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六溴环十二烷对视黄醛类X受体α、孕烷X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作者:万克艳;蒋友胜;张建清;王晓辉;雷毅雄;李云秀;肖悦;梅树江;周健

    目的 探讨六溴环十二烷(HBCDs)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2a增殖的影响以及对3个重要细胞核受体:视黄醛类X受体α(RX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孕烷X受体(PXR)表达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3种非对映异构体(±)α-HBCD,(±)β-HBCD,(±)γ-HBCD处理N2a细胞,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HBCD对N2a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CD对N2a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分别用于检测3个细胞核受体RXRα、PPARγ、PXR和下游靶基因细胞色素P450亚酶CYP3A1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共沉淀技术分析RXRα、PXR、PPARγ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β-HBCD对N2a的细胞毒性明显大于α-HBCD,γ-HBCD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α-HBCD、β-HBCD对N2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0.07和10.52 μmol/L,γ-HBCD的细胞毒性较小,镜下可见黑色絮状物,CCK-8法未能测定出其IC50;α-、β-HBCD会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染毒24 h后,RXRα、PPARγ、PXR及CYP3A1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在N2a细胞内,α-HBCD染毒前后,RXRα与PPARγ、PXR之间始终存在交互作用关系.结论 α-HBCD、β-HBCD对N2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2/M期.α-HBCD、β-HBCD均可诱导3种细胞核受体RXRα、PPARγ和PXR的表达升高,PXR受体下游表达基因CYP3A11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5).RXRα与PPARγ、PXR三个细胞核受体之间始终存在交互作用,但是受体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 荔枝核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模型PPARγ/c-Ski表达的影响

    作者:康毅;罗伟生;黄红;黄旭平;张扬武;黄瑞;谭全肖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效果,并从PPARγ、c-Ski等信号分子角度探讨TFL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FL(高、中、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各组按2 mL·kg-1腹腔注射0.5%的DMN溶液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生理盐水稀释,每周前3天,共4周);造模同时TFL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TFL 200、100、50mg·kg-1·d-1灌胃给药,秋水仙碱组以秋水仙碱0.1 mg·kg-1·d-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6周(上述灌胃药物均用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混悬液);6周末处死大鼠,腹主动脉真空负压采血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转化因子-β1(TGF-β1)血清水平;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并进行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c-Ski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GF-β1水平、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PARγ和c-Ski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荔枝核总黄酮各组血清AST、ALT、TGF-β1水平、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肝组织PPARγ、c-Ski的蛋白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TFL能够有效地降低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损伤,改善其肝纤维化的程度;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c-Ski表达,下调α-SMA和TGF-β1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来实现.

  • 伴糖尿病及高血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替米沙坦对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彭晓玲;林泽鹏;刘强;李忠红;金光临;张志伟;蔡乃绳

    目的探讨伴糖尿病及高血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替米沙坦对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50例伴糖尿病及高血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被随机分为口服试验组(替米沙坦组,n=25)和对照组(培垛普利组,n=25),随访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血浆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CP-1)水平,并观察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CRP及MCP-1明显下降( P<0.01),且降低幅度与血糖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P<0.01),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亦降低( P<0.05);对照组患者CRP及MCP-1降低( 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P<0.01).结论替米沙坦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的同时,能降低伴糖尿病及高血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RP、MCP-1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罗格列酮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干预作用

    作者: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预处理后重症急性胰腺类(SAP)大鼠胰腺组织中PPARγ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探讨ROSI对大鼠SAP的干预作用.方法:将72只6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组及ROSI组.每组24只.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制备SAP模型.ROSI组在制模前1 h腹腔注射1%罗格列酮(1mL/kg),然后制备SAP模型.术后3、6、12 h经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8只),胰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评分,留取胰腺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iNOS、NO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PPARγ和iN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AP组比较,ROSI组12 h点胰腺组织中MPO活性下降(2.09±0.36 U/g vs 2.67±0.58U/g,P<0.01),胰腺病理学评分改善(10.50±1.67 vs 12.50±1.77,P<0.05);ROSI组6、12 h点iNOS、NO活性低于同时间点SAP组(6 h点:4.39±1.20 U/mgprot vs 6.44±1.73 U/mgprot;22.58±5.49 μmol/gprot vs 36.90±7.28μmol/gprot;12 h点:9.87±2.69 U/mgprot vs 15.68±1.74 U/mgprot;17.06±5.40μmol/gprot vs24.47±4.98 gmol/gprot,均P<0.0 1);ROSI组胰腺组织中PPARV mRNA表达在3 h点明显增加,6 h点达高峰,单次剂量(10 mg/kg)至12 h点仍持续表达,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229±0.091,0.394±0.081,0.364±0.064.与SAP组比较.而6 h点与12 h点iNOS mRNA表达较同时段sAP组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97±0.049 vs 0.269±0.068;0.266±0.067 vs 0.415±0.076,P<0.05或<0.01).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活化PPARγ途径,抑制胰腺组织中iNOS mRNA表达,减少iNOS和NO生成,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SAP时胰腺病理损害.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韦金儒;王广;毛节明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对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方法将40例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分为口服PPARy激动剂马来酸罗格列酮(RSG)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随访6个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介入治疗前和RSG治疗后6个月的血浆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水平,并观察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基化血红蛋白-A.血脂水平的改变.结果:6个月时试验组血浆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l水平均比治疗前和对照组低,试验组RSG治疗前后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提示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的降低幅度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C-反应蛋白r=-0.45,P<0.00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r=-0.42,P<0.01),与血脂水平无相关.试验组6个月时血浆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基化血红蛋白-A1c分别降低到(7.3±0.2)mmol/L、(9.2±0.5)mIU/L、4.1±0.3、(6.8±0.2)%,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SG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的同时,能够降低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水平.

  • PPARγ基因沉默抑制裸鼠肝癌血管生成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旭东;陈卫昌;朱树养;叶建新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沉默对肝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PPARγ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HCCLM3细胞(pshPPARγ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肺转移灶数量及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 pshPPARγ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 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 38,肺转移灶数量为(37.2±0.7)个/肺,分级为1~2级,对照组体积为(4.86±1.15) cm3,MVD为39.48±9.01,肺转移灶数量为(107.8±6.1)个/肺,分级多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转移灶数量、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82、8.441和21.83, P值均<0.05.pshPPARγ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 mRNA表达下调,而TIMP2 mRNA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4、 8.44, P值均<0.01.结论: PPARγ基因沉默可降低肝癌种植瘤血管生成,与调节MMP-2/TIMP2表达,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 蛇床子素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张岩;宋惠珠;温浩;张秀红;陈晓亭;亓志刚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蛇床子素0、25、50、100、150、200 μmol/L干预MCF-7细胞;MTT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蛇床子素干预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蛇床子素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法尼醇X受体(FX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蛇床子素干预72 h后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抑制,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蛇床子素200 μmol/L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为73.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蛇床子素干预72 h后MCF-7细胞数目较少,细胞核浓染及凋亡小体出现,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蛇床子素干预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蛇床子素浓度达到50 μmol/L以上时,MCF-7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0.01),尤其是蛇床子素200 μmol/L组达到(46.2±9.0)%;当蛇床子素浓度达到100 μmol/L以上时,中晚期凋亡率较对照组也升高(P<0.05,P< 0.01),尤其是蛇床子素200 μmol/L组达到(39.2±5.7)%,和MTT实验结果相吻合.另外,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可上调PPARγ和FX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蛇床子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其凋亡,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与PPARγ和FXR介导的与细胞生长和代谢有关的基因来实现的.

  • PPARγ激动剂与小胶质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项正兵;吴晓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属由配体激活的Ⅱ型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PPARγ除参与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分化、动脉粥样硬化和肿瘤生成外,还参与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PPARγ激动剂能通过PPARγ依赖或非依赖机制抑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保护神经元、促进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凋亡从而控制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变性疾病如阿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多发性硬化(MS).提示PPARγ激动剂有可能成为一类很有治疗CNS炎症性及退行性变性疾病前景的药物.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慢支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栩晗;郭连英;沈洁;施广霞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外源性强力配体激动剂罗格列酮(RGD)对慢支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烟加气管内滴注内毒素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时定量PCR等方法分别测定其MMP-9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同时为了迸一步探讨罗格列酮在肺部微环境下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的影响,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得到了正常及慢支大鼠的肺泡巨噬细胞,使之与罗格列酮共同培养,观察其对肺泡巨噬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用熏烟加气管内滴内毒素法建立的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形态学改变与人类COPD的改变相似.罗格列酮可以抑制烟雾和内毒素刺激所致大鼠肺组织MMP-9 mRNA及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 罗格列酮对COPD的防治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了MMP-9mRNA表达进而抑制了MMP-9蛋白表达所致.

  • MMP-9及PPARγ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佳;蒋绿芝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发展及破裂,在AS病变时明显增高.已发现高糖可诱导其表达,在2型糖尿病合并AS中更是显著升高.抑制其生成,改善细胞外基质重构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方向之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可调控靶基因转录,从多方面发挥抗AS的作用,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抑制MMP-9的表达.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AS,不仅有效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抑制MMP-9表达,抑制AS的形成和进展.

  • 替米沙坦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静静;王彦

    替米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兼具有部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PPARγ)激动剂的作用.研究提示,除降压作用外,其还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近年发现,替米沙坦也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其机制主要与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激活PPARγ有关.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骨骼的影响

    作者:陈胜广;吴国亭

    短期临床试验证实,女性骨量丢失与应用噻唑皖二酮类药物(TZDs)有关.TZDs广泛应用干糖尿病治疗,因此了解其对骨骼作用对临床实践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罗格列酮能导致骨丢失.糖尿病转归和进展试验(ADOPT)中也出现了骨折率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TZDs导致的骨量减少引起.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促进脂肪形成,抑制成骨细胞分化,降低骨形成,减少骨量.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PPARγ激动剂在甲状腺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崔岱;兰玲;刘超

    手术、放射性碘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常规疗法对低分化及未分化甲状腺肿瘤疗效不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作为调控基因转录的关键蛋白酶,其功能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属于激素核受体超家族之一,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密切相关.近来发现HDAC抑制剂及PPARγ激动剂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诱导其再分化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及包括甲状腺肿瘤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为低分化及未分化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替米沙坦对OLETF大鼠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PPARγ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紫琴;雒瑢;田凤石;郑喜兰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脂饲养的OLETF大鼠皮下、内脏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1、PPARγ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部位差异性.方法 4周龄雄性OLETF大鼠30只,性别、周龄匹配的正常非糖尿病LETO大鼠12只作为对照,OLETF大鼠从8周龄开始给予高脂喂养,22周龄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未发生临床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之后将这些糖尿病前期OLETF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米沙坦干预组(O-T组,5 mg· kg-1 ·d-1,n=10)、吡格列酮干预组(O-P组,10 mg·kg-1·d-1,n=8)和无干预对照组(O-C组,生理盐水,n=10),LETO大鼠为对照组(n=12).48周龄时,复查OGTT,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法测定血清PPARγ的水平,实时PCR检测皮下和睾周脂肪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的基因表达,并测定各组脂肪细胞的面积.结果 与O-C组相比,O-T组皮下脂肪中PPARγ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O-T组与O-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T组内脏脂肪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HOMA-IR与内脏脂肪组织中PPARγ2的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ρ=-0.369,P=0.021).与O-C组相比,O-T组脂肪细胞面积减少56%(P<0.01).结论替米沙坦可部分激活PPARγ,上调皮下及内脏脂肪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的表达,减小脂肪细胞面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PPARγ与1型糖尿病

    作者:孙曙光;周智广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s)是受体型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近年研究表明,在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上有PPARγ的表达;PPARγ可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及分泌,抑制巨噬细胞促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变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参与炎症和免疫调节过程.PPARγ激动剂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如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及1型糖尿病有效.因此,PPARγ激动剂对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可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替米沙坦对高脂喂养OLETF大鼠脂肪组织LPIN1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喜兰;赵紫琴;田凤石;雒瑢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脂喂养的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脂素基因(LPIN1)表达的影响及其部位差异性.方法:4周龄OLETF雄性大鼠30只,LETO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NC组).8周龄开始OLETF大鼠饲以高脂饲料,22周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未发生临床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将OLETF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高脂喂养OLETF大鼠组(O-H组)10只、吡格列酮干预组(O-P组)10只和替米沙坦干预组(O-T组)10只.48周龄时,复查OGTT,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实时PCR检测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SAT和VAT)中LPIN1的基因表达.结果:在内脏脂肪组织(VAT)中,O-P及O-T组与O-H组较LIPIN1表达均降低(P<0.05),O-P组与O-T组无明显差异.在皮下脂肪组织(SAT)中O-T组与O-P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O-H组中LPIN1表达存在部位差异性(P<0.01).O-T组LPIN1表达未见明显部位差异性.O-P组LPIN1表达在VAT低于SAT,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通过调节LPIN1表达部分活PPARγ,促进OLETF大鼠内脏脂肪细胞的分化和成脂,改善代谢综合症的状态.

  • PPARγ激动剂舒张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部分机制探讨

    作者:李文军;黄玲;夏俊杰;熊瑛;王开绿;郑晓凤;刘艳群;蒙琴;高峰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舒张大鼠气道平滑肌的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每组20只,制备各组大鼠离体去上皮气管环.观察RSG对乙酰胆碱(acetycholine,ACh)预收缩气管环的舒张作用,观察前列环素合成酶抑制剂吲哚美辛、胞浆可溶性鸟甘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基蓝、β2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抑制剂伊比蝎毒素(Iberiotoxin,IbTX)对RSG舒张气管环作用的影响.结果 吲哚美辛、亚甲基蓝、普萘洛尔分别对三种浓度RSG作用于两组气管环的舒张效应均无阻断作用(P值均>0.05,n=20),L-NAME对三种浓度RSG所引起B组气管环的舒张效应均有阻断作用(RSG浓度从低到高对B组气管环舒张作用与加L-NAME前比较tD值分别为6.00、4.84、4.47,P值均<0.01,n=20),而对A组无作用(P值均>0.05,n=20).IbTX对三种浓度RSG分别作用于A、B两组气管环的舒张效应均有阻断作用(RSG浓度从低到高对A组气管环舒张作用与加IbTX前比较,其tD值分别为:7.03、9.91、17.1,P值均<0.01;对B组气管环舒张作用与加IbTX前比较,tD值分别为8.00、6.76、11.7,P值均<0.01,n=20),并且IbTX对A组的阻断作用大于对B组的阻断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G浓度由低到高f值分别为-3.604,-4.469,-4.724,P值均<0.01,n =20).结论 RSG对ACh预收缩的大鼠气管环的舒张作用可能与前列环素、胞浆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β2肾上腺素受体无关,与BKCa、一氧化氮有关.

  • 降脂益肝冲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肝脏PPARγ表达的影响

    作者:仇海乐;赵和平

    目的:探讨降脂益肝冲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2周末处死实验大鼠.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RT-PCR分别检测大鼠肝脏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转氨酶、TC、TG升高,ISI降低,伴典型的脂肪性肝炎;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且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表达减少,降脂益肝冲剂能增加脂肪肝大鼠肝组织PPARγ mRNA的表达.结论:降脂益肝冲剂能通过调节PPARγ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肝脏的脂质沉积,有效地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PPARγ及其激动剂对破骨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祝捷;邢学农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β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3种亚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是脂肪组织的调控因子,也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方向起调控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表达增高可能减少骨髓腔中成骨细胞生成,增加脂肪细胞数量,这种作用会导致骨形成的减少.另一方面,也有报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被配体激活后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化,但具体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关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及其激动剂对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尚需深入进行.

  • LRP16通过下调PPARγ表达抑制细胞葡萄糖摄取

    作者:臧丽;吕朝晖;汪保安;巴建明;窦京涛;陆菊明;母义明

    目的 探讨人白血病相关蛋白16(LRP16)基因对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LRP16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16转染3T3-L1脂肪细胞、C2C12成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建立LRP16基因高表达细胞系;利用2-脱氧-[~3H]-D-葡萄糖检测LRP16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LRP16对PPARγ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GLUT-2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LRP16基因高表达细胞系,3组细胞中LRP16表达均为对照细胞的2倍;对照3T3-L1脂肪细胞、C2C12成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率明显高于LRP16高表达细胞(P<0.01);对照333-L1脂肪细胞、C2C12成肌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的PPARγ及GLUT-4或GLUT-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LRP16高表达细胞(P<0.05).结论 LRP16通过下调PPARγ表达抑制细胞葡萄糖摄取.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