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一氧化氮在犬离体胰腺低温灌注与保存中的作用

    作者:原春辉;刘永锋;李桂臣;梁健;何三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犬胰腺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在EC(Euro Collin)液中分别加用L-精氨酸(L-Arg,200 mg/kg体重)、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10mg/kg体重)和生理盐水,分别对犬离体胰腺节段进行低温灌注保存(灌注量为30~50ml,温度为0~4℃,时间为24 h),应用犬胰节段移植模型,测定移植后犬血清中脂肪酶、淀粉酶含量,测定移植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血清脂肪酶,L-Arg处理组<对照组<L-NAME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2 h,胰腺组织中NO含量:L-Arg处理组(0.51±0.11)μmol/L>对照组(0.31±0.06)μmol/L>L-NAME处理组(0.17±0.04)μmol/L;NOS活性:L-Arg处理组(3.13±0.19)U/ml>对照组(2.37±0.20)U/ml>L-NAME处理组(1.68±0.20)U/ml;iNOS mRNA的表达:L-Arg处理组(0.89±0.22)μmol/L>对照组(0.63±0.18)μmol/L>L-NAME处理组(0.49±0.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rg处理组胰小叶间质水肿和胰小叶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结论NO对犬胰腺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肺鳞癌/腺癌细胞浆和细胞膜PKC-α蛋白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宋兴福;黄骥;王燕燕

    目的检测肺鳞癌、肺腺癌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激酶C-α(PKC-α)蛋白的表达,探讨PKC-α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别提取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Western blot检测37例鳞癌(鳞癌组)、23例腺癌(腺癌组)和17例肺良性病变的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细胞浆、细胞膜PKC-α蛋白表达含量,比较膜/浆PKC-α比率.结果三组胞浆PKC-α蛋白平均表达强度分别为0.083 2±0.015 2、0.184 5±0.008 9和0.179 5±0.015 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和腺癌组胞浆PKC-α蛋白的平均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胞膜PKC-α蛋白的平均强度分别为0.033 1±0.009 6、0.091 8±0.014 8和0.100 9±0.021 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和腺癌组织的胞膜PKC-α蛋白的平均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三组膜/浆PKC-α比值分别为0.319 0±0.017 2、0.500 4±0.095 0和0.558 9±0.086 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鳞癌和腺癌组的膜/浆PKC-α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鳞癌和腺癌细胞中无论是胞浆还是胞膜,PKC-α蛋白的表达都增加,尤其是胞膜PKC-α蛋白的表达增加幅度更大,提示PKC-α不仅通过表达量增加参与肺鳞癌、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还以膜转位的活化方式参与细胞的癌性病变.

    关键词: 肺肿瘤 蛋白激酶C
  • 内皮细胞抑制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151融合基因治疗胃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喆;方国恩;华积德;毕建威;潘欣;戚中田

    目的探讨新型内皮细胞抑制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151融合基因(hENDOVEGI151)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重复感染系数(MOI=100)的重组腺病毒Ad hENDOVEGI151转染胃癌SGC-7901、MKN-28细胞和血管内皮ECV-304细胞4 h后,继续培养6 d,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第1至6天3种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CM)丙化碘锭(PI)单染色法检测转染后48 h胃癌和内皮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DNA片断化试验分析转染后12、24、36、48 h时ECV-304凋亡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融合基因转染对SGC-7901表达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165的影响.结果AdhENDO-VEGI151治疗强烈抑制ECV-304增殖,72 h抑制率为55.18%,144 h抑制率89.86%;FCM检测出现明显凋亡峰,凋亡细胞约占(20.70±5.83)%,并且出现G1期阻滞(65.41±2.38)%和S期明显减少(21.81±1.52)%,与Ad LacZ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组细胞DNA出现典型的梯形条带,尤以转染后24~36 h为明显,Ad LacZ组及对照组DNA无裂解.Ad hENDO-VEGI151转染对胃癌细胞无直接毒性作用,但明显下调胃癌细胞VEGF165的表达水平.结论Ad hENDO-VEGI151治疗一方面强烈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另一方面抑制胃癌细胞表达VEGF165,多角度联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使肿瘤细胞因缺血而发生大量凋亡.

  • 液压冲击脑损伤核因子-κB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相关性研究

    作者:扈玉华;卢圣奎;吴建梁;史学芳;邵恩得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CCI)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分布,以及与核因子-κB(NF-κB)变化的关系.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与损伤组(n=24),使用改良的液压冲击装置制作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测试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内NF-κB与GFAP的变化.结果损伤后1 h,散在的NF-κB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病灶内可以观察到,损伤后24 h,NF-κB阳性反应遍布整个脑组织切片(吸光度90.2±2.2);损伤后6 h,病灶内GFAP表达开始增强(吸光度29.08±1.69),损伤后5 d,病灶内仍有大量的GFAP阳性表现(吸光度53.79±2.11),而NF-κB的反应明显减少.结论NF-κB部分参与了颅脑损伤后GFAP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将一定程度上抑制GFAP表达.

  • 黏附分子T-cadherin表达诱导C6胶质母细胞瘤细胞G2期阻滞

    作者:黄志勇;陈孝平;吴在德

    目的研究T-cadherin分子表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质粒后获得的表达和不表达T-cadherin的C6细胞克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克隆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分析其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指数的关系.结果转染后表达T-cadherin的C6细胞在去血清培养48 h使细胞周期同步后,分别用血清刺激培养12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与转染空载体的1、2克隆相比,转染T-cadherin基因后表达T-cadherin的3、4克隆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3、4克隆为52.60%和51.84%,1、2克隆为16.17%和13.47%),而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3、4克隆为0.66%和0.39%,1、2克隆为50.6%和57.9%).在血清刺激0、4、8、12、24和48 h时,空载体克隆1在各时间点的分裂指数与其G2/M期的细胞比例一致,而表达T-cadherin的克隆3在各时间点的分裂指数显著低于其G2/M期的细胞比例数.结论T-cadherin分子表达能诱导C6细胞G2期细胞阻滞,该机制可能是T-cadherin抑制C6细胞增殖的主要机制.

  • 多孔碳酸钙陶瓷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作者:谭金海;陈振光;魏任雄;王会学;熊健

    目的探讨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浸提法制备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生理盐水和培养液浸提液,浸提液体外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试验.结果培养期细胞大量增殖,形态良好,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的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对健康人血的溶血率<5%,存在轻微的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结论多孔碳酸钙陶瓷(PCCC)细胞相容性好,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相关要求.

  • 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激素耐受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陈剑英;张波;王国斌;陈庆勇;陈道达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对乳腺癌Tamoxifen耐受细胞系LCC2细胞增殖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在乳腺癌Tamoxifen耐受细胞系LCC2中,建立PTEN蜕皮激素稳定诱导表达系统,5 μmol/L松甾酮A诱导PTEN表达后,检测PTEN的表达对LCC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磷酸化AKT蛋白水平的作用.结果PTEN不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但可以使细胞停滞于G1期.对照组中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为58.74%,S期为22.58%;诱导表达24h后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为67.98%,S期为15.36%(P<0.05);诱导表达48 h后G1期的细胞百分比为69.47%,S期为12.70%(P<0.05).松甾酮A诱导PTEN表达24 h和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PTEN表达后活化的AKT表达减少,但是24 h和48 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诱导细胞生长的抑制,使细胞停滞于G1期,但不能诱导细胞凋亡.

    关键词: 乳腺癌 PTEN 基因表达
  • 同种异体带瓣大血管移植后钙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常青;李守先;徐平;张社华;丛林;谭金山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带瓣大血管移植后钙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同基因组3组.分别于术后2、4、8、12、16周测定CD25和CD40的表达,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物并测定钙含量.与对照组和同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D25和CD40表达水平的高峰在移植后2周,此后逐渐回落,12周后维持在低水平.CsA组在移植后2~4周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8周后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钙含量从4周开始升高,此后逐渐升高,在12周达到高峰并进入平台期.CsA组的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内皮细胞脱落和平滑肌细胞的坏死情况较对照组轻.结论移植后钙含量的变化与免疫排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 RNA干扰对肾癌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和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望;郑骏年;孙晓青;陈家存;曹敬毅;杨文发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人肾癌细胞端粒酶基因表达、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人端粒酶RNA(hTR)模板区的siRNA(100 nmol/L)转染肾癌786-0细胞,采用RT-PCR检测786-0细胞端粒酶mRNA表达,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TR-siRNA处理组786-0细胞端粒酶mRNA表达(40.7±1 5)%降低,端粒酶活性(32.7±2.3)%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63.6±1.6)%增加,调亡细胞阳性率(39.4±0.6)%增加.分别与阴性siRNA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iRNA能抑制人肾癌细胞端粒酶mR-NA表达及活性,进而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有效工具.

  • 姜黄素诱导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研究

    作者:胡志全;郭辉;谌科;王志华;余建华;叶章群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10~100μmol姜黄素作用PC3细胞5~24 h后,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及细胞凋亡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IκBα的表达.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的体外生长(P<0.05),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姜黄素将PC3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不同浓度姜黄素诱导PC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33±0.88)%、(7.53±2.32)%、(12.74±3.02)%、(18.09±2.51)%与(27.54±2.63)%(P<0.05);细胞内IκBα的表达随姜黄素剂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PC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显著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

  • 肺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及内镜活检组织中CD44V6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兰卿;梁红卫;容永璋;张惠忠;李海刚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蛋白含量及活检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30例肺癌手术前后、32例健康人和116例随访病例血清中sCD44V6;应用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检测所有肺癌患者经内镜活检癌组织内CD44V6蛋白表达状况.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CD44V6含量(3.58±0.5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9±0.44),术前(3.58±0.56)高于术后(1.78±0.52),复发转移组(3.16±0.54)高于无复发转移组(1.29±0.61);肺癌活检组织CD44V6蛋白表达率69.23%,与肺癌T分期无关,N0期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57.65%,N1期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92.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CD44V6含量及经内镜活检的肺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与肺癌的转移复发有关,可作为一种可靠的判断手术疗效、预后及复发转移的临床检测指标.

    关键词: 肺癌 转移 复发 内镜
  • 乳腺癌中黏着斑激酶、抑癌基因PTEN编码蛋白的表达与生物学行为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玉钿;张声;郑曦;吴钦穗;黄双月;杨发端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和PTE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为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FAK、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在92例乳腺癌中FAK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和5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FAK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3)乳腺癌组织FAK表达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FAK的高表达和PTEN的缺失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

  • 超声波对猪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与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爱林;张杰;龙道畴;张孝斌

    目的观察超声波对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与增殖的影响,论证超声辅助吸脂术后前脂肪细胞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将经过超声波作用后(8 min,3 w/cm2)的猪前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每隔2 d测定其细胞数量及脂质含量,观察其细胞增殖速率及脂质含量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实验组细胞贴壁时间为1~2 d,细胞倍增时间为72 h,脂滴出现时间为培养后6 d,脂质测定时其吸光度峰值为0.32,而正常对照组各项对应指标分别为6~24 h、36 h、4 d,0.68;说明经超声波处理的猪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有延迟贴壁、细胞增殖速率减缓、脂质含量减少等改变.结论超声波对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超声波处理的前脂肪细胞不宜用作种子细胞.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术式探讨

    作者:马毅;陈细桃;朱晓峰;何晓顺;陈规划

    目的探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方法,并对大鼠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的术式进行了比较.方法施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60次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90次,均采用显微外科缝合法进行动静脉吻合.结果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供心获取时间分别为(10.0±2.2)min和(7.2±0.8)min.受体血管吻合时间分别为(28 2±5.6)min和(20.6±3.8)min.无干预同系移植组中,颈部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2%和92.6%,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异位心脏移植术式均可作为移植免疫及药物实验研究的可靠动物模型,两种术式分别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术式选择主要根据实验者的设计进行.

  • 三氧化二砷对人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夏之柏;齐铁伟;陈晓雷;张恒;石忠松;陈昆;黄正松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探讨以As2O3治疗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将不同浓度As2O3(浓度分别为:0、0.5、1、2、3和4μmol/L)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TJ905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体外细胞增殖率、PCNA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和Western印迹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J905细胞增殖明显下降,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法表明细胞凋亡指数上升(P<0.01);Western印迹显示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As2O3具有抑制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胶质瘤的候选化疗药物之一.

  • 胃癌表型与5p15.33位点等位基因丢失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颖彦;计骏;陆云;步磊;刘炳亚;朱正纲;林言箴

    目的探讨胃癌5p15.33区微卫星标记杂合性缺失(LOH)与临床病理学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抽提80例胃癌标本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中基因组DNA,应用4个微卫星标记对5p15.33区进行LOH检测并与Lauren分型等临床病理学指标分析.结果有76例临床信息齐全病例纳入统计分析.5p15.33区4个微卫星标记平均信息性病例比例为71.05%.其中31.58%(24/76)病例至少一个位点检测到LOH,以D5S2849位点LOH频率高(37.25%).5p15.33位点LOH以肠型胃癌多见(P<0.01),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5p15.33区可能存在控制胃癌形态学表型的候选抑癌基因,但该基因可能不是决定其他临床表型的主要基因.

  • bcl-2和bax基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段有文;吕刚;吴海龙;唐颖;黄涛

    目的探讨bcl-2和bax基因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len法挫伤大鼠T10节段脊髓,随机分为7组,其中6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每组在SCI后2、4、8、24 h、3、7 d取材,每一时间点4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和bcl-2基因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大鼠脊髓中未见凋亡细胞.实验组在损伤2 h出现阳性细胞,伤后8 h阳性细胞数目达高峰为84.53±8.00,以后逐渐减少.bax基因表达的高峰也在伤后8 h为0.311±0.012,说明bax基因促进了细胞的凋亡,而此时bcl-2基因开始出现表达增多,至伤后24 h表达达高峰,之后缓慢降低,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细胞凋亡开始逐渐减少(P<0.01).结论凋亡相关基因bax与bcl-2可能参与了脊髓继发性损伤,细胞凋亡在脊髓继发性损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 尿多酸肽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伟;马林;陈凛;李荣;蒋彦永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Ⅱ)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分布和CyclinD1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将CDA-Ⅱ与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分成3组:对照组、CDA-Ⅱ组和维甲酸(ATRA)组,观察CDA-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Cyclin D1表达及形态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Ⅱ可减缓2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MCF-7细胞株对照组、CDA-Ⅱ组和ATRA组S期比例分别为33.04%、21.70%和23.64%;MDA-MB-231细胞分别为38.7%、28.7%和27.9%;MCF-7细胞株对照组、CDA-Ⅱ组和ATRA组细胞Cyclin D1表达(荧光强度)分别为12.26、6.46和6.74,MDA-MB-231细胞分别为12.43、8.32和8.97.结论CDA-Ⅱ可抑制不同生物学特性的2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使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并减少乳腺癌细胞Cyclin D1表达.

  • pcDNA3+转化生长因子-β1单独转染及其与pAT15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共转染兔软骨细胞的研究

    作者:向川;卫小春;杜靖远

    目的探讨重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pcDNA3+TGF-β1)单独转染及其与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pAT153+IGF-1)共转染兔软骨细胞后细胞增殖及所分泌的TGF-β1因子、IGF-1因子、Ⅱ型胶原的变化.方法兔软骨细胞体外分别用pcDNA3+TGF-β1单转染、pcDNA3+TGF-β1和pAT153+IGF-1共转染,筛选阳性克隆后,进行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检测.结果基因转染组与空白组相比,TGF-β1、IGF-1、Ⅱ型胶原的含量均明显提高,空白组、基因单转染组、基因双转染组软骨细胞位于S期的比例分别为5.6%、33.4%、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pcDNA3+TGF-β1、pAT153+IGF-1转染软骨细胞后,细胞分泌的TGF-β1、IGF-1及Ⅱ型胶原显著增多,细胞增殖明显增强,上述基因转染有助于软骨细胞活力的提高;pcDNA3+TGF-β1和pAT153+IGF-1双基因共转染软骨细胞后,细胞分裂增生活跃程度及分泌的TGF-β1、IGF-1和Ⅱ型胶原含量高于pcDNA3+TGF-β1单基因转染,多基因共转染作为将来骨性关节炎基因治疗的方法,其治疗效果可能会优于单基因转染.

  • 葛根素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娟;陈庆;肖卫东;周洁;冯友梅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N2a细胞,模拟缺血90 min,加入葛根素后正常培养24 h,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细胞的生存能力,采用Annexin-V染色法检测早期细胞凋亡程度,收集培养上清分析LDH酶活性反应细胞膜通透性;同时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葛根素能显著提高N2a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24 h后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的N2a细胞的凋亡程度(P<0.01);与此同时,葛根素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诱导的Caspase-3的活性(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N2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显著抑制Caspase-3的活性有关.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受体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蓝柳根;彭民浩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的4种受体DR4、DR5、DcR1、DcR2在肝细胞癌肝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0例人肝细胞癌组织、相应癌旁肝组织、23例正常人肝组织中DR4、DR5、DcR1、DcR2的mRNA表达率及表达水平.结果(1)4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23例正常肝组织DR4、DR5的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癌旁组织、23例正常肝组织DcR1、DcR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40例肝癌组织(P<0.05);(3)DR4和DR5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分级程度,AFP水平,HBsAg,有无肝硬化有关系.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TRAIL受体的表达,与其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4、DR5表达水平与肝癌的病理状况有关系.

    关键词: 肝细胞 IRAIL受体 PCR
  • 应用端侧吻合修复高位尺神经损伤的研究

    作者:詹海华;阚世廉;张铁良;宫可同;张建兵;鲁毅军;赵卫生;王瑞琳;章明放

    目的探讨高位尺神经损伤后尽早恢复手内在肌功能的一种修复方法.方法纯种大耳白兔18只,采用同体自身对照方法.左侧高位尺神经切断后直接吻合,同时在低位(前肢远端)切断尺神经,将其远侧断端与正中神经外膜开窗处作端侧吻合为实验侧,右侧尺神经高位切断后直接吻合为对照侧.按手术先后分为A、B、C三个时间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时做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检查.结果A、B、C三组实验侧均测出诱发电位,而对照侧均未测出诱发电位.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4、8、12周时实验侧神经纤维数量、密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对照侧未检测到再生神经纤维.结论高位尺神经损伤后在高位端端吻合恢复手外在肌功能的同时加低位端侧吻合可作为尽早恢复手内在肌的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尺神经 损伤 吻合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中;王岭;边杰芳;宁莫凡;Joerg.Heckenkamp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腹主动脉瘤(AAAs)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探讨MMP-9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MMP-9在20例AAAs瘤体组织中的定位表达,并与15例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AODs)的病变管壁及10例正常动脉管壁组织中的MMP-9组织学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AAAs动脉壁中富含大量MMP-9颗粒,MMP-9阳性表达率达95.0%(19/20);正常动脉管壁组织未检测到MMP-9的表达;AODs病变血管壁内可见散在分布的MMP-9阳性颗粒,MMP-9阳性表达率为26.7%(4/15).与AODs和正常动脉管壁相比较,MMP-9在AAAs瘤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意义(P<0.01).结论腹主动脉瘤体组织中MMP-9的高表达,促进主动脉中层细胞外基质崩解进而导致动脉弹性下降、动脉扩张及进一步的瘤体形成,在AAA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金属硫蛋白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忠东;高尚志;池一凡;毛志福;王志维;吴智勇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未成熟心肌中的表达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兔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4组:对照组(C),腹腔注射蒸馏水0.3 ml,注射后24 h取离体心脏,灌注KH液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全心停灌45 min,恢复灌注15 min改为工作心30 min;E12 h组、E24 h组、E48 h组分别腹腔注射3.6%ZnSO4 12、24和48 h后取离体心脏,常规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方法同C组.检测心肌细胞中MT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指标和心肌超微结构.结果MT含量在E24 h(49.42±2.63)、E48 h组(47.86±2.54)与C(25.76±1.20)、E12 h组(28.77±1.45)比较明显增高(P<0.01);E24 h、E48 h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优于C组和E12 h组(P<0.05),生化指标优于C组和E12 h组(P<0 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C组和E12 h组明显减轻.结论MT的表达可减轻未成熟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 膀胱白斑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作者:唐秀英;叶章群;官阳;唐敏;李良玉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超微病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取52例膀胱白斑病灶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病理学改变.同时取病灶旁正常膀胱黏膜12例作对照.结果膀胱白斑组织电子显微镜下改变显著,表面由多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胞核较幼稚,核仁明显,胞浆内张力原纤维丰富,36例上皮细胞胞浆内可见糖原储积,14例糖原颗粒散在分布,上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宽,细胞表面均有丰富的指状突起,相邻细胞以指状突起相连,连接部位可见桥粒结构.上皮基底部形成乳头状结构.结论电子显微镜检可更加清晰的显示膀胱白斑的超微病理变化,且可提示病变程度、发病趋势、细胞增殖活跃程度等,是膀胱白斑的重要诊断依据.

  • 环氧合酶-2和p27kip1蛋白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机制

    作者:刘登洋;陈百芳;曹华祥;孟东;狄长华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癌变过程中不同病理组织类型的环氧合酶-2(COX-2)和p27kip1蛋白表达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经胃镜和病理诊断明确的Hp感染患者的不同胃黏膜组织标本共200例.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H)、胃癌(GCA)各50例,分别以ABC法和SP法测定COX-2和p27ki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OX-2随癌变过程中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不断提高,分别为12%、42%、52%、74%,GCA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kip1随癌变过程,表达率逐步下降,分别为86%、46%、34%、26%.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和p27kip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结论COX-2是Hp感染胃癌变过程的早期事件,并参与了胃癌变的全过程.COX-2抑制了p27kip1的蛋白表达,两者负性相关.

  • 逆转录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12转染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免疫杀伤肝癌细胞

    作者:刘晓平;李宝金;张超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携带白细胞介素(IL)-12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免疫杀伤肝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感染指数(MOI)为100,含IL-12的重组逆转录病毒修饰肝癌患者外周血DC(DC-IL-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DC-IL-12(5×103个/ml)培养上清中IL-1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以冻融肝癌细胞株HepG2(1×107个/ml)所获得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刺激DC-IL-12,MTT法检测TAA负载的DC-IL-12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1×105个/ml)增殖分化能力,细胞毒试验检测DC-IL-12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肝癌细胞株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CTL上清液IFN-γ水平.结果DC经IL-12基因修饰后48h分泌高水平IL-12(24.35±5.40)ng/L及IFN-γ(725 30)ng/L,均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P<0.01及P<0.05).DC-IL-12诱导的CTL及其上清液对HepG2均有显著杀伤作用,杀伤率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分别为(82.43±8.70)%vs(57.4±4.3)%(P<0.01)和(76.45±8.50)%vs(18.23±5.30)%(P<0.01),DC-IL-12诱导的CTL上清液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DC组,分别为(1125.0±32.7)ng/L vs(281.3±14.7)ng/L(P<0.01).结论IL-12基因修饰增强DC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其机制与IL-12基因修饰促进DC分泌IL-12、增强T淋巴细胞活化及分泌IFN-γ密切相关.

  • 突变k- ras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赵峰;周清华;陆燕蓉;张洁;王建军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经腹腔注射免疫小鼠(5×105/只),1次/周,共2次,随后将肿瘤细胞接种于皮下,观察DC能否诱发机体的免疫保护.结果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疫苗组Lewis肺癌(3LL)移植瘤生长明显延缓,肿瘤体积显著低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而抑瘤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疫苗组Lewis肺癌(3LL)移植瘤肺转移率(2/10,20%)显著低于空载体组(6/10,60%)、DC组(6/10,60%)和对照组(8/10,80%,P<0.05);肺部转移灶数目亦显著少于空载体组、D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突变k-ras基因修饰的DC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Lewis肺癌生长和远处转移.

  • 黏附分子T-cadherin表达对C6细胞恶性特性的影响

    作者:黄志勇;罗钒;陈孝平;吴在德

    目的探讨T-cadherin分子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C6细胞分别转染pcDNA3.T-cadherin和pcDNA3表达质粒后,筛选3个表达不同水平T-cadherin的C6克隆和2个不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研究T-cadherin分子表达水平对C6细胞的细胞黏附、迁移及聚集能力的影响.结果与不表达T-cadherin的C6细胞相比,表达T-cadherin的C6细胞在附着后1 h和4 h时的细胞黏附能力均显著增强,分别增强61.2%和25.1%(P<0.01),而其细胞迁移能力平均下降72.6%(P<0.010).同时,T-cadherin表达诱导显著的同源细胞聚集,聚集指数平均下降52.4%(P<0.01).结论T-cadherin分子表达显著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性.

  • 一步法联合冻存提高大鼠胰岛冻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周毅;许评;刘晓岭;李爱东;宋春芳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胰岛冻存质量的方法,以期为建立胰岛库奠定基础.方法将受体鼠分为实验组A组:即一步法联合冻存的胰岛移植组;对照组B组:新鲜的胰岛移植组;对照组C组:逐步法冻存的胰岛移植组.观察3组之间胰岛收获率,活性及移植后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纯化后收获大鼠胰岛每只(826.87±93.24)IEQ.A组平均胰岛收获率为(87±4)%,高于C组的胰岛收获率(81±4)%.A组和C组经过胰岛刺激素释放实验后均有较B组高的基础胰岛素释放量,但刺激指数则明显低于B组的637.3±39.5.胰岛移植入糖尿病鼠受体后,A组和B组在移植后1周即恢复血糖为正常值,并维持到观察结束.而C组中则需要较长时间纠正血糖到正常.移植(2 011.14±114.22)IEQ胰岛在A组和B组可达到100%纠正糖尿病.结论采用全新的细胞内低温保存液(HTS)结合细胞冻存液(DMSO)对大鼠胰岛进行一步法冻存取得了明显优于用DMSO逐步冻存的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 冻存 移植
  • 2203例不育男性染色体分析

    作者:葛宏兵;周惠耕

    我们通过总结自1988年6月至2005年2月间通过19017不育男子和婚检的咨询诊疗,对其中2203例男性作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339例(13 38%),其中明显异常292例占13.25%,微小异常36例占1.63%.

  • Matrix可脱弹簧圈对犬颈动脉瘤的栓塞作用

    作者:李兴;石忠松;郭少雷;向欣;陈晓雷;齐铁伟;黄正松

    Matrix可脱弹簧圈(Matrix)是覆盖生物可吸收聚合物(BPM)并保留电解可脱弹簧圈(GDC)物理性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弹簧圈[1].本研究旨在评价Matrix栓塞犬颈动脉瘤的造影和组织学特征.

  • 右旋甲硫氨酸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协同化疗药物的作用

    作者:刘冀红;曹伟新;纪玉宝;张轶;刘炳亚;朱正纲;林言箴

    许多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甲硫氨酸(Met),去除Met则无法继续增殖,甚至死亡,此即Met依赖性[1,2].右旋甲硫氨酸(D-Met)是左旋甲硫氨酸(L-Met)的同分异构体,大部分肿瘤细胞不能利用D-Met[3],而正常的组织、细胞可以利用D-Met.我们以D-Met替代L-Met培养胃癌细胞,观察其增殖活性及周期改变,并据此给予化疗药,观察细胞的增殖活性,探讨D-Met与化疗药物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

  • 腹主动脉瘤与尿激酶原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Ⅰ型抑制剂的关系

    作者:王卓青;王深明;殷恒讳;黄雪玲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大动脉疾病,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不明确.现在研究发现尿激酶原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Ⅰ(PAI-Ⅰ)在AAA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1,2].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瘤壁组织中u-PA和PAI-1的mRNA和蛋白变化,探讨它们与AAA的相关性.

  • 家族性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的研究

    作者:史玉荣;李臣宾;只向成;宁连胜;牛瑞芳

    为搞清我国乳腺癌易感基因的突变状况,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SSCP)、正反双向测序方法对天津市肿瘤医院1997至2003年家族性乳腺癌家系进行了BRCA1基因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瘤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志伦;王占民;刘博;刘军;吴晓鹏;马道新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1].我们在建立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基础上[2],建立了实用的人胆囊癌裸鼠皮下瘤模型,并对其生长特性及GBC-SD细胞系的致瘤性进行了初步观察.

  • 腹腔镜下Marlex网片水平捆扎胃体对犬体重的影响

    作者:郭晓东;孙建军;陈新民;樊少敏;王少柏;李卫民;李刚;刘捷;桂云昌;赵菊萍;王宁

    医疗减肥一直是人们的愿望,通过手术达到减肥和控制体重的目的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合适的动物模型是检验此种手术方式是否有效的重要参数.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胃腔捆扎模型来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

  • 陷阱受体3基因的表达与肝癌抵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

    作者:沈宏伟;吴育连;彭淑牖

    陷阱受体3(DcR3)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的新成员,可竞争Fas与FasL的结合,从而阻断由Fas介导的细胞凋亡[1-6].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DcR3基因过度表达在Fas系统介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肝癌细胞是否通过DcR3表达抑制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而起耐药作用.

  • 应用微骨折技术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张欣;柯雯昙;段军;程燕莉;陈萍

    关节软骨对关节功能及骨骺生长非常重要,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并不少见,而软骨本身几乎没有自我修复能力,常常导致关节功能障碍[1].本实验旨在建立兔股骨内髁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实验模型,利用微骨折技术修复软骨缺损.

  • 肝细胞癌GST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杨卫富;李德春;张子祥

    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抑制转录是基因失活的又一机制,也是人类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1].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我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了HCC中GST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探讨其在HCC发生中作用.

  • 胰腺癌组织中CCN家族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杨竹林;黄生福;苗雄鹰;钟德玝;梁珊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NOV均属生长因子类CCN基因家族,分别命名为CCN2和CCN3,均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下游介质.近年研究发现CTGF、NOV和TGF-β1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进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1-4].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人类胰腺导管腺癌(PC)和慢性胰腺炎(CP)组织中CTGF、NOV和TGF-β1表达水平,探讨三者临床病理意义及在PC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 伽玛刀照射不同形态猫视神经后视神经病理学的变化

    作者:刘如恩;赵洪洋;姜晓兵;朱贤立;赵沃华

    我们应用不同的伽玛射线剂量分别对猫正常和压迫的视神经进行照射,照射后5个月进行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的变化.

  • 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胸骨正中切口细菌学研究

    作者:周嫣;叶文琴;徐志云;陈艳琳;余丽群

    我们采用常规细菌检测法,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皮肤表面、切口内及深部组织的污染情况,为术后外科伤口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鞣制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室流出道

    作者:张竞超;吴忠仕;胡建国

    戊二醛固定的生物材料存在易钙化,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及耐久性差等缺点,我们用2,3-丁二醇对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改性处理,将其连接于犬的右室-肺动脉间进行长期观察,旨在评价这种改性方法对血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肿瘤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urvivin、Caspase-3和NF-κB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作者:阎庆辉;刘津;张国建;蔡建辉

    肿瘤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FasL有较高的同源性[1],其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使正常细胞逃逸其杀伤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肿瘤对TRAIL并不敏感,Survivin、NF-κB和Caspase-3是TRAIL诱导细胞凋亡通路中三个关键性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其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的研究以期阐明TRAIL的效能与Survivin、Caspase-3和NF-κB表达的关系.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研究肠上皮细胞内钙超载中的应用

    作者:秦环龙;陈前;贾震易

    细胞内钙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病理状态下细胞内钙超负荷将造成一系列代谢紊乱,致细胞坏死和凋亡[1,2].目前有关肠上皮细胞(IEC)缺血缺氧损伤导致IEC细胞内钙超载是否确切,钙离子阻断剂是否有防治作用,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可定量分析活细胞内不同部位的[Ca2+]i及其动态变化,还可提供高分辨率的钙离子动态变化图像,是记录钙荧光信号的有效技术手段[3].我们采用LSCM技术,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培养的IEC,实时动态观察在缺血缺氧损伤及加用钙离子阻断剂后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 血氧深入图像分析在室缺肺高压术后的应用

    作者:韩宏光;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王辉山

    传统血氧分析是通过测定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判断动脉氧供状况.血氧深入图像分析技术延伸了传统血氧分析的概念,增添血氧状态测定与计算的新参数,并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提供氧摄入、运送、释放的变化情况,使血氧分析从动脉血的氧供分析深入到对组织内的氧供分析[1].我们采用此技术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肺氧摄取、血氧运输、组织氧利用的情况,旨在探索其临床意义.

  • 乌头类生物碱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殷胜利;刘子由;张希;蔡冬梅;罗汉川;吴伟康

    目的探讨乌头类生物碱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乌头类生物碱组.于开放主动脉时、体外循环结束时、手术结束时、术后1 d等各个时间点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于停机时测心肌组织SOD、MDA含量.结果乌头类生物碱组CK-MB水平分别为21.63±4.54,29.73±6.53,37.78±6.55,28.74±7.1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值分别为0.337±0.141,0.497±0.271,0.758±0.399,0.542±0.2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值分别为75.56±20.09,77.01±20.36,91.39±19.56,108.44±24.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水平分别为4.14±1.88,7.48±2.97,7.86±3.44,6.79±3.21,6.16±3.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乌头类生物碱组心肌组织MD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类生物碱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扬华;张子恒;周雄;邓松源;李永强;蔡郁;张炜

    目的对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3例回结肠膀胱术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3例随访4~126个月,平均59个月.白天可控率为100%,夜间可控率96%.贮尿囊容量350~640 ml,平均560 ml,贮尿囊内压力9.30~32.08 cm H2O(1 cm H2O=0.098 kPa),平均19.20 cm H2O.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及贮尿囊造影显示:单侧输尿管狭窄并肾积水1例.贮尿囊结石2例.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术远期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式.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山羊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作者:刘宏建;杜靖远;刘辉;韩松辉;王锐

    目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山羊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0只6~8岁雌性健康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2只,开腹后缝合切口)和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组,8只,切除山羊的双侧卵巢),术前和术后4个月,分别自颈静脉抽血检测血生化指标,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L1~L4的骨密度(BMD,g/cm2),并取椎体内松质骨做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OVX手术及假手术均较顺利,无动物死亡;腹腔切除物经组织学确认为卵巢组织,OVX术后4个月椎体内松质骨与术前相比,骨小梁变细、数量轻度减少,间距增宽,骨髓腔扩大;OVX术后4个月碱性磷酸酶为(472±63)IU/L,其与BMD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老年雌性山羊可能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动物模型,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内植物的基础研究具有广阔而深远的意义.

  • 一种新的大鼠同种主动脉瓣异位移植模型

    作者:刘泉;臧旺福;田海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主动脉瓣异位移植动物模型,用于研究同种心脏瓣膜的保存.方法受体供体均采用雌性Wisar大鼠,各40只.整块切取受体心脏.保留完整的主动脉瓣、少量心室肌和部分二尖瓣前叶,构建移植物.将移植物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结果术后28d,80%受体存活,无下肢瘫痪,移植物搏动良好,切开移植物肉眼观未见血栓,主动脉瓣位于正常位置且活动良好.受体死亡原因有血栓栓塞(12.5%)、术中出血(5.0%)和麻醉意外(2.5%).结论此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同种心脏瓣膜保存方法等研究,是较理想的模型.

  • 胃肠道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作者:郁宝铭

    探索、了解各别肿瘤所特有的基因改变和表达异常已成为当前肿瘤分子生物研究的方向之一.大量临床和病理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结直肠癌起自原先存在的良性肿瘤(腺瘤)通过组织病理上好几个已明确的期,其间基因和环境因素对肿瘤发生形成过程同样地起作用.肿瘤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丢失涉及这些肿瘤的发病机制.根据新的研究可以设想这是基因事件的纯累积,没有任何明确的程序.

  • Stat5b信号通路调控bcl-2成员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马向涛;余力伟;王杉;杜如昱;崔志荣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5b(Stat5b)反义寡核苷酸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Stat5b反义寡核苷酸(20 μmol/L)转染人结肠癌HCT11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5、p-Stat5及凋亡家族成员bcl-2、bcl-xL、Mcl-1、Caspase-3的表达.结果转染Stat5b反义寡核苷酸72 h后HCT116细胞增殖受抑制,G1期细胞比率由68.9%上升至85.6%,S期细胞比率由15.4%下降至7.6%,凋亡细胞比率由5.6%增加至27.5%,Stat5,p-Stat5与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下降.结论Stat5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增高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阻断Stat5通路可以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 不同压强持续性CO2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作者:郑民华;马君俊;冯波;张轶;李健文;陆爱国;王明亮;刘炳亚

    目的探讨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气腹模型,将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分为5组,分别在不同压强CO2气体[6、9、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以及常规培养条件下暴露1 h后,各自注入每组16只裸鼠腹腔(1×106个细胞/裸鼠).2周后,各组裸鼠取10只处死,观察腹腔内肿瘤结节数及各脏器转移情况.各组剩余6只裸鼠观察生存时间.结果各组裸鼠致瘤率:对照组10/10例,6 mm Hg组9/10例,9 mm Hg组9/10例,12 mm Hg组9/10例和15 mm Hg组10/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裸鼠腹腔内瘤结节数:6 mm Hg组(41.70±14.90)与15 mm Hg组(29.70±9.9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脏器转移情况在各压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裸鼠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并不增加肿瘤细胞在腹腔内以及对各脏器的侵袭转移能力,对致瘤裸鼠的生存时间无影响.高压强CO2气腹对肿瘤细胞在体内的转移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

  • 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谭海燕;刘军;邬善敏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观察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癌组织Survivin的阳性表达相对含量(PU)值(38.76±5.14)明显高于癌旁(25.17±7.26)和正常组织(0.5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正常大肠黏膜中极少见Survivin蛋白表达;癌旁和癌组织凋亡指数(AI)分别为(7.51±2.63)%和(4.65±1.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Dukes C/D期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相关组别(P<0.05).结论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 CEA启动子启动双自杀基因CD/TK重组AdEasy XL腺病毒构建

    作者:王天宝;汪建平;董文广;钟女奇;周军

    目的构建含有CEA启动子(CEA promoter,Cp)启动的双自杀基因CD与TK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方法设计带有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序列的PCR引物.在2μl T4 DNA ligase作用下,Cp插入pAdTrack(pAT)的MCS,形成pAT.Cp;CD插入pAT.Cp的MCS,形成pAT.Cp.C;TK插入pAT.Cp.C的MCS,形成pAT.Cp.C.T.5 μg pAT.Cp.C.T经4 μl Pme Ⅰ线化后,转化BJ5183-AD-1,1μl PacⅠ酶切鉴定.重组AdEasy质粒转化XL10-Gold细胞,大量扩增提取纯化,转染5 × 105 AD-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制备带有Cp.C.T重组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 with Cp.C.T,RA-Cp.C.T),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AT.Cp,pAT.Cp.C,pAT.Cp.C.T双酶切以及PCR均见长约500 bp的Cp,1 300 bp的CD,1 100 bp的TK.对照质粒DNA转化BJ5183-AD-1效率为7.36×106 cfu/μg.线化pAT.Cp.C.T转化BJ5183-AD-1,形成重组AdEasy质粒DNA,Pac Ⅰ酶切见典型长约3.0或4.5kb与30.0kbDNA片断.重组质粒转染AD-293出现绿色荧光.RA-Cp.C.T滴度为5.67×107 pfu/ml.结论RA-Cp.C.T构建正确;AdEasy XL腺病毒载体系统转导Cp.C.T具有高效性,易于观察转染效果.

  • Stat3在氧化应激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中的作用

    作者:周静;王杉;叶颖江;杨燊;崔志荣

    目的探讨转录信号传导子和激活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H2O2处理培养的HT-29细胞,采用跨上皮电阻(TEER)法、Transwell法检测肠上皮单层细胞的完整性和通透性;采用固定化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p-Stat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H2O2刺激HT-29单层细胞1 h后,p-Stat3的表达随着H2O2浓度的增高而增加;以500μmol/L浓度的H2O2刺激HT-29细胞,30min后p-Stat3的表达开始增高,2 h表达下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可导致p-Stat3蛋白表达降低,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的程度(P<0.05),改善氧化应激对单层细胞完整性及通透性的影响.结论氧化应激时,通过激活Stat3信号传导通路,破坏了单层肠上皮的完整性,提高了其通透性.

  • 结直肠癌中Neu3基因的表达及产物活性的检测

    作者:张波;陈剑英;陈道达;王国斌

    目的探讨神经苷节脂特异性的唾液酸酶(Neu3)基因与人类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8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之间Neu3 mRNA的表达差异;用硫巴比妥酸方法(TBA)检测3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唾液酸酶活性.结果在转录水平,8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癌组织中Neu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Neu3 mRNA的表达水平;在蛋白质翻译水平,3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唾液酸酶活性平均为10.60U/mg,32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唾液酸酶活性平均为5.51 U/mg(P<0.05).结论Neu3基因的编码产物-神经苷节脂特异性的唾液酸酶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密切相关.Neu3基因可能与人类结直肠癌有关.

  • 促血管生成素家族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王红玲;邓长生;林军;潘定宇;邹祖玉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促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1、Ang-2、Tie-2及VEGF在45例大肠腺癌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癌组织中的Ang-2蛋白及VEGF蛋白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Ang-2及VEGF蛋白的表达率越高(P<0.05),Ang-2与VEGF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997,P<0.01);大肠腺癌组织中的Ang-1蛋白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腺癌的分化程度越高,Ang-1蛋白的表达率越高(P<0.05);Tie-2蛋白在大肠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MVD越高(P<0.05),腺癌组织中Ang-1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Ang-2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5 cm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X2=8.889,P<0.01;X2=10.020,P<0.01).结论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相对Ang-1占优势的Ang-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散发性结直肠癌4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

    作者:郑海涛;唐华美;彭志海;李大鹏;周崇治;裘国强;贺林

    目的通过在4号染色体寻找杂合缺失区域,为定位、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2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4里摩(cmol).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短臂(4p)、长臂(4q)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4.25%、28.56%,可见3个小的高频缺失区域(Region):R1:在D4S405和D4S3013(4p14-15.2)之间;R2:在D4S3000和D4S2915位点之间(4q12-21.1);R3:在D4S407和D4S2939位点之间(4q25-31.1).D4S1534位点与肝脏转移有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4号染色体的3个高频杂合缺失区域4p14-15.2、4q12-21.1、4q25-31.1存在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 微创外科时代外科医生该干些什么呢

    作者:黄志强

    我们走进了21世纪,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从更多的"多莉羊"的诞生、数千里外的遥控微创手术,经过飞行了4亿多公里,在距离80万公里外对"坦普尔一号"慧星核的准确的"深度撞击"……,无不说明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但亦见到在这个世纪,战火仍然不断,公众普遍对医疗状况的不满;亦看到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费用只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的高度投入不足,所以,这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时代.这个时代,对于外科学或是一位外科医生说来,又意味着什么呢?

  • 学科交叉与医学创新

    作者:汪谦

    普通外科是外科学的基础,是各种专业外科的发源地;普通外科总论的内容贯穿于各专业外科的始终,各专业外科的发展又反馈促进了普通外科总论内容的不断完善.但是普通外科又是一个古老的学科,随着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现象的不断出现,医学的创新导致诸多新型学科的诞生,普通外科原有的内容逐步向专科化发展,使得普通外科的学科界线似乎已呈现模糊不清的状况.阅览普通外科领域的相关杂志,我们不难发现临床科研课题在慢慢向临床基础研究方面倾斜,由学科交叉涌现出的新型诊治手段的相关文章在不断增多;基础学科的科研课题也在向临床实用方向发展.在此,就学科交叉与医学创新问题根据文献资料谈谈个人的一点认识.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