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硬膜修补硬脊膜及预防椎管内粘连的实验观察

    作者:郑旭为;刘忠军

    目的:观察人工硬膜(胶原海绵)敷贴修补硬脊膜破损的组织病理学反应和预防术后硬脊膜周围纤维化粘连的效果.方法:实验A,30只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造成硬脊膜纵形破损,随机分别应用人工硬膜、明胶海绵敷贴裂口处和旷置.术后8d和30d处死动物,行肉眼和组织学观察,同时进行缺损区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密度评级.实验B,12只家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进行T10和T12椎板切除,使硬膜裸露,T10缺损旷置,作为空白对照,T12缺损用人工硬膜或明胶海绵进行覆盖,术后30d,处死动物取材.肉眼和组织学观察硬膜缺损处并按有关的组织学评级标准半定量分析.结果:实验A中人工硬膜在体内未引起不良反应.组织学观察发现植入物内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长入、毛细血管形成和胶原沉积,植入物有降解趋势.实验B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工硬膜组硬脊膜周围粘连较轻(P<0.05).结论:人工硬膜(胶原海绵)作为一种硬脊膜移植材料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有促进组织修复作用;早期能防止硬脊膜外瘢痕组织向椎管内侵入,起到空间屏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纤维瘢痕组织侵入椎管所造成的硬脊膜周围纤维性粘连.

  • 胶原海绵止血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武继民;苗明山;关静;张西正;李瑞欣;郭勇;叶萍

    目的:检测胶原海绵的类型以及止血作用.方法:利用酸碱法从牛腱提取精制可溶性胶原蛋白,冻干制成海绵状止血材料;SDS-PAGE电泳分析胶原海绵的组分;动物内脏和肠系膜的止血处理方法.结果:胶原海绵由Ⅰ型胶原蛋白组成;胶原海绵不仅止血时间短、减少出血量、促进创面愈合,而且能被机体较好地吸收.结论:胶原海绵可作为创面止血修复材料应用于手术外科.

  • 胶原海绵填充甲状腺手术残腔与止血疗效临床观察

    作者:陈运;邵大畏;任伟业;周勇;缪雪华;卞卫和;姚昶

    甲状腺疾病多发为女性患者,近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甲状腺肿块临床为明确诊断与治疗,原则上应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测,而甲状腺肿块切除后导致局部甲状腺组织缺损、创面渗血、渗液等,大多将创面止血,缝合甲状腺组织缺损部位,同时留置颈部引流管以排出术后创面渗血渗液,我们采用胶原海绵填充甲状腺手术缺损部位,治疗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可以减少创面出血与术后创面渗液,有利颈部外观保持与术后恢复.报道如下[1].

  • 胶原海绵的结构分析

    作者:关静;武继民;叶萍;陈丽娟

    用SDS-PAGE法对胶原海绵进行了较全面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酶解法制备的胶原海绵除含有α、β、γ组份以外,还含有分子量高于γ及分子量低于α的组份;其中γ组份是α组份的三聚体,β组份是α组份的二聚体,符合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胶原海绵的γ组份及分子量高于γ的组份含量约是明胶标准品的两倍,分子量低于α的组份含量较少,与胶原蛋白的组成特征相符。

  • 胶原海绵医治体表出血创面的动物实验观察

    作者:武继民;苗明山;关静;张西正;李瑞欣;叶萍

    目的检测胶原海绵的类型及其对体表出血创面的影响;方法利用酸碱法从牛腱提取精制可溶性胶原蛋白,冻干制成海绵状止血材料,用SDS-PAGE电泳分析胶原海绵的成分;观察用此胶原海绵治疗家兔耳部出血和体表感染创面止血情况;结果由Ⅰ型胶原蛋白组成的胶原海绵不仅止血时间短、减少出血量, 而且能促进创面愈合;结论胶原海绵可作为创面止血修复材料.

  • 胶原海绵作为止血和创面敷料的临床实验

    作者:武继民;李荣;王岩

    目的本文就医用吸收性胶原海绵(简称胶原海绵)和明胶海绵在出血创面治疗上进行详细的临床实验对比.方法对收治的164例出血创面患者,按住院顺序和创面类型(急性、手术止血和残腔填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胶原海绵治疗,而对照组用临床上常用的明胶海绵.根据创面止血愈合时间及其疗效评价等级标准,判定两组间的差别.通过分析两种材料的组分组成差异,评价创面止血与修复作用.结果 87例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7 %(85/87),明显高于77例对照组的62.3 %(48/77);实验组各类型出血创面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结论由I型胶原组成的胶原海绵与含有较多低相对分子量组分的明胶海绵相比,是临床上较优异的创面止血与修复材料.

  • 复合生物敷料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对大鼠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英华;董为人;陈清元;赵冰雷;邹仲之;肖应庆;胡国栋;仇新霞

    背景:作者在对人发角蛋白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出了一个伞新的组织工程学概念--在体,原位组织工程.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拟以人发角蚩白-胶原海绵为支架,复合一种可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探讨其在体内原位诱导周围组织细胞构建真皮的可行性.目的: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敷料内层,复合包裹药物虎杖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载体,制各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材料,观察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12在南方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完成.材料:选用雄性SD大鼠15只制备烧伤动物模型,将模型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方法:①将在体内具有慢、中、快3种吸收速度的人发角蛋白组分材料编织成网孔为1 mm×1 mm的网格,与从牛跟腱中抽提Ⅰ型胶原溶液混合后放入模具,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海绵状膜(作复合内层敷料).②用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与药物虎杖一同成膜,制备药物缓释载体膜(作复合外层敷料).③用SD大鼠制备深Ⅱ度烧伤动物模型,烧伤后3 d做清创处理,清创后实验组用与创面相同大小的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敷料覆盖创面,阳性对照组用戊二醛猪皮覆盖创面.阴性对照组为单纯无菌纱布覆盖.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标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计算7,14,21 d愈合率.②于覆敷料后1,2,4,6,8周切取整个刨面及其周围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肉牙组织生长情况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生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形态.结果:①实验组创面覆盖后渗出明显减少且保持一定湿度,而阳性对照组创面较干燥: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阴性对照组提前(P=0.000);创面在7,14,21 d的愈合率均较阴性对照组高(P=0.000),且实验组在14 d的愈合率较阳性对照组高(P<0.05).②覆敷料后2周,光镜下观察可见创面肉芽组织中有较细小的胶原纤维填充创面.实验组较其他2组明显.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第2周,实验组创面真皮基质中,Ⅰ型胶原呈棕黄色细密条带状;且有少量破染成棕黄色细丝状的弹性纤维,阳性对照组不明显,而阴性对照组中弹性蛋白无阳情表达.第8周,3组创面均愈合良好.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胶原纤维束改造塑形,无瘢痕形成趋势.阴性对照组真皮层组织排列紊乱.结论: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内烯酸羟乙酯/虎杖复合生物敷料可促进深Ⅱ度烧伤实验大鼠创面的愈合.

  • 硬膜替代材料胶原海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7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曹胜武;傅震;耿晓增;鲁艾林;陆小明

    为了解硬膜替代材料胶原海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预后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计算机随机抽取本院2004-01/2005-04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207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胶原海绵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3例,胶原海绵组12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80~1.200或t=1.899,P均>0.05);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胶原海绵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3.2%,10.8%,χ2=4.902,P<0.05),术后颅内感染率、癫痫发生率两组基本相似(χ2=0.009~0.048,P均>0.05).表明胶原海绵作为硬膜替代材料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以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而颅内感染及癫痫发生率并不会增高.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的制备及其在齿槽外科的应用

    作者:刘冰;詹春华;彭燕豪;叶春婷;梁佩红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对牙科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2004-03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和口腔科完成.首先用Ⅰ型胶原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壳聚糖配制成混合物,冷冻干燥成复合胶原海绵备用.收治60例错(牙合)畸型患者需行牙齿对称减数进行正畸治疗,共计对称拔除双尖牙212颗、磨牙14颗.左侧为实验组牙槽窝置入复合胶原海绵,右侧为对照组置入医用明胶海绵.记录拔牙创面止血时间,观察术后2,7 d拔牙面创愈合情况.结果60例236颗牙拔除后的止血时间,实验组(45.9±12.8)s,对照组(89.0±16.4)s.实验组2 d拔牙创面愈合78例(66%)、7 d拔牙创面愈合117例(98%);对照组2 d拔牙创面愈合25例(21%)、7 d拔牙创面愈合95例(79%).实验组创面愈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合胶原海绵的止血效果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明显优于明胶海绵.

  • 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秦国强;王冠;严程芬;彭才祖;施波;黄卫民

    背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需要保持硬脑膜的完整性,人工硬脑膜是目前常见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寻找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探索的方向。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采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不缝合情况下修补硬脑膜缺损,32例采用常规硬脑膜在严密缝合下修补硬脑膜缺损。观察两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 监护时间、总的住院天数;开颅血肿清除到颅骨修补的时间间隔、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硬脑膜破损及修补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结果与结论:两组均能达到减压目的。两组之间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 监护时间、总的住院天数、硬脑膜修补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时间、颅骨修补硬脑膜破损、颅骨修补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低于常规硬脑膜组(P <0.05)。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在充分发挥减压作用,维持脑功能,缩短手术时间的优势上,能达到和严密缝合硬脑膜同样的效果,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

  • 胶原海绵复合人脂肪干细胞促血管新生

    作者:薛静娴;陈绪;许岩磊;任伟业;李燕;张宇轩;姚昶

    背景:研究发现,脂肪干细胞胶原复合物可促进脂肪干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成熟,并可促进血管新生.目的:探查胶原海绵复合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①实验组将人脂肪干细胞接种于胶原海绵上,以细胞单独培养为阴性对照组,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黏附率;培养第2,4,6天,检测细胞增殖与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②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暴露孵育7d的鸡胚尿囊膜,分4组,空白组向尿囊膜加入0.2 mL无菌PBS,脂肪干细胞组加入0.2 mL 2×108 L-1第3代脂肪干细胞悬液,胶原海绵组加入胶原海绵,复合组加入2×108 L-1第3代脂肪干细胞悬液0.2 mL与胶原海绵.孵育7d后,测定尿囊膜周围微血管计数.结果与结论:①细胞黏附率:脂肪干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的黏附率为(93.04±0.67)%;②细胞增殖与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实验组培养第6天的细胞增殖A值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第4,6天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③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脂肪干细胞组、胶原海绵组、复合组微血管计数高于空白组(P<0.05),复合组高于脂肪干细胞组、胶原海绵组(P<0.05);④结果表明:脂肪干细胞与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复合有良好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脂肪干细胞增殖与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

  • 胶原海绵和温敏型Ⅰ型胶原细胞相容性比较

    作者:温俊娜;吕安林;张荣庆;胡艳;孟晓雪;宋延彬

    背景:因心脏结构高度复杂、心肌组织有很高的机械顺应性,心肌组织工程对材料的要求高.以往研究表明Ⅰ型胶原和胶原海绵材料均适宜心肌细胞生长及分化.目的:拟进一步对比观察胶原海绵和温敏型Ⅰ型胶原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为心肌组织工程选择更理想的载体材料.设计、时间及地点: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实验室2007-03/10完成对比观察设计的实验.材料:胶原海绵由上海其胜制剂有限公司提供;温敏型Ⅰ型胶原由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提供.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复合于胶原海绵和温敏型l型胶原材料,共同培养7 d,分别于培养第1,3,5和7天取材.主要观察指标:扫描电镜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及附着情况;MT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扫描电镜检测显示温敏型Ⅰ型胶原材料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黏附优于胶原海绵材料,细胞在Ⅰ型胶原材料中生长连接成片,表面有大量分泌颗粒.②MTT检测表明在培养第1,3,5,7天温敏型Ⅰ型胶原材料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活性(吸光度值)及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均高于胶原海绵材料(P<0.01).结论:温敏型Ⅰ型胶原体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优于胶原海绵.

  • 林蛙皮胶原/壳聚糖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质

    作者:卢静;王雨佳;凌炜诗;陈旻骁;李长红;关爽;邓旭明

    背景:林蛙是中国珍稀的药用动物,林蛙皮是林蛙取油后的废弃物,其胶原蛋白含量丰富且量大、无污染和疫病危险,具有开发成为胶原海绵的潜力,但目前尚未见林蛙皮胶原海绵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目的:对林蛙皮胶原海绵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考察林蛙皮胶原海绵的物理性质及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利用壳聚糖和戊二醛对林蛙皮胶原蛋白海绵进行改性,以壳聚糖与胶原蛋白质量比(1:1、1:2、1:4)、戊二醛浓度(1%、1.5%、2%)为实验因子,以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吸水倍数、机械性能和热变性温度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林蛙皮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观察林蛙皮胶原蛋白海绵表观形貌.将9种林蛙皮胶原蛋白海绵分别与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①确定林蛙皮胶原海绵的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与林蛙胶原蛋白质量为1:1,戊二醛浓度为1%,在该条件下,林蛙皮胶原海绵的吸水倍数为5.22,断裂伸长率为10.96%,热变性温度为81.24℃;此条件下的林蛙皮胶原海绵孔径200-400μm,网孔大小基本一致,排列有序;②除壳聚糖与胶原蛋白为1:4、戊二醛浓度为1%或5%的林蛙皮胶原海绵外,其他林蛙皮胶原海绵对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活性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细胞的活性和生长;③结果表明,林蛙皮胶原海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关节软骨细胞复合胶原海绵异位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的可能性

    作者:白建萍;廉凯;徐建强;彭磊;孟国林

    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细胞与胶原海绵在体外复合培养以及体内植入后异位成软骨情况.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取第三代细胞以3×107/ml密度均匀接种于胶原海绵中,分别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在载体材料上生长增殖情况;将体外培养10d的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术后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结果软骨细胞均匀分布于胶原海绵的孔壁和网眼内,并可分泌基质样物;复合培养物体内植入12周后可以形成新生透明软骨组织.结论胶原海绵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生长的支架载体,异位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软骨组织.

  • 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结合臭氧修复颅脑损伤

    作者:曲虹;赵明光;梁英;赵丽萍;李晓红;王莹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人工硬脑膜是目前常见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寻找理想的人工硬脑膜是神经外科探索的方向.目的:观察并分析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和臭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60 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修补和臭氧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患者中2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弥漫性脑肿胀,1例死于脑损伤合并多器官衰竭,2例因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疝术后植物生存,其余 55 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术后2例出现切口局部皮下积液,予穿刺抽吸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术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未行特殊处理,动态复查头颅CT显示积液逐步吸收减少.头颅CT 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28例患者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时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恢复较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表明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和臭氧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充分发挥减压作用,维持脑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相容性好,能够较好的与正常硬脑膜融合,保护脑皮质,为后期颅骨修补创造有利条件.

  • 组织工程化颌下腺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佳细胞浓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学新;宫相芹;王玉新;周青;邓春富;王绪凯

    目的:研究颌下腺细胞与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中,细胞接种浓度对复合培养物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鼠颌下腺细胞,并传代至第2代,细胞计数,按细胞浓度为10,20,30,40,50,60,70×106/ml接种于5 mm×5 mm×2 mm胶原海绵表面,并置于24孔培养板内,形成颌下腺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继续培养,于接种细胞后1, 3, 5,7 d取材;HE染色、免疫组化、扫描电镜观察及细胞计数检测等,评价颌下腺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物形成的佳细胞接种浓度.结果:50,60,70×106/ml细胞浓度的复合物中颌下腺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伸展及生长良好.10,20,30,40×106/ml细胞浓度的复合物中颌下腺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增殖分化及生长较差.细胞计数显示接种7 d时,各组材料细胞数均只有104/ml数量级,50,60,70×106/ml接种浓度时,细胞粘附数量是10,20,30,40×106/ml的2倍.结论:颌下腺细胞与胶原海绵复合培养佳接种细胞浓度为50×106/ml.与其它组织细胞复合培养的佳接种浓度相似.

  • 正交试验法提取鼠尾腱胶原工艺的优化

    作者:宋唯一;刘国民;袁海波;彭传刚;徐坤;殷德辉;曹洪倩;李娟

    目的:探讨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对鼠尾腱胶原提取的影响,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的提取工艺,提高胶原提取效率.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鼠尾,采取酸溶法提取鼠尾腱胶原,观察不同浸提时间(12、24、48、72和96 h)、乙酸浓度(0.10、0.25、0.50、0.75和1.00 mol·L-1)及料液比(g∶mL)(1∶5、1∶10、1∶20、1∶40和1∶80)对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判断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的佳工艺参数.通过SDS-PAGE电泳实验、单宁酸沉淀实验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等对提取的胶原进行鉴定.结果:单因素分析,胶原提取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随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正交试验,鼠尾腱胶原提取的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72 h、乙酸浓度0.5mol· L-1、料液比为1∶40.SDS-PAGE电泳显示,样品为Ⅰ型胶原,单宁酸沉淀实验显示胶原降解程度低,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胶原结构完整.样品氨基酸含量测定符合胶原蛋白的成分特征.中性胶原溶液在37℃时能够形成固态胶原凝胶,胶原凝胶经过碳化二亚胺(EDC)交联后,扫描电镜下显示内部相互连接,构成孔径适中的蜂窝状多孔结构.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鼠尾腱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得出浸提时间、乙酸浓度及料液比等因素的佳工艺参数,有效提高了鼠尾腱胶原的提取效率.

  • 胶原海绵在乳腺良性肿瘤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于志强;韩彬;魏颖;李志旺;杨忠耀;蓝天;韦伟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在门诊乳腺良性肿瘤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行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200例,其中100例术式为切除肿瘤后,行胶原海绵充填消灭残腔为试验组;对照组100例为传统手术方式,即切除肿瘤后,缝合创腔周围乳腺组织消灭残腔.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短,切口感染少,皮下血肿少,疗效评价高.结论:胶原海绵在门诊良性肿瘤切除后乳房重建中有价值.

  • 三维载体培养下离心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蒋斌;郑明辉;张斌;郝朦尘;张喜

    目的:观察在不同大小离心力作用下三维载体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长情况.方法:取大鼠第3代BMSCs种植于胶原海绵支架,分为对照组(0 r/min)、200 r/min组、500 r/min以及800 r/min组;实验组给予相应转速的离心力刺激,对照组同步置于除离心外相同的环境中;利用CM-Dil活细胞膜染色观察BMSCs与海绵支架的相容性,检测不同时相下端粒酶浓度,H-E染色评价BMSCs的生长情况.结果:BMSCs种植后存活,沿胶原海绵支架表面和空洞生长;端粒酶浓度在第15天内均递增,在第57天内均下降,且200 r/min和500 r/min组增高值>对照组,800 r/min组<对照组;H-E染色显示200 r/min和500 r/min组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以500 r/min组多,而800 r/min组明显减少.结论:较低转速(200 r/min与500 r/min)的离心力可促进BMSCs增殖,而过高转速(800 r/min)的离心力抑制BMSCs增殖,且在500 r/min干预5d时细胞的生长活性强.

  • 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胶原海绵支架的相容性

    作者:李晓童;支运霞;张喜;杨向群;李玉泉;李子付;张传森

    目的:研究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情况,探讨ADSC和胶原海绵的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处的脂肪组织,经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后分离培养大鼠ADSC,观察分析第3代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表达,将第3代细胞种植到胶原海绵支架上,采用CM-Dil特异性的细胞膜染色和切片H-E染色,评价大鼠ADSC与胶原海绵的相容性.结果:ADSC呈长梭形或多角形,细胞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漩涡状生长.第3代细胞在第4、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天到达平台期.细胞免疫荧光显色显示CD13、CD29、CD44均为阳性.种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体外培养,细胞存活,沿胶原支架表面和胶原海绵空洞生长,复合体体外培养的前3d细胞数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第5天和第7天细胞数量发生明显的增加.结论:大鼠ADSC与胶原海绵具有很好的相容性,ADSC和胶原海绵的构建物可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研究与应用.

53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