联合血管外膜TIMP-1转染能够实现移植静脉TIMP-1基因的过表达;纤维蛋白胶外支架联合TIMP-1对移植静脉内膜和中膜增生有协同抑制作用.

  • 腹腔扩容术对猪休克复苏后腹腔高压症心脏的影响

    作者:刘道城;谭浩;张连阳;宗北文;杜文华;王正刚;王翔

    目的 观察腹腔扩容术对腹腔高压症(IAH)心脏影响.方法 建立失血性休克、门静脉不全阻断复苏后猪IAH模型,随机分腹腔扩容组(n=4)及假手术组(n=4),分别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缩短分数(FS)和射血分数(EF),测心脏干湿比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 与休克前比,IAH后2 h心率加快(154次/min比123次/min),MAP下降[110.0 mm Hg(1 mm Hg =0.133 kPa)比127.5 mm Hg],FS下降(29.8%比40.4%),EF下降(55.5%比72.0%)(P<0.05).与IAH后2h比,腹腔扩容组手术后8h及12h较假手术组心率减慢(124次/min比156次/min,120次/min比156次/min)( P<0.05) 腹腔扩容组22 h后与IAH后2h比,EF上升(P <0.05).结论 腹腔扩容术可显著改善本IAH模型的心率及EF.

  • 乳腺癌抗雌激素药物耐药蛋白1在食管鳞癌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伟;邓波;王如文;蒋耀光;谭群友;范小清

    目的 探讨乳腺癌抗雌激素药物耐药蛋白1( BCAR1)在食管鳞癌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间46例食管鳞癌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BCAR1水平;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4年2月至2006年7月间106例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CAR1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BCAR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食管鳞癌BCAR1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早期食管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切除肿瘤后,血清BCAR1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BCAR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97%( 103/106),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有16例弱阳性,阳性率为15% (16/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AR1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明显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明显无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BCAR1高表达组生存时间少于低表达组(P<0.01);经COX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BCAR1表达和淋巴结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食管鳞癌血清和组织中BCAR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疾病进展、治疗效果、分化程度和预后相关,可作为食管鳞癌诊断和判断预后重要新的肿瘤分子标记.

  • 消退素E1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郭凯文;邱文洪;钟伟;易卉玲;武庆平

    目的 观察消退素E1( RvE1)对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ALI模型,12h后处死,观察RyE1治疗对肺组织形态、湿/干比、肺泡灌洗液(BALF)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组织匀浆核因子-κB( NF-κB)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给予RvE1治疗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RYE1治疗组肺湿/干比值(4.637 ±0.125) g/g、TNF-α含量(217.2 ±30.1)ng/L较ALI模型对照组肺湿/干比值(4.906±0.176) g/g和TNF-α含量(372.2±20.6)ng/L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vE1治疗组肺组织匀浆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ALI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RvE1能减轻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对ALI具有保护作用.

  • KDR 启动子/增强子靶向干扰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倩;邓勇志;徐俊文;陈丽;杨雪峰

    目的 针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B亚单位(Pik3cb),构建KDR特异性启动子/增强子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KDR特异性启动子/增强子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鼠VEC.实验分5组,A组:正常VEC;B组:转染特异性KDR质粒,浓度2.0 mg/L;C组:转染非特异性巨细胞病毒(CMV)质粒,浓度2.0mg/L;D组:转染空质粒,浓度2.0 mg/L;E组:阳性对照渥曼青霉素,浓度50 nmol/L.分别于转染24、48、72 h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ik3cb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结果 转染24、48、72 h后,RT-qPCR法测得KDR组Pik3c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4.82 ±2.77)%、(50.54±3.98)%和(35.47±4.8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CK-8法测得KDR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98±2.25)%、(24.32±3.04)%和(26.38±5.06)%;流式细胞仪测得KDR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9±1.3)%、(31.0±7.4)%和(44.5±8.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KDR特异性启动子/增强子真核表达载体可通过下调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VEC增殖并促使其凋亡.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肺腺癌细胞耐顺铂的逆转作用

    作者:齐咏;李玉光;刘青锋;张罗献;马利军;韩双印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DDP耐顺铂(DDP)的逆转作用,探讨其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 以噻唑蓝(MTT)法检测TNF-α 250、1000 U/ml与DDP联用对A549/DDP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以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法检测TNF-α 250、1000 U/ml与DDP联用对A549/DDP细胞的凋亡.结果 250、1000 U/ml TNF-α可使DDP对A549/DD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7.12 mg/L分别降至5.02、4.28 mg/L,能够逆转A549/DDP对DDP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418、1.663(P<0.01).细胞凋亡试验中250、1000 U/ml TNF-α+DDP(7.12 mg/L)两组细胞凋亡率同无药组和DDP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NF-α能够逆转A549/DDP对DDP的耐药,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差异表达蛋白

    作者:王冬滨;张逊;韩洪利;徐医军;石珍亮;沈玉光

    目的 筛选和鉴定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 分别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Ⅰ期NSCLC患者、7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Ⅰ期NSCLC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离、筛选和鉴定.结果 每一标本的3张2-DE图谱半均蛋白质点数约(323±11)个.共挖取51个差异蛋白质点,经MALDI-TOF-MS分析,成功鉴定出5种蛋白质,均为上调蛋白,分别为α1-酸性糖蛋白、C1酯酶抑制物、血管紧张素原、转铁蛋白及转甲状腺素蛋白A链.结论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Ⅰ期NSCLC血清中鉴定出5种差异表达蛋白,为开发NSCLC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的候选蛋白.

  • 黄芩苷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郑海峰;王英妹;武铁军;李庆祥;张健;段国辰

    目的 探讨黄岑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加入0.000、0.625、1.250、2.500、5.000、10.000 mg/L黄芩苷,分别孵育24、48、72 h,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1.22 mg/L黄芩苷孵育A549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 1(Cyclin D1) 、p2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Cyclin D1、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黄芩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2 mg/L黄芩苷作用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0.68±0.16、0.48±0.05、0.27±0.06)比较,PCNA mRNA表达(0.22±0.03)、Cvclin D1 mRNA表达(0.08±0.02)显著下降(P<0.01),p21 mRNA表达(0.47±0.07)显著升高(P<0 01) 与对照组(1.75±0.05,1.59 ±0.24,0.59±0.02)比较,黄芩苷组PCNA蛋白表达(0.34±0.02)、Cvclin D1蛋白表达(0.50±0.02)显著下降(P<0.01),p21蛋白表达(1.39±0.05)显著升高(P<0.01).结论 黄芩苷可通过下调PCNA、Cyclin D1表达,上调p21表达,发挥其抑制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对A549肺癌细胞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明明;倪才方;陈珑

    目的 观察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对A549肺癌细胞的不良反应.方法 设置实验组(5个单体浓度组:1、10、40、80、120 mg/L)及阴性对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单体与A549肺癌细胞接触后30 min、1、3、5d细胞吸光度(A)值.用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接触单体1d后细胞凋亡、坏死百分比.结果 10mg/L组5 d以及40、80、120 mg/L组1、3、5d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0、80、120 mg/L组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为(1.78±0.09)%、(3.97±0.22)%、(4.58±0.36)%、(5.27±0.14)%,坏死百分比分别为(3.43±0.08)%、(6.70 ±0.21)%、(7.93±0.40)%、(9.51±0.64)%,较对照组凋亡及坏死百分比(1.14±0.08)%、(1.24±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A单体对A549肺癌细胞有毒性作用.

  • 大鼠胸腺素β4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作者:刘德胜;肖诗亮;陈洁;魏战杰;王博;周诚

    目的 构建大鼠胸腺素β4 (Tβ4)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并观察Tβ4的表达.方法 从Genbank获取大鼠Tβ4基因序列,化学合成后连接入线性化慢病毒载体pGC-FU,得到重组慢病毒载体pGC-FU-Tβ4,将其转化细菌感受态细胞后行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鉴定. pGC-FU- Tβ4、pHeIper 1.0、pHelper 2.0共转293T细胞,收集上清液浓缩后使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进行滴度检测.用所得病毒感染293T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Tβ4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质粒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示酶切片段大小为143 bp;菌落PCR结果示阴性转化子得到198 bp片段,阳性转化子得到333 bp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合;Real-time PCR示所得病毒滴度约为2×109TU:Western blot示Tβ4转染组在33 KD处有特征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大鼠Tβ4基因慢病毒载体pGC-FU- Tβ4,并建立慢病毒过表达系统.

  • 中期因子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志红;闵丽姗;沈琦斌;李鸿伟;王斌;戴利成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外周血中中期因子(MK)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87例NSCLC患者、35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MK 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中MK mRNA的相对表达(6.749±1.117)与良性疾病患者(7.988 ±0.633)和健康志愿者(8.156±0.5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SCLC患者外周血中MK mRNA表达水平与其临床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MK mRNA有望成为NSCLC微转移检测的有效标志物.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素-1的变化

    作者:赵科研;王辉山;侯明晓;吴海波;李新民;韩宏光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静脉移植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大鼠幼鼠骨髓MSCs,传代纯化,取第3~5代细胞进行移植.Wistar大鼠30只,成组设计(n=10)为3组:实验组、MCT组和对照组.前两组腹腔注射60 mg/kg MCT(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诱导后,实验组颈外静脉注射含1×106 MSCs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后两组注入等量PBS.4周后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肺组织分离mRNA,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组织表达前体原ET-1 mRNA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ET-1的表达.统计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 MSCs颈外静脉移植4周后,实验组与MCT组比较RVSP明显下降[(35.6±8.4) mmHg(1 mm Hg =0.133 kPa)比(47.2±10.5) mmHg,P<0.05];病理染色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小动脉壁明显变薄;肺组织前体原ET-1 mRNA半定量显示实验组较MCT组表达减少(0.251 ±0.048比0.391 ±0.035,P<0.05),血浆ET-1结果均显示对照组ET-1表达很少(2.23 ±0.43) ng/L,与MCT组比较,MSCs移植降低了ET-1的表达[(4.05±0.82) ng/L比(5.75 ±0.75) ng/L,P<0.05].结论 MSCs颈外静脉移植可以抑制MCT对大鼠肺损伤作用,减少ET-1的mRNA及血清ET-1的表达.

  • 环孢素预处理对同种带瓣主动脉移植的保护作用

    作者:罗程;郑宝石;何巍;冯旭;雷宾峰;彭俊

    目的 观察环孢素预处理在同种带瓣管道移植的作用.方法 将1个月龄的中国白兔50只(取其带瓣主动脉)作为供体,体质量0.25 ~0.35 kg;将成年中国白兔50只,体质量2.50~3.50 kg,随机分2组作为受体,25只(移植时供体带瓣主动脉接受环孢素预处理)为实验组,25只(移植时供体带瓣主动脉不接受环孢素预处理)为对照组,移植前后应用葡萄糖代谢法检测带瓣血管的代谢,分别于第2、4周取出移植主动脉,观察血管是否通畅,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图片观察,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MGP基因,荧光定量PCR 2-△△Cr方法检测实验组4周、8周时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MGP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1)实验组通畅率为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通畅率(59.09%),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5例)葡萄糖代谢率均数±标准差值为(4.3950 ±0.5642) mmol/(L·24 h),对照组(25例)葡萄糖代谢为(4.4720±0 7213) mmol/(L·24 h),两组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照组明显出现内膜增生、中膜坏死和外膜浸润,随时间推移细胞成分明显减少,瓣膜正常分层状结构和结缔组织不断丧失;(3)MGP基因在实验组中表达,而在对照组中不表达;实验组中术后4周的MGP mRNA表达量(14.564±0.243)明显高于术后8周的表达量(6.492±0.962).结论 环孢素预处理的同种带瓣主动脉可提高移植血管通畅率,降低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较轻;MGP mRNA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与环孢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增殖有关.

  • 能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心胸外科应用的展望与思考

    作者:高尚志

    21世纪,研究组织工程学来构成组织或器官是热点和趋势之一.组织工程学是希望人为地通过组织再生过程来获得可以代替病变的组织或器官.长期以来,组织工程学多从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着手,对生物组织的构建去进行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