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吡啡尼酮对大鼠气管移植物局部纤维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进志;李野;张同;姜哲;夏求明

    目的 观察吡啡尼酮对大鼠异位气管移植物局部纤维化和气道闭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异位气管移植模型,受体鼠随机分为同基因移植组、异基因移植未治疗组和吡啡尼酮组,吡啡尼酮组给予吡啡尼酮(每日600mg/kg体重);其他组不给任何药物.移植后第28天处死受体鼠并取出移植物进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未处理组气管移植物可观察到各种程度类似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的病理改变.与未处理组比较,吡啡尼酮组标本局部纤维化程度[(42.45±19.09)%比(91.55±12.15)%]及Ⅰ型胶原1.86±0.12比4.51±0.48、Ⅲ型胶原2.55±0.37比10.60±1.26、HIF-1α4.48±0.43比9.34±0.62、转化生长因子(TGF)-β5.00±0.49比12.86±0.96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4.33±0.64比11.83±0.96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结论 吡啡尼酮在大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中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而抑制了OB的进展.

  • 表达白细胞介素-23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爽;陈砚凝;冯永路;单保恩

    目的 利用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小鼠白细胞介素(IL)-23基因转染小鼠乳腺癌细胞(MA-891),建立分泌IL-23的肿瘤细胞株(IL-23/MA-891),观察对其生长特点及体内成瘤情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XSN)将IL-23基因质粒经ψ2(ecotropic)和PA317(amphotropic)两种包装细胞包装后,转染MA-891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表达IL-23的IL-23/MA-891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转染细胞mRNA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其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IL-23/MA-891细胞培养上清诱导脾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小鼠皮下接种转染IL-23的IL-23/MA-891细胞观察其体内致瘤性的变化,小鼠实体瘤模型研究基因转染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IL-23转染MA-891细胞后,在mRNA水平水平可获得稳定表达;LSCM可观察到其细胞内表达.IL-23基因转染MA-891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其体外增殖能力不受影响,致瘤率也无改变,但IL-23基因转染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成功建立表达小鼠IL-23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IL-23/MA-891);在体内,IL-23转染组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 肝卵圆细胞皮下种植转分化为间叶组织瘤

    作者:董汉华;陈孝平;梁慧芳;张万广;张伟;靖凯;张峰

    目的 研究大鼠肝卵圆细胞的可塑性.方法 用大鼠肝卵圆细胞系LE/6细胞种植于25只裸鼠皮下,观察有无新生物生长,新生物石蜡切片后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初步鉴定其性质.结果 15只(60%)裸鼠皮下种植肝卵圆细胞后,肝卵圆细胞转分化为间叶组织瘤.结论 肝卵圆细胞具有向间叶组织分化的能力.

  • 人精子运动功能与腹腔液中干扰素-γ含量的关系

    作者:杨菁;尹太郎;徐望明;张孝斌;李晶晶;孙圣荣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干扰素(IFN)-γ体外对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EMs不孕妇女,30例其他病因所致不孕妇女和20例生育力正常妇女腹腔液中IFN-γ含量,用精液自动分析系统检测与腹腔液共同孵育后的正常精液中精子活动力参数,荧光显微镜观察顶体反应发生率.结果 EMs组腹腔液IFN-γ含量(250.3±102.6)ng/L高于其他2组(P<0.01);EMs组腹腔液与正常精液共同孵育后,精子活动力显著降低(P<0.01),并与IFN-γ含量呈负相关(r=-0.958,P<0.01).精子与EMs组腹腔液孵育16h后顶体反应发生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EMs患者腹腔液IFN-γ对精子活动的抑制可能是导致不孕因素.

  •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杜朝晖;王焱林;李建国

    目的 观察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研究胆碱能抗炎通路对感染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CLP组(SHAM)、CLP组(CLP)、迷走神经切断组(VGX)、迷走神经电刺激组(STM),每组10只,均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VGX组CLP后行双侧颈部迷走神经离断术,STM组在CLP基础上将左迷走神经远端连接刺激电极,于CLP术毕即刻予以持续电刺激(5 V、2 ms和1 Hz)20 min.动物均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分别在各组模型制备完毕或电刺激后0、1、2和4 h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4 h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和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CLP组和VGX组MAP进行性下降,STM组血压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CLP组相应值.STM组血浆TNFα含量显著低于CLP组和VGX组.4 h CLP组和VGX组pH值、PaO2、PaCO2和PaO2/FiO2显著下降(P<0.01),明显低于假CLP组和STM组(P<0.05).光镜下CLP组和VGX组肺组织损害明显重于STM组和SHAM组.结论 电刺激迷走神经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能逆转CLP致感染性休克大鼠血压下降,降低血清TNFα水平,减轻急性肺损伤所致低氧血症和肺水肿,减轻肺组织病理损害,对肺脏有保护作用.

  • 皮肤干细胞在胎皮中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邬彩虹;孙晓艳;付小兵;韩伊林

    目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不同时期胚胎皮肤中的干细胞,分析皮肤干细胞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发育过程中在胎儿皮肤中的迁徙、增殖分化特征,探讨皮肤干细胞与皮肤发生发育的关系.方法 不同发育时期胎儿皮肤,取材、固定、制成石蜡切片,SP法检测整合素-β1、角蛋白19(K19)、K14、K10和PCNA的表达.结果 胚胎发育期可见整合素-β1阳性的细胞在基底层散在分布.随胎龄增加,整合素-β1表达减弱,表达范围减小.同时,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K19均在表皮基底层强烈表达.表皮分层期后,K14阳性细胞从基底层向上延伸至亚基底层.而K10作为表皮终末分化细胞的标志,主要分布在表皮的中层和外层.此外,在毛囊发育过程中,胎皮表皮嵴的细胞相互聚集成团,形成毛囊初级原基,表达整合素-β1、K19、K14及PCNA为阳性.随着毛囊的形成、成熟,皮肤干细胞主要聚集在与表皮相延续的外根鞘、毛囊隆突部及毛母质,表达整合素-β1、K19、K14和PCNA为阳性.结论 (1)皮肤的发生、发育与角蛋白的程序性改变密切相关;(2)毛囊的发生、发育受到毛乳头的诱导作用.毛囊成熟期后,皮肤干细胞主要迁移至与表皮相延续的外根鞘、毛囊隆突部及毛母质等处.此外,还发现毛乳头及其周围组织内分布着单核样细胞表达整合素-β1、K19和K14为阳性.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菲;熊伍军;刘雁冰;赵中辛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梯密度离心方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曲格列酮、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HS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 MTT检测表明曲格列酮、15-d-PGJ2在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P<0.01;流式细胞检测表明25、50μmol/L的曲格列酮可显著降低HSC S期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增殖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通过影响HSC的增殖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前列腺癌中Id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周荣祥;韩保健;于小玲;徐晓慧;尚芳芳

    目的 检测Id1 mRNA在人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d1 mRNA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用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d1mRNA在人正常前列腺、前列腺良性增生(BPH)和PCa组织中的相对定量,分析Id1 mRNA的相对含量与PCa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 Id1 mRNA在PCa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BPH组织(P<0.01).Id1 mRNA表达量与PCa的Gleason评分有明显相关性(r=0.9995,P<0.05).Id1 mRNA表达量高者,2年内发生浸润和转移的机率提高.结论 PCa组织中Id1 mRNA表达明显增高,与肿瘤分化程度成负相关,Id1 mRNA的高表达从转录水平反映了其与前列腺癌病情进展的关系;Id1 mRNA的实时定量检测有助于从转录水平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并初步指导预后.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R 表达
  • p27kip1和Skp2在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中的表达

    作者:赵剑;史淑贤;程纯;陈梦玲;秦婧;高尚锋;沈爱国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切断后大鼠脊髓中p27kip1和Skp2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实行坐骨神经切断术.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中p27kip1和Skp2的表达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中p27kip1表达持续下降,Skp2表达上凋.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显示,在正常组和实验组,p27kip1和Skp2在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在腹角神经元,损伤后p27kip1免疫染色减弱,Skp2增强.坐骨神经损伤前后脊髓腹角p27kip1和Skp2阳性细胞数目改变呈负相关(r=-0.6892,P<0.01).结论 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脊髓中p27kip1和Skp2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两者改变呈负相关.

  • 不同冲洗液对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预防作用

    作者:郭卫春;王志林;彭昊

    目的 观察不同冲洗液对预防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48只家兔分成4组,试验组动物于后路置入两根"["形的克氏针,在其周围加入1×108 cfu/ml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200 μl.对照组伤口不予冲洗.生理盐水冲洗组、活力碘冲洗组和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组则于加入菌液3 min后分别用生理盐水、0.10%活力碘和庆大霉素生理盐水(24 万U/500 ml)各200 ml冲洗创面5 min.术后2周通过观察局部皮肤表现、渗出物性状和细菌培养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结果 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组和活力碘冲洗组感染率均>90%.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组感染率为9.2%,明显低于对照和其他各组(P<0.01).结论 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可显著降低脊柱内固定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感染率,感染率仍较高,敏感抗生素的应用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脊柱 内固定 感染
  • 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炎症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万涛;卓阳;贺亚东;滕龙;方周溪;朱冠保

    目的 观察核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炎症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AP组、假手术组(SO组),通过胰胆管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大鼠AP模型.术后3、6、12 h胰腺组织光镜检查;肝组织光镜、电镜观察;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0;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NF-α mRNA、IL-6 mRNA;肝组织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测定NF-κB、ICAM-1.结果 病理学证实建立AP组,出现肝损伤的病理形态变化;与SO组比较,AP组的血清ALT以及TNF-α、IL-6、IL-1β、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5),其中血TNF-α水平在3 h升高、6 h达高水平,血IL-6在AP 3 h明显升高,下降缓慢.AP 6、12 h组肝NF-κB活化,AP各组间肝NF-κB活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048,P<0.05),ICAM-1无表达.AP 3~12 h内,AP组肝TNF-α mRNA在3 h明显升高、6 h高表达;AP组的肝IL-6 mRNA则在3 h已增加、3 h后缓慢下降,均显著高于各自时段的SO组(P<0.05).结论 AP发生后,肝脏NF-κB活化,可能介导肝TNF-αmRNA、IL-6 mRNA的表达来参与肝损伤,ICAM-1对AP早期肝损伤无明显作用.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16SrRNA基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修德;赵勇;金讯波;夏庆华;蒋绍博;熊晖

    目的 探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PPS)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细菌基因,并与CPP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相关性分析.方法 以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采用PCR法检测标准菌株及135例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菌基因.所有CPPS患者均应用抗生素和中成药规范治疗,每2周为1疗程,每2周复查EPS常规1次,必要时适当调整药物.治疗3个月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35例CPPS患者中16SrRNA检测结果阳性为78例,阳性率为57.78%.16SrRNA阳性组患者有效率84.6%,阴性组有效率52.6%;16SrRNA阳性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阴性组.结论 大部分CPPS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可以检测到细菌的16SrRNA基因,提示细菌感染在CPPS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 三种软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比较

    作者:李兵;吴志宏;刘广源;肖军;韩东;邱贵兴

    目的 比较分离培养人类软骨细胞的3种方法,探讨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酶消化法、组织贴块法、酶消化结合组织贴块法分离软骨细胞,测量每种方法分离的软骨细胞瓶底汇合形成单层时间,进行比较,以甲苯氨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评价细胞的生物特性,并用磁驱动原子力显微镜(MAC mode AFM)对二代细胞表面形态及细胞骨架特性进行检测.结果 MAC mode AFM检测显示,酶消化结合组织贴块法分离软骨细胞表面形态、细胞骨架分布更接近生理状态,甲苯氨蓝、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强阳性,进行方差分析及q检验,3种方法分离的软骨细胞瓶底汇合形成单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酶消化结合组织贴块法细胞分离效率高、生长速度快、细胞骨架特性保持更好、细胞纯度高,在细胞骨架研究中可优先选用.

  • 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学能;李叶红;王艳波;朱朝辉;刑诗安;邬喻

    目的 检测Caspase家族中Caspase-3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aspase-3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对30例膀胱癌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免疫染色标本中,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CT值是正常膀胱组织的1.9274(1.1248~2.5413)倍,但病理分级之间和临床分期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spase-3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凋亡减少,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分级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胡占良;张新宇;姜明山;韩德恩

    目的 探讨分级阻断大鼠胰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雨蛙肽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卡托普利、沙拉新及洛沙坦对大鼠胰湿重比、病理学评分、血浆AMY、MPO、MDA、NO、SOD、TNF-α及Ang-Ⅱ,胰组织MPO、MDA、NO、SOD、TNF-α及Ang-Ⅱ,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胰组织AT1、AT2的影响.结果 单用卡托普利、沙拉新、洛沙坦能降低急性胰腺炎血浆AMY、MPO、MDA、NO、TNF-α及Ang-Ⅱ,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胰组织MPO、MDA、NO、TNF-α、Ang-Ⅱ及AT1、AT2水平,升高SOD水平;但联合给药并没有进一步改善急性胰腺炎的所有指标.结论 ACE抑制剂、非选择性Ang-Ⅱ受体拮抗剂及特异性AT1阻断剂能改善急性胰腺炎时胰组织损伤程度,但联合应用无协同效果,其可能机制是阻断RAS对胰组织的胰酶过度释放、微循环障碍、氧自由基损伤、炎症介质瀑布样效应有关.

  • 载基因仿生基质材料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

    作者:潘海涛;郑启新;郭晓东;宋玉林;袁泉

    目的 探讨载基因仿生基质材料能否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方法 将非病毒载体K16GRGDSPC共价接枝于新型骨基质材料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PLGA-[ASP-PEG])构建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该体系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复合制备成载基因仿生基质材料pcDNA3-TGF-β1/K16GRGDSPC/PLGA-[ASP-PEG],并将兔BMSCs与其复合培养,以pcDNA3/K16GRGDSPC/PLGA-[ASP-PEG]作为对照.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TGF-β1基因的表达;应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BMSCs的ALP活性,并通过RT-PCR检测细胞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和Ⅰ型胶原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表达,观察B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情况.结果 XPS图谱证实K16GRGDSPC被成功地接枝到PLGA-[ASP-PEG]表面.载基因仿生基质材料复合BMSCs培养结果表明,TGF-β1基因被成功地导入细胞内并表达,而且其成骨标志物(ALP、OCN、OPN、Ⅰ型胶原和Cfba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这种载基因基质材料既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又可介导外源TGF-β1基因转染BMSCs并定向调控BMSCs成骨分化.

    关键词: 分化 组织工程 多肽
  • 大鼠锥体束损伤后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作者:王玉峰;王岩峰;祝勇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锥体束损伤后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实验组(30只)毁损胸髓T10左侧锥体束,对照组(30只)未损伤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5-溴脱氧尿嘧啶(BrdU)、PSA-NCAM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rdU阳性细胞数,对照组(23.4±6.3),实验组在伤后第3天(93.1±7.6),第7天(65.1±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NCAM阳性细胞数,对照组(2.5±1.5),实验组在伤后第3天(82.1±11.4),第7天(31.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蛋白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锥体束损伤可激活自体室管膜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后者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参与脊髓的结构修复.

  • 合成短肽S247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中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武庆平;王立奎;姚尚龙

    目的 研究合成短肽S247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凋亡的影响,探索其在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方法 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肺损伤组(Ⅰ组)和S247治疗组(S组),每组10只,大潮气量损伤性通气4 h建立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呼吸参数:Vt=40 ml/kg体重,呼吸频率=80次/min,FiO2=21%),光镜下观察肺病理改变,测定肺湿/干比;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考马思亮兰法测BALF中总蛋白含量,光境下行WBC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肺组织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Ⅰ组肺病理改变明显,各组肺湿/干比、BALF中总蛋白含量、WBC计数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Ⅰ组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0.359±0.055;0.152±0.007)显著增高(P<0.01),凋亡指数(60.000±7.461)明显增加(P<0.01);在用S247后,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0.240±0.062;0.146±0.004)显著下降(P<0.05),凋亡指数(47.857±3.716)有所减少(P<0.05).结论 S247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程度.

  • 遗传高钙尿结石大鼠肾组织钙敏感受体mRNA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少刚;席启林;叶章群;胡东亮;白剑;陈志强;杨为民;刘继红

    目的 观察肾钙敏感受体(CaSR)在特发性高钙尿症(I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遗传性高钙尿结石(GHS)大鼠和正常野生型SD大鼠各6只,相同的饮食和饲养条件下,检测各组大鼠血Ca2+、P5+、1,25(OH)2D3和连续2个24h尿Ca2+的水平,使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钙敏感受体mRNA表达,PCR产物纯化后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 两组大鼠血Ca2+、P5+、1,25-(OH)2D3水平相似,均在正常范围内,而GHS组平均24 h尿Ca2+排泄量为正常对照(NC)组的3.36倍[分别为(2.66±0.64)、(0.79±0.06)m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1);GHS组CaSR mRNA平均相对吸光度(A)值为1.354±0.108,NC组为0.602±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P<0.01);CaSR基因第7外显子区域cDNA测序结果与Genebank(Accession:NM-016996)公布的碱基序列比较,GHS组有4只大鼠存在第3072位碱基G/A替换,使第1024位谷氨酸(Glu)变为赖氨酸(Lys),其余2只和NC组均与Genebank公布的碱基序列一致.结论 肾组织CaSR mRNA高表达及其第7外显子Glu1024Lys替换可能是特发性高钙尿症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 细胞因子对肾癌特异抗原G250表达的影响

    作者:温儒民;郑骏年;武艺;刘俊杰;毛立军;薛松;李望;王军起;孔德领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对肾癌细胞特异性抗原G250表达的影响.方法 单独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α、IFN-γ刺激肾癌786-0细胞系,刺激24、48、96 h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G250抗原在肾癌786-0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IL-2、IFN-α、IFN-均能上调786-0细胞G250抗原表达,以IFN-γ作用强,上调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细胞因子联用能明显增强G250抗原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 IL-2、IFN-α、IFN-γ能上调肾癌786-0细胞G250抗原表达,联合应用效果更大.提示细胞因子联合以G250抗原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晚期肾癌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 肾癌 抗原 细胞因子
  • 亚低温离体大鼠肝细胞悬浮培养后的功能

    作者:叶启发;袁金忠;明英姿;熊力;牛英

    目的 观察亚低温条件下离体大鼠肝细胞悬浮培养后的完整性和功能.方法 离体肝细胞悬浮于添加有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碳酸氢盐缓冲介质内30℃下孵育48 h,期间及其后测定细胞的完整性和功能指标.结果 30℃条件下离体0、24及48 h内白蛋白合成及Ⅰ相药物生物转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活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清除率显示细胞完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细胞混悬液内的离体肝细胞在亚低温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活力,为制备应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离体肝细胞混悬液提供了可行性.

  • 胃癌胃周淋巴管、血管分布及变化规律

    作者:吴晖;何裕隆;蔡世荣;吴文辉;詹文华

    目的 探讨胃癌生长过程中胃周淋巴管、小血管分布及变化规律.方法 以SGC-7901胃癌组织块植入裸鼠胃壁,尔后每隔1周处死1批,取胃周组织切片、双酶染色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淋巴管及微血管并图像分析,荷瘤组为实验组,与正常裸鼠对照.结果 早期荷瘤鼠的淋巴管及微小血管面积、直径、不规则程度、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随肿瘤生长,胃周淋巴管面积、大直径、平均直径呈总体增加趋势,植瘤3周后较3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荷瘤鼠淋巴管密度比正常裸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周血管面积、大直径、平均直径、不规则程度随肿瘤生长呈总体增高趋势,植瘤2周后较2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植瘤6周后可见胃周5'-核苷酸酶(5'-Nase)活性管道与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管道存在相通现象.结论 随肿瘤生长胃周组织淋巴管密度增加、管径增粗;血管变化以管径增粗为主.晚期移植瘤的胃周血管可能与淋巴管存在相通现象.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管 血管
  • 肝细胞癌中SEMA3B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陈亮;沈世强;汪栋宇;荣愈平

    目的 通过对SEMA3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检测,探讨该基因与HCC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5例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SEMA3B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在所有受检的癌旁肝组织中,SEMA3B mRNA表达率为85.7%(30/35),明显高于癌组织的表达率2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合并有肝硬化(20/28)或者乙肝(19/28)的患者,其癌组织中SEMA3B基因的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8/28)或乙肝阴性(9/28)患者(P<0.05);(3)SEMA3B基因的异常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价和血清AFP的检测值高低无相关(P>0.05);(4)SEMA3B的表达缺失率与TNM分期关系无统计学差异,低分化型癌组织中SEMA3B基因缺失率高于中、高分化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该基因的缺失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SEMA3B基因在HCC组织中的高频表达缺失说明该基因的失活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SEMA3B基因是定位于染色体3p21.3区域的与HCC相关的抑癌基因,并且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

  • 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易感性相关

    作者:任卓;樊军卫;周崇治;裘国强;贺林;彭志海

    目的 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rg399Gln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和非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从178例肿瘤组织和非癌对照组的180例血样中提取DNA,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Arg399Gln多态性表型,并用统计软件计算各基因型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肿瘤组与对照组就XRCC1 Arg399Gln多态性的基因表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超过60岁的患者和超过60岁的患者在该位点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99Arg/Arg基因型为参照,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OR=0.64,95%CI 0.50~0.83,P<0.05)和男性人群中(OR=0.64,95%CI 0.51~0.79,P<0.05)携带至少一个Gln等位基因可致罹患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XRCC1 399SNP与患者性别及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分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XRCC1 399SNP可能通过改变DNA的损伤修复功能,成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易感因素.

  • 供肝局部转染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诱导大鼠同种肝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苏志雷;韩德恩;姜明山;邰升

    目的 利用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CTLA4Ig)局部基因转染供肝诱导大鼠同种肝移植免疫耐受.方法 供体为DA大鼠,受体为LEW大鼠,分为以下4组:(A)同基因对照组(LEW-LEW);(B)生理盐水对照组;(C)rAAV-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对照组;(D)rAAV-hCTLA4Ig灌注组.大鼠原位肝移植前6周,经门静脉灌注采用血管夹闭法对供肝进行基因转染.结果 D组大鼠平均生存期显著高于C组(10.8±1.0)d及B组(11.6±1.1)d,B组与D组间,C组与D组间,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血浆及移植肝中可以持续检测到hCTLA4Ig的表达.术后1周移植肝病理检查显示B组、C组均有严重免疫排斥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量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而D组仅有轻、中度炎症反应,少量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移植术前6周对供肝体内经门静脉灌注采用血管夹闭技术基因转染rAAV-hCTLA4Ig可以诱导大鼠同种肝移植免疫耐受.

  • 胃肠道间质瘤中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梁建芳;吴人亮;徐钧;郑绘霞;王宏坤

    目的 探讨MDm2和p53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52例GISTs中MDm2和p53的表达.结果 MDm2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9.2%、48.1%,MDm2表达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分级及病理性核分裂像有关(P<0.05).MDm2阳性组和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和78.6%(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部位、分级、病理性核分裂像和细胞密集程度有关,p53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0%和85.2%(P<0.05).结论 MDm2、p53表达与GISTs预后有关,可以作为GISTs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 肝癌患者血浆载脂蛋白M水平的检测

    作者:蒋敬庭;张晓膺;吴昌平;Ning XU;秦锡虎;罗光华;陆明洋;郑璐;邓海峰;李敏;徐斌;鲁常青;王赫;季枚;石亮荣;Peter Nilsson-Ehle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肝癌肝细胞损伤的情况下,可导致血浆脂质和脂蛋白结构的改变[2].载脂蛋白M(ApoM)是由Xu于近年发现并从乳糜微粒中分离及克隆的一种高密度载脂蛋白[3].本研究旨在检测肝癌患者血浆中ApoM的水平,并对ApoM和其他脂质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培养肌源性干细胞

    作者:李进;李涛;康皓;陈振兵;陈燕花;洪光祥

    我们通过本实验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诱导、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进行培养,获得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表达干细胞抗原、能自我复制,也具备干细胞的特征.

  • 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与小肠黏膜下层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王洪;赵玉鑫;杨述华;袁文旗;李艳军;朱长谋

    严重的半月板损伤需要进行半月板的移植,防止膝关节的退行性变.我们以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为支架材料,通过观察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此载体中的生长、增殖情况,评价SIS的生物相容性,为应用SIS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提供实验依据.

  • 脊髓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缺氧诱导因子-1α和Caspase-3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訾英;卢志远;李哲;王虹;徐斌;刘军

    有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可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1].本实验旨在观察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Caspase-3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左旋精氨酸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作者:镐英杰;王珍;李秀群;裴福兴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可高度弥散的自由基.作为第2信使和神经递质,是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调节因子[1].NO可以调节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增殖及其功能活性,从而在维持骨形态和骨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以往实验基础上[1],观察不同浓度的NO外源性供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对大鼠OB增殖,护骨素(OPG)分泌及e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

  • p53联合伽玛刀治疗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彦和;徐德生;浦佩玉;康春生;董伦;贾强;张志远;王广秀;刘晓民

    有研究表明,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以提高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敏感性,p53联合伽玛刀(单次大剂量)治疗胶质瘤的研究报道尚少,本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 小型猪二尖瓣植入模型建立及远期观察

    作者:李德闽;张利东;申翼;王常田;任斌辉;牛冬梅;景华;黄楠

    新型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及改进,动物体内植入是临床前评估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2],家猪的解剖及凝血特性与人相近,但体重增长过快为其不足,容易造成人工瓣膜失功及瓣周漏而影响其用于体内植入的远期评估[3].为了新型人工机械瓣膜体内植入远期评估研究的需要,本研究旨在建立小型猪人工二尖瓣植入远期存活模型.

  • 急性脊髓损伤后Fas、Caspase-3基因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高万旭;程爱国;王相利

    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神经细胞死亡的方式不仅仅是坏死,同时细胞凋亡广泛存在[1,2].本研究旨在探讨Fas、Caspase-3基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检测胆汁糖蛋白糖链结构变化鉴别良性胆道疾病

    作者:刘厚宝;王炳生;陈惠黎;童赛雄;赵家宏

    我们通过检测良恶性胆道疾病患者胆汁中糖蛋白糖链结构的差异和胆道恶性肿瘤组织中糖基转移酶活力的改变,探讨这些变化在良恶性胆道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胰腺癌细胞PANC-1的体外研究

    作者:朱东明;李德春;张子祥;张克君;潘新亭

    基因治疗的关键是目的基因的高效转染和表达.我们采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EGFP)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进行体外基因转移,观察EGFP基因能否在PANC-1中有效表达及其细胞毒性,探讨rAAV2介导目的基因转导胰腺癌细胞的效率.

  • STATs信号转导通路选择性活化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研究

    作者:王冰涛;马向涛;余力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但是其详细分子生物学机制还有待研究.研究结果显示STATs(STATs)通路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起重要作用[1].我们通过本研究检测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STATs主要成员的表达,探讨STATs通路成员持续活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盐酸戊乙奎醚抗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仲崇俊;张亚年;夏春秋

    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肺移植早期和心脏转流术后肺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1].我们过建立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抗肺I/R损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 外伤性癫痫的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唐洲平;林志雄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癫痫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6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血清IL-2、IL-6、TNF-α水平,同时检测对照组45例.结果 外伤性癫痫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2、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为外伤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之一.

    关键词: 癫痫 细胞因子
  • 应用新型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作者:邢泉生;庄忠云;泮思林;段书华;荣佑宝;李生德;侯可峰;武钦

    目的 观察应用新型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效果.方法 11例膜周VSD患儿,年龄11月~12岁(中位年龄3.2岁),体重(15.8±6.4)kg,接受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根据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类型,然后自胸骨下端3~5 cm小切口入胸,TEE引导和实时监测下穿刺右心室前壁,建立轨道,释放封堵器关闭VSD.TEE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对主动脉瓣、房室瓣的影响以及有无残存分流.结果 11例患儿均1次封堵成功,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的时间为5~12 min,无残余分流和主动脉瓣反流,心电监测无明显心律失常.术后3~5 d出院,随访5个月以上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以及周围组织卡压.结论 应用新型输送系统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置入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 ADAm23基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于洪亮;王夫景;杨维良

    恶性肿瘤的浸润与转移是有多种因素参与、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细胞-细胞间、细胞-基质间黏附性的改变[1].具有调节该功能的ADAm23基因由Sagane等[2]于1998年在神经系统中首次克隆得出,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证实了该基因的存在,并对其结构、功能、分布和表达情况都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就ADAm23基因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脑胶质瘤中P-gP、GST-π、Topo Ⅱ表达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梅文忠;何理盛;陈锦峰

    目的 探讨P-gP、GST-π、Topo Ⅱ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101例原发性脑胶质瘤组织中P-gP、GST-π和Topo Ⅱ在不同病理分级间(WHO Ⅰ级24例;Ⅱ级34例;Ⅲ级28例;Ⅳ级15例)的表达水平,评估三者间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 P-gP、GST-π和Topo 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4%、64.3%、59.4%.P-gP及GST-π表达水平在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显著高于低级别(Ⅰ~Ⅱ级)(P<0.05);Topo Ⅱ表达水平在高级别胶质瘤则显著低于低级别(P<0.05).各多药耐药因子共表达的比率分别为:P-gp+GST-π:44.6%,P-gp+Topo Ⅱ:19.8%,GST-π+Topo Ⅱ:17.8%;P-gp+Topo Ⅱ+GST-π:4.95%,两个或以上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87.2%,显著高于单一基因产物表达率:P-gp(5.9%),GST-π(0.9%)及Topo Ⅱ(1.9%)(P<0.05).Topo Ⅱ阳性表达与P-gp、GST-π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gp阳性表达与GST-π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原发性脑胶质瘤的多药耐药现象是由多个耐药因子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多药耐药的发生在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检测三种耐药因子有助于优化临床化疗方案,提高化疗效果.

  • 猴自体雪旺细胞和人胚神经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恒河猴帕金森病

    作者:夏鹰;江澄川;丁忠良;汪洋;徐斌;管一晖

    目的 观察雪旺细胞(SCs)和人胚神经干细胞(NSCs)共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猴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恒河猴自体SCs和人胚NSCs共同移植治疗PD猴,3只成年恒河猴偏侧部分损伤性PD模型采用3种不同的移植物,对照猴移植磷酸缓冲液(PBS),干细胞猴移植人胚NSCs,共移植猴移植SCs+NSCs.结果 猴行为学评分:在移植术后1个月,共移植猴中的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而干细胞猴及对照猴无明显变化;2个月后,干细胞猴及共移植猴,恢复程度都在2分以上,术后4个月,共移植猴和干细胞猴已接近正常.PET示DAT的显像剂18F-FP-β-CIT在移植后2个月,共移植猴在正常侧(左侧)纹状体区呈明显的放射性浓聚,而在毁损侧(右侧)纹状体区放射性摄取也出现明显浓聚,干细胞猴毁损侧(右侧)纹状体区放射性摄取仍不明显;在移植后6个月,共移植猴和干细胞猴,DAT的显像剂在毁损侧(右侧)纹状体区放射性摄取都出现明显的浓聚,而对照猴仍无明显变化.移植区脑组织TH染色显示,对照猴中未见到TH阳性细胞,干细胞可见到有TH染色阳性细胞从移植区向周围迁移;而共移植猴可见到TH染色阳性细胞从移植区向周围迁移的数量明显增多,且细胞体积也较饱满.结论 SCs和NSCs共移植能有效的治疗PD猴模型,SCs可来源于患者自体的周围神经,能避免排异反应及伦理问题,可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紧密连接蛋白ZO-1在兔脊髓空洞前状态中的表达

    作者:李建峰;孙国柱;张庆俊

    目的 观察紧密连接蛋白ZO-1在实验性兔脊髓空洞前状态中的表达及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Kaolin枕大池注射,建立兔脊髓空洞模型,分别在术后第1、3、7、14、21天,应用Evansblue法、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测定60只(实验组40只,对照组20只)中国白兔血脊髓屏障功能、上颈髓中ZO-1表达含量,并探讨其内在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动物脊髓组织中Evansblue含量在术后第3天开始增高(2.79±0.42)mg/L,7 d达到高峰(3.53±0.45)mg/L,持续到14 d(3.45±0.35)mg/L,21 d好转(3.36±0.27)mg/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O-1表达含量在第3天开始减弱(195.32±23.50),第7天(126.28±27.40)、14 d(119.36±18.70)表达弱,21 d(165.70±21.20)部分恢复.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测定ZO-1表达变化趋势和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统计学分析表明,ZO-1表达与Evansblue含量在空洞前状态中的时相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0.9502,P<0.01).结论 ZO-1的表达强度变化趋势与实验性兔脊髓空洞前状态中的血脊髓屏障功能破坏程度变化相一致,ZO-1表达下降是形成实验性脊髓空洞前状态病理改变的重要因素.

  • 不开颅光化学诱导兔脑皮层梗死模型的建立

    作者:游宇;赵振伟;王梁;白卉;马钰;董秀珍;高国栋

    目的 建立一种不开颅的光化学诱导兔脑皮层梗死模型,以期为脑梗死疾病提供更为为仿真的实验研究手段.方法 兔30只,制备去除外板和板障而保留内板、直径为5 mm的颅骨骨洞,耳缘静脉注射荧光剂后应用LG-150B冷光源照射骨洞处30 min,24 h后进行5分制临床评价,48 h后处死取脑,常规病理切片.结果 模型制作成功率96.3%,病理切片显示梗死灶典型,可见组织片状坏死.结论 此模型建立方法方便可行,损伤小,维持了模型动物颅内环境的稳定,能更好地体现临床上脑梗死疾病的真实情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趋向性的研究

    作者:刘晓智;浦佩玉;康春生;李春晖;黄强;王广秀

    目的 利用体内、外迁移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的趋向性.方法 体外应用圆环柱细胞共培养体系、Matrigel细胞球体共培养体系和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模型观察BMSCs向胶质瘤细胞的趋瘤效应.建立颅内C6胶质瘤模型,将预先标记BrdU的BMSCs注射入对侧脑半球.免疫学方法检测BMSCs在胶质瘤内的分布.结果 3种体外模型从不同角度显示了BMSCs的胶质瘤趋向性的存在.体内经对侧注射的BMSCs向肿瘤侧发生迁移,主要分布于包括浸润区和肿瘤小灶在内的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部位.结论 BMSCs具有明显的胶质瘤趋向性,可作为治疗胶质瘤新的侯选的基因药物投递系统.

  • C6脑胶质瘤血-瘤屏障通透性与超微结构研究

    作者:吴波;黄光富;游潮;郭付有

    目的 观察C6脑胶质瘤血-瘤屏障(BTB)通透性及超微结构,探讨BTB通透性增高的主要途径.方法 建立SD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以肿瘤中心、肿瘤边缘、邻近肿瘤脑组织(BAT)、远隔肿瘤脑组织(BDT)和正常脑组织(NBT)为研究点,经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内源性白蛋白血管外渗,外源性硝酸镧(La3+)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电镜观察脑血管内皮细胞(BMECs)紧密连接(TJs)和胞饮的改变.结果 C6胶质瘤间质呈中-强度白蛋白阳性反应,BAT弱阳性,BDT与NBT阴性(P<0.05);光镜示肿瘤区HRP在血管腔及管壁周围弥散分布,而非肿瘤区限于血管腔;电镜示肿瘤区La3+/HRP通过TJs渗至脑间质裂隙内,BAT有La3+/HRP渗至局部基膜(BM),而NBT/BDT完全封闭于管腔内;BM呈线状连续型,管腔内无瘤细胞;肿瘤BMECs胞质内吞饮囊泡数显著高于非肿瘤组(P<0.05),但两者均几乎无充填HRP的囊泡(P>0.05).结论 TJs开放是C6胶质瘤BTB通透性增高的结构基础和主要原因,胞饮作用甚微;C6胶质瘤诱导的屏障功能破坏随至肿瘤距离的增加而减弱;胶质瘤细胞仍具有部分诱导形成BBB的能力.

  • PC-Chi涂层微弹簧圈的研制及栓塞动脉瘤的研究

    作者:徐锋;王启弘;朱剑虹;周良辅

    目的 将高磷酰胆碱基团接枝的壳聚糖(PC-Chi)涂在微弹簧圈(MC)上,研究评价应用多孔复合膜微弹簧圈骨架系统(PC-Chi-MC)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研究PC-Chi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细胞相容性,以平行板流动装置使切应力分别为5和40 Pa,流动作用时间24 h,测定流体切应力对PC-Chi的HUVEC黏附性的影响;将Chi、PC-Chi分别涂层在MC的表面,以强力拉伸机测定多孔复合膜MC骨架系统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将MC和PC-Chi-MC分别栓塞在侧壁型动脉瘤腔中,3个月后观察内皮细胞覆盖动脉瘤颈的情况.结果 PC-Chi与HUVEC的细胞相容性很好,细胞增殖超过了普通细胞培养板的性能(67.43%);在40 Pa切应力条件下PC-Chi表面培养内皮细胞24 h,细胞的形态尚未发生明显改变,20 mm以下位移时PC-Chi-MC与MC的应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Chi-MC栓塞的动脉瘤瘤颈处有较多的内皮细胞覆盖,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应用PC-Chi-MC栓塞AN可以使内皮细胞尽早在瘤颈部位生长、愈合,这种情况有可能减少栓塞后动脉瘤的再通、复发,从而增强动脉瘤栓塞后的长期疗效.

  • 大剂量甲波尼松龙对兔脊髓空洞前状态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影响

    作者:孙国柱;张庆俊;赵宗茂;张更申;靳洪波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波尼松龙对脊髓空洞前状态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新西兰兔96只制作模型,随机分为Kaolin组、MP干预组,其中后者用大剂量甲波尼松龙(30 mg/kg体重)干预.术后1、3、7、14、21 d用光镜、干湿重法和底物磷酸化法观察两组动物上颈髓病理学演变、脊髓含水量以及胞膜、胞质PKC活性.结果 与Kaolin组比较,MP干预组动物上颈髓水肿程度减轻,高峰延迟,脊髓含水量显著降低,以3 d的含水量(68.66±0.37)%和Tarlov评分(5.00±0.00)改善为明显,同时胞膜和胞质PKC活性明显下降,以7 d[(5.76±0.45)/(3.41±0.54)pmol·mg-1·min-1]和14 d[(6.21±0.40)/(3.77±0.31)pmol·mg-1·min-1]为显著,下降达50%.结论 大剂量甲波尼松龙通过抑制脊髓空洞前状态PKC移位激活、降低PKC活性发挥对空洞前状态脊髓缺血、水肿的保护作用.

  • 人类恶性胶质瘤细胞中变异型IκBα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吴建梁;史学芳;范振增;孔世奇;李鹏;扈玉华

    目的 探讨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质粒、基因转染以及IκBαM蛋白表达的筛选,建立稳定表达IκBαM的人类GBM细胞株,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细胞及肿瘤组织内MMP-2、MMP-9在RNA水平的表达;并将肿瘤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制作异位移植瘤生长动物模型,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MMP-2、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体外试验中,MMP-2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1.450±0.180(G36△-W)、0.292±0.040(G36△-M)、1.187±0.140(G36△-P)和1.463±0.160(G36△);MMP-9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1.424±0.130(G36△-W)、0.275±0.020(G36△-M)、1.357±0.180(G36△-P)和1.608±0.240(G36△).在体内试验中,MMP-2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870±0.060(G36△-W)、0.024±0.010(G36△-M)、0.785±0.070(G36△-P)和0.686±0.070(G36△);MMP-9与对应GAPDH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768±0.010(G36△-W)、0.054±0.010(G36△-M)、0.802±0.020(G36△-P)和0.746±0.020(G36△).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G36△-M组与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内试验肿瘤组织中,MMP-2及MMP-9的在G36△-M组中的染色显著低于G36△、G36△-W和G36△-P组;而在G36△、G36△-W和G36△-P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κBαM基因可以在分子及蛋白水平显著抑制人类恶性胶质瘤中MMP-2、MMP-9的表达,减弱肿瘤细胞的侵袭和浸润能力.

  • 神经干细胞促进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安沂华;张涵

    神经干细胞(NSCs)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胚胎及成体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都有存在.NSCs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神经系统及其发育的固有观念,也深刻影响了对神经系统损伤及修复的认识.自其发现至今的数十年间,该项研究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我们对NSCs的研究成果并不足以使我们完整地刻画出这一细胞的形象,大量不得而知的细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更多的研究停留在动物实验的阶段.现阶段对NSCs的研究集中在3个方面:细胞本身及其分化和细胞分泌产物的研究;受体对NSCs的反应;细胞移植后活体检测新技术的探索.这3个方面的研究对于跨学科合作有着更加强烈和深入的要求.在这里,谨对该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 活性皮肤替代物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王钰;李恒宇;夏照帆

    战、烧伤创面覆盖和修复问题成为战伤救治和后期康复的重点问题,而战、烧伤实验研究在创伤和创面修复上做了许多卓有意义的工作,其中目前研究热点就是以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的活性皮肤替代物(living skin replacement)等研究.组织工程是一个新兴的前沿学科,其基本方法是:取少量组织,在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将一定量的培养细胞接种到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三维支架材料上继续培养,或将其植入体内,通过细胞生长繁殖,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目前皮肤组织工程在其中居领先地位,迄今,已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研制出多种活性皮肤替代物并应用于临床.

  • 中国实验外科的规范与准则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

    外科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实验(试验)和调查两类.有干预措施的研究称为实验,如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等.不作任何干预措施的研究称为调查.实验外科(experimental surgery)是外科学的基础与先导,是联系基础医学和外科临床的"纽带"与"桥梁".动物实验和前瞻性的外科临床研究均属于实验外科的范畴.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