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皮维碘灌注对肝胆系统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毅;余仲符

    目的探讨1.0%及2.5%皮维碘(PVI)灌注于肝胆系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青紫兰免30只随机分2组,分别用1.0%和2.5%PVI经胆囊造瘘管灌注,手术前后抽血验肝、肾、甲状腺功能等作比较,取肝、胆囊等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1.0%及2.5%PVI灌注对免肝、肾、甲状腺功能等无明显影响,对肝、胆囊、胆总管及十二指肠无明显病理损害.结论 1.0%及2.5%PVI灌注于肝胆系统安全可靠.

  • 经左房灌注低钾右旋糖酐液对兔供体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兴澎;吴清玉;杨秀滨;王东;温复兴;史世勇;刘小燕;唐隶

    目的通过左房及肺动脉灌注低钾右旋糖酐(LPD)液,比较两种灌注方法对供体肺功能及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经肺动脉灌注组(AF组,n=6)与经左房逆行灌注组(RF组,n=6),4℃保存16 h;循环灌注过程1 h;循环灌注期间每隔10min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每隔10min记录供体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计算比较两组供体肺顺应性(CL)及含水量的变化;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两组供体肺移植前后的病理改变.结果 RF组供体肺在整个循环灌注过程中能基本保持良好的肺功能,灌注后60 min仍能保持PaO2>84.96 mm Hg(1 mm Hg=0.133 kPa);再灌注20 min后各时段,AF组氧合能力与RF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至再灌注50 min后,AF组PaCC2高于RF组(P<0.05).在移植20 min后各时段,AF组PaP均高于RF组(P<0.05);移植30 min后各时段,AF组PawP明显高于RF组(P<0.01);至再灌注末期RF组与AF组相比仍能保持较好的顺应性(P<0.01);移植后AF组供体肺含水量高于RF组(P<0.01).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供体肺移植后,RF组肺泡结构完整,基本保持Ⅰ、Ⅱ型肺泡细胞的完整性.结论经左房逆行灌注LPD液,对供体肺的保护效果优于经肺动脉灌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缺血-再灌注对供体肺的损伤.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体外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的研究

    作者:朱巍;周良辅;汪洋;朱剑虹;毛颖

    目的探讨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21基因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内外基因表达的特点.方法脂质体介导法将VEGF121基因转染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用立体定向法将BrdU标记的转基因神经移植到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纹状体缺血半暗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1周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在脑内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转基因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子代细胞均有VEGF121的表达并持续2周左右.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后1周在宿主脑内迁徙并表达VEGF基因产物.结论经脂质体介导转染VEGF121基因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基因表达.

  • 白细胞介素-10对大鼠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

    作者:彭昊;刘世清;周华

    目的探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白细胞介素(IL)-10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脊髓损伤(SCI)组、IL-10组及假损伤组(Sham组).除Sham组不致伤脊髓外,均以改良Allen(10 g×5 cm)打击法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IL-10组于脊髓损伤后30 min腹腔注射IL-10溶液10μg,分别于伤后3、12、24、48及72 h处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损伤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单纯SCI组和Sham组作对照.结果脊髓无损伤时未发现iNOSmRNA表达,损伤后逐渐出现表达上调,于伤后12 h明显增强,24 h达高峰(0.608 5±0.016 6);IL-10组中24 h亚组iNOSmRNA表达(0.570 5±0.020 3)出现抑制性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L-10可明显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 mRNA的高表达.

  • Survivin和c-myc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卢秀波;安兆峰;王庆兆;殷德涛;邱新光

    目的探讨甲状腺正常组织和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Survivin和c-my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57例DTC标本中Survivin和c-myc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和c-myc在甲状腺正常组织中均呈阴性.在57例DTC中Survivin和c-my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和52.6%.DTC中Survivin表达与肿瘤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c-my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TC中Survivin和c-myc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和c-myc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骨形成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王德利;阮狄克;李海峰;马巍;刘碧波;杨敏杰

    目的通过构建骨形成蛋白(BMP)重组腺病毒,为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克隆出BMP2全长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DNA-磷酸钙共沉法将辅助质粒PJM17转染293细胞,同源重组构建出重组腺病毒.测滴度并用氯化铯梯度离心纯化备用.结果逆转录克隆出BMP2全长基因1.2kb,测序后连接于重组腺病毒载体,酶切鉴定后转染构建活病毒,再次感染293细胞扩增,测滴度为×10E10 pfu/ml,并应用PCR法测定目的序列.结论 BMP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为骨缺损等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能.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腹主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杨军;胡新华;张强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信号传导途径在腹主动脉瘤(AAA)中的表达,探讨AAA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AAA标本22例,以5例正常腹主动脉(NA)标本作对照.采用Northem杂交、Western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Westem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抗CD34染色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AA组织中HIF-1α的mRNA及蛋白产物表达明显高于NA(P<0.01);VEGF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与HIF-1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783,P<0.01).HIF-1α表达主要分布在AAA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及外膜处,与VEGF的分布部位基本一致.AAA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 HIF-1α在AAA发病过 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 人类腹主动脉瘤三维模型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作者:熊江;景在平;吴建国;王培军;李树平

    目的应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人类腹主动脉瘤(AAA)瘤壁应力分布,分析可能发生的破裂部位和生长方向,预测AAA的破裂风险.方法螺旋CT扫描AAA获得断层图像,用图形合成软件构建AAA几何模型,设定瘤壁组织生物力学参数和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个体化AAA瘤壁的应力分布.结果本例AAA应力峰值位于远端分叉部位,瘤体应力峰值位于后壁,均小于瘤壁的承受极限.结论 AAA应力模型有助于分析个体化AAA的破裂部位和生长方向,但该模型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 肝细胞肝癌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常宏;王永康;吴泰璜;穆庆岭;靖昌庆;潘晓华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HCC中Survivin与VEGF的表达.结果 HCC中34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0.7%.35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2.5%.HCC组织Survivin与VEGF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Survivin的表达与HCC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密切相关(P<0.05).VEGF的表达与HCC肿瘤大小、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以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检验示Survivin与VEGF之间有相关性(χ2=4.491,P<0.05).结论 HCC中Survivin、VEGF蛋白表达均上调,共同参与HCC发生和发展,VEGF与Survivin有协同表达关系.

  • 超声刀切割产生的烟雾中细胞及活性的研究

    作者:胡旭光;郑成竹;柯重伟;印慨;李际辉

    目的探讨超声刀切割产生的烟雾中活性细胞的情况.方法用超声刀对脾和胃组织进行不同时间(5、10、15、20 s)、功率的切割,收集切割时产生的烟雾进行贴壁细胞培养24 h后,用计数板计算培养液中活性细胞的绝对值.结果超声刀功率为五档时,对脾组织不同时间切割产生的烟雾中活性细胞培养结果(×104个):3.675±0.194、36.075±0.561、75.100±0.714、96.825±0.741.功率五档时,对胃组织进行不同时间切割产生的烟雾中活性细胞培养结果(×104个):0.000±0.000、0.150±0.033、0.650±0.062、0.825±0.063.超声刀对脾组织切割产生的烟雾中活性细胞较多.对胃组织切割产生的烟雾中细胞数量极少.切割脾和胃组织时产生的烟雾中细胞数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刀切割脾和胃组织时,烟雾中都有一定量的活性细胞,活细胞数量与切割时间和功率成正比.烟雾中活性细胞数量与组织结构致密度有关.为超声刀在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超声刀 活性细胞
  • 脾肠联合移植对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

    作者:罗世成;时德;郭建辉;胡瑞祥;章时彦

    目的探讨脾肠联合移植对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进行异位全小肠和脾脏联合移植.实验分3组,每组6只.A组:小肠移植非免疫干预组;B组:受体脾切除,脾肠联合移植组;C组:小肠移植环孢霉素A(CsA)治疗组.术后3、5、7、10 d取移植小肠回肠段0.5~1.0 cm进行病理学检查,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3、5、7 d移植小肠黏膜细胞凋亡,评价移植小肠急性排斥反应损伤程度.结果 A、B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排斥反应损伤,但A组高于B组,移植后3、5、7 d分别属于轻、中、重度排斥,10 d黏膜基本完全脱落.B组移植后3、5 d符合轻度排斥,7 d中度以下排斥4只,重度排斥2只,10 d中度排斥2只,重度4只,但仍可见黏膜层.C组移植后10 d1只出现轻度排斥其余未见明显损伤.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B组明显高于A组,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目较A组低.结论受体脾切除,脾肠联合移植可减轻移植小肠急性排斥反应损伤,诱导一定程度的小肠移植免疫耐受.

  • 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共表达与肝细胞癌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张必翔;陈孝平;余红平;张万广;朱虹;罗顺峰;王其;吴在德;裘法祖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2与肝细胞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8例肝癌组织中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COX-2和VEGF mRNA的共表达,对共表达COX-2和VEGF蛋白和mRNA的肝癌组织进行微血管记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48例肝癌组织36例共表达COX-2和VEGF蛋白.类似结果见于蛋白电泳分析.RT-PCR显示,48例肝癌组织36例共表达COX-2 mRNA和VEGF mRNA.两者之间的表达明显相关(γ=0.845).共表达COX-2和VEGF蛋白和mRNA的肝癌组织中,平均微血管数(56.8±17.5)个,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结论 COX-2可能与肝细胞癌的血管形成有关,且其作用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通道来发挥的.

  • 蛋白激酶C-α反义核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祝葆华;姚榛祥;江黎明;吴平;何惠娟;杨展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PK)C-α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PMI 1640体外培养和传代HepG2细胞,以脂质体(LP)介导不同浓度PKC-αasODN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生长指数(GI),软琼脂克隆形成法检测其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凋亡率.结果 0.10~1.00μmol/L的PKC-αasODN能显著降低HepG2细胞GI(P<0.05);0.05~1.00μmol/L的PKC-αasODN能显著降低其软琼脂克隆形成率(P<0.01),两者均具有量效依赖关系.0.50~1.00μmol/L的PKC-α a-sODN可使HepG2细胞发生显著凋亡(P<0.01).结论通过PKC-α asODN阻断人肝癌细胞HepG2信号转导分子PKC-α,可有效抑制HepG2体外生长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

  • 创伤及内毒素对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害

    作者:丁连安;黎介寿;李幼生;朱念庭;刘放南;谭力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感染对机体肠屏障功能的损害作用.方法随机、对照性实验.雄性成年SD大鼠35只,分为对照组(Con)及肠内营养(EN)、静脉营养(PN)和脓血症组(Sep).后三组做成静脉营养模型,施以不同损害刺激.结果 Sep组小肠黏膜损害重,内毒素导致EN、Sep组血浆中一氧化氮升高,分别为103.39、113.33μmol/L;Sep组小肠通透性和细菌易位率增加,分别为4.00%和83.33%.EN组肠屏障损害显著减轻.结论静脉营养1周导致大鼠小肠黏膜萎缩,肠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加重了创伤大鼠肠屏障功能损害,可能与体内一氧化氮产生增多有关;肠道喂养显著减轻了肠屏障功能损伤.

  • 浅蓝霉素预处理对小鼠原位脂肪肝移植的影响

    作者:万赤丹;杨智勇;刘涛;周峰;王春友

    目的探讨供体浅蓝霉素预处理对原位小鼠脂肪肝移植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小鼠组(n=8)、肥胖小鼠组(n=8)、非脂肪肝移植组(n=12)、脂肪肝移植组(n=12)、浅蓝霉素预处理2 d脂肪肝移植组(n=12)与预处理4 d脂肪肝移植组(n=12).检测肝功能,肝脏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脂肪定量,ATP含量及解偶联蛋白-2(UCP-2)水平测定.结果浅蓝霉素预处理的两实验组2 h存活率(67%、83%)明显高于未经浅蓝霉素预处理脂肪肝移植组(25%),血清ALT水平、脂肪容量、线粒体UCP-2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分别为(2 316±662)IU/L、(1 230±321)IU/L比(8320±4655)IU/L;(50±8)%、(30±6)%比(70±8)%;(14.21±1.82)、(8.74±0.97)比(18.80±2.33).光镜下肝细胞损伤程度亦低于后者,而ATP浓度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0.25±0.01)、(0.57±0.01)与(0.13±0.01),P均<0.05.结论浅蓝霉素预处理对小鼠脂肪肝移植有明显保护作用.

  • 钙通道拮抗剂体外对人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

    作者:李路;刘继红

    目的探讨钙通道拮抗剂在体外对人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将不同类型的钙通道拮抗剂在体外与生育男性经上游优化处理的精子分别共同孵育10、20、30、60 min,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人精子运动参数(精子活率、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畸形率、平均路径速度、精子侧摆幅度和摆动幅度).结果硝苯地平(10,umol/L)在体外对精子活率(P<0.01)、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P<0.01)、精子平均路径速度(P<0.001)、精子侧摆幅度(P<0.01)和摆动幅度(P<0.01)等指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人精子细胞中存在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且L-型钙通道拮抗剂可导致男性不育.

    关键词: 钙通道拮抗剂 精子
  • 苯肾上腺素对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作者:谢克基;梁胜军;刘建平;汤平;姜少军;魏鸿霭;王良圣;胡建波;钟惟德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递质对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的苯肾上腺素下培养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上皮细胞系BPH1,观察苯肾上腺素对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能否被盐酸特拉唑嗪阻断.结果苯肾上腺素能够刺激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上皮细胞数量增加,r1=0.821,P<0.05);能够增加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上清液A值的增加,r2=0.854,P<0.05;能够增加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上皮细胞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r3=0.850,P<0.05),这种作用能被盐酸特拉唑嗪阻断.苯肾上腺素不能诱导或抑制体外培养的前列腺上皮细胞发生凋亡.结论苯肾上腺素能通过α1受体途径刺激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

  • 周期蛋白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佩;闫竞一;徐国祥;赵有才;李先海;芮景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年龄和分期患者的癌组织、癌旁黏膜及正常黏膜中cyclin A的表达.结果 (1)79例标本癌组织中cycli以表达的阳性率为70.9%;癌旁黏膜阳性率为5.1%;正常黏膜中均未见表达,癌旁黏膜及正常黏膜中cyclin 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cyclinA的表达在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yclin A的过表达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是影响大肠黏膜细胞正常细胞周期的重要途径之一.

  • 超抗原SEA对人胃癌细胞株小鼠荷瘤模型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舒晓钢;王国斌

    目的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对体内肿瘤的抑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MGC80-3)皮下接种建立小鼠胃癌模型(n=40),实验组(n=20)注射SEA,对照组(n=20)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肿瘤的发生率及肿瘤的重量.并对瘤体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超抗原SEA处理的小鼠肿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超抗原SEA处理的小鼠肿瘤的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SEA处理的小鼠肿瘤组织有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而对照组很少或没有T细胞浸润.结论超抗原SEA对小鼠胃癌细胞有明显抑瘤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为SEA诱导了超抗原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所致.

  • 肺癌SEMA3B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MBA-NDONGN;程邦昌;周芳;熊美华;邵康;赫捷

    目的探讨新型候选抑癌基因SEMA3B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2例肺癌组织及远癌正常肺组织SEMA3B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SEMA3B的表达率为51.9%(27/52)明显低于远癌正常肺组织100.0%(52/52),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缺失率64.3%(18/24)显著高于未转移组29.2%(7/24),TNMⅢ期表达缺失率72.7%(16/22)高于Ⅰ、Ⅱ期25.0%(4/16)、35.7%(5/14),P<0.05;表达异常与肺癌癌瘤类型、大小、部位、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吸烟与否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SEMA3B表达异常可能在中国人群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 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与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含量的关系

    作者:张良文;吴承远;朱树干;刘玉光;江玉泉;徐淑军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与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系.方法颅内动脉瘤30例,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血流速度,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ET-1和NO含量,进行手术前后对比研究.另选取10例健康成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脑血管痉挛组术后1~3 d、5~7 d血浆ET-1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未发脑血管痉挛组(P<0.01),与术前和正常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2)脑血管痉挛组术后1~3 d血浆NO的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术前(P<0.05)和术后5~7 d(P<0.01),术后5~7 d脑血管痉挛组的血浆NO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脑血管痉挛组和正常组(P<0.01).结论 (1)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血浆ET-1、NO平均含量呈明显相关性.(2)ET-1/NO在维持脑血管张力上起着重要作用,当两者动态平衡破坏时,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3)对于术后血浆ET-1含量明显升高和/或NO含量明显降低的患者应及时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脑血管痉挛,使脑缺血、脑梗死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左肾动脉狭窄大鼠心血管中的表达及干预研究

    作者:胡钢英;夏豪;王晋明;杨嗣星;梁远红

    目的观察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心肌和血管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并观察缬沙坦和螺内酯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周龄SD大鼠24只,制备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模型,分为4组,分别为手术组、假手术组、缬沙坦组、螺内酯组.治疗组分别用缬沙坦30 mg/kg·d-1、螺内酯20 mg/kg·d-1溶于饮水灌胃,1次/d,连续治疗17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和血管HGF mRNA水平.结果 17周后,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的心肌HGF mRNA/β-actin mRNA(1.17±0.08/0.85±0.08)高于手术组(0.57±0.07)(P<0.01),但低于假手术组(1.35±0.09)(P均<0.01).两治疗组肠系膜动脉HGFmRNA水平高于手术组(P<0.01),但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结论缬沙坦和螺内酯均能使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和血管中的HGF升高,同时伴有心肌和血管重塑的改善,说明HGF在左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靶器官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 肠缺血后肺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侯静;郁正亚;许媛

    目的研究不同时相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肺损伤(ALI)过程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在A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60 min,根据不同再灌注时间随机分为A(60 min)、B(120 min)、C(240min)组.AC、BC、CC组分别为其对照组.Evans蓝法测定大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肺NOS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肺组织NOS表达,同时进行小肠组织学检查以评价肠损伤程度.结果肺漏出量随着小肠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A/AC组:229.82±18.13/198.00±22.17;B/BC组:274.12±25.40/178.48±20.37;C/CC组:269.87±20.93/195.68±10.99.A与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组织学检查:小肠损伤在A组、B组及C组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肺组织iNOS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其中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肺组织eNOS表达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1)导致肺毛细 血管通透性改变及微血管漏出增加;(2)引起肺内iNOS表达增高,且与小肠再灌注时间成正比,与肺血管漏出成正比.提示iNOS在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肺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 髓母细胞瘤周期蛋白基因D1、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作者:唐晓平;毛伯镛;冯凌;王远传;苟章洋;罗仁国

    目的通过检测髓母细胞瘤周期蛋白基因(cyclin)D1和p16的表达,探讨它们与传统临床病理特点之间以及cyclinD1和p16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染色的积分吸光度(IOD)检测cyclinD1和p16在髓母细胞瘤和正常小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互关系,以及cyclinD1和p16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正常小脑组织cyclinD1表达较低,髓母细胞瘤表达较高(IOD值分别为0.293 1、1.071 2);p16在正常小脑组织中则呈现高表达,而髓母细胞瘤出现降低(IOD值分别为1.681 5、1.010 9);(2)髓母细胞瘤cy出nD1和p16表达情况与肿瘤年龄、部位、病理类型、是否伴坏死、分化程度及分化方向有关;(3)在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中cyclinD1和p16呈正相关关系(r=0.534,P<0.05),而在经典型髓母细胞瘤中呈负相关关系(r=-0.407,P<0.01).结论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的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cyclin D1和p16发生了不同变化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形成各自不同的细胞周期改变.

  • 未成熟心肌停搏液成分的实验研究

    作者:钱有辉;林慧庆;黄杰

    目的探讨停搏液中Ca2+、K+、葡萄糖、甘露醇和pH值等成分不同浓度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各因素不同水平的相互组合,分析各因素中的佳水平,找出各因素不同水平的佳组合.结果停搏液中的Ca2+为1水平、K+为2水平、pH、葡萄糖和甘露醇分别为3水平时,其综合加权分为1 328.5、953.5、965.0、1151.5和1015.0.结论通过多指标综合加权分析,Ca2+0.8mmol/L、K+16~20mmol/L、葡萄糖15mmol/L、甘露醇20~30 mmol/L和pH7.4为未成熟心肌保护的停搏液中适宜浓度.

  • 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H亚型与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及肝外转移意义的比较

    作者:秦成坤;彭志海;韩国庆

    目的探讨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H亚型及甲胎蛋白(AFP)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HCC)诊断及肝外转移的关系.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HCC及对照组外周血GGT mRNA-H亚型;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外周血AFP水平.结果65例肝癌中,GGTmRNA-H亚型阳性率为46.2%.小肝癌AFP阳性率(30.0%)明显低于大肝癌(75.6%);其余各组AFP阳性率无差异(P>0.05);有肝内转移(82.1%)、门静脉癌栓(86.4%)及远处转移组(90.0%)其外周血GGTmRNA-H亚型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肝内转移(18.9%)、门脉癌栓(25.6%)及远处转移组(38.2%)(P<0.05).血清AFP值的高低与肝癌患者外周血GGTmRNA-H的阳性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HCC患者外周血细胞GGTmRNA-H亚型表达对估计有无血行播散和远处转移有临床实用价值.对血清AFP值低或阴性患者进行周围血GGTmRNA-H测定可以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阿霉素诱导人胆囊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朝阳;何庆泗;刘博

    目的观察阿霉素(ADM)对胆囊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胆囊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应用光镜、电镜、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胆囊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生化学特征、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在阿霉素作用下,凋亡的胆囊癌细胞出现膜小泡、凋亡小体等特征性改变;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测定,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其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升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S期细胞含量下降,而G2/M期细胞含量上升.非凋亡细胞则无此表现.结论 ADM可诱导胆囊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可使胆囊癌细胞生长受阻于G2/M期,这可能是其杀伤肿瘤的一种重要机制.

  • 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基因联合治疗胶质瘤

    作者:王雪峰;刘晓谦;杨富明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IL)-4和γ-干扰素(IFN)基因联合治疗胶质瘤的作用.方法构建携带IL-4或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将携带IL-4和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分别或联合注射到脑内荷瘤大鼠的肿瘤组织中,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成功获得携带治疗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IFN-γ和PA317IL-4,所产病毒滴度分别为2×106cfu/ml和2.5×106cfu/ml.包装细胞瘤内注射能够诱导大鼠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结论携带IL-4或IFN-γ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瘤内注射是一种有效的胶质瘤基因治疗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

  • 紫龙金对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的体外作用

    作者:李学松;梁云燕;王代树;师长进;陈捷;周利群;薛兆英;那彦群;郭应禄

    目的探讨中药紫龙金(ZLJ)对雄激素非依赖型人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软琼脂集落生长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测定ZLJ对DU-145的增殖抑制、集落生长抑制、周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和bax,抑癌基因/蛋白p16表达的影响.结果 ZLJ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殖抑制、G0/G1期阻滞和诱导凋亡作用,作用72 hIC50为0.42 g/L,ZLJ 0.1g/L作用14 d对DU-145细胞集落生长抑制率为87.9%,ZLJ 0.5g/L作用2 dG0/G1期细胞比例从41.30%增高至76.70%.ZLJ可以下调bcl-2基因/蛋白,上调bax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论 ZLJ可能通过抑制DU-145细胞的集落生长、增殖抑制、G0/G1期阻滞、诱导凋亡、下调bcl-2基因/蛋白,上调bax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等作用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股骨闭合性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迟大明;朱悦;白希壮;范广宇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鼠40只建立股骨闭合性骨折模型.骨折后第3天、1、2、4周分别处死每组10只大鼠,取骨痂和对侧正常骨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观察骨折愈合及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性一氧化氮合酶(bNOS)在骨痂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NOS主要在成纤维细胞和成软骨细胞中表达;eNOS主要在增生血管内膜表达,bNOS没有表达.正常的股骨组织内没有NOS的表达.表达iN-OS和eNOS的阳性细胞不同,并且不同时期其阳性细胞数也不同,iNOS在骨折后1周多(P<0.05),eNOS在骨折后2周多(P<0.01).结论 iNOS和eNOS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具有时效性,它们在不同细胞内的表达提示一氧化氮可能对骨折愈合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 白细胞介素-10对与枯否细胞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表达转移生长因子-β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秦致中;冷希圣;李涛;宋盛晗;熊亮发;郭晏同;彭吉润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与枯否细胞(KC)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转移生长因子(TGF)-β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的KC,建立HSC与KC的共培养系统,分为4组:1组为HSC单独培养组;2组为HSC与KC共培养组,不加IL-10;3组为HSC与KC共培养组,加入1.5μg/L IL-10;4组为HSC与KC共培养组,加入15.0μg/L IL-10.培养48 h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和PDGF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和PDGF蛋白的表达.结果 KC能促进HSC表达TGF-β和PDGF;IL-10能抑制与KC共培养的HSC的TGF-β和PDGF的表达.结论IL-10能通过KC对HSC的生物学活性产生影响.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许冰;张忠涛;王宇

    内皮素(ET)-1是强力缩血管物质,在门静脉压力升高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1],ET-1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ET受体至少可分为两种亚型,即ETA受体(ETRA)和ETB受体(ETRB),其中ETRB根据介导的舒张和收缩作用又分为ETRB1和ETRB2[2].本实验旨在观察CCl4诱导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肝组织ET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ETA受体拮抗剂(BQ123)、ETB受体拮抗剂(BQ-788)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 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钠预防心脏术后心包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国华;吴清玉;许建屏;张镁

    为研究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钠预防心脏术后心包粘连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术中血气的变化

    作者:胡友主;王存川;陈鋆;徐以浩

    为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皮下全体吸收对机体影响,我们对初期23例因甲状腺疾病施行经胸部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血气进行对比研究.

  • Survivin的表达与直肠癌细胞凋亡、血管形成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丰;宋炯;傅仲学;罗小东

    肿瘤的发展转移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失控及血管形成有关[1,2].Survivin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之一,不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凋亡,还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的表达与细胞凋亡、血管形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内毒素休克炎性介质的影响

    作者:胡振杰;孙莉霄;李勇;邝钢;刘丽霞

    我们通过建立羊的内毒素(ET)休克模型,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浆中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抗炎介质白介素(IL)-10及血栓素(TX)B2、前列腺素(PG)E2含量及超滤液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CVVH对内毒素休克炎性介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VVH提供依据.

  • 肝素及聚维酮碘预防穿刺孔转移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立纪;杨云江;王存川;陈鋆

    自腹腔镜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以来,穿刺孔转移瘤(PSM)已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利用腹腔镜肿瘤细胞悬浮液模型在气腹条件下评价肝素及聚维酮碘预防穿刺孔转移瘤的效果.

  • 兔选择性椎基底动脉造影技术的实验研究

    作者:石忠松;黄正松;郭少雷;张恒

    脑血管痉挛(CVS)的活体动物模型已建立于许多种属中[1],脑血管造影是常用和有效的评价血管痉挛程度的方法.本实验旨完成经兔股动脉入路椎基底动脉选择性血管造影.

  • 胆囊癌中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石景森;韩玥;杨毅军;李国才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诊断时多以处于晚期,转移发生早,预后差.在国内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黏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P-糖蛋白(gp)、胎盘型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间的关系.

  • 低浓度利多卡因对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

    作者:张一;杨伊林;傅军;焦志华;王士雷;周岱;庄心良

    抑制持续钠电流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是某些神经保护剂发挥缺血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1].低浓度利多卡因(10μmol/L)其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钠通道阻滞有关[2,3].利多卡因对瞬时钠电流的有阻滞[4],但其难解释高浓度利多卡因为何没有脑保护作用[5,6 ].我们通过观察低浓度利多卡因对模拟缺血状态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缺血脑保护的机制.

  • 心肌梗死急性期坏死心肌内的细胞移植研究

    作者:张瑶;于玲范;吴乃石;邹亚男;聂宏刚;张烁;臧旺福

    近年来,为了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学者们尝试将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心血管领域来修复受损的心脏、替代坏死的心肌细胞.本实验旨在通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探讨体外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在急性心肌坏死内存活的可能及其衍变.

  • p16和nm23-H1在胃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作者:武步强;陈广斌;李永国;肖鹏

    我们通过观察p16和nm23-H1在胃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评估两者在预测胃癌肿瘤转移和预后中作为生物学指标的价值.

  • 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EphrinB2基因的表达

    作者:王飞;李世亭;潘庆刚;海舰;黄强;兰青

    神经干细胞(NSC)的分化调控使其向神经元分化,是将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移植和替代治疗的关键.EphrinB2基因主要在神经细胞间相互作用、神经轴突导向和神经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实验旨在研究EphrinB2基因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和所起的作用.

  • 大鼠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异常及Fas/FasL系统表达的研究

    作者:程勇;王卫星;余莉;宋斌

    我们用大鼠制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检测胰腺炎时细胞凋亡异常以及凋亡通路Fas、FasL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细胞凋亡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氧自由基对体内生长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立明;马宽生;张朝军;何振平;秦荣;向佳梅;马丹;马小干

    为探讨胆管癌细胞内氧自由基浓度与体内培养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我们利用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QB,建立裸鼠动物模型,检测不同浓度的氧自由基对动物体内生长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胃癌抗原特异性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瘤效应

    作者:雷晓;雷玉洁;石彦;余佩武;饶芸;钱锋;周立新

    我们利用液氮冻融提取胃癌细胞抗原刺激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制备肿瘤疫苗,进而诱导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制备肿瘤抗原特异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s),应用于胃癌裸小鼠皮下模型,探讨其多方面抗胃癌效应.

  • 肾上腺素β3受体对大鼠逼尿肌细胞钙离子内流的影响

    作者:曹文峰;宋波;陈昭颉;王庆堂;王亮;邓超雄

    肾上腺素β3受体(β3-AR)是调节逼尿肌舒张的主要因素[1,2].我们以Flμo-3AM钙荧光探针检测逼尿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β3-AR激动剂BRL37344A对培养大鼠逼尿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 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解剖依据和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罗光辉;方机;黄锦联;李忠华;钟世镇

    目的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对改进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并通过临床应用加以验证.方法 20具成人标本,按改进穿刺点定位的具体操作步骤,解剖观察右锁骨下静脉的行程、比邻,测量与该静脉有关的数据;并用该方法共行右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2 900例.结果通过解剖观测和临床应用,穿刺点因矮胖与消瘦的体型有明显的差异.按改进的置管术施行的临床资料2 900例,与原操作方法(560例)进行比较,改进后的穿刺成功率为98.9%(2 868例),穿刺失败率为1.1%(32例),其中血管畸形变异6例,导管误入颈静脉12例,出血倾向7例和操作技术失误7例;置管时间为(31.2±10.5)min,发生并发症0.79%(23例).原来的操作方法成功率为73%,并发症发生率为6.1%,置管时间为(53.2±10.8)min.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进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穿刺点因矮胖和消瘦的体型而各有其特点和技巧.

  • 脓毒症内分泌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辉;姚咏明;盛志勇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应激时十分重要的调控系统之一,创伤、感染等外部打击以及体内免疫、炎症甚至心理等内在因素改变都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内分泌系统可进一步广泛的参与机体代谢、免疫、炎症、凝血等众多方面的调节过程,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大白鼠无心跳供体肺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廖东山;廖崇先;李增棋

    目的建立无心跳供体肺移植的模型,探讨无心跳供体肺应用于肺移植的可能性.方法 60只健康SD大白鼠,随机分成3组:1组为有心跳供体组;2组为无心跳供体-热缺血30 min组;3组为无心跳供体-热缺血60min组.供肺置于4℃低钾右旋糖苷(LPD)液中4h.受体鼠行左侧开胸术和原位左肺移植术.术后维持辅助呼吸1 h,阻断右肺门.结果 2组与1组相比,受体存活时间、移植后肺顺应性、超微结构、粒细胞浸润、气体交换等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与1、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无心跳供体肺移植的实验模型,采用无心跳供体肺是肺移植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热缺血30 min大白鼠无心跳供体肺适于肺移植.

    关键词: 大鼠 移植 模型 动物
  • 腹主动脉搭桥、硬膜外导管内撑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

    作者:刘小友;于立新;孙煦勇;袁谦

    目的建立简便、成功率高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 SD大鼠为供受体,采用自行设计的供体腹主动脉搭桥、硬膜外导管内撑法重建动脉血供.供体后腔静脉袖套套入受体左肾静脉重建静脉回流.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全层缝合.结果整个移植过程160 min,热缺血时间<5 s,冷缺血时间<80 min,血管吻合时间40 min.41例手术中,35例成功,手术成功率85.4%.术后淋巴漏2例,尿漏1例,输尿管入膀胱处狭窄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4%.结论本模型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手术技能要求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进行肾移植基础研究的良好动物模型.

    关键词: 大鼠 移植 模型 动物
  • 整形外科与实验外科

    作者:张涤生

    整形外科是一门以临床外科专业为重点的外科专业,在国内外莫不如此,一位出名的整形外科专家,人们都会以"心灵手巧","巧夺天工"在称颂他的医疗技术.但自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整形外科逐步和实验外科及实验室研究相结合而走上了扩大医疗范围,缩短了疗程和提高了修复再造技术,并吸取和渗透其他学科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本专业层次,更好更快地为广大临床病员服务.整形外科专业从本质上亦改进和扩容了自己,称之谓整复外科或修复重建外科而当之无愧.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整形外科如何结合实验外科得到发展的情况略述于后.

  • 手外科临床与实验外科

    作者:顾玉东

    我十分赞赏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的一贯提倡与执行的办刊宗旨: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医学杂志如果离开"服务临床"的宗旨,其读者就不是临床工作者.既然作者和读者都是临床工作者,就会有科研如何服务临床的问题.我作为一名手外科医生就我从事临床工作43年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

  • 近年来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几个主要领域的新进展与展望

    作者:付小兵

    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为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基础研究的深入与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本文概述近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创伤修复领域的应用和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 中华医学会新增两大医学期刊系刊

    作者:

    关键词: 医学会
  • 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

    作者:陕声国;张端莲;余瑛;陕光;唐甜;杨勇;熊颜娥;李红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0例(增生期20例、退化期20例)血管瘤组织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hTERTmRNA表达,并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测定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hTERT mRNA阳性表达率为80.0%,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为15.0%,而正常皮肤组织中hTERTmRNA无阳性表达,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hTERTmRNA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为81.4%,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21.6%,正常皮肤组织中无端粒酶活性,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状况和hTERT mRNA表达密切相关,在血管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粉防己碱对皮肤瘢痕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德伍;李国辉;刘德明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皮肤创面愈合瘢痕组织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皮肤创面愈合模型,术后28 d,将20只新西兰白兔68个瘢痕创面随机分组分别用Tet、去炎松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胶原纤维(Von-Gieson)染色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和胶原代谢变化;运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检测创面愈合瘢痕组织细胞周期和bcl-2蛋白表达率.结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Tet治疗组、去炎松阳性对照组瘢痕组织细胞数量和胶原密度均较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检测结果,Tet治疗组、去炎松阳性对照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Tet治疗组与去炎松阳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et对兔耳创面愈合瘢痕组织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 诱导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成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规律的观察

    作者:崔磊;于海莹;尹烁;刘伟;曹谊林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诱导成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规律.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得到Wistar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以10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2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外诱导,通过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观察内皮细胞表型;原代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R-2、VE-钙黏蛋白(cadherin)阳性表达率观察体外增殖能力与表型.结果诱导后细胞呈铺路石样形态.免疫荧光法发现诱导细胞表达小鼠抗大鼠Ⅷ因子(vWF)、VEGFR-2、VE-cadherin和CD31.原代克隆形成率为6.66±0.75;细胞随代次增加增殖能力逐渐下降;VEGFR-2和VE-cadherin在P2与P5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骨髓EPCs在体外可诱导为成内皮细胞,并可保持相对稳定的诱导阳性率.

  • 表皮生长因子对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黏附的影响

    作者:谭学新;邓春富;周青;黄绍辉;王玉新;王绪凯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黏附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鼠颌下腺细胞,并传至第2代,将其分别接种于含表皮生长因子修饰的胶原海绵上,和不含表皮生长因子修饰的胶原海绵上.于接种后7 d取材,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贴附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等检测.结果实验组含有EGF,细胞贴附率为73.1%,对照组不含EGF,贴附率为62.8%(P<0.05),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也证实:实验组的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黏附,增殖及分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EGF对颌下腺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的黏附有促进作用.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鞠晓东;娄思权;田华;王卫国;刘延青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3周龄Lewis大鼠的腹股沟脂肪垫,消化法获得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脂肪诱导培养基和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其向脂肪细胞与成骨细胞分化,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从成体大鼠脂肪组织中培养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自发分化为脂肪细胞,传代细胞在胰岛素和呋塞米的作用下生成脂滴,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增强,向脂肪细胞分化;在呋塞米、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下,脂肪问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显示诱导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vonKossa染色出现钙结节,骨桥蛋白(OPN)、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Western blot检测到诱导后细胞OPN、BMP2的表达.结论从脂肪组织中可获得具有多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有可能成为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种子细胞之一.

  • 三维培养状态下肌腱细胞骨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曲彦隆;杨志明;谢慧琪;李绣群

    目的探讨肌腱细胞在三维支架上培养方式下细胞骨架的结构分布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肌腱细胞与梯度降解肌腱支架材料(GDBM)体外复合三维培养,进行细胞骨架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DNA倍体水平及肌腱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GDBM组细胞第2天进入对数增长期,倍增时间为3.25 d,而单纯培养对照组倍增时间为3.75 d.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的肌腱细胞DNA指数为0.96,增殖指数比对照组高2.1%,其细凋亡率明显低于二维培养,提示肌腱细胞在三维支架上生长速度快,增殖能力强.结论三维培养状态下肌腱细胞在梯度降解肌腱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梯度降解肌腱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肌腱细胞的有效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