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의료위생장비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主办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8868
- 国内刊号: 12-1053/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本刊是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公开发行的全国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办刊宗旨:面向军队,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为军队卫生装备建设服务,为全国医疗器械事业服务。主要报道现代科学技术在医疗卫生装备上应用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报道医疗卫生装备的管理、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经验。读者群体为广大医护人员以及本专业内从事科研、教学、生产、使用、维修、管理、采购人员。
1.稿件要求:文章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统计学分析符合表述规范,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2.字数:专题研究、研究与设计、综述类文稿字数一般不超过7 000字,技术保障类文稿2 000字左右为宜,其他文稿4 000~5 000字为宜。
3.文题:文章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尽量避免使用外文缩略语。
4.作者及单位:每篇文章应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并列在最前面,若为多名作者,则其他作者名在第一作者后按顺序排列。应列出并标注所有作者的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应具体到科室。
5.摘要:(1)字数请控制在200~400字,并有对应的英文。(2)研究与设计、医械应用与质控论文摘要撰写格式为报道式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题研究、学术论坛、技术保障栏目论文摘要撰写为报道式或指示性摘要。综述类栏目的摘要请撰写成指示性摘要。
6.关键词:(1)每篇论文选取关键词5~8个;(2)尽量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或公知公用的专业术语、规范词。
7.单位: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8.照片及图片:电子版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9.图表:图表随正文列出,每幅图表应冠有图题和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表格统一使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
10.参考文献:文献尽可能使用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在10~30条。
11.基金论文:论文如获某种研究基金资助,请在文首或文末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凡基金课题资助论文本刊优先发表。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影响因子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发文量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医疗卫生装备官网?
其官网网址为:http://www.ynws.cbpt.cnki.net。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怎么投稿?
期刊采用网上投稿的形式,可以登录期刊官网进行投稿。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影响因子?
期刊的(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5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85。
-
医疗卫生装备期刊都会查重吗?
期刊是正规刊物,投稿后会进行查重。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机控制系统设计
目的:设计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机的控制系统,为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机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C8051F31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电源电路、负载驱动电路、空气压缩机驱动电路等外围控制电路,结合变压吸附制氧原理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实现了微型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的稳定、自动运行,产氧体积分数符合设计要求.结论:该控制系统具有简单方便、稳定可靠的优点,对变压吸附制氧机的小型化研究及研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安全存储研究
目的:构建医疗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提升医疗信息存储共享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结合区块链存储技术和云数据库设计一个安全、高效的分布式医疗数据存储方案.区块链中存储医疗数据的元数据和数据提供者签名,保证医疗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云数据库中存储医疗数据的完整记录,利用云数据库特性保证医疗数据的共享便利性和可扩展性.结果:该方案既可以实现医疗数据防篡改和分布式存储的需求,又可以保证患者对医疗数据的权限控制,还可以实现第三方用户对医疗数据的共享使用.结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医疗数据存储是解决当前医疗数据安全共享问题的可行方案.
-
自体血液回收机滚压泵泵距原位监测方法的研究
目的:针对自体血液回收机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滚压轴调节螺母松动的现象,研究滚压泵泵距原位监测方案.方法:将薄膜压力传感器黏接在泵槽内壁,通过滚压力和泵距参数的对应关系,对泵距参数进行反演,实现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泵距原位监测.将铝箔裁剪并与另一绝缘片一同粘贴在泵槽内壁,测试泵距间的分布电容,并设计LC振荡器获得共振频率,根据分布电容和共振频率进行泵距测算,实现基于分布电容的泵距原位监测.结果: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泵距原位监测方法测量的泵距参数稳定、波动量小,且能对超限距离进行报警;而基于分布电容的泵距原位监测方法获得的测试结果波动大,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泵距参数.结论: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泵距原位监测方法实用、可行.
-
运血车血库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的仿真分析
目的:研究运血车血库内气流组织运动特性,了解温度分布规律,为改善与优化血库内部蒸发器及血筐的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建立运血车血库内三维空气流动与传热计算的数学模型,应用k-ε紊流方程模型对血库内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仿真模拟和数值计算.结果:血库内气流速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在1m/s左右,两血筐中间区域形成的漩涡能有效地带动血筐周围空气流动.从温度分布结果可以看出,血库温度分布均匀,血筐所在区域温度偏差小于1℃,满足全血或悬浮红细胞存储标准要求.结论:该运血车血库内部蒸发器及血筐的布局合理,能有效保证运输过程中全血或悬浮红细胞的质量.
-
视觉反馈姿势调节能力检测系统的练习效应研究
目的:通过重复测验的方式,探究视觉反馈姿势调节能力检测系统是否存在练习效应,从而验证该系统的测试稳定性,拓展其应用范围.方法:在某军医大学男性本科学员中选取25名健康青年作为被试者,利用视觉反馈姿势调节能力检测系统进行测试.每次测试需完成前倾位、右前倾位、右倾位、右后倾位、后倾位、左后倾位、左倾位、左前倾位、圆心共9个方位的测试.2名被试者组成一组,交替进行,每名被试者测试10次.统计不同倾斜方向上动态姿势调节的调节时间、精确度和稳定性.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测试指标中分别有不同方位存在练习效应.左倾位点在精确度、稳定性、调节时间上均有明显提升,而前倾位点、右前倾位点及左后倾位点的10次测试成绩在3个指标上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该系统在前倾位点、右前倾位点及左后倾位点的测试成绩无练习效应产生,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机体姿势调节能力,在实际运用时无需提前进行练习即可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发现了存在练习效应的位点,为视觉反馈姿势调节能力检测系统在运动康复医学领域的运用提供了可能.
-
一种眼轴长度测量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目的:设计一套眼轴长度测量系统,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该系统获取眼轴长度及眼组织内各界面之间的位置信息.方法:采用中心波长为1060 nm、半波宽度为50 nm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SLD)作为系统光源,基于光学相干技术搭建测量光路,并设计测量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测量光路和测量控制系统组成.通过计算机编程驱动运动控制卡实现系统控制,由步进电动机带动调焦透镜进行同步位移实现焦点同步,使用数据采集卡实现快速采集,结合位移编码器实现高精度测量.测量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卡传输至计算机处理并显示.结果:通过自制测试模块进行系统测量实验,准确测得了测试模块不同反射界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且精度在微米量级.对人眼进行了初步测量实验,获得了眼轴长度及眼组织内各界面位置信息,结果与超声测量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设计的眼轴长度测量系统利用焦点同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眼轴长度的测量,为眼科疾病的诊治等提供理论依据.
-
基于Eclipse Scripting API的放疗计划DVH 评估软件的开发
目的:开发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评估软件,使放疗物理师能对放疗计划DVH进行自动化评估.方法:利用Eclipse软件内置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Eclipse Scripting API进行开发,以Eclipse功能插件的形式运行,检索和读取放疗计划危及器官和计划靶区的DVH信息,并与评估标准进行比较,生成评估结果.结果:DVH评估软件能在1.0~1.5 s内完成一个放疗计划(包含全部危及器官和计划靶区)的DVH评估,得到精确的评估结果.结论:利用DVH评估软件能够快速、高效、精确地评估放疗计划的DVH,减少了评估用时,提高了放疗物理师制订放疗计划的工作效率.
-
基于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的S100B蛋白新型检测试 剂和仪器的研究
目的:研发一种S100B蛋白新型检测试剂及仪器,为颅脑创伤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S100B蛋白单克隆抗体与生物素(Biotin)、S100B蛋白抗体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链霉亲和素与羧基磁珠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联并稀释,制备R1、R2、R0试剂,再用校准品稀释液稀释S100B蛋白抗原制备校准品.S100B蛋白新型检测仪器由试剂模块、反应模块、清洗模块、检测模块4个部分组成,具体由试剂盘、样本盘、磁微粒盘、装载台、反应盘、清洗盘和检测盘构成.结果:成功制备了用于颅脑创伤患者S100B蛋白检测的新型试剂,研发了配套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实现了加样、反应、清洗、检测的模块化和自动化.经过临床测试,该试剂和仪器可以准确获得S100B蛋白的浓度.结论:S100B蛋白新型检测试剂和仪器可以提供S100B蛋白的快速批量检测,将为颅脑创伤病情的判断提供重要保证.
-
机器学习算法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阐述了机器学习的定义及分类,介绍了决策树、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等经典算法,重点分析了机器学习在疾病预测、疾病辅助诊断、疾病预后评估、新药研发、健康管理、医学图像识别等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机器学习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可拓展到病案推理、药物警戒等方面,对于进一步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
天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天然生物材料的特性及其对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蛋白质类生物材料、 多糖类生物材料、 脱细胞组织衍生生物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后指出了天然生物材料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为天然生物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以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CereTom移动CT故障分析与处理
介绍了CereTom移动CT的结构,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移动CT两侧履带行走不一致、扫描过程中机器自行断电、不能连续扫描等故障维修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更换步进电动机、更换电池组保护电路、除尘保养等排除方法,保证了临床使用安全,为其他维修人员维修同类设备提供了指导.
-
HAMILTON-C1呼吸机典型故障维修4例
介绍了HAMILTON-C1呼吸机的4例典型故障,从故障现象入手,结合呼吸机的结构特性、电路气路原理、显示屏界面信息、故障代码提示等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排除方法,指出了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日常维护保养的方法,对保养和维修此型号呼吸机具有指导意义.
-
放射治疗专用热塑体膜打孔器的初步临床 应用研究
目的:解决当前放疗热塑体膜打孔效率低、危险因素高等问题.方法:根据临床定位制模的实际需要,研制了一种放疗专用热塑体膜打孔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共选取400例需要做体膜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美工刀和本文研制的体膜打孔器2种方式进行开孔.每个体膜均开3个矩形孔,记录开孔的时间及体膜损坏个数,得到2种开孔方式的时间差异和体膜损坏率;统计患者对开孔部位感觉舒适的体膜个数,计算舒适度.结果:体膜开孔过程的平均时间:体膜打孔器(18.00±7.53)s远远小于传统美工刀(116.15±38.83)s,相比传统美工刀的开孔方式,体膜打孔器的开孔效率提高了84.5%;体膜损坏率:体膜打孔器为0.0%,传统美工刀为11.5%;患者舒适度:体膜打孔器为88.0%,传统美工刀为43.5%,3个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研制的体膜打孔器明显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舒适度,使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5种常用敷料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的 网状Meta分析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5种常用敷料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以dressing、bandage、decubitus ulcer、pressure sore、bedsore、pressure ulcer、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敷料、贴敷、绷带、压疮、压力性溃疡、压力性损伤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lsevier、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ADDIS 1.16.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研究(2443名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5种敷料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疗效概率排序表可知液体敷料、泡沫敷料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效果较好.结论:液体敷料和泡沫敷料预防高危风险患者压疮效果优于其他敷料.
-
建筑条件受限情况下ICU功能氧舱群筹建探讨
目的:为建筑条件受限的医疗机构建设符合高压氧学科发展目标的氧舱提供借鉴.方法:确定南京明基医院高压氧学科发展目标和拟筹建氧舱的技术性能目标,分析备选氧舱设置建筑条件及宜选舱型,选型大割圆柱体、平面封头、平移门、平面底型加压氧舱(简称"平底型氧舱")后进行针对性地三舱七门式ICU功能氧舱技术参数设计和基建设计.结果:在条件受限的建筑内成功建成直径为3600 mm、总长度为19600 mm的平底型三舱七门式ICU功能氧舱;氧舱平面封头设置见光宽度为1050 mm的平移舱门;氧舱可同时容纳36名座位患者或13名病床患者.结论:拟建氧舱在建筑条件受限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氧舱选型及技术参数、基建设计,可建成符合高压氧学科发展目标的高压氧舱.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的建设和教学探索
目的:探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的建设和教学模式,以便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工程学科人才.方法:基于实验室现有条件,构建涉及医学仪器操作、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程序模拟仿真的综合训练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协作意识和专业素质.结果: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和医学程序的实际处理技能得到大大提高,就业和创新能力得以显著提升.结论:专业实践综合训练平台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将来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质子治疗相关设备技术特点分析
介绍了质子治疗的特点和其治疗过程及不同设备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加速器、束流传输系统、治疗舱等主工艺设备选择的各种影响因素及质子治疗中心建筑功能设计要求,指出了主工艺设备的选型、布置与质子治疗中心建筑方案、功能要求的关系,并展望了质子治疗设备的未来应用前景.
-
呼吸机运行可靠性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提高呼吸机的运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影响其运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如关键配件故障、参数漂移、人为原因对运行可靠性的影响.结果:根据对呼吸机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设备配件的升级更换、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提高了呼吸机运行可靠性的应对措施.结论:通过对设备状态的维护、基于设备运行时间的周期性维护、隐性故障的定期巡查以及有效的故障排除措施等方面提高了呼吸机的运行可靠性.
-
产前超声在胎儿外耳畸形筛查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胎儿外耳的正常解剖结构和胚胎发育特点,分析了超声检查在胎儿外耳畸形诊断中的现状,阐述了超声检查胎儿外耳畸形的时间窗、外耳畸形产前的超声表现、外耳畸形作为某些染色体异常的敏感性指标等关键性问题.指出了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促使包括胎儿外耳畸形在内的其他微小畸形的准确诊断成为可能,胎儿外耳畸形筛查在产前超声筛查中应该得到推广和普及,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联合应用DTI与DKI技术对轻度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 变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对轻度慢性酒精中毒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6例已确诊MBD患者作为MBD组,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采用DKI与DTI技术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扫描.观察利用DTI扫描得到的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DKI扫描得到的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及三者单独与联合诊断MBD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BD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压部及体部的FA均小于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D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及压部的ADC均大于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部的ADC小于健康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D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及体部的MK均小于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压部的MK均大于健康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终临床诊断结果比较,FA、ADC、MK诊断MB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90.9%、92.3%,92.8%、83.3%、88.8%,94.1%、88.8%、92.3%,三者联合诊断MBD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2%、86.5%、93.1%.结论:DTI及DKI技术均可以敏感地检测到慢性酒精中毒MBD的微观病理改变,且联合应用FA、ADC、MK诊断可提高对MBD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降低误诊率.
-
总蛋白测定对钙测定干扰分析
目的:分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TP)测定对钙(Ca2+)测定产生干扰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消除措施.方法:使用日立LABOSPECT 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测定同一混合血清标本Ca2+水平8次,测定结果R的均值作为参照值.测定TP之后,使用另外的比色杯测定Ca2+水平,结果为T1;不更换比色杯,常规清洗程序后测定Ca2+水平,结果为T2;不更换比色杯,多次清洗后测定Ca2+水平,结果为T3.测试结果与参照值相差5%及以上认为存在携带污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T1均值与参照值偏差小于5%(P=0.644),T2均值与参照值偏差达到16.042%(P=0.000),T3均值与参照值偏差小于5%(P=0.691).结论:在TP测定后测定Ca2+,可忽略试剂针携带污染对测量的影响,但比色杯携带污染的影响不可忽略.干扰原因有可能是TP测定试剂量相对较大,清洗不彻底导致2种试剂发生螯合反应.因此在测定Ca2+时,应避免使用TP测定后的比色杯或将比色杯彻底清洗,可有效消除干扰.
-
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 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院内98例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患者病灶数目、大小及强化特点等方面,并计算诊断准确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98例患者共113个病灶,其中<1 cm、1 cm≤病灶大小<3 cm、3 cm≤病灶大小<5cm、≥5 cm病灶分别为15、50、38、10个,位于肝左叶37个、肝右叶76个.MRI动脉期以高信号为主,门脉期和延迟期以低信号为主;CT动脉期以高密度特点为主,门脉期和延迟期以低密度或等密度特点为主.MRI扫描病灶可见包膜73个,其中边缘清晰56个,呈现完整环形强化;边缘欠清17个,呈现不完整环形强化.CT扫描病灶可见包膜68个,其中边缘光整49个,呈现明显环形强化;边缘模糊19个,呈现不完整环形强化.CT确诊99个病灶,准确率为87.61%;MRI确诊102个病灶,准确率为90.27%,二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CT检查,MRI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示病灶情况,能够更好地显示肝癌血供和包膜强化的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诊断手段.
-
肺追踪优化对射波刀Synchrony建模的价值
目的:探讨射波刀肺部追踪肿瘤直径的范围并分析利用肺追踪优化措施对降低Synchrony重建次数的价值.方法:选取152例肺部肿瘤患者执行肺追踪放疗,按肿瘤直径大小分为10 mm≤d<15 mm、15 mm≤d<20 mm、≥20 mm 3组.对肿瘤跟踪算法失败的目标分别采用偏移模式、调整跟踪范围、调整不确定性、二次脊柱追踪辅助定位和启用建议影像/主要参考影像进行优化处理,统计优化前后3组能通过Synchrony建模的患者,比较优化前后射波刀治疗过程中Synchrony模型重建的频率.结果:优化前后治疗执行系统能够正确识别肿瘤并通过建模的病例数由10 mm≤d<15 mm组3例(7.5%)、15 mm≤d<20 mm组24例(36.9%)、≥20 mm组43例(91.5%)改变为10 mm≤d<15 mm组8例(20%)、15 mm≤d<20 mm组53例(81.5%)、≥20 mm组45例(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治疗过程中不优化模型重建频率分别为3.67、1.48和0.47,优化后治疗模型重建频率分别为1.67、0.71和0.33.结论:综合采用肺追踪优化措施,能够降低Synchrony重建次数,对于肿瘤直径在15 mm≤d<20 mm左右的患者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于肿瘤小于15 mm的患者不建议执行肺部追踪放射治疗.
-
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患者腹围变化对摆位 误差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引导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的数据,研究患者腹围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宫颈癌VMAT治疗患者,治疗前记录腹围,行千伏级CBCT校正扫描,并进行在线匹配,记录治疗前摆位误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Pearson法分析腹围变化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腹围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16例患者第5周开始下降>3 cm,结束时平均腹围下降4.3 cm;患者上下、前后、左右3个方向上平均摆位误差均>3 mm,且有一个或多个方向误差>5 mm;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腹围下降增加摆位误差(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的P值分别为0.048、0.043、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14例患者腹围下降≤2 cm,摆位误差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均能达到精准性放疗要求.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期腹围下降明显时会影响摆位误差,特别是第5、6周,建议后期密切监测患者腹围变化,适当增加CBCT校正扫描次数,保证治疗精准化和优化.
-
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院内进行骨科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分别采用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及普通直型骨水泥注入器进行PVP.对比2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脊柱评分、病变椎体相对高度、Cobb角,术后1周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脊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及ODI脊柱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2组患者病变椎体相对高度及Cobb角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病变椎体相对高度及Cobb角均显著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远期效果明显,与普通直型骨水泥注入器对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ODI脊柱评分以及病变椎体相对高度,而且显著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
数字化导航技术在美学区牙种植即刻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导航技术在美学区牙种植即刻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即刻修复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院内美学区牙种植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航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即刻修复治疗,导航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数字化导航技术.比较2组种植耗时(种植体印模制取、设计加工、种植调改)、种植体偏移(颈、根部)、美学效果[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评分(white es-thetic score,WES)]及满意度.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航组种植体印模制取、设计加工、种植调改耗时和种植体颈、根部偏移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修复后PES、WES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导航技术可有效减少美学区牙种植即刻修复的种植耗时及种植体偏移,有利于提高患者牙的美学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防逆流纳米Ag-CHA-SiO2抗菌型导尿管体外生物 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防逆流纳米Ag-CHA-SiO2抗菌型导尿管(简称"抗菌型导尿管")的体外生物安全性,为后期的产品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GB/T 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进行细胞形态观察与MTT试验以评判抗菌型导尿管细胞毒性,0级和1级判定为无毒性材料;依据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抑菌环操作规范进行抑菌环试验以评价抗菌型导尿管的抑菌性能,抑菌环直径≥7 mm时即判定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结果:根据细胞形态观察与MTT试验结果,抗菌型导尿管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为无毒性材料;抗菌型导尿管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24±0.54)、(7.63±0.34)mm,均≥7 mm,具有抑菌、抗菌性能.结论:防逆流纳米Ag-CHA-SiO2抗菌型导尿管无细胞毒性、抑菌性能良好,体外生物安全性能符合要求,是良好的升级换代产品,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
未知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整体而言期刊的处理还是很快的,就是审稿期间中间有个专家拒审,过了审稿周期,也没有意见返回,编辑换了审稿专家,这个期间耽误了半个月,其余的还是很不错的。文章新颖,创新性强,录用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希望对需要投稿的朋友有所帮助。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审稿很快,编辑人很耐心,每次电话咨询都不厌其烦的进行详细说明,审稿专家也很专业,对于文章理解的很透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我感触颇深。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每次遇到问题,咨询编辑时,编辑都会很快的进行处理,并详细的做出结束,态度真的很好,外审专家也很专家,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很有建设性,文章要是有亮点,可以试着投稿,很赞。
-
未知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外审很快,专家给出了小修的意见,很专业,意见相对有建设性,编辑很负责,校稿非常仔细,对一些细节问题也进行了标注,希望期刊可以越来越好。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审稿流程还是很严格的,但是处理的很快,效率很高,编辑人很好,外审后,会打电话对格式上的问题进行说明,很感谢。
-
未知
录用情况:选择周期:审稿周期还是很快的,编辑很负责,审稿专家给出的意见很有建设性,第一次投稿就被收录了,还是很开心的,个人觉得文章选题新颖,创新性好,内容丰富,写作水平高,文章还是很好录用的。
期刊的工作人员都很认真,编辑审稿很仔细,打电话说明了文章的侧重点,我投的是生物防护防疫装备方向的文章,审稿专家还是很专业的,指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对文章修改很有帮助,很是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