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发现一种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

    作者:孙宇;钱渊

    目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世界范围内爆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SARS).美国CDC采集了SARS患者的各种标本,并使用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组织学研究、分子与血清学分析等技术对这些标本进行广谱的病原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次的爆发流行与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有关,而且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是引起SARS的病原体.

  • 电镜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胡秀

    电子显微镜在医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其作用极为重要,是其他任何领域都不能相提并论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有广泛的运用,为解决临床遇到的疑难杂症的诊断鉴别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电镜在临床诊断中的运用,从血液疾病诊断、肿瘤诊断、活检病理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核辐射对雄性哺乳动物生育和精子发生损伤效应的研究

    作者:党连凯;王清芝;宋兰芳;聂玉升;单祥年

    本文报道布放于核爆现场和下风向不同距离地区的狗(221只)、恒河猴(90只)、大白鼠(760只)等动物,在核爆炸时受到不同剂量γ-射线、中子、β-射线等外照射、内照射、内外复合照射,核爆炸后进行生育能力和精子发生过程损伤效应的研究结果.从核爆后第1天至动物死亡,开展交配生殖实验,精液参数检测,精子、睾丸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测试.发现核辐射后生育能力分为可生育期、不育期、“恢复”期、永久不育期;精子数量、活率等出现马鞍形变化曲线,睾丸不同生精细胞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初级精母细胞对辐射敏感,成熟精子不敏感.

  • 双酚A对Wistar大鼠精子生成的影响

    作者:桂军红;陆付耳

    内分泌干扰因子(endocrine disrupters)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大类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发挥类雌激素、类雄激素及其他激素的作用,从而造成机体正常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双酚A(BP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内分泌干扰因子,它是合成聚碳酸脂塑料和环氧树脂的单体.近几年,关于BPA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报道不少,但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为此,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和25 mg/kg 2个剂量,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运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镜观察BPA染毒对大鼠精子生成的影响.

  • 飞利浦电子显微镜控制电路原理及常见故障排除

    作者:马继民;林玉峰;倪萍

    介绍了飞利浦电子显微镜电路结构各功能块的基本原理,并根据实践分析了电镜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排除过程.

  • 电子显微镜安装要素综述

    作者:朱弋;阮兴云;徐志荣;杨举伦;蔡琳

    电子显微镜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精密仪器,空气质量、水压、水温、水质及电源均有严格要求.本文着重以PHILIPS CM120为例,从以上几个方面叙述电子显微镜的安装要素,给出具体参数,以供参考.

  • 电子显微镜的真空系统设计

    作者:朱弋;阮兴云;徐志荣

    电子显微镜是非常精密的电子仪器,在医学中主要应用于分子结构的病理分析,其放大倍数可以达到100万倍以上,线分辨率达到0.2nm,点分辨率达到0.3nm.独特的性能决定了其结构的独特性,其中真空系统设计是电子显微镜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子显微镜的优劣.本文分三个层次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真空系统设计.

  • 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振明

    中药鉴定是中药应用研究的基本工作,研究方法不断进步,尤以传统中药鉴定方法意义重大.中药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中药的真伪和纯度、甚至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为此具体综述了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 中国对虾呼肠孤样病毒感染的电镜观察

    作者:徐洪涛;屈建国;朴春爱;王文兴;王运涛;相建海;洪涛

    呼肠孤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中.水产动物呼肠孤病毒感染曾见于鱼、贝、蟹.近几年随着对对虾病毒病害研究的日益重视,在对虾中也发现呼肠孤病毒的感染.Tsing等[1]早于1987年在法国南部养殖的日本对虾(P.japonicus)幼虾中发现呼肠孤病毒感染.Krol等[2]于1990年在试验感染的南美白对虾(P.vannamei)中发现呼肠孤样病毒与对虾杆状病毒混合感染.中国大陆养殖的中国对虾自1993年全面暴发流行病以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对虾流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研究,部分学者曾在中国对虾(P.chinensis)中观察到呼肠孤样病毒颗粒[3],但未报道较详细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资料.

  • 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核衣壳的分离纯化

    作者:徐洪涛;朴春爱;王雷;杨朵;屈建国;张宝云;候云德

    90年代以来,对虾病毒病害成为制约世界对虾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所有主要的对虾养殖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日本、中国台湾、印尼等养殖的对虾均受到白斑病侵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病原被认为是一组相关的白斑杆状病毒(white spot baculovirus,WSBV)[1].中国大陆沿海对虾养殖区自1993年开始全面暴发白斑病,已证实中国对虾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Penaeus chinensis non-occluded baculovirus,PcNOBV)是造成中国大陆养殖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2],病毒形态学及多聚酶链式反(PCR)技术研究资料表明,PcNOBV属WSBV的一种[2,3].

  • 纳米细菌在前列腺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沈学成;熊朝晖;陈军;詹绍洋;李丹洋;周占松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NB)在前列腺结石形成中的作用,观察抗NB治疗前列腺结石是否有效.方法 本组50例,从2例手术治疗取出的前列腺结石中分离、培养、鉴定NB,建立NB致大鼠前列腺结石模型,并对28例保守治疗的前列腺结石患者行抗NB治疗.结果 从前列腺结石中分离出NB,并成功建立NB致大鼠前列腺结石模型.前列腺结石患者行抗NB治疗后,彩超显示结石直径逐渐缩小,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 PPS)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NB与前列腺结石形成有关,抗NB治疗前列腺结石有效.

  • 体外培养的人源神经干-祖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作者:赵耀东;张天一;黄强;王爱东;董军;兰青;秦正红;顾晓松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 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祖细胞,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单个神经干-祖细胞及神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所得神经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呈典型的神经球样生长.神经球内部由细胞以及无定形结构的物质构成,根据电子密度的不同可分明细胞和暗细胞.相邻细胞间存在细胞连接,部分相邻细胞间以及连接处的胞膜内侧可见小囊泡样结构,部分相邻细胞间还可见胞膜融合.扫描电镜下可见单个神经干-祖细胞呈球形,表面不光滑.透射电镜下可见神经干-祖细胞胞核大,胞质少,核质比高,多种细胞器不发达,多数细胞中自噬小体多见.神经干-祖细胞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包括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溶酶体、神经微幺幺及微管等在不同神经干-祖细胞中的含量和分布均不一致.单个细胞的细胞核多呈球形,也可见.肾形和分叶状,而神经球中细胞核欠规则.神经干-祖细胞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单个核仁多见,两个或以上核仁罕见.结论 人胚胎来源的神经干-祖细胞及神经球超微结构中见到的自噬小体、相邻细胞间以及相邻处的胞膜内侧的小囊泡样结构、相邻细胞间的胞膜融合现象,可为研究腩肿瘤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奠定基础.

  • 发育期小鼠肾小体细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作者:郭敏;王旭;席焕久

    目的研究小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和光、电镜技术,对发育不同阶段肾小体的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行观察.结果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Ⅰ和Ⅱ期肾小体内几乎所有细胞PCNA呈强阳性反应,Ⅲ、Ⅳ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Ⅴ期肾小体PCNA阳性细胞少见.TUNEL阳性细胞多出现在出生前,主要在Ⅲ、Ⅳ期肾小体表达.电镜观察:早期肾小体所有细胞核分裂象机率均高,Ⅲ期肾小体中的内皮细胞、足细胞核分裂象机率高,Ⅳ期肾小体中只见到内皮细胞核分裂象,Ⅴ期细胞核分裂象少见.电镜下所见的细胞凋亡多在Ⅲ、Ⅳ期肾小体,其中以内皮细胞、肾小囊壁层细胞凋亡居多.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行为在小鼠肾小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普遍存在,协同参与了调控肾小体正常发育过程.

  • 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林志雄;张鹏飞;江常震;陈振斌;何理盛;陈锦峰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利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12例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中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及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关系. 结果光镜下可见侵袭性生长的瘤细胞可在血管周形成巢状结构.电镜下不同胶质细胞起源的胶质瘤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基本上为无孔型,偶见窗孔形成.内皮细胞下基质完整,基底膜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有的伴有多层基板样结构形成.基底膜靠近瘤细胞侧常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虫蚀样空洞,含有较大空洞的基底膜常突向瘤细胞侧.有的血管外腔扩张,腔内可见瘤细胞以单个形式侵袭,少见瘤细胞伸出伪足突入基底膜及穿透内皮细胞间隙现象,瘤细胞与基底膜相互接触处呈光滑平整的界面. 结论无孔型内皮细胞、肿瘤微血管基底膜结构的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和虫蚀样空洞的改变,及少见瘤细胞伸出伪足突入其间,可能是不同胶质细胞起源的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形态学上共有的特征.

  • 雌激素对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朱艳霞;田宗文;杨晓宁;王乔;朱健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NE(50μmol/L)、E2(10nmol/L)、NE(50μmol/L)+E2(10nmol/L)作用48 h,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DNA ladder和流式细胞术对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及半定量分析心肌细胞促凋亡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果E2抑制NE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如细胞萎缩,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线粒体肿胀,出现凋亡小体等;使凋亡心肌细胞特异性的DNA梯状条带消失;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减弱凋亡心肌细胞内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凋亡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 胶质瘤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林志雄;黄强;杨丽娟;陈振斌;林建华

    目的探讨胶质瘤血瘤屏障体外模型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利用电镜技术观察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和C6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混合共培养、Transwell共培养、Transwell膜两面共培养)后的内皮细胞的孔窗、内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及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关系、瘤细胞的"血管周足"等的形态学特征;并与4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的血瘤屏障进行比较.结果电镜下发现ECV304细胞经与C6细胞按3种不同方式共培养汇合后均为无孔窗型内皮细胞,细胞间出现紧密连接;Transwell共培养的膜上C6细胞未见伸出伪足突向膜的微孔;经膜两面共培养的瘤细胞则可通过Transwell的微孔突向内皮细胞侧,但瘤细胞未伸出伪足包绕内皮细胞或突入内皮细胞间隙,瘤细胞的"血管周足"不完整,后两者与脑胶质瘤组织标本的血瘤屏障的形态特征相类似. 结论在体外经Transwell膜两面共培养的ECV304和C6胶质瘤细胞的系统可在一定程度模拟体内的血瘤屏障的形态学特征.

  • 不同功能状态精子表面复型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江一平;吴翊钦;钟秀容;林芸秀;魏玉珍

    目的建立实用的实验程序,观察不同功能状态下的精子表面超微结构特点. 方法用BWW上游法分离活动的人精子:BWW体外获能、诱导顶体反应和低渗膨胀试验处理后,将精子贴附于阳离子膜玻片上,叔丁醇冷却干燥后真空铂-碳喷镀复型.复型膜经3%氢氟酸剥脱,次氯酸钠腐蚀,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人精子表面复型图像清晰,立体感强,细节较丰富、清晰,获能精子顶体区呈网络状,顶体反应时可见顶体区大量互相吻合的小泡,经低渗处理的精子顶体区出现类似获能和顶体反应的现象. 结论表面复型-透射电镜技术可用于观察精子的不同生理状态引起的表面形貌变化,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纳米样结构观察

    作者:郭玉堃;明胜利;郭婉莹;杨国宇;郭豫杰

    目的 本实验旨在高效表达可溶性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并形成纳米样颗粒.方法 根据O型口蹄疫病毒核酸序列,得到FMDV O/MYA/7/98株的VP1蛋白基因,并进行截短和优化,共73个氨基酸;同时,从肠道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中分离得到135个氨基酸铁蛋白(Fn)基因片段,将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与铁蛋白串联,设计并合成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铁蛋白基因片段,命名为SeFnt16798.构建了SeFnt16798融合Grifin、GST、MBP、Sumo、Thioredoxin、γ-crystallin、ArsC、PpiB、CeHSP17等9种不同可溶性标签的表达重组载体.分别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SDS-PAGE电泳对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进行检测,筛选高效可溶性表达的SeFnt16798融合蛋白.重组蛋白通过Ni-NTA Agarose亲和纯化,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 实验成功构建9个SeFnt16798表达载体;9个标签中,MBP与SeFnt16798蛋白相融合的可溶性表达效果好,并获得了高纯度的MBP-SeFnt16798重组蛋白质;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MBP-SeFnt16798形成了纳米样颗粒.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稳定获得SeFnt16798重组蛋白质的方法.

  •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与三维打印明胶支架的相容性

    作者:田晓红;张彬;房艳;柏树令;敖强;佟浩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与三维打印(3DP)及戊二醛交联的明胶支架的相容性,筛选出适合细胞生长的支架孔径,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组织或器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提取大鼠ADSCs,并用流式细胞术和多向诱导分化的方法进行鉴定;然后与不同孔径的3DP明胶支架复合培养,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其存活率;用MTT法检测二维(2D)与三维(3D)培养对ADSCs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获得的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接种ADSCs到3DP明胶支架后,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看到细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区别于传统二维培养的梭形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可看到细胞在支架空隙内散在分布,细胞核、细胞器等结构清晰,表明其与支架的相容性良好;90μm孔径的支架细胞存活率高;3D培养的方法更有利于维持ADSCs的活力.结论 ADSCs与3DP明胶支架的相容性良好,90μ m孔径的支架适合ADSCs的生长.

  • 大脑3D图谱揭示神经细胞芳容

    作者:

    《科技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已绘制出一幅超精细的老鼠大脑的3D图谱。该图谱由一系列高清图像拼接而成,单个神经细胞在纳米尺度下的特征清晰可见,且清晰度前所未有。科学家们希望借助这一图谱发现大脑细胞之间非同寻常的关联,并终理清躁郁症和抑郁症等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新的研究颠覆了一个存在很久的假设,即所谓的彼得规则--如果两个神经细胞彼此接近,那么它们很可能会形成突触,相互沟通。这个假设似乎合乎逻辑,但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纳拉亚南·卡斯瑟里表示,它其实是假的,至少在小鼠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一块从胡须接受感官信息的皮层)内是这样的。卡斯瑟里说:“大脑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两个神经元呆在一起很多时间并不意味着它们建立了连接,成年哺乳动物大脑内这个区域就是如此,而在大脑的其他部位、婴儿的大脑内,每个神经细胞或许会与其邻居相连。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其他大脑进行成像,从而弄清楚这一点。”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新的成像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硬件名为自动化磁带收集超薄切片机(ATUM),由卡斯瑟里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而成,已经取得了专利。它使用钻石刀将已染色并增塑的脑组织样品,切割成30 nm厚的切片,然后用电子显微镜收集和拍摄样品。名为VAST的软件程序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制造出在神经细胞单个突触尺度上的彩色图像。软件由该研究的合作者、哈佛大学的丹尼尔·伯格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联合研制而成。就目前而言,这项新技术的成本很高,对数据存储的要求也很高,但研究人员希望能像基因测序技术一样,不断降低其成本,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的《细胞》杂志上。

263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