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Smac蛋白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作者:夏开来;黄书岚;孙建波;葛剑

    目的 观察Smac蛋白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1.5×10-6~1.5×10-2)g/L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24~72 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1)Smac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在终质量浓度为1.5×10-2g/L,72 h时抑制率达(57.13±1.41)%,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10-2g/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经流式细胞仪分析,Same蛋白能诱导C6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此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Smac蛋白可将c6胶质瘤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 Smac蛋白能够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6胶质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有关.

  • 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ATM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陶胜忠;牛光明;尹先印;雷霆;万锋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ATM蛋白表达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中ATM蛋白的表达,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以60C0 2 Gy放射剂世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2),探讨ATM蛋白的表达量与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同时检测其中5例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及U251细胞系经60Co照射前后ATM蛋白表达量,以了解放射对ATM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原代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形态多样;SF2平均值为0.417±0.176(0.162.0.735).在胶质瘤Ⅳ级与Ⅱ、Ⅲ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M蛋白表达水平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在高、低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ATM蛋白表达水平与SF2呈显著正相关(r=0.857,P<0.05);5例原代培养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及U251细胞系经照射后ATM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结论 ATM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胶质瘤中存在不同放射敏感性的细胞群,放射治疗应体现个体化原则.

  • Netrin-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黄焕军;晏维;付好;廖家智;田德安;陈孝平

    目的 观察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在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5例肝癌手术标本癌旁及癌组织中Netrin-1的表达水平,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转染Netrin-1基因,观测过表达Netrin-1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Netrin-1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约为66.7%,主要在肝癌细胞胞质中表达,Netrin-1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fii与门静脉痛栓以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实验对照组比较过表达Netrin-1显著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能力(P<0.05).结论 HCC组织中高表达的Netrin-1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Netrin-1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能力可能是肝癌转移机制之一.

  • 聚酰胺树形分子递送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厉周;黄宗海;姚航;潘碧峰;高峰;崔大祥

    目的 观察聚酰胺(PAMAM)树形分子高聚合物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Sur-vivin-asODN)转染结直肠癌SW620细胞的可行性以及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备PAMAM反义基因复合物和阳离子脂质体反义基因复合物,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的形态,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zeta电位,离心法和紫外分光分度仪测定复合物的的包封率、载药率和体外DNA释放速度.将上述两种基因转染复合物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测定其转染效率;检测转染后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PAMAM-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小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复合物的粒径(P<0.01),但zeta电位高于后者(P<0.05);基因载药率、包封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MAM对DNA持续释放14 d,但脂质体只持续5 d.PAMAM.Survivin-asODN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的效果强于脂质体-SurvivinasODN(P<0.05).转染后结直肠癌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低于脂质体复合物(P<0.05),细胞的凋亡率高于脂质体复合物(P<0.05).结论 PAMAM能将Survivin-asODN高效递送到结直肠癌SW620细胞,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并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

  • LRIG1基因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

    作者:刘红朝;谢蕊繁;蔡明俊;陈如东;郭东生;雷霆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基因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系GL15中LRIG1与EGFR的相瓦作用.构建针对LRIG1基因的干扰片段及非特异性的对照片段分别转染GL15细胞系,G418(600 mg/L)筛选出稳定株,Western blot法检测LRIG1表达的改变及其对EGFR表达的影响;嚷唑蓝(MTT)比色法检测LRIG1表达下调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免疫共沉淀法表明胶质瘤细胞系GL15中LRlG1与EGFR存在相互作用.成功构建了针对LRIG1基因的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LRIG1基因表达下降54.7%;同时干扰组细胞EGFR蛋白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上升了57.1%.MTT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增殖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LRIG1通过与EGFR结合发挥抑癌作用,干扰LRIG1表达可削弱这种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加速.

  • 鼠双微体-2基因在醛固酮增多症大鼠模型主动脉平滑肌中的表达

    作者:王超;闫永吉;欧阳金芝;贺德华;史涛坪;居正华;张国玺;王保军;徐华;马鑫;李宏召;张旭

    目的 观察醛固酮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鼠双微体-2基因(MDM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采用皮下给药的方法建立醛固酮增多症模型,其中醛固酮组经微量渗透泵持续释放醛崮酮(1μg/h);醛同酮+螺内酯组除给予等量醛固酮外,每日行螺内酯灌胃(每日100mg/kg);对照组仅泵空白溶剂.尾套法检测大鼠血压,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血钾、钠、醛固酮浓度及血浆肾素活性.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ill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平滑肌MDM2基因表达.结果 (1)成功建立醛同酮增多症大鼠模型:醛固酮组2周后血压明显升高,血钾下降,呈现低肾素、高醛固酮特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醛固酮组主动脉平滑肌MDM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螺内酯可抑制醛固酮的上述作用(P<0.01).结论 醛固酮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中MDM2的表达,而螺内酯可拮抗其效应.

  • 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对脂肪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秦红波;曹浩强;华志元;李相成;倪全法;费建国;沈亦钰

    目的 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否可减轻大鼠脂肪变性供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敢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彤成轻度脂肪变性供肝;随机分为3组,A组(n=25)供肝切取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125 mg/kg;B组(n=25)供肝切取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125 mg/kg,移植肝血流开放时静脉注射Znpp 1.5 mg/kg,C组(n=25)供肝切取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受体肝移植后3、6、12、24、48 h分别取移植肝组织检测HO-1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中(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学检查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结果 术后各时段HO-1活性A组均显著强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A组均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术后12 h为明显,A组表现为轻度,而B组及C组表现为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诱导HO-1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而减轻脂肪供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组织学计量与炎性因子表达

    作者:于腾波;程永帅;孙康;江莉;褚言琛;李富江;寇德伟;张德刚;王爱民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各组织成分中细胞冈子、金属基质蛋白酶等炎性物质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获取行OA组关节置换及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组患者手术时的软骨、滑膜组织和软骨下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行软骨下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应用放射免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门细胞介素(IL)-1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水平,并将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软骨下骨组织计量值与细胞因子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A组较非OA对照组软骨下骨骨形成增加,骨质硬化骨小梁数目增加并错乱;滑膜组织中MMP-9表达是调;软骨组织中MMP-9及IL-1 β较对照组提高;而在软骨下骨,MMP-9、TNF-α及IL-β均有增高,并且与软骨下骨组织学改变相关联.结论 证实了OA促炎症条件的病理学基础,并且炎性改变与软骨硬化及关节软骨退变相关.

  • 携带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经不同给药方式进入BALB/C鼠体内后的组织分布和代谢

    作者:黄晓园;庄亮;曹阳;高庆蕾;袁劲;马丁

    目的 观察蕈组腺病毒分别经由尾静脉和腹膜后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的组织分布和代谢,探讨重组腺病毒载体与肝移植结合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采取尾静脉和腹膜后注射Adv-GFP建立动物模型,以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作为指示观察腺病毒的组织分布;用原佗杂交法比较各器官的腺病毒转录;定量检测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和肝脏中的病毒滴度.结果 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注射Adv-GFP入小鼠体内后,在基因转录与GFP表达上均显示Adv-GFP主要分布在肝、脾、肺和肾;腹膜后注射与尾静脉注射比较,肝组织内腺病毒转录与表达明显增多(P<0.05),而脾、肺和肾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腹膜后沣射的腺病毒亦会短时内进入体循环,但肝组织的病毒滴度在1周内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尾静脉途径.结论 重组腺病毒腹膜后注射能够优化治疗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身反应,更适于肝癌肝移植后的基因治疗.

  • 骨肉瘤miRNA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作者:魏任雄;蔡林;谭金海;牛光峰;胡戈亮;王兵兵

    目的 筛查骨肉瘤miRNA(微小RNA)基因,建立骨肉瘤miRNA基因表达谱,分析明显上调或理调的基因.方法 提取7例骨肉瘤组织和正常骨组织的RNA,利用丹麦Exiqon公司的micm RNA芯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筛查出骨肉瘤中上调的基因有28个,下调的基因有26个;其中上调大于2.5倍的miRNA基因有5个:miR-381、miR-18a、miR-586、miRPlus_42780、miR-377*,表达差异大的为miR-586,5倍;其中下调大于2.5倍的miRNAA基因有9个:miR-126、miR-146a、miR-16、miR-191、miR-142-5p、miR-106b、miR-144、miR-26b、miR-20a,其中miR-144基因下调为明显为39倍.结论 建立了骨肉瘤的miRNA基凶表达谱,miR-586、miR-144基因为骨肉瘤表达特异的基因.

  • 环磷酰胺对雄性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

    作者:沈国球;潘铁军;鲁功成;熊承良;刘波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 8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分6组,每组16只.前5组为实验组,给药方法分别为每日10、20、40、80、100 mg/kg,另1组为对照组.胃管给药2周和4周后,处死大鼠,取附睾精子行CASA检查;取睾丸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睾丸曲细精管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睾丸曲细精管细胞凋亡情况.留取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激索水平.结果 环磷酰胺每日40 mg/kg喂养4周,大鼠存活率93.8%,精子数量明显减少(29.36±8.64)X 106个/ml,精子活力降低(22.25±2.03)%,睾丸生精上皮细胞明显损伤变性(58.1±1.2)%,血清睾酮水平下降(0.149±0.020)μg/L.这些指标的变化与环磷酰胺给药剂量及时间旱负相关(P<0.05).结论 通过环磷酰胺诱导可以成功建立大鼠少精/无精症动物模型,环磷酰胺主要通过坏死和凋亡两种途径导致睾丸曲细精管结构变化,导致生精细胞减少并终引起少精/无精症.

  • 白芨加甲基叔丁醚灌注溶解胆固醇结石的研究

    作者:田立新;张惠东;李均乐;卢敏俊;黄小庆;阙丽梅

    目的 观察白芨浆对甲基叔丁醚灌注溶石时动物的胆囊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6只,观察白芨对甲基叔丁醚溶解胆结石的溶石率及白芨对胆囊黏膜的影响.结果 白芨对甲基叔丁醚溶解胆结石的溶石率无明显影响(B组92.54%,C组91.11%,D组91.28%,P>0.05);白芨对胆囊壁黏膜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减轻甲基叔丁醚的副作用.结论 白芨解除了甲基叔丁醚灌注溶石的副作用,为灌注溶石的广泛开展提供支持.

  • PcDNA3.1(-)-edPSMA载体的构建及其稳转鉴定

    作者:翁小东;刘修恒;匡幼林;祝恒成;江波涛

    目的 构建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胞外区(edPSMA)真核表达质粒,并建立稳定表达edPSMA的小鼠前列腺癌(RM-1-edPSMA)的细胞株.方法 构建PcDNA 3.1(-)-edPSMA真核表达载体并测序,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PcDNA 3.1(-)-edPSMA质粒和PcDNA3.1(-)空载质粒转染至RM-1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了稳定生长的阳性克隆细胞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edPSMA蛋门的表达.结果 质粒经酶切测序,结果与Gene Bank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同源性为99.7%,RT-PCR和Western blot均证明转染了 PcDNA 3.1(-)-edPS-MA质粒的RM-1细胞表达edPSMA.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 3.1(-)-edPSMA质粒,并建立了稳定表达edPSMA的细胞株.

  • 内皮祖细胞复合膀胱无细胞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陈柏松;张胜利;耿红全;潘骏;吴少峰;陈方

    目的 应用内皮祖细胞复合膀胱无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学膀胱.方法 分离培养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制备膀胱无细胞基质.体外检测细胞与膀胱无细胞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观察细胞与膀胱无细胞基质的体外复合.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其表面标志分别为CD133 25.1%、CD34 55.9%、flk-1 97.7%、CD31 82.0%、CDl44 95.4%.成功制备膀胱无细胞基质.生物相容性检测证明膀胱无细胞基质对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活力保持在90%以上.体外观察细胞可以复合于无细胞基质,并在其上增殖、生长.结论 可以应用内皮祖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膀胱无细胞基质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学膀胱,可能成为提高体内组织工程膀胱血管化的一种新方法.

  • 体外冲击波治疗兔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作者:汪结;彭昊;刘世清;李瑞西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对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脂多糖诱导成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右侧为实验侧接受冲击波治疗,左侧为对照侧,治疗后1、2、4、8、12周取材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VEGF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法定量蛋白.结果 实验侧软骨下骨组织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在4周时达到高峰,并持续至8周,软骨下骨新生血管和成骨明显.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促进缺血坏死股骨头中新生血管和软骨下骨的形成,VEGF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其治疗机制.

  •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脾脏巨噬细胞的变化

    作者:潘敦;张澍;李宗芳;黄辰;周蕊;刘仲伟

    目的 观察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大鼠脾脏巨噬细胞(Mω)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按DEN腹腔注射加慢性间断自由饮用DEN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肝癌肺转移模型,分别在造模的第8、13、16周随机处死大鼠.根据病理结果依次归为为肝硬化组(10只)、肝癌未转移组(10只)、肝癌转移组(10只).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脾脏Mω超微结构.贴壁法分离纯化Mω,应用Vybant吞噬检测试剂盒、噻唑蓝(MTY)比色法、Rat肿瘤坏死因子(TNF)-α Elispot试剂盒、DQTM ovalbumin试剂盒检测脾脏巨噬细胞活力和吞噬、代谢、分泌及抗原旱递功能.结果 Mω超微结构:肝硬化组和肝癌未转移组Mω较正常组Mω表面突起增多,细胞器增多;肝癌转移组Mω表面突起减少,细胞器较少.Mω吞噬指数:与正常对照组(75.6±1.7)比较,肝硬化组(84.7±1.9)升高(P<0.05);肝癌未转移组(89.5±3.1)显著升高(P<0.01);肝癌转移组(36.0±2.6)显著降低(P<0.01).Mω代谢率:与正常对照组(1.48±0.17)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未转移组代谢率(1.53±0.15、1.56±0.14)增高(P<0.05),肝癌转移组(1.12±0.29)代谢率降低(P<0.05).TNF-α分泌值与正常对照组(626.6±24.6)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末转移组(分别为741.0 4±52.9、1126.2±174.5)升高(P<0.05),肝癌未转移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肝癌转移组(313.8±50.8)显著降低(P<0.01).抗原呈递阳性细胞比率(%):与正常组(16.45±1.86)比较,肝硬化组和肝癌未转移组(分别为24.03±1.87、27.95±2.63)显著升高(P<0.01);肝癌转移组(10.46±2.16)显著降低(P<0.01).结论 在肝硬化及肝癌早期,脾脏Mω吞噬、代谢、分泌、抗原呈递功能普遍增强;在肝癌晚期,脾脏Mω吞噬、代谢、分泌、抗原呈递功能普遍减弱.说明脾脏抗肿瘤作用呈双向性和时相性.

  • 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曾纪晓;马毅;孙俊杰;何晓顺;夏慧敏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IS)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AIS Ⅰ组(每日1 mg/kg)、DAISⅡ组(每日15 mg/kg).用药2周后观察肿瘤体积和重量,生化法测定大鼠血清肝肾功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肿瘤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mRNA的表达,肿瘤组织切片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AIS能抑制肿瘤生长,对照组、DAIS Ⅰ组和DAIS Ⅱ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0.78±0.25)、(0.42±0.17)、(0.38±0.21)cm3(P<0.01);DAIS抑制肝癌细胞VEGF mRNA、MMP-2 mRNA的转录(P<0.01).DAIS对肝移植术后大鼠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DAIS组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DAIS可以抑制肝癌细胞VEGFmRNA和MMP-2 mRNA的转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肝移植术后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 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初步分析

    作者:乔治;李荣;陈凛;彭正;周国艮;梁文涛;徐飞;钟苑;徐迎新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术前胃癌患者(n=25)及正常健康者(n=25)外周血CD4+ CD25+ FOXP3+Treg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CD4+ CD25+ FOXP3+ Treg/PBL为(1.229±0.656)%,胃癌组CD4+ CD25+ FOXP3+ Tres/PBL为(1.993±0.830)%.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胃癌患者周血Treg水平升高,可因其免疫负调作用而导致免疫抑制.

  • 细胞周期蛋白A与p16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协同作用

    作者:王兆文;邢同海;唐华美;裘国强;张益;樊军卫;彭志海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elin A)与p16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Western blot检测35例肝细胞肝癌及相应的非癌组织中Cychn A与p16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clin A的表达.结果 35例HCC中2l例(60.0%)有Cyclin A的过表达,22例(62.9%)出现p16蛋白表达缺失,Cyclin A蛋白过表达标本中19例(90.5%)存在p16蛋白表达缺失,无Cyclin A蛋白过表达的14例标本中3例(21.4%)出现p16蛋白表达缺失,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细胞癌中存在Cyclin A蛋白过表达及p16蛋白表达缺失,两者引起肝细胞周期失控并可能相互加强促进.

  • 人胃黏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条件的优化

    作者:张浩;申晓军;唐古生;毕建威

    目的 通过优化人胃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条件,提高培养成功率,为进一步研究胃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原代培养采用植块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形态学和电镜等方法进行细胞鉴定;分析不同培养表面、培养基和培养液pH值对原代细胞培养游出情况的影响,筛选适合的培养条件.结果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RPMI 1640培养基的Waldχ2值=32.4533,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0.7852,说明使用RPMI 1640培养基更利于原代成纤维细胞游出;pH=7.4的培养液的Waldχ2值=49.4756,P<0.01,标准化回归系数=0.4867,说明培养液pH值为7.4更利于原代成纤维细胞游出;不同水平的培养表面条件对成纤维细胞游出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各培养条件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 通过优化培养表面、培养基种类和pH值等培养条件,可以提高人胃黏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

  • Survivin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bax相关性

    作者:周勇;刘冰阳;刘源;耿东华;刘金钢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bel-2和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在64例胆管癌,22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胆管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65.6%(42/64),显著高于其在癌旁组织(9.1%,P<0.01)和正常胆管(0%,P<0.01)中的表达;Survivin基因表达与胆管癌的性别、年龄、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bcl-2和bax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6.3%(36/64)N45.3%(29/64),Survivin基因表达与bcl-2表达正相关(r=0.404,P<0.01),与bax表达负相关(r=-0.373,P<0.01).结论 Survivin基因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有可能成为胆管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在胆管癌的发展中,Survivin与bel-2和bax分别起协同和拮抗作用.

  • 腹侧急性闭合性脊髓损伤模型建立

    作者:胡炜;关方霞;杨波;焦红亮;马建;常克亮;胡祥;李远;杜英;宋来君

    脊髓损伤发病率高,病理机制复杂,建立理想的模型尤为重要.现已有多种模型报道[1-3].我们用自制适形撞击器建立腹侧急性闭合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 转录因子Spl在三氧化二砷抑制人胆囊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作者:陆维祺;艾志龙;刘厚宝;锁涛;童赛雄

    转录因子Spl是一种基本的、参与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转录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三氧化二砷(As203)在治疗白血病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体瘤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它能减少大鼠肝癌肝移植后的肿瘤复发[2,3].本研究旨在观察转录因子Spl在As2O3抑制人胆囊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4].

  • 不同血清型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

    作者:刘斌;蔡道章;戎利民;王昆;曾春;谢沛根;宋炎成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增殖能力强,是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热点之一[1].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是已知可整合在染色体上长期表达而不致病的病毒载体.为明确AAV1与AAV2载体对MSCs的转染特点和表达效率,我们就rAAV载体介导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对体外培养犬MSCs的转染情况进行了观察.

  • 异丙肾上腺素对人逼尿肌细胞肾上腺素能β受体亚型的环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刚;付成;王平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会引起膀胱逼尿肌的舒张,这种β-AR介导的舒张会在膀胱充盈过程中起到潴尿的作用,但是哪一种受体亚型在逼尿肌松弛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还不十分清楚.

  • 血清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分析胰腺癌特异标志物

    作者:戎叶飞;靳大勇;王单松;匡天涛;许雪峰;楼文晖

    本研究运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对胰腺癌患者血清及正常人血清进行蛋白质差异分析,寻找新的胰腺癌血清标志物.

  • 金雀异黄酮对成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朝兵;王志维;夏军;吴红兵;吴智勇;邓宏平;丁良儒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大隐静脉桥5年通常率约为78%,10年通畅率约为51%,再狭窄是冠心病术后急待解决的问题[1].主要与移植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金雀异黄酮(genistein)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平滑肌细胞的酪氨酸激酶受体(PDGFR)的表达、ras的表达的影响.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与钙化相关因子的关系

    作者:郑维;舒畅;康红;唐梅徕;范培芝

    本研究旨在检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未钙化和钙化斑块纤维帽及周边区域上单核细胞趋化活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L-8),骨形成蛋白-6(BMP-6)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基因的表达,探讨炎症与钙化的关系.

  • 丙谷胺与奥曲肽对人大肠癌LOV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闰竞一;沈贤;章圣辉;陈笑雷;周宏众;黄颖鹏

    胃泌素(GAS)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而生长抑素(SS)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可抑制人肠癌的生长[1].本研究旨在观察研究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奥曲肽)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丙谷胺与生长抑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具体调控机制.

  • 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髓系衍生抑制细胞的表达

    作者:付朋;姜晓兵;赵洪洋

    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包括1/3为末成熟巨噬细胞和树突样细胞,其他的是处于分化早期的髓系细胞.MDSC在大鼠表达为Gr-1+CDllb+细胞,在人表达为CD33+HLA-DR-细胞[1].髓系衍生抑制细胞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编辑,包括免疫清除,免疫对抗,免疫逃逸三个过程[1],其在外周血的增高表达已经在肾细胞癌,乳腺癌,结肠癌等中得到证实.本实验旨在观察髓系衍生抑制细胞在脑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胶质瘤,髓母细胞瘤,转移瘤中的表达,探讨MDSC透过血脑屏障参与脑恶性肿瘤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

  • 新型肿瘤细胞膜重组脂质体的体外免疫激活作用

    作者:石志远;王臻;吕昌伟;刘勇;刘鹏

    人工脂质体具有类似于细胞膜的双分子层结构,具有稳定缓释和网状细胞靶向性等特征,是高效的药物和大分子物质载体[1].利用脂质体的特性,我们将肿瘤细胞膜碎片与人工脂质体质量组,制备携带肿瘤膜抗原特征的重组脂质体,探讨其体外免疫原性的变化.

  • 植物乳酸杆菌CGMCC N0.1 258表层黏附蛋白的筛选鉴定

    作者:沈通一;张明;周玉坤;秦环龙

    黏附是细与菌与肠上皮细胞(IEC)相互作用的基础.我们对植物乳酸杆菌CGMCC N0.1258表层黏附蛋白进行筛选和鉴定.

  • 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实现负重位全脊柱全下肢成像的方法研究

    作者:赵延强;吴南洲;肖越勇;贾永禄;王春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实现负重位全脊柱全下肢成像的方法,现报道如.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双自杀基因对肝癌的靶向杀伤作用

    作者:刘京龙;邓志华;杨长青;刘燕;贾静;郭素雅;杨强;撖绍锦;郎伟宁

    目前联合基因治疗常用的是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同时,肿瘤的基因治疗要求导人的自杀基因表达严格限制于靶细胞(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生长无影响,因此寻找肿瘤细胞的靶点成为哌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端粒酶是维持端粒长度的一种逆转录酶,对细胞增殖、衰老及永生化和癌变起重要作用[2].在端粒酶的二三个亚单位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是其活性的关键限速步骤,因而hTERT启动子将成为基因靶向表达的理想开关[2].已有研究证实CD、TK自杀基因治疗肿瘤已取得了初步成效[4,5],但是两者联合应用,尤其是在hTERT启动子特异调控下靶向抗肝癌,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观察评价hTERT启动子驱动下的联合自杀基因体系对肝癌细胞靶向高效表达.

  • 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区308A/G多态性

    作者:卓阳;周雪雪;曾兴业;罗兴华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基因组中普遍的序列差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易感人群的筛选、疾病的预防及将来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1].

  •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预防肾移植配型不良

    作者:万峰春;王科;柳东夫;赵俊杰;林春华;高振利

    目的 探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门(ATG-R)在肾移植PRA阳性受者预防性应用的有效几天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lO月的同种异体肾移植792例,实验组(n=132)多为PRA阳性(<45%)、淋巴毒实验阴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配位偏少、多次输血和2次移植等的患者.术前一次较大剂量(0.5 mg/kg)和术后短时间小剂量(0.5-1.0 mg/kg)ATG-R预防性应用;其余患者作为对照组(n=571),给予常规免疫抑制治疗.对两组DGF发生率、6个月内AR发生率、6个月内感染发生率、1人肾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DGF发生率分别为3.03%和8.03%(P<0.01);6个月内AR发生率分别为6.82%和10.45%(P<0.05),6个月内感染发生牢分别为9.85%和9.5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0.05);两组1年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97.73%和96.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8.48%和98.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HLA配型不良的患者,在规避特异性抗体的前提下挑选供者,术前1次较大剂量和术后短时间小剂量ATG-R预防性应用能够明显降低DGF和AR发生率,并不增加感染发生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ATG免疫诱导措施.

  • 膀胱白斑不同病变部位超微病理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唐秀英;叶章群;官阳;唐敏;李良玉

    目的 探讨膀胱白斑不同病变部位超微病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膀胱白斑病变中部标本80例次,白斑边缘处、白斑边缘外1.0 cm处、2.0 cm处及2.5 cm处标本共89例次,用双肓法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并与非膀胱白斑患者的正常膀胱黏膜比较.结果 膀胱镜下所见白斑旁区均已存在早期病变.从白斑边缘外2 cm处到白斑中央,膀胱黏膜由移行上皮逐渐变为尿路上皮与鳞状生皮交错、鳞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化生伴不全角化或角化.基膜由平直变弯曲,呈现出4型(5种)典型表现.病变中部的80例,0 Ⅰ型5例.0Ⅱ型8例,Ⅰ型12例,Ⅱ型42例.Ⅲ型13例.结论 以病变中部为准,可将膀胱白斑的超微结构表现分为4型,即0型(0 Ⅰ型、0Ⅱ型)、Ⅰ型、Ⅱ型、Ⅲ型.该分型能较好地说明膀胱白斑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膀胱白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 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分步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

    作者:周清河;肖旺频;安尔丹;姚明;吴城;沈颖彦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分步靶控输注全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应激反应抑制、循环和苏醒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一Ⅲ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时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给予0.06 ms/kg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0μ/L输入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0μg/L输入瑞芬太尼及血浆靶浓度从2.0μg/L分阶段增至4.0μg/L输入瑞芬太尼,同时给予血浆靶浓度3.0μg/L异丙酚及维库溴胺完成麻醉诱导.除B组在胆囊取出后停止芬太尼输入外,各组所有药物均在术毕时停止输入.予10、T1、T2、T3和T4点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测定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和血糖浓度.记录苏醒拔管时间、术毕至出恢复审时间、拔管时OAA/S评分和从术毕至OAA/S评分达5分时间.记录麻醉手术过程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4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MAP及H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组为明显,MAP及HR分别下降至(59±12)mm Hg和(54±6)次/min(P<0.05);4组患者苏醒拔管时MAP及HR均增加,A、B两组增加显著,分别增高至(113±13)mm Hg、(81μ8)次.min和(110μ12)mm Hg、(80μ7)次/min(P<0.05);A、B两组T4点皮质醇、醛固酮浓度比T0点明显增高(P<0.05);C组阿托品、麻黄碱、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总次数为20次,比其余3组明显增加(P<0.05).C、D两组拔管时间、出恢复室时间和OAA/S评分至5分时间比A、B两组明显缩短(P<0.05);C、D两组拔管时OAA/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TCI可有效抑制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和上腹部手术等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苏醒迅速且质量高,分步TCI时循环更加平稳.

  • 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分子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於雷;周俭;樊嘉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方法.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疾病,死亡率高.

  • 膀胱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俊;徐达

    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者通过建立膀胱癌动物模型研究膀胱癌的病因,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寻找有效预防膀胱癌复发及进展的方法[1,2].过去几十年中已建成不同膀胱癌动物模型,现将各种膀胱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监测方法介绍如下.

  • 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裸鼠胰腺癌转移模型的建立

    作者:周家华;余泽前;胡亮;陶可涛;杨德同;王凤臣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裸鼠胰腺痛转移模型.方法 将RFP基闪转入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评价转染前后细胞生物学行为有无改变,并采用SW1990-RFP建立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和实验性肝转移模型.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评价各组转移模型肿瘤转移的发生.结果 获得稳定,高表达RFP的单克隆细胞系SW1990-RFP,转染前后细胞生物学行为无明显改变.成功建立了裸鼠胰腺癌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和肝转移模型,并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到各脏器微小转移的发生.建模成功率均为66.7%(4/6).结论 RFP基因不改变SW1990的细胞生物学行为,本实验所建立的裸鼠胰腺癌转移模型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 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模型的建立

    作者:伍尚敏;赵亚南;杨力;易成刚;刘垠;鲁开化

    目的 建屯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方法 将10例新鲜的增殖期血管瘤组织块置于纤维蛋白凝胶中以双层夹心法建屯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于血管新生后3 d加入平阳霉素(PYM.1×102mg/L)做干预实验.镜下观察新生血管情况,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鉴定新生血管.结果 血管瘤组织培养4~7 d后芽生出细小m管,至第8~10大长成枝丫状血管样结构,第11~14天之后血管样结构生长渐缓停滞萎缩.PYM作用1一2 d后血管样结构很快萎缩.组织周边新生树枝状结构经鉴定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该模型部分程度上可代表血管生成、萎缩的过程,但细小血管样结构的芽生时间不等,萎缩较快,与体内血管瘤血管仍有一定区别.

  • 脊髓静脉高压动物模型的改进

    作者:陈通;张鸿祺;滕梁红;李永忠;张智萍;郭德玉;卢德宏;凌锋

    目的 建立长期稳定的兔脊髓静脉高压模型,用于研究脊髓血管畸形致病机制.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短期组、中期组和长期组,每组手术造模8只和假手术兔4只.手术组兔通过开腹侧侧吻合兔左肾动静脉,形成动静脉瘘,结扎后腔静脉远端和近端导致动脉血异常引流至腰静脉、椎管内静脉丛形成脊髓淤血和脊髓静脉高压.采用Jacobs法对后肢功能评级,Reuter法对脊髓感觉运动反射功能评分,连续观察行为学变化,每组动物到期后对脊髓行MRI扫描、经股动脉DSA检查动静脉瘘口的通畅,并解剖取脊髓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24只模型兔中,存活22只,生存率91.67%,动静脉瘘口通畅率95.45%.术后模型后肢的运动、感觉功能均有所减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髓MRI表现为脊髓相应阶段的水肿,但判断脊髓静脉高压早期病理改变缺乏特异性.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见脊髓内毛细血管的扩张充血,随时间的不同呈现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的浸润、胶质细胞的增生、髓内血管的玻璃样变性和神经元细胞变性,符合脊髓静脉高压的脊髓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可见髓鞘板层的松散、薄髓纤维内线粒体数日的增加和神经无的同缩.结论 通过该方法建立模拟人类脊髓血管畸形的脊髓静脉高压机制导致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模型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 外科科研选题和设计之管见

    作者:高尚志

    高等医学院校必须进行科研,科研成果能提高医疗质量和充实教学内容.下面就个人通过实践体会及读书心得谈一些对科研工作基本知识的认识.

  • 血管外科实验研究现代热点的探讨

    作者:蒋米尔;陆信武

    外科实验研究的内容一般是针对临床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血管外科实验研究也同样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实验外科并非简单的藉助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范畴,而是利用科学方法、科学手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对人体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演变和转归以及预防和治疗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就血管外科实验研究现在主要的热点问题探讨如下.

  • RNA干扰基因沉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的研究

    作者:廖艺;吕伟明;胡作军;李杰;刘瑞磊;胡玲玉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对局部MCP-1表达及AS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28只雄性兔颈动脉AS模型,将MCP-1 siRNA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局部定位转染的方法至病变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血管壁中泡沫细胞浸润及内膜增厚,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局部MCP-1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空质粒组、RNA干扰(RNAi)组镜下内膜/中膜厚度(I:M)分别为5.55、5.27、1.4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RNAi组着色较浅.RT-Pe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NAi组与模型对照组、空质粒组比较,局部MCP-1表达降低.结论 MCP-1 siRNA转染抑制了局部MCP-1表达,延缓了AS的发展,减轻了病变程度.

  • 静电纺丝血管外支架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

    作者:苏伟;邱雪峰;董念国;孙宗全;胡平;史嘉玮

    目的 探讨聚-3-羟基丁酸与聚-4-羟基丁酸聚酯[P(3HB-co-4HB)]静电纺丝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3HB-co-4HB)血管外支架.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24只,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血管移植模型:无支架(Ns)组和非限制支架(PS)组.分别于术后3、7、14、28 d取静脉移植物标本,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静脉移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静脉移植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和组织因子(TF)mRNA表达.结果 术后7、14、28 d支架组静脉移植物内膜与中膜的厚度和面积明显低于无支架组(P<0.05).两组PCNA表达均增加并在术后14 d高,而支架组在术后7、14 d PCNA表达低于无支架组(P<0.05).术后3、7d支架组PDGF.BB和TFmRNA表达明显低于无支架组(P<0.01).结论 静电纺丝P(3HB-co-4HB)血管外非限制性支架能抑制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并通过降低静脉移植物管壁早期组织因子表达发挥作用.

  • 鼠ho-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在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三明;王花;张辉;刘祥厦;刘勇;王冕;李雯;王深明

    目的 制备高效表达的血红素氧合酶(HO)-1基因修饰的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ho-1真核表达质粒pCMV-Tag 2B/ho-1,用脂质体将其转入骨髓来源的EPCs,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HO-1蛋白的表达.结果 (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产物电泳结果,质粒菌落PCR鉴定、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ho-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2)根据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EPCs形态学变化,细胞的CDI33、CD34和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VEGF诱导后LDL、UEA双染鉴定等证实所分离的细胞为EPCs;(3)vegfa转染P3代EPCs后细胞内荧光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细胞HO-1蛋白抗体结合蛋白出现明显印迹条带.结论 成功制备表达外源性基因ho-1的骨髓来源的EPCs,制备方法可行.

  • 加压素对缺氧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C亚型表达的调节及其机制

    作者:杨光明;李涛;明佳;徐竞;陈玮;刘良明

    目的 探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对缺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PKC-α、δ和ε亚型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50只Wistar大鼠的血管进行原代VSMC培养,观察AVP对缺氧VSMC胞质和胞膜成分中PKC-α、δ和ε亚型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缺氧VSMC中3种磷脂酶(PLC、PLD、PLA:)的活性变化及AVP和PKC亚型抑制剂对其的作用.结果 缺氧后VSMC胞膜成分中PKC.α和亚ε型的表达分别升高为正常组的1.5和2.0倍,而胞质成分中表达降低,AVP处理进一步升高胞膜PKC-α和ε亚型的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2.4和2.6倍,P<0.05);而胞质和胞膜PKC-δ亚型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缺氧后PLC和PLD活性升高,AVP处理使PLC和PLD的活性进一步升高为正常组的1.6和2.1倍;PKC-α抑制剂Go 6976预处理可拮抗AVP诱导PLD活性升高的作用(PLD活性降低为AVP组的40.8%),而PKC-δ和ε抑制剂无明显作用;各组PLA2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VP可通过促进VSMC胞质中的PKC-α和ε亚型向胞膜转位而激活,进而调节休克后血管反应性;PLC和PLD可能参与了AVP介导的PKC激活过程.

  • 仿生型人工小血管支架的构建与体外力学研究

    作者:刘冰;游庆军;胡国强;王文祖

    目的 制备具有三层管壁结构的可降解人工小血管支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正常生理血管对比以检测其是否符合体内移植试验的要求.方法 以可降解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DS)缝合线编织成网管状织物作为血管内支架,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内层共混硫酸软骨素-胶原,外层包被小肠黏膜下层,缝线加固,构建内径<4 mm的小血管支架,检测血管支架的生物力学性能(爆破压力、抗拉伸能力、顺应性等),并与正常生理血管进行比较.结果 所制备的人工小血管支架平均内径3.83 mm,爆破压为(43.50±8.30)kPa,断裂强度为(19.10±1.56)N,应变率为(42.88±3.16)%,径向顺应性为(5.96±0.87)%/100 mm Hg(1 mm Hg=0.133 kPa).结论 所制备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优良,可以满足动物体内移植试验的要求.

  • 诱发电位应用于降主动脉手术的研究

    作者:刘锋;管玉龙;董培青

    目的 通过比较单纯阻断与左心转流技术在胸降主动脉手术中对脊髓缺血损伤的影响,评价在主动脉手术中应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的可行性,.方法 12头小型猪随机分为单纯阻断和左心转流组.均采用左胸肋间入路开胸,在左无名动脉以远阻断降主动脉.术中使用诱发电位监测仪连续监测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脊髓功能变化.术后每日记录动物行为学评分.术后7 d处死动物,观察脊髓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单纯阻断组中2头动物后肢轻瘫,其余后肢均截瘫.左心转流组动物恢复顺利,无截瘫发生.单纯阻断组CSEP波幅降低达50%以上,潜伏期延长10%以上,变化与行为学评分一致.阻断平面以下脊髓的超微结构显示,单纯阻断组脊髓髓鞘板层结构破坏严重,线粒体肿胀,破坏.左心转流组与阻断平面以上脊髓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动物模型中,CSEP对脊髓缺血状况的监测及时有效.

  • 全生物化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外构建

    作者:池一凡;许慧;林明山;孙龙;侯文明;孙忠东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外构建:脱细胞血管基质的制备.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和种植方法.方法 处理猪胸主动脉来获得脱细胞血管基质,采用二步种植法先后种植体外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结果 动脉管壁细胞全部脱除,脱细胞基质胶原蛋白含量与新鲜动脉相似,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呈网状排列,无断裂,基质保持完好.脱细胞血管基质的极限应力比新鲜动脉绀织减小20%[新鲜动脉:(1.1510±1.2870)×10-2,脱细胞血管基质:(0.9215±1.7000)×10-2,t=34.137,P<0.01].种植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良好.结论 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种植于脱细胞血管基质后生长良好,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 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PE38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胡昌辰;柯以铨;姜晓丹;王斌全;周丽媛;陈一招

    目的 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基因真核融合表达载体,观察其表达产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影响.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VEGF165基因片段,通过Hind Ⅲ和EcoR Ⅰ双酶切pRB391质粒获得PE38基因.构建两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RES2-VEGF165-PE38-EGFP,转染293细胞后用逆转录(RT)-PCR及ELISA检测VEGF165-PE38融合蛋白在293细胞的表达,并检测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对HUVECs的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VEGF165-PE38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其可在293细胞表达,ELISA检测表明空质粒转染组、无转染组和重组质粒转染组VEGF浓度分别为(269.0±23.6)、(306.0±29.3)和(1390.0±136.6)ng/L.CCK-8和TUNEL检测表明重组质粒细胞转染上清对HUVECs具有较强的细胞抑制效应,凋亡细胞率分别为8.34%、7.69%和3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 165-PE38融合基因构建,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治疗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中HIV-Tat-CLIO标记磁共振体内示踪的研究

    作者:董智慧;赵洋;符伟国;王玉琦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转导域交连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HIV-Tat-CLIO)标记、磁共振成像(MRI)无创体内示踪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SD人鼠28只,分为4组,每组7只,建立右后肢缺亦模型.A组移植HIV-Tat-CLIO标记的BMSC;B组移植HIV-Tat-CLIO与BrdU复合标记的BMSC;C组移植未标记的BMSC;D组注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术后MRI示踪移植细胞,评估缺血改善程度,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B、C组分别死亡2只和1只.A、B组MRI结果相似:术后第3天,注射部位圆形低信号影,1周低信号灶离心性扩散成颗粒状,第2周低密度影进一步扩散,信号强度减弱,第4周信号强度进一步减弱,低密度颗粒扩散范围局限于原部位7 mm处.C、D组MRI阴性.缺血后肢平均皮肤温度、血管造影评分以及毛细血管密度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高于D组(P<0.05).D组的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其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与MRI结果一致.结论 HIV-Tat-CLIO标记、MRI可以有效地体内示踪植入大鼠缺血后肢的BMSC.对BM-SC改善缺血的效果无明显影响.

  • 基因特异性短发卡RNA抑制缺氧再给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过表达

    作者:尹志康;吴小候;罗春丽;夏雨果;何云锋;刘川

    目的 构建针对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缺氧再给氧(A/R)损伤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株的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并构建针对TGF-β1 mRNA的shRNA表达载体,选择效果好者转染HUVEC株,再进行A/R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 优选出的表达载体pT12抑制率达(46.4±3.7)%.接受了MR的T、H、L及C组,TGF-Bβ1蛋白的A值分别为0.252±0.032、0.385±0.037、0.406±0.057及0.419±0.041,高于N组(0.103±0.008,P<0.01),转染r pT12的T组A值又显著低于H、L和C组(P<0.01).A/R试验后T、H、L及c组的TGF-β1 mRNA转录量也多于N组(P<0.05),T组的TGF-β1 mRNA转录量低于作为对照组的H组、L及C组(P<0.05).结论 TGF-β1基凶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抑制A/R损伤导致的HUVEC株TGF-β1基因过度表达.

  • 青年医师在外科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吴肇汉

    当今临床外科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众所周知,还有太多的人体奥秘至今仍然不为人知,需要我们去更深入地探究.人体的结构、功能是如此的复杂,在特定情况下又是变化多端,如何掌握其规律并予以控制、调整;相当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嘹;如何使治疗措施达到更完美的程度等,这些都是有待我们深入研究的内容.

  • 一种改良大鼠肝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技术

    作者:王伟雅;周济宏;张峰;平晓春;李幼生;黎介寿

    目的 探讨并改进大鼠肝细胞分离和培养技术.方法 Ⅲ型胶原预铺培养板,改良原位胶原酶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适宜密度接种.含10%胎生血清的PuDMI 1640培养基培养;观察细胞产量、活率、贴壁和生长情况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肝细胞分离时间明显缩短;胶原酶用量减少1/3;每鼠可获得(1.81±0.65)X 108个肝细胞;活率为(87.46±6.90)%;细胞接种4 h即可贴壁,可存活2~3周.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经济,细胞产量和存活率高,贴壁和生长良好,可满足各种实验需求.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