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CNA、E2F-1、RASSF1A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关系研究

    作者:刘志勇;易坚;邹小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PCNA、E2F-1、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P<0.05)。胃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3.3%,正常胃黏膜中为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RASSF1A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在癌旁正常黏膜中为1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0.01);RASSF1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 P<0.05)。结论: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胃癌 PCNA E2F-1 RASSF1A
  • 氯乙烯对大鼠肝细胞RASSF1A基因DNA甲基化的影响

    作者:续志斌;粱洁;张林;马文彦;郑金平;张文平;阎小艳;仇玉兰

    目的 通过检测氯乙烯(VC)染毒大鼠肝细胞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水平及mRNA的表达量,探讨RASSF1A基因在氯乙烯致癌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 选取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0mg/kg)和低剂量(5 mg/kg)、中剂量(25 mg/kg)、高剂量(125 mg/kg)3个氯乙烯染毒组.腹腔注射,隔日染毒,每周3次.每组分别于6、8和12周随机处死8只,取其肝脏.采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QMSP)检测大鼠肝细胞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水平,采取实时荧光定量(QPCR)测定RASSF1A mRNA表达量的改变.结果 染毒6周时,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ASSF1A mRNA的表达量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8周时,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和rnRNA的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12周时,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高剂量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NA的表达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出现下降,且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高剂量组中,8周时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较6周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周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较6周时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NA表达量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8和12周mRNA表达量与6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各组中,不同染毒时间下RASSF1A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量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氯乙烯长期染毒可致大鼠肝细胞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升高,并引起其mRNA的表达量下降,可能参与氯乙烯致癌的表观遗传机制.

  • APC、p16、CDH13和RASSF1A甲基化状态与肺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钟云华;李燕;陆炳团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信号传导通路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和腺瘤样息肉病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T-钙黏蛋白13(cadherin-13,CDH13)和p16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状态,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和50例正常人痰液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APC、p16、CDH13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发生情况.结果 肺癌患者痰标本中APC、p16、CDH13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38.00% (19/50)、54.00% (27/50)、34.00% (17/50)和26.00% (13/50).患者痰标本基因APC、p16、CDH13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期无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痰标本基因APC、p16、CDH13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患者吸烟指数明显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APC、p16、CDH13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联合检测可以提示有效临床肺癌的发生情况.

  • 肺癌患者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基因表达水平

    作者:余宗涛;袁亚莉;张吉才;高琼;吕军

    目的 探讨肺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和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检测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肺癌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53.33%(24/45),在正常肺组织中发生甲基化的频率为13.04%(3/23)(P<0.05).正常肺组织中RASSF1A mRNA全部表达,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28.89%(13/45),且表达量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恶性程度、肿瘤分类中其表达量无显著差异;RASSF1A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水平下降密切相关.结论 肺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明显升高,其表达普遍下调或缺失,提示RASSFlA启动子甲基化在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甲基化特异性PCR联合显微检测技术研究DNA甲基化及微核形成对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影响

    作者:张元颖;蒋谦;陈森清;顾荣民;张晓梅;朱明;马国建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CDH1 、GSTP1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以及淋巴细胞微核对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32例HC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CDH1、GSTP1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甲基化检测.未经治疗前抽取HCC患者外周血进行体内淋巴细胞微核试验,比较HCC自发微核率和健康人群对照组(n=50)的差异.结果 32例HCC组织中,CDH1、GSTP1和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是43.8%(14/32)、68.8% (22/32)和43.8% (14/32),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25%(8/32)、46.9%(15/32)、15.6%(5/32)].只有RASSF1A基因在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8%比15.6%,P<0.05).81.3%(26/32)的HCC和65.6%(21/32)的癌旁组织中有1个或1个以上基因发生了甲基化.3个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统计学关联.HCC组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比0.47‰,P<0.05);同时HCC患者自发微核率随着病理分化变差而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高中、中、中低分化HCC患者微核率分别为1.30‰、1.33‰和1.64%‰.结论 CDH1、GSTP1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和染色体不稳定存在于HCC的发生发展中.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可能与HCC发生早期密切相关.甲基化检测对于HCC高危人群筛选以及HCC早期辅助诊断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 RASSF1A在无损性孕妇外周血浆中胎儿ABO基因分型中的运用

    作者:马玲;刘衍春;张若洋;周小玉;许进明

    目的:探讨甲基化表观遗传标志RASSF1A在O型孕妇外周血浆中胎儿ABO基因分型中的运用,以无损性预测产前胎儿ABO血型.方法:首先提取O型孕妇外周血浆游离DNA,扩增SRY及甲基化RASSF1A作为胎儿DNA存在的标志;检测血浆游离DNA中B及非O预测胎儿ABO血型;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胎儿分娩后血清学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20例标本中,11例检测出SRY,检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性别相符;其余9例标本酶切后均扩增出RASSF1A,证实胎儿游离DNA存在.对血浆游离DNA进行ABO基因检测,20例标本中8例标本同时扩增出非O和B,提示为B血型;5例标本只扩增出非O,未扩增出B,提示为A型;7例标本均未扩增出非O及B,提示为O型.上述预测结果与胎儿出生后ABO血清学血型一致.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RASSF1A的O型孕妇血浆中游离DNA中胎儿ABO基因的检测程序,可用于临床无损性产前胎儿ABO血型的预测.

  • RASSF1A基因在胃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蒋鹏程;马圭;孟鑫;祁卫东;高振军

    目的: 探讨RASSF1A与CyclinD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T-PCR检测胃正常组织、腺瘤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各20例及胃腺癌组织40例中RASSF1A及CyclinD1 mRNAA表达,并Western blot法检测RASSF1A蛋白表达.结果: 胃腺癌组RASSF1A的表达低于不典型增生、良性腺瘤及正常组织组(37.5%vs 80.0%,95.0%,100.0%,均P<0.05),而CyclinD1的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良性腺瘤及正常组织组(77.5%vs 25.0%,10.0%,5.0%,均P<0.05).胃癌组织中,RASSF1A及CyclinD1 mRNA表达均与病理分级有关(χ2=4.422,8.935,均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负相关(γ=-0.448,P<0.05);RASSF1A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一致.结论: RASSF1A与CyclinD1两种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为胃癌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生物学信息.

  • 胃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意义

    作者:李学彦;傅宝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启动子在胃癌组织及胃良性病变中甲基化的发生情况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及32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以及46例胃良性病变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结果:在32例胃癌DNA标本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62.5%(20/32).而在32例癌旁组织中,只有1例存在甲基化,占3.1%(1/32),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良性病变,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中甲基化发生频率分别为3.3%和37.5%.RASSF1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TIMP-3和RASSF1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顾全凯;闫庆辉;王凤安;薛平

    目的:探讨TIMP-3和RASSF1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TIMP-3和RASSF1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大肠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TIMP-3和RASSF1A蛋白的表达量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TIMP-3和RASSF1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大肠黏膜、癌旁和腺癌中TIMP-3的阳性率分别为90.0%、70.0%和16.7%,RASSF1A阳性率分别为83.3%、63.3%和23.3%.大肠癌中TIMP-3和RASSF1A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P<0.05;P<0.01)、浸润深度(P<0.05;P<0.01)及分化程度(P<0.05;P<0.05)有关.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TIMP-3和RASSF1A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6,P<0.05).结论:在大肠癌中TIMP-3和RASSF1A具有明显相关性,TIMP-3和RASSF1A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以作为鉴别大肠良恶性肿瘤的指标.

  • 多基因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卜献民;赵成海;张宁;王巍;李岩;戴显伟

    目的:检测基因RASSFlA,p16,SOCS-1和hMLHl在胰腺癌中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饱和氯化钠法提取肿瘤组织(n=21)和瘤旁组织(n=21)DNA.采用甲基化特异PCR对上述基因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结果:在癌旁组织中,RASSFlA,p16,SOCS-l和hMLH1甲基化频率分别为36.4%,13.6%,13.6%和4.5%;在胰腺癌中分别为59.1%,40.9%,31.8%和18.2%.p16甲基化频率在两种组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4.13,P<0.05).45.5%胰腺癌被检出存在2个或2个以上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癌旁组织(9.1%,χ2=7.33,P<0.01).31.8%胰腺癌没有检出任何一种基因甲基化.结论:多基因甲基化是部分胰腺癌发展过程中一种早期事件,在这部分胰腺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肝癌患者血液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仇小强;陈罡;余红平;胡浪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RASSF1A甲基化状况及RASSF1A甲基化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在HCC早期无创性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35例HCC患者血清和1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结果:35例HCC患者血清中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为40%, 10份健康对照血清中未出现RASSF1A基因甲基化.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HCC患者性别、伴肝硬化、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肿瘤大小、有无包膜、有无门静脉癌栓及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HCC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RASSF1A基因甲基化可能是HCC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 RASSF1A与CyclinA2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与相关性

    作者:吴军卫;李潼;李锦锦;孟元普;柴新群

    目的:探讨RASSF1A与CyclinA2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01/2011-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中心手术切除的30例ICC组织与18例癌旁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RASSF1A与CyclinA2分别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结果:RASSF1A在I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在I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6.67%(11/30),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3.33%(15/18)(P<0.05); CyclinA2在I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在I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33%(22/30),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1.11%(2/18)(P<0.05);RASSF1A失活与CyclinA2高表达在ICC的发生过程具有相关性(P<0.01,r=0.54).结论:RASSF1A基因与CyclinA2蛋白可能参与ICC的发生发展过程,RASSFlA基因失活可能参与ICC的浸润转移过程,且二者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高甲基化及Dnmt1的表达

    作者:姜相君;初蕾蕾;崔艳欣;宋明全;解祥军;田字彬

    目的:探讨人类相关转录因子3(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和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Dnmt1)基因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基因的Runx3、Rassfla、Dnmt1 3个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Runx3、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较正常组织明显升高(45.59% vs 10.29%; 64.70% vs 7.35%).胃癌组织中Runx3 和Rassf1a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36.76% vs 100%; 27.94% vs 97.06%),而胃癌组织中Dnmt1 mRNA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高于正常组织(80.88% vs 1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RUNX3、RASSF1a、DNMT1蛋白与mRNA表达基本相一致.Runx3 mRNA、Rassf1amRNA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较阳性表达者明显升高(72.09%vs0;85.71% vs 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癌组织中RUNX3、RASSF1a与DNMT1蛋白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627,P<0.0001;r=-0.477,P<0.0001).结论: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及Dnmt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

  • RUNX3、RASSF1A启动子高甲基化与胃癌进展转移的关系

    作者:林海;曹俊;张斌;吴育美;邹晓平

    目的:探讨胃癌RUNX3、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进展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T-PCR和MSP检测62例胃癌标本及5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RUNX3、RASSF1A基因mRNA表达及甲基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在RUNX3、RASSF1A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RUNX3、RASSF1A甲基化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RUNX3与RASSF1A表达较正常组织均明显降低(0.629±0.461 vs 0.893±0.543,0.653±0.476 vs 0.858±0.581,均P<0.05),且RUNX3与RASSF1A甲基化率均高于正常组织(69.4%VS 26.8%,66.1%vs 23.2%.均P<0.01).胃癌组织中RUNX3、RASSF1A甲基化组mRNA表达量较非甲基化组明显降低(0.545±0.299 vs 0.736±0.291,0.562±0.208 vs 0.674±0.185,均P<0.05).RASSF1A甲基化与肿瘤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相走RUNX3甲基化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RUNX3甲基化组胃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高于非甲基化组(86.0%vs57.9%),RUNX3甲基化与VEGF表达相关(P<0.05).结论:RUNX3、RASSF1A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降低的原因,并与胃癌进展演变相关.RUNX3甲基化可能参与胃癌血管、淋巴管转移.

  • Ras相关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异常甲基化研究

    作者:陈虹;Suzuki M;Nakamura Y;Ohira M;Ando S;Iida T;Nakajima T;Nakagawara A;Kimura H

    基因启动子中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常导致抑癌基因表达沉默,已被证实在众多肿瘤的发牛中扮演重要角色.Ras 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SFlA)作为新型抑癌基因,已被发现在肺癌和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甲基化率和表达缺失.

  • 抑癌基因p16和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戴亚丽;张帆;姜志茹;张宁波;蓝薇;吴佩娴

    乳头状甲状腺癌(PTC)是甲状腺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外有少量研究报道甲状腺癌的发生与p16和RASSF1A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密切相关[1-2],本研究采用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对PTC及对照组织进行研究,以探讨这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与PTC的发生是否有关.

  • 人类肿瘤中RASSF1基因的作用

    作者:龚光伟;沈世强

    一系列肿瘤抑制基因山于内源性基因事件失活--而不是经典的突变或缺失事件导致基因功能失活逐渐增加.基因甲基化失活是可逆性的,通过启动子的高度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有很多潜在的临床用处,如有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及治疗,这些肿瘤包括肺癌、乳癌、肾癌、胃癌、膀胱癌等.RASSF1A就属于经常囚甲基化失活而不是突变失活的一类基因,而且该基因和一个哺乳动物的Ras受体有相似性.RASSF1A在体内与体外试验中均抑制肿瘤生长,更进一步支持它做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迄今为止,它已经显示出在细胞周期调节、凋亡和微管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主要总结关于RASSF1A肿瘤抑制基因在基因结构、内源性基因失活和功能分析方面的知识及进展.

    关键词: RASSF1A 基因 肿瘤
  • 膀胱癌和肾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改变

    作者:张剑英;李智;于永春;段建敏

    目的研究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在膀胱癌和肾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45例手术切除的膀胱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9例电切膀胱癌组织、3例非肿瘤患者正常膀胱组织、12例肾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膀胱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55.6%(30/54),其中手术切除组57.8%(26/45),电切癌组织异常甲基化4例,癌旁正常组织基因异常甲基化1例;肾癌组织中基因异常甲基化66.7%(8/12),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未发现基因甲基化.3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未发现基因异常甲基化.膀胱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有随组织分期升高的趋势,但与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膀胱癌和肾癌组织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表明该基因甲基化可能与2种肿瘤的发生相关.

  • 食管鳞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作者:丁士刚;吴笛;邹检平;邢秀娟;鲁凤民;陈香梅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所致该基因表达抑制在我国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MSP)检测43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及6例对照食管上皮组织标本、食管鳞癌细胞系TE11和TE12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逆转录(RT)-PCR法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食管鳞癌细胞系中RASSF1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细胞微管蛋白的表达. 结果 20.9%(9/43)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有RASSF1A启动子超甲基化,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未发现该基因超甲基化改变.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和TNM分期无关(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12细胞RASSF1A启动子发生甲基化,RT-PCR检测不到RASSF1A mRNA.TE11细胞系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RT-PCR检测其有RASSF1A mRNA表达.5-Aza-CdR处理可使TE12重新表达RASSF1A mRNA.TE12细胞的β-微管蛋白水平比TE11细胞低87.8%. 结论 原发性食管鳞癌存在RASSF1A启动子超甲基化,该基因甲基化与年龄相关.RASSF1A在食管鳞癌细胞系表达抑制与其甲基化状态有关.RASSF1A表达缺失可能导致β-微管蛋白减少.

  • 肝癌患者血浆RASSF1A与APC基因甲基化诊断和预后价值分析

    作者:赵慧金;李胜棉;张慧景;郭占军;范海燕;杨光润;王乐;张宁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浆中抑癌基因RASSF1A与AP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诊断及生存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肝癌、80例肝硬化及100名健康人血浆,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ASSF1A与AP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随访其生存期并分析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肝癌诊断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阳性率在肝癌和肝硬化血浆中分别为51.96%(53/102)和15.00%(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677,P=0.000; AP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阳性率在肝癌和肝硬化血浆中分别为47.06%(48/102)和22.50%(1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0,P=0.001.102例肝癌患者中,44例(43.14%) AFP检测为阳性;58例AFP阴性的患者中,RASSF1A基因和AP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53.45%(31/58)和46.55%(27/58).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APC基因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门静脉瘤栓有无为肝癌独立预后因子,RASSF1A和APC基因同时甲基化是肝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19.结论:RASSF1A与AP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对肝癌、特别是AFP阴性肝癌的诊断有帮助,RASSF1A和APC基因启动子区域同时甲基化可以作为评价肝癌生存期预后的独立预后因子.

140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