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过表达慢病毒细胞株构建以及功能检测

    作者:徐卿;李洪涛;林峰;姚阳

    目的 构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LKB1)慢病毒过表达细胞株,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以及相关功能影响.方法 构建出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MV-MCS-EF1-copGFP载体(pCDH-LKB1)并筛选慢病毒细胞株.运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定位与表达.同时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LKB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LKB1慢病毒细胞株,荧光定位实验表明LKB1在人成骨肉瘤细胞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均有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LKB1在真核细胞中能有效表达.CCK-8检测显示,转染48 h后,对照组1.131±0.003,LKB1组0.739±0.051,LKB1组相比于对照组,活性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成功构建过表达带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LKB1蛋白(GFP-LKB1)的细胞株,LKB1过表达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 埃索美拉唑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与蛋白激酶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关系

    作者:胡鹏涛;薛长年;吴茜;夏兴洲;巴楠;张自森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与蛋白激酶B(Ak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析不同浓度的埃索美拉唑(0、2.5、5.0、10.0、20.0、40.0、80.0 mg/L)对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埃索美拉唑(40 mg/L)作用胃癌AGS细胞48 h后其细胞凋亡;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埃索美拉唑(40 mg/L)作用胃癌AGS细胞48h后Akt、EGFR、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7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埃索美拉唑浓度的增加,胃癌AGS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0.00、9.76%、9.97%、13.13%、24.54%、43.62%、55.59%,P=0.001),迁移细胞数逐渐减少[(247.38±7.31)、(240.35±4.30)、(225.89±7.36)、(210.27±4.16)、(181.38±6.23)、(142.46±4.13)、(122.48±6.25)个/视野,P=0.001],侵袭细胞数逐渐减少[(207.32±13.23)、(201.34±9.43)、(197.49±5.98)、(189.74±11.65)、(172.18±7.38)、(150.49±6.39)、(111.23±6.36)个/视野,P=0.001].埃索美拉唑40 mg/L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30.50%比2.88%),Akt、Caspase-3、Caspase-7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EGFR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埃索美拉唑能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与Akt表达下降、EGFR的激活有关.

  • 节律基因BMAL1调控人软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传导

    作者:李宁;刘鸣;刘宏建;李军伟;夏磊

    目的 观察节律基因BMAL1对人软骨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 人膝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IGF-1组(100 ng/ml,12 h)、si-control+ IGF-1组、si-BMAL1+ IGF-1组、AG-1024组.IGF-1处理之前,si-control+ IGF-1组和si-BMAL1+ IGF-1组细胞分别先转染对照和靶向BMAL1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载体,AG-1024组细胞添加10 nmol/L AG-1024预处理12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MAL1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处理24h后,IGF-1组和si-control+ IGF-1组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0.293 ±0.018比0.248±0.018,P=0.000;0.285 ±0.015比0.248 ±0.018,P=0.000),AG-1024组则降低(0.182 ±0.009比0.248 ±0.018,P =0.000);48 h和72 h后,IGF-1组和si-control+ IGF-1组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48 h:0.422±0.023比0.342±0.027,P=0.000;0.405±0.026比0.342 ±0.027,P =0.000;72 h:0.508 ±0.029比0.411 ±0.026,P =0.000;0.506±0.025比0.411±0.026,P =0.000),si-BMAL1+ IGF-1组和AG-1024组则低于对照组(48 h:0.284 ±0.017比0.342 ±0.027,P =0.000;0.224 ±0.015比0.342±0.027,P=0.000,72 h:0.326±0.022比0.411±0.026,P=0.000;0.273 ±±0.013比0.411 ±±0.026,P =0.000) IGF-1组和si-control+ IGF-1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4.5±0.6)%比(7.0±1.0)%,P=0.000;(5.1±1.1)%比(7.0±1.0)%,P=0.006],si-BMAL1+ IGF-1组和AG-1024组则升高[(13.4±1.4)%比(7.0±1.0)%,P=0.000;(14.7±1.1)%比(7.0±1.0)%,P=0.000].相比于对照组,IGF-1组和si-control+ IGF-1组磷酸化IGF受体(p-IGF-I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Ⅱ型胶原蛋白(COLⅡ)、蛋白聚糖(ACAN)表达增加(IGF-1组:2.03±0.12比1.00±0.06,P=0.000;1.71±0.11比1.00±±0.07,P=0.000;1.54 ±0.10比1.00 ±0.05,P =0.000;1.96 ±0.11比1.00 ±0.05,P=0.000;2.12±0.16比1.00±0.04,P=0.000;si-control+ IGF-1组:1.95 ±0.06比1.00 ±0.06,P =0.000;1.65 ±0.12比1.00 ±0.07,P =0.000;1.52 ±0.11比1.00 ±0.05,P =0.000;1.91 ±0.11比1.00±0.05,P =0.000;2.06±0.13比1.00 ±0.04,P=0.000),AG-1024组则表达减少(0.73±0.06比1.00 ±0.06,P =0.000;0.77 ±0.04比1.00 ±±0.07,P =0.000;0.75 ±0.06比1.00 ±0.05,P=0.000;0.72 ±0.05比1.00±0.05,P =0.000;0.82 ±0.06比1.00 ±0.04,P=0.000);si-BMAL1+IGF-1组BMAL1 、p-Akt、p-ERK、COLⅡ、ACAN表达减少(0.37 ±0.04比1.00±0.06,P=0.000;0.88±0.09比1.00 ±0.07,P =0.015;0.82 ±±0.04比1.00±0.05,P=0.001;0.78±0.04比1.00±0.05,P =0.000;0.85 ±0.07比1.00 ±0.04,P =0.003).结论 沉默BMAL1的表达影响人软骨细胞存活、凋亡以及细胞内IGF-1信号传导.

  • 西妥昔单抗与雷莫芦单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作者:郭虹;刁亚利;范黄新;周骏华;施庆彤;冯康;罗清泉

    目的 探究靶向西妥昔单抗和雷莫芦单抗联合用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A549细胞表面的表达;检测西妥昔单抗与雷莫芦单抗联合给药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横向迁移、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西妥昔单抗与A549细胞的结合率为90.5%,雷莫芦单抗结合率为27.0%.西妥昔单抗、雷莫芦单抗、联合给药对A549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西妥昔单抗、雷莫芦单抗组细胞迁移相对较慢,联合给药组的细胞迁移慢;联合给药可以很好介导效应细胞杀伤,优于西妥昔单抗组和雷莫芦单抗组;联合给药能同时阻断EGFR和KDR的磷酸化,终导致p38、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被强烈抑制.结论 在共靶向EGFR和VEGFR2靶点的抗体联合治疗后,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迁移能力降低,ADCC作用增强,联合给药显著提高了单独用药的抗肿瘤效果.

  • 法舒地尔减少激光内切开治疗兔尿道狭窄的复发

    作者:许宁;瞿根义;吴宇鹏;梁迎春;李晓东;陈少豪;陈强;魏勇;薛学义;郑清水

    目的 建立创伤后尿道狭窄、尿道狭窄行激光内切开新西兰兔动物模型,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激光内切开治疗兔尿道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尿道创伤、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分为5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尿道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手术组+尿道黏膜下注射法舒地尔(3、10、30 mg/kg),术后3个月逆行尿道造影测量狭窄直径.取兔尿道瘢痕组织观察组织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定位、Van Gieson染色胶原纤维定量分析,并取其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分为8组,分别加入法舒地尔(0、12.5、25.0、50.0μmol/L)、法舒地尔(0、12.5、25.0、50.0 μmol/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0 ng/ml),噻唑蓝(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的表达.结果 法舒地尔显著减少激光内切开治疗兔尿道狭窄的复发,术后3个月各组尿道狭窄的直径分别为(2.26± 1.21)、(5.57±1.13)、(6.61±1.03)、(7.59±1.39)、(8.18±1.22) mm,且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07,P=0.000;F=7.010,P=0.001).各组尿道瘢痕胶原纤维面密度(AA)分别为:50.67±6.73、48.51 ±.6.58、42.11 ±8.10、38.52±4.98、33.41 ±7.10,且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72,P=0.000;F =9.221,P=0.000),随着尿道黏膜下注射法舒地尔剂量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各组成纤维细胞随着法舒地尔的加入,其增殖活力减弱,无TGF-31组法舒地尔作用24 h抑制率分别为0、0.208 8±0.0125、0.3640±0.0124、0.5203±0.015 6(F=47.117,P=0.000);作用72 h抑制率分别为0、0.2442±0.0134、0.3965 ±0.0109、0.5568 ±0.011 1(F=53.069,P=0.000);TGF-β1作用组法舒地尔作用24h抑制率分别为0、0.1176±0.0138、0.294 1±0.014 5、0.431 4±0.013 7(F=55.341,P =0.000);作用72 h抑制率分别为0、0.1502±0.0135、0.3229 ±0.0103、0.4596±0.0109(F=61.217,P=0.001).ROCK、COLⅠ和COL Ⅲ蛋白表达合成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ROCK蛋白各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98 ±0.11、0.317±0.017、0.254±0.032、0.178±0.057、0.549±0.024、0.469±0.033、0.381 ±0.027、0.264 ±0.014(F=11.318,P=0.000);COLⅠ在各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9±0.036、0.415±0.025、0.337 ±0.046、0.227±0.037、0.872 ±0.044、0.704±0.021、0.582 ±0.019、0.425 ±0.023(F =9.715,P=0.000);COLⅢ在各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7±0.019、0.301±0.010、0.230±0.033、0.116±0.015、0.507 ±0.042、0.404±0.023、0.339±0.036、0.240±0.026(F=13.657,P=0.000).结论 法舒地尔可以通过阻滞Rho/ROCK通路激活,进而抑制TGF-β1诱导的兔尿道瘢痕细胞增殖、胶原纤维合成,减少激光内切开治疗兔尿道狭窄的复发.

  • Erbin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

    作者:郑卓军;顾伟英;谢晓宝;蒋敬庭

    目的 探讨Erbin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及分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5种AML细胞株HL60、THP-1、SHI-1、U937和NB4中内源性Erbin表达,并挑选出相对表达高及表达低的细胞各1株.转染Erbin过表达质粒慢病毒使其在低表达细胞株中过表达,转染短发卡RNA慢病毒使Erbin在高表达细胞株中下调.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两种细胞和各自空载体对照组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及分化情况,以及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Waf1/CIP1、p27Kip1表达的关系.结果 U937中Erbin相对表达量较高,为2.64±0.05,HL60和SHI-1细胞中表达量较低,为1.02±0.05及0.83±0.05.过表达Erbin的HL60细胞48 h细胞活性为0.65±0.02,较对照组(0.78±0.02)显著降低(t=7.961,P=0.001),G2/M期细胞比例[(26.00±0.44)%]较对照组[(33.24±1.29)%]降低(t =5.311,P=0.006),凋亡率[(9.51±0.81)%]较对照组[(2.47±1.13)%]增高(t=8.765,P=0.000),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 Waf1/C1P1、p27Kip1表达升高,分化程度[CD11b表达率:(53.02±4.51)%]较对照组[CD11b表达率:(38.59±4.62)%]升高(t=3.870,P=0.018).下调Erbin的U937细胞48 h细胞活性为0.68±0.04,较对照组(0.56±0.05)显著增高(t=3.246,P=0.031),G2/M期细胞比例[(20.30±0.83)%]较对照组[(14.76±0.86)%]升高(t=4.635,P=0.009),p21 Waf1/CIP1、p27Kip1表达降低,分化程度[CD11b表达率:(30.52±3.57)%]较对照组[CD1 1b表达率:(51.26±6.21)%]下降(t=5.019,P=0.007).结论 Erbin在AML中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及细胞分化来发挥抗肿瘤活性.

  • 微小RNA-98靶向N-Ras调控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迁移

    作者:岳玖玲;刘晓楠;卓姗姗;张文超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98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98在SACC新鲜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出miR-98的靶基因为N-Ra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as在SA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上调/下调SACC细胞株miR-98的表达后,应用噻唑盐(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98对SA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影响.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98与N-Ras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98在SACC组织中及ACC-M细胞中呈低表达,N-Ras在SAC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T分期和临床分期相关.转染miR-98 mimics后,ACC-M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发生侵袭的细胞数由(158.0±5.5)个减少至(92.0±4.7)个(t=15.800,P=0.000),细胞24 h迁移距离由(0.42±6.30) mm减少至(0.25±6.00) mm(t =4.630,P=0.001);而当miR-98被抑制后,SACC-83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发生侵袭的细胞数[(123.0±10.6)]个比对照组[(88.0±4.0)个]增多(t=5.254,P=0.006),细胞24h迁移距离由(0.15±7.50) mm增加(0.38±8.80) mm(t =9.109,P=0.000).此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RT-qPCR和Western blot均证实miR-98能够调控N-Ras的表达.结论 miR-98可以作用于N-Ras,进一步调控SAC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 替莫唑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放疗抗脑胶质瘤的研究

    作者:李明;李毅平;时敬国;鲁质成;王长坤;綦斌

    目的 探讨替莫唑胺(TMZ)、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放疗诱导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100μl培养液)、放疗组(放射剂量8 Gy)、药物组(200μmol/L TMZ+ 20 μmol/L ATRA)和联合组(放射剂量8 Gy+ 200 μmol/L TMZ+20 μmol/L ATRA)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率;Westem blot检测各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放疗组、药物组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96±3.78)%、(37.35 ±5.36)%、(59.89 ±7.15)%和(69.35±8.25)%,联合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放疗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471.175,P=0.000;x2=2 057.235,P=0.000;x2 =195.717,P=0.000);联合组与对照组、放疗组及药物组比较,p38MAPK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0,P=0.000;t=10.150,P=0.000;t=4.266,P=0.013);联合组与对照组、放疗组及药物组比较,NF-κB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80,P=0.000;t=30.090,P=0.000;t=68.620,P=0.000).结论 TMZ、ATRA联合放疗具有协同诱导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NF-κB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 干扰素-α增强足叶乙甙介导的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

    作者:原向伟;黄秀芳;陈忠羡;梁胜根;秦英;向珊珊;廖威明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α对足叶乙甙介导骨肉瘤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IFN-α和足叶乙甙单独或联合处理骨肉瘤U2OS细胞72 h,通过锥虫蓝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停滞,通过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53在mRNA水平的表达,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沉默p5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5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结果 药物处理72 h,IFN-α、足叶乙甙和联合用药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29±1.03)%、(23.85±3.09)%和(50.51±3.77)%,IFN-α增强足叶乙甙的生长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足叶乙甙和联合用药组均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足叶乙甙组和联合用药组S期细胞为(19.68±3.62)%和(11.33±2.94)%,G2/M期细胞为(65.02±2.55)%和(76.09±2.87)%,两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IFN-α没有增加足叶乙甙引起的p53在mRNA水平的表达,但沉默p53表达后空白组、对照siRNA组、p53-siRNA组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5.72±3.88)%、(51.63±4.36)%和(36.40±3.95)%,p53沉默减弱了联合用药引起的生长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同时联合用药组的PARP裂解明显减弱.泛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Z-VAD-FMK预处理后Z-VAD-FMK、足叶乙甙组、IFN-α+足叶乙甙组、足叶乙甙+Z-VAD-FMK组和IFN-α+足叶乙甙+ Z-VAD-FMK组的生长抑制率为(3.52±1.98)%、(27.11±4.06)%、(56.44±4.78)%、(21.37±3.55)%、(23.81±4.22)%.Z-VAD-FMK减弱联合用药引起的生长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并且联合用药引起的PARP裂解也被减弱.结论 IFN-α在人骨肉瘤U20S细胞中增强足叶乙甙介导的生长抑制、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该作用依赖p53和Caspase.

  • 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自噬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作者:范涛;耿庆;张博友;徐瑶;汪巍;胡浩;潘世泽

    目的 观察大鼠肺泡上皮细胞CCL149自噬对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绿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GFP-LC3)质粒导入CCL149细胞,筛选出稳定表达GFP-LC3的细胞株.在分别加入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后,观察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经缺氧复氧2、4、6h时细胞自噬变化及相应的内质网应激反应.结果 在缺氧复氧2、4、6h这3个时间点,加入3-MA组自噬基因GFP-LC3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6.317,P=0.024;t=8.583,P=0.013;t =6.341,P=0.026),Beclin-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4.658,P=0.039;t7.120,P =0.022;t 10.320,P=0.000),p62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5.906,P=0.015;t=7.032,P=0.019;t =7.072,P=0.032),而内质网应激基因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5.988,P=0.012;=9.473,P=0.004;t=12.863,P=0.000),X-盒结合蛋白(XBP-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4.285,P=0.043;t=9.563,P=0.008;t=10.531,P=0.000),C/EBP同源蛋白(CHOP)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477,P=0.031;t=8.373,P=0.016;t =8.954,P=0.025);加入雷帕霉素组自噬基因GFP-LC3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4.502,P=0.046;t =10.000,P=0.010;t =4.983,P=0.041),Beclin-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5.161,P=0.029;=5.767,P=0.029;t=9.342,P=0.012),p62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6.687,P=0.026;t=7.084,P=0.016;t =9.767,P=0.000),而内质网应激基因BIP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245,P=0.016;t=8.432,P=0.005;t=12.562,P=0.000),XBP-1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6.255,P=0.022;t=8.450,P=0.029;t=8.365,P=0.035),CHOP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048,P=0.014;t=11.566,P=0.000;t=10.144,P=0.000).结论 在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早期,增强细胞自噬可减弱内质网应激.

  • 家兔与人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对照研究

    作者:戴亚辉;梅炯

    目的 观察家兔与人股骨近端解剖学特点,探讨使用家兔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股骨头坏死时,解剖学上的差异可能对实验结果影响.方法 36只家兔从4个方面进行观察:(1)股骨近端外部形态学特点观察(n=5);(2)股骨近端骨内外血管分布观察(n=23,9只行Microfil灌注,14只行过氯乙烯灌注);(3)股骨头组织学观察[n=4,2只行苏木紊-伊红(HE)染色,2只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4)扫描电镜观察股骨头切面形态(n=4),结果与我院正常髋关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n=10)、既往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家兔与人股骨近端外部形态学特点有较大差异:相对人,兔股骨头直径与股骨干直径比值较小(兔:0.92±0.05,人:1.53±0.13,P=0.0100),转子间径与股骨干直径比值较大(兔:2.51±0.12,人:2.32±0.18,P=0.015),股骨颈长度与股骨干直径比值较小(兔:0.25±0.03,人:0.67±0.07,P=0.000),颈干角较小[兔:(125.37±2.40)°,人:(133.80±4.33)°,P=0.000];(2)家兔与人股骨近端骨内外血管分布有较大差异;(3)家兔与人股骨头组织学观察类似;(4)扫描电镜结果与HE染色类似,未见明显动静脉吻合.结论 家兔股骨头在形态、血液供应等方面与人类有较大的差异,在选用家兔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股骨头坏死时,必须重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研究目的,选用更加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

  • 富含血小板血浆对兔胫骨牵张成骨的影响

    作者:魏星;王虎;雷金来;黄海;丛雨轩;庄岩;王学良

    目的 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在新西兰兔胫骨骨折后牵张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50只健康成年的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组,建立右侧胫骨骨折后牵张成骨模型.分组:Ⅰ组为非PRP(n=20),Ⅱ组为PRP(n =30).Ⅰ组分两亚组:ⅠA组(n=10)胫骨中段骨折建模后直接牵张,持续牵张14d;ⅠB组(n=10)胫骨中段骨折建模后,静息7d,随后持续牵张14d.Ⅱ组分为3亚组:Ⅱ A组(n=10)胫骨中段骨折建模后骨折端注射0.5 ml PRP后直接牵张,持续牵张14 d;ⅡB组(n=10)胫骨中段骨折建模后,静息14 d,注射0.5ml PRP然后持续牵张14 d;Ⅱ C组(n=10)胫骨中段骨折建模后,静息7d,然后持续牵张14 d,牵张结束后注射0.5 ml PRP.各实验组兔分别于牵张后7、14、21、42、70d动态X线观察评价活体新生骨质矿化.所有兔均于牵张70 d后立即处死,取右小腿制作新鲜标本进行高分辨率Micro-CT扫描(不剥离软组织),扫描对象为胫骨中段14 mm长的新生骨,扫描结束后并以所有新生骨为分析对象,分析新生骨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密度(BMD).结果 Ⅰ、Ⅱ组BMC结果分别为463 913.9±48 089.3,560 688.7±85044.3,Ⅰ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3,P =0.026);Ⅰ、Ⅱ组BMD结果分别为134.2±13.9,162.2±24.7,Ⅰ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04,P=0.026).Ⅰ A、ⅠB组BMC结果分别为455 162.3±51 284.8,472665.5 ±540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7,P=0.705);Ⅰ A、Ⅰ B组BMD结果分别为131.7±14.8,136.8±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7,P=0.705).Ⅱ A、Ⅱ B、Ⅱ C组BMC结果分别为557 070.0±104 692.6,589 549.9±5407.5,535 446.3±125 3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50,P =0.787);Ⅱ A、Ⅱ B、Ⅱ C组BMD结果分别为161.2±30.3,170.5±4.6,196.7±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6,P=0.789).结论 PRP能够加速成骨过程,提高新生骨BMC和BMD,缩短成骨时间,而注射时间并不重要.

  • 雷帕霉素对氨基半乳糖/脂多糖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田玉伟;杨国威;薛焕洲;姜青峰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氨基半乳糖(Gal-N)/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5只C57/b6小鼠经腹腔注射Gal-N (700 mg/kg)和LPS(10 μ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选取15只小鼠作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在建模20 min后分别经腹腔注射5、10、2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经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两组在治疗4h后眼球取血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小鼠肝脏组织中自噬底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p62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AST和ALT[(30.41±5.23) U/L和(110.23±12.02)]比较,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升高[(489.39±35.65) U/L和(310.24±41.25) U/L;(385.21±30.59) U/L和(278.96±35.68) U/L;(279.94±35.14) U/L和(214.37±34.12);(159.24±30.12) U/L和(168.63±28.3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0,t=6.384);(t=7.013,t=5.132);(t=5.198,t =4.318);(t=3.957,t =3.048),P均=0.000].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12,t =3.419);(t=3.901,t =4.012);(t=4.820,t =5.018),P均=0.000].与对照组TNF-α水平[(150.44±23.19) ng/L]比较,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TNF-α水平显著升高[(509.44±49.32)、(401.43±38.09)、(298.44±29.41)、(218.29±24.21)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9,t=5.184,t=4.109,t=3.921,P均=0.000).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TNF-α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t =3.331,t=5.016,P均=0.000).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脏严重受损,肝脏红细胞弥散,肝细胞间隙增加,空泡变形,肝索排列紊乱.随着雷帕霉素剂量的增加,小鼠肝脏病理性损伤程度呈剂量依赖性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自噬被抑制,经雷帕霉素处理后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增强.结论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激酶活性,诱导自噬发生,降低TNF-α,达到了保护肝脏的目的.

  • 保残与不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腱血管、神经再生的比较

    作者:张磊;岳娜;谢崇新;周梅;白靖平

    目的 建立保残重建和不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动物模型,比较术后移植腱血管、神经再生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将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不保残重建组(B组)、牵张保残重建组(C组)和残端鞘内重建组(D组).术后3、6、12周各组处死兔6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关节腔内移植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的表达;苏木素-伊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C、D组移植腱细胞数量和徽血管密度(MVD).结果 术后3、6、12周,B、C、D组VEGF mRNA分别是1.98±0.48、2.21±0.73、2.06±0.14;4.35±0.45、3.97±0.24、4.18±0.63;1.14±0.62、1.23±0.06、1.19±0.35;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26),B、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P=0.672、P=0.823).GAP-43 mRNA分别是1.73±0.61、1.58±0.12、1.66±0.23;5.86±1.07、6.01±0.43、5.76 ±0.74;2.94 ±0.69、3.10±0.34、3.13±0.95;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B、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P=0.138、P=0.275).术后各时间点B、C、D组细胞数量、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P=0.086、P=0.092)(P=0.135、P=0.061、P=0.269).结论 保留残端重建ACL与不保留残端重建ACL移植腱血管、神经再生无明显差异.

  • 丙泊酚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影响

    作者:王康;冯旭;覃家锦;梁洪华;李鲲;李海燕;骆江龙;黄子春;马秀涛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D大鼠平均分为4组(n=8):对照组、MCT组、丙泊酚组、丙泊酚+Mas抑制剂A779组,后3组腹腔注射60 mg/kg MCT(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诱导后,后两组每日分别持续注射丙泊酚10 μmol/L、丙泊酚10 μmol/L和A779(浓度为2 mg/ml),前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测量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肺动脉中膜厚度指数(WT)及肺小动脉梗阻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内ACE2、Mas、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内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内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对照组、MCT组、丙泊酚组、丙泊酚+A779组大鼠的mPAP分别为(11.37 ±2.17)、(32.43 ±4.22)、(15.82 ±2.12)、(18.13 ±2.31) mmHg(1 mmHg =0.133 kPa),WT分别为(15.63 ±11.12)%、(78.01 ±17.40)%、(22.64±12.95)%、(63.67±16.43)%.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丙泊酚+ A779组大鼠mPAP稍升高(P=0.001,P=0.005),而MCT组显著升高(P=0.000);对照组肺动脉血管无明显狭窄、MCT组管腔基本闭塞、丙泊酚组管腔基本正常、丙泊酚+A779组管腔明显增生;与MCT组比较,对照组、丙泊酚组大鼠WT显著降低(P =0.003,P=0.002),与丙泊酚组比较,丙泊酚+ A779组大鼠WT明显升高(P =0.000).丙泊酚组及对照组中ACE2、Mas、p-Akt、p-eNOS较MCT组明显升高(丙泊酚组及对照组与MCT组比较,均P=0.000).丙泊酚+A779组大鼠肺组Mas表达水平较丙泊酚组明显下降(P=0.005).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Ang-(1-7)水平表达:丙泊酚组[(75.31 ±6.51)pg/ml]和对照组[(81.75 ±5.80) pg/ml]较MCT组[(34.55±5.72) pg/ml]明显升高(均P=0.000).丙泊酚+A779组[(41.14 ±8.03) pg/ml]较丙泊酚组[(75.31 ±6.51) pg/ml]明显下降(P=0.000).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肺组织NO含量:丙泊酚组[(6.17 ±0.90) μmol/g]及对照组[(6.70 ±0.84) μmol/g]较MCT组[(2.83±0.82) μmol/g]明显增加(均P =0.000).丙泊酚±A779组[(2.99 ±0.98) μmol/g]较丙泊酚组[(6.17 ±0.90) μmol/g]明显降低(P =0.000).结论 丙泊酚可以通过调节肺动脉高压中ACE2来抑制肺动脉高压的发展,该作用可能与激活ACE2-Ang-(1-7)-Mas轴,继而激活下游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功能化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三维培养下旁分泌的研究

    作者:凌建民;田爱玲;范鲁峰;邵闻冲;武涵;焦阳;胡三元;孙念峰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在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介导的三维培养条件下旁分泌促血管生成激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离、培养人ADMSCs,并合成RADAI-16、RGD、KLT 3种多肽且按体积比2∶1∶1制备RADAI-16∶ KLT∶ RGD多肽混合溶液,原子力显微镜(AFM)下观察多肽水凝胶形态(n=4).使用水凝胶对ADMSCs进行三维培养,并设置ADMSCs普通培养组(37℃、5% CO2细胞培养箱)和缺氧培养组(37℃、10% CO2、1%O2乏氧培养箱)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n =3)、肝细胞生长因子(HGF)(n=3)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 (n =3)的表达.结果 分离培养的ADMSCs为长梭形,呈“漩涡式”生长.RADA16-I、RGD、KLT及自组装多肽溶液在AFM下均为纳米纤维状,直径10~20 nm,长度100 ~ 500 nm.ELISA法测得普通培养1d、缺氧培养1d及三维培养1d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GF浓度分别为(47.31 ±6.75)、(247.86±17.59)、(297.25±17.95) ng/L;VEGF浓度分别为(218.30 ±3.03)、(267.13±4.27)、(289.14±3.11) ng/L,缺氧及三维培养条件下细胞旁分泌HGF、VEGF均增高,但三维培养条件下增高更明显(P =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三维培养组细胞内HO-1的表达量约为普通培养组2倍(P=0.000),为缺氧培养组1.2倍(P=0.033).结论 功能性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介导ADMSCs的三维培养能明显促进其旁分泌作用,且缺氧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白花丹醌对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作者:于涛;李凯钰;宫婷;邵宜;刘刚

    目的 观察白花丹醌对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探讨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在其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白花丹醌处理NL9980细胞株,噻唑蓝(MTT)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设置白花丹醌不同浓度组(5.0、7.5、10.0 μmol/L)及空白对照组(不予白花丹醌处理),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IL-6和STAT3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Westem blot分别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内IL-6蛋白表达和细胞内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通路下游调控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mRNA水平.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对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升高,抑制作用更为显著(F =32.17,P=0.000).与对照组比较,白花丹醌干预后各组IL-6和STAT3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均减少.随着白花丹醌浓度增加,IL-6 mRNA(分别为0.50±0.02、0.44±0.1、0.34±0.04,F=173.067,P=0.000)及蛋白(分别为4.71 ±0.02、4.08 ±0.14、2.01 ±0.07,F=1 805.177,P =0.000)表达量降低;STAT3 mRNA(分别为0.86±0.08、0.72 ±0.03、0.52 ±0.06,F=230.918,P=0.000)及蛋白(分别为0.65 ±0.19、0.45 ±0.22、0.31 ±0.11,F=17.332,P=0.000)表达量随着白花丹醌浓度增加表达量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白花丹醌处理组中通路下游基因bcl-2、VEGF、Cyclin D1的mRNA表达量均降低,且随药物浓度增加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98,P=0.000;F=337.743,P=0.000;F=180.136,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L-6和SATA3与bcl-2、VEGF、Cyclin D1均呈正相关.结论 白花丹醌对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基因表达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利用CAL-1-L929细胞建立一种抑制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筛选体系

    作者:孙然;李春梅;张永胜;张乐宁;时景伟

    目的 利用树突状细胞CAL-1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平台,以进一步应用于抑制性寡聚脱氧核苷酸的筛选.方法 以含有未甲基化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CpG(CpG ODN) 0800(3μg/ml)作为刺激剂,将其作用CAL-1细胞(2×105个细胞/孔),48 h后收集上清,作用于L929细胞(2×104个细胞/孔).培养18h,加入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培养72 h,检测570 nm处的吸光度值.结果 筛选条件确定为CpG ODN 0800终质量浓度为3μg/ml,CAL-1上清液1∶5倍稀释.L929细胞数在2×104个细胞/孔,反应时间为24 h.应用此条件成功筛选出自行设计的抑制性ODN-SAT05f.结论 建立实验体系,成功检测了自行设计的抑制ODN和CpG ODN诱导的CAL-1细胞的TNF-α的生物学活性.

  • 不同时间周期性拉伸应力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糖胺多糖分泌的影响

    作者:郝永壮;王晓成;张登君;张宇明;卫小春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周期性拉伸应力(CTS)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糖胺多糖(GAG)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2个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9只,按照每天加载时间不同分为4 h/d、6 h/d和8 h/d组,每组3只,无菌条件下刮取双膝关节软骨,消化分离后将其接种在BioFlex 6孔培养板上,采用Flexercell-4000基底加载系统(正弦波、6%、0.5 Hz)分别加载1、2、3、4、5 d,在各个时间点分别留取上清液,Alcian blue染色沉淀法测定上清液糖胺多糖含量.结果 力学加载天数不同,其上清液GAG表达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同时,随着日加载时间的延长,1、2、3d时GAG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加载4d、5d时,以6 h/d组GAG表达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另外,上清液GAG含量的时间因素和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通过f检验发现,比起8 h/d组加载1 d[(10.81±0.97) g/ml],4 h/d组加载2d[(12.36±1.15) g/ml]GAG表达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比起6 h/d组加载2d[(16.35±1.64) g/ml],4 h/d组加载3 d[(16.37±1.58) g/ml] GAG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比起8 h/d组加载2 d[(18.83±1.76) g/ml],4 h/d组加载4 d[(22.92±2.10) g/ml]GAG表达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比起8 h/d组加载3 d[(26.63 ±2.19) g/ml],6 h/d组加载4 d[(33.37±3.68) g/ml] GAG表达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周期性拉伸应变对体外软骨细胞代谢及凋亡的影响具有拉伸时间依赖性,随着拉伸时间的延长,软骨细胞外基质GAG表达量逐步增加,总加载时间在24h时达到高峰,随后表达量开始下降.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皮质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余斌;刘家刚;李进;刘翼;贺民;游潮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鼠大脑皮质中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方法 76只大鼠随机分配3组:正常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28只,分7组,对应6、12、24、48h、3、5、7d,每小组4只;SAH组42只,同样按照以上时间点对应分组,每小组各6只,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中OPN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记录不同时间段大鼠SAH后的神经系统评分.结果 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的SAH大鼠模型,在24h时神经功能评分低(7.3±2.2,t =7.45,P=0.002),48h后逐渐好转,大鼠死亡率7.3%.OPN mRNA在SAH大鼠大脑皮质中的表达从发生SAH后12 h开始上调,在第3天达到高峰(30.5±8.6),为对照组的30.5倍(t=5.891,P=0.004),之后开始下调.OPN蛋白在SAH大鼠大脑皮质的表达与OPN mRNA同步上调,高峰值(1 6.2±4.1)为对照组的16.2倍(t=6.320,P=0.003).结论 视交叉前池注血法建立的SAH大鼠模型可较好地模拟SAH后脑损伤过程.OPNmRNA和OPN蛋白在SAH后7d内的表达都是单峰脉冲型,在第3天达到峰值浓度后,逐渐下降.

  • 纤维环缝合对维持髓核摘除后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的影响

    作者:李鹏飞;赵宗茂;贾楠;靳宪辉;丛璐璐;南成睿;张雪松

    目的 观察纤维环缝合对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及纤维环修复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山羊36只,雌雄各18只,随机分为3组,对每只羊的腰椎(腰2/3、3/4、4/5)进行椎间盘纤维环暴露.A组为对照组,暴露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缝合关闭切口.B组应用小尖刀切开纤维环,摘除部分髓核后关闭切口.C组应用小尖刀切开纤维环,摘除部分髓核后应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纤维环间断缝合.48周后,通过生物力学方法测定椎间盘内压力;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及脱钙病理切片染色观察纤维环的修复效果,并对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进行测量.同时记录髓核摘除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纤维环缝合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为(0.90±0.25) mm,菲缝合组为(2.41±0.8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对照组椎间盘强度为(3.91±0.78) mPa,非缝合组为(1.99±0.58)mPa,缝合组为(3.07 ±0.67) 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对照组髓核摘除量为(0.83±0.60) cm3,缝合组为(0.82±0.48)cm3;非缝合组为(0.85±0.42) 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 纤维环缝合术对维持椎间盘生物力学强度及术后纤维环修复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促进椎间盘结构完整性的恢复.

  • 芍药苷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及其机制

    作者:刘志;王兆涛;刘如恩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以及与c-Met受体和下游分子的关系.方法 用含10%胎牛血清的内皮细胞培养基(ECM)体外培养HUVEC细胞,并且加入20 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用0、5、10、15、20 mmol/L芍药苷分别处理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芍药苷对细胞的毒性作用.Lipofectamine(R)3000转染c-Met质粒,Transwell法观察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血管生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当芍药苷浓度为15mmol/L时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76.667±7.506,P=0.000).5、10mmol/L芍药苷可以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侵袭(249.333±42.360,P5 =0.001;97.667±21.032,P10=0.000)和血管生成(12.667±1.528,P5 =0.001;6.333±1.528,P10=0.000),抑制c-Met(0.833±0.702,P=0.000)及其下游分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0.420±0.030,P=0.000;0.370±0.050,P=0.000;0.730±0.121,P=0.001)和P70S6K的磷酸化(0.420±0.061,P=0.000),并降低VEGF的表达(0.317±0.031,P=0.000).转染c-Met质粒后,HUVEC细胞c-Met表达量明显升高(0.793±0.045,P=0.001),并且芍药苷抑制HUVEC细胞的侵袭迁移(269.000±18.520,P=0.000)、血管生成(20.667±1.528,P=0.000),抑制c-Met(0.387±0.067,P=0.003)及下游通路的作用被逆转(PI3K:0.677±0.046,P=0.000;Akt:0.577±0.055,P=0.000;mTOR:0.543±0.078,P=0.001;P70S6K:0.433±0.090,P=0.000),降低VEGF的表达(0.763±0.042,P=0.001).结论 芍药苷通过c-Met/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侵袭,并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使HUVEC细胞的血管生成减少.

  • 长链非编码RNA中LINK-A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扈玉华;吴建梁;王乐朋;吴玉鹏;吴建瓴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LINK-A及其相关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不同程度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材料:收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至2017年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组织标本共72例,用液氮妥善保存固定,其中Ⅰ~Ⅱ级46例、Ⅲ级14例、Ⅳ级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7例作为对照.

    关键词:
  • 通用转录因子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朝杰;周建炜;白军伟;马宁;朱琰琰;周云

    通用转录因子3(BTF3)属于核糖核酸聚合酶Ⅱ转录因子,进化中高度保守,具有重要功能,肿瘤组织中BTF3表达异常[1].我们检测BTF3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分析其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收集CRC肿瘤标本156例,远端切缘138例,淋巴结转移标本35例.BTF3抗体(Santa Cruz生物科技公司),按照生物素-亲和素-酶结合物(ABC)法检测.Rad50、NBS1、Mre11、p65、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结果来自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

    关键词:
  •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儿童体外循环时核因子-κB的影响

    作者:邱永升;贾英萍;徐庆;侯立功

    有研究表明体外循环所致的炎性反应引发了脑损伤,核因子-κB(NF-κB)在机体炎性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R)激动剂能够抑制机体的炎性反应[1].本研究旨在观察α2-AR激动剂对儿童体外循环时核因子-κB的影响.

    关键词:
  •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在恶性巨噬细胞移植瘤中的表达

    作者:洪蕾;马加威;蔡洪华;王安琪;谢涛;费喜丰;王之敏;董军;王爱东;黄强

    髓源性抑制细胞和非可控性炎症都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两者的关系尚未明确.研究结果表明,ihCTC为被胶质瘤干细胞诱导恶性转化的巨噬细胞结果[1],有可能兼备此细胞特征,并受白细胞介素(IL)-6-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核因子(NF)-κB调控[2].本文拟证明之.

    关键词:
  • 不同组织容积的远程缺血后适应的作用效应比较

    作者:蒋钦;向波;于涛;黄克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容积与缺血后适应诱导的作用效应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5组,每组4只:(1)远程缺血后适应-腹主动脉组(A组);(2)远程缺血后适应-双下肢组(B组);(3)远程缺血后适应-左下肢组(C组);(4)缺血再灌注组(D组);(5)对照组(E组).

    关键词:
  •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作者:孔庆阔;时景伟;刘宾;晋学飞

    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SP)是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新技术[1-2].本研究旨在观察TUSP治疗老年BPH的近期疗效.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BPH患者220例,年龄60~87岁,随机分为TUSP组(扩张组)107例与电切组(电切组)103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平均大尿流率(Qmax)与平均尿潴留量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 奥沙利铂(Ⅳ)纳米药治疗原位肝癌小鼠

    作者:侯杰;焦成斌;尚进才;罗兰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肿瘤之一[1],我们合成铂(Ⅳ)类药物及可降解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赖氨酸(mPEG-b-PCL-b-PLL),合成纳米药物,实现铂(Ⅳ)的有效保护和靶向输送,成功构建昆明鼠原位肝癌动物模型.

    关键词:
  • 性别决定基因相关HMG盒基因4和细胞核增殖抗原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长庭;林晓容;许天文;苏志明;邱成志;傅德强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性别决定基因相关HMG盒基因4(SOX4)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探讨SOX4和Ki-67在胃癌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60例其邻近正常胃组织中SOX4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SOX4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1.7% (43/60),在正常胃组织中未见SOX4表达,Ki-67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6.7%(52/60),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 =0.615,P=0.003);SOX4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x2=0.056,P=0.821;x2=0.572,P=0.461;x2=0.131,P=0.882;x2=1.479,P =0.223;x2 =0.652,P =0.482;x2 =0.567,P =0.512;x2=0.545,P=0.652;x2 =0.781,P=0.691),SOX4和Ki-6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明显相关(x2=6.522,P=0.016;x2 =7.681,P=0.005;x2=9.205,P=0.003;x2=6.761,P=0.012;x2 =5.521,P=0.032;x2=5.857,P=0.017),SOX4和Ki-67在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SOX4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 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原钙黏蛋白10基因甲基化水平及意义

    作者:洪莲莲;魏丽君;陈香浏;王久利;韩静;凌志强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原钙黏蛋白10基因(PCDH10)基因启动子区域5'-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基序(CpG)岛甲基化在原发性胃癌无创性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MSP)检测202例胃癌、52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68例慢性胃炎组织和血清及120例健康人血清中PCDH10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等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PCDH10甲基化率(80.2%、162/202)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26.7%、54/202)、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组织(23.1%、12/52)及慢性胃炎标本(14.7%、10/68)(均P=0.000).肿瘤组织与配对血清PCDH10甲基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Aζ值是0.862(P=0.000).血清PCDH 10甲基化水平与患者诊断时年龄(P=0.018)、幽门螺杆菌(Hp)感染(P=0.000)、肿瘤大小(P=0.000)、肿瘤分化(P=0.002)、淋巴管侵犯(P =0.000)、静脉侵犯(P =0.007)、浸润深度(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15)、临床分期(P=0.000)及不良预后(P=0.000)有相关,而与患者性别(P=0.435)、肿瘤部位(P=0.458)及生长模式(P =0.435)无明显相关.结论 PCDH10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整合素αvβ3和αvβ5在发生肺转移的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善明;平安松;刘鸿;蔡林;邓洲铭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3及αvβ5与骨肉瘤肺转移发生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骨肉瘤患者标本25例,其中骨肉瘤肺转移16例(实验组),未发生转移9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Westem blot分析观察整合素αvβ3及αvβ5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整合素αvβ3及αvβ5在25例骨肉瘤标本中均有表达,但实验组患者表达阳性率更高为68.8%和81.3%,远远高于对照组(22.2%和34.0%),且与肿瘤体积大小明显相关,实验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及αvβ5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较未发生肺转移患者明显升高,有助于骨肉瘤肺转移的诊断及预后.

  • 微小RNA-220在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株U87的影响

    作者:李玉;李永;张建国

    目的 观察人胶质瘤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220的表达,并探讨其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留取因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正常脑组织标本43例作为对照组;培养人胶质瘤细胞株U87,据转染物不同分为:miR-220模拟组、miR-220未处理组、miR-220抑制组.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胶质瘤和对照组miR-220的表达;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的增殖速度;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转染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转染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胶质瘤组织中miR-220相对表达量为2.45±0.22,显著高于健康脑组织中的1.31 ±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CCK-8实验中,miR-220模拟组增殖速度(2.62 ±0.26)较未处理组(2.06±0.17)增高(P =0.037),而miR-220抑制组(1.63±0.24)则较未处理组增殖速度下降(P=0.006).通过Transwell实验,可见miR-220模拟组的侵袭能力[(163.8±16.5)个]比未处理组[(131.5±14.3)个]增高(P=0.008),而miR-220抑制组[(108.3±9.9)个]则较未处理组下降(P=0.041).流式细胞检测发现,miR-220模拟组的细胞凋亡率[(10.24±1.73)%]低于未处理组的凋亡率[(13.92±1.89)%,P=0.039],而miR-220抑制组的凋亡率[(20.08±3.29)%]比未处理组增高(P =0.007).结论 在胶质瘤组织中miR-220呈高表达,下调miR-220的表达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降低其侵袭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 同源盒蛋白B7和细胞增殖核抗原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兵;王文斌;王天阳;刘三光;张文明

    目的 探讨同源盒蛋白B7(HOXB7)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OXB7与Ki-67在70例胆管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HOXB7和Ki-67表达与胆管癌临床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及表达相关性.结果 70例胆管癌、15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HOXB7与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20.0%;71.4%、26.7%,均明显高于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x2=6.818,P=0.009;x2=10.682,P=0.001).Ⅲ+Ⅳ期胆管癌组织中HOXB7和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x2 =4.073,P=0.044;x2=4.488,P=0.034);中低分化组HOXB7和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x2 =7.807,P=0.020;x2=8.270,P=0.016);淋巴结转移组中HOXB7和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 =6.076,P=0.014;x2 =4.667,P=0.031).HOXB7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83,P=0.018).随着HOXB7和Ki-67表达水平的增加,胆管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 HOXB7与Ki-67高表达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小干扰RNA下调INK4位点反义非编码RNA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吴浩;彭宝岗

    目的 探讨INK4位点反义长链非编码RNA(ANRIL)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手术切除的28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ANRIL分子的表达.采用小干扰RNA技术(siRNA)下调人肝癌细胞HepG2中ANRIL的表达,应用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下调前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有无变化.结果 肝癌组织中ANRIL的相对表达量为1.82 ±0.3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89±0.34(P=0.020);siRNA能够成功下调HepG2细胞中ANRIL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中ANRIL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0);而侵袭能力无显著变化(P =0.670).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ANRIL可能在肝癌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非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关节镜术后认知功能研究

    作者:顾华华;邓现语;陈茜;吕一正;俞卫锋

    目的 观察慢性疼痛对于非老年患者关节镜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3例18 ~60岁全身麻醉下行关节镜手术成年患者,随访完全者57例,分为术前存在慢性疼痛者[观察组(OG)]25例,术前不存在慢性疼痛者[对照组(CG)]32例.分别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2周、术后6周和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SKT量表),评估其疼痛程度和认知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其他时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SKT评分子测试的Ⅰ(13.4±3.8比10.3±2.7)、Ⅵ(18.2±4.5比16.4±4.2)、Ⅶ(15.4±4.2比11.9±2.5)部分,观察组显著差于对照组(P=0.010、0.025、0.010);术后24 h,SKT的Ⅵ(12.5±3.4比10.1±2.2)、Ⅶ(15.4±3.5比12.2±2.5)部分,观察组显著差于对照组(P=0.004、0.001);术后2周,SKT的V(15.0±3.7比12.4±2.4)、Ⅶ(13.8±3.9比10.9±2.7)部分,观察组显著差于对照组(P=0.005、0.002);术后6周,SKT的Ⅰ(11.6±2.6比9.8±2.6)、V(14.3±3.4比12.4±2.3)、Ⅵ(11.7±2.9比10.3±2.0)、Ⅶ(14.2±2.8比11.6±2.3)部分,观察组显著差于对照组(P =0.006、0.013、0.028、0.001);术后3个月,SKT的V(13.5±3.5比11.8±2.4)、Ⅶ(14.0±2.5比11.2±2.6)部分,观察组显著差于对照组(P =0.000).结论 慢性疼痛本身会导致认知功能(主要是注意力方面)减退,而由手术后疼痛缓解导致的认知功能改善掩盖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慢性疼痛会影响认知功能,即使疼痛消失,3个月内认知功能仍然无法恢复到正常.

  • 迪乔治综合征危象区基因8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向阳;王辉;蔡威;滕莉;韩亮;何承志;程勇;王智辉;黄开禹;徐子辉

    目的 探讨迪乔治综合征危象区基因8(DGCR8)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4例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以及淋巴结病理切片中的DGCR8蛋白.结果 DGCR8的表达在胃癌组织(高表达90例,P=0.000)和转移淋巴结组织(高表达70例,P =0.000)中明显高于正常黏膜(高表达40例),其表达水平与浆膜侵犯(有/无浆膜侵犯高表达,65/25,P=0.042)、淋巴结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高表达,66/24,P=0.015)、肿瘤部位(远/近端胃癌组织高表达,55/35,P=0.033)、远处转移(有/无远处转移高表达,21/69,P=0.036)、临床分期(进展期/早期胃癌组织高表达,64/26,P=0.024)、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5 ng/ml/≤5 ng/ml,58/32,P=0.005)以及生存时间(高/低表达平均生存时间,39.8个月/48.7个月,P=0.000)等密切相关,而且是胃癌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P=0.013).结论 DGCR8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并且影响预后.

  • 微小RNA-151-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表达及在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柯建波;凌志强;王文栋;聂喜林;王可敬;顾佳磊;赏金标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151-5p和miR-151-3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200例PT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iR-151-5p和miR-151-3p表达水平,探讨miR-151-5p和miR-151-3p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51-5p在PTC的相对表达量(8.49±1.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91 ±0.26,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miR-151-5p相对表达量(10.35±1.36)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98±1.25,P=0.034).miR-151-3p在PTC的相对表达量(9.25±1.2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2±0.31,P=0.000),但PTC转移组(9.41±1.29)与非转移组(9.04±1.23)比较miR-151-3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miR-151-5p高表达与PTC患者性别(P=0.000)、病灶数量(P =0.004)、局部侵犯(P=0.018)、淋巴结转移(P=0.000)和病理分期(P=0.000)显著相关.结论 miR-151-5p在PTC组织中表达上调,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 葡聚糖凝胶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范霖;林超;赵鹏;李国东

    葡聚糖是一种细菌分泌的高水溶性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相容性.通过化学修饰,可将功能化葡聚糖用做制备不同目的(物质分离、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水凝胶支架材料.我们综述了近年来葡聚糖水凝胶的物理和化学交联的制备方法,以及葡聚糖水凝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内质网应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东东;陈心;郁龚杰;张建宁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的重要场所,其生物学功能的正常对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创伤、缺血、缺氧等刺激会导致内质网内未折叠和折叠错误的蛋白发生聚集,引发内质网应激.随着研究的深入,内质网应激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损伤引发的组织缺血、缺氧使内质网应激持续存在,终导致内质网功能紊乱和内质网相关性细胞凋亡.因此,探索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机制,明确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逃逸机制进展

    作者:霍青峰;张生来;张文杰

    甲状腺癌是人体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在生成、发展、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与肿瘤细胞周围免疫微环境产生密切的联系,两者共同作用促使机体免疫功能耐受,进而逃避免疫监视.甲状腺癌临床上又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常见.本文就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肿瘤细胞周围免疫微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同促使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进行综述,有助于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大型哺乳动物类脑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代俊喜;乐南阳;曹俊;楚胜华;马延斌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常见的导致患者死亡、重残和植物生存状态的原因之一,相关致病机制尚未清楚.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深入研究脑损伤的机制及相关治疗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大部分的动物模型使用的是啮齿类动物,但啮齿类动物与人类在脑的组织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造成了在啮齿类动物取得的实验结局难以成功转化到临床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脑形态上更接近于人类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对于TBI相关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综述通过检索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将大型动物TBI模型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阐述其相关脑损伤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 T-box蛋白质2在肿瘤中的作用及转化研究进展

    作者:常方圆;杜晓玲;李锋;李婷;杨吉龙

    T-box蛋白质2(TBX2)基因编码的蛋白TBX2是一个指导胚胎、组织器官轴向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几年关于肿瘤中TBX2的研究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异常表达的TBX2能够促进细胞恶性转化、抗肿瘤细胞衰老及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并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而影响肿瘤细胞增殖或凋亡,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及演进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TBX2在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转化医学中的研究进展作一全面的综述有助于探讨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 肩峰下滑囊在肩袖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黄淑明;郑荣宗

    肩袖疾病包括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从肌腱病变到完全破裂,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是这类疾病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峰下滑囊介于肩峰与肩袖肌腱之间,被认为是肩袖疾病的主要疼痛来源,其在肩袖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肩峰下滑囊逐渐被引起关注,但对于肩袖疾病中肩峰下滑囊的改变以及肩峰下滑囊与肩袖疾病相互关系一直缺乏系统性归纳.因此,本综述主要介绍近年来对肩峰下滑囊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在肩袖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就肩袖疾病的可能新机制和诊治方法作一展望.

  • 微小RNA-135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星龙;刘明;李国东

    微小RNAs(miRNAs,miR)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RNAs,在恶性肿瘤的演进过程中可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iRNA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miR-135a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研究结果证实,miR-135a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等多个关键生物学过程.本文主要就miR-135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脑出血动物模型与临床转化研究

    作者:李玉呈;齐文涛;段晓春

    本文对当前的脑出血动物模型研究进行综合评价,讨论当前脑出血动物模型的优缺点.探讨目前常用脑出血动物实验模型提供的病理机制研究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改进实验方法,促进临床转化医学的研究.为脑出血后临床的脑保护治疗研究提供更加精确的动物模型,从而合理选择自发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及提高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研究的相关性.对脑出血动物实验和临床转化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 改进的大鼠右室流出道梗阻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少钦;马军;陈良万;方冠华;廖东山;黄秋瑜

    目的 改进右室流出道梗阻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探讨更简便易行及符合临床病理过程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RV OTO)、假手术组、对照组.每组10只.手术组用U型夹施行肺动脉主干缩窄术,假手术组开胸但不进行肺动脉主干缩窄,对照组不施行外科操作.4周后收集心脏标本,测量右室厚度和心肌细胞纤维容积比.利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手术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对比,右室心肌明显增生肥厚,右室平均厚度[手术组:(0.938 ±0.054) mm;假手术组:(0.260±0.436) mm;对照组:(0.249±0.587)mm,P=0.000],尤其以右室流出道肥厚为主,Masson染色显示右室心肌肉细胞肥大紊乱,纤维化明显.手术组(20.17±5.87)%,假手术组(8.35±4.23)%,对照组(7.57±2.31)%(P =0.000).结论 改进的右室流出道梗阻动物模型,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更符合临床病理变化.

  • 肠癌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作者:王磊;袁紫旭

    肠道菌群在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成为肠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肠道菌群如何通过炎症、免疫反应、代谢物等诱导肠癌的发生.肠道菌群是肠癌相关炎症的首要驱动因素,也能通过激活机体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菌群及其代谢物也是诱导肠癌发生的重要媒介.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是肠癌未来研究和治疗的方向.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肠癌 炎症
  • Krüpple样转录因子12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系

    作者:焦洋;杨冬野;杨晶;刘飞;康喜荣;张建生

    目的 探讨Krüpple样转录因子12(KLF12)参与结直肠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肿瘤与癌旁肠黏膜组织中KLF12及E-钙黏素(E-cadherin)、N-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合成KLF12-小干扰RNA(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肠黏膜,而E-cadherin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癌旁肠黏膜(x2=43.724、26.145、35.788、10.985、59.225,P =0.000).KLF12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肿瘤浸润程度较深(x2=7.773,P=0.005).KLF12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低于阴性者(x2=8.724,P=0.003).各结肠癌细胞株中,HT29的KLF12蛋白表达强(P =0.000).抑制HT29细胞KLF12表达后细胞的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F=22.541、15.002、21.908,P=0.000);抑制HT29细胞KLF12表达后N-cadherin、Snail表达减弱,E-cadherin表达增强(P=0.000).结论 KLF12通过参与了肿瘤的EMT过程来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 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姚华雄;王超;杨镇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收治结肠癌腺瘤性息肉患者35例、结肠癌患者20例及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COX-2水平,分析NF-κB、COX-2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结肠癌患者中NF-κB、COX-2组织细胞阳性率分别为80.00%及85.00%,高于结肠癌腺瘤性息肉(60.00%、57.10%) (P=0.014)与健康体检者(23.08%、19.23%) (P =0.023);结肠癌腺瘤性息肉患者NF-κB、COX-2组织细胞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22,P=0.025);结肠癌组织NF-κB、COX-2表达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1);结肠癌组织NF-κB、COX-2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36).结论 NF-κB、COX-2在结肠腺瘤性息肉及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结肠癌组织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p6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雷程;葛磊;王琦三

    目的 探讨p6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散发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62蛋白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的方法对标本中p62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探讨癌组织中p6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0例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p62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3.179 4±0.817 0比1.3866±0.4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33,P=0.000);p62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0.9825 ±0.2646比0.329 8±0.114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3,P=0.000).p6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民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显著相关(x2=11.250,P=0.001).结论 p62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病期晚;p62的异常累积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 联合磷酸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NVP-BEZ235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王延楠;戚少龙;姜春晓;陈雪松;张佳宇;沈可欣

    目的 观察磷酸肌醇3激酶(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奥沙利铂诱导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和(或)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处理体外培养的结肠癌HCT116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奥沙利铂和(或)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HCT116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奥沙利铂和(或)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HCT11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奥沙利铂和(或)PI3 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HCT116细胞核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奥沙利铂和(或)H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DNA损伤标志基因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2、4、8、16、32、64 μg/ml奥沙利铂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HCT116细胞增殖,且约16 μg/ml奥沙利铂能够抑制50%的HCT116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4、16、64μg/ml奥沙利铂作用HCT116细胞24 h后,凋亡率分别是11%、36%和80% (P =0.02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奥沙利铂和NVP-BEZ235联合应用明显地增加了HCT116细胞凋亡率,观察到HCT116细胞核明显地发生皱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凋亡相关蛋白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26),同时也检测到DNA损伤标志基因γ-H2AX表达明显上调(P=0.017).结论 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明显地增强了奥沙利铂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作用,并增强了奥沙利铂导致的结肠癌细胞DNA损伤效果.

  • 抗体阻断整合素α4β7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张洪毅;陈绪勇;冯杰雄

    目的 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探讨抗体阻断整合素α4β7(LPAM-1)减轻肠IR导致的损伤和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小鼠肠IR损伤,经鼠尾动脉注射抗LPAM-1抗体.检测生存率、肠淋巴细胞的浸润、肠屏障损伤、肠组织乳酸水平、肺组织髓过氧物酶(MPO)活性、肺血管的通透性及血循环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抗体阻断LPAM-1减轻了肠IR引起的淋巴细胞浸润[IR8h,Peyer淋巴结:(4.5±0.6)×106比(9.3±1.1) ×106;固有层:(2.4±0.5) ×106比(5.1±0.9) ×106;黏膜层:(1.8±0.3) ×106比(2.9±0.6)×106;IR 24 h,Peyer淋巴结:(3.9±0.8)×106比(5.7±0.5) ×106;固有层:(2.1±0.2) ×106比(2.9±0.4)×106;黏膜层:(0.9±0.2) ×106比(1.4±0.4)×106],提高了IR后小鼠的生存率(IR 168 h,70%比45%),降低了肠通透性[IR8 h,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葡聚糖(FD4)清除率:(29.5±6.9)nl/(min·cm2)比(48.3±8.1)nl/(min·cm2);IR 24 h,(20.9 ±4.2) nl/(min·cm2)比(33.8±4.5)nl/(min·cm2)]、降低了肠乳酸水平[IR8 h,乳酸含量:(11.6±2.3)μg/mg组织比(18.1±4.4)μg/mg组织;IR 24 h,(10.1±2.3)μg/mg组织比(14.2±2.7) μg/mg组织]、降低了肺MPO活性[IR 8 h,MPO活性:(7.6±1.7) U/g组织比(13.3±2.9) U/g组织;IR24 h,(4.8±0.9) U/g组织比(8.6±1.5)U/g组织]、降低了肺血管通透性[IR8h,吸光度(A)值:(4.7±0.6) ×10-2比(6.5±0.5)×10-2;IR 24 h,A值:(3.4±0.5) ×10-2比(5.3±0.4×)10-2]、降低循环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IR 8 h,IL-1β:(7.3±1.7) pg/mg比(14.3±2.8)pg/mg;TNF-α:(1.4±1.3) pg/mg比(2.0±0.3) pg/mg;IL-6:(4.6±5.5) pg/mg比(7.4±0.8) pg/mg;IR 24 h,IL-1β:(7.6±1.2) pg/mg比(10.1±1.6) pg/mg;TNF-α:(1.3±0.2) pg/mg比(1.7±0.2) pg/mg;IL-6:(4.2±0.7)pg/mg比(5.2±1.0) pg/mg].结论 抗体阻断整合素α4β7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肠道损伤和系统性炎性反应.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自噬调节对共培养大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彭巍;马长松;韩富华;邢春根;吴永友

    目的 通过调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自噬状态,观察对共培养大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大肠癌患者原代培养的CAFs,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免疫荧光法检测CAFs的自噬状态;筛选自噬上调剂雷帕霉素与自噬抑制剂巴弗洛霉素的佳作用时间与剂量,分别对CAFs进行自噬调控;通过细胞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不同CAFs自噬状态对大肠癌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对肿瘤细胞抑癌基因p5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因子(NF)-κB等蛋白的检测,探讨自噬调控CAFs影响大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可能机制.结果 未自噬干预的CAFs培养12、24及48 h后,噻唑蓝(MTT)检测吸光度(A)值大时间为48 h;400 nmol/L雷帕霉素可进一步增加CAFs自噬,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损伤调节自噬调控因子(DRAM)、自噬相关基因Atg5及Beclin-1、LC3等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而400 nmol/L巴弗洛霉素可抑制CAFs自噬水平,DRAM、Atg5与Beclin-1基因表达下调;各组细胞于Transwell中进行共培养48 h后,发现穿过小室肿瘤细胞以雷帕霉素预处理CAFs+ CCL244组多[(172.0±9.3)个],巴弗洛霉素预处理CAFs+CCL244少[(52.0±5.0)个];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雷帕霉素预处理组CCL244细胞向划痕处迁移程度明显[(15.34±0.49) mm],明显高于巴弗洛霉素预处理组[(10.32±1.08) mm];自噬上调组细胞的bcl-2、NF-κB基因表达上调,而bax、p53及Caspase-3表达下调,自噬下调组相反.结论 上调CAFs自噬水平,可增强共培养大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而抑制CAFs自噬水平,可降低共培养大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 生物反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肛肠动力学研究

    作者:柴瑞;倪小锋;陈晟;万子昂;陈丙辰;屠世良

    目的 观察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肛门排便功能评估生物反馈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具体作用环节.方法 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组术后予以生物反馈治疗3个月,对照组术后不做特别处理,连续观察治疗组术前、术后2周及生物反馈治疗后第1、3、6、9、12个月肛肠动力学指标及患者便意、控便能力、肛肠感觉功能、排便频数和每次排便时间的变化,并与上述同期对照组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后,随访第12个月的直肠大耐受容量(=8.040,P=0.006)、肛管大收缩压(t=6.737,P=0.007)和肛管静息压(t=9.903,P=0.00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88.4 ±41.1) ml、(189.9±36.4) mmHg(1 mmHg=0.133 kPa)和(47.6±8.0) mmHg.而直肠阈值感觉容量(t=2.362,P=0.823)及直肠便意感觉容量(t=3.507,P =0.583)较生物反馈治疗前未见明显增加[(20.9±5.3)ml及(46.2±10.9) ml].治疗组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后第12个月肛门直肠排便功能较术后生物反馈治疗前明显改善(x2=10.729,P=0.004),治疗组与对照组第12个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37.777,P=0.002).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通过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进而达到治疗低位或极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效果.

  • 长链非编码RNA 0015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朱俊佳;杨晓东;张德保;赵奎;邢春根

    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00152(Linc0015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表达量,观察Linc0015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inc00152在31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株结直肠癌细胞株(CCL244、SW480、HT29、LoVo)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小干扰RNA(siRNA)下调CCL244及HT29细胞中Linc00152的表达,以噻唑蓝(M 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Linc00152表达水平(4.18±3.43)是癌旁组织中Linc00152表达水平(8.94±3.07)的27.07倍(P=0.045),且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高表达.siRNA可以下调结肠癌细胞株Linc00152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抑制[CCL244实验组(26.67±0.47)%,对照组(44.67±1.89)%,P =0.006];MTT实验发现,转染siRNA后CCL244及HT29细胞活力受到抑制[72 h:抑制率:CCL244 (23.48±3.49)%,HT29 (12.53±2.86)%,P=0.001];干扰Linc00152表达后细胞凋亡率增加[CCL244实验组(9.08±0.22)%,对照组(4.15±0.29)%(P=0.003),HT29实验组(16.36±0.70)%,对照组(7.11±0.88)%,P =0.007].结论 Linc00152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干扰Linc00152后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 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1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直肠癌SW480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黄成钢;蔡学宏;徐佳;张三军

    目的 建立靶向生长激素促泌素受体1a(GHSR1a)基因短发夹干扰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至人直肠癌细胞株SW480,观察沉默GHSR1a基因对体外SW480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GHSR1a在人直肠癌Caco-2和SW480细胞及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中的表达;构建特异性靶向GHSR1a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和阴性对照序列慢病毒载体;通过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表达GHSR1a shRNA的SW480细胞(KD)、阴性对照细胞(NC)及空白对照细胞(BC),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HSR1a 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GHSR1a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感染GHSR1a shRNA后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GHSR1a蛋白在Caco-2和SW4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9.24±12.95和124.82±17.67,明显高出NCM46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23.51±4.28);通过荧光表达及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表达GHSR1a shRNA的SW480细胞;SW480细胞感染GHSR1a shRNA后,GHSR1a蛋白在BC、NC和KD组中的表达分别为73.27±8.69、69.82±7.14和11.73±1.94,GHSR1a mRNA在BC、NC和KD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4.31±14.78、136.62±17.20和38.94±4.13,KD组细胞中GHSR1a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BC组或NC组(P=0.000);沉默GHSR1a基因72 h后,KD组细胞增殖较BC组下降(32.24±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感染GHSR1a shRNA 72 h后,BC、NC和KD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3±0.5)%、(3.4±0.6)%和(12.4±3.5)%,KD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BC组或NC组(P=0.000).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GHSR1a shRNA对体外人直肠癌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凋亡,表明GHSR1a基因有可能具有影响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 肺癌肿瘤抑制物1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碧荣;袁高乐;梁启廉;陈国强;李卫东;邓旭斌;王慧

    目的 观察肺癌肿瘤抑制物1 (TSLCI)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TSLC1全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TSLC1并瞬时转染至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把含pIRES2-EGFP-TSLC1的大肠癌细胞株定义为实验组,含有pIRES2-EGFP的大肠癌细胞株定义为对照组,空白大肠癌细胞株定义为空白对照组,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3种细胞株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法测定3组细胞的凋亡.结果 成功构建TSLC1真核表达载体;实验组细胞可抑制细胞增殖[G1期:(82.55±2.71)%,Q=20.873,P =0.000;S期:(10.36± 1.84)%,Q=10.003,P=0.001;G2/M期:(7.09±1.32)%,Q=14.418,P=0.000],促进细胞凋亡[(11.98±1.12)%,Q=22.096,P=0.000].结论 抑癌基因TSLC1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29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促进凋亡作用.

  • Toll样受体4小干扰RNA通过影响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的表达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作者:吴毅阳;叶凯;陈琦玮;孙亚锋;林建安;许建华

    目的 观察在体外实验中,Toll样受体4(TLR4)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和SW480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表达的影响及其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ACAT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利用TLR4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沉默TLR4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并评估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和SW480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研究TLR4和ACAT1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TLR4和ACAT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TLR4 mRNA:2.395 0±0.247 7比1.093 0 ±0.075 8,P=0.000;ACAT1 mRNA:2.1960 ±0.189 5比1.093 0±0.075 8,P=0.000);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480、Caco-2和DLD-1相对于正常人结直肠细胞株FHC TLR4和ACAT1表达也均表达上调.TLR4 siRNA抑制TLR4的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同时,TLR4 siRNA在结直肠癌细胞HT29中可降低ACAT1的表达(mRNA:0.3500±0.1457比1.0170±0.1450,P=0.032;蛋白:0.523 3 ±0.052 1比1.1400±0.105 8,P=0.006),而利用ACAT1的慢病毒基因过表达载体pLV-Neo-ACAT1使ACAT1过表达后,可解除TLR4 siRNA对结直肠癌的这一抑制作用.结论 TLR4 siRN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通过影响ACAT1的表达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 肠癌SW620和SW480细胞高表达Smad4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中财;严威;林福生;林素琼;杨文超;陆树;顾姣姣;王源源;吴国洋

    目的 探讨SW620和SW480细胞株中高表达Smad4后迁移及侵袭力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Western blot从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RKO/ HCT-116、LoVo、HCT-8中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细胞株.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Smad4的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检验构建效果.利用Westem blot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p-EphA2)表达,Transwell检测迁移和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SW620和SW480低表达Smad4和高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Ⅱ,高表达EphA2,SW480和SW620细胞高表达Smad4后明显表现出上皮细胞的特性,E-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但MMP-9在SW620无明显改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下,E-cadherin、Vimentin、MMP-9表达没有明显的改变;Smad4高表达阻止癌细胞迁移(SW480:V/S=75.00±15.90/38.60±11.80,P=0.001,SW620:V/S =71.20±17.56/32.80±8.90,P=0.002)和侵袭(SW480:V/S=102.20±8.90/43.20±8.80,P=0.001、SW620:V/S=101.40±11.60/43.00±6.73,P=0.004),但TGF-β1对迁移(SW480:S/TS=38.60±11.80/32.80±19.79,P=0.648、SW620:S/TS=32.20±8.90/28.60±15.90,P=0.0.529)和侵袭(SW480:S/TS=43.00±8.80/37.00±7.68,P=0.360、SW620:S/TS =43.60±6.73/40.40±8.52,P=0.679)无影响.结论 Smad4通过阻断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EphA2轴线,减弱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力.

  • 抑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徐永成;成少昂;彭晓霞;陈惠新;梁启廉;张发仁

    目的 检测抑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癌癌旁组织中TAZ和FoxP3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AZ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5.25%(76/10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31.68% (32/1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0,P=0.000),TAZ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t=5.840,P=0.020;t =4.120,P=0.040;t=4.860,P=0.030;t =4.590,P=0.030);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0.20%(81/101),明显高于结直肠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34.6% (35/1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50,P=0.000),FoxP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分别为t =4.240,P=0.040;t=5.870,P=0.020;t=4.650,P=0.030).结论 同时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AZ和FoxP3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潜能及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