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劲然;丛乐乐;杜珍武;孙然;张乐宁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PA-MSHA)对膀胱癌细胞株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分光光度法检测凋亡因子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2和Caspase-9的水平.结果 磷酸盐缓冲液(PBS)组作用T24和5637细胞A450值分别为1.31和1.62,PA-MSHA组A450值分别为0.28和0.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MSHA处理后的膀胱癌细胞出现凋亡小体;PA-MSHA能够活化T24和5637细胞中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MSHA可以抑制T24和5637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 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作者:于胜强;王科;杨典东;王健涛;李光磊;高振利

    目的 分离培养前列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及正常成纤维细胞(NPF),探讨两者生物学差异.方法 用Percoll技术分离培养CAF及NPF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Pan-CK),成纤维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平滑肌细胞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能力;用软琼脂糖实验检测两种细胞诱导良性细胞BPH-1恶变.结果 CAF与NPF细胞形态相似,均高表达Vimentin,不表达Pan-CK,CAF细胞高表达SMA.CAF细胞生长速度快于NPF细胞,第4天吸光度值分别为0.98 ±0.07、0.74±0.04,P<0.05;第6天吸光度值分别为2.06±0.13、1.59±0.14(P <0.05),且能诱导BPH-1恶性变.结论 CAF细胞高表达SMA,增殖能力强,能促进前列腺良性细胞恶性变.

  • 包芯结构骨支架修复兔桡骨缺损

    作者:王闯建;张春霖;吴学建;朱旭;李莹;严旭

    目的 采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包芯结构骨支架修复兔桡骨缺损.方法 成骨诱导培养3周的BMSCs与包芯结构骨支架复合构建细胞支架复合体(A组),BMSCs/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体(B组)、空白缺损(C组)作为对照.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植入36只兔(72侧)桡骨1.5 cm缺损部位,术后12、24、48周取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学检测示术后12周,A组骨缺损两断端骨性相连,24周A组支架内部大量新生骨生成,髓腔部分再通,48周A组髓腔再通,骨缺损完全修复,Lane-Sandhu评分示A组(5、8、12分)骨缺损修复效果明显好于B组(1、4、6分)、C组(0、0、1分)(P<0.05,n=4).结论 BMSCs/包芯结构骨支架复合体可修复兔桡骨1.5 cm缺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姜黄素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建业;陈清汉

    目的 观察盐酸氨基葡萄糖(OTL)联合姜黄素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功建立兔膝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每组10只,经过4周治疗后,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5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C组和D组标本的软骨细胞凋亡率及促凋亡基因bax、p5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D组的抗凋亡效果较C组更为显著(P<0.05),且抗凋亡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一致.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可以抑制骨关节炎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姜黄素可以协同盐酸氨基葡萄糖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减轻炎症,联合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 小肠移植排斥反应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文;宋红丽;杨洋;刘涛;沈中阳

    目的 观察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对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分为3组:假手术组、无排斥反应组和排斥反应组.通过大鼠活动状态及病理评分确定排斥反应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法检测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的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肠道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m blot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排斥反应组随时间延长,病理评分增加[3 d:(32.67±2.34)分;5 d:(43.50 ±±2.07)分;7 d:(69.50±2.43)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加重[DAO:3 d:(35.84±5.60)U/ml;5 d:(46.50±O.80) U/ml;7 d:(54.01±1.70) U/ml],TNF-α和IL-2大量释放,肠道紧密连接损伤严重,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病理评分、TNF-α、IL-2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可使肠道功能受损、紧密连接断裂、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表达水平降低,且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程度呈负相关.

  • 乏氧/辐射双敏感启动子-Smac质粒联合X射线对乏氧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长锋;金景鹏;刘大海;张斌

    目的 构建乏氧/辐射双敏感启动子(HRE/Egrl)介导Smac的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常氧和乏氧条件下的表达特点和在乏氧条件下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cDNA3.l-Egrl-Smac和pcDNA3.1-HRE/Egrl-Smac后转染A549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mac 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结果 常氧条件下,与对照组比较,2 Gy照射和转染质粒后进行2 Gy照射能显著增加A549细胞中Smac mRNA表达(P<0.05),且乏氧能显著增加这种效应(P<0.05);同时,Smac蛋白表达规律与mRNA表达规律相似.常氧和乏氧条件下,2 Gy照射和转染质粒后进行2 Gy照射细胞均较相同时间点对照组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且乏氧各组较常氧各组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乏氧和辐射均能诱导A549细胞中Smac表达增加,且联合2 Gy照射能显著抑制乏氧条件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

  • 小鼠胰岛分离与纯化的研究

    作者:高戈;冯喆

    目的 探讨高效率的小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技术.方法 应用胆总管内灌注胶原酶、消化胰腺分离胰岛(灌注法),并与切碎消化胰腺分离胰岛(碎片法)比较;应用碘克沙醇(Iodixanol)不连续密度梯度(Iodixanol组)纯化胰岛,并与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组)比较.双硫腙(DTZ)染色观测胰岛的数量和纯度,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的分泌功能.结果 灌注法消化后每条胰腺可获得(298.00±15.58)个胰岛,较碎片法(36.00±3.89)个胰岛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odixanol组和Ficoll组纯化后胰岛平均纯度均超过9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糖刺激试验于低糖(2.75 mmol/L)刺激时胰岛素分泌量Iodixanol组为(3.120±0.046) μg/L,Ficoll组为(3.060±0.426) μg/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糖(16.50 mmol/L)刺激时,Iodixanol组胰岛素释放量为(11.36±0.82) μg/L,明显高于Ficoll组的(7.98±0.56) μ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胆总管内灌注消化分离胰岛(灌注法)得到的胰岛更多,应用Iodixanol不连续密度梯度纯化的胰岛生物活性更高,胶原酶灌注消化Iodixanol纯化是小鼠胰岛分离提纯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胰岛 分离 纯化
  • 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作者:高登辉;王恒毅;王景钧;汪继东;方征

    目的 观察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TGF-β1减轻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结扎胆总管并注入大肠杆菌建立大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模型,尾静脉直接注射外源性TGF-β1(10 mg/kg)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24 h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并利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干预后0~48 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评价外源性TGF-β1对肝损伤的干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0~48 h血清及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干预24h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AOC)/TGF-β1组ALT、AST分别为(99.0±11.4)、(92.6±11.8) IU/L;48 h后分别为(145.3 ±15.7)、(133.0±15.5) IU/L,均较AO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干预24h后,AOC/TGF-β1组血清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分别为(132.6±10.3)、(145.9±18.5) ng/L;48 h后分别为(243.6±15.7)、(279.2±20.3)ng/L,均较AO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干预24h后Western blot检测AOC/TGF-β1组肝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量均较AO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外源性TGF-β1直接干预,可以减轻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肝损害,改善肝功能,TGF-β1的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IL-1β在全身或肝脏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 手术应激对肠上皮细胞胰岛素信号的影响

    作者:陈洪流;谭庆丰;陈振勇

    目的 观察手术对肠道上皮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制作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3、24h采血,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肠上皮细胞胰岛素受体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肠上皮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及蛋白激酶B(PKB)的表达.结果 手术组的IR指数在术后各时间点分别为3.40±0.12、4.29±0.11、5.34±0.18,其中24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手术组的胰岛素受体强阳性表达数分别为3/10、2/10、2/10,其中术后24h较其他时间点下降明显(P<0.05).手术组术后24h的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相对表达量为0.42±0.04,较其他组下降明显(P<0.05),而各组的IRS-2变化不明显.PKB的相对灰度值(0.52±0.10)在手术组中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 手术应激后IR的发生与肠上皮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表达降低及受体底物下降有关.PKB是术后IR信号途径中的重要一环.

  • 海人酸致颞叶癫痫大鼠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作者:韩春雷;葛燕;孟凡刚;张建国;张凯;张鑫;史增敏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颞叶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海马的基因表达差异,从基因水平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颞叶癫痫模型,行电生理及超微结构检测.提取大鼠海马RNA,进行基因芯片杂交,获取芯片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获取差异表达的基因.按照基因功能分类方法,将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类.结果 癫痫大鼠模型的脑电及超微结构出现相应的异常改变.按癫痫组与对照组的基因转录产物表达比值>1.50或<0.67并且统计量>2或<-2为标准筛选,癫痫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表达基因113个,其中上调基因46个,下调基因67个.这些差异基因涉及分子功能、生物学进程以及分子组成等功能.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可筛选出癫痫大鼠模型制备前后的差异基因.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类,可为研究基因功能和传导通路提供基础,为癫痫的治疗提供指导方向.

  • 波生坦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左万里;赵洁敏;黄积雄;周伟;黄炎明;黄艳芬

    目的 观察波生坦对肺纤维化(PF)的疗效.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对照2、4周组(C2、C4)、模型2、4周组(F2、F4)和治疗组(D1、D2);予以博来霉素建模;DI、D2组分别于2、15d予以波生坦灌胃.2、4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肺泡炎、纤维化的程度.结果 (1)造模后ET-1随时间延长升高[(0.10±0.05)、(0.11 ±0.04)、(0.28±0.08)、(0.41±0.13)μg/L],D1组较F4组下降,D2组与F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形态观察:模型组肺泡架构破坏,早期炎性细胞聚集,后期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增生;早期波生坦治疗病变减轻.(3)ET-1与肺泡炎、纤维化评分呈正相关,MMP-9/TIMP-1与肺泡炎、纤维化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波生坦可延缓PF进展,早期治疗对肺泡炎、纤维化改善更明显.

  • 兔脱细胞同种异体气管基质衍生材料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力学

    作者:章方彪;史宏灿;张卫东;叶钢;刘星辰;潘枢;孙飞;李广宇

    目的 将不同浓度曲拉通(Triton X-100)联合核酸酶对同种异体气管实施脱细胞处理,观察其形态结构与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5组(n=6).以新鲜未处理的气管作为对照组(A组),按1%、2%、3%、4% Triton X-100处理的气管作为实验组(B、C、D、E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处理后行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气管内外腔的超微结构,并测量气管长度、厚度、横截面的横径和纵径、弹性模量、大应力等力学性能指标.并将2%riton X-100处理的脱细胞气管和新鲜气管埋入SD大鼠背下,并于1、4、8周后取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气管可见大量的气管上皮细胞和软骨细胞,C、D、E组的软骨细胞较A、B组减少,电镜扫描结果显示A组气管内表面有大量的气管上皮细胞纤毛,B、C组气管内表面上皮细胞消失,基底膜完整,D、E组气管基底膜破裂.随着浓度的增加,气管大应力、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只有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大鼠背下的2% Triton X-100处理的脱细胞气管生物相容性良好.结论 2% Triton X-100处理的脱细胞兔气管基质在形态学及力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心房钠尿肽对力竭小鼠心脏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分泌机制

    作者:李廷武;徐敬

    目的 探讨血浆心房钠尿肽(ANP)在游泳力竭小鼠分泌及其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 对小鼠进行分组后,让其负重游泳,并检测小鼠力竭后血浆ANP、丙二醛(MDA)、乳酸(LD)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力竭组小鼠心脏LD为(1.69±0.29) mmol/g蛋白、LDH为(23.69±5.28) U/mg蛋白、ANP为(13.65±1.6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P对双氧水(H2O2)引起的心脏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LY83583阻断剂破坏该种保护作用,从而导致小鼠MDA水平增加,与AN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P对心脏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心脏免受损伤,其释放途径主要是通过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输途径实现.

  • 单克隆抗体CD44-生物素-亲和素技术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缺损

    作者:林红;周健;王会仁;沈龙祥;郭常安;董健;陈峥嵘

    目的 观察单克隆抗体CD44-生物素(Biotin)-亲和素(Avidin)绑定(CBA)技术,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分3组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常规组:壳聚糖三维支架+软骨细胞;Biotin-Avidin绑定(BA)技术组:生物素+亲和素化壳聚糖三维支架+软骨细胞;CBA技术组:生物素化单抗CD44+亲和素化壳聚糖三维支架+软骨细胞.分4组修复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全层缺损:A组植入常规组织工程软骨;B组植入BA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C组植入CBA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D组植入自体软骨.12周后取标本行大体观察并行Moran评分;生物力学方法评估标本弹性模量和刚度;Western blot检测新生软骨组织内的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目的蛋白含量;对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并行Wakitani评分.结果 Moran大体评分,D组为(4.48 ±0.23)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A、B两组(P<0.05);D组弹性模量为(20.61 ±±2.02) mPa,刚度为(72.28±6.16) N/mm、colⅡ及aggreean目的蛋白含量比值分别为1.59 ±0.14和1.44±0.13,均优于其他组(P<0.05);组织学染色及Wakitani评分均显示D组修复效果较好.结论 BA绑定技术比常规接种方法所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对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缺损修复效果好,但是比较而言,单克隆抗体CBA绑定技术所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效果更佳,虽仍未达到自体移植修复水平.

  • 一种新型人工软骨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评价

    作者:陈鹏;方善鸿;郑竑;张文明;李文波;杨声波;林建华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的人工软骨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及性能评价.方法 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与0.5%二氧化硅(SiO2)及1%~5%羟基磷灰石(HA)复合制备成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材料的结构,测试材料的吸水性及牛血清白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性.结果 SiO2与HA纳米级均匀地分散在材料的一侧,材料的吸水率为45% ~ 50%,牛血清白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率约为5%,表明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成功制备1种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有机/无机复合人工软骨材料.

  • 反义B7-1诱导大鼠肝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作者:李蕊;翟慧;王飞;肖岩

    目的 观察应用反义B7-1在大鼠肝移植术后对共刺激分子B7-1的影响及其抗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建立DA→Lewis大鼠配对组合的原位肝移植(ROLT)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为2组.A组:注射生理盐水(1 ml)组,B组:pcDNA3B-B7-1(1 ml)转染组.每组均分为移植术后1、2、3、4、5d组及生存情况观察组6组(10只/组);Western blot检测B7-1蛋白的表达,按Banff系统确定排斥活动性指数(RAI),观察A组和B组大鼠的长期生存时间.结果 B组B7-1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较A组相应时间点降低(0.0253±0.0063比0.0366±0.0252;0.0583 ±0.0184比0.0875 ±0.025 1;0.0599±0.0135比0.1075 ±0.021 1;0.0622 ±0.0150比0.161 0±0.0165;0.0636±0.0179比0.257 1±0.025 1,P<O.01).B组各时间点RAI均较A组相应时间点降低(1.4±0.5比2.0±0.7,P <0.05;1.9±0.6比2.7±0.7,P<0.05;2.0±0.7比4.4±1.0,P<0.01;2.3±0.7比6.3±0.9,P<0.01;2.9±1.2比7.2±1.4,P<0.01).B组大鼠的生存期较A组明显延长[(42.6±13.3)d比(8.6±2.3)d,P<0.01].结论 应用反义B7-1可以降低移植肝组织中B7-1的表达,有效抑制急性排异反应.

  • BAY11-7082对5-氟尿嘧啶的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影响

    作者:胡明星;付强;刘传江;王玉柱;秦涛

    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BAY11-7082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对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5-Fu)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经5μmoL/LNF-κB抑制剂BAY11-7082预处理1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加入含有50、200 μg/L、1.0 mg/L 5-Fu的培养基,未经处理组作为对照,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胰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抗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基因蛋白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24 h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经BAY11-7082预处理1h后磷酸化NF-κB p65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下,经BAY11-7082预处理的各组胰腺癌细胞抑制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bcl-2基因mRNA表达量(0.75±0.09、0.52 ±0.01、0.41±0.06)较对照组(0.92 ±±0.01、0.81±0.05、0.72±0.01)均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胰腺癌细胞的凋亡率[(16.79±1.23)%、(26.82±1.26)%、(38.20±5.89)%]较对照组[(8.64±0.30)%、(14.02±0.32)%、(24.13±1.60)%]明显增高(P<0.05).结论 BAY11-7082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增加5-Fu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及诱导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凋亡.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变化

    作者:李钢;王青松;林婷婷

    目的 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基底动脉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PAR1、TNF-α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实验动物分组:正常组、SAH 3 d组、SAH 5 d组、SAH 7 d组.模型制作成功后灌杀大鼠,取基底动脉标本行组织学检查,计算机软件测量各组大鼠模型脑基底动脉内腔横截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模型基底动脉PAR-1、TNF-α表达水平.结果 SAH各时间组模型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较正常组小,随着时间变化痉挛严重程度不同,同时SAH 3 d组、SAH 5 d组及SAH 7 d组基底动脉PAR1与TNF-α表达也呈逐渐增强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成功建立大鼠SAH模型,基底动脉存在CVS,表现为管壁显著增厚,管腔显著狭窄,该模型可用于对SAH后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平台;(2)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模型痉挛的血管壁有PAR1及TNF-α表达上调,并与CVS呈正相关.

  • 皮肤扩张移植后组织学实验研究

    作者:谢锋;张正文;马腾霄;侴海燕;李昊;康深松

    目的 观察扩张皮肤移植后的变化,探讨扩张皮肤远期回缩的机制.方法 选用8条普通成年犬,在每条犬背部设计4个解剖部位相对应的皮瓣下置入扩张器,注水8周后行扩张器取出术,随机将8条犬分为4组,每组2只,在犬皮肤扩张移植时和移植后3、6周及3、6个月检测其组织学、电镜变化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t-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表皮层和真皮层移植后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电镜下可见扩张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真皮层于扩张后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功能活跃,真皮深层有肌成纤维细胞存在,其胞质内微丝明显.移植后3个月成纤维细胞功能恢复正常,胶原排列趋于整齐,肌成纤维细胞消失,组织学在3~6个月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3周后达到高,分别为1.204 ±0.011和1.533 ±0.012,3个月时明显降低为0.910±0.008和0.519±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扩张皮肤的组织学变化在移植后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扩张皮肤远期回缩的机制可能与扩张皮肤内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和功能状态有关.

  • 曲美他嗪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反应的研究

    作者:文冰;韩辉;焦周阳;刘超;夏冰;赵文增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体质量为180~220 g.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TMZ组(B组),B组于实验前6d,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TMZ 10 mg/kg灌胃,各组均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30、60、90 min后,取大鼠静脉血2ml,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再灌注区取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结果 对照组缺血前、再灌注后30、60、90 min血清TNF-α含量分别为(0.18 ±0.10)、(1.15 ±0.29)、(0.98±0.27)、(0.52±0.23) μg/L,TMZ组TNF-α含量在再灌注各测试时点[(0.16±0.12)、(0.87±0.22)、(0.73±0.32)、(0.38 ±0.17) 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Z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VCAM-1(4.571 2±1.121 3比6.203 5±1.451 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Z可通过限制再灌注损伤中炎性反应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

  • 阿曼托双黄酮对癫痫小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震;孙涛;杨武;高攀;李子标;李杨;夏令宝;刘阳;王峰

    目的 观察阿曼托双黄酮(AF)对匹罗卡品点燃小鼠癫痫发作、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匹罗卡品小鼠点燃模型,并给予AF进行干预.综合应用神经电生理、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观察AF对点燃小鼠癫痫发作以及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与癫痫组比较,AF组小鼠行为学和局部场电位信号(LFP)表现均相对稳定,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加[(121.40 ±8.72)个,P<0.05],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结果显示凋亡神经元数目减少[(1.70±0.98)个,P<0.01],免疫组织化学(4 894.25±771.18)和Western blot结果(0.49±0.13)显示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AF对小鼠癫痫模型具有明显的预防惊厥发生和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F抑制癫痫发生时的脑内炎性反应有关.

  • 131Ⅰ标记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

    作者:冯帆;于胜强;吴吉涛;门昌平;石磊;张鹏;李光磊;王健涛;高振利

    目的 观察131Ⅰ标记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克隆抗体(131 Ⅰ-PSCA-mAb)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PC3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131 Ⅰ-PSCA-mAb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前列腺癌LNCap和PC3细胞株,将每种细胞再进一步分为实验组、抗体对照组、碘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加入131 Ⅰ-PSCA-mAb、PSCA-mAb、131 Ⅰ-IgG及生理盐水各2 g/L培养液.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结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加入药物后,LNCap实验组和PC3实验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达(83.67±2.52)%和(80.33±4.51)%,明显高于各对照组;两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分别达(50.24±5.52)%和(54.71±5.84)%,明显高于各对照组;Transwell侵袭实验两实验组细胞侵袭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各实验中,两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 Ⅰ-PSCA-mAb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PC3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有望成为一种较理想的前列腺癌放射免疫治疗药物.

  • 左旋棉酚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肺癌

    作者:吴小进;杨辉;米燕燕;殷咏梅

    目的 观察左旋棉酚(LG)联合多西紫杉醇(DOC)对肺癌治疗的体内体外影响,探讨两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LG(3、5μmol/L)联合DOC(0.1、1.0 nmoL/L)作用于A549、A549/DDP和A549/T肺癌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建立C57 BL/6J小鼠肺癌Lewis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5只,分别为DOC治疗组(1、2 mg/kg)、LG治疗组(3、5 mg/kg)、联合治疗组(3 mg/kg LG+1 mg/kg DOC、5 mg/kg LG +2 mg/kg DOC)和阴性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低剂量联合组对A549、A549/DDP和A549/T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7.3±3.1)%、(64.8±2.8)%、(54.1±3.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2±1.8)%、(52.3±1.5)%、(42.8±2.4)%;高剂量联合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1.8±1.9)%、(72.4±2.1)%、(60.7±2.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2±1.8)%、(55.1±1.9)%、(46.7±2.6)%;高低剂量联合组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比单独使用DOC显著增加(P<0.05),且联合指数(CI)均小于0.5,表现出强大的协同作用.低高剂量联合组小鼠肺癌Lewis细胞移植瘤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9.23%和66.87%,明显高于DOC治疗组.结论 LG与DOC的联用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具有协同作用,对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有良好的效果,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比单独用药效果显著.

  • 利用左肾上腺静脉行门体分流术的研究

    作者:王琪;戈小虎;马志刚;朱兵;卢军

    目的 观察幼龄大鼠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模型左肾上静脉直径的变化,以及经左肾上静脉行门体分流术后,左肾上腺静脉血栓对左肾上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幼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门静脉部分缩窄法建立CTPV模型,结扎左肾上腺静脉法复制术后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的模型.结果 (1)术后6周形成CTPV和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的大鼠模型;(2)CTPV组术后6周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压力升高[(15.05±1.55) cmH2O,P<0.05]及左肾上腺静脉直径增粗[(0.21±0.02) mm,P<0.05];(3)左肾上腺静脉血栓组肾上腺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CTPV模型大鼠左肾上腺静脉均增粗,提供了经左肾上腺静脉行门体分流术的条件.(2)左肾上腺静脉血栓不会影响左肾上腺功能,且左肾上腺病理未见明显变化,该术式合理、可行.

  • 偶联西妥昔单抗的金纳米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钱亦淳;任斌辉;田艳艳;张帅;王洁;张宇;顾宁;尹荣;许林

    目的 观察偶联西妥昔单抗(C225)的金纳米颗粒(AuNPs)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作用,研究其对细胞功能以及相关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浓度分别为1、10、100、500 mg/L的C225、偶联IgG的金纳米颗粒(IgG-AuNPs)、偶联C225的金纳米颗粒(C225-AuNPs)处理A549细胞,药物作用24、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变化,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 (p-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225-AuNPs对A549细胞株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当浓度达到100 mg/L时,大抑制率为28%,相对单用IgG-AuNPs和C225,C225-AuNPs显著抑制细胞增殖.100 mg/L的C225-AuNPs作用后A549细胞凋亡率为(27.40±3.54)%,明显高于相同浓度C225的(11.80±2.02)%以及IgG-AuNPs的(9.50±2.76)%;但是C225-AuNP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不明显;C225-AuNPs处理组后穿膜细胞数目为(94±9)个,与C225组[(155±12)个]以及IgG-AuNPs组[(136±15)个]比较明显减少;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经过C225-AuNPs处理后p-AKt、p-ERK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量较C225以及IgG-AuNPs组明显下调.结论 C225-AuNPs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增强A549细胞对C225单抗的敏感性.

  • ErbB2转录因子1增加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克康;吴晓阳;陈文;李星;仲宁

    目的 探讨ErbB-2转录因子1 (TOB1)对人类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重组质粒转染及G418筛选,建立TOB1高表达的肺癌A549细胞稳定转染株;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OB1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TOB1对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OB1对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通过重组质粒转染及G418筛选,成功建立TOB1的肺癌A549细胞稳定转染株;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外源性TOB1高表达显著增加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采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细胞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63;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证实接受6Gy的X线照射后,A549/TOB1细胞的尾矩分别为(25.71±4.32)%,明显高于A549细胞[(14.26±1.21)%,P<0.05].Western blot实验证实与A549母细胞比较,X线照射后A549/TOB1细胞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M)、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DNA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PKcs)、Ku70、Ku80、DNA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4(XRCC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TOB1高表达增加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TOB1抑制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DNA损伤的修复有关.

  • 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对肿瘤Hep-2细胞克隆形成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范钰;满昌峰;徐娟;沈荣

    目的 观察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对人肿瘤细胞克隆形成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制备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采用不同浓度的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后,以平板克隆形成方法检测癌细胞克隆形成,以Transwell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不同浓度(2.5、5.0、10.0 mg/L)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处理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02±8)、(82 ±5)、(57±6)和(25 ±3)个.Transewell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2.5、5.0、10.0 mg/L)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处理组细胞穿过滤膜的细胞分别为(123 ±8)、(89±7)、(60±6)和(35 ±5)个.结论 榄香烯超顺磁性隐形纳米脂质体可抑制人喉癌细胞克隆形成和侵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小干扰RNA沉默垂体瘤转化基因抑制人泌乳素型垂体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刘晓东;苗旺;王宏勤;赵艳;张秀峰;范益民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对原代培养的人泌乳素型垂体瘤细胞(HPAs)生长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人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稳定传代后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PTTG转染组,转染48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PTTG mRNA、蛋白的表达;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泌乳素的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PlTG转染组HPAs细胞PTTG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增殖受到抑制[阴性对照组、转染组抑制率分别为(3.02±1.77)%、(25.38±0.11)%,P<0.05],凋亡明显增多[3组凋亡率分别为:(6.21±2.36)%、(7.23±3.56)%、(32.33±5.69)%,P<0.05],Caspase-3活性增加(P<0.05);放射免疫法显示siRNA-PTTG转染组上清中泌乳素分泌水平下降,为空白对照组的32.9% (P <0.05).结论 下调PTTG基因可抑制人泌乳素型垂体瘤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从而降低泌乳素分泌水平.

  • 2型糖尿病大鼠Roux-en-Y手术造模及技术改进

    作者:高寅生;侯亚勃;高鹏;司若湟;梁宗潮;杨晓军

    目的 采用SD大鼠建立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造模组(n=30)和正常对照组(NC,n=10),造模组大鼠经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及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Roux-en-Y旁路手术组(RYGB,n=10)、假手术组(SO,n=10)和非手术组(NO,n=8).结果 造模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均值大于16.7 mmol/L,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RYGB组大鼠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在术后1周即开始下降,术后4周血糖接近正常水平;改良手术技术,加强围术期管理后RYGB组大鼠术后总生存率达到80%,术后第8周,4组大鼠均长期存活.结论 改良后的2型糖尿病大鼠Rou-xen-Y旁路手术造模技术可行,有助于临床评估手术治疗糖尿病的远期效果和机制研究.

  • 羟丁基壳聚糖-巯基烷基化壳聚糖质粒核壳结构制备及其在体内外缓释基因的研究

    作者:王云;林福星;汪谟贞;葛学武;赵宇

    目的 制成以羟丁基壳聚糖(HBC)为壳,以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包埋基因质粒为核的核壳结构,探讨其作为缓释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TACS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以复凝聚法制成纳米微球作为核结构(TACS/pEGFP),然后与温敏性HBC混合包裹以及冷冻干燥合成羟丁基壳聚糖-巯基烷基化壳聚糖/pEGFP(HBC-TACS/pEGFP)核壳结构;利用动态光散射仪器、透射电镜对核及核壳结构进行表征.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复合基因纳米粒子对pEGFP的携载以及保护作用.对HEK293T细胞和小鼠的骨骼肌进行体外和体内转染,检测基因复合纳米粒能否作为缓释基因载体.结果 HBC-TACS/pEGFP纳米微球多呈球形,粒径为(317.6±55.9) nm,表面Zeta电位为(2.3 ±1.1) mV,可有效保护pEGFP免受DNase I的降解.在体外转染经流式细胞仪测定,HBC-TACS/pEGFP的基因转染率为(8.00±5.69)%,明显小于TACS/pEGFP[(37.66±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小鼠体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壳结构组EGFP荧光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第45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HBC-TACS/pEGFP的荧光强度强于TACS/pEGFP.结论 HBC-TACS/pEGFP可以作为基因载体并且在体内有缓释基因,延长基因表达的作用.

  • 急性肝衰竭大鼠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粒子肝细胞移植后肝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计数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红健;陈佳慧;陈钟

    已有报告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ALF)大鼠的死亡率[1].然而,VEGF半衰期和作用时间短.我们通过比较VEGF静脉注射和载VEGF纳米粒子培养肝细胞移植(HT)后ALF大鼠存活率、肝功能、肝脏VEGF mRNA的表达量、肝脏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观察载VEGF纳米粒子对肝再生的影响.

    关键词:
  • 使用电子颅脑损伤仪器制备大鼠颅脑损伤动物模型

    作者:王瑞辉;郭新荣;吴涛;屈红艳

    我们利用电子颅脑损伤仪(eCCI)制备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动物模型的具体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一、制作方法1.动物及分组: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批号:20121023)雌性SD大鼠65只,体质量为220 ~240 g,适应性饲养3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1组(B组)、模型2组(C组)、模型3组(D组)和假手术组(E组).

    关键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

    作者:郭艳萍;李强;张爱君;陶常波;李雪阳;李政道;金培生

    传统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存在各种不足,严重限制了骨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1].2003年Romanov等[2]首次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其增殖活性高、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培养简单,避免了伦理争议,是近年来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3-4].我们从人脐带沃顿胶中分离出UC-MSCs,并进行成骨诱导,证实UC-MSCs是潜在的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

    关键词:
  • 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合并姑息性氩氦刀冷冻治疗模型的建立

    作者:周建炜;卢创新;王朝杰;马宁;罗执芬;崔勇霞;王威;王梦啸;周云

    本实验旨在建立稳定有效的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合并姑息性氩氦刀冷冻治疗模型,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采用48只BALB/c-nu/nu裸小鼠,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种植模型[1];随机分为2组,移植瘤术后30 d进行姑息性氩氦刀冷冻治疗和仅开腹为假手术组.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开腹后暴露肝移植瘤,经多次预实验,使用3 mm氩氦刀头,选定输出功率为5%,温度降至-40℃后插入肿瘤2 mm左右,根据肿瘤大小,持续20 ~30 s,温度回升至10℃后重复1次;假手术组开腹后将不接电源的氩氦刀头插入肿瘤内1 min后关腹.

    关键词:
  • 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与术前血清抗核抗体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道强;田玫玲;张春江;衣翠红

    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抗核抗体水平,探讨抗核抗体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愈后的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66例患者为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初诊女性乳腺肿瘤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术后病理学分类按2003年乳腺肿瘤WHO组织学分类标准进行.

    关键词:
  • 传统二尖瓣置换与微创二尖瓣置换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小威;陈涛;潘铁成;李军;程才

    我们通过检测二尖瓣置换术(传统手术比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变化,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肺功能的影响.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至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60例,其中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34例(传统组)及微创二尖瓣置换26例(微创组).2.检测指标:所有患者检查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大呼气流量(PER)、肺总量(TLC)下降、残气量(RV).

    关键词:
  • 骨靶向药物表阿霉素-氧化葡聚糖-阿仑膦酸钠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骨肉瘤细胞的影响

    作者:田大为;刘娜;余黎;吴斌;胡超;蔡林

    骨肉瘤靶向治疗方法较多,机制各异[1].我们通过席弗碱原理(西佛碱),以亲骨性药物——阿仑膦酸钠(ALN)为骨导向部分,制备骨靶向药物表阿霉素(EPI)-氧化葡聚糖-ALN聚合物,探讨亲骨性药物在骨肉瘤靶向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ALN、EPI、葡聚糖T-40、高碘酸钠、钼酸铵、截流相对分子质量3 500的透析袋、葡聚糖凝胶G-50、葡聚糖标样(Dex).

    关键词:
  • 完全内脏反位合并胸外科疾病的胸腔镜微创治疗二例

    作者:李向楠;潘雪;赵松;朱登彦;赵佳;张岩;黄祺

    内脏反位临床罕见,约8000~20000个存活新生儿中可发生1例[1],是一种特殊的解剖变异.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们收治了2例完全内脏反位合并胸外科疾病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趋化因子受体4对胶质母细胞瘤Scherer继发结构的影响

    作者:徐洋洋;姜政;周伟;李新钢

    本实验旨在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正常脑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分布,探讨SDF-1α/CXCR4对胶质母细胞瘤Scherer继发结构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和细胞培养:小鼠胶质瘤GL261细胞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常规培养传代.重组小鼠SDF-1α(R&D公司)、CXCR4拮抗剂AMD3100(Sigma公司)、ALZET渗透泵(1002,Durect公司).

    关键词: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微囊化胃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

    作者:冀学宁;范学军;全秀莲;吴忠;王若雨;王为;马小军

    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1].我们通过巨噬细胞与微囊化胃癌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微囊化胃癌细胞表型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库.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试剂盒(北京中衫金桥公司),明胶酶谱试剂盒(Invitrogen公司).

    关键词:
  • 两种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作者:张寅;张潇;周晓中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粗隆部伽马钉(TGN)渐渐地被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我们应用Meta分析比较TGN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计算机检索Cochrane(2013年第3期)、PubMed(1978至2013年)、Medline(1966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1978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年1月至2013年10月)及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中未发表的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于英文和中文.

    关键词:
  • 腹间隔室综合征减压装置的研究

    作者:郭晓东;杨兴东;李扬;王家坡;崔会专;李子国;华军霞;许爱国;张思永

    高腹腔压力的处理一直非常棘手,静息腹内压(IAP)在0~5 mmHg(1 mmHg =0.133 kPa)之间,它与个人体形、腹部特征、肌肉张力有关[1].当患者反复或持续腹腔内压力≥12 mmHg时,为腹高压(IAH);当IAP持续≥20 mmHg并伴有1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表现时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2-3].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1种减压装置,当发生了高腹压,安装此装置后,即可以降低腹腔压力,减少IAH引起的并发症,避免进一步发展到ACS状态.本实验旨在观察此装置的减压效果.

    关键词:
  • 启动子高甲基化抑制趋化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1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胡畅远;沈贤;薛向阳;庞文洋;陈文静;张丽芳;朱冠保

    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作为趋化因子CXC子家族的一员,普遍存在于人体正常组织,有提供维持机体稳态的作用,但在各类实体肿瘤中表达高低不一[1-2].本研究旨在观察CXCL14在胃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Trizol试剂(Invitrogen公司);逆转录酶、SYBR Green试剂(Toyobo 公司);CXCL14多克隆抗体(Abcam公司);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试剂、二氨基联苯胺(DAB)试剂(北京中杉金桥公司);DNA Methylation-Gold试剂盒(ZYMO公司);引物、测序(上海生工公司).

    关键词:
  • 骨肉瘤转移与CD14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作者:刘宇雷;郭中帅;杨力;胡彤宇;齐典文;扈文海;张国川

    骨肉瘤(OS)的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1].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CD146、Mel-CAM、MUC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肿瘤血管相关因子.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骨肉瘤患者CD146、VEGF的表达以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它们与骨肉瘤血管生成间的关系.

    关键词:
  • 5-氮杂脱氧胞苷对胰腺癌Bxpc-3细胞微小RNA-148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肖卫东;胡伟;蔡军;熊海蔚;廖国良;李勇

    目前已发现上百种微小RNA(miRNAs,miR)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异常,其中miR-148a表达异常下调[1].本研究旨在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氮杂脱氧胞苷(5-Aza-CdR)对胰腺癌Bxpc-3细胞miR-148a表达、CpG岛甲基化状态以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关键词:
  • 硫化氢对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影响

    作者:刘芳;刘广杰;张建新;李兰芳

    我们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硫化氢(H2S)对心肌细胞缺氧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雄性SD大鼠(220~250 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正常组;(2)缺氧组;(3)缺氧+硫氢化钠(NaHS) 100 μmol/L组;(4)缺氧+NaHS 200 μmol/L组;(5)缺氧+NaHS400 μmol/L组.参照文献[1]获得心肌细胞悬液.缺氧3h后缺氧4组心肌细胞分别置于NaHS终质量浓度为0、100、200、400μmol/L的充满95%N2的KB液.

    关键词:
  •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7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红岗;杨明峰;吴东东;卢韬;董学君;王兴木

    肺癌是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肺癌如能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效果较理想;晚期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目前对体检和未确诊者,大多作外周血肺癌相关指标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检出率偏低[1].本研究旨在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7(RGS17)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 新型组织工程椎间盘复合体的构建

    作者:庄颖;陈建明;李长青;黄博;周跃

    椎间盘突出症等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椎间盘退变是近年来脊柱外科领域基础研究的热点,研究开发符合椎间盘结构与功能的移植物,对退变椎间盘进行功能重建,已成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1].本研究旨在设计构建1种新型组织工程椎间盘复合体,并分析其生物学性能,为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退变椎间盘奠定实验基础.

    关键词:
  • 不同手术时间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黎强;尹航;王昌兴;胡伟锋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手术时间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表达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Wistar大鼠192只,体质量为220 g.2.实验方法:(1)大鼠麻醉后采用Einhorn动物骨折造模法制造右侧股骨中段闭合骨折模型[1-2].完全随机法分为A、B、C、D、E、F、G共7组.B、C、D、E、F、G组分别在骨折后第1、3、5、7、11、14天行骨折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3].A组不行手术,A、B组在骨折后第1、3、5、7、11、14、21、35、49天各时间点处死4只大鼠并取材(以骨折端为中心,完整保留外骨膜及骨痂的骨组织1 cm).

    关键词: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对人肺腺癌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福全;段善州;黄秉韬;杨文涛;施立;桑永华;朱蓉英;陈勇兵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相关因子1(XAF1)是新鉴定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许多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株中低表达甚至不表达[1].我们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探讨过表达XAF1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关键词:
  • 置钉与弯棒技术影响滑脱复位的研究

    作者:黄志海;徐跃根;胡安全;陆永强;杨亚东

    尽管目前对于腰椎滑脱是否应当解剖复位还存在争议,但多数脊柱外科医师都认同腰椎滑脱的解剖复位对患者远期疗效更佳这一观点[1].我们在腰椎滑脱模型上通过设定唯一可变量方式手术模观察内固定使用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

    关键词:
  • 女性膝骨性关节炎与雌二醇及其代谢产物的关系

    作者:高万里;吴立生;訾金花;蔡道章;宋炎成;李延志

    目的 探讨血浆中雌二醇及其代谢产物与女性骨关节炎(OA)发病的关系.方法 64例女性膝OA(绝经前后各32例)作为实验组,48例健康女性(绝经前后各24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血浆内6种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定量测定.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前卵泡期女性OA游离雌二醇水平[(65.0±9.2)比(72.3 ±10.4) ng/L;P <0.05]、绝经前卵泡期[(264.2±40.4)比(296.5 ±31.1) ng/L;P<0.05]及黄体期[(262.7±45.4)比(304.1±51.5) ng/L;P <0.05]女性OA总2-羟基雌酮水平均降低.绝经后女性OA游离雌二醇[(13.7±3.1)比(18.2±5.6) ng/L;P<0.05]及总雌二醇水平[(40.1±8.0)比(51.4±12.1)ng/L;P< 0.05]均降低;而总2-羟基雌二醇水平[(16.9±4.9)比(11.6±4.0) ng/L;P <0.01]升高.在调整体质量指数后,黄体期女性OA总2-羟基雌酮水平与总雌二醇水平明显相关(r =0.683,P<0.01);绝经后女性OA总2-羟基雌二醇水平与游离(r=0.373,P<0.05)及总雌二醇(r =0.416,P<0.05)水平明显相关.结论 除雌二醇缺乏外,绝经前低水平的总2-羟基雌酮及绝经后高水平的总2-羟基雌二醇与女性OA发病明显相关.

  • 腹腔镜肾脏低温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方烈奎;杨江根;黄建生;张秩庠;黄向江;熊星;姜敏;肖克峰

    目的 探索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后腹腔镜下肾脏低温保护技术.方法 拟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2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后腹腔镜肾脏低温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肾脏温度和直肠温度变化以及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2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继发出血、感染及漏尿.研究组冷缺血时间为(47.2±3.8)min,平均低肾脏温度为(17.73±0.91)℃.研究组术前ECT示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为(30.57±4.07) ml/min,术后1个月患肾GFR为(20.92 ± 4.49) ml/min.对照组术前ECT示患肾GFR为(30.65±5.45) ml/min,术后1个月患肾GFR(17.90±3.50) ml/min.患者术后随访1 ~1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无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脏低温保护技术简单易行、效果确切.

  •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作者:张焱;祝新根;程祖珏;沈晓黎;肖爵贤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l)在垂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74例垂体瘤、20例正常脑组织中LRIG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LRIG1在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明显高于垂体瘤中的表达(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RIG1在非侵袭性垂体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明显高于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2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LRIG1及垂体瘤类型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LRIGI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结论 LRIG1参与了垂体瘤的发生及发展,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激活在Ⅰ期肺腺癌中的意义

    作者:杨帆;陈克终;姜冠潮;王俊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代表的mTOR通路激活在Ⅰ期肺腺癌中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微阵列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2例Ⅰ期肺腺癌中磷酸化mTOR蛋白,并与临床指标和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OR通路在55%(122/222例)的肺腺癌标本中呈激活状态,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分化等临床指标间无明显相关.生存分析显示,肿瘤中mTOR通路激活的患者预后好(P<0.05).结论 mTOR通路的激活是Ⅰ期肺腺癌中的普遍事件,且患者预后较好.

  • 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1表达的关系

    作者:李剑;孙智;宋亮;史墨;何晓鹏;刘曦;刘相燕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l)表达与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189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HMGA1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Cox回归分析判定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T1、T2和T3患者HMGA1表达率分别为54.5%、61.4%和78.5%(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HMGA1表达率分别为82.7%和63.9% (P<0.01).T2患者中,有、无HMGA1蛋白表达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和68.2% (P <0.05);T3患者中,有、无HMGA1蛋白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5.3%和54.5% (P<0.05).无淋巴结转移(pN0)患者中,有、无HMGA1蛋白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0%和66.7% (P <0.05);有淋巴结转移(pNl)患者中,有、无HMGA1蛋白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4.9%和50.0% (P<0.05).结论 食管鳞癌不同的T、N分期中HMGA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HMGA1蛋白过度表达者5年生存率降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和HMGA1蛋白过度表达是独立的不利预后因素.

  • 肾脏小肿瘤术前影像学研究

    作者:刘周强;李俊平;陈朝晖;赵军

    目的 探讨术前影像学检查判定肾脏小肿瘤(SRMs)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武汉协和医院收治59例SRM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各种影像学检查在SRMs诊断中的优势及价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正电子发射显像(PET)/CT判定SRMs良恶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3.22%、94.73%、95.00%及100%;敏感性分别为97.87%、83.33%、94.12%及100%;特异性分别为75.00%、96.07%、100%及100%.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示SRMs的性质,CT及MRI两者价值相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超声可作为筛查SRMs的首选方法,PET/CT诊断价值高,但因价格高不作为常规检查.

    关键词: 肾脏小肿瘤 影像学
  • 温热灌注液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增梅;李胜云;魏薇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手术中使用室温灌注液和温热灌注液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皮肾镜手术患者120例,分别在术中使用室温灌注液和温热灌注液,记录核心体温.结果 室温灌注液组患者在手术开始30 min以后各时间点核心体温分别为(36.12±0.25)、(36.10±0.37)、(36.05±0.32)、(35.97±0.28)、(35.92±0.32)℃,温热灌注液组患者在这些时间点核心体温分别为(36.23±0.20)、(36.19 ±0.25)、(36.16±0.17)、(36.11±0.29)、(36.10±0.26)℃,两组患者在这些时间点核心体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应用温热灌注液,可有效避免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出现.

  • 后路硬脊膜切开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寇红伟;刘宏建;皮国富;夏跃冲;尚国伟;魏琛

    目的 观察后路硬脊膜切开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治疗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腰2~3间隙13例,腰3~4间隙22例;共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16例,行后路硬脊膜切开椎间盘摘除后外侧植骨融合术;B组患者19例,行侧后方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平均随访2年4个月,并行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结果 A组患者出血量为150 ~340 ml,平均253 ml;B组患者出血量为320~ 670 ml,平均478 ml.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 ~125 min,平均93 min;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5~ 165 min,平均137 min.A组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0.30±2.27)分,ODI为(54.31±11.07)%,随访期末JOA评分为(24.10±1.26)分,ODI为(18.27±5.81)%,术前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0.60±2.33)分,ODI为(53.93±10.46)%,随访期末JOA评分为(24.50±1.25)分,ODI为(18.02±5.78)%,术前与随访期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随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后路硬脊膜切开的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也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和生存素、增殖细胞核抗原及Ki-67的关系

    作者:金俊硕;高英兰;董玉玺;任志远;李星;陆文浩;李德旭

    目的 探讨在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和抑凋亡蛋白及细胞增殖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重荧光染色法对17例胰腺导管腺癌中丛生蛋白和生存素(Survivin)进行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进行统计;同法对丛生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胰腺导管癌中丛生蛋白阳性细胞数为420个,Survivin阳性细胞数为72个,其中丛生蛋白和Survivin均阳性的细胞数为59个.丛生蛋白、PCNA及Ki-67共同表达的癌细胞数为0个.结论 丛生蛋白在胰腺导管癌中的抗凋亡范围比Survivin更广泛,并且其表达和细胞增殖无相关.

  •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脑转移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李建峰;扈玉华;赵振翔;王喜旺

    目的 观察脑转移瘤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和细胞黏附因子CD44v6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脑转移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脑转移瘤标本中OPN和CD44v6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PN和CD44v6 mRNA在脑转移瘤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0.05、0.77 ±0.05;在原发肿瘤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5±0.07、0.69±0.04,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两者的蛋白表达在脑转移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 (46/50)、88% (44/50),与正常脑组织比较明显增高(P<0.05).OPN和CD44v6 mRNA及蛋白在脑转移瘤中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 =0.632,P<0.01;r =0.915,P<0.05).结论 OPN和CD44v6在恶性肿瘤的脑转移形成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两者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

  • 甲状腺癌发生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作者:李清怀;李筱雨;孙建平;底旺;张霖雷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发生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5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WHO分类进行分组,并以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EBV的潜伏膜蛋白-1(LMP-1)和EB病毒基因编码的核糖核酸(EBER-1)的表达.结果 LMP-1和EBER-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94% (65/155)和56.13%(87/155),明显高于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20.00%(31/155)和27.10% (42/1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1和EBER-1在乳头状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13%和60.64%,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测定EBER-1的阳性率为56.13%,高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MP-1的阳性率(41.94%),两种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EBV感染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检测方法明显相关(r=0.70).结论 EBV感染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特别是与乳头状癌的关系更为密切.

  • 脑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复发的关系

    作者:严峻;卢桂花;阮玉山;廖兴胜;罗昱;肖绍文

    目的 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复发的因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肿瘤精子蛋白32前体(OY-TES-1)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因素.结果 复发性脑胶质瘤OY-TES-1 mRNA阳性率为57.50%(46/80),OY-TE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75% (27/80).多困素分析显示首次病理级别和OY-TES-1 mRNA表达水平是影响胶质瘤复发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检测OY-TES-1 mRNA有助于检测胶质瘤复发时间.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复发 预后
  • 大肠腺癌组织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的表达与临床预后及其基因甲基化的关系

    作者:刘剑;顾栋桦

    目的 检测大肠腺癌中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TSLC-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TSLC-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癌旁正常肠黏膜与大肠腺癌的TSCL-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0/20)和 41.51% (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癌中,TSLC-1表达阴性组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临床分期(P <0.05);TSLC-1表达阴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2.22个月,明显低于TSLC-1表达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7.55个月,P<0.05);TSLC-1表达阴性组中TSLC-1基因的甲基化检出率为41.94%(13/31),明显高于TSLC-1表达阳性组[9.09%(2/22)]及癌旁正常黏膜组[5.00% (1/20),P<0.05].结论 TSLC-1在大肠腺癌中表达下降,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是大肠腺癌TSLC-1表达下调的重要机制.

  •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与膜联蛋白A2高磷酸化的关系

    作者:郝立强;傅传刚;薛赓;洪永刚;张艳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2在结直肠癌中的磷酸化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进行治疗的1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建立患者肿瘤标本组织芯片,对磷酸化膜联蛋白A2的水平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膜联蛋白A2的水平高于非恶性的对照组织(P<0.01).患者肿瘤组织中较高的磷酸化膜联蛋白A2水平与T分期(P<0.01)、N分期(P<0.05)、肝转移(P<0.01)、TNM分期(P<0.01)、Duke分期(P<0.01)、复发(P<0.01)、肿瘤致死(P<0.05)密切相关.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膜联蛋白A2水平较低的患者其未复发率(P<0.01)和总体生存率(P<0.05)均高于磷酸化膜联蛋白A2水平较高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膜联蛋白A2的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患者未复发率(P<0.05)和总体生存率(P<0.05)的独立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膜联蛋白A2的水平与肿瘤分期和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 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调控通道基因家族-2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文洲;周华富;孙宇;王俊龙;赵春鹤;冯旭

    目的 观察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调控通道基因家族-2(HCN2)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右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伴发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4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右心耳组织,实验组为并发心房颤动患者(AF组),对照组为窦性心律患者(SR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右心耳组织中HCN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FQ-PCR结果显示AF组和SR组HCN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0±0.14和0.39±0.08;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F组和SR组HCN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52±0.19和0.21 ±0.12,AF组均明显高于SR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F组右心耳心肌细胞溶解、肥厚并广泛间质纤维化,且HCN2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SR组(P<0.01).结论 HCN2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参与其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过程.

  • Activ-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和颈椎融合术后的颈椎运动学及放射学改变

    作者:王卫东;王玉强;宋瑞鹏;赵亮;刘屹林;朱忠培;王利民

    目的 对比Activ-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和颈椎融合术后的颈椎运动学及放射学改变,观察两种术式对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ctiv-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ADR)和颈椎椎间融合(ACDF)两组,其中ADR组43例,ACDF组49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颈椎曲度指数(CCI)、颈椎总活动度(ROM)、邻近节段活动度(MAL)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36个月,平均18.2个月.ADR组和ACDF组JOA评分分别由术前(8.1±0.7)分和(8.2±0.6)分升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4.9±0.8)分(P<0.05)和(14.5 ±0.70)分(P<0.05),VAS评分分别由术前(7.2±0.5)分和(7.4±0.3)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2±0.6)分(P<0.05)和(2.1±0.4)分(P<0.05),NDI评分分别由术前(51.5±28.4)分和(52.1±27.3)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31.4±20.3)分(P<0.05)和(33.6±18.2)分(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分别由术前(14.60±2.94)%和(14.66±3.05)%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4.03±2.76)% (P >0.05)和(12.08±2.65)% (P <0.05);ACDF组ROM术后较术前有明显减少[术后末次随访(35.4±12.7)°,术前(48.2±13.8)°,P<0.05],而ADR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45.2±13.5)°,术前(47.7±13.4)°,P>0.05];ACDF组术后邻近节段活动度变大[术后末次随访上一节段MAL(10.9±1.4)°、下一节段MAL(12.4±2.2)°,术前上一节段MAL(8.9±1.9)°、下一节段MAL(9.0±2.3)°,P<0.05],显著高于ADR组[术后末次随访ADR组上一节段MAL(9.7±1.6)°、下一节段MAL(9.2±2.1)°,P<0.05].结论 Activ-C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临床疗效相近,同时保留了手术节段运动功能,手术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并无增加,并能有效维持颈椎曲度.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和叉头盒转录因子M1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傅德强;吴文艺;张丽婷;许天文;朱世泽;王朝阳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和叉头盒转录因子M1(FOXMl)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皮肤(10例)、成熟瘢痕(10例)、病理性瘢痕(10例)组织中SIRT1和FOXM1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皮肤、成熟瘢痕、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IRT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187982±0.082916、2.402 178±0.178 598;0.498 614±0.056 342、0.534 159±0.044 509、0.976 829±0.145 736.FOXM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196 429±0.086 786、2.447 249±0.128 875;0.469 935±0.089 373、0.552 653±0.078 293、0.915 367±0.114097.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IRT1与FOXM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P<0.01);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IRT1与FOXM1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与正常皮肤、成熟瘢痕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T1和FOXM1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表达增高,通过调节这两个因子的表达,可能促进瘢痕组织中细胞的增生,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重要作用.

  • 髓母细胞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万锋;赵天远;叶飞;郭东生;雷霆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脑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也称为幕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s).目前采取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放疗可能对儿童尚处于发育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在3岁以下患儿仅采用化疗.部分髓母细胞瘤对放、化疗抵抗,不可避免发生转移、复发,导致病残和病死.近年来分子病理和肿瘤干细胞(CSC)的研究在髓母细胞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CSC理论的推动下,明确发现部分亚型的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小脑的神经干细胞或前体细胞.

    关键词:
  • 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组织工程气管领域的应用

    作者:潘枢;孙飞;史宏灿

    手术切除气管成人若超过全长50%(即超过6 cm)、儿童超过全长30%时,端端吻合困难,须植入气管替代物才能重建气道[1].由于供应气管的血管纤细且呈节段性分布,使得气管无法通过显微外科技术直接进行血管吻合.气管移植亦多因血供问题而终导致失败,严重制约了气管外科的发展[2].干细胞定位到靶组织后,在体内微环境的特异信号作用下,能定向分化成组织所需的细胞类型[3];或者通过模拟体内环境,在体外实现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这为干细胞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4].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内皮祖细胞(EPCs)、中胚层来源细胞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且具有容易采集、操作简单和低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因而目前干细胞临床应用较多的仍以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主[3-4].

    关键词:
  •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000相互作用蛋白3在肿瘤细胞凋亡与自噬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钊;陈传贵;于振涛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毒E1B 19000相互作用蛋白3(BNIP3)是一种能和腺病毒E1B 19000蛋白相互作用的线粒体促凋亡蛋白.随着对BNIP3基因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近年还发现其诱导细胞自噬的作用.BNIP3相关的凋亡与自噬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截然不同的结果.现对两者的机制及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
  • 人类白细胞抗原G白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在移植、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田晋生;邓勇志

    移植排斥反应、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均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分子及其白细胞免疫抑制性受体(LILRB1,又名ILT-2或CD85j)在上述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LA-G与LILRBI结合可以减轻免疫反应.现综述LILRB1在移植免疫耐受、妊娠、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通过借鉴母胎免疫耐受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和破解肿瘤免疫逃逸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 血管生成拟态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红;朱民高;韩雪飞;封芳;陈菲菲;庄志祥;王吉;朱虹

    实体恶性肿瘤需要持续血供才能维持肿瘤生长,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牙血管生成等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上[1],Maniotis等[2]首先在人侵袭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现1种非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生成的管道样结构,这种管道由肿瘤细胞围成,将其命名血管生成拟态(VM),后陆续有马赛克等非内皮细胞依赖血管生成结构被研究[3].肝细胞肝癌(HCC)中存在VM,且与肝癌转移、复发和不良预后有关[4].鉴于VM对今后肝癌治疗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就VM在HC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VM形成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和分析.

    关键词:
  • 两种手术入路消融术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周葳;徐义春;王其友;韦家冬;余灏涛;赵飞

    目的 通过两种手术入路消融术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探讨其优缺点及可能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腹膜外入路及侧方入路组各12只.分别通过侧方及腹膜外的手术入路暴露椎间盘,穿刺L3/4~ L5/6椎间隙并消融30 s.术前及术后行CT、MRI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两组内CT检查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 T2矢状位两组均可见髓核信号降低,两组信号差异不明显.病理学检查可见两组均可见髓核丢失及椎间盘纤维化.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均可建立与人相似的退变模型,侧方入路早期退变更为明显.

  • 胃外科实验研究热点与展望

    作者:秦新裕;刘凤林

    随着基础医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分子、蛋白质、基因等不同层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胃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新时代的胃外科医生不应该仅仅将精力集中于临床手术中,而应该时刻关注医学前沿进展,才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趋势,顺应新世纪胃外科的发展潮流.

    关键词:
  • 微小RNA-129在晚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娟;史伟峰;徐斌;郑晓;王琦;卢斌峰;鞠景芳;吴昌平;蒋敬庭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2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评估其在两种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价值.方法 检测52例胃癌患者福马林固定后石蜡包埋(FFPE)肿瘤组织及11例正常胃组织中miR-129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iR-12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 <0.01);miR-129的表达水平与既往治疗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疗程后的疗效与晚期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相关,疗效为部分缓解(PR)、稳定(SD)、疾病进展(PD)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41(5.29~11.52)、10.16(7.19~13.14)和5.10(3.11~7.08)个月.miR-129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7(5.17 ~7.37)、8.74(6.71 ~10.7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9高表达胃癌患者死亡风险比(HR)为miR-129低表达胃癌患者的2.77倍[95%可信区间(CI):1.12~6.87,P<0.05];SD、PD患者的HR分别为PR患者的0.95(95%CI:0.351 ~2.562,P>0.05)和6.02倍(95%CI:1.683 ~21.570,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miR-129异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29 预后
  • 热CO2处理树突状细胞源性外泌体诱导胃癌AGS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魏培;王金林;王志勇;李涛;庞泓;杨峰

    目的 观察热CO2处理后树突状细胞(DC)来源外泌体(DEXs)对胃癌AGS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时引入热CO2处理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热CO2气腹体外实验模型,分组处理DC2.4细胞后,提取DEXs并通过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鉴定.将各组DEXs干预AGS细胞后,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AGS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锭(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核形态,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结果 成功提取DEXs,热CO2气腹组DEXs可显著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l、2、3、4d后抑制率分别为31.13%、43.28%、51.34%和50.32%.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检测表明各组DEXs干预AGS细胞后凋亡率分别为2.3%、5.6%、15.7%和36.8%.与对照组比较,热CO2气腹组Caspase-3相对活性为171.37%.结论 热CO2处理DC后,DEXs能够显著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原因可能与Caspase-3分子活化有关.

  •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良庆;潘敦;林振孟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e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分别检测96例胃癌石蜡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eclin 1和LC3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7例新鲜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新鲜胃癌组织中Beclin l mRNA(ΔCt:5.90±1.52)及蛋白(1.060±0.112)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ΔCt:7.50±1.22;0.964±0.130)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7,t=4.643,P<0.05).新鲜胃癌组织中LC3 mRNA(ΔCt:5.00±1.34)及蛋白(1.115±0.111)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ΔCt:6.62±1.51;1.002±0.134)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t=5.653,P< 0.05).在胃癌石蜡组织中,Beclin l蛋白和LC3表达阳性率(67.7%、64.6%)均高于癌旁组织(45.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eclin 1蛋白和LC3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Beclin 1和LC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 Beclin 1和LC3蛋白表达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提示其发挥着癌基因的作用.

  • 胃肠Roux-en-Y术后早期胃排空及Cajal间质细胞再生的研究

    作者:孙井军;尤承忠;汤文浩

    目的 探讨大鼠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早期胃液体排空功能的变化及胃空肠吻合口Cajal间质细胞(ICC)的再生.方法 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幽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行幽门切断再吻合术.术后4周进行以下实验:放射性核素显像法评估胃液体排空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胃空肠吻合口ICC再生.结果 术后4周实验组大鼠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1/2)为(23.5 ±4.5) min,对照组为(10.2±2.3)min,实验组胃液体排空延迟(P<0.01);胃空肠吻合口ICC可以再生.结论 大鼠幽门切除+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早期胃液体排空延迟,而胃空肠吻合口ICC再生可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 胃癌血管生成与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的关系

    作者:陆海炳;王嘉玮;杨金虎;曹华祥;游庆军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CEACAMl)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179例胃癌及40例癌旁非肿瘤胃组织中CEACAM1、CD34的表达.结果 CEACAM1在癌旁非肿瘤胃组织中并无阳性表达.174例胃腺癌标本均有CEACAM1表达,69.0%呈高表达,高、低表达CEACAMI标本中CD34-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57.32±6.56)、(44.26 ±7.25)个/视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M1高表达及CD34-MVD分别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胃癌中CEACAM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胃癌微血管生成,提高其侵袭和转移能力.

  • 微小RNA-29a对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陵;王宗华;宋航;黄一;王国威;王仙园;任辉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29a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空白对照,以负载cel-miR67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cel)为阴性对照,注射负载miR-29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miR29a)液于移植瘤内,观察移植瘤生长曲线和抑瘤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移植瘤内miR-29a表达丰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4表达以计算移植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与PBS组比较,Ad-miR29a组移植瘤内miR-29a表达显著上调(3.06±0.73比1.00±0.21,P<0.01),而Ad-cel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iR29a组移植瘤生长速度低于PBS组,而Ad-cel组与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第5周末Ad-miR29a组抑瘤率达49.30%;Ad-miR29a组的移植瘤内MVD显著低于PBS组(21.3±8.1比42.6±11.2,P<0.01),而Ad-cel组与PB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9a可显著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移植瘤内MVD,miR-29a有望成为新型的胃癌基因治疗靶标.

  • p110β质粒的构建及其对MKN28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鹭;曹小年;王桂华;胡俊波;唐锦辉

    目的 构建p110β基因高表达质粒,转染胃癌MKN28细胞,观察其对胃癌MKN28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基因组c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构建pCMV-Flag-p110β质粒,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确定无误后,转染MKN28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110β高表达,以及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MKN28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Flag-p110β质粒,在胃癌MKN28细胞中高表达p110β能促进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48 h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高表达p110PIK组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791 6±0.0425、0.828 1 ±0.015 6、1.031 2±0.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Flag-p110β质粒,高表达p110β能够促进MKN28细胞增殖.

    关键词: p110β 胃癌 细胞增殖
  • Kiss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作者:樊清波;刘红山;秦秉玉;王存真;刘晗;郑鹏远

    目的 检测Kiss1在人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Kiss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ss1在40例人胃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建立Kiss1过表达胃癌SGC-7901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Kiss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Kiss1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 Kiss1蛋白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和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2,P<0.05);与癌旁组织(1.00)比较,Kiss1 mRN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52 ±0.13)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Kiss1蛋白在转染组表达明显升高,而PCNA和MMP-2蛋白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Kiss1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关键词: Kiss1 胃癌 增殖 转移
  • 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王晓春;李中;刘现义;李靖华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基因干扰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IGF-1R的小干扰RNA(siRNA-IGF-1R),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KN28细胞IGF-1R、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p21、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I1)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生长周期.噻唑蓝(MTT)法检测MKN28细胞株的增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iRNA组IGF-1R、PI3K及Akt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同时p21及INI1表达水平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MTT实验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被显著抑制,第2~4天siRNA-IGF-1R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31.12%、36.22%和4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IGF-1R基因表达可下调PI3K、Akt表达,上调p21、INI1表达,从而有效抑制MKN28细胞的增殖能力.

  • 可溶性CD40配体联合LY294002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汤美;陈建平;陈卫昌;李锐

    目的 观察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对胃癌AGS细胞体外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成对照组(仅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LY294002组(20 μmol/L)、sCD40L组(2 mg/L)和LY294002+ sCD40L组.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单独使用sCD40L或LY294002比较,sCD40L与LY294002联合应用后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LY294002组、sCD40L组及联合用药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65.72±3.19)%、(70.14±2.98)%、(41.25±2.74)%(P<0.05).LY294002及sCD40L单独作用胃癌AGS细胞48 h后均可使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两者联合作用比单独用药周期阻滞明显增强(P<0.05).对照组、sCD40L组、LY294002组、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0±0.86)%、(4.23±0.74)%、(8.97±1.23)%、(29.32±2.37)%,与对照组比较,sCD40L组细胞没有明显的凋亡,LY294002组细胞有一定的凋亡,两者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sCD40L促进PI3K、p-Akt蛋白表达升高;与LY294002联合作用后,PI3K 、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阻断PDK/Akt信号通路可显著增强sCD40L对人胃癌AG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p5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罗浩;李力;潘晟

    目的 通过量子点(QDs)即新型半导体免疫荧光标记试剂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5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比较,探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试剂量子点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半导体免疫荧光标记试剂-量子点结合组织芯片技术(QDs-IHC)观察人胃癌组织芯片中p53及MMP-2蛋白的表达,并且检测p53及MM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并与常规免疫酶法的结果比较.结果 新型QDs-IHC和常规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分析显示:p53(胃癌组p53蛋白两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2.86%和65.71%)及MMP-2蛋白(胃癌组:MMP-2蛋白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87.14%和82.86%)表达在对照组和胃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及MMP-2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533,P<0.01).QDs-IHC检测2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IHC所检测的结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QDs-IHC和常规IHC两种方法可检测到p53及MM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QDs-IHC技术检测其灵敏度比IHC高,图片显色背景比IHC干净.p53及MMP-2在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共同表达.

  • 人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王凯;李玉明;张明凯;姜吉祥;苏庆亮

    目的 观察人胃癌组织中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hGC-MSCs)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提取hGC-MSCs条件培养液(MSC-CM),用不同浓度(20%、40%、60%)的MSC-CM作用于SGC-7901细胞,噻唑蓝(MTT)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MTT法证实MSC-CM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与MSC-CM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经MSC-CM处理后,对照组及20%、40%、60% MSC-CM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75.71±7.32)、(63.68 ±7.12)、(54.29 ±6.97)和(41.36±3.29)个,随MSC-CM浓度升高,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Real-time PCR结果证实MSC-CM能明显下调PCNA和MMP-9的表达(P<0.01).Western blot检测20%、40%、60% MSC-CM组PC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73.99 ±16.71)%、(51.56±12.18)%和(40.11±9.37)%,MMP-9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74.35±19.12)%、(53.59 ±10.41)%和(29.58±7.93)%,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PCNA在对照组、20%、40%、60% MSC-CM组中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201 ±0.049、0.185 ±0.031、0.154±0.019和0.128 ±0.012,MMP-9在4组中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182±0.032、0.164±0.028、0.136±0.017和0.098±0.008,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GC-MSCs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和MMP-9的表达有关.

  • 胃癌患者血清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杨桦;冯泽荣;王展福;邓洪强;林家威;王文美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61例胃癌患者血清RCAS1水平,以3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比较38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RCAS1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RCAS1水平[(40.46±13.83) 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09 ±4.66) U/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RCAS1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明显相关;Ⅳ期[(59.17±6.06) U/ml]明显高于Ⅲ期[(45.61±5.74) U/ml]、Ⅲ期明显高于Ⅱ期[(34.28±6.26)U/m]、Ⅱ期明显高于Ⅰ期[(22.02±8.38) U/ml]、Ⅰ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09±4.66) U/m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胃癌患者血清RCAS1水平[(45.19±13.38) U/ml]明显高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胃癌患者[(36.70±13.19) U/ml];胃癌患者术后血清RCAS1水平[(31.74 ±9.59) U/ml]明显低于术前[(32.10±9.56) U/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CAS1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癌中的相关性

    作者:张国建;秦晓宁;阎庆辉;王凤安;吴爱须;南新华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l)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20例胃组织中两种基因蛋白的表达,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MTA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68.75%、52.08%和35.00%),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的组织和正常组织(85.42%、64.58%和45.00%),并且两者的表达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TA1可能通过VEGF-C信号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 自噬对乙醇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常伟龙;帅晓明;张鹏;马牧原;李伟;尹玉平;陶凯雄

    目的 观察自噬在乙醇诱导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使用100~1 600 mmol/L浓度乙醇诱导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发生凋亡,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乙醇组、乙醇+雷帕霉素(RAPA)组和乙醇+氯喹(CQ)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程度,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2β(LC3)的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凋亡随着乙醇浓度增加而升高,自噬能有效降低这种凋亡.乙醇组细胞凋亡率[(17.78±7.86)%]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2.64±6.82)%]和乙醇+RAPA组[(14.88±7.12)%],同时又显著低于乙醇+CQ组[(21.44±8.69)%,P<0.05].在乙醇干预下,诱导细胞自噬可以增加细胞的相对增殖活性.结论 乙醇可以诱导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自噬可以有效降低乙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抑制自噬可以有效增高乙醇诱导的细胞凋亡.

  • SGC-7901胃癌细胞株皮质肌动蛋白基因干扰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作者:魏军;李杨;尤天庚;所广军;赵中辛

    目的 构建针对cortactin基因干扰的胃癌SGC-7901稳定细胞株.方法 设计3条针对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序列以及l条对照序列,退火后插入到PLKO.1慢病毒质粒载体中,质粒构建完成后和辅助质粒psPAX2,PCMV-VSVG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颗粒,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并使用嘌呤霉素筛选.终筛选出3个细胞株,提取该3株细胞的RNA和蛋白质分别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rtactin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3株不同的稳定细胞株中,PLKO.1+shRNA3细胞株cortact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下降为明显,约为对照组的10%.结论 成功构建出针对cortactin基因干扰的胃癌SGC-7901稳定细胞株.

  • RNA干扰抑制微管不稳定蛋白基因表达对胃癌BGC803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柯彬;王宝贵;吴亮亮;王长利;梁寒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i)靶向下调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基因表达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0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TM RNAi Max将Stathmin 小干扰RNA (siRNA)转染至BGC803细胞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Stathm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RNA干扰转染siRNA组Stathm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3±0.008和0.156±0.003,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680±0.020和0.671±0.019,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657±0.013和0.737±0.023,转染Stathm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后两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曲线显示Stathmin siRNA转染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同时,转染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Stathmin的表达水平能够影响胃癌细胞BGC803的增殖,并降低其迁移及侵袭能力.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人胃癌细胞HGC-27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FAS相关因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洁;袁燕玲;刘爱群;葛莲英

    目的 探讨Fas相关因子l(FAF1)基因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及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人胃癌细胞株HGC-27、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 8×105个与Hp标准菌株NCTC11637共培养24h,按细胞/细菌比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100和1∶200共培养组,每组实验设3个复孔,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490 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l×104个细胞凋亡率,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细胞FAFl mRNA相对表达量,扩增片段长度为164 bp.结果 HGC-27和GES-1细胞与Hp共培养后,细胞增殖均减少,凋亡率增加.与各自空白对照组比较,FAFl mRNA在HGC-27细胞1∶100和1∶200共培养组表达量明显降低(0.67 ±0.20比0.99 ±0.27,F=11.51,P<0.05;0.44 ±0.30比0.99±0.27,F=11.51,P<0.01);FAFl mRNA在GES-1细胞1∶100共培养组表达量明显升高(1.61 ±0.77比0.99 ±0.41,F=14.45,P<0.05),1∶200共培养组表达量明显降低(0.36 ±0.22比0.99±0.41,F=14.45,P<0.05).与GES-1细胞空白对照组、1∶100和1∶200共培养组比较,FAF1 mRNA在HGC-27相应各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0.33 ±0.16比0.99 ±0.41,t =4.74,P<0.01;0.17±0.12比1.08 ±0.53,t=5.28,P<0.01;0.39 ±0.24比0.98±0.23,t=5.67,P<0.01).结论 Hp感染下调FAF1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诱发胃癌的发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血液稀释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

    作者:胡毅平;孙达良

    目的 观察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H40)行血液稀释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电解质及体液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组(Ⅰ组)和生理盐水组(Ⅱ组),各30例.在手术进腹后达到麻醉深度稳定[脑双频指数(BIS)在55 ~65]时,分别给予HH40和生理盐水4 mL/kg行血液稀释,25 ~ 30 min输完.术中维持BIS为55 ~ 65.应用FloTrac/Vigileo (FV)心排血量监测系统监测心输出量(C0)、每搏输出量(SV)、每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在人室后30 min(麻醉前基础值,T0)、血液稀释前(T1)、血液稀释后即时(T2)、稀释后30 min(T3)、稀释后60 min(T4)及稀释后120 min(T5)记录各项指标.经桡动脉采取血样测定T1、T2、T3、T4及T5时点患者的血钾及血钠浓度.统计总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及使用麻黄碱例次,观察有无出现过敏或肺水肿征象.结果 Ⅰ组在行血液稀释后(T2)MAP、CO、SV较血液稀释前(T1)明显升高,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P<0.01).Ⅰ组在输注HH40 30 min后(T3)SVV值较Ⅱ组明显降低(P<0.05).Ⅰ组的血钠浓度在血液稀释后较前升高,与Ⅱ组比较亦较高(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120 min后(T5)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尿量较Ⅱ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术中以HH40行血液稀释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在不增加输液量的情况下增加了肾脏灌注使患者尿量明显增加,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 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4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阳性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鲁常青;李青;王辉;耿一婷;田波;谢军;谈炎;吴昌平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1、B7-H4和转录因子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7-H1、B7-H4和Foxp3在10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B7-H1、B7-H4和Foxp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B7-H1、B7-H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71.0%,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1、B7-H4的表达水平和Foxp3+ Treg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7,P<0.05;r=0.456,P<0.05.B7-H1、B7-H4及Foxp3高表达患者的预后差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B7-H1、B7-H4和Foxp3+ Treg细胞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

  • 浅谈实验外科的内涵与外延

    作者:龚建平;杨镇;吴在德

    实验外科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发展的技术先导和理论依据.而在许多外科医生的潜意识中,实验外科带有浓厚的“动物外科”、“实验室外科”和“基础研究”的色彩,这种意识,圈禁了实验外科的发展.究其原因,这种认识有着历史的背景,前两者(即“动物外科”和“实验室外科”意识)多半来源于20世纪实验外科的主体对象,乃至实验外科的起源,后者(即“基础研究”)则与近年来实验外科的导向不无关系.随着医学的发展,外科学也随之进步,传统的实验医学或实验外科正在凸显出其内核与真谛.

    关键词:
  • 结直肠外科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存;周总光

    近年来,随着实验研究的进展,结直肠外科医生对大肠癌、炎性肠病(IBD)、结直肠息肉、微创外科等专业领域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结直肠癌发生的遗传证据逐渐被揭示,遗传不稳定机制得以阐释,表观遗传学研究不断进展,肠癌干细胞的实验依据不断积累;IBD发病相关的遗传及屏障机制逐渐完善,炎症相关大肠癌的认识逐步深入;结直肠息肉的恶变风险及机制日渐得到认识,防治手段得以进步;微创外科技术不断得以推广,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创伤,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现对相关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简要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