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兔后肢缺血中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标记磁共振体内示踪的研究

    作者:董智慧;符伟国;胡美玉;王玉琦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兔后肢缺血中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标记磁共振成像(MRI)体内示踪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4只,分成A、B两组,各7只.制作后肢缺血模型.A组移植SPION与5-溴脱氧尿嘧啶(BrdU)共标记的自体BMSC;B组作为对照.术后MRI示踪,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鉴定显示BMSC CD34和CD45阴性,CD44阳性.B组中1只死亡.A组毛细血管密度198.9±2.3,B组80.5±5.1,A组毛细血管/肌纤维比值0.84±0.03,B组0.35±0.0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电镜发现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含SPION;对应部位组织切片血管壁细胞普鲁士兰铁染色、BrdU和CD34染色均阳性;MRI显示术后即时A组注射部位圆形低信号影,术后1~3周向周围扩散,部位与组织学检查结果一致.B组仅能见到普鲁士兰阳性颗粒游离于组织间隙,并非位于血管内皮细胞;MRI低信号影局限于注射局部,无扩散.结论 自体BMSC移植治疗兔后肢缺血中SPION标记MRI体内示踪可行、有效.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吴建平;蒲小勇;周云峰;王行环;吴一龙;韩雪;王怀鹏;胡礼泉;叶林柏;徐战平;陈浩阳

    目的 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PCDB-hIGF-1质粒中扩增出392 bp的靶片段,将其黏端克隆至pET-His表达质粒,然后应用限制性酶切、PCR扩增及序列测定等技术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hIGF-1表达片段,酶切及测序证实读码框正确.结论 成功克隆HGF-1表达载体,为体外表达蛋白和行免疫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奠定基础.

  •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联合基因转染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研究

    作者:芮云峰;王友;张晓玲;孙红立;曲志虎;戴尅戎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hIL-1Ra)和白细胞介素-10(hIL-10)联合基因转染在人骨关节炎(OA)关节软骨细胞中稳定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含目的 基因的表达载体PLXRN-IL-1Ra和FLXRN-IL-10,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单个或联合转染人OA软骨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目的 基因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1Ra和hIL-10蛋白表达量的水平.结果 酶切和测序表明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PLXRN-IL-1Ra和PLXRN-IL-10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软骨细胞后,RT-PCR检测到了细胞内hIL-1Ra和hIL-10mRNA片段.ELISA检测发现基因转染组均有相应的一定量的hIL-1Ra和hIL-10表达,单个基因转染组中分别为(60.47±15.13)和(19.73±4.10)ng/L;联合基因转染组为(67.15±11.47)和(16.76±9.96)ng/L.未转染组及PLXRN空质粒转染组均无hIL-1Ra和hIL-10表达,基因转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个基因转染组和联合基因转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转录病毒载体PLXRN介导的hIL-1Ra和hIL-10联合基因可有效地感染人OA关节软骨细胞并获得稳定表达,为将表达hIL-1Ra和hIL-10目的 基因的人OA软骨细胞用于OA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 缺血缺氧损伤对肠上皮细胞内钙超载和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作者:秦环龙;陈前;贾震易

    目的 建立子鼠肠上皮细胞(IEC)添加人工基底膜体外原代培养,模拟缺血缺氧损伤后胞内钙含量、膜脂流动性、IEC凋亡及采用钙通道阻断剂的影响.方法 建立子鼠IEC分离与原代培养和缺血缺氧模拟环境,设立对照组(A组),缺氧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缺氧组(D组)及加维拉珀米2mg/L的相应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FCM)计算凋亡细胞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钙含量;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技术(ESR)检测膜脂流动性.结果 B、C、D组IEC凋亡较A组明显增加(P<0.05);加用钙离子阻断剂后B1、C1、D1组较相应对照组减少(P<0.05).缺血缺氧损伤导致胞内钙超载,尤以D组显著,其次为B组,C组;加用钙通道阻断剂后细胞内钙含量下降,以D1组明显(P<0.01),依次为B1组,C1组.损伤组膜蛋白构像改变、运动速度减慢,表现为强固定化与弱固定化组分谱线高度比值(hs/hw)明显增大及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显著延长,D组为明显(P<0.01),其次为B组,C组;加用钙通道阻断剂后hs/hw和τc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缺氧损伤后,膜脂流动性发生变化及胞内钙超载和IEC凋亡一致;钙通道阻断剂可降低胞内钙含量,减轻膜蛋白的构像改变,减少细胞凋亡.

  • 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田青水;朱兴国;李德春

    目的 观察P选择素(Ps)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Ps单克隆抗体的治疗作用.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移植组和治疗组.移植组和治疗组均进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但治疗组于再灌注前5min静脉注射Ps单克隆抗体.3组分别于腹主动脉开放后1(n=5)、3(n=5)、6(n=5)h取血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并切取胰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Ps、ICAM-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移植组胰腺组织损伤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血淀粉酶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相关;而治疗组胰腺组织损伤不明显,血淀粉酶减低.移植组各时段Ps、ICAM-1均有阳性表达,且Ps再灌注1h为表达高峰,ICAM-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假手术组、治疗组Ps、ICAM-1不表达.结论 Ps及ICAM-1按一定时间顺序参与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Ps可能是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起始因素;抗Ps单克隆抗体对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周围神经与支配关节骨骼肌痉挛的关系

    作者:吴珊鹏;林清泉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臂丛神经及痉挛骨骼肌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只Wistar 大白鼠做成肢体痉挛性模型,分成两组,随机选择一组行颈上节交感神经切断术,另一组作为对照,于术后第20天切取部分臂丛神经组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百分率并做定量分析.同时观察患肢术后神经症状.结果 交感神经切断后,臂丛神经内CGRP百分率及定量有明显增高(P<0.05),部分动物患肢神经症状改善.结论 交感神经切断后,骨骼肌出现松弛,可能与局部的CGRP增高有关.

  • 骨髓基质细胞促进引导性骨再生的研究

    作者:谢江涛;刘世清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增强引导性骨再生(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30只兔造成双桡骨干15mm骨缺损,以硅胶管桥接骨断端,实验组在硅胶管内注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MSC)1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不同时间内作X线片、大体、组织学观察及生化捡测.结果 实验组成骨活跃,10周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各时间点骨修复均较实验组差,10周时仍无1只兔骨性愈合.术后4周实验组钙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8及10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新生骨骨痂密度与相邻尺骨密度比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可明显增强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及配体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常子强;王强;李淑娟;魏斌;寇有为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MGC803胃癌细胞体外黏附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15-d-PGJ2对胃癌细胞黏附的影响,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趋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PPARγ主要定位于细胞核;15-d-PGJ2在1、10μmol/L水平上明显抑制细胞的黏附(P均<0.05);对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趋化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值均<0.05),抑制率分别为38.32%、56.60%和47.83%、61.69%,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MGCS03表达功能性PPARγ蛋白.PPARγ可能是治疗胃癌的新靶点,15-d-PGJ2可能是治疗胃癌的有效试剂.

  • 人松质骨来源基质细胞克隆培养与成体干细胞特性研究

    作者:滕勇;胡蕴玉;王臻;关玉成;白建萍

    目的 观察培养的人松质骨来源基质干细胞是否具有骨髓来源基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的成体干细胞特性.方法 取股骨、髂骨3mm×3mm×3mm松质骨,剪碎冲洗,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培养,然后对传代细胞用化学药物或生长因子进行成骨、成软骨以及心肌细胞分化诱导培养,并检测成骨、成软骨及心肌细胞表型.结果 克隆培养细胞培养2周开始表达CD29、CD59、CD116;成骨诱导条件下2周细胞开始表达Ⅰ型胶原、骨钙素,至第28天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可达95%;成软骨诱导条件下细胞表达Ⅱ胶原,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心肌细胞诱导条件下细胞表达肌钙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有MLC-2V的mRNA表达,4周左右可见细胞连接形成合胞体样结构生长,并有自发性搏动.结论 人松质骨来源基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基质干细胞,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可以替代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 组织激肽释放酶、绿色荧光蛋白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杰;王韩冰;蒋树林;田海

    目的 构建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1)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逆转录病毒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人HK1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构建HK1和EGFP逆转录病毒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包装成为重组逆转录病毒rRV-HK1-IRES-EGFP,病毒感染SMCs细胞后,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HK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带有EGFP的HK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SMCs细胞,感染后SMCs增殖受到抑制.结论 构建的HK1基因逆转录病毒可在体外高效表达,为HK1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通过PI3K/AKT途径促肝星状细胞增殖与Ⅰ型胶原合成

    作者:管洪庚;徐永峰;兰晶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的抑制剂LY294002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与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PI3K信号通路在PDGF诱导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机制.方法 HSC细胞用LY294002和PDGF-BB共同孵育处理.收集细胞和培养液上清.细胞增殖用噻唑蓝(MT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用ELISA法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利用PI3K通路下游效应物AKT作为活化指标,ELISA法检测AKT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PDGF-BB能激活PI3K通路,并导致AKT磷酸化.LY294002抑制PI3K信号通路后,PDGF-BB刺激的HSC-T6增殖与促Ⅰ型胶原合成作用被抑制.结论 PDGF促HSC增殖和Ⅰ型胶原合成是通过PBK信号通路,其作用可以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

  • Prostein基因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胡建波;李显文

    目的 研究新的前列腺特异性蛋白Prostein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BPH组织标本中Prostein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受检的BPH组织标本中均可检测到Prostein基因mRNA表达.结论 Prostein基因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普遍表达.Prostein基因在BPH的发生和/或发展中可能发挥作用,可能成为前列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红活麻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欣;邹晓蕾;苏志强;姚瑶;向明

    目的 观察湖北民族药红活麻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对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DC)功能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rIL-4和rGM-CSF体外诱导骨髓前体细胞,培养第4天始加人红活麻乙酸乙酯有效部位20mg/L处理,观察DC生长分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抗原和共刺激因子,噻唑蓝(MTT)法检测经药物处理的DC体外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p70分泌水平.结果 红活麻乙酸乙酯有效部位抑制骨髓来源DC MHCⅡ和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以及上清液中IL-12p70的分泌,与未经任何处理的正常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处理的DC与同种T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红活麻乙酸乙酯有效部位使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处于未成熟状态,对其免疫学功能起负性调节作用,其免疫抑制活性的确定也为抗移植排斥反应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学
  • 海绵体脱细胞基质和平滑肌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宋鲁杰;徐月敏;李超;傅强;崔磊;胡晓勇

    目的 探讨海绵体脱细胞基质(ACCM)与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的相容性.方法 以1%的Triton-X100与0.1%NH3H2O制备ACCM.异体肌肉内埋植实验评价ACCM的生物相容性.分离培养HUASMCs,噻唑蓝(MTT)法测定ACCM浸提液对HUASMCs增殖的影响.将3~5代的HUASMCs接种ACCM,共培养3、5、10d后观察HUASMCs与ACCM复合情况.结果 ACCM无细胞残留,异体肌肉内埋植实验证实ACCM生物相容性良好.浸提液实验显示体外培养第4天和第6天,浸提液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UASMCs能渗入ACCM内部,并分化形成平滑肌束.结论 ACCM与HUASMCs相容性良好,两者复合有望构建组织工程海绵体平滑肌.

  • 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作者:陶海鹰;卫爱林;陶海莉;刘世清;彭昊

    目的 观察组织工程神经修复SD大鼠1.5cm长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用甘油处理10只SD大鼠2.0 cm长坐骨神经,制备成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备用.取SD乳鼠10只,分离坐骨神经,去神经外膜后,剪成小碎块,在DMEM中培养3周,扩增后的细胞鉴定、备用.3个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单纯随机分成4个神经移植组(A、B、C、D),每组10只.A组:用扩增的雪旺细胞加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桥接,即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组.B组:用无雪旺细胞但具有内部支架结构的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桥接.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一般情况、小腿三头肌湿重、再生神经的组织学观察.结果 完成对40只大鼠(每组10只)的实验评估.所有大鼠伤口Ⅰ期愈合,无死亡.A、B、C组大鼠足部无溃疡形成,D组7只足部有溃疡形成,所有组实验侧小腿三头肌较健侧萎缩,但以D组明显.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电生理监测A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胫前肌中均能诱发出波幅明显的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B组、D组中则仅录到波幅很低的CMAP.A组和C组再生轴突已通过移植段神经全长,远端肌肉轻度萎缩.B组部分通过移植段神经;D组不能通过移植段神经,6例形成神经瘤.结论 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可用来修复大鼠长段神经缺损.

  • 多重置换扩增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胃癌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吕志;徐岩;满晓辉;王振宁;罗阳;曹磊;徐惠绵

    目的 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DA)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胃癌细胞杂合性丢失(LOH)分析等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LCM技术从胃癌组织冰冻切片中分别获取正常胃黏膜细胞和胃癌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全基因组多重置换扩增.进而,将MDA产物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CE2、TP53和ACTB基因片段,以及微卫星位点的LOH分析.结果 位于不同染色体的3个基因片段均得到较好的扩增,而且MDA产物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未经MDA的基因组DNA.另外,MDA产物的LOH分析结果与未经MDA的基因组DNA结果一致.结论 MDA与LCM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可行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路线,可用于后续的基因组学研究.

  • 17β-雌二醇对大鼠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的作用

    作者:邓靖宇;何生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中门静脉压力变化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均采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12周.另外,A组同时采用肌注E2(2mg/kg体重),2次/周;B组采用肌注E2(1mg/kg体重),2次/周;C组作为对照组;D组采用每日口服他莫昔芬6mg/kg体重.第13周将全部大鼠麻醉后测定门静脉压力(PVP)、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量大鼠肝脏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NF-kappa Bp65)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mRNA的表达,采用Massion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中胶原纤维(CF)含量情况,并将不同组别大鼠肝组织中NF-kappa Bp65 mRNA值、TGF-β1 mRNA值、CF含量以及PVP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各组大鼠PVP高低为:A<B<C<D,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12,P<0.05);(2)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F-kappa Bp65 mRNA的表达情况为:A<B<C<D,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24,P<0.05);(3)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高低比较:A<B<C<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969,P<0.01);(4)各组大鼠肝组织CF含量比较:A<B<C<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29,P<0.01);(5)各组大鼠肝组织中NF-kappa ap65 mRNA值和TGF-β1mRNA值呈直线相关(r=0.724,P<0.05),TGF-β1 mRNA值和CF含量呈直线相关(r=-0.871,P<0.05),CF含量和PVP也呈直线相关(r=0.902,P<0.05).结论 E2通过抑制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中NF-kappa Bp65 mRNA的表达,减弱了TGF-β1 mRNA的表达,使得肝组织中CF含量减少,以致PVP降低.

  • 趋化因子受体4下调抑制乳腺癌转移的研究

    作者:张霖;史玉荣;魏熙胤;杨毅;牛瑞芳;姚智

    目的 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封闭乳腺癌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基因,观察封闭效果及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及转移相关基因的变化.方法 设计3段siRNA,分别构建pSilencer封闭载体,转染高表达CXCR4基因的乳腺癌细胞系T47D,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检测CXCR4表达率的改变;采用Matrigel对转染后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变化进行检测,应用定量PCR分析其他转移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 3组转染CXCR4-siRNA细胞定量PCR检测CXCR4抑制率分别为95.67%、85.94%、98.25%.流式细胞仪检测CXCR4表达率分别为4.95%、11.10%、5.53%,与转染Control-siRNA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封闭细胞的侵袭指数分别为0.037、0.290和0.188.封闭细胞E-钙黏蛋白(E-cad)表达有增加趋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表达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CXCR4在乳腺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siRNA具有强大的基因敲除能力,为肿瘤转移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

  • 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对短期低氧的反应性研究

    作者:苏踊跃;梁光萍;刘友生;陈建;杨宗城;罗向东

    目的 观察短期低氧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制作血管内皮细胞低氧应激模型,采用低细胞毒性的染料Alamar Blue染色法测定常氧和低氧培养条件下的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膜联蛋白V-荧光素/碘化丙锭(Annexin V-fluorescein/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 短期低氧(1~3h)应激可以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细胞周期显示细胞4倍体峰比例增高,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6~12 h),细胞4倍体峰回落至常氧水平.短暂低氧(3h),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显示,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低氧后表达增高,与低氧反应呈时间效应依赖关系.结论 短期低氧启动了以增殖和活力增高为特征的血管内皮细胞适应性反应,同时也诱导了以细胞凋亡为特征的细胞损伤性反应.

  • 猪活体肾移植模型中腹腔镜手术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高振利;奉友刚;杨典东;王琳;石磊;孙德康;王科

    目的 观察猪活体肾移植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对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猪同种肾移植模型(白色小型猪CEMP-Ⅲ黑色小型猪CEMP-Ⅰ),分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活体取肾.移植后1、3 d观察移植肾组织学分析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LR4(Toll-like receptor)mRNA的表达了解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差异的机制.结果 组织学分析发现移植后1d两组移植肾以肾小管浊肿为主,移植后3d腹腔镜组移植肾肾小管多见片状坏死,而开放手术组仅见肾小管浊肿和局灶性坏死;检测移植肾中TLR4 mRNA表达,发现移植后第1天两组TLR4 mRNA表达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3±3.66比12.46±2.60,P>0.05),移植后第3天两组TLR4 mRNA表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16±6.19比61.53±9.47,P<0.01).结论 腹腔镜活体取肾手术中CO2气腹引起腹内压增加影响供肾血流,导致早期移植肾有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TLR4表达增加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乙肝病毒X蛋白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作者:游建;王平;陈孝平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HBV)X蛋白对肝癌多耐药性产生的影响,探讨肝癌多药耐药的形成与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技术稳定转染pcDNA3/HBX质粒至HepG2人肝癌细胞株,噻唑蓝(MTT)法检测阿霉素及丝裂霉素作用下转染前后细胞的存活率,Annexin/PI法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在受到5-氟尿嘧啶(5-Fu)作用后的凋亡指数(AI),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HepG2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阿霉素和丝裂霉素作用下,转染了pcDNA3/HBX质粒的HepG2细胞的IC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Fu作用后转染组和对照组的AI分别是(9.83±1.50)%VS(17.79±1.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了HBX基因的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也均高于未转染细胞,转染前后比较在mRNA水平mdr1、MRP1、LRP基因的表达分别提高了190%、68%、95%;而在蛋白水平p-gp、MRP1、LRP的表达分别提高了64.3%、87.5%和90.8%.结论 乙肝病毒X蛋白可上调HepG2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

  • 微缺氧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骨桥蛋白及核转录因子表达及其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杨庆强;张才全

    目的 探讨微缺氧与人结肠癌细胞HT-29侵袭能力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微缺氧模型,噻唑蓝(MTT)比色试验测定HT-29细胞的异质性黏附能力,transwell侵袭试验判定其侵袭游走能力,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能力;将HT-29细胞微缺氧处理0.6、12、24、48h,明胶酶谱分析检测分泌的MMP-2/9活性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核内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 微缺氧诱导24h后,HT-29细胞的异质性黏附能力、侵袭游走能力显著增加,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成管状结构.微缺氧下6h,MMP-2/9活性无明显变化,尔后随着微缺氧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显著上调,24h达顶峰,48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29细胞在微缺氧的诱导下,其OPN的mRNA和蛋白以及胞核内NF-κB/p65蛋白的表达趋势与MMP-2/9活性变化趋势类同.结论 微缺氧能诱导HT-29细胞异质性黏附能力、侵袭游走能力显著增加,MMP-2/9活性上调,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而促使其向恶性表型转化.OPN-NF-κB可能是微缺氧下继HIF-I之外的另一重要调节途径,该途径与微缺氧诱导的恶性表型密切相关.

  • Pokemon在肝细胞癌、肝细胞癌远处转移、肝硬化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计勇;何晓顺;马毅;朱晓峰;张韧;吴江

    目的 观察Pokemon在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远处转移、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Pokemon作为HCC诊断、预测转移复发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4组(n=40).HCC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HCC远处转移合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健康人群各抽外周血2ml 1次.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okemon mRNA的表达.结果 (1)Pokemon在HCC、肝硬化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CC远处转移组Pokemon表达量、表达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3)HCC外周血中Pokemon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HBSAG、HBV-DNA、AST、ALT、AFP无关(P>0.05).结论 HCC患者外周血中的Pokemon表达水平不高;肝硬化、健康人群组也可能存在Pokemon的表达.HCC远处转移组Pokemo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CC肝移植、肝硬化和健康人群组.监测外周血中Pokemon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诊断和预测HCC远处转移.

    关键词: 肝细胞 表达
  • 一氧化氮/核苷化合物对肺成形术后支气管防御系统功能的影响

    作者:付向宁;张霓;徐沁孜;孙威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核苷化合物对肺成形术后防御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条犬分为两组,均施行左上肺袖式切除术.术后实验组给予一氧化氮/核苷化合物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在术后3、7d测量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以及对全身血压的影响.结果 术后两组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较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在两组中并无明显变化.结论 一氧化氮能改善支气管成形术后的肺防御系统清除功能.

  • 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胸腺肽α1对人源化免疫重建裸鼠结肠癌生长的抑制效应

    作者:马云龙;郑铮;郭华;李保东;谢绍建;李桂馨;刘津;刘三光;闫庆辉;薛平;蔡建辉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Tα1)联合结肠癌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LyDCs)对人源化免疫重建裸鼠结肠癌的免疫治疗效应.方法 常规DCs负载结肠癌细胞裂解物制备LyDCs疫苗,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α1体外刺激前、后的LyDCs表型.HT-29结肠癌裸鼠模型成瘤后,经尾静脉注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6×106个/只,2d后,FCM检测裸鼠外周血人源性CD4+、CD8+T细胞;将人源化免疫重建裸鼠分为3组,分别用LyDCs+Tα1、LyDCs和生理盐水皮下免疫注射治疗;治疗后7d,体外观察各组裸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及IFN-γ、IL-4分泌水平,实验结束时,观察LyDCs联合Tα1对荷瘤裸鼠的体内抑瘤作用.结果 LyDGs的表型HLA-DR、CD80、CD86、CD83较刺激前明显上调;免疫重建裸鼠均检测到人源性CD4+、CD8+T细胞;LyDCs+Tα1组裸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与LyD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DCs+Tα1组T细胞的IFN-γ分泌水平与LyD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种HT-29细胞58d后,LyDCs+Tα1组、LyDCs组抑瘤率分别为60.41%、37.20%,两组之间抑瘤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抑瘤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P<0.01).结论 Tα1能增强LyDCs诱导的CD4+Th1细胞反应和CTLs杀伤效应,对DCs疫苗的抗癌免疫治疗功效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 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协同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倪晓凌;靳大勇;许雪峰;楼文晖;王单松;匡天涛;吴文川;戎叶飞

    目的 研究与三氧化二砷(As2O3)具有协同效应治疗胰腺癌的药物.方法 以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为研究对象,观察5-氟尿嘧啶(5-Fu)、健择(Gemcitabine)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As2O3共同作用对细胞的影响.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或PI阳性细胞的含量,评价以上药物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果 5-Fu和Gemcitabine与As2O3无协同效应.单独应用As2O3或ATRA均抑制SW1990细胞生长,不诱导细胞凋亡.其中,对照组活细胞密度为(8.5±0.3)×105个/ml,As2O3组为(4.4±0.1)×105个/ml,ATRA组为(6.7±0.2)×105个/ml.但是,As2O3和ATRA共同处理SW1990细胞后,细胞生长明显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对照组活细胞密度为(8.5±0.3)x 105个/ml,As2O3+ATRA组为(3.3±0.1)×105个/ml;对照组细胞活力为(92.0±1.2)%,As2O3组为(90.0±1.3)%,ATRA组为(93.0±1.4)%,As2O3+ATRA组为(65.0±2.1)%;对照组Annexin V和PI阳性细胞的含量为(6.0±1.2)%,As2O3组为(11.0 ±3.3)%,ATRA组为(5.0±1.4)%,As2O3+ATRA组为(37.0±5.3)%.结论 As2O3和ATRA可协同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应用可能作为胰腺癌辅助治疗的另一选择.

  • ras-MAPK信号通路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玉峰;王岩峰;孙丹彤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中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相互关系,观察它们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自2000年至2006年40例骨肉瘤手术标本,标本在切下后转入深低温保存.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在骨肉瘤和正常骨组织中的ras基因产物p21和MAPK信号通路标志蛋白p38的表达,并分析在ras p21不同表达的骨肉瘤组织中的p38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所有40例标本中ras p21、p38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与正常骨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肉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骨(P<0.05);ras p21与p38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在ras p21含量较高的骨肉瘤组织中p38的含量较高,在ras p21含量较低的骨肉瘤组织中p38的含量较低(P<0.05).结论 骨肉瘤中存在着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表达,该传导通路的激活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 RASSF1A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生长的影响

    作者:管洪庚;钱海鑫;周晓俊;薛万江;秦磊

    目的 观察RASSF1A基因的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已构建成功的稳定表达RASSF1A基因的肝癌细胞株QGY-7703,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细胞周期的测定和裸鼠致瘤性试验对各稳定表达株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 以未转染的QGY-7703为对照,RASSF1A基因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在体外的生长速度,使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显著降低肝癌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克隆数目(P<0.01)和大小,显著减慢裸鼠皮下瘤的生长速度和重量(P<0.01).空载体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的生长影响不明显.结论 RASSF1A的重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RASSF1A基因是一个新的肝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 MDA-7/IL-24和阿霉素联合治疗裸鼠肝癌的研究

    作者:申铭;薛新波;陈堃;王从俊;李雁;郑建伟

    目的 将重组腺病毒介导的MDA-7/IL-24基因与阿霉素(ADM)联合治疗裸鼠肝癌,探讨基因治疗和化疗相结合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方法 构建携带人MDA-7/IL-2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单独使用该载体或ADM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裸鼠肝癌模型,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并实现体内表达,Ad-MDA-7+ADM联合治疗组裸鼠平均生存时间为(83.80±4.82)d,与其他3组比较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Ad-MDA-7+ADM组裸鼠肝癌体积明显小于ADM或Ad-MDA-7组(P<0.01).联合治疗组少见肿瘤细胞异型性,部分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结论 MDA-7/IL-24联合阿霉素对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汤志刚;孙振阳;胡何节;许戈良;陈炯;李建生

    目的 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胰腺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将3组细胞Panc-1-TFPI-2、Panc-1-P和Panc-1-V分别接种裸鼠角膜微囊,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再将上述3组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生长及转移情况,并采用抗CD34抗体进行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Panc-1-TFPI-2组为实验组,Panc-1-P和Panc-1-V组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积分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皮下均成瘤,实验组肿瘤体积(438.0±69.8)mm3,对照组分别为(852.0±102.9)mm3和(831.0±78.1)mm3(P<0.05);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未见明显远处转移,其肿瘤微血管密度(9.68±1.12),对照组分别为(18.69±2.51)和(20.3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能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抑制胰腺癌生长.

  •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

    作者:朱朝辉;王艳波;曾甫清;汪良;邢诗安;徐凯;张景辉

    目的 检测抗凋亡(LAP)家族中Livin基因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Livin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中Livin基因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染色标本中,在癌旁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0%.Liv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CT值是癌旁组织的8.0454(7.4264~8.6644)倍,与分级和分期没有相关性.结论 Livin基因在癌旁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癌旁组织.

    关键词: 膀胱癌 脱噬作用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胃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王亮;何裕隆;张常华;詹文华;蔡世荣;吴晖;彭建军

    目的 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胃癌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设立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定期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3周后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各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培哚普利组、卡托普利组移植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卡托普利组肿瘤组织中的MMP-7、VEGF-C(P<0.05)和LMV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能明显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新生淋巴管的形成.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中微血管形成的作用

    作者:黄勇;祁少海;谢举临;舒斌;毛任翔;徐盈斌;刘旭盛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FGF-BP)mRNA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设计地高辛标记的FGF-BP寡核苷酸探针,对10例烧伤后肉芽组织,33例增生性瘢痕和9例正常皮肤进行原位杂交实验,检测各组织中FGF-BP 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微血管数目差异.结果 烧伤后肉芽组织组和增生性瘢痕(<6个月)FGF-BP mRNA表达明显升高,FGF-BP mRNA在增生性瘢痕6个月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肉芽组织组和增生性瘢痕(<6个月)微血管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GF-BP mRNA表达与微血管数目成正相关(Spearman R=0.463,P<0.01).结论 FGF-BP可能是影响烧伤后创面愈合和早期瘢痕增生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

  • 大鼠创伤后胰岛素抵抗与葡萄糖转运关系的研究

    作者:蒋奕;吴国豪

    目的 探讨创伤后骨骼肌对葡萄糖转运能力的改变及其与创伤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大鼠实施小肠部分切除手术建立创伤模型,观察大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规律.运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评估外周组织葡萄糖廓清率.[3H]标记葡萄糖示踪法检测创伤后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能力的变化.后分别测定大鼠骨骼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I-4)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小肠部分切除术后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浓度则先短暂降低然后升高.创伤组大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廓清率下降了47%(P<0.01).创伤组大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大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和GLUT-4蛋白总量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创伤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上的GLUT-4蛋白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鼠手术后早期即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但胰岛素分泌量并未减少.创伤后早期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分布减少以及对葡萄糖转运能力降低可能是导致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透明质酸合成酶优势亚型的确定及意义

    作者:杨为民;蔡建良;叶章群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透明质酸合成酶(HAS)的优势亚型,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透明质酸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于Gene Bank中检索得到三种透明质酸合成酶亚型(HAS1、HAS2、HAS3)的mRNA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根据这些mRNA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三对引物;常规分别提取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总RNA,逆转录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25循环)后进行常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像扫描和分析、凝胶DNA回收和序列测定.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中成纤维细胞mRNA中扩增出较明显的HAS1条带,HAS2、HAS3条带不明显,而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mRNA中扩增出非常明显的HAS3条带和较明显的HAS1条带,无HAS2条带.扫描图像分析后比较两者HAS1条带凝胶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HAS3条带和HAS1条带的凝胶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出现HAS3的大量合成,且为其透明质酸合成酶的优势亚型.

  •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小燕;贾汝汉;张波;陈玲;查冬青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在糖尿病肾组织中发挥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MF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观察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转录因子(NF)-κB p65、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的霉酚酸干预高糖环境下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测定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变化.结果 MMF治疗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伴肾小球NF-κB p65活性明显下降,N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减轻.霉酚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ICAM-1、MCF-1和NGF高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MMF很可能通过降低NF-κB活性,间接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炎症细胞浸润.霉酚酸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ICAM-1、MCP-1和NGF的高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淋巴细胞的过渡归巢与CCR7的表达

    作者:葛步军;陈锡美;杨长青;吴剑

    目的 探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淋巴细胞过渡归巢现象与淋巴细胞表面CCR7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观察结肠黏膜下淋巴细胞过渡归巢现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CR7的表达;流式细胞法(FCM)测定结肠回流血液中CCR7+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下存在淋巴细胞过渡归巢,派尔集合淋巴结增生,大截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0.32)比(1.48±0.58),t=5.12,P<0.01],CCR7 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0.772±0.108)比(0.126±0.029),t=4.37,P<0.01]、模型组结肠静脉回流血中CCR7+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6.58±9.73)%比(16.62±7.84),t=3.97,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黏膜下存在淋巴细胞过渡归巢现象,结肠组织中归巢受体CCR7的表达增高,结肠回流血液中CCR7+的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

  • 高牵张促进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磷酸化研究

    作者:范鹏举;黄跃生;黄晓元;郑军

    目的 观察高负荷对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表达、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正常血清(SN组)、烧伤血清+缺氧(SH组)、烧伤血清+缺氧+10%轴向静态牵张(SHS组)3种处理,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p-p38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SHS组较SH组p38表达、磷酸化增强,且磷酸化高峰提前,免疫荧光分析证实SH组、SHS组心肌细胞内p-p38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高牵张上调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后者可能是高负荷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烧伤 心肌细胞 P38 牵张
  • 非小细胞肺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詹曦;石思恩;唐建

    本研究旨在探讨erbB-2/HER-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研究材料取自武汉协和医院胸外科1999年至2004年的10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患者诊断明确,术前均未做过放疗、化疗并,病理类型均由术后病检证实,术后随访至2006年3月,其中肺鳞癌54例,腺癌39例,腺鳞癌5例,大细胞癌7例.

  • 三种高分子材料预防术后腹膜粘连效果比较

    作者:于金海;所剑;李有柱;刘国辉

    本实验旨在对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透明质酸钠、几丁聚糖3种高分子材料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效果进行比较.

  • 兔牵张成骨和骨段转移修复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作者:黄若昆;林月秋;阮默;滕寿发;胡益华;郑永智

    我们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同时建立兔骨段转移修复骨缺损的动物模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脊髓损伤后受损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上调的信号传导机制

    作者:于春雷;张弘;王翀昊;刘长江;腾宇飞

    我们检测脊髓损伤(SCI)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上调的信号通路,以期找到凋节GFAP表达的分子机制进而调节瘢痕形成的新方法.

  • 犬同种心脏移植体液(加速)排斥反应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贾一新;孟旭;陈阳天;史家海

    为了进一步研究心电生理学、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等方面的课题,我们设计了同种移植体液(加速)排斥反应的犬动物模型.

  • 肺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及淋巴转移的关系

    作者:赵小刚;董晓鹏;肖天辉

    我们对肺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进行检测,探讨VEGF-C与MVD、MLVD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大鼠尿道下裂发生的阴茎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作者:沈华;张炜;马隆;沈百欣;王心如

    我们通过比较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尿道下裂与正常大鼠阴茎组织蛋白表达的差异,为阐明DBP导致尿道下裂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 体外激活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及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胶质瘤杀伤作用比较

    作者:宫安静;孟庆海;薄勇力

    目前胶质瘤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较多的有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s)、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s)及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1].本研究旨在比较了上述3种杀伤细胞对神经胶质瘤的体外杀伤作用.

  •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对原代培养兔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作者:石健;侯铁胜;赵新刚;潘欣;黄盛东

    为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疗法治疗椎间盘退变(IDD)的可行性,我们在体外将整合有人BM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BMP7)导入原代培养的兔髓核细胞内,观察BMP-7基因在髓核细胞内的表达以及对髓核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

  • 通过改变盲肠结扎长度制造不同感染程度的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模型

    作者:燕晓雯;李维勤;黎介寿;李宁

    我们采用不同盲肠结扎长度制造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评估以此方法建立的模型在脓毒症研究中的意义.

  • 大鼠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小宁;陈道中;郑宇辉;梁建钢;杨焕星;林小文

    选择和建立合适的同种异体移植血管病变(AV)动物模型是开展AV研究的基础.我们采用近交系Lewis和F344大鼠,建立降主动脉到腹主动脉AV模型,手术成功率高,为开展AV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自体静脉黏接移植的研究

    作者:范恒华;伍骥;张伯勋;吴迪

    我们使用内置可溶支架,将家兔自体颈外静脉黏接移植于颈总动脉进行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贲门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连长虹;赵强

    目的 观察贲门癌患者血浆Fibrinogen(FIB)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对于贲门癌患者的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8000型全自动凝血系列分析仪检测的我科收治的780例贲门癌患者的血浆中FIB含量.结果 Ⅰ~Ⅳ期FIB(g/L)含量分别为(3.13±0.73)、(4.08±0.71)、(4.87±0.83)、(5.59±0.74).T1~T4 FIB(g/L)含量分别为(3.16±0.69)、(3.59±0.74)、(4.52±0.75)、(5.47±0.68).NOM FIB(g/L)含量分别为(3.21±0.60)、(4.17±0.43)、(5.06±0.72)、(5.59±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贲门癌患者存在FIB异常,且与临床分期成正相关.

    关键词: 胃癌 纤维蛋白原
  • 热休克蛋白gp96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卫春;吴庚香;彭昊;陶海鹰

    目的 观察热休克蛋白gp96(HSPgp96)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骨肉瘤组织,其中骨母细胞型24例,软骨母细胞型20例,纤维母细胞型1例,以及5例正常骨组织中HSPgp96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gp96在正常骨组织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0%(1/5)及100%(45/45),平均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48%和97.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与纤维母细胞型中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Pgp96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HSPgp96在人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判断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以及肿瘤免疫的重要靶位.

  • 大鼠小肠移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张黎;李乐平;程力;杨镇

    小肠移植(SBT)虽然已开展40余年,但由于手术技术、免疫排斥、感染等原因,成功率远低于其他脏器移植,因此建立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大鼠小肠移植是应用和研究广泛的动物模型,随着器官移植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血管吻合技术的进步,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成功率和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

  • 犬同种异体左侧单肺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鲁建军;姚达;马毅;秦存伟;钟佛添;罗红鹤;巫国勇

    目的 建立稳定、简单、易行的犬同种异体左侧单肺原位移植模型.方法 随机选取12对家犬,组成供受体.供体左肺的获取时,通过左肺动脉主干灌注0~4℃的LPD液.切除受体左全肺后,通过吻合供体与受体的左支气管,供体与受体的左肺动脉主干,供体左房袖与受体左心耳,植入供体左肺.通过血气分析监测受体左全肺切除后及供体犬肺植入后1、2h受体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受体左全肺切除前后及供体犬肺植入后1、2h受体气道峰压(Paw)的变化,记录供体肺脏植入手术时间.结果 手术无1例失败,均存活.供体肺脏植入时间平均(35.92±1.73)min.受体左全肺切除后的PaO2、PaCO2和Paw与植入后1、2h的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体植入后1h与2h的PaO2和Pa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供体植入后1h与2h的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模型建立简洁,稳定,特别是左房袖与左心耳的吻合,使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关键词: 肺移植 模型 动物
  • 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游燊;何晓顺;熊俊;郭志勇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对100只雄性SD大鼠施行50次异位节段小肠移植,采用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门静脉-左肾静脉套管吻合重建供肠血管,远端肠管腹壁造瘘.结果 预实验阶段移植25只,存活3只,成功率12%;正式实验阶段25次手术,成功21次,成功率84%;供体手术时间(60±5)min,移植肠修整时间(15±5)min,受体手术时间(100±10)min.结论 大鼠小肠移植中注重手术操作中的细节问题是建立稳定模型的关键.

  • 袖套法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的改进

    作者:陈椿;陈道中

    目的 探讨袖套技术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的方法改进.方法 用改进的袖套技术建立大鼠肺移植模型.结果 30例大鼠肺移植,手术成功率90%(27/30),术后生存率100%,供肺摘取需时(1.0±0.5)min,供肺完成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时间分别为(1.0±0.5)、(2.0±1.0)和(2.0±0.5)min,供受体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吻合时间分别为(3.0±2.0)、(7.0±2.0)和(1.5±0.5)min.结论 改进的袖套技术具有供肺获取、肺动静脉和支气管套管和吻合更快速、简化、有效的优点.

    关键词: 肺移植 技术 模型 动物
  • 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作者:陈新军;袁先厚;吴勉云;江普查;马超;文志华

    目的 观察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系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法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系的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进行检测;培养人脑胶质瘤12251细胞系,MSP法检测加入5-aza-2'-deoxycytidine前后hMSH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甲基化状态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加入5-aza-2'-deoxycytidine前后hMSH2在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mRNA表达改变.结果 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未发生hMLH1启动子甲基化,而发生了hMSH2启动子甲基化;5-aza-2'-deoxycytidine处理细胞株后,可逆转hMSH2启动子甲基化,细胞株的mRNA表达增加,加药前后的平均灰度比值分别为(0.40±0.18;0.85±0.3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系中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5-aza-2'-deoxycytidine能完全逆转hMSH2基因高甲基化状态,可为临床诊断人脑胶质瘤提供新的检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 LRIG1下调原代星形细胞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作者:易伟;刘琳;郭东升;薛德麟;雷霆

    目的 观察LRIG1蛋白表达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LRIG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19例星形细胞瘤细胞,用原位杂交检测LRIG1的表达,用噻唑蓝(MTT)法观察EGF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并分析培养细胞LRIG1表达和EGF干预后的细胞生长率的关系.结果 (75.3±11.6)%的培养细胞表达LRIG1蛋白;EGF促进培养细胞增殖(38.0±14.8)%,EGF促细胞增殖的细胞生长率与LRIG1表达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LRIG1蛋白可能通过抑制EGF-EGFR信号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 兔脊髓空洞前状态水通道蛋白-4表达变化与脊髓水肿的关系

    作者:孙国柱;张庆俊;王浩

    目的 探讨脊髓空洞前状态AQP4表达变化与脊髓水肿演变的关系.方法 用新西兰兔56只枕大池注入Kaolin制作动物模型,术后1、3、7、14、21d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脊髓空洞前状态脊髓含水量、AQP4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 Kaolin组动物于术后第1天脊髓含水量即有明显增加(68.35±0.70)%,第7天达到高峰(72.92±0.86)%,21d稍有缓解(70.03±0.77)%,但仍高于对照组;AQP-4于术后第1天开始减弱(IA320.5±44.2),第7~14天达到低水平(IA258.7±26.5),到21 d时回升(IA321.5±46.1),但仍低于对照组;而AQP4mRNA表达变化趋势与其蛋白含量变化相一致.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QP4及其mRNA表达变化与脊髓含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r=-0.769,P<0.01;r=-0.854,P<0.01).结论 脊髓空洞前状态中AQP4及其mRNA下调可能参与了脊髓水肿的形成.

  • 经颅多谱勒检测兔大脑中动脉微血栓栓子的研究

    作者:惠品晶;刘曼;季顺东;付志辉;潘高争;张世明;张学光;惠国桢

    目的 应用经颅多谱勒(TCD)动态检测兔血栓栓塞模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信号(MES),观察栓子的负荷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A组含3~5个栓子,B组含6-10个栓子,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自体动脉血微栓子建立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同时TCD监测MES.栓塞后6h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及兔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A、B组TCD均监测到MES;B组MRI的T1WI、T2WI及病理观察见梗死灶,而A组仅在弥散加权成像(DWI)见可疑小缺血灶.结论 TCD实时、动态观察微栓子信号,能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大鼠垂体瘤模型下丘脑中神经肽Y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

    作者:陈来照;马景鑑

    目的 观察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模型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探讨下丘脑中NPY表达变化与垂体腺瘤形成的关系.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40只,摘除双侧卵巢后,通过腹腔注射雌激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垂体腺瘤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研究大鼠下丘脑中NPY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符合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大鼠下丘脑中NPY及其Y1受体(Y1R)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Y2受体(Y2R)在两组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雌激素诱导Wistar大鼠,可以成功建立垂体腺瘤动物模型;实验组大鼠下丘脑中NPY及其Y1R表达下调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 塞来昔布对胶质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作者:吴涛;刘胜;王诚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Celecoxib)降低U251脑胶质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并诱导其凋亡的相关规律.方法 采用100 μmol/L塞米昔布处理培养的U251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MMP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经塞来昔布处理后胶质瘤细胞MMP明显降低,并随时间延长而变化.单染实验中12h和24h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h组与2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染实验中Rh123-PI-细胞为细胞膜完整,MMP降低,即将发生凋亡的细胞,12h处理组MMP明显降低,Rh123-PI-细胞明显增多(P<0.01);24h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MMP降低,Rh123-PI-细胞明显增多(P<0.01),但与12h组比较,MMP降低,Rh123-PI-细胞明显增多(P<0.01).结论 塞米昔布能有效降低胶质瘤细胞线MMP并能诱导U251细胞发生凋亡,从而降低细胞氧化供能,使胶质瘤细胞处于缺氧状态.塞米昔布对胶质瘤细胞MMP的影响可能参与胶质瘤细胞凋亡.

  • 复发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作者:翟广;刘斌;刘献志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细胞增殖能力、肿瘤复发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复发脑膜瘤及30例原发脑膜瘤标本的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复发脑膜瘤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89%(32/36)明显高于原发脑膜瘤43%(13/30)(χ2=25.59,P<0.01).复发脑膜瘤PCNA指数(65.72±9.22)高于原发脑膜瘤(20.81±7.43,P<0.05).VEGF蛋白表达强阳性、弱阳性及阴性者的PCNA指数分别为78.64±10.02、49.45±8.31、6.2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的复发和增殖能力有关,VEGF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脑膜瘤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 EphB4在人胶质瘤过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军友;杨学军;浦佩玉;薛跃华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EphB4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析与病理级别、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EphB4在胶质瘤中呈过表达,表达于肿瘤细胞和血管上,与病理级别正相关,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 EphB4/ephrinB2信号可能通过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和间接影响瘤性血管的双重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关键词: 胶质瘤 EphB4
  • 内皮抑素cDNA联合反义内皮生长因子核苷酸对胶质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林志雄;杨丽娟;谭淑莲;黄强

    目的 观察大鼠内皮抑素cDNA联合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苷酸对胶质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经抗性筛选可表达内皮抑素的C6细胞(C6/endo)、有效转染有反义VEGF164核苷酸片段的C6细胞(C6/VEGF-)及转染有可表达内皮抑素和反义VEGF164核苷酸片段的C6细胞(C6/endo-VEGF-)裸鼠皮下注射制作胶质瘤模型,21d后测定移植瘤瘤体和瘤重,ELISA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VEGF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C6/endo、C6/VEGF-和C6/endo-VEGF-的胶质瘤组织生长明显较C6胶质瘤慢(P<0.01或P<0.05),但C6/endo和C6/endo-VEGF-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三者VEGF含量也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6/endo-VEGF-的VEGF含量低于C6/endo、C6/VEGF-(P<0.01);C6/endo和C6/endo-VEGF-的血管密度较C6/VEGF-低(P<0.05),但是前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6/endo和C6/endo-VEGF-可通过下调VEGF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C6/endo-VEGF-抗肿瘤生长更多可能是依赖于内皮抑素.

  • 经颈动脉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戴炯;李善泉;文立;马政文;富赛里;智玲梅

    目的 观察经颈动脉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NSCs)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效果以及移植NSCs在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MCAO/R+NSCs移植组、MCAO/R+培养液(DFNG)注射组和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MCAO/R+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于建模后24h经同侧颈内动脉分别注射NSCs和DFNG;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整个观察过程中,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大鼠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MCAO/R+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大鼠手术建模后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随后神经功能状况逐渐改善,在移植早期两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期(手术建模后10和14d)MCAO/R+NSCs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要优于MCAO/R+DFNG注射组(P<0.05,P>0.05);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MCAO/R+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可见在右侧大脑中动脉供应的额顶叶和尾壳核区域缺血性损伤改变,而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的脑组织结构正常;免疫荧光染色发现,MCAO/R+NSCs移植组可见有移植的NSCs存活、分布于缺血损伤的额顶叶和尾壳核区域,并有部分移植的NSCs开始朝着神经元方向分化,个别移植的NSCs则开始朝着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而正常大鼠+NSCs移植组和MCAO/R+DFNG注射组的大鼠中均未发现有这些现象.结论 经颈动脉途径移植NS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见有移植的NSCs存活、分布于缺血损伤区域,并朝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来进行神经修复,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 P2X7基因C489T和NQO1基因C609T多态性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分析

    作者:许洪升;杜卫东;孙中武;唐先发;汤华阳;郝加虎;张铮;张学军

    目的 观察嘌呤受体P2X7基因489C>T多态性和依赖还原型辅酶Ⅰ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609C>T多态性对散发原发性帕金森病(PD)发病的影响.方法 利用Pyrosequencing技术对52例散发原发性PD患者和133例正常健康对照进行P2X7基因489C>T和NQO1基因609C>T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PD病例组P2X7 489位点突变型(C/T+T/T)阳性率(88.5%)明显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其患PD的相对危险度(OR)为2.74(95%CI 1.01~7.83).P2X7 489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PD病例组(59.6%)高于对照组(48.1%,χ2=3.95,P<0.05;OR=1.59,95%CI=0.98~2.59).NQO1 609位点含T碱基的NQO1基因型在PD病例组占61.6%,对照组占49.6%(OR=1.62,95%CI=0.80~3.29).T等位基因频率PD病例组(33.6%)高于对照组(28.9%,OR=1.25,95%CI=0.74~2.08),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2X7基因489位点C/T和T/T基因型、T等位基因以及NQO1基因609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散发原发性PD发病的危险性因素.

  • 不断深入开展细胞与分子神经外科学的研究

    作者:雷霆;郭东生;李龄

    神经外科的发展面临许多的挑战,从世界科技的发展来看,以前普通神经外科能有效的治疗对象,其实是脑外疾病,如听神经瘤、动脉瘤、脑膜瘤等,而真正的"脑内"疾病,如脑胶质瘤、Alzheimer's病、Huntington's病等则难以用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方法获得根治.

  • 循证医学进展与实验外科实践

    作者:李幼平;李璐璐;李永胜

    1992年,JAMA发表了世界上第1篇循证医学文章,标志着循证医学(EBM)概念的确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EBM逐渐完善自身理论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让全世界医学界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渗透至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管理学、教育学及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大大丰富和拓展了自身内涵.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