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某地首株O139霍乱弧菌某些特征的研究

    作者:朱勇;刘松青;李子怀;刘彩莲;刘延清

    我国某地1996年6月从一名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首例O139霍乱弧菌,并将该菌与国内外菌株形态,生化和遗传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此菌株与国内外O139流行菌株具有相似的表型特性(Phenotype),形态,生化特性与O1群相似,但对弧菌抑制剂(O/129)不敏感,不被O1多价血清凝集;用已知的几种霍乱弧菌毒素基因探针与被测O139菌株DNA杂交,结果显示都具有ctx,zot,ace基因;PCR检测ctxA基因与O1群霍乱流行株具有相同的扩增产物;SDS-PAGE分析外膜蛋白所有O139菌株图谱相似;用16SrRNA基因探针与Bgl Ⅰ酶切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表明此菌株与中国及国外菌株分属于不同的核糖体基因型(Ribotype,RT),而且与当年的O1群流行菌株具有相似的RT型,推测该菌株可能是O1群的突变株,对新毒株O139的出现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应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一起军团菌病的暴发

    作者:贾力敏;刘少有;毛华;陈建平;宫仕梅;任红宇;万超群

    采用SDS-PAGE和EITB技术对北京郊区某工地一起民工军团病暴发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此次流行的传染源可能是地面积水中的细菌.这项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分析.

  • 清开灵注射液中杂蛋白的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王新彤;唐思园;卢建秋;史新元

    目的:建立清开灵注射液中大分子杂蛋白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三氯乙酸沉淀结合双缩脲法初步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杂蛋白的浓度,再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杂蛋白的分子量.结果:清开灵注射液成品中杂蛋白的分子量在3~7 KD之间.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检测清开灵注射液中的大分子杂蛋白.

  • 燕窝鉴别中的蛋白质电泳研究

    作者:林洁茹;董燕;周华;赖小平;王培训

    目的:探讨SDS-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应用于燕窝蛋白分离及燕窝鉴定中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印尼燕窝、怀集燕窝及常作为伪品的明胶、银耳、猪皮的蛋白质,进行SDS-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研究.结果:印尼燕窝与怀集燕窝在SDS-PAGE图谱上可见明显差异,而明胶、银耳和猪皮等伪品可见特征性蛋白条带.燕窝蛋白经等电聚焦电泳可见清晰的蛋白条带,且主要集中于酸性端.结论:SDS-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均可获得燕窝蛋白质的特征性电泳图谱,用于鉴别不同品种燕窝及掺伪燕窝是可行的.

  • 不同寄主的管花肉苁蓉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作者:陈培;郭玉海;王保民;翟志席

    目的:对5个管花肉苁蓉材料进行鉴别,探索可溶性蛋白电泳指纹图谱与鉴定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建立中药材电泳图谱库提供材料.方法:研究了不同寄主的5个管花肉苁蓉材料的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条件下的电泳特性.结果:不同寄主的管花肉苁蓉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图谱分辨率高,重现性强,其多态性条带为55.56%.结论:各个材料的电泳图谱可以相互区别.不同寄主管花肉苁蓉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图谱可作为种间鉴定的依据.

  • 基于纳升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广地龙中的蛋白质

    作者:董洪霜;张静娴;胡青;王艳春;孙健;张甦;于泓;冯睿;毛秀红;季申

    该文以新鲜广地龙(来源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为研究对象,采用SDS-PAGE法对广地龙总蛋白进行分离,并进行胶内酶切,利用纳升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研究广地龙中的蛋白质.采用Proteome Discoverer软件,检索环节动物门蛋白数据库(Annelida.fasta)鉴定蛋白.结果共鉴定到386个蛋白质,包括珠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纤溶活性蛋白等,大多数蛋白质与细胞结构、能量供给有关,纤溶活性蛋白、胍乙基磷酸丝氨酸蛋白酶可能与抗凝血或溶栓活性有关.利用PANTHER对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分类,KEGG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涉及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包括代谢途径、碳代谢通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糖酵解/糖异生通路,柠檬酸循环等54种.该研究为阐明广地龙的蛋白物质基础以及其功能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动物药僵蚕高温麸炒的科学合理性

    作者:马莉;王玄;马琳;王满元;仇峰

    该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僵蚕麸炒前后总蛋白含量的差异及炒制后黄曲霉素限量的变化,探究动物药僵蚕高温炮制的科学合理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水溶性蛋白质含量;SDS-PAGE法比较僵蚕生品及麸炒僵蚕的蛋白质差异性;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限量检查.结果显示生僵蚕的水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7.065±0.249) mg ·g-1,麸炒僵蚕的水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9.756±1.961) mg·g-1;生僵蚕的蛋白质电泳条带和麸炒僵蚕的电泳条带皆约为6条.在31.90,26.80,18.71,15.00 kDa左右分别有一个蛋白片段,生品丰度大于麸炒品;而在10.18,8.929kDa处条带麸炒品明显深于生品,即麸炒品蛋白丰度大于生品,推测可能是部分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多肽所致.生品中黄曲霉毒素G1,B1,G2,B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82,0.207,0.223,0.073μg· kg-1,而麸炒僵蚕中未检出.以上结果表明动物药僵蚕经过高温麸炒,蛋白质含量下降.这与炮制缓和药性的目的相吻合,而且僵蚕在麸炒过程中,通过炮制辅料的作用,毒性成分黄曲霉毒素完全被吸附,未检出毒性成分,增加了药材的安全性.麸炒僵蚕作为一种传统的炮制方法,具有科学合理性.

  • 小鼠铁调素1功能肽Hepc25的表达及纯化

    作者:赵述强;石振华;栗海峰;段相林;常彦忠

    目的 利用原核生物表达载体表达小鼠铁调素功能肽Hepc25,并对其进行纯化. 方法 选取编码25aa的Hepc25基因与硫氧还蛋白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中大规模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以RT-PCR法扩增小鼠Hepcidin1功能肽基因Hepc25,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pET-32a-Hepc25,再以pET-32a-Hepc25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融合蛋白,收集菌体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和SDS-PAGE法检测融合蛋白,优化融合蛋白高表达条件.依次利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肠激酶酶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纯化获得了目的蛋白Hepc25. 结果 成功构建了小鼠pET-32a-Hepc25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大肠杆菌BL21总蛋白量的28%,融合蛋白在33℃、120r/min、终浓度为0.2mmol/L的异丙基-13-D硫化半乳庶糖(IPTG)诱导8h的条件下表达量高,融合蛋白纯度达95%.融合蛋白经过色谱分离、酶切和HPLC分析,目的蛋白的纯度也达95%以上. 结论 利用原核生物表达载体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小鼠铁调素功能肽Hepc25,并筛选出了高表达的优化条件.

  • 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品系生物学特性及可溶性蛋白的研究

    作者:王飞鹏;黄恩炯;肖武;王光辉;高博;张灵玲;关雄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并对两品系的Ⅳ龄幼虫和成蚊的可溶性蛋白提取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比较,抗性品系的幼虫化蛹率明显提高,但羽化率无显著性差异.SDS-PAGE分析表明两品系的Ⅳ龄幼虫与成蚊蛋白条带均有明显区别:成蚊有分子量约为200 kDa的特异性条带,而幼虫则无;但两品系的幼虫、成蚊间的蛋白条带均无明显差异.

  • 钩虫抗原组份分析及其免疫反应性的研究

    作者:闻礼永;邓珊珊;任苏平;宋昌存

    应用SDS-PAGE和ELIB对十二指肠钩虫第三期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组份及免疫反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钩虫幼虫和成虫蛋白区带数分别为21条和19条.ELIB反应表明,钩虫幼虫和成虫特异性抗原组份为40~41 kDa和54~56 kDa.该结果为钩虫病免疫学及其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科学资料.

  • 两种片形吸虫成虫抗原组分分析及其免疫学鉴定

    作者:陈凤;艾琳;陈家旭;沈慧敏;赵银娇;刘榆华;陈绍荣;罗家军;罗天鹏;周晓农

    目的 应用SDS-PAGE对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成虫蛋白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性蛋白分子. 方法 分别收集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成虫,冰上研磨匀浆,提取上清蛋白,采用SDS-PAGE分析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差异蛋白组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特异蛋白组分. 结果 虫体蛋白经SDS-PAGE后采用Gel Doc XR+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图像进行高灵敏度分析,巨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成虫均有37条带,低灵敏分析显示肝片形吸虫成虫蛋白主要7条带,巨片形吸虫成虫蛋白主要有6条带,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103~70×103.Western blot检测巨片形吸虫有6条反应带,分别在150×103、100×103、75×103、50×103、34×103、23×103等位置;肝片形吸虫5条反应带,分别在55×103、37×103、34×103、23×103、15×103等位置.与血吸虫、囊虫、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的交叉反应蛋白为75×103、100×103、75×103组分(巨片形吸虫)和60.34×103组分(肝片形吸虫). 结论 肝片形吸虫成虫与巨片形吸虫成蛋白组成有差异不明显,抗原特异的蛋白在23×103、15×103等位置,且22×103~24×103组分占比较大(在在肝片形吸虫占48.4%,巨片形吸虫与77.3%).其特异的蛋白酶类有待经质谱分析后用于诊断抗原及疫苗研究,而15×103组分可能是肝片形吸虫特有的可区别于巨片形吸虫的蛋白.

  •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质分析

    作者:陈文碧;张锡林;王光西;许颖;张跃辉;佘俊萍;杨兴友

    目的分析和检测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特异抗原组分,为建立特异、敏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研制抗斯氏狸殖吸虫药物和疫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 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对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 SDS-PAGE分离出22条蛋白带, 其中主带8条,分子质量单位为13~64 ku,未见65 ku以上条带.Western blot显示20条显色带, 主带6条,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 13、18、22、28、35 和 64 ku.2-DE电泳分离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48个多肽斑点, 分子质量单位为14~70 ku,绝大部分分布于pI 3.10~7.14,少数分布于pI 8.78~9.85,在 pI 7.14~8.78之间几乎未见多肽斑点.Western blot分析出其中的10个主要多肽斑点能被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大部分为集中在酸性区域的小分子多肽. 结论斯氏狸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经SDS-PAGE电泳分离出的22条蛋白带中,有6条蛋白含量较高,能被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2-DE电泳分离出的48个多肽斑点中,有10个含量较高,能被斯氏狸殖吸虫病患者血清识别,大部分为偏酸性的小分子多肽.

  • 中国大陆不同地域阴道毛滴虫品系的研究Ⅱ蛋白质组分的SDS-PAGE分析

    作者:袁丽杰;高兴政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不同地域(北京、唐山、承德、九江)7株阴道毛滴虫可溶性蛋白差异.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VDS凝胶分析仪对7株阴道毛滴虫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结果SDS-PAGE分离出18~24条蛋白带,7虫株共同蛋白带15条.分子质量在100 ku以上者有2~6条,其余在16~97 ku之间.结论各地虫体蛋白质电泳图谱基本相似,但不同虫株蛋白条带数略有不同.

  • 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细胞膜、排泄-分泌抗原蛋白分子测定及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试验分析

    作者:王世海;熊美华;王秀珍;刘露霞

    目的研究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主要蛋白分子的抗原性和用于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蛋白组分和主要蛋白分子,用免疫印渍技术以弓形虫患者血清识别弓形虫各类抗原的免疫反应靶位.结果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细胞膜抗原和分泌代谢抗原的主要蛋白分子分别为85、52、38 ku;48、35、16、14 ku和158、95、27、15、13 ku及弓形虫患者特异性血清识别速殖子各类抗原的免疫反应靶位分别是32、40和27 ku.结论弓形虫速殖子各类抗原间存在各自独特的抗原决定簇和可被特异性记忆抗体识别的免疫反应受体.此对于提高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预防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阴道毛滴虫分泌型抗原电泳分析

    作者:郭步平;李宇飞;张建斌

    目的 研究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分泌型抗原,为阴道毛滴虫免疫诊断寻找特异性抗原. 方法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移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对阴道毛滴虫分泌型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 SDS-PAGE分离出9条蛋白带,分子质量单位为15.8~91.2 ku,其中主带5条;Western blot显示7条带,在17.0和37.2 ku处有2条带缺失. 结论 阴道毛滴虫分泌型抗原9条蛋白带中,有7条蛋白带特异性免疫反应较强,有望成为阴道毛滴虫免疫诊断的候选抗原.

  • 旋毛虫幼虫侵入胃上皮细胞后虫体与细胞蛋白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蕾;崔晶;田翔宇;陈梦欢;范思洋;陈雨;刘莉娜;姜鹏;王中全

    目的 观察旋毛虫幼虫对胃上皮细胞的侵入及侵入前后虫体与细胞蛋白的变化,筛选幼虫侵入相关蛋白.方法 将旋毛虫感染性幼虫接种至胃上皮细胞(SGC-7901)单层,37℃5%CO2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幼虫侵入情况;培养18 h后分别提取虫体与细胞蛋白,进行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 结果 旋毛虫幼虫培养6 h时已侵入细胞单层,18 h在幼虫头端与尾端可见鞘的形成.SDS-PAGE结果表明,幼虫与细胞共培养后比仅在培养基中培养的幼虫增加了3条蛋白带,减少了4条蛋白带;细胞与幼虫共培养后细胞蛋白增加了3条蛋白带,减少了2条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幼虫与细胞共培养后虫体蛋白多了3条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反应带(58、21、18 ku),少了3条反应带(98、86、31 ku);细胞与幼虫共培养后细胞蛋白多了6条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反应带(96、62、40、34、29、22 ku),少了2条反应带(98、15 ku). 结论 旋毛虫幼虫可侵入体外培养的胃上皮细胞单层;幼虫与细胞共培养后增加的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虫体与细胞蛋白可能是幼虫分泌的侵入相关蛋白.

  • 约氏疟原虫感染对小鼠红细胞膜蛋白组分及其与内皮细胞黏附力的影响

    作者:贾默稚;程眉荪;吴伟;齐永芬;鲁凤民

    [目的]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小鼠红细胞膜蛋白及受染红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脑型疟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提取约氏疟原虫感染的BALB/c小鼠红细胞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红细胞膜蛋白的变化.用内皮细胞株与小鼠红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受染红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SDS-PAGE显示约氏疟原虫感染后的小鼠红细胞膜蛋白中含有分子质量约137 ku组分,53/54 ku固有膜蛋白减少.与未感染对照组比较,受染红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强约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疟原虫感染可改变宿主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增强受染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力.这些变化可能与脑型疟的发生有关.

  • 艾蒿花粉主要变应原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作者:杨慧;刘志刚;韩庆国;侯穗波;梁桂珍

    目的对我国蒿属花粉中常见、重要的变应原艾蒿花粉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方法采用不同的提取液得到艾蒿花粉粗浸液,经饱和(NH4)2SO4分级沉淀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质组分,并用凝胶成像系统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Mr);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主要及次要变应原;通过DEAE-Cellulose DE-32离子交换层析(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gel chromatography)对艾蒿花粉变应原进行纯化.结果分离后得到20多种蛋白质组分,其中Mr为58×103、38×103、25×103、20×103、16×103等5个条带蛋白含量丰富;分离到的蛋白质组分中有9种蛋白能与确诊的蒿属花粉过敏患者血清中蒿属花粉特异性IgE结合,其中Mr为62×103、43×103、38×103的蛋白条带的结合率高;经纯化后仅得到Mr为62×103的主要变应原.结论艾蒿花粉的主要变应原Mr分别为62×103、43×103和38×103,层析技术可以对Mr为62×103的主要变应原成分进行纯化.

  •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成份免疫活性的分析研究

    作者:李速婷;刘鹏

    目的 分离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成份并分析其免疫活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这两种方法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成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该病毒主要有14种多肽成份,其中有有11种蛋白组成成份被禽流感多克隆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经免疫酶联反应后,在醋酸纤维膜上可以清晰看到棕色的条带.结论 在14种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蛋白中有11条具有抗原性和免疫活性.

  • 生物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初探

    作者:张蜀敏;王含彦;汤建才;李红林

    目的 探索开放式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以生化研究生阶段常用的层析技术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为开放性实验内容,由本科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立题,文献检索,实验操作等整个科研过程.结果 学生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全过程.结论 开放性实验为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分析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锻炼实验动手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14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