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

    作者:吴玉珍;钟群;林金贵;吴慧敏

    目的 初步探讨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GemA)的MRI表现及功能成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5年1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Ge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其中9例加扫磁共振波普(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成像,1例加扫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分析总结其MRI影像特征.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且均发生于幕上,其中发生于额叶10例,颞叶2例,顶叶1例;8例病灶局限于单脑叶,5例累及多个脑叶,并通过胼胝体侵犯对侧脑组织;边界不清8例,边界清楚5例;肿瘤内部有大小不等囊变成分7例.肿瘤的实性成分在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多呈中度及以上不均匀强化;MRS表现为Cho峰升高,NAA峰减低,Cr峰基本稳定;ASL及使用PWI均呈低灌注,DTI显示患侧大脑皮质纤维束明显较对侧稀疏.结论 GemA的MRI表现为幕上单发,额叶多见,多边界不清且内部常伴囊变,并累及胼胝体侵犯对侧脑叶,增强扫描肿块实性成分多中度及以上不均匀强化,结合MRS、DTI、ASL、SWI及PWI,可对本病提供诊断帮助.

  • 脑瘤术后放疗患者并发癫痫的护理

    作者:吴桂兰;刘爱娟

    资料与方法2005年7月~2009年7月收治脑瘤术后放疗患者120例,其中住院期间发生癫痫1次以上者8例,发生率为6.67%;男6例,女2例;年龄28~52岁,平均42岁.肿瘤部位:额叶5例,顶叶1例,颞叶1例,枕叶1例.根据Kevnohan分级标准:星形细胞瘤Ⅱ~Ⅲ级6例,Ⅲ~Ⅳ级2例.发病前使用手机者6例,未使用手机者2例.

  • 星形细胞瘤能活多久

    作者:周绍强

    星形细胞瘤是指以星形胶质细胞所形成的肿瘤,据文献报道星形细胞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6%,占胶质瘤21.2%~51.6%,男性多于女性.星形细胞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一般成年多见于大脑半球和丘脑底节区,儿童多见于幕下.幕上者多见于额叶及颞叶,顶叶次之,枕叶少.亦可见于视神经,丘脑和第三脑室旁;幕下者则多位于小脑半球和第四脑室,亦可见于小脑蚓部和脑干.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 脑干星形细胞瘤验案

    作者:萧芳;付于

    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常见脑瘤,手术、化疗等方法疗效不佳,报道通过中医辨证,单纯运用中药治愈1例脑干及左侧小脑中脚星形细胞瘤病例.

  • COX-2和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徐滨;宋来君;徐国本;张智峰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测定COX-2和VEGF在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OX-2、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01).COX-2和VEGF与人脑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人脑星形细胞瘤中COX-2与VEGF的表达存在相关性.结论 COX-2和VEGF参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且与其恶性表型有关;COX-2可能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血管形成有关.

  • DNA图像定量分析对星形胶质细胞瘤的预后判定

    作者:王占祥;章翔;易声禹;张传山;晏培松;张志文

    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形态表现复杂,仅从形态学角度判断预后较困难.本研究采用定量图像分析和流式细胞光度术,对80例星形细胞瘤的保留标本进行了DNA定量分析,辅以对患者临床资料的随访调查,以探讨星形细胞瘤的DNA含量与其预后的相关性.

  • 人脑星形细胞瘤EGF、TGFα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

    作者:徐庆中;王大亮;卢德宏;秦进喜;孙燕妮;杨虹

    目的讨论EGF、TGFα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25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的EGFmRNA和TGFαmRNA基因表达,同时检测55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的EGF、TGFα和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25例星形细胞瘤原位杂交中EGFmRNA阳性率为80%,TGFαmRNA阳性率为76%,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55例星形细胞瘤的免疫组化染色中,ihEGF、ihTGFα及ihEGFR的阳性率分别为85.4%、94.5%、98.1%,三者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显著.EGFmRNA与ihEGF表达及TGFαmRNA与ihTGFα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EGF、TGFα及EGFR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三者均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度的客观指标.

  • 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TEN基因缺失、突变意义的探讨

    作者:陈同钰;陈莉;鲁常青;李青;陆鹏

    目的探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TEN基因缺失、突变的意义.方法从32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抽提RNA,经RT-PCR同管共扩增PTEN基因和GAPDH基因,计算机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计算PTEN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PCR-SSCP法检测PTEN基因突变.结果本组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TEN缺失率为12.5%(4/32),均为肿瘤Ⅳ级,占Ⅳ级肿瘤的40%(4/10);PTEN相对表达量Ⅳ级(0.8323)显著低于Ⅱ(4.3533)、Ⅲ级(2.4487)(P<0.01).PTEN突变率为10.7%(3/28),主要分布在肿瘤Ⅲ级5%(1/20)和Ⅳ级33.3%(2/6)中.PTEN的缺失和突变总检出率为21.9%(7/32),占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60%(6/10).结论PTEN基因缺失和突变是星形胶质细胞瘤从低级别向高级别进展的晚期基因事件,特别在Ⅳ级中PTEN缺失与突变是常见的分子现象.

  •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作者:叶秀峰;钟雪云;米粲;吴赤蓬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方法检测50例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的VEGF-C和VEGFR-3的表达,并用抗FⅧ因子抗体标记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结果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和52%.两者表达一致的符合率为74%.VEGF-C和VEGFR-3与脑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星形细胞瘤中有VEGF-C和VEGFR-3的表达,其中VEGFR-3表达于血管.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相关.

  • 星形细胞瘤中Ki-67,VEGF,bcl-2,cyclin-D1及p16的免疫组化检测

    作者:王怡;王国英;张华献;孙孟红;施达仁

    目的观察正常大脑组织和星形细胞瘤组织(Ⅰ~Ⅳ)中Ki-67、VEGF、bcl-2,cyclin-D1与p16的表达,探讨其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3例正常脑组织和58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Ki-67,VEGF,bcl-2,cvclin-D1和p16的表达.结果经X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Ki-67和VEGF在正常大脑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所有级别的星形细胞瘤中均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高,Ki-67的表达增强,VEGF表达阳性的病例增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态亦出现相应的变化,每两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bcl-2在4个实验组中均表达,各组间表达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强.cyclin-Dl的表达阳性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正常脑组织中p16有一定的表达,阳性率69.2%;在转化为肿瘤细胞后p16的阳性率反而升高.肿瘤组织中,总的趋势是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p16的表达降低.结论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Ki-67,bcl-2的免疫组化检测可对星形细胞瘤的分级诊断提供非常有意义的依据.而VEGF的作用需结合微血管形态的变化一起考虑.cyclin-D1和p16的免疫组化检测不够敏感,故辅助诊断意义不大.

  •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2例报道

    作者:郑吉春;任力;李德昌;岳颖;马晓磊;朱建平;刘明;曹亚蕊

    弥漫型星形细胞瘤在组织学上根据优势细胞类型,分为3个不同的亚型:纤维型星形细胞瘤、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原浆型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一种少见的亚型,好发于额颞叶、脑干,患者多有癫痫病史[1-6].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原浆型星形细胞瘤,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肿瘤的认识.

  • 新近认识的良性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

    作者:金行藻;李南云;石群立;周晓军

    WHO(1999)对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引起了病理医师的重视.尤其是几种罕见的WHOⅠ级(良性)肿瘤,临床与病理极易与恶性胶质瘤等混淆.为此对其中4种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婴儿促纤维增生性星形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和胶质神经元错构瘤的临床病理进行详细介绍.

  • 介绍WHO(2000)神经系统肿瘤新分类

    作者:徐庆中

    新分类涵盖了各种组织起源的神经系统肿瘤以及各自的病理类型和亚型,既有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又有肿瘤恶性度的分级.新分类丰富了神经影像学、肿瘤遗传学、增殖动力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并配备随访资料和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新分类突出了低级别、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弥漫浸润生长的特点.在新分类操作中,必须密切联系临床、神经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培养一套正确的诊断思路.规范的病理报告应包括肿瘤的解剖部位、肿瘤的生长形式、组织学分型和恶性度分级.病理诊断以常规的HE染色为基础,配合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及标记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或PCNA的LI).

  • 定量组织病理学、细胞增殖和图像细胞计量DNA分析对弥散浸润性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

    作者:

    本文研究目的定量评价组织病理学对弥散浸润性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在133例原发性弥散浸润星形细胞瘤患者中,选择几例可以定量分析者,用WHO及St Anne-Mayo对弥散浸润型星形细胞瘤进行分级的4个标准(核的不典型性、有丝分裂、内皮增殖和肿瘤坏死)的有关参数:①平均核大小(um2);②有丝分裂数(个/mm2);③内皮细胞级分(%);④坏死的面积分数(%);⑤核的级分(%);⑥单位体积的有丝分裂数(M/V;index);⑦Ki-67(MIB-1)标记指数(%);⑧核的DNA含量分析.然后,对这些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将评价分数与1979年和1993年WHO确定的病理恶性度分级方案与患者预后联系起来.再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每一个参数对患者组织病理学恶性度分级及预后作用的大小,用接收器运行(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每一个参数能使患者预后好的临界值是多少.以Cox成比例的多变量分析为基础,选择可以独立影响预后的参数建立一个决定预后的决定树模型.结果与结论所有的定量评价与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关系.平均核的大小为36um2,有丝分裂3个/mm2;内皮细胞级分为2.5%;缺乏或出现肿瘤坏死;肿瘤细胞核级分为16%;M/V-index是有丝分裂50个/mm2.DNA计量分析和患者的生存期没有明显关联.但是,Ⅱ级伴有DNA改变的星行细胞瘤比不伴有DNA改变的Ⅱ级患者生存期要短.Ⅱ级与Ⅲ级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有丝分裂活性,一个有丝分裂象不能认为具有有丝分裂活性,必须找到几个有丝分裂象才能诊断Ⅲ级星形细胞瘤.高的有丝分裂活性标志着恶性度很高.Ki-67免疫染色可以用来识别增殖强的肿瘤区域.内皮增殖不能作为分级的决定性指标.依据手术患者的特征曲线,有无肿瘤坏死以及核分裂计数(以瘤组织中核分裂数3个/mm2为界)是在不同生存状况不同患者中为敏感和具特征性的.根据这两个参数对肿瘤进行分类,对提示预后差者有很重要的大意义.根据ROC曲线确定定量参数的理想分界点的值,以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程度为依据建立一个简单的决定树模型,统计学分析显示,此模型比1979年和1993年分级标准对预测患者的生存期更有指导意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张伟摘译徐庆中校对)

  • 混合性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一例

    作者:周婧;杨国仪

    患儿女,4岁.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痛、呕吐,近1周加重,于2010年2月18日入院.查体欠合作,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5分,病理反射阴性.MRI示小脑和第四脑室下角见大小5.4 cm×3.2 cm异常信号影,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囊变区及小血管影.

  • 左额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一例

    作者:戚基萍;朱宏;李丹阳;梅焕林

    患者男,15岁.因头痛2个月,右侧肢体无力15 d,伴恶心、呕吐于2005年10月4日入院.MRI显示界限清楚的左额囊实性占位,囊性区T1加权像为低信号(图1)、T2加权像为高信号(图2),实性区T1加权像为等信号而T2加权像为等信号或高信号,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临床以"左额星形细胞瘤" 于2005年10月6日行"左额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6 cm×6 cm×5 cm.术后6个月复查,MRI结果正常,未见复发.

  •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赵有财;李南云;周晓军;周航波;马恒辉;章如松

    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对68例PA进行观察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包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Ki-67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获得51例随访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3-66岁,平均年龄20.1岁,男35例,女33例.术前病程3 d至14年,平均371 d.影像学检查有囊性变者41例,增强后有强化者43例.发病部位以小脑多见,为33例(48.5%).肿瘤全切除者35例,部分切除者31例,不详者2例.随访51例,其中生存44例,复发7例,死亡7例.生存者中,生存2个月至10年4个月,平均生存48.1个月.5年及10年生存率均为89%.组织学特征为:组织呈双相结构,由致密区梭形细胞伴Rosenthal纤维和疏松区多极细胞伴微囊及嗜酸性颗粒小体组成.部分病例出现细胞核异型性及偶见核分裂象,17例有肿瘤沿蛛网膜下腔侵犯.1例间变型PA.GFAP全部病例瘤细胞呈弥漫阳性表达,Ki-67除1例间变型PA为10%外,均表达较低.蛛网膜下腔侵犯处网状纤维染色多为阳性,EMA阴性.结论 PA属WHO I级星形细胞瘤,肿瘤全切除后无需放疗,一般预后良好.肿瘤沿蛛网膜下腔侵犯是PA的主要特点,加上部分病例瘤细胞核异形深染,常因此误诊为较高级别的星形细胞瘤.肿瘤部分切除者复发率较高.肿瘤位于脑干部位者及间变型PA预后较差.

  • 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MGMT蛋白表达与放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蒋梦婉;董祥慧;李嘉瑶;李婧琦;戚基萍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及MGM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表达类型在放疗条件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48例星形细胞瘤(WHOⅡ~Ⅲ级)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IDH1突变及MGMT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患者放化疗情况及生存时间进行随访.结果 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及MGMT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7% (30/48)和47.9%(23/48),IDH1突变与MGMT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641,P<0.01).IDH1突变患者发病年龄较低,WHO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IDH1突变率高于WHOⅢ级患者(P<0.05).发病年龄为IDH1突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放射治疗后IDH1突变+/MGMT-表达型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长于IDH1突变-/MGMT+表达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形细胞瘤WHOⅡ~Ⅲ级中IDH1突变表达与MGMT蛋白表达存在相关性;发病年龄为IDH1突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放射治疗对IDH1突变+/MGMT-表达型患者治疗效果优于IDH1突变-/MGMT+型患者.临床上对IDH1突变及MGMT蛋白表达的检测可为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 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作者:陈莲;汪寅;朱雄增

    目的 探讨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观察3例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的光镜形态,采用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CD34、Ki-67,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生物学行为.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9个月、10岁和19岁.1例发生于视交叉,2例发生于第三脑室(近鞍区部位).镜下由双极性的梭形细胞组成,间质内含有大量的黏液.肿瘤内的血管明显增生,部分区域内瘤细胞显示以血管为中心性生长.3例切片内均未见到经典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的双相性形态,也未见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免疫标记显示,瘤细胞强阳性表达GFAP,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1%.CD34标记显示清晰瘤内增生的血管.结论 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是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一种独特亚型,在组织学上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有不同之处,临床上较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更具有侵袭性.部分病例也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GFAP标记有助于该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宏;孙新芬;吴劲松

    目的 探讨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光镜下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的特点.结果 患者18例,平均年龄(18.2±12.4)岁(7~54岁),男∶女=2∶ 1;部位以侧脑室占绝大多数(16例,88.9%);11例(61.1%)伴有结节硬化症,以面部血管纤维瘤多见(8例,44.4%);症状以头痛、呕吐(11例,61.1%)常见,其次为视力下降(3例,16.7%).CT:7例呈高密度,5例增强后强化;MRI:T1WI等信号63.6%(7/11),T2WI高信号90.9%(10/11),增强后强化81.8%(9/11).82.4%(14/17)获手术全切.随访4例,均存活,平均随访期3.5年(1~5年).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有核偏于一端、胞质丰富红染的梭形细胞,呈瓜子形的胖细胞以及节细胞样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梭形细胞以神经胶质标记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为主(18/18,100%),而神经元标记如突触素主要在胖细胞、节细胞样瘤细胞表达(14/18,77.8%),16例(88.9%)MIB-1标记指数≤1%.结论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具有独特组织病理学特点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手术全切预后好.

864 条记录 1/44 页 « 12345678...43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