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染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大鼠阴茎勃起的影响

    作者:王璟琦;李政含;王晓利;王大川;杨华;徐计秀;王东文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染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阴茎勃起的影响.方法 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通过喂养高脂饲料建成ED动物模型24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EPCs移植组、Ⅲ组为VEGF基因转染EPCs移植组.分别给予EPCs细胞悬液及VEGF基因转染的EPCs悬液海绵体移植,对照组给予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8 d后进行药物勃起实验,新生毛细血管计数、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VEGF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果 Ⅲ组ICAM-1浓度为(1 090.44±158.38) pg/ml明显低于Ⅱ组[(1 654.27±232.14) pg/ml,P=0.045],Ⅱ组明显低于Ⅰ组的(3 860.54 ±456.18) pg/ml,P=0.015);Ⅲ组VEGF表达为(768.13±134.37) pg/ml高于Ⅱ组[(579.79±68.62) pg/ml,P=0.025],Ⅱ组VEGF表达高于Ⅰ组[(54.45±19.37) pg/ml,P=0.048];Ⅲ组大鼠勃起次数(2.30 ±0.67)大于Ⅱ组(1.83±0.879,P=0.033);Ⅲ组新生血管数量达(143.32 ±49.27)明显高于Ⅱ组(73.69±23.32,P=0.001),Ⅱ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大于Ⅰ组(46.31±11.17,P=0.024).结论 VEGF基因转染EPCs移植可上调ED大鼠阴茎海绵体VEGF表达、促进海绵体毛细血管再生,改善阴茎血管内皮功能及阴茎勃起功能.

  • 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的体外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肖飞;焦竞;黄玉成;徐海军;左伟;王俊文

    目的 观察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VEGF165)的体外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于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以原代分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重组质粒pIRES-BMP2-VEGF165转染至细胞中,采用G418体外筛选稳转细胞株,且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分别检测转染效果.继续培养稳转细胞株,细胞分:空质粒pIRES组、pIRES-BMP2-VEGF165转染组以及成骨诱导剂组;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培养7d和21 d后各组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和骨钙素(OCN)蛋白表达水平;培养14 d后,采用Gomori改良钙钴法染色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培养21 d后,采用茜素红法钙质染色检测各组细胞钙化结节情况.结果 与空质粒pIRES组比较,pIRES-BMP2-VEGF165质粒组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均检测到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VEGF165的表达;与空质粒组及成骨诱导剂组比较,重组质粒pIRES-BMP2-VEGF165组细胞Col Ⅰ和OC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提升(Col Ⅰ:0.597±0.040比0.230 0.020,P =0.000;0.597 ±0.040比0.457 ±0.035,P =0.005;OCN:0.433 0.038比0.083 ±0.021,P=0.000;0.433±0.038比0.350±0.036,P=0.046);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区域占比均显著增加[(69.000±5.568)%比(18.333±3.056)%,P=0.000;(69.000±5.568)%比(43.333 ±5.508)%,P=0.002],钙化结节阳性区域占比均明显增加[(37.747±3.763)%比(1.587±0.972)%,P=0.000;(37.747±3.763)%比(19.330 ±4.033)%,P=0.008].结论 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BMP2-VEGF165成功转染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与成骨诱导剂比较,重组质粒pIRES-BMP2-VEGF165对该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 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急性分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Ca2+信号的机制

    作者:夏坤锟;郭文治;袁维堂;吴杰;张水军

    目的 探讨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盐(2APB)增强细胞内Ca2+振荡的机制.方法 在急性分离的小鼠胰腺腺泡细胞中,使用Ca2+敏感染料(fluo-4)成像技术,直接监测细胞内Ca2+信号.使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检查2APB对乙酰胆碱(ACh)诱导的Ca2+振荡的作用特征和机制.结果 (1)2APB浓度依赖性的增强了ACh诱导的Ca2+振荡,随着2APB浓度增高(1~ 100 μmol/L),Ca2+振荡幅度及宽度增大.(2) 2APB增强ACh诱导的Ca2+振荡也受到ACh浓度的影响.在100 μmol/L 2APB的条件下,当ACh低于5 nmol/L时,通常没有作用;在ACh 10~ 30 nmol/L时,增强作用显著;而在ACh 100 ~1 000 nmol/L时,出现抑制作用.(3)细胞内施加100 μmol/L 2APB对10 nmol/L ACh诱导的Ca2+振荡无影响(P =0.378,n=6),提示2APB增强ACh诱导的Ca2振荡的作用靶点是在细胞外而不是细胞内.(4)2APB可明显阻断SOCE,能将3μmol/L TG引起Ca2+振荡的净电流(标准化后)减少至(3.0±4.8)%(P=0.000,n=6),提示SOCE可能是2APB增强Ca2+振荡的靶点.(5)SOCE阻断剂GSK可模拟2APB增强Ca2+振荡的作用(P =0.000,n=7).(6)使用毒胡萝卜素使Ca2+池排空后,与给药前(为100%)比较,施加2APB引起Ca2+振荡的净电流(标准化后)为(93.0±9.5)%(P=0.427,n=7),即2APB增强Ca2+振荡作用被消除.结论 在ACh低浓度(10 ~ 30 nmol/L)的条件下,2APB通过阻断SOCE促进Ca2+从钙池进一步排空,导致了Ca2+振荡的增强,而在高ACh浓度(>100 nmol/L)的条件下,2APB通过阻断SOCE减少钙池从胞外得到Ca2+的补充,导致了Ca2+信号减弱.

  • 血管生成素-2在大鼠急性胰腺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隽;王国良;徐贤刚;柳严;程建华;黄建钊

    目的 对血管生成素-2(Ang-2)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分为AP6h组、AP 12h组、AP 24 h组、AP 48 h组),每组8只.AP组分别于建模后6、12、24、48 h处死,对照组于第2次注射后24 h处死.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n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提取胰腺组织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Ang-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AP组血清Ang-2水平表达水平明显升高,6h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8 h达到高峰(P=0.032);胰腺组织Ang-2、PI3K、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28),与AP发生时间呈正相关;炎性相关因子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 =0.026、0.011).6~24 h AP组血清Ang-2水平与胰腺Ang-2 mRNA水平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34);PI3K、Akt表达水平与Ang-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432、0.451,P=0.029),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与胰腺Ang-2 mRNA水平呈正相关(r=0.412、0.389,P=0.035).结论 血清Ang-2水平在AP发生早期即出现明显升高,持续48 h以上,是协助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指标;Ang-2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也可能是AP过程中TNF-α及IL-6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趋化因子受体4短发卡RNA对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青锋;杨军峰;侯广杰;董冠中;赵璞;杨光煜;何苡

    目的 探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短发卡RNA(shRNA)对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XCR4shRNA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CXCR4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A549细胞中CXCR4mRNA的表达水平;建立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裸鼠肿瘤模型,分为空病毒组和CXCR4shRNA组,记录两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数量和生存期,计算裸鼠生存延长率和肿瘤抑制率;取死亡后裸鼠肿瘤组织,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病毒组(1.17 ±0.19)比较,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后的A549细胞CXCR4mRNA表达水平(0.26±0.10)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XCR4-shRNA组裸鼠肿瘤平均体积、平均质量和平均数量,显著低于空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XCR4-shRNA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空病毒组(P=0.000);CXCR4-shRNA组的生存延迟率和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空病毒组(P均=0.000),CXCR4-shRNA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0.28 ±0.05)显著低于空病毒组(1.0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腺相关病毒介导的CXCR4shRNA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裸鼠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 铁蓄积性骨量下降小鼠微小RNA筛选及靶基因预测

    作者:朱和平;周建刚;蒋建农;张雷炎;王强;徐又佳

    目的 探讨铁蓄积小鼠骨量下降与微小RNA(miRNA,miR)差异性表达的关系.方法 12周龄雄性ICR小鼠(n=12)随机分为两组:铁蓄积组(FAC组)及对照组(Con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铁胺(FAC)及等量生理盐水,干预8周后检测血清铁蛋白,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小鼠股骨骨量,并分析相关骨结构参数.小鼠全血分离白细胞提取RNA,进行TaqmanmiRNA芯片检测表达谱差异,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验证差异miRNA.利用Targetscan及miRDB数据库预测差异miRNA的下游靶基因,并对预测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细胞成分、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 FAC组干预8周后,血清铁蛋白[(218.2 ±29.5) μg/L]相较于对照组[(30.6±9.9)μg/L]明显升高(P =0.000).股骨三维重建示铁蓄积小鼠骨质结构破坏,骨量、骨小梁厚度(Tb.Th)及骨体积分数(BV/TV)显著下降(P=0.001、0.005、0.021),而骨小梁间隙(Tb.Sp)升高(P=0.000).miRNA芯片结果:初步筛选出20个miRNA表达上调:mmu-miR-29b-3p、mmu-miR-324-3p、mmu-miR-133a-5p、mmu-miR-214-5p、mmu-miR-22-3p、mmu-miR-34a-5p、mmu-miR-31-5p、mmu-miR-143-5p、mmu-miR-423-3p、mmu-miR-223、mmu-miR-155、mmu-miR-106a、mmu-miR-2861、mmu-miR-148a、mmu-miR-96、mmu-miR-449a-5p、mmu-miR-423-Sp、mmu-miR-204-5p、mmu-miR-211、mmu-miR-23b及7个miRNA表达下调:mmu-miR-1 8a-3p、mmu-miR-223-3p、mmu-miR-199a-5p、mmu-miR-196a-5p、mmu-miR-30c-5p、mmu-miR-15b、mmu-miR-130b.其中mmu-miR-423-5p表达差异为显著,q-PCR验证结果显示miR-423-5p的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Targetscan和miRDB预测并筛选miR-423-5p下游靶基因共9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iR-423-5p的靶基因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Rap1、Ras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上出现聚集.结论 铁蓄积导致的骨量下降可能与miR-423-5p差异性表达相关.

  • 大鼠脊髓损伤早期机体通过抑制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丛岩;王春庆;李贺祥;王佳瑶;李青

    目的 探讨白噬现象在大鼠脊髓损伤(SCI)早期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免疫印迹、苏木素-伊红(HE)染色等试验方法,结合大鼠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综合分析大鼠SCI后白噬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与SCI的关系.结果 FQ-PCR、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Sham)比较,大鼠SCI后自噬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白噬基因Beclin-1、自噬基因12 (ATG12)的mRNA表达下调(P =0.000、0.001、0.000),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Ⅱ)、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0.001、0.000).BBB评分结果,大鼠SCI后1周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但雷帕霉素诱导白噬后,恢复明显受阻,且死亡率较高(P =0.000).与雷帕霉素(Rap)组比较,6-氨基-3-甲基嘌呤(3-MA)组组织充血水肿减轻,且胶质细胞较多.结论 大鼠SCI早期机体通过下调自噬相关蛋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原因可能与自噬水平的降低维持胶质细胞存活并促进其增生有关.

  • 微小RNA-126-3p调控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郭佳;杨敏;谢远龙;魏任雄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6-3p调控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脊髓损伤SD大鼠模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3、7、14d脊髓组织中miR-126相对表达量,采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方法评估agomir-126注射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在线靶基因预测数据库Targetscan预测miR-126-3p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6-3p的靶基因,将NEURO-2A细胞转染150 nmol/L浓度miR-126-3p mimics 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IL)-7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gomir-126给药组和对照组组大鼠损伤节段脊髓组织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模型组(2.13±0.44)大鼠3d脊髓组织miR-126-3p表达量低于对照组(3.69 ±0.59,t=2.769,P=0.021).模型组(1.85±0.42)大鼠7d脊髓组织miR-126-3p表达量低于对照组(3.77±0.88,t=2.485,P=0.026).模型组(1.33 ±0.28)大鼠14 d脊髓组织miR-126-3p表达量低于对照组(3.82±0.92,t=3.388,P=0.0l9).agomir-126给药组3d的BBB评分(4.690±0.530)高于对照组(3.650±0.350,t=3.661,P=0.006);agomir-126给药组7d的BBB评分(5.880±0.620)高于对照组(3.690±0.650,t=5.452,P=0.001);agomir-126给药组14d的BBB评分(6.720±0.770)高于对照组(3.770±0.470,t=7.320,P=0.000).IL-7-WT-3'UTR与miR-126-3p mimic共同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比值(6.920±0.556)显著低于对照组(13.690±0.925,t=10.870,P=0.000).miR-126 mimic转染组(0.23±0.14) NEURO-2A细胞IL-7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0.86±0.17,t=4.955,P=0.009).给药组(0.369±0.093) SCI大鼠脊髓炎症指标IL-7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956±0.124,t=6.559,P=0.003);给药组(0.572±0.085)SCI大鼠脊髓炎症指标IL-1β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764±0.086,t=2.750,P=0.026);给药组(0.133±0.009) SCI大鼠脊髓炎症指标TGF-β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257±0.028,t=7.303,P=0.002).结论 miR-126-3p在脊髓损伤中表达降低,而上调miR-126-3p能对脊髓损伤起着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关键靶基因IL-7介导的脊髓损伤炎性反应有关.

  • USP4通过去泛素化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调控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曾响;李月云;刘相萍;迟静薇;刘家秀;周泉;王海波

    目的 观察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4对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I)的去泛素化调节及其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方法 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过表达USP4的稳定乳腺癌细胞株BT-549.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外源性泛素,通过泛素化实验验证USP4对TGFβRI的泛素化修饰.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USP4对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USP4的稳定乳腺癌细胞株中USP4 mRNA的表达量(△Ct=3.43 ±0.05)是空白对照细胞(△Ct =7.26 ±0.03)的14.2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50,P=0.000);USP4蛋白的表达量是空白对照细胞的4.9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40,P=0.000).过表达USP4后TGFβRI的体外泛素化水平明显降低.在克隆形成实验中,稳定过表达USP4、病毒对照及空白对照的BT-549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83±1.01)%、(11.83±0.60)%、(7.17±0.60)%,分别t=11.880、15.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在划痕试验中,放大200倍视野下观察稳定过表达USP4、病毒对照及空白对照的BT-549细胞,每个视野可见发生迁移的细胞个数为(56.67±1.76)、(27.00±1.16)、(27.33±1.45)个,t=14.070、1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USP4可通过其去泛素化酶的活性解除TGFβRI耦联的泛素链稳定TGFβRI的表达,从而增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帅勇锋;王小军;张一中;占大钱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NEAT1(lncRNA NEAT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及胃癌细胞株AGS、BSG823、Hs746T和MGC-803中lncRNA NEAT1的相对表达量.将AGS细胞株分为3组,下调表达组(si-NEAT1组)、阴性对照组(si-Ctrl组)及空白对照组(Blank组),细胞毒性活性检测(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测定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 lncRNA NEAT1在胃癌细胞株AGS、BSG823、Hs746T及MGC-803中表达量高于GES-1(P=0.000).在细胞培养72 h及96 h后,si-NEAT1组吸光度(A450nm)值低于si-Ctrl组和Blank组(P=0.001).si-NEAT1组克隆形成率低于si-Ctrl组[(31.43±3.25)%比(67.27±5.81)%,P=0.000].si-NEAT1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i-Ctrl组[(19.5±1.2)%比(3.7±0.3)%,P=0.000].si-NEAT1组p-Akt及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 lncRNA NEAT1在胃癌细胞株中高表达,lncRNANEAT1沉默表达抑制胃癌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p-Akt、bcl-2下调及bax上调有关.

  • 长寿保障同源基因2诱导Hepa1-6肝癌细胞G0/G1期阻滞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杨小理;余云艳;欧阳旭红;向加林;程晓明;杨艳

    目的 探讨长寿保障同源基因2(Lass2)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1-6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前期成功构建的pEGFP-Lass2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Hepa 1-6肝癌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碘化丙锭(PI)法检测各组(阴性对照、空载、实验组)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和Westem blot法检测Lass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核因子-κB (NF-κB) p65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并Westem blot法检测核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p65)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为进一步验证且明确其机制,利用Hepa1-6细胞悬液肝内注射法,构建C57BL/6J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采用流体力学尾静脉分次加强注射裸质粒,转染后分别提取各组小鼠肝组织总RNA、总蛋白及核蛋白,FQ-PCR、Western blot法验证Lass2、Cyclin D1、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NF-κB pp65磷酸化水平.结果 Hepa1-6肝癌细胞实验组Lass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空载组明显上调(mRNA:F=1 486.895,均P =0.000;蛋白:F=55.964,均P=0.000),细胞周期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高(F=239.867,均P =0.000)、G2/M期和S期明显减少(FG2/M=13.462,PG2/M=0.003,0.005;Fs=46.207,均P=0.000),同时下调实验组NF-κB p65、Cyclin 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RNA:FNF-κB p65=29.993,Fcyc1inD1 =113.260,均P=0.000;蛋白:FNF-κB p65=17.679,P=0.003,0.002;FCyclinD1=176.357,均P=0.000),NF-κBp-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抑制(FNF-κBp.p65=33.817,P=0.000).结论 Lass2基因使肝癌细胞Hepa1-6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Cyclin D1的转录与蛋白表达有关.

  • 苏氏接骨胶囊促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机制

    作者:俞媛;杨雅琼;田鹏;潘雪梅;王毅;么景满

    目的 探讨苏氏接骨胶囊(Su)对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行胫骨干开放骨折髓内钉固定造模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干预组(Sham组),1倍剂量组(Su-140组)和2倍剂量组(Su-280组),次日给予Su进行药物干预10d后,取患肢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免疫组化,并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等因子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并计数骨痂内血管数.结果 Su-140组、Su-280组骨痂的骨体积分数(Tb.BV/TV):(0.272 ±0.025、0.410 ±0.065)高于Sham组(0.215±0.026,P=0.037、0.001),且Su-280组明显高于Su-140组(P =0.001);Su-280组的骨小梁厚度(Tb.Th)[(0.087±0.016) mm]高于Sham组和Su-140组[(0.057±0.010)、(0.063 ±0.010) mm,p=0.001、0.006],Sham组和Su-1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Su-280组的骨小梁数量(Tb.N)[(3.948±0.472) 1/mm]高于Sham组[(3.138±0.263) 1/mm]和Su-140组[(3.430±0.301) 1/mm,P=0.001、0.019],Sham组和Su-1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VEGF、PDGF、CD31各因子mRNA水平表达量,Su-280组各因子相对表达量(1 335.852±208.668、5 599.593±315.075、1 683.905±420.355)均高于Sham组(931.667±101.872、5085.952±151.719、1 186.030±241.147;P=0.001、0.011、0.014);Su-140组VEGF的表达量(1 122.848±125.963)高于Sham组(P =0.046),PDGF、CD31(5 198.763 ±395.535、1 277.982±223.717)同Sha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31、0.613);Su-280组各因子相对表达量均高于Su-140组(P=0.029、0.038、0.038);骨痂内血管数计数结果显示,Su-140组(41.251±3.862)高于Sham组(35.011±3.795) (P =0.041),Su-280组(43.833±2.317)高于Su-140组和Sha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01).结论 苏氏接骨胶囊在大鼠胫骨干骨折早期促进了VEGF、PDGF、CD31各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骨痂内血管的大量增加及骨折的愈合.

  • 光卟啉介导的光动力治疗对胆管癌放疗增敏作用及机制

    作者:栗英;王新星;郭广成;段馨;窦东伟;常伟龙

    目的 探讨光卟啉介导的低强度光动力治疗(PDT)增强胆管癌放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产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单纯放疗、光敏剂+放疗、PDT+放疗后细胞活性;流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检测肿瘤细胞克隆抑制;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低强度PDT可提高肿瘤细胞内活性氧负荷并显著增强放疗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PDT+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5.45±1.23)%和(6.35±0.84)%(P=0.001);PDT的放疗增敏率(SER10)为1.59,优于顺铂和紫杉醇的1.27和1.32;PDT的放疗增敏效果优于常用增敏剂紫杉醇和顺铂;PDT联合放疗组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量较单纯放疗组减少,分别下降了(53.6± 14.2)% (P =0.017)和(49.8±17.5)%(P=0.023),同时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表达减少[(36.8±9.8)%,P=0.027],bcl-2相关X蛋白(bax)增加[(51.3±18.4)%,P=0.012].结论 低强度PDT能显著提高胆管癌的放疗敏感性.

  • 分泌型卷曲蛋白2和β-链蛋白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史友权;汤东;李智;周怀成;吴晓清;金芝祥;张琪;王伟;王道荣

    目的 观察分泌型卷曲蛋白2(sFRP2)和β-链蛋白(β-catenin)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包含sFRP2蛋白全长的pcDNA3.1质粒,进行质粒转染,使得sFRP2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上调;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后HCT116细胞中sFRP2的表达水平;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sFRP2表达上调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检测sFRP2表达上调后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sFRP2表达上调后对直肠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sFRP2及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FRP2蛋白与β-肌动蛋白(β-actin)比值为0.62±0.03比0.21±0.02(t=25.430,P=0.001),β-catenin蛋白与β-actin比值为0.32±0.02比0.17±0.01(t=15.0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量sFRP2转染组、对照组和空载质粒组在12、24、36、48、60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13±0.015比0.215±0.018比0.218±0.012、0.345±0.053比0.351±0.041比0.362±0.038、0.382±0.058比0.413 ±0.051比0.433±0.048、0.441±0.079比0.503±0.033比0.534±0.053、0.482±0.034比0.594±0.045比0.628±0.062,sFRP2转染组与对照组及空载质粒组比较(12 h:t =0.016,P =0.988和t=0.041,P=0.970;24 h:t =0.155,P=0.884和t=0.452,P=0.675;36 h:t =0.695,P=0.525和t=1.173,P=0.306;48 h:t=1.254,P=0.278和t=1.693,P=0.166;60 h:t =3.440,P=0.026和t=3.576,P=0.023),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以空白组0h和48 h划痕两侧距离之差作为标准,空白组、空载质粒组、sFRP2转染组分别为1.00±0.00、0.91 ±0.06、0.61±0.04、sFRP2转染组划痕两侧距离比空白组、空载质粒组较远,迁移速度明显较慢(t=16.890,P=0.001和t=7.206,P=0.002);sFRP2转染组透膜(75.69 ±7.19)个,对照组透膜(195.39 ±8.68)个,sFRP2转染组透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25.459,P=0.001),表明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sFRP2的上调明显抑制了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生理盐水对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高翔;齐向北;王鹏飞;王坤龙;赵云

    目的 探讨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防腐尸体标本6具,年龄为(65±2)岁,取T11~L4椎体,选取骨密度相近的32个椎体,均分为A、B、C、D4组,将每组椎体制成压缩骨折模型,同时记录大垂直载荷及刚度,将混有0、0.5、1.0、1.5ml的生理盐水注入5 ml PMMA骨水泥中,混合均匀后,从中抽取3 ml分别注入A、B、C、D4组椎体中,4组椎体行生物力学实验,记录大垂直载荷及刚度,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对4组椎体术前、术后大垂直载荷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P =0.000,B组:P=0.000,C组:P =0.000,D组:P=0.255;对4组椎体术前、术后的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A组:P =0.000,B组:P =0.008,C组:P =0.028,D组:P =0.375,A、B、C3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后各组椎体的大垂直载荷及刚度均有所增加,D组与术前接近.

  • 富血小板血浆对新生乳鼠皮肤及毛囊发育的影响

    作者:袁莎;张磊;唐建兵;宣敏;程飚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在新生乳鼠皮肤组织及毛囊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C57BL/6乳鼠40只,随机分为PRP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0只.在背部正中部位区域,实验组0.05 ml血小板浓度为1×109/ml PRP单点皮内注射,对照组等量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第3、5、7、10天时每组各取5只动物进行大体观察,并切取全层皮肤组织石蜡包埋常规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对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拍摄,使用Image J软件测量皮肤灰度值,ipp软件对真皮及表皮的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在第3、5、7天时大体观察PRP组小鼠皮肤发育颜色的灰度值(9 723.30±874.87、13 371.25±1 511.42、16 794.70±1 899.03,均P=0.000),其现象改变较对照组更早发生,其皮肤颜色灰度值检测统计结果与大体观察相符,同时,第10天时,大体观察发现PRP组小鼠毛发的密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PRP组的小鼠3、5、7、10d皮肤组织表皮厚度(0.435±0.011、0.460±0.009、0.497±0.008、0.052±0.014,P=0.005、0.000、0.000、0.016),均高于对照组.PRP组的小鼠3、5、7、10 d皮肤组织真皮厚度(0.744±0.011、1.168±0.016、1.820±0.011、1.717±0.012,P=0.000、0.000、0.000、0.034),在同天数的发育过程中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RP实验组3、5、7、10d毛囊数量(18.33±1.77、25.33±1.02、34.33±1.58、39.33±1.23,P=0.000、0.000、0.005、0.007),与对照组比较,毛囊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实验组皮肤组织内毛囊在同天数发育程度优于对照组.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早期皮肤组织发育过程中,PRP组内新生胶原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胶原的排列更早趋向于成熟皮肤组织内胶原的排列状态.结论 PRP有助于皮肤及毛囊的发育与成熟.

  • 小干扰RNA沉默同源盒基因B9对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许浩;沈馨;吴鼎;孙晓青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同源盒基因B9(HOXB9)基因对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调控.方法 将HOXB9siRNA、negative control (NC) siRNA通过Silentfect转染至PC3和DU145细胞株将细胞分为两组(si-HOXB9组和si-NC组),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OXB9基因表达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细胞株(PC3、DU145)转染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转染HOXB9 siRNA后,PC3和DU145细胞内HOXB9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3:si-HOXB9组(0.440±0.007)对比si-NC组(0.858±0.024,P=0.001);DU145:si-HOXB9组(0.480±0.009)对比si-NC组(0.960±0.014,P=O.001).两细胞株si-HOXB9组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si-NC组明显降低,E-cadherin则显著升高.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显示转染后两细胞株的侵袭(P=0.005、0.002)和迁移(P =0.001、0.001)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HOXB9siRNA能特异性下调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中HOXB9的表达,并降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MT相关.

  • 神经调节蛋白-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作者:吴振华;郭志刚;齐玉娟;李培军

    目的 探讨神经调节蛋白-1(NGR-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NGR-1组.同时设置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NRG-1组大鼠在造模前静脉注射NRG-1.取大鼠心脏,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分离大鼠心肌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检测心肌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3(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蛋白水平、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高于假手术组(P=0,000),NRG-1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低于模型组(P=0.000).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 =0.000),NRG-1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00).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p-STAT3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0),NRG-1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p-STAT3水平高于模型组(P =0.000).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 =0.000),NRG-1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水平低于模型组(P=0.000).模型组大鼠ROS水平、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0).NRG-1组大鼠ROS水平、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模型组大鼠中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0).NRG-1组大鼠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0).结论 NRG-1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与调控心肌细胞凋亡、自由基水平和STAT3信号通路有关.

  • 微小RNA-338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抑制肺癌转移的机制

    作者:陈晓;魏立;李基伟;陈重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338在肺腺癌细胞株及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抑制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使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肺腺癌细胞株A549、115例肺腺癌组织、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iR-338的表达.构建miR-338过表达肺癌细胞株,探讨miR-338在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中的功能.检测miR-338过表达肺癌细胞株中整合素β3的表达,研究miR-338抑制肺癌转移的靶向作用机制.结果 (1)肺腺癌细胞株与肺腺癌组织中miR-338表达下调(1.00比0.15 ±0.01,P=0.035;0.00比-2.99±3.69,P=0.001).miR-338表达与肿瘤栓子、肿瘤复发、TNM分期相关(P =0.005、0.004、0.025).低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44个月比53个月,P =0.001).(2)上调miR-338的表达可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平均细胞计数(347±41)个比(190±8)个,P=0.029]及侵袭[平均细胞计数(197±12)个比(68±14)个,P=0.008].裸鼠异种移植肿瘤模型实验表明,miR-338高表达能有效抑制移植瘤生长[平均肿瘤克隆数(20±7)个比(4±2)个,P =0.004].(3) miR-338过表达肺腺癌细胞株中的整合素β3表达较对照细胞明显降低(1.00比0.35±0.04,P =0.001).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显示,miR-338过表达组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1.00比0.75 ±0.08,P =0.030).结论 (1)miR-338对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起抑制作用;(2)miR-338作用于靶基因整合素β3 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区对其进行转录后负调控.整合素β3是一种新的miR-338肺癌靶基因.

  • 微小RNA-20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茶香;罗云春;胡汉卿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203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203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根据细胞转染不同的片段,分别将结直肠癌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miR-203模拟物组和miR-203抑制物组.Transwell法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203对结直肠癌细胞株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噻唑蓝(MTT)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黏附能力.结果 miR-203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表达均显著下调.miR-203模拟物组细胞的侵袭数为(45.9±6.5)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miR-203模拟物组的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细胞黏附实验表明miR-203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黏附能力.结论 miR-203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203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

  • 内皮祖细胞血管化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的研究

    作者:王雷;周鹏成;王尧;范向军;朱铭岩;王志伟

    目的 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及原代培养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用内皮祖细胞血管化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方法 采用灌注法制备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脱细胞支架结构及成分;原代培养并鉴定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并通过CD31、CD13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荧光鉴定;构建循环灌注培养体系;采用经门静脉途径将内皮祖细胞种植于脱细胞支架内,行体外循环灌注培养,通过HE和CD31检测内皮祖细胞在支架内生长情况.结果 采用灌注法获得大鼠肝脏脱细胞支架,HE未见细胞核成分,同时可见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保留;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CD31、CD133、VEGF免疫荧光阳性;构建出由蠕动泵、氧合器、培养瓶、输送管道组成的循环灌注培养体系;成功将内皮祖细胞通过门静脉途径种植到脱细胞支架内,HE、CD31显示内皮祖细胞定植于脱细胞支架管腔内壁.结论 通过循环灌注培养能够成功将原代大鼠内皮祖细胞种植于大鼠肝脏脱细胞管腔内壁.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激活大鼠尿道肌卫星细胞促进肌纤维增生

    作者:柯润疆;Muhiyadin Sheikh Ali;顾希杰;范来来;杨森;南存金

    目的 观察大鼠尿道壁局部注射不同浓度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rhIGF-1)后,原位肌卫星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20只,建立尿道壁局部注射rhIGF-1模型,根据rhIGF-1浓度不同,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20μg/μl组、50μg/μl组、100 μg/μl组,每组5只,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术后4周,取尿道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数新生肌纤维数量,行免疫荧光测定肌卫星细胞分子标记配对核蛋白-7(pax7)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提示对照组、20μg/μl组、50 μg/μl组及100 μg/μl组新生肌纤维数分别为(0.82±0.75)、(1.33±0.62)、(2.00±0.74)、(2.67±0.98)个;免疫荧光染色pax7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00±2.65)、(37.87 ±9.46)、(61.83±11.66)、(64.27 ±9.28)个;c-Met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7.41 ±2.00)、(15.39 ±4.96)、(21.60 ±4.26)、(24.04±3.13);与对照组比较,50μg/μl组及100 μg/μl组新生肌纤维数量显著增多(P=0.004、0.000),且pax7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00、0.000),而20 μg/μl组两者增加均不明显(P=0.487、0.425);3个处理组c-Met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0、0.000、0.000).结论 大鼠尿道壁局部注射人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激活原位肌卫星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为新生肌纤维,使尿道括约肌增生肥大.

  • 内皮细胞微粒在休克复苏后血管渗漏中的作用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作者:张杰;朱娱;吴跃;刘良明;李涛

    目的 观察内皮微粒(EMP)在调节休克复苏大鼠血管渗漏中的作用及其与活性氧(ROS)的关系.方法 利用休克复苏大鼠模型和缺氧复氧肺静脉内皮细胞,观察EMP含量与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关系,ROS含量变化及对EMP含量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休克复苏大鼠肺血管和缺氧复氧内皮细胞通透性显著升高(P=0.021),血浆EMP含量(P =0.009)和培养基中的EMP含量(P =0.003)显著升高;抑制EMP可显著降低休克复苏大鼠血管通透性(P =0.044);缺氧复氧内皮细胞来源EMP显著升高正常大鼠血管通透性(P=0.028).休克复苏大鼠静脉血管中ROS含量显著升高(P =0.007),ROS抑制剂可显著降低休克复苏大鼠血浆中的EMP含量(P=0.015)和血管通透性(P =0.046);在细胞水平,缺氧复氧可显著升高内皮细胞中ROS、EMP含量(P =0.002)和单层内皮通透性(P=0.014);ROS抑制剂可显著抑制缺氧复氧细胞EMP的产生(P =0.009)和通透性升高(P =0.023);ROS激动剂显著升高内皮细胞通透性(P=0.019),而EMP抑制剂明显拮抗这种作用(P =0.024).结论 EMP在休克复苏血管渗漏中发挥重要作用,ROS可影响血浆EMP的含量变化.

  • 白细胞介素-1、细胞间黏附分子-1、核因子-κB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伟涛;翟淑萍;苑伟;张北平;章小兵;王百林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75)和对照组(n=7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κB(NF-κB)的含量.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的IL-1的水平分别为(90.45±14.76)、(101.19±10.84)、(116.77±13.87) pg/ml;(71.06±10.71)、(78.77±20.41)、(91.19±26.42)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Western blot图谱分析,随着时间的延长,肝匀浆组织ICAM-1和NF-κB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多,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脏组织中IL-1 、ICAM-1的表达增加与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其机制与通过激活NF-κB上调,对ICAM-1和IL-1表达调控加强有关.

  •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丽娜;于珊珊;谭文佳;陈广永;令狐志宏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NMⅡA、MYH9)由两条重链、两条调节轻链和两条必需轻链组成.MYH9参与血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1].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30例采取手术治疗的TNMⅢ期大肠癌患者,取其术中切除的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 cm)标本.

    关键词:
  •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诊断大鼠创伤后脊髓空洞症

    作者:陈凯;张超;李之珺;付嘉园圆;VladimirP.Chekhonin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PTS)是脊髓损伤(SCI)后髓内囊性退变¨.PTS可加剧SCI后症状.传统磁共振扫描(MRI)难以对PTS进行早期诊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已应用于SCI研究心.我们基于7.0T MRI通过DTI分析大鼠SCI模型,评估DTI早期诊断PTS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成年SD大鼠分3组,对照组(n=10):仪椎板切除;SCI模型制备后根据有否PTS形成再分组:空洞组(n=8):椎板切除后行脊髓挫伤,合并PTS形成;损伤组(n=22):椎板切除后行脊髓挫伤,无PTS形成.采用大鼠SCI运动等级评分(BBB)评估.通过DTI分析测量损伤局部ADC值和FA值.所得数据以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关键词:
  • 大鼠脊髓损伤后A1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琳;裴双;郭斌;路雁惠;李燕飞;段冉冉;姚要兵;陈雪梅;贾延劼

    我们通过研究脊髓损伤(SCI)后损伤节段A1型星形胶质细胞(A1-Ast)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寻找特异性抑制A1-Ast活化的适时间点.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SD大鼠;小鼠抗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兔抗大鼠C3单克隆抗体,山羊抗小鼠二抗,山羊抗兔二抗;IH-0400脊髓打击器;2.SCI模型制备:10%水合氯醛麻醉,背正中切口,暴露、去除T10棘突及椎板,暴露T10脊髓,假手术组行伤口逐层缝合,各手术组使用脊髓打击器对T10脊髓进行打击,力度20千达因计量单位是否规范.后消毒缝合.

    关键词:
  • 大鼠胫骨急性骨髓炎模型的建立

    作者:肖吉;王震;邱旭升;戚晓阳;殷志鹏;陈一心

    本实验通过对大鼠胫骨近端植入不同量细菌后评价其感染成功率及死亡率,以确定大鼠胫骨骨髓炎动物模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佳细菌用量,为骨感染的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胫骨急性骨髓炎模型的建立.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36只SD大鼠,分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每组6只.麻醉成功后,胫骨近侧切开显露,钻取1 mm孔,吸出骨髓,注入0.1 ml生理盐水或者不同浓度菌液(1×102~1×106 CFU金葡菌,ATCC25923菌株),骨蜡封闭,缝合伤口.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术后1周参考Smeltzer评分[1]行影像学评估,总分20分,≥10分定义为明显感染;术后1周处死大鼠,采用唐辉和徐永清[2]方法,行肉眼评分,评分≥2分定义为明显感染;参照Smeltzer评分[1],行组织学分级,总分16分,≥8分定义为明显感染.

    关键词:
  •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叶家欣;马丹丹;胡帆;喻娟;张智勇;王世杰

    本研究旨在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A (FAM96A)在7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70例人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经本院病理科诊断证实为胃癌.2.Western blot检测FAM96A蛋白表达:分别称取0.08g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加800μl提取液提取蛋白,定量.各组取120 μg上样,电泳分离.膜转移蛋白,封闭一抗,显影检测.

    关键词:
  • 腹腔镜补片植入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

    作者:樊奇浩;时景伟;张盟;孙浩杰;单悦展;孙彩侠;马冲

    我们分析近3年来162例于我科行传统无张力修补术或腹腔镜下补片植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两种术式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科腹股沟疝并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下补片植入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62例.其中无张力疝修补术组78例,腹腔镜下补片植入手术组84例.诊断标准:依据指南根据临床症状、查体以及超声确诊.纳入标准:(1)病灶仅局限于单侧腹股沟;(2)疝内容物未发生嵌顿或绞窄.排除标准:(1)双侧腹股沟疝;(2)既往行其他腹部手术;(3)合并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疾病.

    关键词:
  • 吲哚菁绿试验联合血小板对肝切术后肝衰竭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爽;潘洁;乐琪;冯留顺

    吲哚菁绿试验用于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有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PLT)对于经历手术打击的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亦有指导意义,甚至高于吲哚菁绿试验[1].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手术肝癌患者300例,其中,男212例,女88例,年龄35 ~ 69岁,中位年龄53岁.以ICGR15值15%及PLT值15×109/L为分界线(文献数据)[1],将300例患者分为A组(ICGR15≥15%且PLT≤15×109/L) 87例、B组(ICGR15<15%且PLT>15×109/L) 145例,其余为C组68例.

    关键词:
  •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

    作者:吴国刚;王永鹏;刘兆润;冷梅

    吻合口瘘(AL)是结直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 ~ 14%之间,在低位、超低位直肠吻合术后发生率更高.临床上多以出现脓毒症和腹膜炎时才被发现,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如脓毒症和腹膜炎,此时患者已发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早期识别术后AL显得尤为重要.降钙素原(PCT)与感染和脓毒血症有较高的相关性,C反应蛋白(CRP)是判定组织损伤和炎症的敏感性较高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PCT及CRP与结直肠癌术后AL的相关性,验证其可以作为AL早期预测指标并确定佳临界值,为AL的早期识别提供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 骨水泥注入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珊鹏;谭威;徐亚运;张时兴;钟浩;吴雄

    跟痛症是一种足跟部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前期研究可见骨水泥具有减轻跟部疼痛效果[1-2],现介绍骨水泥对跟部疼痛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门诊跟痛症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5 ~ 75岁,平均59岁;右侧跟痛7例,左侧跟痛3例,跟部疼痛症状持续时间1~3年,平均1.6年.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先行跟骨外侧痛点定位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中,穿刺定位点以1%利多卡因依次作皮肤、皮下组织、跟骨骨膜表面局部浸润麻醉.于跟骨痛点部位定位点垂直置入穿刺针,在C臂机监护下缓慢将穿刺针通过跟骨外侧皮质到达跟骨中心,再次正位透视确认穿刺针位于跟骨内,拔出针芯,沿导针建立工作通道,C臂机监视下顺导针植入骨水泥1.0~1.5 ml,待骨水泥干结后拔出穿刺针.C臂机再次透视确认骨水泥位置良好.穿刺点压迫,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术后休息20 min即可下地行走.

    关键词:
  • 应力介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何罕亮;刘超;张寅;徐又佳

    软骨细胞在应力作用下会出现凋亡.内质网应激(ERS)为一种新的细胞凋亡途径[1].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5)通路在应力介导软骨细胞凋亡中的机制及与ERS通路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新西兰大白兔,加力仪,BIX02188、氟甲基酮(Z-ATAD-FMK)等.2.软骨细胞培养:常规培养兔软骨细胞,分别给予6、12、24、48 h的机械应力.3.基因检测:加入ERK5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12(Caspase-12)的抑制剂BIX02188及Z-ATAD-FMK前后,相关基因表达量.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 胶质瘤干/祖细胞诱导小鼠免疫细胞恶变的研究

    作者:王林;高明霞;刘泓渊;代兴亮;王爱东;董军;兰青;黄强

    实体瘤会重构宿主微环境.我们观察双色荧光示踪共培养模型中的宿主巨噬细胞癌变,而且清楚的追踪到恶性转化的具体过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人胶质瘤干/祖细胞株SU3和表达绿色荧光裸鼠的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BECKMAN),活细胞工作站(Olympus公司),大鼠抗小鼠CD68单克隆抗体(Abcam),细胞计数试剂盒(Abbikine).2.观察细胞融合和分裂:表达红色荧光的SU3(SU3-RFP)细胞与绿色荧光裸小鼠腹腔冲洗细胞按1:8左右的比例共培养.在活细胞工作站中捕捉细胞间相互融合和融合细胞分裂过程.

    关键词:
  • Toll样受体4基因突变体过表达慢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周斌;周总光;吕兆瑛;陈珂玲;李园

    Toll样受体4(TLR4)基因2287T突变体则是我们在中国人中鉴定发现的一种有义突变,为研究该突变体的功能,我们构建了其过表达慢病毒及稳定表达细胞株.一、材料与方法1.GV358-TLR4 2287T质粒构建及鉴定:GV358质粒采用Age Ⅰ内切酶(美国NEB公司)进行单酶切后,自行设计引物扩增TLR4目的片段,两者进行同源重组(In-fusion)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 H5α,挑取单克隆测序.采用自行设计定点突变引物以GV358-TLR4质粒为模板进行质粒全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pn Ⅰ内切酶(美国NEB公司)消化后转化DH5α,挑取单克隆测序.

    关键词:
  • 持续牵张应力对跟腱急性损伤后Ⅲ型胶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玉仲;殷超;温树正;王继宏

    我们建立兔跟腱急性损伤修复术后功能位固定模型,通过实验观察各组Ⅲ型胶原(COL Ⅲ)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含量变化,观察持续温和牵张应力刺激对损伤后跟腱组织愈合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造模及分组:制作兔跟腱急性损伤模型,A组行功能位踝关节固定,B组行松弛位踝关节固定,C组不进行任何固定,D组为正常对照组,28 d后去除A组和B组动物石膏固定.2.实验方法:(1)将术后第7、14、28天3个时间点的兔跟腱组织取下,制作切片,将标本进行苦味酸1d狼猩红染色,通过图像分析仪对各组之间I型及Ⅲ型胶原纤维在每高倍镜视野下所占面积的百分比进行测定.(2)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记录COL Ⅲ、PDGF的蛋白量.(3)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连反应(PCR)实验,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关键词:
  • 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风险因素研究

    作者:杨国华;杨照国;朱桂丽;李路豪;党晓卫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 分析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复发组28例,对照组152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x2=6.310,P=0.012)、胆总管直径(x2=5.589,P=0.018)、结石数量(x2=4.697,P=0.030)、合并胆管炎(x2=11.119,P =0.000)、壶腹周围憩室(x2 =4.798,P=0.028)、胆总管下段狭窄(x2 =5.347,P=0.021)、结石大直径(x2=7.434,P=0.006)、黄疸(x2=4.281,P=0.039)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比值比(OR)=2.115,P=0.048]、胆总管直径≥15 mm(OR=2.539,P=0.019)、结石数量≥10个(OR=2.782,P=0.000)、合并胆管炎(OR=2.687,P=0.021)、壶腹周围憩室(OR=1.872,P=0.034)、胆总管下段狭窄(OR=2.498,P=0.037)、结石大直径≥10 mm(OR=2.689,P=0.027)、黄疸(OR=2.135,P=0.041)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较多.在具体治疗中,应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治疗并加强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 肺癌围手术期髓系抑制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

    作者:汪珺;杨柳;苏晓三;王翼寅;陈睿;洪志鹏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CD11b+CD33+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髓系抑制细胞(MDSCs)和CD4+ CD25+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择期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98例,年龄42~77岁,体重49 ~73 kg.分别于术前(T1)、术中(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3天(T4)和第7天(T5)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血细胞分析测定MDSCs和Treg浓度并分析T1~T5时两者的相关性,FCM和免疫磁珠法分别分选T1 ~ T5时MDSCs与T1时CD4+细胞,将MDSCs与CD4+细胞混合培养(未加Transwell小室组)或采用Transwell小室将MDSCs与CD4+细胞相隔共培养(加入Transwell小室组),体外培养至第5天时FCM检测Treg.结果 T3~T5时MDSCs浓度较T1显著升高[分别为(0.684±0.326)×109/L、(0.545±0.307)×109/L、(0.496±0.302)×109/L和(0.219±0.133)×109/L,P值分别为0.000、0.000和0.004];T5时Treg浓度较T1显著升高[分别为(0.051±0.033)×109/L和(0.034 ±0.020)×109/L,P=0.006].T3~T5时MDSCs和Treg浓度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299 8、0.4342和0.477 3,P值分别为0.004、0.000和0.000);T3~T5时MDSCs体外诱导Treg细胞数较T1时明显增多[Treg细胞数分别为(11.24±2.85)×104、(10.80±3.10)×104和(14.94 ±4.22)×104和(6.71±2.56)×104个,P值分别为0.003、0.000和0.000],与未加Transwell小室组比较,加入Transwell小室组T1 ~ T5时MDSCs诱导Treg细胞数显著下降(P值分别为0.008、0.004、0.000、0.000和0.000).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MDSCs与Treg呈正相关,术后MDSCs诱导Treg能力较术前增强且MDSCs诱导Treg依赖细胞间相互接触.

  • 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鹏;赵家慧;包文娟;丛璐璐;胡红超;赵宗茂

    目的 探讨TM4SF1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9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及9例正常脑组织中TM4SF1及CD34的表达,并分析TM4SF1与临床病理级别、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TM4SF1在正常脑组织中阴性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和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均值分别为36.354±7.984和3.625±0.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VD在TM4SF1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均值分别为:37.881±7.391和29.078±6.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6).结论 TM4SF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并参与胶质瘤的血管新生.

  • 趋化因子受体5在结直肠癌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周心一;秦艳;茆勇;李龙海;汪舫;齐晓薇

    目的 检测趋化因子受体5(CXCR5)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以及CRC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32例CR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62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XCR5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短发卡RNA(shRNA),脂质体转导CRC细胞株LoVo和HCT116,选取效果佳shRNA构建CXCR5沉默细胞株,应用CXCR5过表达质粒构建过表达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克隆数测定以及裸鼠成瘤实验分别观察CXCR5在体内、体外对CRC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CXCR5影响CRC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结果 CXCR5在CRC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7% (62/132)、24.19% (15/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0).癌旁组织中不表达CXCR5.CXCR5表达与肿瘤的复发、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 =0.004、0.025、0.002、0.008).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CXCR5显著促进CRC细胞体外的增殖.裸鼠成瘤实验证明CXCR5显著促进CRC细胞的体内增殖能力.CXCR5可能通过细胞周期S期阻滞影响CRC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论 CXCR5在CRC的发生以及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CXCR5在体内和体外水平都能促进CRC细胞的增殖,推测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实现.

  • HuD蛋白和嘌呤受体亚型受体在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的表达

    作者:高明娟;刘远梅;姜琳耀;毛羽晨;郑泽兵;曲颜

    目的 观察HuD蛋白、嘌呤受体亚型(P2Y2)受体在中高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患儿直肠末端以及正常结肠的表达,探讨两者对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治疗中高位ARM患儿直肠末端标本25例(畸形组);对照组15例.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IHC)、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2种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显示HuD蛋白、P2Y2受体主要表达在肠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正常对照组与畸形组HuD蛋白、P2Y2受体的积分吸光度(IA)值结果:43.48 ±7.11、3.70±1.21和18.83 ±3.65、8.49±2.68;两组HuD蛋白、P2Y2受体的H值结果:96.56±17.38、22.32±4.36和78.13 ±7.86、26.56±5.32;两组HuD蛋白、P2Y2受体相对定量结果:1.13±0.32、0.49 ±0.12和0.92 ±0.18、0.36±0.09,ARM组患儿直肠末端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结肠.Western blot定量结果表明畸形组中HuD、P2Y2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30、0.030).结论 中高位ARM患儿直肠末端HuD蛋白、P2Y2受体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结肠,两者可能对ARM患儿肠神经系统发育有一定影响.

  •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血清降钙素原、免疫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晓芬;于荣国;张颖蕊;陈晗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入我院重症外科患者90例,其中脓毒症32例、普通感染58例,入科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ESM-1浓度;电化学发光定量法检测PCT、IL-6浓度;速率散色比浊法检测CRP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中ESM-1、PCT、CRP、IL-6分别为3.93 ng/ml、4.05 ng/ml、83.20 mg/L、61.80 ng/L,均高于普通感染组0.69 ng/ml、0.41 ng/ml、64.35 mg/L、17.20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0.001、0.003、0.001).ESM-1、PCT、CRP、IL-6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1、0.893、0.667、0.760;ESM-1的AUC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ESM-1的AUC高于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CT的AUC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的AUC高于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ESM-1与PCT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ESM-1的佳诊断点为2.215 ng/ml时,敏感度为81.3%,特异性为93.1%,约登指数为0.744,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67、0.900,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1.781、0.201.当PCT的佳诊断点为1.875 ng/ml时,敏感度为84.4%,特异性为82.8%,约登指数为0.672,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30、0.906,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894、0.189.结论 ESM-1、PCT作为诊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诊断价值优于CRP、IL-6.

  • 单一内侧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朱旭;吴学建

    目的 探讨单一内侧入路治疗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方法 对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诊为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16个病例采用单一内侧纵行切口进行复位固定.骨膜外锐性剥离,双极电凝止血,剥离范围前侧至胫骨前缘,后侧过后内侧嵴显露出后内侧骨面,近端保留关节囊及内侧副韧带,远端达到骨折线以远3~5 cm.屈髋屈膝下肢外旋,骨剥翻开内髁骨折块,使用牛角状椎板撑开器撑开骨折间隙,清理骨折间隙后,辨认出塌陷的软骨面及软骨下骨,使用骨剥将软骨下骨连同软骨面一起抬起,向后外侧抬高撑起直至无法再抬高,使用关节镜用叉韧带定位导向器,自外髁外侧和前侧向撑起的骨折块植入1.5mm克氏针2~3枚固定.大C型Matta钳分别钳夹外髁中央偏前和内髁中央偏后部分,加压恢复平台宽度.使用Tomofix钢板置于后内侧嵴上固定内髁骨折,后侧撑起骨折块自外侧经皮空心钉固定.根据需要直视下复位固定前叉韧带髁间嵴撕脱骨折,在后内侧壁上放置支撑钢板固定后内侧小骨折块.术后行双侧膝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拍摄并对比,在术后1年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行CT平扫了解软骨下骨折愈合情况及有无继发性塌陷,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1周内双侧X线对比,平台宽度差异均在4 mm以内,平台外移均在5 mm以内,15例完成1年以上随访,均在半年复查时X线提示骨折愈合,1年复查时CT证实骨折完全愈合,髁间嵴撕脱骨折愈合塑形良好,无继发软骨面塌陷,无明显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8°,Lysholm评分平均87分.结论 联合入路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于SchatzkerⅣ型骨折,单一内侧入路配合恰当的复位工具就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

  • 泛素结合酶E2s在胆囊癌患者中的高表达及意义

    作者:曹进;张景涛;刘中砚;李新平;徐国利;王芳涛;范跃祖

    目的 探讨泛素结酶E2s(UBE2S)在胆囊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UBE2S在85例胆囊癌、28例胆囊癌前病变及15例胆囊良性病变蜡块组织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胆囊良恶性病变新鲜组织加以验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UBE2S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胆囊癌前病变[染色指数(SI):4.082±3.413比2.607±2.025,P=0.021]和良性病变(SI:4.082±3.413比2.067±1.335,P=0.001),在新鲜胆囊癌组织中表达亦高于良性病变(Western blot灰度值:0.734 ±0.181比0.197±0.099,P=0.002).UBE2S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x2=6.978,P=0.031)、肝转移(x2=8.155,P=0.004)显著相关.UBE2S表达(P =0.024)和肿瘤分化程度(P=0.000)、Nevin分期(P =0.040)、R0切除(P=0.011)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UBE2S高表达胆囊癌患者生存期较短(P =0.011).结论 UBE2S高表达是胆囊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 新型冲吸治疗与负压封闭引流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陈少全;张再重;林立英;陈淑明;林承志;黄国良;王烈

    目的 比较新型冲吸治疗与负压封闭引流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7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新型冲吸治疗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愈合时间、愈合率、脓肿复发及瘘管形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缩短[(15.2±3.6) mm比(33.2±8.4) mm,t=-11.818,P=0.000],手术时间缩短[(14.2±2.6)min比(16.8±3.2) min,t=-3.784,P=0.000],术后疼痛评分降低[(3.5±1.1)分比(5.3±1.6)分,t=-5.562,P=0.000],伤口愈合时间缩短[(14.3±3.2)d比(18.2±4.8)d,t=-4.05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伤口一期愈合率(69.44%比66.67%,x2=0.064,P=0.800)、瘘管形成率(22.22%比25.00%,x2=0.077,P=0.781)、脓肿复发率(5.56%比8.33%x2=0.215,P=0.643)等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型冲吸治疗能够减少高位肛周脓肿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微创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 国人下胸椎经皮质骨通道置钉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测量

    作者:马国营;周扬;厉勇;田乃锋;钟建荣;徐谊

    目的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方法测量下胸椎皮质骨通道置钉参数,为临床应用该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50例下胸椎(T9~T12)CT薄层扫描的患者,通过多平面二维重建理想经皮质骨通道(CBT)钉道.理想的钉道进钉点位于上关节突外三分之二区域中点垂线与横突下缘的交点,钉道朝向外上方,后在矢状面上钉尾到达椎体上终板后1/3.在钉道水平面上测量钉道宽度、长度及外倾角,在钉道矢状面上测量钉道的头倾角.按照左右侧及性别进行分组及统计数据.结果 我们确立了下胸椎CBT置钉的相关参数包括宽度、长度、外倾角及头倾角.下胸椎CBT钉道宽度随着椎体序列增加而增加(T9:5 ~6 mm,T12:8~10 mm),钉道长度也随着椎体序列增加而增加(T9:27~31 mm,T12:30 ~35 mm),参数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00、0.000).下胸椎CBT钉道外倾角(5°~8°)和头倾角(10°~15°),参数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胸椎CBT置钉是可行的,术前多平面CT重建测量有助于准确置钉.

  • 单羧酸转运蛋白-1磷酸酶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王建业;寿记新;刘献志;高海东;翟付强;程森;管海博;梁博;王冰冰;卢家潮

    目的 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与同张力蛋白同源在人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52例脑胶质瘤织和1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MCT1、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1)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标本中MCT1、PTEN mRNA的表达分别为依次增加和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03);(2)对照组、低级别胶质瘤组、高级别胶质瘤组标本中MCT1、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依次增加、依次下降(MCT1:18.8%、61.8%、72.2%;PTEN:68.8%、44.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1,0.037);(3) MCT1 PTEN mR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 =0.06,P=0.041).结论 MCT1、PTEN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恶性分级关系密切,病理级别越高MCT1表达呈现显著增强趋势而PTEN则呈现下降趋势.MCT1在胶质瘤中的过表达及PTEN的表达缺失可能都对脑胶质瘤的病理进展起了促进作用,PTEN、MC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

  • 白细胞介素-6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作者:韩国晖;白向东;张渤;刘玉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血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住院治疗乳腺肿瘤患者156例,其中TNBC 52例,非TNBC 79例,乳腺良性肿瘤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分析IL-6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L-6在乳腺良性肿瘤、非TNBC、TNBC患者血清中水平分别为(13.3±4.7)、(79.9±19.5)、(114.2±21.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NBC患者血清中IL-6水平高于非TNB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肿瘤>2 cm和淋巴结转移的TNBC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均高于肿瘤≤2 cm和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20).结论 IL-6在TNB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可作为TNBC的诊断标志物.

  • 载银氧化锌涂层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振;张腾;尚剑

    基于银和氧化锌的分别具有高效的、广谱的、安全的、绿色的抗菌性能,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研究已经成为现在抗菌材料事业的热点,但是目前不同的学者对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抗菌机制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认识.我们查阅了近些年来国内外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性能及抗菌机制的一些研究进展.文中详细的从破坏细菌细胞的完整性、阻断细菌的腺苷三磷酸(ATP)及DNA复制、产生活性氧以及氧化锌独特的光催化抗菌4个方面阐述了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抗菌机制.我们从文中指出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抗菌过程受多种机制的共同的影响,得出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抗菌过程比较复杂,更深层次的研究抗菌中银和氧化锌的作用方式和抗菌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将会有助于载银氧化锌抗菌涂层的广泛应用.

  • 脊髓损伤相关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伯寅;常鹏宇;朱庆三;尹若峰

    脊髓损伤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尚无法治愈.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大量与脊髓损伤及修复相关的表观遗传学调控靶点被陆续发现,这必将为脊髓损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开辟崭新空间.鉴于此,本文将基于领域内新进展及笔者近期研究工作对脊髓损伤相关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自噬和坏死性凋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展

    作者:郭林政;何松青;王永芹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一直是制约肝脏外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细胞死亡终造成的肝脏损伤.细胞坏死和凋亡是已被广泛研究的参与HIRI的两种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HIRI过程中起着双重调控作用(保护或损伤).而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全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坏死性凋亡,也参与HIRI.因此,本文将侧重于对自噬和坏死性凋亡在HIRI中的作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细胞死亡方式(细胞坏死、凋亡、自噬和坏死性凋亡)在HIRI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 益生菌应用于结直肠癌三级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海霞;贾增增;徐月姣;范国权;何若冲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三级预防成为研究的热点.益生菌是一类有益于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优势菌群,目前益生菌也逐步应用于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中,本文就益生菌在结直肠癌三级预防中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及展望.

  • 谷氨酰胺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持稳;王成林;杨兴海;吴宝强;江勇

    谷氨酰胺(Gln)代谢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线粒体中的谷氨酰胺酶(GA)是其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GA有两种亚型,分别是肾型谷氨酰胺酶(GLS1)和肝型谷氨酰胺酶(GLS2).GLS1在多个系统的恶性肿瘤中高表达,被认为可能是一种致癌基因.GLS2的生物学功能与其截然相反,也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G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龙飞;张辉;周文策

    胰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治疗手段.为尽可能全面的淋巴结清扫、提高PD术后R0切除率、提高胰头癌远期疗效、减少复发.国内外学者在手术切除的范围、切除的方法及手术的入路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入路PD手术可在术中对SMA及腹腔干进行全面探查,真实可靠的判断局部血管受侵犯程度及肿瘤的可切除性,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现临床上常用的SMA入路的PD的方法主要有6种.我们将近几年来关于SMA入路PD的手术方法、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室管膜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琛;吴周睿;程黎明

    脊髓损伤致残率极高,迄今为止仍是一个医学难题.近年来,随着中枢神经系统中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入,应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几乎没有激活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组织促进功能恢复的报道.确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在成年脊髓中的作用及分布、分析其进展转归机制、寻找其激活干预靶点,已成为治疗脊髓损伤一个新的思路.新研究表明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具有神经于细胞潜能,现就目前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绿色荧光蛋白骨髓移植及N-甲基亚硝基脲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的构建

    作者:刘通;罗飞;杜娥;王林;王嘉南;杨阔

    目的 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N-甲基亚硝基脲(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137Cs照射C57BL/6小鼠,照射后移植入C57BL/6全骨髓细胞,观察移植小鼠体重、生存期、存活率及外周血白细胞等情况,得出在剂量率为0.708 Gy/min时的佳照射剂量.以佳照射剂量照射C57BL/6小鼠,移植GFP小鼠骨髓细胞建立小鼠GFP骨髓移植模型,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进行验证.对C57BL/6进行MNU前列腺原位注射联合丙酸睾酮皮下/腹腔注射化学诱导,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情况,验证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结果 在137Cs剂量率为0.708 Gy/min时,8.5 Gy是C57BL/6骨髓移植模型建立的佳剂量,嵌合小鼠在骨髓移植4周后外周血非红系细胞GFP阳性比例为(85.3±7.2)%,28周后嵌合鼠骨髓细胞中非红系细胞GFP阳性比例为(95.2±2.5)%,MNU化学诱导小鼠前列腺癌发生率为78%(39/50),且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人类有较好的相似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GFP骨髓移植小鼠模型及MNU化学诱导前列腺癌小鼠模型.

  • 小鼠M1和M2巨噬细胞肝内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航;王恺;谢浩荣;陈刚;林辛辛;李川江;周杰

    目的 建立小鼠M1/M2极化巨噬细胞肝内移植模型.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并将其进行荧光标记、极化,获得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未极化细胞标记为M0,将3种细胞用经门静脉注射8×105个细胞至同种异体小鼠肝内,设置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组为对照组,于术后24、72 h取肝组织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标记的BMDM,并检测M1、M2BMDM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 BMDM经分离、培养、分化获得F4/80阳性巨噬细胞[占(97.60±1.25)%],并经转染、极化成功获得荧光标记的M1、M2BMDM,移植至同种异体小鼠肝内24、72 h后,肝组织内均可检测到荧光标记的MO、M1、M2BMDM,且肝组织中M1、M2 BMDM相关基因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成功建立分离极化后的小鼠巨噬细胞肝内移植模型.

  • 创新科技时代血管外科的进展

    作者:蒋米尔;黄英

    血管外科很大程度得益于19世纪外科飞速发展时期的创新基础.如今,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了血管外科的发展,与血管外科医学有关的创新重点领域包括个体化治疗、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迅速进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持.总体上,血管外科发展还在不断成长和完善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血管外科疾病的检出率并推动了腔内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创新技术及信息化时代,为血管外科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了解新技术新信息对于本专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无论各种医学研究,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 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因子-1α/雌激素相关受体-α共修饰间充质干细胞对血管化的影响

    作者:陈黎;张世昌;张国英

    目的 观察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因子-1α(PGC-1 α)/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α)共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PGC-1α和ERR-α腺病毒过表达载体修饰MSCs;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SCs基因和促血管化细胞因子的变化;凝胶成血管实验观察MSCs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 基因PGC-1α/ERR-α共修饰可将细胞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提高至原表达的6倍;PGC-1α/ERR-α共修饰MSCs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 mRNA表达显著高于未修饰和PGC-1α修饰MSCs(VEGF:5.45 ±0.51,1.00 ±0.24,2.33-±0.31,F=189.100,P =0.000;ANGPT-2:2.66 ±0.38,1.00±0.29,1.89±0.24,F=36.180,P=0.000;PDGF-B:4.87±0.66,1.00±0.17,2.13±0.45,F=89.060,P=0.000),其培养上清VEGF分泌量显著高于未修饰和PGC-1α修饰MSCs(F=343.700,P=0.000);与PGC-1α/ERR-α共修饰MSCs共培养HUVECs形成条索样血管结构的总长度[(82 580±3 156) μm]显著高于与未修饰[(9 130±1 174)μm]或PGC-1α修饰MSCs[(18 570±2087) μm]的HUVECs(P=0.000).结论 基因PGC-1α/ERR-α共修饰可有效的加强MSCs的促血管化能力,有望用于组织工程血管化.

  • 高场强磁共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效果

    作者:陈曦;李惠明;杨健;温凌字;赵国峰;邓钢

    目的 利用7.0T磁共振成像(MRI)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提供观察手段.方法 70只小鼠分组,假手术组(n=6),未溶栓组(n=15),溶栓组(n=49).光栓小鼠大脑中动脉造模,以磁共振成像(MRA)验证造模成功.尿激酶处理溶栓治疗组小鼠,观察3组小鼠行为学评分,采集弥散加权(DWI)、快速小角度激发(3 D-Flash)及T2加权(T2 WI)信号.结果 平衡木运动试验中,速度分别为假手术组(30.97 ±7.32) ×0.01 m/s,未溶栓组(2.56±2.80) ×0.01 m/s,溶栓组(15.39 ±8.82) ×0.01 m/s.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分分别为假手术组(0.50±0.54)分,未溶栓组(9.83±1.59)分,溶栓组(4.87±2.34)分.模型鼠患侧患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鼠梗死侧ADC值(0.43 ±0.07) ×0.001 mm2/sec,对侧ADC值(0.62 ±0.13) ×0.001 mm2/sec.溶栓治疗小鼠梗阻大脑中动脉可开通.溶栓治疗组小鼠梗死面积(10.52 ±4.41) mm2,未溶栓小鼠面积(23.38±1.66) mm2.结论 7.0T MRI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检测溶栓治疗效果.

  • 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翔;张金文;池魁;武志峰;张楠;孙欢欢;袁涛;毕伟

    目的 探讨四氢-β-咔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类肽缀合物(THBCB-RGD)的自由基清除和抗血栓形成特性,并通过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HBCB-RGD的稳定性;应用PC12细胞存活实验和乙酰胆碱诱发内皮细胞介导血管舒张实验评估THBCB-RGD自由基清除能力;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评价THBCB-RGD抗血小板聚集活性;通过体内实验评价THBCB-RGD抗血栓活性;构建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THBCB-RGD干预对心肌氧化应激和心肌梗死的影响.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我们所合成的THBCB-RGD自身稳定性较高(目标峰的消失时间分别为240、180、240 min,平均220 min,远高于文献所报道的四氢-β-咔啉前体的30 min.P=0.005).同时它们具有很强的清除NO、H2O2和·OH的能力(与前体比较P=0.004、0.000),亦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血小板的聚集率和血栓湿重合血栓干重差异均达到P =0.003或P=0.000);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前给予THBCB-RGD预处理可降低心肌中MDA含量并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 THBCB-RGD表现出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血栓形成活性,并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对曲张大隐静脉的病理损伤

    作者:许靖熠;李文毅;黄庆锦;黄建强;陈剑伟;黎成金;王烈;夏印

    目的 观察泡沫硬化剂(聚多卡醇)佳起效时间和低起效浓度,以及聚多卡醇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对静脉壁所造成的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取直径为5~10 mm的曲张大隐静脉主干近心端.将静脉分割成长度为1 cm的静脉段.各静脉段分别放置于不同浓度的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中(0.5%、1.0%、3.0%),处理不同时间(1、10、30 s、1、5、10 min).将对照组静脉段置于生理盐水中未做任何处理.后将药物处理后及对照组的静脉段送病理切片检查.病理结果评价包括内膜坏死程度、内皮肿胀、内膜增厚、中膜水肿、平滑肌液化.后得出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组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3%聚多卡醇组总损伤得分高[(3.35±1.44)分,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和1.0%聚多卡醇之间总损伤评分P=0.2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时间为变量的各组间差异,10 min组总损伤评分高.除实验组1 s与对照组总损伤评分之间P=0.5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实验组10、30 s、1、5、10 min与对照组的总损伤评分之间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 s、1、5、10 min 4组之间总损伤评分(P30 s比1 min=0.745,P30 s比5 min=0.071,P-30 s比10 min0.065,P1 min比5 min=0.752,P1 min比10min=0.422,P5 min比10 min=0.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即使是低浓度0.5%聚多卡醇,也能对静脉壁造成明显的病理变化,3%聚多卡醇的作用效力较0.5%和1.0%的聚多卡醇更为明显.聚多卡醇在作用30 s后进入平台期,虽然1、5、10 min的总损伤评分逐渐递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在对曲张静脉注射泡沫硬化剂时,保持压迫曲张静脉近心端至少30 s,以保证泡沫硬化剂于曲张静脉的充分接触及发挥硬化效力.

  • 新型0.1mm膨体聚四氟乙烯带瓣外管道的制备和流体学测试

    作者:张惠锋;叶明;闫宪刚;陈纲;陶麒麟;贾兵

    目的 应用0.1 mm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制备带瓣外管道的方法和适宜尺寸仍未得到统一,本研究采用改良方法缝制新型0.1 mm PTFE带瓣外管道,通过体外流体学测试来确定合适的瓣膜制作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长宽的0.1 mm PTFE薄片手工缝制19 mm直径(d)的带瓣外管道,分为A和B两组先后接受体外流体学测试,并以牛心包瓣膜作为对照组(A0组,B0组).A组以外管道的周长(π×d)mm作为0.1 mm PTFE薄片的长度,分别以(0.65 ×d ±0.74) mm(A1组)和(0.84×d)mm(A2组)作为宽度;通过A组测试确定适宜的宽度,作为B组0.1 mm PTFE薄片的宽度,再分别以(π×d)nm(B1组),(1.2π ×d)mm(B2组)作为长度.应用筛选出的宽度和长度制作不同直径(14、16、19、22 mm)的带瓣外管道接受测试验证(分别为C1、C2、C3、C4组).结果 在流量2、3、4、5 L/min的测试下,A组显示A1、A2组的跨瓣压差略高于A0组,有效开口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组瓣膜返流百分比明显低于A1组(P=0.000、0.001、0.001、0.000),表明宽度(0.84×d)mm优于(0.65×d ±0.74) mm.B组显示B1和B2组的跨瓣压差和有效开口面积无差异,B2组的瓣膜返流比明显低于B1组(P =0.000、0.001、0.001、0.001),表明(1.2π×d)mm优于(π×d)mm,并且优于传统瓣膜.C组显示从22 mm带瓣外管道(C4)至14 mm外管道(C1),跨瓣压差(△P)呈现增加趋势,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P均=0.000);4组带瓣外管道的返流百分率均非常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0.262、0.197、0.229).结论 采用(0.84×d) mm宽度和(1.2π×d)mm长度的0.1 mm PTFE薄片制备的改良手工缝制带瓣外管道具有良好的抗返流效果.

  • 新型单克隆抗体对皮下血管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黄崇青;虞冠锋;黄景勇;麻朋艳;万丽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单克隆抗体(FAB)雷珠单抗(Ranibizumab)抑制裸鼠皮下结缔组织血管瘤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药物使用的佳配方.方法 血管瘤细胞注射法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分别使用无药物治疗、注射0.25、0.50、0.75 mg/cm3浓度的雷珠单抗、1 mg/cm3的平阳霉素、0.75 mg/cm3雷珠单抗+ 10 ng/cm3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0.75 mg/cm3雷珠单抗+30 ng/cm3的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分为A(基础对照)、B、C、D、E(药物对照)、F(雷珠单抗+IGF-1)、G(雷珠单抗+PMA)组.运用组织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验证疗效及机制.结果 各药物治疗2周后,血管瘤体积均有减小[A组:(171.76 ±52.46) mm3,B组:(70.85±8.73)mm3,C组:(69.84±16.33) mm3,D组:(41.83 ±18.65) mm3,E组:(61.52±8.12) mm3,F组:(103.41±19.33) mm3和G组:(101.19 ±57.51) mm3,P=0.001].不同药物治疗组裸鼠血管瘤组织中CD34和Ki-67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除了雷珠单抗合用IGF-1治疗组外,其余组各组裸鼠肺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各雷珠单抗治疗组对于肺组织的损伤要轻于平阳霉素.雷珠单抗明确抑制裸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的蛋白表达,导致组织细胞凋亡.在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同时,采用IGF-1干预下,能维持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肺组织细胞.结论 雷珠单抗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A的蛋白表达,抑制PI3 K/Akt等信号通路,导致血管瘤组织细胞的凋亡,而合用IGF-1能抑制雷珠单抗对肺组织的损伤.

  •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静脉移植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陈剑伟;黄建强;黄庆锦;黎成金;夏印

    目的 应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其抑制剂A779,探讨Ang1-7对自体静脉移植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40只无特定病原体SD雄性大鼠均建立颈外静脉至腹主动脉的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凝胶组、Ang1-7组、A779组,各10只.在前述4组移植静脉外膜上分别喷洒生理盐水、涂缓释载体Poloxamer407、涂携有Ang1-7的Poloxamer407、涂携有A779的Poloxamer407.4组分别于术后14、28 d各处死5只大鼠,取移植静脉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测内膜(Ⅰ)、中膜(M)厚度,计I/M值.免疫组织化学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ERK1)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AT1R)表达.结果 (1)14、28 d,Ang1-7组移植静脉内膜厚度[(59.26±7.51)、(62.50±5.91)μm]低于其他3组(P值均为0.001).(2) 14 d,Ang1-7组移植静脉的I/M (0.67±0.05)低于其他3组(P =0.001、0.006、0.001).28 d,Ang1-7组移植静脉的I/M为(0.71±0.14)低于其他3组(P值均为0.001).(3)14、28 d时,A779组的内膜增生程度高于对照组(P=0.007、0.001).(4)14 d时,Ang1-7组移植静脉PCNA表达(21.80 ±7.05)低于其他3组(P=0.011、0.016、0.001).28 d,Ang1-7组移植静脉PCNA表达(12.80 ±5.31)低于其他组(P=0.001、0.002、0.001).(5) Ang1-7组移植静脉在14d时ERK1表达为(57.00± 5.79)低于其他3组(P=0.002、0.003、0.001).28 d,Ang1-7组移植静脉ERK1表达为(50.20±8.79)较其他3组低(P=0.024、0.017、0.001).(6) Ang1-7组移植静脉在术后14d的AT1R表达为(27.20 ±6.87)低于其他组(P=0.001、0.003、0.001).28 d,Ang1-7组移植静脉的AT1R表达(20.60 ±4.83)低于其他3组(P均=0.001).结论 静脉移植术后内膜增生的主要细胞可能来源于中膜增殖和迁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Ang1-7可显著拮抗AT1R的表达,减轻其促进内膜增生的作用,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Ang1-7可抑制静脉移植术后血管ERK的表达;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系统均参与了静脉移植术后的内膜增生.

  • 瓣膜成形环临床前动物实验病理评价方法

    作者:段雪晶;王红月;唐跃;杨伯清;唐颖;王清峙;罗富良;陆洋;徐红宇

    目的 通过两种国产成形环动物实验的病理学分析,探索建立规范的成形环临床前体内实验的病理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外科手术将两种国产瓣膜成形环及其对照产品分别植入17只(实验组)和5只(对照组)成年小尾寒羊的二尖瓣位或三尖瓣位,术后20周处死羊,通过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手术相关损伤、成形环的完整性、炎性反应、内皮化和纤维鞘形成、纤维组织过度生长、血栓形成等情况,对于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梗死和感染等情况进行评估,对实验终点前死亡的羊进行死因分析,判断死亡与成形环的关系,从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所有羊的成形环植入位置准确,成形环完整,未见折断或裂开,未见瓣叶及冠脉等手术损伤.除4只羊(实验组3只、对照组1只)分别于术后2、11、12和13周死亡外,术后满20周的羊,成形环表面纤维鞘均较完整,未见血栓及纤维组织过度生长.成形环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实验组1例炎性反应较重,可见中性粒细胞.实验组成形环表面内皮化率[(92.0±8.1)%]与对照组内皮化率[(97.0±2.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6例可见小灶心肌坏死,1例小灶肾梗死,1例自发性肉芽肿性肝炎.未达实验终点的4只羊均死于肺部感染,其中3只羊(实验组2只,对照组1只)纤维鞘不完整,内皮化率5% ~60%,1只(实验组)血栓形成,1只小灶心肌坏死.结论 针对瓣膜成形环的规范的病理评价应在不同的形态学水平对产品完整性、局部组织相容性和远端器官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并注意鉴别手术操作、术后感染及植入材料不良反应与术后并发症或动物死亡的关系,客观、准确地评价植入材料的安全性.

  • 线粒体靶向多肽SS-31对小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姜榆;张猛;乔彤

    目的 观察线粒体靶向多肽SS-31对小鼠急性后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预防组(S+IR组)、SS-31预防组(SS-31+ IR组)、生理盐水治疗组(IR +S组)、SS-31治疗组(IR+ SS-31组).空白组小鼠仅麻醉处理,实验组小鼠进行左后肢缺血90 min以及再灌注8h,预防组在缺血前30 min给药,治疗组在再灌注前30 min给药,取小鼠左后肢肌肉测定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线粒体膜电位(MMP)、丙二醛(MDA)、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 3)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和蛋白含量变化;观察小鼠左后肢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再灌注8h后SS-31两组与生理盐水两组比较,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如MMP等显著升高(0.80±0.03、0.64±0.03比0.19 ±0.01、0.17 ±0.01,P预防 =0.001,P治疗=0.003).抗氧化相关指标如SOD酶活等明显升高[(49.13±0.94)、(41.98±1.20) U/mg比(25.88±1.11)、(25.52±1.51) U/mg,P预防=0.000,P治疗=0.001],MDA含量明显下降[(0.81±0.04)、(1.08±0.05) nm/mg比(2.06±0.04)、(1.98±0.06) nm/mg,P预防=0.000,P治疗 =0.000],在Western blot结果中SS-31两组在TNF-α、IL-1β、胞质Cytochrome C及Cleaved-Caspase 3的蛋白表达量均小于生理盐水两组.结论 小鼠后肢缺血再灌注能引起肌肉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并诱导后肢骨骼肌细胞凋亡;线粒体靶向多肽SS-31的处理能够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组织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对小鼠后肢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诱导的Tip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作者:杜玲娟;杨镛;杨国凯;马振桓;李国剑;万嘉

    目的 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诱导的Tip内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血管内皮祖细胞,并将其诱导分化为Tip内皮细胞,将TiP内皮细胞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AMD3100对照组、LY294002对照组、实验组、AMD3100阻断组、LY294002阻断组、外源性PIP3组,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中Tip内皮细胞的迁移数.结果 实验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量[(100.667 ±4.509)个/高倍视野]较阴性对照组[(16.333±2.082)个/高倍视野]增多(t=29.415,P =0.003),AMD3100阻断剂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20.333±0.577)个/高倍视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0,P=0.096),AMD3100阻断剂组和LY294002阻断剂组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分别为(20.333±0.577)、(40.000±2.646)个/高倍视野,均小于实验组(t=30.603、20.102,P=0.019、0.006),而在AMD3100阻断剂组中外源性的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产物PIP3,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99.667±3.786)个/高倍视野]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94,P=1.000).结论 PI3 K/Akt信号通路是SDF-1诱导Tip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下游机制之一.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