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李晓玲;陈艳;张紫寅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3例采用血管内治疗的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男11例,女性12例,年龄33 ~ 73岁,其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18例,5例为未破裂动脉瘤.H-H分级:0级5例,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6例;16例窄颈动脉瘤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宽颈动脉瘤采用球囊再塑形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5例宽颈动脉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的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本组中19例动脉瘤100%栓塞,90%以上栓塞3例,90%以下栓塞1例.所有患者均于栓塞后3、6、12个月行DSA造影复查.20例同栓塞时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有复发,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血管内治疗是处理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外科夹闭术.

  •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

    作者:夏吉勇;焦铁鹰;李志强;路长宇;苗林;郭吉卫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小时内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发病后均行 CT 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34枚动脉瘤,其中单发26例,2枚4例。结果34枚动脉瘤中,100%栓塞24枚,95%栓塞6枚,90%栓塞2枚,80%栓塞2枚。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包括微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严重脑血管痉挛2例,术后脑梗死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5例;出现偏瘫4例,后经综合治疗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死亡原因:因口服抗血小板药并发消化道出血。随访1~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早期手术和及时术后处理对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 双能量CT联合金属伪影削减算法显示微弹簧圈定位肺结节

    作者:刘卓;马婧;洪楠;陈雷;陈尘;胡立宝;郅新

    目的 评价双能量能谱CT(DESCT)扫描获得的虚拟单色谱(VMS)图像联合金属伪影削减(MAR)算法在CT引导微弹簧圈定位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CT引导微弹簧圈定位的肺结节患者,微弹簧圈置入后,对其行DESCT扫描.选择佳光子能量水平,在佳能量水平重建VMS图像及经MAR算法处理的VMS图像(VMS+MAR),比较VMS、VMS+ MA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 选择74 keV为佳能量水平.74、90、110、140 keVVMS+ MAR图像质量优于50 keV图像(P均<0.05);74、90、110、140 keV水平VMS+MA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74 keV VMS+MAR图像质量优于VMS图像(P<0.05).2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结论 74 keV VMS图像联合MAR算法可有效抑制微弹簧圈金属伪影,清晰显示肺结节.

  • 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大忠;刘海日;殷建林;张富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动脉瘤栓塞术已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栓塞宽颈动脉瘤过程中,弹簧圈容易移位或逃逸出瘤腔,导致严重后果.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技术,目前释放支架和微导管到位次序一般有两种,多数报道在支架置入后从支架网孔置入微导管栓塞弹簧圈[1].本研究使用了Enterprise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脑动脉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LVIS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探讨

    作者:李彤;孙永全;刘赫;钟红亮;贾建文;杨洪超

    目的 总结LVIS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应用经验. 方法 回顾使用LVIS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老年患者47例(动脉瘤48个). 结果 47个动脉瘤栓塞成功,1例因支架中段不能打开释放失败回收.术后即刻行Raymond分级评价为Ⅰ级25个(52%)、Ⅱ级18个(39.5%)、Ⅲ级4例(8.5%),栓塞有效率91.5%.3~12个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患者36例,动脉瘤36个.mRS评分0分28个、1分4个、2分3个、3分1个,良好率为97%. 结论 LVIS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老年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能避免或减少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胸腔镜术前肺微小结节磨玻璃影微弹簧圈定位

    作者:隋锡朝;杨锋;赵辉;胡立宝;金龙;王俊

    目的 评估微弹簧圈用于肺部微小结节及磨玻璃影胸腔镜术前定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微弹簧圈术前定位的适应证标准.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胸腔镜手术前行微弹簧圈定位的肺微小结节或磨玻璃影患者85例.定位操作采用“拖尾法”或常规方法完成.结果 全组84.6%的病灶需借助微弹簧圈标记定位.91处病灶,成功留置微弹簧圈,包括实性结节15处、非纯磨玻璃影15处、纯磨玻璃影61处;直径5~ 26 mm,平均8.75 mm.出现轻微并发症20例,发生率23.5%,包括13例无症状气胸,7例肺内血肿,均无需处理.术中发现微弹簧圈脱位2例,定位成功率97.8%.胸腔镜手术切除率为100%.结论 采用微弹簧圈进行肺内微小结节和磨玻璃影胸腔镜手术前定位是一种便捷、有效、安全可行的定位方法.本组采用的适应证选择标准符合临床要求.

  • 微弹簧圈用于肺内单纯磨玻璃影术前定位

    作者:杨锋;赵辉;隋锡朝;金龙;李剑锋;姜冠潮;王俊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微弹簧圈用于肺磨玻璃影术前定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30例患者的32处肺内单纯磨玻璃影病灶经术前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局麻下用21G穿刺针行经皮肺穿刺放置微弹簧圈.定位当日或次日接受胸腔镜手术切除.结果 全组32处磨玻璃影病灶平均直径0.94 cm,距离脏层胸膜平均深度0.71 cm,均成功经皮肺穿刺置入微弹簧圈,定位成功率100%.定位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气胸7例,疼痛1例,肺内血肿2例,微弹簧圈脱落1例,均无需处理.术前定位后,肺内磨玻璃影的切除成功率为100%.术后病理原位癌17例,腺癌9例,非典型增生4例,炎症2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微弹簧圈用于肺磨玻璃影术前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率.

  •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谭显西;钟鸣;李则群;林晨;鲁祥和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采用经股或经颈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100%动脉瘤腔闭塞的45个,95%闭塞的39个,90%闭塞的18个.G1asgow预后评分:I级86例,Ⅱ级5例,Ⅲ~Ⅳ级4例,V级5例.1例椎动脉瘤栓塞后8 h,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36 h再出血,再次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随访0.5~2年无再出血.结论早期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栓塞后早期再出血可能与瘤颈破裂性动脉瘤及夹层囊性动脉瘤有关.

  • 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研究

    作者:汪求精;李铁林;段传志;陈光忠;李学东;郭元星;方兵;何旭英;尹方明;赵庆平;徐如祥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出血等问题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用GDC或EDC、MDS、Matrix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2例,共114个动脉瘤,112个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2例多发性动脉瘤患者各有1个小动脉瘤未行栓塞.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5年,平均10.5个月.随访方法为DSA,将随访时的DSA资料与栓塞术后即刻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始治疗的动脉瘤闭塞率为100%的58个(51.79%),≥95%的37个(33.04%),<95%的17个(15.17%).栓塞治疗后弹簧圈稳定的动脉瘤87个(77.68%),残腔体积缩小6个(5.36%),再通19个(16.96%).采用GDC或EDC栓塞的90个动脉瘤中,14个再通(15.56%).闭塞100%、≥95%和<95%的动脉瘤,再通率分别为4.08%、26.67%和36.36%,三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术后再通的动脉瘤,9个及时补充GDC栓塞后均未发生再出血,而继续观察的5个动脉瘤中,有1个不全闭塞者发生迟发性再出血.随访结果,经MDS栓塞治疗的18个动脉瘤中,5个再通.采用Matrix微弹簧圈或Neuroform支架+Matrix微弹簧圈治疗的4个动脉瘤,无论是近乎完全闭塞还是不完全闭塞,DSA均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通与初始治疗的闭塞程度、栓塞材料等因素有关.对闭塞不完全的动脉瘤,应通过DSA进行随访,若明显再通,需及时补充栓塞.

  •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脑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邹安琪;江志群;胡观成;赵异才;况建国;夏亮

    1991年,Guglielmi等[1]首先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而后该技术逐渐被更多的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微弹簧圈工艺和栓塞技术的发展,使得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开展[2,3].作者对GDC栓塞治疗的21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球囊保护作用

    作者:孙永全;李彤;王宇;顾征;赵奇煌;谢湘桂

    目的 探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球囊辅助技术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65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宽颈动脉瘤(瘤颈/瘤体比≥1)47个.窄颈18个]行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及球囊应用的情况.分析球囊所起的作用.结果 58例65个动脉瘤均获得满意栓塞,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死亡.为防止微弹簧圈溢出而充盈球囊者31个,为保护重要分支而充盈球囊者18个,因术中动脉瘤破裂而充盈球囊封闭破裂瘤颈者5个,始终未充盈者10个,起到"再塑形"作用者1个.另有两例在动脉瘤栓塞后,对手术中斑块脱落所致的动脉梗死进行了成功的球囊扩张成形手术.结论 在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球囊更多地发挥着保护性作用,这种作用提高了动脉瘤栓塞的成功率和手术安全性.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微弹簧圈囊内栓塞治疗

    作者:宋锦宁;刘守勋;王茂德;谢昌厚;谢万福;张晓东;鲍刚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常见的原因,破裂后的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以及再破裂出血是导致病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病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1,2].2000年6月至2004年3月作者对62例(65个动脉瘤)患者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急性出血期(7d)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detachble coil,GDC)进行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探讨

    作者:王奎重;袁绍纪

    在过去20年中,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快速发展.微弹簧圈填塞的方法开创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新纪元,颅内专用自膨胀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大大减小了动脉瘤的复发率.近3年来,大宗病例报道血流导向装置( flow diverting device)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或梭型动脉瘤取得了良好效果[1-6].这种装置在治疗动脉瘤的机制、支架结构和释放技术等方面与普通颅内支架有较大差异,本文根据作者应用血流导向装置经验和相关文献对这些差异进行综述,以对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加以探讨.

  • 犬分叉部囊状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前后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王启弘;马廉亭;张新元;束枫;徐弘;肖铁臣

    目的建立犬颈总动脉(CCA)分叉部囊状动脉瘤(AN)模型,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的改变.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6个CCA分叉部动脉瘤,术后7-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检查,以微弹簧圈紧密填塞动脉瘤并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并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所有模型均获得成功,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脉瘤的诊断和全面认识.微弹簧圈瘤腔栓塞能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该模型是进行AN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的理想模型;先进的影像学检查对AN的微弹簧圈栓塞前后的评价具有无创、可重复、显示清楚的特点,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DSA检查.

  •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

    作者:王海秋;姚建社;夏国道

    我们自1996年3月至2000年5月,用微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2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3例,女16例,年龄28~70岁,平均45岁.29例脑CT检查有SAH,合并脑内血肿5例,其中位于额颞叶1例,颞叶2例,前纵裂额底2例,并破人脑室,血肿量10~30ml左右.动眼神经麻痹1例.发病到人院时间:1~4天26例,5~10天3例.人院到脑血管造影时间:1~4天12例,5~10天17例.动脉瘤栓塞治疗时间:1~4天3例,7~14天18例,15天以上8例.全部病人都做了脑CT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有6例做了MRA检查,有3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双瞳散大呼吸停止,经复苏后病情稳定后,在DSA血管造影后行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1例治疗成功,但因原有高血压糖尿病、额叶底部脑内血肿,出现下丘脑损害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王运华;商晓鹰;王志刚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作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应用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栓塞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9~58岁,平均40.6岁.3例外伤后出现海绵窦瘘,1例自发性海绵窦瘘.病程1-8个月,合并糖尿病史1例.临床表现:与脉搏同步的颅内杂音3例,眼球突出4例,不同程度眼球运动受限3例,复视3例,视力减退2例,有轻度头昏、头痛2例,伴有癫痫发作1例.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小瘘口颈动脉海绵窦瘘.使用水解脱MicroPlex微弹簧圈和HydroCoil水膨胀微弹簧圈.

  • 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作者:张静波;吴中学;王忠诚;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尹可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为0.5~1∶1,均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16例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的动脉瘤,12例完全栓塞,4例大部(>95%)栓塞.有7例随访6个月~1年,有1例出现动脉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结论在栓塞宽颈颅内动脉瘤时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避免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提高了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 微弹簧圈和NBCA栓塞难治性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作者:张友平;杨新健;吴中学;李佑祥;尹可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回顾14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包括球囊不能完全闭塞瘘口,颈动脉已经结扎,或瘘口过小球囊不能进入瘘口的病例.12例因为球囊栓塞失败的病例以微弹簧圈栓塞海绵窦瘘,2例球囊和弹簧圈不能完全闭塞瘘口的病例以NBCA栓塞.结果 12例选择弹簧圈栓塞海绵窦,8例完全闭塞瘘口,复查无复发.4例大部分闭塞并残余小的瘘口,有1例合并鼻衄,术后仍有小量鼻衄发生,由耳鼻喉科永久性填塞蝶窦防止鼻衄.2例NBCA栓塞的病例,栓塞后部分闭塞瘘口,复查瘘口缩小继而闭塞.结论在球囊栓塞失败或难度大的病例,弹簧圈和NBC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球囊的不足,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三维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石忠松;齐铁伟;郭少雷;张恒;李兴;田作军;黄正松

    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6].现将全部应用Orbit三维型水解弹簧圈栓塞30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134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