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肥胖的人易患胰腺癌

    作者:李运红;赵迎

    胰腺癌,一个在20年前听来还略有些陌生的名词,如今却正以它的高死亡率和低存活期不断引起医生和患者的关注.近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迅猛增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其发病率在20年间增长了约4倍,成为男、女主要高发癌症.据天津市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主任郝继辉介绍,肥胖的人因胰岛素水平受到影响,患胰腺癌的几率可能会增加.同时,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也可能会引发胰腺癌的发病率上升.

  • 胰腺癌首选手术切除

    作者:修典荣

    不是所有的胰腺肿瘤都让人悲观胰腺位于上腹部靠近后背的部位,位置较深,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分泌的胰液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分泌的胰岛素等激素有助于人体调节血糖在合适的水平.

  • 18F-FDG PET-CT对胰腺癌的应用分析

    作者:武红玲;王松;李海军;侯宪斌

    目的 评价18F一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对胰腺癌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疗效监控和预后评价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胰腺占位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扫描,所有病例依据手术、活组织病理学检查、5个月以上的临床随访终证实.结果:在35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胰腺癌29例,良性病变6例.18F-FDG PET/CT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100%、特异性81%、准确性94%.胰腺癌病灶大SUV值5.1±2.4与胰腺良性病变大SUV值1.9±2.5两者差异显著.结论;18F-FDG PET/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中有重要价值.

  • 胰腺肿瘤都是胰腺癌吗?/膝骨关节炎患者如何锻炼?/冠心病如何预防?

    作者:

  • 超声在胰腺炎及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兴会

    目的 探讨超声在胰腺炎及胰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进行检查的胰腺炎及胰腺肿瘤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并确诊20例胰腺肿瘤,其余56例为胰腺炎.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一组采用超声多普勒扫描检查;另一组采用CT检查诊断,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及图像特征.结果 超声多普勒对轻型胰腺炎的检出率远低于的CT检查;但胰周各类病变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同时超声检测图像可清晰地反映病灶变化.结论 针对胰腺炎及胰腺肿瘤疾病,给予超声检查效果较显著,能降低误诊及漏诊发生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超声及术中肉眼评估胰腺癌肿瘤大小准确性的研究

    作者:邹晓平;余志良;周国中;李兆申;胡先贵;周颖奇;贺佳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与术中肉眼评估胰腺癌肿瘤大小的准确性.方法以137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在术前7天内行超声检查且显示有肿块大小记录,97例行根治术病人有病理组织学肿块大小记录,56例既有超声结果又有病理组织学结果.运用配对资料t检验分别评价肿瘤大小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超声显示肿块大小与病理组织学大小差异无显著性,而超声与术中结果、术中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评估肿块大小较之术中更为准确,其结果较为接近实际大小,是一种可以信赖的检查结果.

  • TRAIL联合5-氟脲嘧啶对胰腺癌细胞株Canpan-2作用的研究

    作者:公伟;曾庆东;梁飞;王磊;吕斌;周勇;李占元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以及联合应用亚毒性剂量的5-氟脲嘧啶(5-FU)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TRAIL及联合亚毒性剂量的5-FU)处理胰腺癌细胞株Canpan-2,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100ng/ml作用胰腺癌细胞24h后,细胞杀伤率为29.5±1.2%,且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联合应用亚毒性剂量的5-FU能够大大提高TRAIL的细胞毒活性,杀伤率为43.7±1.4%,联合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RAIL与化疗药物5-FU有协同杀伤胰腺癌细胞的作用.

  • 20例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的探讨

    作者:徐兆忠

    目的探讨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01/2000-09经剖腹探查和病理证实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凡上腹部胀痛不适、烧灼、纳差、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治疗不见好转或加重应进行B超筛选,如发现胆、胰管扩张,胰头增大或肿块阴影者,进一步行ERCP,CT或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结论无黄疸型患者可提高切除率并延长生存期.

  • 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疗与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作者:孙艺媛;丁广成;陈鑫;王一帆;时昌立;孟三彦;杨蕊

    目的 分析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一2017年8月伽玛刀科、放疗科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各20例,分别行SBRT,IMRT.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疗组有效率80%,调强放疗组有效率7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3,P>0.05);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痛、黄),但前者症状缓解更快(痛)(P<0.05).结论 两种放射治疗方法都有着常规治疗无法达到的有效性、精确性、安全性、及非介入性,可作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劲源;张苗

    目的:探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 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抽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并采用C T诊断技术实现病理诊断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31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治疗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探究并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大小、形态、包膜及钙化情况.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数分布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清晰的胰腺分界,少部分患者存在胰腺管扩张情形.实施CT增强扫描后,观察到动脉期肿瘤实质性部分表现为轻度强化,强化表现均匀,而动脉期延迟期呈现渐进强化.结论: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应用CT诊断技术开展诊断过程,可以清晰获得病症相关影像学特征,对相关病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胰腺肿瘤应用调强适形放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刘岩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疗对胰腺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入住我院的胰腺肿瘤患者80例,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观察亮组不同放疗形式对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通过对胰腺肿瘤进行调强适形放疗能够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作者:顾杰;蒋维;翁海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术前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SPTP,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SPTP病理及CT影像表现.结果:①8例均发生于女性患者.胰体尾部5例,胰头部3例.②8例肿瘤为囊性成分和实性成分组成,大部分体积较大,4例可见包膜,1例可见出血.③增强后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逐渐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胰腺.包膜在门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程度高于胰腺实质.结论:实性成分及包膜均呈延迟强化,实性成分在三期中均低于胰腺实质,而包膜强化程度在门脉期及延迟扫描高于胰腺实质.

  • 胰腺癌β2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与MMP-2、VEGF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薛晶;李玉军;张亚静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MMP-2、VE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0例胰腺癌中β2-AR、MMP-2、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β2-AR与MMP-2、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β2-AR、MMP-2、VEGF在胰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70.0%、62.5%.胰腺癌组织中β2-AR的表达与MMP-2、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β2-AR通过上调MMP-2及VEGF的表达,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

  • 胰腺淋巴管瘤误诊为胰腺囊腺瘤1例

    作者:谢俊;刘坤;陈平

    病历资料患者,男,35岁,因"肤黄、眼黄1周"入我院门诊,发病后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体重近期无明显改变.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提示:胰头区域可见多枚直径大小不等的囊性占位,囊腔内部回声不均匀.伴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查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和血淀粉酶均正常.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术前准备完善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头多枚,直径4~6cm大小囊肿,质软,呈多房囊性,囊内有浑浊液,囊肿位于胰腺钩突部,将十二指肠降部向右推移,抽取黑褐色囊液检查术后查淀粉酶正常.

  • 中国胰腺癌发病趋势分析和预测

    作者:马臣;姜永晓;刘曙正;全培良;孙喜斌;郑荣寿;张思维;陈万青

    目的 利用中国肿瘤登记地区1998-2007年胰腺癌发病登记数据分析胰腺癌发病趋势,并预测2008-2015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情况.方法 计算各年份胰腺癌的粗发病率,直接法计算中国人口标准化率,采用JoinPoint软件对中国肿瘤登记地区1998-2007年胰腺癌发病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计算年度平均变化率.应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估计年龄、时期、队列参数效应并预测2008-2015年全国胰腺癌发病情况.结果 1998-2007年城市男性粗发病率每年以1.86%的比例上升,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上升趋势不明显;女性粗发病率每年上升2.1%,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上升趋势不明显.农村男性粗发病率每年上升7.54%,中国人口标准化率每年上升4.82%;女性分别上升7.83%和5.48%.预测模型显示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均在胰腺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估计2015年新发胰腺癌103428例,其中男性60 500例,女性42 928例,较2008年增加15 277例.结论 中国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村地区上升明显,城市地区上升速度略缓,到2015年总体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短期内胰腺癌仍然是主要癌症.

  • 人尿液中异硫氰酸酯水平与胰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静;韩丽华;张薇;王婧;倪泉兴;沈铭昌;高玉堂

    目的 探讨人尿中异硫氰酸酯(ITC)水平与胰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新建立的“快速病例报告系统”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确诊的胰腺癌病例的资料和生物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90例胰腺癌病例和414名对照者尿液中ITC代谢量进行测定,应用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十字花科蔬菜和ITC的摄人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TC和胰腺癌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中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量、膳食ITC水平和尿液ITC代谢量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95.0(66.9,135.8) g/d、11.0(7.1,16.0)μmol/d、0.95 (0.12,2.92) μmol/g肌酐;对照组分别为107.4(80.1,154.1)g/d、12.3(8.0,18.0) μmol/d、1.78(0.53,5.28)μmol/g肌酐;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5、3.03、4.40,P值均<0.01).对照人群中尿液ITC代谢量随十字花科蔬菜、ITC摄入量增加而升高(r值分别为0.189、0.201,P值均<0.01).将对照组的尿液ITC代谢量划分三分位数,以低组(<0.825μmol/g肌酐)为参照组,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胰腺炎史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尿液中ITC的水平与患胰腺癌的风险呈负相关,尿ITC水平较高组(0.825 ~3.342 μmol/g肌酐)、高组(≥3.343 μmol/g肌酐)的OR(95% CI)值分别为0.69(0.49~0.97)和0.47(0.33 ~0.68),P趋势值<0.01.结论 增加ITC的摄人量可能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 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甄宏伟

    目的 ;观察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6例CSTP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结果:6例术后无复发,肿瘤较大,大部有包膜,由实性与囊性坏死组织组成.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大小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可见肿瘤细胞绕血管成乳头状排列.免疫组化::6例AACT(+)、Vimentin(+),4例NSE(+),SMA、S-100,均阴性.结论: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CSTP)是好发生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有较高的治愈率.

  • 大黄素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岸;沙丽晓;沈跃;黄莉莉;唐晓;林胜璋

    目的:探讨大黄素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μmol·L-1)作用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 2 h后,观察大黄素对SW199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不同浓度大黄素(10,20,40 μmol·L-1)作用SW1990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印迹检测胰腺癌细胞中NF-kB和MMP-9表达的变化;建立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分成对照组、大黄素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黄素对裸鼠胰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裸鼠胰腺肿瘤组织中CD34,NF-kB,MMP-9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黄素可抑制体外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迁移和侵袭,呈浓度依赖性;大黄素可下调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NF-kB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黄素低、高剂量均可明显抑制瘤荷裸鼠中胰腺癌转移,并下调CD34,NF-kB和MMP-9在胰腺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大黄素可抑制体内外胰腺癌转移,该作用可能通过下调NF-kB和MMP-9表达而实现.

  • 南瓜蛋白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许春森;黄鹤光;陈明晃;谢捷明

    目的 观察南瓜蛋白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南瓜蛋白对PANC-1细胞生长抑制情况;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性小鼠(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南瓜蛋白对胰腺原位移植瘤的抑瘤率;电镜观察南瓜蛋白作用后PANC-1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其细胞周期和凋亡发生率的影响;ELISA法定量检测南瓜蛋白作用后PANC-1细胞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0.125、0.25、0.5mg/kg的南瓜蛋白对小鼠移植瘤抑瘤率(%)分别为45.2、50.0、59.7(P <0.05).南瓜蛋白10 μg/mL作用PANC-1细胞24h,部分细胞开始凋亡,表现为核内染色质浓集,出现核碎裂,作用72 h,凋亡细胞增多,表现为染色质聚集,部分核膜消失,凋亡小体出现;南瓜蛋白(0、2.5、10、40 μg/mL)作用PANC-1细胞72 h,流式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0/G1期的比例(%)分别为46.56±5.08、53.33±5.05、67.50±6.50和77.00±6.73(P<0.05),annexin V/PI分析显示PANC-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0±0.13、8.30±1.23、23.40±2.45和48.50±3.65(P <0.05);Caspase-3活性分别为0.009±0.002、0.011±0.003、0.035±0.009和0.065±0.009酶活力单位(P<0.05),提示南瓜蛋白以浓度依赖性诱导PANC-1细胞凋亡;40 μg/mL南瓜蛋白作用PANC-1细胞24、48、72 h,Go/G1期的比例(%)分别为56.60±6.65、67.83±6.76和77.00±6.73 (P <0.05),annexin V/PI分析显示PANC-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51±2.97、38.51±2.38和48.50±3.65 (P <0.05),提示南瓜蛋白以时间依赖性诱导PANC-1细胞凋亡.结论 南瓜蛋白对PANC-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G0/G1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 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抑制体内外胰腺癌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岸;罗江;张坚红;林胜璋

    目的 探讨大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对体内外胰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吉西他滨(20 μmol/L)、大黄素(40 μmol/L)单独及联合作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及Bcl-2蛋白表达.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大黄素、吉西他滨单独及联合用药,监测移植瘤体积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Bax及Bcl-2表达.结果 与吉西他滨组及大黄素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显著降低SW1990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组及联合用药组明显上调SW1990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水平,抑制Bcl-2蛋白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黄素组及联合用药组可显著抑制裸鼠胰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提高Bax在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降低Ki-67和Bcl-2的阳性表达(P<0.05),以联合用药组作用佳(P<0.05).结论 大黄素可能通过上调Bax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增强吉西他滨对体内外胰腺癌的抑制作用.

4624 条记录 1/232 页 « 12345678...2312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