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内的磷酸化酪氨酸蛋白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程飚;付小兵;盛志勇;孙同柱;李建福;孙晓庆

    我们利用磷酸酪氨酸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进行形态学观察,以探讨瘢痕形成的病理机制.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作者:王卫星;罗剑;罗建飞

    我们对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气腹前、气腹中及气腹后血液流变性进行了检测,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 聚乙烯膜隔离引流并用内窥镜清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乔建国;陈纪伟;潘定宇;黄磊;何国英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生感染时,外科引流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何保持持久有效的引流,目前仍是SAP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聚乙烯薄膜将胰腺与胰周器官组织隔离,并用内窥镜清创的引流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BIU-87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袁敬东;曾甫清;朱朝晖;鲁功成

    我们试图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将针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入BIU-87细胞,与细胞PCNAmRNA形成mRNA-RNA杂交链,从而降低细胞的增殖水平,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性激素对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的影响

    作者:卢少明;莫曾南;陈坚;覃伟武

    尿石症中男女比例失衡,无论是上尿路结石还是下尿路结石都是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以上尿路为显著.目前将造成尿石症中男女发病率差异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1)男女尿路解剖结构上的差异,即男性尿道长且弯曲,易造成梗阻及尿潴留;(2)性激素(主要是雄、雌激素)有一定影响.我们通过测定男性原发性上尿路结石患者和健康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性激素与上尿路结石的相关性.

  • 人脑膜瘤PTEN基因编码区点突变的检测

    作者:龙江;杨志敏;李玉保;余化霖;张亚平;朱贤立

    我们通过PCR-SSCP方法,分析人脑膜瘤PTEN基因突变高发的第5和第8外显子,并用基因直接测序证实检测结果,研究中国人脑膜瘤是否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和缺失,以期为脑膜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和腹水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

    作者:黄鹤光;冷希圣

    目的研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血性腹水和外周血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NO2-/NO3-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mRNA的变化.结果 SAP患者血性腹水NO2-/NO3-含量为(385.0±92.3)μmol/L与对照组(41.3±19.5)μmol/L比较显著升高(P《0.001).起病后第1、7、14天外周血NO2-/NO3-含量分别为(138.8±30.2)μmol/L、(126.4±35.4)μmol/L和(77.8±37.1)μmol/L,随病情好转逐渐下降(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mRNA表达在病情严重时显著增强.结论 iNOS活性增强产生过量NO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病理生理的改变.

  • 中期因子mR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罗祥基;殷正丰;吴宗娣;康晓燕;钱海华;吴孟超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mRNA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3例人肝细胞癌组织、配对癌旁肝组织及10例肝良性肿瘤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采用TRIzol一步抽提法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K mRNA的表达.结果 28例肝细胞癌可见MK mRNA表达,阳性率为84.8%,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仅见3例表达,正常肝脏和肝脏良性肿瘤组织无1例阳性.统计学分析表明,肝细胞癌MK mRNA表达率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肝细胞癌MK mRNA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瘤体大小、包膜状况及其甲胎蛋白(AFP)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细胞癌在mRNA水平上表达MK增加,检测MK表达情况可作为HC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对术后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也有参考价值.

  • 自体颅骨不同离体时间深低温保存的研究

    作者:吴江;姜鹏起;林合麟;周育瑾;黎国雄;王令璋;唐辉

    目的研究人自体颅骨不同离体时间的活骨细胞成活率和深低温保存后回植骨的愈合情况.方法对8例人的不同离体时间颅骨进行病理学上的活骨细胞存活率统计,并通过相关指标观察早期组(25例)与后期组(27例)之间的差异.结果人颅骨细胞成活率随离体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人颅骨细胞成活率离体1、2 及3h分别为(90.5±5.0)%、(87.8±4.0)%、(74.1±6.6)%,与离体后即刻固定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组与后期组6~8个月的头颅X线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显示成活良好率分别为18/25(72.00%)、26/27(96.3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体颅骨回植非深低温状态的离体时间愈短愈好,以不超过1h为宜.

    关键词: 颅骨 深低温 再植
  • MMP-2、MMP-9、TIMP-1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许璟;刘伟国;杨小锋;林敏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MMP-2、MMP-9及MMP-9的抑制剂TIMP-1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57例星形细胞瘤标本,其中Ⅰ级星形细胞瘤11例,Ⅱ级星形细胞瘤16例,Ⅲ级星形细胞瘤17例,Ⅳ级星形细胞瘤13例.正常对照脑组织标本8例.计算平均阳性率.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MMPs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TIMPs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MMPs与TIMPs表达的平衡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肿瘤体外药敏试验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在肝癌化疗中的应用

    作者:褚忠华;陈涛;区庆嘉;王捷;赵海燕;刘建平

    目的探讨肿瘤体外药敏试验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TCA)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取36例肝癌手术、活检和穿刺标本行ATP-TCA.结果 ATP-TCA的可评估率为94.44%;10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5-氟脲嘧啶(5-Fu) 8.33%、诺消灵(MIT)8.33%、顺铂(CDDP)11.11%、草酸铂(OXA)13.89%、足叶已甙(VP-16)19.44%、丝裂霉素(MMC)25.00%、表阿霉素(EPI)27.78%、开普拓(CPT)44.44%、健择(GEM) 47.22%、泰素(TAX)63.89%.结论 ATP-TCA法可用于肝癌化疗中化疗药物的筛选.

  •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蛋白体脱氧核糖核酸转录活性的研究

    作者:孙蓓;席亚鸣;谢庆芳

    目的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Ag-NORs)对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用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淋巴细胞银染技术对32例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1、2、3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计算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Ag-NORs)、核仁银染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Ag-NORs的I.S%为(6.31±0.86)%;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1、2、3周Ag-NORs的I.S%分别为(4.72±0.93)%、(4.28±1.05)%、(4.66±1.21)%.肾移植术后各期与术前Ag-NORs的I.S%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后各期之间Ag-NORs的I.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在肾移植及其术后用药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蛋白激酶Cα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外血管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德旭;杨镇;李海洋;吴小勇;裘法祖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门静脉高压患者肝内外血管的表达,探讨其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外血管与30例对照组织行PKC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门静脉高压患者脾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KCα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内外血管PKC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或弱阳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内血管和脾静脉呈强阳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RT-PCR表明门静脉高压患者脾静脉VSMC中PKCαmRNA的表达是正常人的2.81倍.结论 PKCα过度表达可能是门静脉高压肝内外血管结构改变的重要原因,并可能改变其血管舒缩活性物质的合成及敏感性.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膀胱癌细胞系中核转录因子kB的表达及对其调控基因的影响

    作者:谢东华;唐孝达;谭建明;徐达;王祥慧;夏术阶;蔡勇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系中核转录因子-kB(NF-kB)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药物刺激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65、p50、p52、c-Rel、RelB、IkB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65、p50、p52、c-Rel、RelB、IkBα、CyclinD1、白细胞介素(IL)-8、PCNA的mRNA水平.采用人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μg/L)刺激细胞观察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在EJ、T24细胞系中均见p65、p50、p52、c-Rel、RelB、IkBα、PCNA等的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CyclinD1、IL-8的mRNA表达,TNF-α(20μg/L)刺激后,NF-kB家族成员的核易位增加,各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结论膀胱癌细胞系中可见NF-kB家族的表达,TNF-α刺激后其调控基因的表达增强.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李虹;曾浩;魏强;杨宇如;刘卫平;张秀辉

    目的观察并比较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比较组织PSMA与PSA对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ABC三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PSMA和PSA单克隆抗体对70例前列腺癌(PCA)、2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2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进行染色.结果 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SA则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高表达;组织PSMA对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SA.结论 PSMA是较PSA更具特异性的前列腺癌瘤标,可望取代PSA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瘤标,并在前列腺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利用裸鼠建立人前列腺肿瘤原位移植模型

    作者:王鹏飞;邵晨;袁建林;王禾;陈宝琦;邵国兴;师长宏

    目的应用前列腺梭形细胞瘤细胞系PC-98106建立人前列腺肿瘤原位移植模型,观察肿瘤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情况.方法 8只裸鼠取下腹部切口,显露膀胱和前列腺,将PC-98106细胞悬液0.2~0.4ml注射于前列腺后叶包膜下.观察裸鼠生命体征的变化,取原位肿瘤、膀胱、盆腔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标本福马林液固定48h,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原位移植瘤电镜观察,X线照射显示骨骼转移情况.结果 5只模型建立成功,10d左右,可触及前列腺部位有小结节.60d左右,裸鼠出现明显恶液质.解剖后发现盆腔淋巴结肿大,显微镜观察膀胱有浸润,肝脏有微转移灶.X线未见骨骼转移.结论前列腺肿瘤原位移植模型的转归接近于临床,是肿瘤转移研究的较好模型.

    关键词: 种植 前列腺 肿瘤 转移
  • p53重组腺病毒联合顺铂或三氧化二砷对人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

    作者:朱朝辉;曾甫清;林晨;付明;张雪艳;梁萧;吴旻

    目的探讨p53重组腺病毒(Ad-p53)与顺铂(CDDP)或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应用提高膀胱癌疗效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将Ad-p53[100感染强度(MOI)]与CDDP(0.5mg/L)或As2O3(2.0μmol/L)联合应用,通过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对膀胱癌EJ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单独应用相比,Ad-p53与低剂量的CDDP或As2O3联合可明显抑制EJ细胞体外生长,诱导EJ细胞凋亡,EJ细胞G2/M期阻滞更明显;裸鼠体内肿瘤发生时间延迟,4周后肿瘤体积与单独应用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因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膀胱癌的疗效.

  • 心脏不停跳法与温血停搏液连灌法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林辉;叶宁;何巍;郑宝石;冯旭;冼磊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与温血心脏停搏液连续灌注法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0例,分成A组(心脏不停跳组)和B组(温血心脏停搏液连续灌注组).检测血液的乳酸(LA)、肌钙蛋白(cTn-T)、内皮素(ET-1)、丙二醛(MDA);观察术后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和心排量(CO)、心律失常等情况.结果转机后血液生化各项指标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比A组明显增高;停机时和术后1h A组的CO比B组增加(P《0.01).B组的多巴胺用量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心律失常率增,有3例需用临时起搏器;两组均无死亡.结论术中心脏从停跳的灌注状态恢复到心脏跳动中的灌注状态,也存在再灌注的问题.A组各项生化指标,心功能恢复和临床情况,均较B组为优.

  • 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肺血管结构的变化

    作者:齐建光;杜军保;魏冰;李简;汤秀英;唐朝枢

    目的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了解高肺血流量对肺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和11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MP).检测右心室(RV)/左心室+室间隔(LV+S)比值,并且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 6周分流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右心室肥厚.光镜下,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增强,肺动脉中膜增厚;电镜下,内皮细胞增生变性,平滑肌细胞肥厚,向合成表型转化.结论以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制备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是可行的.

  • 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

    作者:隋东虎;石应康;郭应强;王儒蓉;刘斌;李坚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12条雄性杂种狼犬,按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同分为两组,组Ⅰ(6条):主动脉阻断25min;组Ⅱ(6条):主动脉阻断150min.分别于转流前、开放主动脉后10、30、60min时同时采集动脉、冠状静脉窦血标本并行右房心肌组织活检,测定血浆葡萄糖、乳酸、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浓度和心肌组织糖原含量,同时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葡萄糖、乳酸、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浓度均不同程度明显增高,于再灌注10~30min达峰值(与转流前比较,P值均《0.05),同时心肌糖原分解明显增强,而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严重障碍.与组Ⅰ比较,组Ⅱ心肌胰岛素抵抗程度更重、持续更久且终止体外循环后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及左室每搏工作指数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心肌胰岛素抵抗很可能是触发心肌葡萄糖氧化减少而造成心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 量化Allen试验评估冠脉搭桥桡动脉取材的可行性

    作者:王永忠;甄文俊;佟宏峰;孙耀光;马玉健;吴良洪

    目的探讨量化Allen试验评估标准,为桡动脉取材提供术前参考.方法采用无创血氧饱和度(SaO2测量对200例正常人尺、桡动脉枝循环进行Allen试验,并通过超声容积血流仪分层比较量化Allen试验与改良Allen试验的敏感性.结果量化Allen试验正常值为(6.4±1.5)s,拇指SaO2降低(0.5±1.4)%,量化Allen试验较改良Allen试验显著提高了诊断敏感性.另一组73例量化Allen试验正常者桡动脉取材后初步随访证实其可靠性.结论我们推荐量化Allen试验值小于8s,拇指SaO2下降《2% 作为桡动脉取材的一项重要术前参考.

  • 不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式对腔静脉回流、肺血分布以及能量消耗的影响

    作者:王小启;吴清玉

    目的探讨不同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术式对腔静脉回流、肺血分布以及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建立接近临床TCPC术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3种不同的TCPC术式:(1)上、下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相对;(2)下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偏向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的右侧;(3)下腔静脉与主肺动脉吻合口位于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左侧.术后测量上、下腔静脉血流量,左、右肺动脉血流量,进行肺血管造影了解肺血分布,通过伯努力公式计算能量消耗.结果 3种TCPC术后上、下腔静脉血流量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上腔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量比值在1.0左右;通过测定左、右肺动脉流量以及造影发现,术式(3)下腔静脉血基本进入左肺;术式(2)下腔静脉血较多进入右肺;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血流量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式(3)能量消耗较术式(1)显著降低(P《0.01).结论 TCPC术后,体静脉回流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同TCPC术后,腔静脉位置决定了静脉回流的方向;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血流量比值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TCPC术后,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相对时能量消耗大,完全错开时能量消耗小.

  • 缺血预处理对兔离体心脏长期保存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明;崔仲奇;王凤林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心脏长期保存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成空白对照组、预处理组、保存组和预处理后保存组.离体兔心脏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稳定后,分别给予缺血预处理后再灌注、心脏保存18h后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后再经18h保存后再灌注60min,观察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率、冠脉回流液中碱性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以及心肌形态结构改变.结果预处理组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保存组同对照组相比,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弱,冠脉回流液中心肌酶的漏出明显增加,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损伤严重.而经预处理后再保存组,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率较单纯保存组有明显提高[(51.9±7.5)%比(36.6±4.9)%,P《0.05],心肌酶漏出明显减少[CK:(312±52)IU/L比(642±108)IU/L;LDH:(29±9)IU/L 比(76±10)IU/L,P《0.05],光镜及电镜观察,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过程本身对心肌细胞无明显损伤,是比较安全的;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心脏长期保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支气管成形术对呼吸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朝阳;孙玉鹗;周乃康;陈东红;刘阳;朱佰锁;王殿军;张光辉

    目的观察支气管成形术对术后早期呼吸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MCC)的影响.方法将16条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左肺上叶袖式切除术和左主支气管成形术,另一组行标准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前和术后第3、7、10天对气管支气管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和粘膜微血流进行测定,并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气管支气管纤毛上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支气管成形术组术侧呼吸道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在术后早期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支气管吻合口远端粘膜微血流在术后第3、7、10天分别下降到术前的60%、67%和76%.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发现吻合口远端粘膜纤毛上皮有局灶性脱落,纤毛排列疏松.结论支气管成形术后早期术侧呼吸道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手术破坏呼吸道粘膜血运有关.

  • 不同材料组配式带膜血管内支架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钦传;Patrice Bergeron Piret Vincent

    目的通过比较涤纶(D)、聚四氟乙烯(PTFE)及可膨胀性聚四氟乙烯(ePTFE)覆盖内支架不同组配的漏出量及结合点的阻力,确定带膜血管内支架的佳材料.方法研究分5组,分别为涤纶组1(D1)、PTFE组1(PTFE1)、涤纶组2(D2)、PTFE组2(PTFE2)及可扩张PTFE组(ePTFE),每组含有5个样本.每一样本由1个Palmaz P294内支架和内置、覆盖两段D、PTFE及ePTFE组成.各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配.增加装配内压力[100、200及300mmHg(1mmHg=0.133kPa)]来验证其外漏,在装配两端安置拉力验证其结合点的阻力.方差分析(ANOVA)用于组间比较.结果在增加装配内压力时有4个组配崩溃(D1 3个,D2 1个).每15s的漏出量在D1为(38.4±22.3)ml,D2为(40.4±10.3)ml;PTFE1、PTFE2及ePTFE无漏出.在牵拉实验中各组在如下拉力下崩溃,D1 (4.86±2.66)N,D2 (4.76±2.36)N,PTFE1 (20.49±2.80)N,PTFE2 (22.03±1.88)N,ePTFE (18.85±2.62)N.结论 PTFE是带膜血管内支架的较理想材料,ePTFE与PTFE有同样的特性但其易于体内组配.

  • 激素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清勇;王铁栓;魏云;徐美英;杜英;阮丽荣;李倩如;梁长春

    目的通过观察激素对胸腺细胞凋亡及Fas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在重症肌无力(MG)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腺细胞Fas、CD4和CD8分子的表达;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和雌激素均能抑制MG患者胸腺细胞增殖,对胸腺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3.72%和61.06%,胸腺细胞DNA电泳可见梯状条带.甲状腺素可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地塞米松诱导MG患者胸腺细胞Fas表达百分率增加,数据为(20.38±6.07)%,与空白对照组(12.43±4.3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激素对MG患者胸腺细胞增殖和凋亡有显著影响.

  • 肝素涂层管道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志伟;张凯伦;黄如清;范慧敏;孙宗全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肝素体外循环(CPB)下使用肝素涂层CPB管道(HCC) 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HCC组(n=8)和对照组(n=15).分别在CPB前、CPB 60min、肝素中和后30、60min及手术后12 h测定血小板计数(PLT),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的浓度及手术后12 h出血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转流后微栓过滤网上沉积物的附着情况.结果对照组PLC在转流中、后显著低于HC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血浆GMP-140浓度在转流60min、转流中和后30、60min显著高于HC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手术后12h差异无显著性(P》0.05);HCC组手术后12h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HCC组动脉过滤网表面光洁,网眼边缘清晰,偶见白细胞和血小板附着;对照组动脉过滤网表面可见纤维蛋白沉积,网眼边缘模糊,有大量白细胞及少数活化血小板粘附.结论 HCC在CPB中对血小板具有保护作用,较好地改善CPB装置的血液相容性.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后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商建峰;张慧信;武迎;戴燕红;王伟;屈正;党海明;安春雷;李书闻;王学勇;许斌

    目的观察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后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0头,于左冠状动脉旋支起始段放置Ameroid收缩环,6周形成慢性缺血心肌模型.治疗组5头,采用高功率CO2激光进行TMLR,于术后6周处死;对照组5头不做任何治疗,于第6周处死、取材,对缺血心肌进行组织学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激光打孔后6周时部分孔道开放,部分孔道机化再通,形成许多与孔道平行的血管腔隙,少许孔道纤维闭合.对照组及治疗组心肌血管面积分别为(1650.42±124.57)μm2/视野和(3187.13±612.02)μm2/视野,心肌血管周长分别为(756.11±77.44)μm/视野和(1215.03±151.19)μm/视野,心肌血管密度分别为(34.96±2.45)个/视野和(61.51±9.54)个/视野,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肌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结论 TMLR后孔道能够开放;TMLR可以促进血管密度的增加,以恢复或减缓心肌损伤.

  • 微创术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高尚志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niinvasive surgery)在我国始用至今已有10年.但在进展过程中,早已不只局限于外科范畴,而被扩展至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专业,故本文总称其为"微创术".当然目前开展本术者仍以外科各专业为主.有的学者预言,微创术将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从外科学发展的早期至今,医师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减少手术的损害,尽量保护机体组织,减少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反应(不论是生理性或病理性),使患者尽快康复.在外科历史上曾出现过种种改革,如用丝线结扎血管替代古老的局部烙铁止血,而且对线的要求亦尽量采用细丝线以减轻异物反应.50年代初通用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亦渐倾向于尽可能采用Billroth I式手术缩小切胃范围.后来又出现采用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代替切胃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又如,远期随访结果表明,对乳癌治疗的根治手术中,损伤巨大的手术并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因而将早期大力采用的扩大根治术(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再加胸骨旁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逐渐缩小为尽量采用单纯乳房切除术(指未侵犯胸大肌者)加腋窝转移淋巴结摘除术来治疗乳癌,结果证实反而提高了远期效果.凡此种种,都显示外科医师一直在构思如何尽可能缩小对患者的创伤.根据这种观点导致了"微创术"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