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中药泽泻中提取的化合物对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作者:吴维;刘继红;尹春萍

    目的 通过乙二醇与氯化铵诱导的大白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观察从中药泽泻中提取的三种化合物对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有效成分.方法 中药泽泻饮片,经药理学方法得到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化合物Ⅲ.50只Wistar雄性健康大白鼠,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空白对照组;B组:草酸钙结石成石组;C组:化合物Ⅰ实验组,在给予诱石剂的同时,每只大鼠每天灌胃化合物Ⅰ 1 ml,其他各实验组以此类推;D组:化合物Ⅱ实验组;E组:化合物Ⅲ实验组.各组在相同条件下饲养4周后,用代谢笼收集大鼠的24 h尿液检测24 h尿草酸(OX),Ca2+含量,断颈处死大鼠检测肾组织Ca2+含量,偏光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Von-Kossa's染色切片中草酸钙结晶大小,形态分布和肾小管损害程度.结果 C组24 h尿Ca2+(61.49±2.06)含量高于B组(37.23±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Ca2+(10.35±6.45)含量明显低于B组(49.20±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片可见少量草酸钙晶体沉积和肾小管轻度扩张.结论 从中药泽泻中提取的化合物I能显著降低肾组织Ca2+含量和增加草酸钙结石大白鼠24 h尿Ca2+的分泌量,明显降低草酸钙晶体在肾脏的沉积和减轻肾小管的损害程度,因而化合物Ⅰ是泽泻抑制尿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重要成分.

  • 仿生诱导骨促进兔横突间脊柱融合的研究

    作者:郭洪刚;刘静;刘海峰

    目的 探讨仿生诱导骨促进兔脊柱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成骨诱导化培养兔脂肪基质细胞、制备释放重组人骨形成发生蛋白(rhBMP)-2的壳聚糖/胶原蛋白/B磷酸三钙基质,联合生物凝胶+动态种植,构建仿生诱导骨;兔腰4~5横突间融合模型移植4组,A1仿生骨诱导骨;A2自体髂骨;B1 rhBMP-2的复合基质;B2空白支架.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新骨及诱导因子定量分析、手动触检,生物力学检查.结果 A1组骨性融合能力强,融合率、新骨面积、BMP含量及力学指标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次之,B1组新骨生长不明显,融合相对延缓.B2组未融合.结论 仿生诱导骨能强化骨诱导、传导效应,超越自体骨修复效果,促进脊柱融合.

  • 同种带瓣主动脉移植后影响供体组织钙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巩性军;李守先;庞昕焱;谷兴华

    目的 探讨同种带瓣主动脉移植后影响供体组织钙含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异基因组(冷冻组、治疗组)和同基因组.术后2、4、8、12、16周检测大鼠血液中T细胞抗原抗体(TCR)-а、β、CD28的表达.取出移植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物组织结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动脉壁CD34的表达,用原子火焰吸收法测定同种带瓣主动脉(AVH)供体组织钙的含量.结果 异基因组移植后TCR-а、β,CD28的表达水平均较同基因组明显增强(P<0.01).异基因组供体组织钙含量自移植后4周开始升高,同基因组各时点的钙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组于术后4、8周其供体组织钙含量(μg/g)为2856±79、3587±168;DC单抗治疗组为2176±210、3089±176;同基因组为860±60、870±50.结论 移植物钙含量与免疫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免疫抑制治疗可减轻免疫反应,延缓钙化进程.

    关键词: 主动脉 移植 抗体
  • 125Ⅰ粒子植入对荷人肉瘤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

    作者:王娟;任婕;隋爱霞;胡智慧;王玉龙;李庆霞;徐建彬

    目的 观察不同活度的125Ⅰ粒子植入对荷人纤维肉瘤裸鼠移植瘤的杀伤作用.方法 建立荷人纤维肉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2只,随机分为4组,移植瘤内分别植入为空源粒子,活度为14.8、22.2、29.6 MBq粒子各1颗.术后15 d,观察裸鼠存活率、皮肤放射性损伤、移植瘤体积及病理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低、中、高活度组存活率分别为75.0%、83.3%、100.0%和100.0%;实验组、对照组皮肤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活度组抑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反应程度:中、高活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对荷人纤维肉瘤裸鼠移植瘤有显著抑瘤效果,粒子活度为影响抑瘤效果和皮肤损伤的因素.

  • 聚乳酸羟基乙酸-泊洛沙姆纳米微粒作为siRNA载体的可行性

    作者:金忱;罗国培;陈卫;龙江;傅德良;倪泉兴

    目的 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泊洛沙姆(PLGA-Poloxamer)纳米微粒作为siRNA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乳剂溶解扩散法制备PLGA-Poloxarner纳米微粒,观察纳米微粒的物理特征,探讨不同制备条件对纳米微粒物理特征的影响,测定其对含siRNA片段的质粒DNA的包裹效率,检测释放的质粒DNA的结构稳定性,验证纳米微粒对质粒DNA的保护作用,测定其作为载体的基因转染效率.结果 PLGA-Poloxamer纳米微粒呈球形,粒径约为(210.1±24.3)nm,zeta电位为(-0.43 ±1.43)mV,包裹效率为31%.该微粒对质粒DNA有保护作用,释放的质粒DNA结构稳定,转染效率达28%.结论 PLGA-Poloxamer纳米微粒有望成为较理想的siRNA载体.

  • 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对大肠癌HCT116细胞株β-连环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周辉;王伟军;胡志前;石睿;蔡清萍

    目的 构建针对人β-连环蛋白(catenin)的腺病毒载体pAdHl-shβ-catenin-GFP,应用RNA干扰(RNAi)的方法,观察其在体内和体外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CT116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β-catenin的shRNA,并克隆至腺病毒表达载体AdH1-GFP上,制备针对β-catenin的腺病毒载体AdH1-GFP-shβ-catenin-GFP,与腺病毒骨架载体共转染293A细胞包装病毒,采用空斑法测定病毒滴度为5×109pfu/ml,感染HCT116细胞.应用Western bolt和报告基因检测HCT116细胞β-cmemn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活细胞数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建立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肿瘤体外成瘤能力,同时建立裸鼠HCT116细胞移植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针对β-catenin基因的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与AdH1-GFP组比较AdH1-shβ-catenin-GFP组在感染24 h和48 h HCT116细胞β-catenin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则下降50%(P<0.01).体内实验表明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β-catenin shRNA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1).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可有效降低β-catenin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活性.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及Apaf-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熊慧华;庄亮;熊华;于世英;黄梅

    目的 观察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对A549细胞中Apaf-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A549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72 h后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Apaf-1基因及甲基转移酶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paf-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各浓度的5-Aza-CdR处理A549细胞后,A549细胞的生长均呈抑制状态,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各浓度的5-Aza-CdR作用72 h后,A549细胞的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RT-PCR结果显示,5-Aza-CdR处理组中DNA甲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明显受抑,而Apaf-1基因的mRNA表达却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af-1基因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阴性对照组中未观察到上述变化.结论 5-Aza-CdR可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并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而使Apaf-1基因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重新表达.

  • 缺血后处理对法乐四联症患者的心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日;李钡;黄日茂;林国强;罗凡砚;罗万俊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法乐四联症患者的心肺保护作用.方法 将114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实验组同时给与缺血后处理.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ICU治疗时间、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以及乳酸代谢.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实验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51 ±31)h比(40 ±24)h,P<0.05],正性肌力药物剂量明显减少(11.8±8.0)与(5.6±5.0),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恢复更好,乳酸蓄积更少(35.1±14.0)与(53.0±36.1).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有心肺保护作用.

  • 尿道括约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陈园;杜广辉;蔡丹;胡卫锋;章慧平;谢冲;陈忠;袁晓奕;杨为民;叶章群

    目的 观察雌性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修复过程中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方法 制作气囊扩张模拟产伤的SD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2、4、6、8、14 d处死大鼠取出尿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IGF- Ⅰ和Ⅱ的mRNA表达,尿道括约肌无损伤大鼠为对照组.结果 IGF-Ⅰ mRNA在损伤后4、6、8、14 d表达,尤以第8天升高明显(P<0.05);IGF-ⅡmRNA在伤后4、6、8 d表达,以第6、8天升高明显(P<0.05);未损伤组无明显IGF表达.结论 内源性IGF-Ⅰ和Ⅱ参与尿道括约肌损伤修复过程,提示IGF对尿道括约肌损伤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表达T淋巴细胞毒性相关抗原-4水平的影响及受体机制

    作者:许长涛;姚咏明;李为民;邹一平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水平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C3H/HeN[(TOU样受体4(TLR4)野生型)]小鼠脾脏CD4+ CD25+Treg,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各细胞培养孔均加入可溶性抗CD3和可溶性抗CD28作为辅助活化剂.应用/不应用抗TLR4抗体预封闭CD4+CD25+Treg表面TLR4,观察HMGBl刺激CD4+CD25+Treg表达CTLA-4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HMGBl(0.1 mg/L)刺激CD4+CD25+Treg,CTLA-4在24、48、72 h表达水平(47.56±5.49、35.83±4.96和31.94±4.65)较正常对照组水平(79.42±2.79)均显著下降(P<0.01),以48、72h组下降尤为明显;不同剂量HMGBI刺激CD4+CD25+Treg48h其CTLA-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其中以0.1 mg/L和1 mg/L组表达水平(分别为33.34±4.00和29.90±4.30)降低幅度尤为明显.经封闭TLR4预处理后,给予HMGBl(0.1 mg/L)刺激24、48和72 h CD4+CD25+Treg表达CTLA-4的水平(90.39±8.80、93.13.4-4.80和80.29±4.31)均较对正常照组(71.03±4.34)显著增强(P<0.05或P<0.01);而不同剂量HMGBl刺激CD4+ CD25+Treg 48 h,仅以0.1 mg/L组能显著上调CTLA-4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HMGB1通过TLR4负向调节CIM+ CIY25+ Treg表达CTLA-4水平,从而影响Treg的免疫活性.

  • 缺氧启动子-1а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怀富;董秉政;韩从辉;郝林;詹明

    目的 检测膀胱癌组织中缺氧启动子(HIF)-1а的表达,探讨HIF-1а在膀胱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膀胱癌组织中HIF-1а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I临床特征及复发的关系.结果 30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а阳性表达,80例膀胱癌组织中有43例HIF-1а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占53.75%.其表达与肿瘤的大小、部位、数目、病理分级以及患者年龄无关,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结论 在膀胱癌中,HIF-1а的表达均明显上调,HIF-1а在膀胱癌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作者:陈庄洪;黄卫兵;蔡贤华;黄继锋;徐峰;刘曦明

    目的 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00对中国成人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对与临床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并对11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施行了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后方置入颗粒状松质骨.结果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冠状面上螺钉植入小外偏角(5.5±2.0)度,大外偏角(23.6±2.1)度,矢状面上螺钉植入小后倾角(14.9±2.6)度,大后倾角(25.6 ±2.5)度,内侧钉道距离(16.58±1.49)mm,外侧钉道距离(26.44±1.75)mln.11例患者中,1例颈脊髓完全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10例病例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3年,平均17个月,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病例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损伤脊髓或椎动脉的风险较小,为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 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移植物基因表达

    作者:王光锁;孙宗全;王正;杨林;钱有辉;林少霖

    目的 探讨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异位气道移植OB模型,实验组:同种异体移植组,对照组:同系移植组.观察术后5、15和25 d时移植气道病理学改变,利用CSME-80鼠cDNA芯片检测15 d时移植物基因表达水平,获得表达谱,并进行生物分析.结果 OB前期存在大量基因表达变化,在两个通道均为有效的杂交信号中,上调表达的有422个,主要涉与细胞生存相关的基因类型.结论 肺移植后OB是多因素参与的动态不平衡过程.大量基因与细胞生存相关,免疫性因素相对较少,提示潜在的肺移植OB治疗策略的转变.

  • 重组卡介苗和传统卡介苗免疫原性的比较

    作者:刘海涛;夏术阶;孙晓文;韩邦昊;阮渊;卓见

    目的 观察分泌人白细胞介素(IL)-2的重组卡介苗(rBCG)和传统卡介苗(BCG)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评价其免疫原性,初步探讨rBCG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连续6周对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rBCG和BCG,分别在第2、4和6周后杀死小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和脾脏.以一氧化氮(NO)释放量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以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反映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CD亚群分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比较rBCG治疗组和BCG治疗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连续6周观察期间,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rBCG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增强,CD4+、CD8+T细胞和CD4+/CD8+的比例逐渐增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逐渐增高,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逐渐增多.在同一时点上,不同rBCG和BCG的上述作用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BCG治疗组的上述作用均高于BCG治疗组.结论 rBCG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明显增强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反应.rBCG诱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主要是CD4+T细胞依赖的,CD4+细胞免疫应答主要是以Th1型细胞因子参与为主,Th2型细胞因子也发挥一定作用.

  • RNA干扰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3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蔡明俊;陈如东;王宝峰;叶飞;郭东生;雷霆

    目的 探讨RNA干扰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3(LRIG3)基因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设计两对含LRIG3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质粒及含非特异性shRNA的对照质粒,转染胶质瘤细胞系GL15、G418筛选出稳定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RIG3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标记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实验组细胞LRIG3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了52.4%、63.8%和50.9%、67.4%.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实验组的G2/M期细胞细胞百分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增殖指数显著增加(P<0.01);LRIG3基因表达下调后还具有显著的抗凋亡作用(P<0.05).结论 LRIG3特异性siRNA可明显抑制LRIG3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促进GL15细胞的增殖和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能抑制其凋亡.

  • 生长激素干预肝癌细胞及共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

    作者:王鹰;邵棋;李苏宜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Bel-7402,共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的影响.方法 ECV304及其与Bel-7402、SMMC-7721共培养三组分别行rhGH 50及250μg/L、贝伐单抗50 mg/L及其联合rhGH 250 μg/L的干预.Bel-7402和SMMC-7721分别接受两浓度rhGH干预.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蛋白表达.结果 Bel-7402表达生长激素受体(GHR),SMMC-7721不表达GHR;两剂量rhGH干预后Bel-7402的PI指数(42.69.4±0.40和44.10±0.19)较空白组(39.40±0.48)明显升高,同环境ECV304的PI指数显著升高[(45.62±O.87)%和(47.64 ±1.28)%,呈浓度依赖(P<0.05);贝伐单抗干预后,Bel-7402共培养ECV304的PI指数显著下降[(42.69 ±1.05)%和(42.84±0.77)%,P<0.05).与对照组[mRNA/蛋白:(14.179±3.110)ns/L/0.171±0.064]比较,两rhGH浓度干预,Bel-7402表达VEGF mRNA/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125.499 4-2.680)和(131.312 4-2.560)ng/L/0.296 ±0.024和0.460 ±0.037,P<0.05];SMMC-7721各组均未出现类似情况.结论 rhGH明显促GHR阳性表达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促其过量分泌VEGF致共培养内皮细胞ECV304增殖.

  • 干细胞移植入鼠胶质瘤模型体内后的生物学观察

    作者:涂汉军;胡钧涛;张力;李东升;王卫星

    目的 体外培养扩增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及骨髓基质细胞(BMSCs),并移植入大鼠胶质瘤模型体内,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改变及其对胶质瘤的影响.方法 取孕15 d的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及大鼠股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建立胶质瘤模型,待肿瘤生长至3周和4周时,分别随机抽取5只大鼠行MRI检测;分不同时间段大鼠灌注取材,分别做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及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存活情况及对胶质瘤的影响.结果 两种细胞移植人胶质瘤模型体内均能够大量存活.BMSCs组、NSCs移植组、对照组模型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03、4.28、3.88周;3周及4周时肿瘤的平均直径分别为(6.4mm/7.6mm、5.4mm/6.0mm、7.2mm/8.0mm).BrdU染色示两种细胞均对胶质瘤细胞有定向靶向作用.结论 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能够延长大鼠模型的生存期.骨髓基质细胞对胶质瘤生长无抑制作用.两种细胞均对胶质瘤细胞有定向靶向作用,能够作为生物载体转染目的 基因治疗胶质瘤.

  • 三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紫外线诱导的MOLT-4细胞旁观者效应

    作者:黄丹;王尊;张鹏;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目的 应用三参数流式细胞术探讨紫外线(UV)诱导的MOLT-4细胞的旁观者效应(BSE).方法 以人类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为对象,以紫外线为诱导剂.将经UV照射的MOLT-4细胞与DiD荧光阳性的MOLT-4细胞联合培养作为试验组,未经任何打击的DiD阳性细胞为对照组.用FITC-Annexiu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其荧光及形态学改变,以检测其旁观者效应.结果 实验组中旁观者细胞凋亡及坏死比例在0、2、4、8、12、18、24 h分别为6.84%、8.09%、9.88%、13.50%、22.50%、30.99%、37.93%.而对照组为4.28%、4.93%、5.22%、5.39%、6.54%、6.77%、7.14%.试验组旁观者细胞的凋亡及坏死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高.LSCM观察可见部分旁观者细胞出现磷脂酰丝氨酸(PS)翻转、核边集、核浓集、核碎裂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在MOLT-4细胞株,用非离子射线--UV诱导的凋亡细胞对联合培养的旁观者细胞具有旁观者效应.

  • RNA干扰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2后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王宝峰;蔡明俊;韩林;陈如东;郭东生;雷霆

    目的 探讨RNA干扰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2(LRIG2)基因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携带U6启动子和LRIG2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esi12-LRIG2-shRNA(siRNA)及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对照质粒pGenesi12-scramble-shRNA(scr)转染胶质瘤细胞系GL15、G418(600mg/L)筛选出稳定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RIG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改变.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稳定转染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实验组细胞LRIG2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了68.6%和62.3%,EGFR蛋白水平下降了32.6%.MTT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低于对照组.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对照组G0/G1期为(26.72±2.10)%,实验组为(36.58±3.29)%(P<0.05),LRIG2表达下调后GL15细胞细胞周期部分阻滞在G0/G1期.结论 GL15细胞经RNA干扰基因表达后,LRIG2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时EGFR蛋白水平下降,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和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LRIG2可通过EGFR信号系统影响胶质瘤细胞的生长.

  • 多重调控病毒.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刘永靖;陈飞虎;苏长青;王星华;张琪;李林芳;钱炎珍;钱其军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的病毒.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通过克隆技术将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插入质粒载体pBHGE3的E3区,得到由主要晚期启动子(MLP)调控的腺病毒质粒pPE3-hTRAIL,再通过与质粒pSGS00在293细胞中进行位点特异性重组得到E1A、E1B基因分别受hTERT启动子与HRE启动子双重调控的重组增殖型腺病毒,用TCID50方法测定病毒滴度.通过增殖实验观察重组病毒的选择性增殖能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TRAIL基因的表达.并进行噻唑蓝(MTT)比色法实验检测其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 CNHK500-hTRAIL的病毒滴度为2.39×1010pfu/ml,增殖实验结果证实CNHK500-hTRAIL可以选择性地在端粒酶阳性的人肺癌细胞A549中增殖,其所携带的人TRAIL基因在A549中的表达量(183.12μg/L)明显高于携带该基因的非增殖型腺病毒载体Ad-hTRAIL(24.53μg/L,P<0.01).MTr显示CNHK500-hTRAIL对A549的杀伤能力明显高于携带该基因的非增殖型腺病毒载体Ad-hTRAIL,其半数抑制MOI值分别为17.825、0.197(P<0.01).结论 CNHKS00一hTRAIL是一种具备治疗肺癌潜力的新型病毒-基因治疗系统.

  • bcl-2高表达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抗凋亡能力的研究

    作者:葛成国;靳风烁;李黔生;李彦锋;梁培禾

    目的 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高表达抑制过氧化氢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构建含有人bcl-2 cDNA的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XSN,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PA317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鉴定后浓缩收集病毒上清,浓缩病毒液,感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Western blot检测bcl-2 mRNA表达.5 mmol/L过氧化氢(HO2)诱导细胞凋亡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生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5 mmol/L H2O2:成功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bel-2逆转录病毒感染肾小管上皮细胞后,bcl-2蛋白水平呈高表达,HK bcl-2组细胞凋亡数量(12.41±3.46)较HK-2组(19.62±4.20)显著减少(P<0.05).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19.62±4.20,P<0.05).结论 bel-2蛋白高表达显著抑制氧化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 脱细胞软骨支架材料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卫小春;何君仁;杨自权;李刚

    目的 观察异种异体脱细胞软骨支架材料(ACM)复合同种异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修复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1)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贴壁法获得原代兔BMSCs,选择第3代BMSCs作为种子细胞;(2)利用冷冻干燥、胰酶消化和化学去垢剂等方法制备脱细胞软骨支架材料;(3)3个月龄新西兰兔股骨内髁制备直径4 mm,深3 mm砌关节软骨缺损模型,24只新西兰兔以2个时间段随机分为3组,Ⅰ ACM-BMSCs组:第3代BMSCs 1×106个/ml与ACM于37℃5%CO2饱和湿度复合48 h;Ⅱ ACM组;Ⅲ空白对照组.(4)移植6、12周后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修复组织Ⅱ型胶原,Wakitani评分评估修复效果.结果 (1)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6和12周Ⅰ组再生组织与正常关节软骨面平齐,修复部位表面较平整,界限模糊,接近正常软骨.Ⅱ组修复组织表面不平整并有明显下陷,修复组织全层可见成纤维样细胞,深层可见极少数透明软骨样细胞.Ⅲ组未见明显修复,肉芽组织形成伴成纤维样细胞增生;(2)Wakitani组织学评分可见在不同的时间段I组和Ⅱ组均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间组织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ACM-BMSCs组修复组织的细胞为软骨样细胞,可见柱状排列,周围软骨基质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结论 以ACM为支架材料,同种异体BMSCs为种子细胞制备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对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缺损有修复作用,形成的新生软骨为透明软骨样组织.

  • H2O2诱导ECV304细胞凋亡与Cyclophilin-D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彭江洲;陈炬;华平;陈柏深;薛雷;杨艳旗

    目的 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模型中Cyclophilin-D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100、300、500 μmol/L H2O2按时间依从处理人脐静脉ECV3O4细胞,对照组单纯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检测细胞凋亡率、Cyclophilin-D蛋白及其编码基因ppif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500 pLmol/L H2O2处理组的ECV304细胞凋亡率、Cyclophilin-D蛋白表达量和Cyelophilin-D编码基因ppff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Cyclophilin-D表达量与H2O2作用时间和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67(P<0.01)和0.971(P<0.01).结论 H2O2可成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与凋亡,Cyclophilin-D蛋白可作为细胞凋亡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 C端甲状旁腺相关肽的克隆及其对骨骺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明辉;郭风劲;张树威;宋登新;王江;易磊

    目的 探讨C端甲状旁腺相关肽(PTHrp107-139)对体外培养的骨骺干细胞的调控作用以及与其他调控因子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克隆大鼠PTHrp全长中的107~139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质粒pTRE2hyg上,构建新的质粒pTRE2hyg-PTHrp107-139并将其与质粒pTet-on共转染分离纯化的骨骺干细胞,放入含有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的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分别加入0.1、0.5、2.0mg/L的强力霉素(Doxycycline)进行诱导,并设置空白对照.48~72 h后抽提各组细胞的RNA进行逆转录,然后通过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OX9等基因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加入DOX组的PCNA、Col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Sox9表达增加,骨骺干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Ptc、Col X、骨形态发生蛋白(BMP)-6表达减少.结论 C端甲状旁腺相关肽可能有促进骨骺干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分化的作用,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 可注射性纳米组织工程骨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王明海;冯庆玲;董有海;陈垒;洪洋;吴俊国;钱光

    目的 以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与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复合,构建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并观察其体外实验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与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结果 细胞复合材料后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细胞的ALP活性与单纯细胞培养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能在可注射性纳米材料上良好地增殖、生长,细胞的活性未受到材料的影响.结论 可注射性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可注射性载体材料.

  • 腺病毒介导RNA干扰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邢春根;何腾飞;陈正荣;吕孝东;吴永友;危少华;赵奎

    RNA干扰已成为当前肿瘤基因治疗的新策略[1].我们构建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插入腺病毒载体,干预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其对肿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关键词:
  • 热疗联合瘤内注射野生型p53治疗肝癌

    作者:彭宝岗;何强;徐明;胡文杰;周凡;沈顺利;叶小鸣

    热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之一,可通过多种途径杀灭肿瘤细胞,但降低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升温后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而野生型p53既可降低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本身又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联合应用是否可达到协同效应.

    关键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上调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功能

    作者:马金本;林峰;陈良万;陈道中;黄雪珊

    我们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直接注射到急性心肌梗死区,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早期心功能改变,探讨MSCs移植对急性缺血心肌早期作用机制.

    关键词:
  • 成体基因工程鼠中神经干细胞的克隆与鉴定

    作者:李英斌;陈骅;黄强;夏春林

    我们从成体转基因肿瘤小鼠中成功分离鉴定转基因成体神经干细胞为研究成体神经干细胞在脑肿瘤发生启动阶段中的作用,探讨其是否是肿瘤的起源细胞.

    关键词: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A基因抗体与临床肝移植排斥的相关性

    作者:哈肖别克·卡斯木;Mehmet Uzunel;徐波;Suchitra;Sumitran-Holgersson;温浩

    证据显示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液排斥反应在.肾移植中的机制已经明确[1,2].有报道在临床上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A基因(MICA)的多态性,可预测肾移植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排斥反应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移植患者MICA和MICA与肝移植的相关性.

    关键词:
  • 双袖套法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的改良

    作者:何勇;陈昊;鱼达;郑树森

    供肝来源的短缺困扰临床肝移植发展,小体积肝移植研究渐受重视.我们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的基础上对减体积移植技术进行改进.

    关键词:
  • 胆囊癌组织Survivin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汉斌;吴耀辉;龙浩成;郑启昌;龚建平

    我们对39例胆囊癌及其癌旁组织、12例胆囊腺瘤性息肉组织进行Survivin、CD44v6和nm23(non-metastatic 23 r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探讨其表达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 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放疗对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

    作者:丁翔;严春寅;浦金贤;王功成;王利利;温端改;侯健全;黄玉华

    我们应用塞来昔布(Cdecoxib)联合放疗治疗人前列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抗肿瘤和放射增敏作用,探讨其协同抑制肿瘤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
  • 脂肪干细胞与骨髓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比较

    作者:余方圆;卢世璧;赵斌;许文静

    脂肪干细胞(AT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是重要的种子细胞,但它与骨髓干细胞(MSCs)的异同研究报道较少[1,2].本研究对两种干细胞在生物学特性及向软骨细胞分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 针对细胞周期蛋白E的有效小干扰RNA靶向位点的筛选

    作者:何文山;黄韬;任精华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寻找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对于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尤为重要[1,2].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是细胞周期中G1/s期的关键调节蛋白[3].

    关键词:
  • 颅内动脉瘤发病与Ⅲ型胶原蛋白COL3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作者:葛明旭;朱玉方;庞琦;王汉斌;滕宏涛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不少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1].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探讨COL3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关系.

    关键词:
  • 缺氧诱导因子-1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王伟;许戈良;荚卫东;王志华;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

    我们曾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成功建立了诱导性SD大鼠肝癌模型[1].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检测肝癌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缺氧诱导因子(HIF)-1а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探讨HIF-1а、VEGF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关键词:
  • 复方小柴胡汤抑制荷EAC鼠肿瘤生长及对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林子洪;傅明;廖威明;林调;连伟杰;官志平;杨惠玲;吴金浪

    我们通过观察荷瘤鼠肿瘤质量、免疫功能的改变,分析复方小柴胡汤(SSTC)的抑瘤作用及免疫效应,并探讨其对氧自由基的作用,获得其对小鼠免疫器官功能、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正性影响的证据[1].

    关键词:
  • 大鼠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的改进

    作者:牛永胜;范慧敏;韩俊毅;刘刚;刘中民

    肺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肺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却是肺移植后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1].目前用于OB研究的大鼠动物模型主要是采用同种异体气管腹腔大网膜包埋或皮下移植的方法.我们对原有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加以改进,采用大鼠同种异体气管原位移植,建立了一种更接近临床的OB实验模型.

    关键词:
  •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比较

    作者:杨璞;张阳德;李年丰;彭键;廖明媚;何剪太

    目的 观察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创伤程度.方法 将8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成开腹手术组(OP组,n=33)和腹腔镜手术组(LP组,n=52),检测术后患者SIRS发生率和持续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连续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а、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结果 与OP组比较,LP组患者血清TNF-а和IL-6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组SIRS发生率为36.5%,低于OP组的63.6%(P<0.01),SIRS持续时间短于OP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SIRS发生率和程度较低,对机体创伤较小.

  •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茹小红;李建中;郝正家;郭志华;段志斌;陈贵平;田志华;申建波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 对92例颅脑损伤患者、40例正常人,采用Clauss凝固法分别测定血浆FIB.结果 血浆FIB下降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型组、中型组及重型组血浆FIB分别为(2.24±0.51)、(1.71±0.46)及(1.09±0.34)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重型组血浆FIB低于中型组(P<0.05),中型组血浆FIB又低于轻型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对颅脑损伤可能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

  • 弹性酶诱导兔囊状动脉瘤模型制作及应用进展

    作者:王奎重;刘建民

    目前人类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面临复发和弹簧圈压缩等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建立类似人类颅内动脉瘤组织学和血液动力学的实验动物动脉瘤模型[1].以往广泛应用的动脉瘤模型制作方法是缝合静脉袋到动脉侧壁或分支部,这种动脉瘤模型部位和大小可以控制,重复性好,已有许多学者用其进行血管内治疗的研究.但该模型与人颅内动脉瘤在组织学上差异很大,难以自发破裂,缝合处有瘢痕形成,能诱发瘤内血栓形成.Martin等[2]用胰弹性酶在犬身上诱导出腹主动脉瘤,随着介入技术的断发展,弹性酶诱导动脉瘤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
  • 不同纲动物间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杨永康;赵中辛

    自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到现在已将近140年了.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详细地解释了生命世界中一向无法阐明的相似和差异的情形.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古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某些原始细胞",后来逐渐地进化,变成了鱼、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其中一些哺乳动物再经过进化变成古代的类人猿,然后才进化成今天的人类.

    关键词:
  • 门静脉主干缩窄附加脾静脉结扎制备犬门脉高压症模型

    作者:陈云志;张谊;廖毅;曾其强;程水兵;张启瑜

    目的 观察犬门静脉主干缩窄加脾静脉结扎后门静脉系统的变化,为该方法能否建立一种具有脾亢的门静脉高压症大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犬15条,采用门静脉主干缩窄加脾静脉结扎的方法建立模型,术前及术后每周观察实验动物血象的变化,在预定时间点分别随机选择5条犬开腹观测门静脉自由压、脾脏大小、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并切取脾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此外,术前及术后预定时间点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变化.结果 建模后,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下降,脾脏肿大明显,并且能够有效持续到第9周;术后第5、7、9周的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脾脏慢性淤血改变,而且骨髓增生情况较正常明显活跃.结论 门静脉主干缩窄加脾静脉结扎后门静脉系统的变化符合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尤其是脾亢状态较满意,具有良好的实验应用价值.

  • 肝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窦科峰;刘卫辉

    肝癌发生机制有两种:其一,癌变由肝脏干细胞(LSC)的异常分化引起;其二,癌变由成熟肝细胞去分化而致.要证明肝癌干细胞的存在性,两个基本的问题必须给予系统地阐述.第一,肝癌起源于肝干细胞吗?其次,肝癌中含有具有癌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吗?许多年来通过化学制剂实验性诱导肝癌发生过程,肝中癌前结节的发现支持了肝癌起源于成熟肝细胞的去分化.

    关键词:
  • 器官移植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永锋;程颖

    自18世纪开始,就陆续出现了移植的实验研究,如鸡睾丸的自体移植、羚羊异体角膜移植.19世纪出现了游离的组织移植如皮肤、角膜、甲状腺等腺体薄片等.20世纪初现代血管吻合技术的建立真正引领了现代器官移植实验的开展.近30年来,器官移植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迅猛发展,诸多支持学科的发展,使得器官移植实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外科实验,而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开展机制研究.

    关键词:
  • 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刺激大鼠单核细胞组织因子的影响

    作者:归咏刚;姚咏明;柴艳芬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单核细胞组织因子(TF)及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表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方法 分离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组、LPS组及血必净组细胞PAR-1、PAR-2荧光强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TF、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а含量.结果 LPS组PAR-1、PAR-2平均荧光强度(30.20±0.62和42.15±0.80)显著高于正常组(26.29±0.42和37.93±0.81,P<0.05或P<0.01),TF、IL-6、TNF-а(832.38±83.50)、(235.56±34.21)、(1183.84±143.71)ng/L较正常组(507.50±40.13)、(111.1l±13.88)、(166.74±8.15)ng/L也明显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1 g/L血必净组PAR-1表达(25.73±1.13)恢复至正常范围,TF(581.07±101.97)ng/L降低也明显;10 g/L组IL-6(171.11±10.18)ng/L下降尤为显著;100 g/L组TNF-а(205.61±39.50)ng/L降低明显,但10 g/L组能显著上调PAR-2(48.95±2.71).结论 低、中、高浓度血必净都可不同程度地下调LPS诱导单核细胞PAR-1,并明显减少TF、IL-6、TNF-а分泌,从而改善单核细胞介导凝血功能与炎症反应.

  • RheA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涛;明佳;徐竞;杨光明;刘良明

    目的 观察Rhea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复制休克模型,取离体血管环和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观察在休克不同时期血管反应性的变化以及RheA活性调节剂对失血性休克后大鼠离体血管环和VSMC收缩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在休克早期和短暂缺氧后,离体血管环和VSMC对NE收缩反应性均有所升高,其Emax和60 min累计渗透率分别为(1.684±0.101)S/mg组织和68.99±6.83,RhoA的激动剂U-46619可进一步升高休克早期或短暂缺氧后血管反应性,RhoA特异性抑制剂C3enzyme可明显降低休克早期和短暂缺氧所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性的升高,其Emax和60 min累计渗透率分别为(0.736±0.112)g/mg组织和53.91±5.53.而在休克晚期或长时间缺氧后,离体血管环和VSMC对NE收缩反应性明显降低,其Emax和60 min累计渗透率分别为(0.608±0.045)g/mg组织和38.53±4.87,RhoA激动剂U-46619可明显升高休克晚期或长时间缺氧所致血管反应性的降低,Emax和60 min累计渗透率分别为(0.934±0.110)g/mg组织和57.99±6.83,U-46619的这一作用可被RheA抑制剂C3enzyme所拮抗.结论 休克后血管反应性呈双相变化,休克早期升高,休克晚期降低,Rhea参与了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RhoA 血管
  • 脓毒症早期大鼠肾上腺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аmRNA表达及地塞米松影响

    作者:田惠玉;王澜涛;田慧艳;胡振杰

    目的 观察脓毒症早期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AI)大鼠肾上腺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а mRNA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3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预先给药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各组50只动物.液相平衡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皮质醇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上腺组织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а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前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变化(13.84±4.47与13.58±4.13),肾上腺组织TLR4、TNF-а mRNA的表达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地塞米松预先给药组48 h生存率高(65.12%),治疗组次之(35.00%),模型组低(23.32%).结论 肾上腺组织,TLR4、TNF-аmRNA的表达与脓毒症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关,小剂量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肾上腺组织TLR4、TNF-а mRNA的表达,改善预后,且早期应用效果更好.

  • 放射性损伤对骨髓来源干细胞分化为实体细胞的影响

    作者:蔡钧;王天国;王海平

    目的 观察骨髓来源干细胞(BMDSCs)能否在体分化为其他实体组织细胞.方法 野生型C57BL/6J雌性小鼠作为受体接受10 Gy的射线照射后,经尾静脉植入同等背景的转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C57BL/6J雄性小鼠(绿鼠)骨髓细胞1×107个/只.移植受体稳定1年后检测各组织中EGFP的表达.结果 野生型小鼠各组织中EGFP的表达为0%,绿鼠各组织中EGFP的表达为100%.受体鼠各组织均有EGFP阳性细胞分布,表达率为100%,与野生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表达强度均低于绿鼠组.EGFP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皮肤组织角质形成细胞、毛囊上皮,以及肺间质、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中.结论 BMDSCs能在体内分化为其他实体细胞,并有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分化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人表皮细胞及其表达

    作者:伊海英;孙晓艳;付小兵;任明姬;张广田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能否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法,将pEGFP-C3-bFGF转染至人表皮细胞系(HEKa细胞)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瞬时表达及细胞形态.以同期培养的表皮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β1整合素、CKl9、CK14及CK10在表皮细胞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基因转染率为31.6%,转染的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圆梭形,核质比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中CK19、CK14表达增强,CK10表达减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转染阳性细胞β1整合素弱表达分布在胞膜上,CK19、CK14在胞膜和胞质中表达,CK10表达为阴性.结论 pEGFP-C3-bFGF能够转染至人表皮细胞并表达,为探讨bFGF调控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参考.

  • 高分辨率磁共振淋巴管造影评价兔肢体淋巴水肿淋巴管功能

    作者:蒋朝华;路青;胡学庆;刘宁飞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淋巴管造影在评价兔肢体淋巴水肿的淋巴管形态和功能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后肢制备淋巴水肿模型6只,另一侧作为对照.模型成功4周后,双侧后肢趾蹼皮内注射钆贝葡胺注射液各0.6ml进行MR造影检查,3 d后行淋巴闪烁造影(Las)检查作为对照.结果 成功构建6只兔后肢淋巴水肿模型.MR淋巴造影显示阻塞区远端淋巴管典型阻塞征象,皮下毛细淋巴管呈不规则的网状结构,侧支淋巴管随造影时间延长呈明显增多趋势.患侧淋巴回流功能较差,阻塞处造影剂影像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强,消失缓慢.而健侧造影剂显像后很快消失,反应淋巴回流功能良好,两者间强化曲线呈现明显差异.结论 MR淋巴管造影较LAS更能准确定位淋巴管阻塞部位,清楚反映淋巴管的形态及阻塞程度.造影剂在阻塞部位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强而消失缓慢,健侧则显影后很快消失,对量化评价淋巴管功能更具有优势.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耳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的影响

    作者:谢举临;卞微宁;利天增;祁少海;徐盈斌;李厚东;成建定;刘旭盛;舒斌;唐锦明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耳瘢痕模型的影响作用.方法 建立48个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其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观察bFGF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的影响.结果 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3个月后瘢痕外观、厚度及质地均优于对照组,表现出良好的愈合质量;对照组羟脯氨酸(HPr)表达较高,且随时间表现为增高趋势,伤后3个月达到高峰;而bFGF治疗组HPr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显示bFGF可以抑制CO Ⅰ mRNA的表达,但对COⅢ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FGF可以促进MMP-1的合成,且随着时间延长表现为增高趋势,具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结论 bFGF可以通过增加MMP-1合成、促进胶原蛋白降解而减少瘢痕的形成.

  • 热休克因子1对白细胞介素-10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尹朝奇;罗成群;贺全勇;朱颉;李萍;陈铁夫

    目的 探讨热休克因子1(HSFl)对白细胞介素(IL)-10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合成IL-10基因启动子区含热休克元件(HSE)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分析HSF1与IL-10基因启动子区的HSE的结合情况,并构建IL-10基因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与HSF1表达质粒共转染RAW264.7细胞,检测萤光素酶活性,观察HSF1转染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生物素标记的HSFl结合片段(-376~- 369 bp)和核蛋白提取物孵育后能观察到阻滞带,阻滞现象能够被自身非标记探针竞争,但不被非标记的突变探针竞争,加入HSFl单克隆抗体,可以观测到超阻滞带,表明HSF1可以特异性结合于"HSFI识别序列",HSE核心结合位点突变后,相对萤光素酶活性突变体(34.23±2.14)相对野生型(110.09±5.48)下降3.2倍(P<0.01),通过EMSA证实了IL-10启动子区域(-688~+64 bp)存在HSF1的结合位点HSE(-376~-369 bp);突变体双萤光素酶活性分析发现HSF1的结合位点核心碱基的突变,其转录活性下降.结论 HSF1可以特异性结合于IL-10启动子区HSE(-376~-369 bp),相对萤光素酶活性分析提示HSF1可以转录激活IL-10,上调其表达.

  • 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和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体联合应用对小鼠切口中胶原沉积的影响

    作者:肖丽玲;刘宏伟;张海伟;杜彬;郑佩娥

    目的 观察抗碱性成纤维细胞(bFGF)抗体和辣椒素对小鼠切口瘢痕组织中胶原沉积的影响,探讨它们对切口愈合期间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背部切口愈合模型;应用不同种浓度(每只20、80 μg/0.1 ml)剂量的辣椒素组、抗bFGF抗体组(每只20、80μg/0.1 ml)、辣椒素(每只20μg/0.1 ml)+抗bFGF抗体(每只20 μg/0.1 ml)组作用于其切口瘢痕;于术后14 d切取切口瘢痕组织,采用Mason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合透射电镜来观察、分析切口瘢痕组织中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低剂量的辣椒素(每只20 μg/0.1 ml)或抗bFGF抗体(每只20μg/0.1 ml)单独作用后14 d,切口瘢痕中胶原纤维分布的密度无明显变化;高剂量的辣椒素(每只80 μg/0.1 ml)或抗bFGF抗体(每只80 μg/0.1 ml)单独作用后14 d,切口瘢痕中胶原纤维分布的密度均明显减少;但低剂量的辣椒素(每只20 μg/0.1 ml)和抗bFGF抗体(每只20μg/0.1 ml)联合作用后14 d,切口瘢痕中胶原纤维分布的密度明显减少,显示了协同抑制作用.结论 辣椒素及抗bFGF抗体可抑制小鼠皮肤切口愈合过程中局部胶原的沉积,两者联合用药可协同抑制切口瘢痕的增生.

  • 整合素链接激酶在蛋白激酶Cа、ε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钙敏感性中的作用

    作者:徐竞;李涛;杨光明;明佳;陈玮;周荣;刘良明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后,整合素链接激酶(ILK)在蛋白激酶C(PKC)а、ε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钙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抑制ILK对PKCа、ε激动剂的增高休克2 h的Wistar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血管环钙敏感性的影响,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KCа、ε激动剂对ILK蛋白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 PKCа、ε激动剂可显著增高失血性休克后SMA钙敏感性,使ca2+的Emax由正常对照组的47.2%分别增至66.5%和66.3%(P<0.01);抑制ILK可显著降低PKCа和ε激动剂的作用,Ca2+的Emax分别降低至正常对照组的50.1%和56.2%(P<0.01).缺氧VSMC中,ILK蛋白表达和活性降低,PKCа、ε激动剂可增高缺氧VSMC的ILK蛋白表达和活性.结论 PKCа、ε通过改变ILK的蛋白表达和活性,调节失血性休克血管钙敏感性.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