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胃癌伴幽门梗阻兔模型的研究

    作者:杨成刚;邵峰;杨道贵

    目的 建立兔VX-2胃癌伴幽门梗阻模型,探讨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对胃癌伴幽门梗阻的兔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建立兔胃癌伴幽门梗阻模型,将42只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兔模型治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测,对照组大白兔21只,给予直接胃癌切除手术或胃空肠吻合术;治疗组大白兔21只,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后再行手术.记录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后兔模型生存情况,所有兔死亡当天予以剖腹及开胸,观察尚存胃窦部原发癌灶大小、幽门梗阻程度、转移癌灶等,分别于治疗前开腹探查时、死亡当天取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兔死亡后取胃原位癌灶或转移癌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浓度.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5.5%(18/21)和66.7%(14/21),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或十二指肠瘘、大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和肠梗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在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及胃瘫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对照组死亡标本解剖见典型胃癌转移瘤特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腹腔转移程度较轻,出现肝转移较少,转移结节较小.(4)对照组实验性腹膜转移癌指数(ePCI)评分为(18.00±1.55)分,实验组ePCI评分为(12.00±1.7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腹腔内粘连评分为(3.67 ±0.52)分,实验组腹腔内粘连评分为(1.17 ±0.75)分,两组间腹腔内粘连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对照组VEGF表达的灰度值为77.33±6.77,实验组VEGF表达的厌度值为200.17 ±4.26,对照组PCNA表达的灰度值为83.33±3.49,实验组PCNA表达的灰度值为184.83 ±3.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控制胃癌进展和缓解幽门梗阻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下调表达

    作者:李真;李伟;陈恬;陈琦;孙锡波;李炳选

    目的 观察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对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将SHG44细胞常规条件下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脂质体介导法将pBP-PTEN和pBP载体分别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HG44细胞,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将分别成功转染pBP-PTEN和pBP载体的SHG44细胞设为SHG44-pBP-PTEN和SHG44-pBP细胞.利用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HG44-pBP-PTEN、SHG44-pBP和SHC-44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基因在3种细胞中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和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免疫荧光法检测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 PTEN基因转染的SHG44细胞有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见SHC-44-pBP-PTEN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细胞核碎裂,胞质浓缩;并检测到明显的凋亡小体,为典型的肿瘤细胞凋亡表现.SHG44和SHG44-pBP细胞超微结构未见异常.流式细胞仪示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并且在G1期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SHG44细胞G1期、S期、G2期和凋亡(AP)期所占比例分别为61.2%、28.2%、8.3%和2.3%,SHG44-pBP细胞分别为64.1%、24.6%、8.9%和2.4%,SHG44-pBP-PTEN细胞分别为75.3%、9.6%、2.2%和12.9%.SHG44-pBP-PTEN细胞的生长速度较另两组细胞明显降低.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bcl-2的表达也显著下调.SHG44-pBP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IF)为对照细胞的100.4%(P>0.05),而SHG44-pBP-PTEN细胞的MIF为对照细胞的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EN基因可诱导SHG44细胞凋亡,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之一.

  • Twist沉默介导的间充质-上皮转化对乳腺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作者:殷茜;胡艺冰;罗智勇;覃吉超

    目的 观察Twist沉默介导的间充质-上皮转化(MET)对乳腺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 小干扰RNA(siRNA)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wist及MET相关分子[Slug、Snail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微镜观察Twist沉默后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 CD24细胞比例;体外球体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自我更新能力;体内有限稀释实验检测细胞启动肿瘤能力.结果 si-Twist组与对照组比较,Twist基因的mRNA(0.24±0.04,P<0.01)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表现为上皮样形态,排列规则、细胞间连接紧密、成团生长;间质相关分子Slug、Snail、Vimentin mRNA(0.25±0.05,P<0.01;0.34 ±0.03,P<0.01;0.44±0.04,P<0.01)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58.71±1.27,P<0.01)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肿瘤干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低[(63.30±0.80)%比(86.50±0.70)%,P<0.01];球体形成能力明显降低[(46.67±2.52)个比(109.67±2.52)个,P<0.01];肿瘤起始细胞数目明显减少(1/122 851比1/20 064,P<0.01).结论 MDA-MB-231细胞中Twist沉默后,细胞发生MET,体外自我更新和体内成瘤能力下降.

  • 中电导钙激动钾离子通道在多种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作用

    作者:杨筱嵬;沈文状;张磐石;赵璐

    目的 观察中电导钙激动钾离子通道(KCa3.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体外及体内探讨KCa3.1在乳腺癌增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Ca3.1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KCa3.1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使用噻唑蓝(MTT)法研究KCa3.1对乳腺癌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研究KCa3.1对乳腺癌凋亡的影响;检测体内干预KCa3.1对乳腺癌细胞体内成瘤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KCa3.1在MDA-MB-231及MCF7细胞中存在表达,而在T-47D细胞中无明显表达;KCa3.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上;体外干预KCa3.1可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MDA-MB-231细胞各组凋亡率分别为48 h:四乙铵-34(TRAM-34)组(17.29 ±2.14)%,1-EBIO组(35.32±3.74)%,对照组(8.41±1.31)%;72 hTRAM-34组(27.47±5.74)%,1-EBIO组(57.62±5.94)%,对照组(9.43±2.12)%;使用1-EBIO体内激活KCa3.1通道,可降低成瘤组织的增殖,促进成瘤组织的凋亡,各组凋亡率:对照组为(11.34±4.75)%,实验组为(23.92±5.96)%.结论 KCa3.1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成功在体内成瘤模型中验证了干预KCa3.1对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 灵芝多糖肽对大鼠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

    作者:王春华;张华斌;石松生;林冬梅;林树钱;陈春美

    目的 观察灵芝多糖肽(GL-PP)对大鼠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 从正常F344大鼠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体外诱导生成DC,经肿瘤抗原负载和不同浓度的GL-PP(6.25、12.50、25.00 μg/ml)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吞噬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右旋糖酐(dextran)能力及表面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CD40、CD80和CD86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2p70、IL-10分泌情况,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分析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GL-PP处理组DC吞噬FITC-右旋糖酐(FITC-dextran)细胞比例[(35.33±4.62)%、(28.18±3.84)%、(26.52±2.0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58.42±3.84)%,P<0.01];GL-PP处理组DC(12.5 μg/ml)表面分子MHC-Ⅱ、CD40、CD80和CD86的表达比例[(92.6±1.42)%、(33.90±1.25)%、(89.97±1.19)%、(88.93±0.6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79.43±0.80)%、(5.47±0.21)%、(76.63±0.51)%、(68.63±0.78)%,P<0.01)];GL-PP处理组DC诱导同种异型淋巴细胞增殖率[(110.77±3.53)%、(112.14 ±4.33)%、(110.77±3.5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00.00±1.78)%,P<0.01];此外,GL-PP还可促进DC分泌IL-12p70和IL-10.结论 GL-PP可以促进大鼠外周血来源的DC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 白藜芦醇抑制白细胞介素-6诱导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的机制

    作者:曹钧;张杨;袁野;梅洪亮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抑制白细胞介素(IL)-6诱导的体外SGC7901细胞侵袭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确定白藜芦醇对SGC7901细胞无明显毒性的浓度范围,并以该浓度范围内的白藜芦醇作用IL-6诱导的SGC7901细胞,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抑制细胞侵袭作用,明胶酶谱法分析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L-6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30 μmol/L内的白藜芦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20 μmol/L处理的受IL-6诱导的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约为20%,MMP-2分泌减少约为50%,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相关分子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ERK1/2)含量下降.结论 20 μmo]/L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通路相关蛋白激活,终降低MMP-2的分泌.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脓毒症小鼠血小板减少的调控

    作者:朱鹏程;吴少梅;程星;陈丁;薛寅凯;陈路佳;窦东伟;郑海;陈立波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是否参与脓毒症小鼠血小板减少的调控.方法 应用腹腔注射致死剂量脂多糖(LPS)制造小鼠脓毒症模型.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LPS组)和p38抑制剂组(SB203580处理组).连续4d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量:于造模后24h采血观察血小板形态,检测血小板磷酸化p38MAPK表达,取小鼠肺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小板肺滞留.结果 脓毒症小鼠外周血中IL-6、TNF-α明显升高,血小板肿胀、变形,呈活化状态,伴磷酸化p38MAPK (p-p38MAPK)表达量显著增加(条带灰度比为0.603 1±0.032 5,P<0.01),及肺组织中大量血小板滞留(平均吸光度值为206.18 ±5.14,P<0.05).结论 p38MAPK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信号通路,抑制p38MAPK可以减少血小板活化及肺组织血小板滞留,预防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离子通道蛋白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赫俊会;张圣红

    目的 观察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离子通道蛋白(TRPV3)表达对体外膀胱癌细胞株SW780的增殖凋亡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基因转染方法观察TRPV3基因表达对体外膀胱癌细胞SW780的抗增殖作用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RPV3 mRNA在SW7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测定转染后SW780细胞中Ras、Raf、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mRNA水平表达变化,并通过噻唑蓝(MTT)法、划痕实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微镜等观察比较转染TRPV3基因的SW780细胞的迁移能力、增殖凋亡和形态学改变.结果 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转染后SW780细胞中有TRPV3稳定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组Ras、Raf和Akt mRNA吸光度值分别为0.87±0.17、0.46±0.11和0.92±0.25,B组分别为1.71 ±0.32、1.63±0.29和1.95 ±0.38,C组分别为1.59±0.30、1.51±0.25和1.80 ±0.31.转染后SW780细胞中Ras、Raf和Akt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MTT法结果显示,SW780细胞A组(10∶1)24 h和48 h的抑制率分别为(19.58±2.83)%和(46.23 ±3.99)%,A组(20∶1)分别为(44.64 ±5.27)%和(68.73±7.51)%,A组(40∶1)分别为(59.63±6.85)%和(79.52±7.93)%.B、C组SW780细胞在24 h和48 h时无明显凋亡.表明随着TRPV3与SW780细胞效靶比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明显增强(P<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RPV3转染的SW780细胞迁移能力低于正常SW780细胞.TRPV3作用于膀胱癌细胞24h后,形态学观察膀胱癌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结论 TRPV3基因转染对体外膀胱癌细胞SW780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

  • 微小RNA-9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与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木扎帕尔·阿不都克热木;杨乐;孙刚;马斌林

    目的 检测微小RNA(miRNA,miR)-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功能;在体外通过功能获得或失去实验观察miR-9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周边非肿瘤组织中miR-9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细胞增殖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侵袭及迁移实验(Transwell法)及Western blot实验研究miR-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的调节机制.结果 miR-9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27±0.002与0.032±0.004,显著低于癌旁的非肿瘤组织及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2A(分别为0.059±0.044与0.068±0.016;P<0.01);此外,miR-9的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的大小、淋巴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体外功能学实验结果表明:与miR-ctrl组比较,凋亡、增殖、侵袭及迁移率分别为(5.2±0.6)%、(10.8±0.9)%、(54.3±6.7)%、(127.5±9.8)%,过表达miR-9可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10.5±2.3)%,P<0.05],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5.7±1.9)%,P<0.05]、侵袭[(35.3±14.8)%,P<0.05]及迁移能力[(90.4±6.9)%,P<0.05];相反,当抑制miR-9的表达时,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凋亡[(1.4±1.1)%,P<0.05],但却显著促进其增殖[(14.5±2.3)%,P<0.05]、侵袭(67.1±5.5,P<0.05)及迁移能力(145.4±8.6,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表明,miR-9可通过转录后调节La蛋白域家族成员1(LARP1)的表达而在细胞中发挥上述生物学效应.结论 在体外过表达miR-9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

  • 牵张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新永;王义生;殷力;陈建文;王振军;李欣浩

    目的 观察不同的机械牵张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延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104个/cm2密度接种至细胞加力板上,随机分为4组,每组8份.A组采用1 000 μstrain的牵张应力(strain为细胞加力板变形量的数值,是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仪的计量单位);B组采用2000 μstrain的牵张应力;C组采用3 000 μstrain的牵张应力;D组作为空白对照,采用0μstrain的牵张应力.4组牵张应力的刺激时间均为48 h.噻唑蓝(MTT)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率;提取成骨细胞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分析成骨细胞iNOS mRNA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A、B、C、D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8.23±1.38)%、(37.51±4.08)%、(21.59±1.54)%、(27.96±2.22)%;成骨细胞iNOS mRNA基因表达比值分别为0.490 ±0.011、0.543±0.048、0.457 ±0.012、0.486±0.00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分别为(14.47±0.39)、(16.47 ±0.38)、(12.28 ±0.41)、(14.32±0.37) μmol/L.B、C组与D组比较,成骨细胞增殖率、iNOS mRNA基因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0 μstrain的牵张应力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iNOS基因表达,3 000 μstrain则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和iNOS基因表达.合适的牵张应力下,iNOS基因的高表达是骨延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 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白石;吴文艺;汪怡;黄种心;朱世泽;吴友谊;王朝阳;周仙颖

    目的 观察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DMOG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增殖水平的差异和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佳干预时间;并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DMOG组(IC50为800 μmol/L的DMOG)、缺氧组及缺氧+DMOG组(缺氧+800μmol/L的DMOG),作用36 h(佳干预时间)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胶原合成.结果 随着浓度的增加(200、400、800、1 600 μmol/L),DMOG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呈剂量时间依耐性;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缺氧组、DMOG组和缺氧+DMOG组的HIF-1α的蛋白(0.98±0.09、1.36±0.16、1.43±0.21)和mRNA(1.14 ±0.11、1.24±0.16、1.27±0.1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的蛋白(0.71 ±0.13)和mRNA(1.01 ±0.02)高(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缺氧组、DMOG组和缺氧+ DMOG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56.7±2.2)%、(61.3±3.3)%、(73.4±2.5)%],较对照组[(48.8±2.4)%]明显增加(P<0.01),S期细胞和G2/M期细胞比例均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细胞增殖均受到了抑制,并且其中DMOG组和缺氧+DMOG组培养36 h后细胞吸光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54±0.01、0.29±0.02比1.01 ±0.02,P<0.01);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中的羟脯氨酸水平、Ⅰ、Ⅲ型胶原的mRNA和蛋白有均所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DMOG组和缺氧+ DMOG组中的羟脯氨酸(11.86 ±0.64、14.72±0.03比15.92±0.22)、Ⅰ、Ⅲ型胶原的mRNA(0.63 ±0.07、0.86±0.08、0.56 ±0.09、0.82 ±0.10比1.00±0.01、1.00 ±0.03)和蛋白(0.78 ±0.19、1.06±0.18、0.66 ±0.13、0.81±0.10比2.23 ±0.14、1.53 ±0.05)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DMOG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抑制作用,并能显著抑制其胶原的合成.

  • 骨形成蛋白结合内皮调节器蛋白在梗阻性积水肾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叶达夫;张颖鄂;李颢;柳学春;熊国光;钱开宇;何鹏;韦伟;李京涛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结合内皮调节器(BMPER)蛋白在梗阻性积水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对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梗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18只大鼠,制备不可复性单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或假手术组模型,分别在手术梗阻后1、2、4、6、8周处死大鼠,收集肾组织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m blot技术观察BMPER基因在梗阻性积水肾脏组织中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制备BMPER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观察BMPER蛋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转分化过程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ol-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UUO梗阻模型制备成功,BMPER mRNA及蛋白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梗阻8周后BMPER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了近80%;高表达BMPER蛋白后,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α-SMA蛋白、Col-Ⅰ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BMPER的表达在梗阻积水肾组织中表达降低,高表达BMPER蛋白可明显抑制肾小管细胞转分化,提示BMPER蛋白在梗阻性积水肾组织中具有抗纤维化作用.

  •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5/6肾切除大鼠肾保护的研究

    作者:俞娅芬;储腊萍;彭俊琼;李珺;孙健;卢国元

    目的 观察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抑制剂(ASK-1I)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48只5/6肾切除大鼠饲养8周后行肾活检后平均分4组:(1)对照组;(2) ASK-1抑制剂组;(3)ACEI组;(4)联合组.0、8、12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安静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肌酐.使用CKD-EPI公式计算各组肌酐清除率(Ccr)水平.8、12周肾组织制作病理片测定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结果 所有大鼠8周后均形成高血压、蛋白尿、肾小球硬化和肌酐升高.12周时ACEI组血压较对照下降明显(P<0.05),ACEI组及联合组的ACR的增长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57.8±24.4)%、(50.2±27.5)%、(244.9±69.4)%,P<0.05],ASK-1抑制剂组及联合用药组的肌酐增长率较对照组下降[分别为(19.1±17.5)%、(22.3±17.7)%、(89.8±24.7)%,P<0.05],同时联合组相较于其他组可有效逆转肾小球硬化(P<0.05).结论 ASK-1I联合ACEI能更有效的降血压,降低蛋白尿及硬化指数,从而更有效的保护肾功能.

  • 丹参素对压力负荷后小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魏宝柱;朱明林;钱成;万静;王扬淦

    目的 观察丹参素(DSS)对压力负荷后小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Sham-Saline、Sham-DSS、TAC-Saline和TAC-DSS组,每组10只.主动脉缩窄术(TAC)制备小鼠心室重构模型,术后1周根据分组给予不同处理7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Western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心脏超声提示TAC术后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降低[LVEF:(48.19±1.11)%和(80.78±1.30)%;LVFS:(24.36±0.63)%和(42.87 ±1.09)%;P<0.05],DSS能改善TAC引起的心功能的降低[LVEF:(57.35±1.09)%和(48.19±1.11)%;LVFS:(29.88 ±0.68)%和(24.36 ±0.63)%;P<0.05];HE染色提示TAC术后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379±25) μm2和(192±12) μm2,P<0.05],而DSS能够降低TAC引起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增大[(264±18) μm2和(379±25) μm2,P<0.05;Masson染色提示TAC术后心肌纤维化程度增加[(11.34±1.43)%和(2.18±0.14)%,P<0.05],而DSS能够降低TAC引起的心肌纤维化[(5.26±1.17)%和(11.34 ±1.43)%,P<0.05];Western blot提示TAC术后TGF-β1、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增加,Smad7蛋白表达下降(TGF-β1:3.07 ±0.43和1.02±0.29;p-Smad2:2.74±0.22和0.98 ±0.18;p-Smad3:2.21 ±0.16和1.01±0.11;Smad7:0.45±0.16和0.96±0.23;P< 0.05);DSS能够抑制TGF-β1、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上调Smad7蛋白表达(TGF-β1:1.47±0.31和3.07±0.43;p-Smad2:1.88±0.27和2.74 ±0.22;p-Smad3:1.27 ±0.17和2.21 ±0.16;Smad7:0.91 ±0.24和0.45 ±0.16,P<0.05).结论 丹参素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来改善压力负荷后心肌纤维化,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 Toll样受体4在高糖加重缺氧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彭建平;郑航;王霞;程志祥;王行环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高糖加重缺氧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小鼠TLR4-短发夹RNA(TLR4 shRNA)慢病毒载体并包装慢病毒,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PTC经低糖(5.5 mmol/L葡萄糖)、高糖(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培养基处理后,分别使用TLR4 shRNA或空白对照shRNA慢病毒感染RPTC细胞,使用叠氮钠诱导RPTC细胞发生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细胞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TLR4shRNA慢病毒载体构建并包装成功,高糖组RPTC细胞TLR4蛋白表达水平较低糖组、甘露醇组显著升高(P<0.05),高糖组RPTC细胞叠氮钠诱导凋亡水平[(65.4±8.1)%]较低糖组[(20.5±9.9)%]、甘露醇组[(18.5±7.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shRNA可显著降低高糖组RPTC细胞TLR4蛋白水平,并可使高糖组RPTC细胞凋亡水平由(68.5±9.3)%降至(30.2±7.8)%(P<0.05).结论 高糖可激活TLR4信号通路,并可显著增加缺氧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下调TLR4表达能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性损伤的敏感性,提示高糖加重缺氧性肾小管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TLR4信号通路实现的.

  • 槲皮素调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肖鹏;王浦;朱旭;孙金鹏;吴学建

    目的 观察槲皮素通过影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表达及其对诱导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s)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组织标本,RA的诊断标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滑膜细胞,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的RAFLSs表面标记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CD19、CD14、以及CD90的表达.选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0、100、200、300 μmol/L)处理RAFLSs 48 h.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槲皮素处理后RAFLSs中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灰度值,DNA片段化试验检测槲皮素对RAFLSs凋亡率,分析bcl-2/bax值对槲皮素处理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以槲皮素浓度为0 μmol/L时bcl-2/bax值(8.26±0.08)作为溶剂对照组,槲皮素浓度为100、200、300 μmol/L时处理48 h bcl-2/bax值(3.23±0.1l、0.26 ±0.05、0.12 ±0.03),与对照组比较bcl-2/bax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槲皮素浓度为0tμmol/L对照组的RAFLSs的凋亡率[(6.5±0.9)%]比较,100 μmol/L槲皮素处理48 h RAFLSs的凋亡率[(19.9±3.8)%]增加(P<0.05),而200、300 μmol/L槲皮素处理48 h RALFSs的凋亡率[(34.3±6.7)%和(42.5±4.8)%]则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槲皮素能够通过调控bax、bcl-2的表达来影响RAFLSs的凋亡,且RAFLSs凋亡率与bcl-2/bax值成反比.

  • 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戴莉;杨炯;潘雪凯;王小康;张驰;王诗培;冯茂辉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荷瘤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10、50、100 mg/kg)姜黄素干预组,每隔1d腹腔注射给药1次,共8次,每4d测定各组荷瘤鼠体质量和皮下移植瘤体积.同时体外培养A549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锭(PI)标记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10、50、100 mmol/L)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相对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姜黄素对荷瘤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10、50、100 mg/kg姜黄素干预荷瘤鼠16d后皮下移植瘤平均体积分别为同期对照组的76.2%、55.7%和38.3%,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0.05).10、50、100 mmol/L姜黄素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100 mmol/L姜黄素干预A549细胞48 h后抑制率为(51.95±13.32)%,凋亡率为(30.89-±6.27)%.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100 mmol/L姜黄素显著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使bax/bcl-2比值增大,且Caspase-3活性相对值也达到峰值(8.39±1.40),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活化下游Caspase-3信号,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改良吻合法建立自体静脉动脉化模型

    作者:张岩;贾六军;孙洋;崔传珏;彭博;唐跃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静脉移植术后有较高的狭窄闭塞率,严重影响CABG的近、远期效果[1].本研究旨在建立改良吻合法的新西兰兔静脉动脉化的动物实验模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显微外科器械1套、8-0 prolene显微外科缝合线若干,小动物呼吸机及超声流量仪各1台.清洁级新西兰兔40只,其中改良法吻合30只,常规吻合组10只,雌雄不拘,体重(3.0 ±0.3)kg.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实验动物中心.

    关键词:
  • 胆道梗阻大鼠胆肠吻合术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作者:吕少诚;李会星;李文杰;张爱群;李崇辉;葛新兰;顾万清;史宪杰

    胆肠吻合是胆道外科常用的术式之一[1],由于术后失去Oddi括约肌的功能,会引起吻合口狭窄甚至癌变.本实验旨在建立大鼠的胆肠吻合术模型,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一、材料与方法大鼠购自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选用6~8周龄,体重250 g左右雄性SD大鼠54只,并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一期手术组(结扎1d、结扎3d、结扎5d、结扎7d),二期手术组(结扎1d、结扎3d、结扎5d、结扎7d).假手术组游离胆总管后即处死,一期和二期组先实施一期手术,游离胆总管后即采用7-0丝线结扎.一期组于指定时间处死,二期组继续完成胆肠吻合术,并于1周后处死.处死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关键词:
  • 微小RNA-126影响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

    作者:马筱秋;王霖沛;张江灵

    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6与GOLPH3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结肠癌组织及距离癌缘>5 cm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共10对;结肠癌细胞HCT116.2.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126及GOLPH3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GOLPH3 3'端非编码区域(3'-UTR)及其突变报告基因(GOLPH3 3'-UTR mut)进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关键词:
  • 非可控性炎性细胞在乳腺癌脑转移癌浸润的意义

    作者:陈金生;王麒龙;马加威;蔡洪华;洪蕾;王爱东;黄强;董军

    肿瘤干细胞(CSCs)微环境中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对CSCs的调节是肿瘤难治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旨在观察免疫炎性反应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CD29和上皮特异抗原(ESA)在乳腺癌细胞和浸润炎性细胞的表达,探讨那些炎性细胞是否已转化为促进肿瘤进展转移的非可控性炎性(NRI)细胞.

    关键词:
  • 铁过载通过骨形成蛋白-2影响斑马鱼的成骨

    作者:姜宇;阎一林;朱国兴;徐又佳

    我们利用枸橼酸铁铵(FAC)造成高铁环境,将斑马鱼生活在高铁环境造成其铁过载的模型[1],通过实验证实铁过载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通道的抑制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仪,MicroCL 17离心机;Step One Plus荧光定量PCR仪;GL212pro凝胶成像系统;SZ61体视显微镜.

    关键词:
  • 一株人源Ming氏膨胀型胃癌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徐浩;彭积贵;庄伊凡;陈嘉佳;骆启聪;林春冬;蔡建春

    1977年,闵锡钧根据显微镜下胃癌生长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膨胀型和浸润型两型,即Ming氏分型.本研究旨在报道基于Ming氏分型的胃癌细胞株.一、材料与方法应用混合酶消化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成功建立1株人膨胀型胃癌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二、结果本细胞株在体外培养已超过2年,生长稳定,能够连续传代,细胞之间接触抑制消失,可叠加生长.

    关键词:
  • 氯胺酮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建立;王晓;于洋;吴红海;侯艳宁

    研究表明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神经甾体水平下降或缺乏会引起神经发育的异常[1].本研究旨在观察氯胺酮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是否伴随神经甾体合成代谢的变化.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无血清神经元专用神经基质(Neurobasal)培养液、B27促生长剂(美国Gibco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噻唑蓝(MTT)、水溶性胆固醇(美国Sigma公司);甲睾酮(MT,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胰蛋白酶(北京索来宝公司);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试剂盒(德国Mannheim公司).

    关键词:
  • 母系表达基因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黄同海;王正;王光锁;王健;丁光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远癌组织(距离癌组织超过5 cm)中MEG3的表达水平.在A549和H460肺癌细胞株中转染MEG3过表达质粒(Pc-DNA3.1-MEG3).分别利用噻唑蓝(MTT)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MEG3过表达后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生物学功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远癌正常肺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MEG3表达下调者25例占52.08%,显著高于上调表达者(P<0.05);A549和H460细胞中转染空载pcDNA3.1和pcDNA3.1-MEG3后,MEG3表达水平分别为0.48 ±0.04、0.62±0.05和10.36±1.78、11.66±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实验显示,转染MEG3后A549和H460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划痕实验显示,转染MEG3后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CCND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EG3过表达可显著抑制A549和H460肺癌细胞中CCND1表达(P<0.05).结论 NSCLC中MEG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EG3可通过调控Cyclin D1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尿脓毒血症诊治中的研究

    作者:肖跃海;单玉喜;石家齐;孙发;薛波新;谷江;田源;唐开发;孙超

    目的 动态监测和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与传统相关炎症指标在输尿管梗阻继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病程中的变化,探讨PCT在诊断和治疗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2例存在输尿管梗阻积水的患者分为3组,尿脓毒血症组36例、普通感染组56例和非感染组60例.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梗阻原因;动态监测各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6、24、48、72 h的血PCT、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WBC)、血中性粒细胞(N);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血PCT、CRP、WBC和N值等相关炎症指标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入院时PCT水平尿脓毒血症组[(7.31±1.60) ng/ml]和普通泌尿系感染组[(0.36±0.10) ng/ml]均高于非感染组[(0.01 ±0.01) ng/ml],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CRP、WBC和N值脓毒血症组[(16.61 ±3.16) mg/L;(9.97 ±4.49)g/L;(7.40 ±0.49) g/L]和普通感染组[(15.68±3.05) mg/L;(10.36±1.08) g/L;(7.22 ±0.58) g/L]均高于非感染组[(3.33±1.87) mg/L;(6.98±0.78) g/L;(4.28 ±0.56) g/L(P <0.05],但脓毒血症组与普通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 PCT水平尿脓毒血症组[(6.68±1.55)、(4.30±1.06)、(0.52±0.31) ng/ml]和普通感染组[(0.41±0.05)、(0.12 ±0.17)、(0.04±0.10) ng/ml]较入院时[(7.31±1.60)、(0.36 ±0.10) ng/ml]下降(P<0.05).术后6、24、48、72 h CRP、WBC值脓毒血症组[(16.48±3.17)、(16.18±3.10)、(12.46 ±2.95)、(10.12±1.54) mg/L;(9.92 ±3.89)、(10.01±4.70)、(11.56±1.22)、(10.48±1.25) g/L]和普通感染组[(16.25±2.90)、(16.57±2.51)、(11.80±2.32)、(9.96±1.46) mg/L;(9.86±1.08)、(9.56 ±0.69)、(8.54±0.70)、(7.63±0.61) g/L]均高于非感染组[(3.73±1.85)、(5.46 ±2.17)、(4.81±1.65)、(4.14±1.53) mg/L;(7.32±0.88)、(7.16±0.71)、(7.03 ±0.59)、(6.85 ±0.54) g/L](P<0.05),但脓毒血症组与普通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ROC曲线分析,PCT的曲线下面积(0.999)高于WBC (0.690)、CRP(0.799)和N(0.806);当PCT在截点为2.64时敏感性(97.2%)和特异性(100%),均高于WBC、CRP和N在各自相应佳截点的敏感性(69.4%;63.9%;86.1%)和特异性(76.7%;75.0%;65.5%).结论 PCT诊断输尿管梗阻继发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对尿脓毒血症的病情评估和治疗指导有重要意义.

  • 颈后路责任节段椎管扩大减压术的研究

    作者:段笑宗;皮国富;刘宏建;孙建广;黄世磊;韩钰;嵇翔

    目的 比较责任节段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与传统C3 ~ C7颈后路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中期疗效.方法 分析在我院行颈后路手术的患者137例,责任节段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组(A组)64例,传统C3~C7颈后路减压术组(B组)73例,根据随访结果,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责任节段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组JOA评分术前为(7.3±1.8)分,术后3个月为(9.3±1.8)分、末次随访为(13.1±1.1)分,VAS评分术前为(8.1±1.1)分、术后3个月为(6.1±0.9)分、末次随访为(3.3±0.9)分;传统C3~C7颈后路减压术JOA评分术前为(7.1±1.7)分,术后3个月为(9.2±1.7)分、末次随访为(13.0±1.4)分,VAS评分术前为(8.2±1.0)分、术后3个月为(6.4±0.8)分、末次随访为(2.9±0.9)分;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改善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责任节段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组分别为(21.2±9.7)%、(58.4±14.5)%、(154.2 ±61.6) ml、(115.2±21.3) min,传统C3 ~ C7颈后路减压术组分别为(20.0±16.7)%、(58.5±16.6)%、(181.5 ±70.0) ml、(135.9 ±32.6) min,两组比较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节段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传统C3~ C7颈后路减压术组(P<0.05).结论 与传统的C3~ C7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比较,责任节段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责任节段减压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中期的主观症状.

  • 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刘英强;陈淅涓;姬社青;孔烨;马飞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1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情况(清扫淋巴结总数、肿瘤切除标本的远、近切端长度、环周及远端切缘阳性率、保肛率以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远切端长度、保肛率均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5%(3/56)与33.92%(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进展期直肠癌术前行同步放化疗后,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安全有效.

  • Notch信号通路联合Wnt信号通路在肾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朱天琦;吴晓娟;陈绪勇;杨继鑫;韦佳;余克驰;易斌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联合Wnt信号通路在肾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上肾母细胞瘤及非瘤肾脏疾病患儿的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标本中Notc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γ-内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的人肾母细胞瘤细胞株(SK-NEP-1)中Notc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otch、Jagged1、VEGF、及Wnt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组Notch1蛋白吸光度值Ⅱ期为0.5193±0.0086,Ⅲ期为0.6168±0.0022,Ⅳ期为0.892 6±0.006 5,明显高于正常组的0.205 3±0.009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亦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利用不同浓度的DAPT作用于SK-NEP-1后,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且Wnt信号通路中的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同样明显下降;并且DAPT还能抑制SK-NEP-1中的VEGF表达.结论 Notch联合Wnt信号通路在参与促进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并且与肾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明显相关.

  • 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在11种常见肿瘤中的蛋白表达模式

    作者:戴维;陈念平;李明意

    目的 观察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DKN3)基因在不同肿瘤的表达模式,探讨其在不同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角色.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种常见肿瘤类型进行CDKN3蛋白表达及组织定位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CDKN3蛋白定位呈现胞浆阳性,少量核阳性,在各类肿瘤无明显差异.直肠癌(4.40±0.26)、结肠癌(4.10±0.55)及胰腺癌(4.00±0.50)细胞中表达丰度高;而在肺癌(3.30±0.35)、食道癌(3.60±0.30)、胃癌(3.20±0.50)、卵巢癌(3.30±0.40)及肝癌(3.00±0.55)中呈现中等表达,在胆管癌(2.30 ±0.42)、乳腺癌(2.20 ±0.36)及肾癌(2.00 ±0.15)中表达较弱.结论 CDKN3在各类肿瘤中表达强弱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因肿瘤背景而异.

  • 右美托咪啶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影响

    作者:李斌;胡杰;陈兴澎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均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为40~60.右美托咪啶组从诱导开始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h)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同期给以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T1)、吻合血管前(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5个时间点采血10 ml,进行HMGB-1 Western blot检测分析.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HMGB-1在T2、T3、T4、T5都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0 ±0.21比2.51 ±0.38,P<0.01;T3:2.16±0.29比3.75±0.60,P<0.01;T4:1.85 ±0.21比2.57±0.36,P<0.01;T5:1.90 ±0.35比2.95 ±0.41,P<0.01).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能够降低HMGB-1水平,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 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D-二聚体变化曲线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鲁滨;车海杰;宋富波;张居文;杨牟

    目的 探讨溶栓过程中D-二聚体变化曲线与静脉通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施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技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36例,通过监测术前及术后5d之内的患者外周血中D-二聚体数值变化,应用超声或造影检查计算静脉通畅率,分析D-二聚体变化趋势与静脉通畅率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136例手术均成功,术前静脉通畅评分(8.3±1.9)分,术后(2.9±2.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通畅率为(67.2±12.8)%,静脉通畅率与d1、d2、d3的D-二聚体百分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通畅率与d4、d5的D-二聚体百分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后第3天出现D-二聚体百分比的下降变化,D-二聚体百分比变化有助于评估溶栓效果.

  • 乳腺癌中DNA聚合酶-β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郑英斌;赵文超;解璞;侯帅恒;韩娜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β(DNA pol-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性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乳腺上皮细胞株和60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DNA pol-β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大小的关系.转染小干扰RNA(siRNA)-DNApol-β以观察DNA pol-β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DNA pol-β的表达显著升高(2.37±1.81比3.15 ±2.20,P<0.001),肿瘤体积大小与DNA pol-β的表达密切相关(x2=7.677,P<0.05).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比较,人乳腺癌上皮细胞株MCF-7中DNA pol-β的表达显著增加(0.87±0.26比2.07±0.56,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DNA pol-β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 DNA pol-β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是乳腺癌细胞恶性增生的机制之一.

  • 医用弹力袜联合压力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陈怡发;王卫星

    目的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观察比较单用间歇充气加压和联合应用弹力袜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20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术中采取单独应用压力泵及联合医用弹力袜在CO2气体排空前(T1)和术后6 h(T2)的患者下肢股静脉直径和血流速率.结果 在T1时联合使用组患者股静脉直径和流速分别为(7.88±1.03) mm、(20.50±2.17) cm/s与单一使用弹力袜组[(9.83 ±1.10) mm、(13.88 ±2.04) cm/s]及单独使用压力泵组[(9.75±1.21) mm、(15.75 ±2.01) cm/s]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联合使用时患者股静脉直径和流速分别为(6.87 ±0.96) mm、(24.60±2.25) cm/s,与单一使用弹力袜组[(8.56±0.97) mm、(18.37 ±1.90) cm/s]及单独使用压力泵组[(7.95±1.03) mm、(19.60±2.16) cm/s]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都未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医用弹力袜和压力泵联合应用较单一应用更加有助于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 窖蛋白-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A2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毛庆琳;景元海;韩冬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窖蛋白-1(Caveolin-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的表达及两者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3例骨肉瘤患者和23例骨软骨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aveolin-1和EphA2表达水平.结果 Caveoli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表达率(63.01%比13.04%,P<0.01),Caveolin-1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P<0.05);EphA2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表达率(75.34%比8.70%,P<0.01),EphA2表达水平均与骨肉瘤软组织浸润、Eneeking分期、肺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骨肉瘤组织Caveolin-1和EphA2有助于判断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

  • 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切开成形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

    作者:刘安重;方天翎;文辉清;沈磊;陈光春;廖海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切开成形术(PTCS-IP)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技术方法、1年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针型高频电刀切开成形术治疗胆管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21例.同期经皮经肝胆道扩张成形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10例.总结分析切开成形术组患者的病因,手术时机、技术操作特点;统计学分析该组患者胆肠吻合口狭窄环存在率、胆道感染、肝门部胆管复发结石等1年期内疗效.并与同期10例经皮经肝球囊扩张成形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1个月后胆道镜检查证实,切开成形术组患者经电刀切开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环立即消失,残留结石可以顺利进入小肠,胆道造影显示胆肠吻合口非常通畅,第二次切开可进一步扩大吻合口,巩固疗效.而球囊扩张组中大部分胆肠吻合口扩张1个月后仍然存在明显的狭窄环.(2)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切开成形术组和球囊扩张术组患者出院时狭窄环存在率、1年期高热胆管炎发生率、肝门部胆管结石复发残留率分别是0.00%/80.00%、19.04%/90.00%、14.29%/90.00%(P<0.01).(3)因胆道穿刺置管引起的可控制的短时的胆道出血和术后胆管炎比较常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切开成形术治疗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操作安全可靠,大部分病例1年期疗效较好,明显优于经皮经肝球囊扩张成形术组.

  • 实验犬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严小鹏;任冯刚;师建华;薛飞;李建鹏;王善佩;白纪刚;吕毅

    实验犬是进行腹部外科手术操作较为理想的模型动物.围手术期的正确管理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及时有效处理对犬的存活和实验结果影响颇大.尽管实验犬围手术期管理与临床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基本原则一致,但在具体实施时又有很多特殊之处,不可完全照搬临床患者管理经验.我们近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梦工场”大动物实验室,开展了1 000余台次实验犬的各种腹部外科手术,熟练掌握了实验犬的术前评估、术前准备、麻醉、腹部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现归纳总结如下.

  • 癌抗原199在肝脏疾病中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刘梦奇;郭文治;张水军

    癌抗原199(CA199)是一种唾液黏蛋白,在健康人胰腺、胆管上皮等部位广泛存在,其升高与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密切相关,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和胃癌的诊断指标.近年研究结果表明,CA199在不同肝脏疾病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现就CA199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表达、相关机制及有关意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癌抗原199 肝脏疾病
  • 大鼠脂肪供肝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英才;唐晖;许世磊;程锦涛;姚嘉;曾凯宁;张琪;杨扬;陈规划

    目的 建立一种模拟人脂肪供肝的大鼠模型,评估其行肝移植术后的效果.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饮食建立大鼠中重度脂肪肝模型,采用Lewis大鼠作为脂肪肝供体,36只Lewis大鼠,体重为40 ~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度脂肪肝组和重度脂肪肝组,各12只.Brown Norway (BN)大鼠做为受体,利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各组于术后1d均取4只大鼠,留取血清和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移植肝组织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观察各组其余的8只大鼠术后生存情况.3组大鼠计数资料的多重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大鼠生存分析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经过6周和10周的高脂饲料喂养后,Lewis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程度分别达到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的水平.对照组、中度脂肪肝组和重度脂肪肝组肝移植术后1d的ALT分别为(614.5±70.6)、(1 177.5±150.9)、(1 476.5±211.5) U/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1).TBIL分别为(27.0±3.7)、(48.5±7.5)、(59.0±11.5)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中度和重度脂肪肝组TBIL水平明显升高,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P<0.01).肝组织MDA和TNF-α水平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3组大鼠肝移植术后1周的生存率分别为87.5% (7/8)、37.5%(3/8)和12.5% (1/8).结论 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可较好地模拟人脂肪肝的发展过程,为临床脂肪供肝肝移植提供一种较好的动物研究模型.

  •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内髓样分化因子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病毒激活的影响

    作者:龙建云;訾晓渊;李静;黄亮;曹杰;严以群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病毒激活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内髓样分化因子(MyD88)及其下游分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表达水平对病毒激活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21例经手术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外周血,免疫磁珠分选出pDCs,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pDCs内MyD88及其下游分子(IRAK1、TRAF6、TAK1、IRF7)表达水平.随访1个月后,根据病毒激活与否分为激活组和未激活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上述分子表达差异.结果 随访1个月后,7例(33.3%)患者发生病毒激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激活有关(P<0.05);激活组患者MYD88、IRAK1、TRAF6、TAK1、IRF7相对表达水平较未激活组减少,提示MyD88分子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3 6,0.0114比0.0174,0.013 7,P<0.05).结论 术前TB及ALT、AST含量与病毒激活有关;病毒激活可能与患者pDCs中MyD88有关,与体内pDCs功能缺陷有关.

  • Ghrelin在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影响因素

    作者:沈璞;刘卫锋;张涛;黄文起;马毅

    目的 检测30例肝移植患者循环中Ghrelin[有活性的酰基化Ghrelin (AG)和无活性的去酰基化Ghrelin(DG)]在肝移植术前后的表达变化,探讨Ghrelin的表达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3d、1个月的血浆中Ghrelin(AG、DG)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并进行Ghrelin的表达与肝脏合成相关酶的相关分析.结果 肝移植患者术后3d、1个月的AG水平明显比术前降低[术前(64.0±20.1)pg/ml;术后3 d(47.1±11.5) pg/ml;术后1个月(33.66±8.3)pg/ml,P<0.01].D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303.4±52.9)pg/ml;术后3 d(295.4±45.9) pg/ml;术后1个月(296.0±49.4) pg/ml,P>0.05];分组分析提示肝衰竭组和重度肝硬化组术后3d、1个月的AG水平明显比术前降低,轻度肝硬化组术后3d的AG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肝硬化组、重度肝硬化组、肝衰竭组患者血浆AG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正常对照组(35.6±3.3) pg/ml;轻度肝硬化组(49.2±3.7)pg/ml;重度肝硬化组(70.2-±5.1)pg/ml;肝衰竭组(81.0±7.2) pg/ml].肝移植术前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AG呈负相关[肝衰竭组(r=-0.602,P< 0.01),重度肝硬化组(r=-0.432,P<0.01),轻度肝硬化组(r=-0.226,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Ghrelin较术前明显降低,Ghrelin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G的变化;AG的变化与血清胆碱酯酶呈负相关.

  •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建系及肝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杨博;王兰;谭如梦;代辰;张波;王媒西;魏来;黄霞;陈知水

    目的 探讨建立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及其在体外快速高效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可能.方法 用核转染的方法将含有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3/4(Oct3/4)和p53短发卡RNA(shRNA)、转录因子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和Krüppe样因子4(KLF4)、LMYC和LIN28的质粒导入健康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将其重编程为iPSC后并通过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建立的iPSC进行鉴定.在体外,按照肝脏正常发育的生长进程,将iPSC向肝系细胞方向分化,于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iPSC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各分化阶段的诱导细胞中特异性细胞分子标志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与人胚干细胞相似形态特征的iPSC,并且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结果均显示建立的iPSC表达干细胞多能性标记分子Oct3/4、Sox2、Nanog、阶段特异性抗原4(SSEA4)和肿瘤排斥抗原-1-60(TRA-1-60).在体外研究中,iPSC可成功被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且70% ~ 80%的诱导细胞表达肝细胞特异性标记蛋白白蛋白(ALB)及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PR1).结论 iPSC能够在体外高效分化为有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

  • 微小RNA-526b参与调节肝细胞癌的DNA损伤修复机制

    作者:张尊义;董汉华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526b分子在肝细胞癌中是否可通过调节Ku80的表达水平参与肝癌的DNA损伤修复.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50例肝细胞癌的患者中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526b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组织的Ku80的表达水平,将miR-526b的特异性抑制剂转入肝癌细胞PLC中,检测miR-526b、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以及Ku80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肝癌组织中,miR-526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周组织(40/50,80%),而Ku80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38/50,76%).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秩和检验,P<0.05).在人肝癌细胞PLC中,miR-526b表达水平下调可上调Ku80的表达水平,同时下调DNA损伤敏感指标γ-H2AX的表达水平.结论 miR-526b表达上调与人肝癌组织中DNA损伤密切相关.抑制miR-526b的表达水平可降低肝癌DNA损伤水平.

  • 微小RNA-30a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影响

    作者:陈建亮;李书;刘雨亭;周澍;曹守纪;李国强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30a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C57BL/6小鼠胆管结扎(对照组10例,胆管结扎组15例)和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LX-2和HSC-T6)分别构建体内和体外肝纤维化模型.通过转染miR-30a mimics和miR-30a agomir分别在肝星状细胞和小鼠体内过表达miR-30a.提取总RNA和全蛋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30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 RT-PCR检测10例对照组和15例胆管结扎组小鼠肝脏miR-30a相对表达水平(2.037 ±0.256,n=10;1.007 ±0.126,n=15;P<0.01).10 ng/ml 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24h和48 hmiR-30a相对表达水平(LX-2:24 h,0.578±0.055,48 h,0.585±0.048;HSC-T6:24 h,0.698±0.055,48 h,0.610±0.033),明显低于对照组(LX-2:1.013±0.080;HSC-T6:1.001±0.013,P<0.05),表明miR-30a在体内和体外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表达下降.通过miR-30a mimics转染肝星状细胞株诱导细胞内过表达miR-30a、α-SMA相对表达水平(LX-2:对照组1.024±0.106,miR-30a高表达组0.464±0.021,P<0.05;HSC-T6:对照组1.031±0.095,miR-30a高表达组0.352±0.042,P<0.05).通过尾静脉注射miR-30a agomir在小鼠体内高表达miR-30a,胆管结扎预处理小鼠α-SMA相对表达水平(对照组2.618±0.116,miR-30a高表达组1.207±0.197,P<0.05).表明过表达miR-30a能够抑制体内和体外肝纤维化进程.结论 miR-30a在肝纤维化中表达下降,过表达miR-30a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 骨桥蛋白基因高表达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刘驰;宋展;孙万日;周进学

    目的 观察骨桥蛋白(OPN)基因高表达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株并分为OPN基因高表达的重组腺病毒(rAd-OPN组)和rAd-NC组转染包含无效片段的重组腺病毒(rAd-NC组),测定细胞中OPN的表达量以及肝癌细胞迁移、侵袭,选取并测定3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结果 腺病毒转染后12、24、36、48 h时rAd-OPN组细胞中OPN的mRNA含量为1.93±0.25、2.58±0.30、3.61 ±0.57、3.88±0.63,rAd-OPN组各时间段细胞迁移率分别为(18.20±2.76)%、(43.76±7.17)%、(62.48±9.25)%、(77.33 ±10.24)%,穿膜细胞数目分别为(25.24 ±4.26)、(32.13 ±4.97)、(40.27±6.24)、(47.95±7.25)个,明显高于rAd-NC组(P<0.05);腺病毒转染后48 h时,rAd-OPN组中MMP-2、MMP-9、uPA的mRNA含量分别为2.32±0.49、1.78±0.28、3.14 ±0.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rAd-NC组,P<0.05.结论 OPN基因高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能够促进肝细胞癌的迁移、侵袭,上调转移相关基因(MMP-2、MMP-9、uPA)的表达.

  • 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动脉痉挛研究

    作者:唐晖;张英才;曲恩泽;姚嘉;叶林森;曾凯宁;李浩辉;张琪;杨扬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观察酚妥拉明预处理对H-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Control组,n=20)和酚妥拉明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PHT组,n=20).3组在再灌注30 min(n=10)和再灌注90 min(n=10)分别行超声检查,然后分别取门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及第一肝门部肝组织病理标本.结果 通过超声学检测,Sham组、Control组再灌注30 min及90 min、PHT组再灌注30 min及90 min时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为0.50 ±0.09、0.65 ±0.09、0.50 ±0.08、0.54±0.09、0.54 ±0.05.通过软件计算所得反映肝脏整体微循环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1 846.81±376.78、939.94±452.18、1 502.24±382.39、1 709.80 ±214.36、1 848.02±374.39.Control组再灌注30 min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PHT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再灌注30 min时比较,PHT组再灌注30 min时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041.5±174.0)、(816.3 ±117.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再灌注30 min时肝动脉管径缩小,管壁凹陷,而其余组肝动脉管径均无明显变化,管壁亦无凹陷.结论 H-IRI过程中,肝动脉存在短暂的一过性痉挛缩窄现象,可导致肝脏再灌注后继续缺血,加重肝脏损伤.而酚妥拉明可缓解肝动脉痉挛,增加肝脏血流灌注,部分改善肝脏微循环,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人肝细胞癌中神经导向因子SLIT2甲基化位点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翔宇;张佳林;孙宁;李鑫;张城硕;张崇;于瑞;赵博超

    目的 观察人肝细胞癌中神经导向因子SLIT2启动子甲基化位点表达频率及特征,探讨其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全长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的方法对40例人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进行SLIT2启动子区域碱基序列检测,明确CG位点甲基化变化特征.结果 SLIT2启动子序列中自起始位点上游-570~-550bp段中的21、22、23这3个CG位点甲基化频率分别为75.0%、72.5%和72.5%,显著高于其他CG位点(40.0%、35.0%、25.0%、32.5%、30.0%、30.0%、20.0%、17.5%、25.0%、22.5%、20.0%、35.0%、15.0%、35.0%、22.5%、35.0%、62.5%、45.0%、62.5%、57.5%、52.5%、37.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IT2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病理分级、甲胎蛋白(AFP)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肝硬化、TNM分期及有无包膜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LIT2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早期发生并与其发展有关,检测其甲基化位点变化特征及甲基化程度可对未来肝细胞癌靶向治疗及靶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 人肝细胞癌组织中锌指转录因子Slug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马速佳;吴成稳;周志强;庞志刚

    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Slug基因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Slug蛋白、E-cadherin蛋白以及Slug、E-cadherin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肝癌组织中Slug蛋白(64.0%)、Slug mRNA (0.560±0.030)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12.0%、0.230±0.020,P< 0.05);E-cadherin(42.0%)以及E-cadherin mRNA(0.144 ±0.018)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92.0%、0.319 ±0.043,P<0.05)(2)并且肝癌组织中Slug蛋白相应的表达情况和其分化程度(P<0.05)、肿瘤直径(P<0.05)、肿瘤病理分期(P<0.05)、门静脉是否侵犯(P<0.05)、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明显相关(P<0.05);肝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与其癌组织分化程度(P<0.05)、肿瘤直径(P<0.05)、肿瘤病理分期(P<0.05)、门静脉是否侵犯(P<0.05)、AFP表达水平明显相关(P<0.05).(3)肝癌组织中Slug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478,P<0.05).结论 Slug蛋白、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两者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并且两者和肝癌的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直径以及AFP表达水平有关.

  • 上调微小RNA-1224-5p表达对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陈麒钧;胡超;沈世强;崔忠惠;闫瑞承;李蔚

    目的 观察微小RNA-1224-5p(miR-1224-5p)对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T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合成的miR-1224-5p模拟物(mimic)通过脂质体2000转入TEC细胞中.实验分为3组:(1)上调组(miR-1224-5p mimic,MU组);(2)阴性对照组(NC组);(3)空白对照组(CON组).转染后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3组细胞中miR-1224-5p的表达量来验证转染是否成功.分别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T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3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血管形成实验检测3组TEC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MU组中miR-1224-5p的表达量(2-△△Ct=3.27±0.15)显著高于NC组(2-△△Ct=1.08±0.11)和CON组(2-△△Ct=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结果显示MU组细胞在转染miRNA-1224-5p mimic后的第24、48、72、96小时4个时间点均表现出吸光度值降低,与NC组及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显示CON、NC、MU组凋亡率分别为(8.73±0.64)%、(9.51±0.56)%、(19.29±0.95)%,MU组细胞凋亡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CON、NC、MU组3组细胞中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50.7±1.3)%、(51.7±1.9)%、(73.3±2.0)%;S期细胞的比例为(31.4±2.7)%、(29.1±1.6)%、(23.0±3.0)%;MU组细胞中G1期细胞比其他两组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其他两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CON、NC、MU 3组细胞中从Ttranswell上室迁移到下室的细胞数分别为(77.7±2.5)、(79.2±3.5)、(51.0±3.6)个,与CON组和NC组比较,MU组迁移的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CON、NC、MU 3组细胞中穿透Matrigel胶形成的基底膜从Ttranswell上室移动到下室的细胞数分别为(15.8±0.8)、(15.4±0.9)、(9.8±1.3)个,与CON组和NC组比较,MU组穿透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CON组和NC组的TEC细胞,其成管能力不受任何影响,能很好的形成血管网,而MU组的TEC细胞再也不能形成血管样结构.结论 上调miR-1224-5p的表达可抑制TEC的增殖能力,促进TEC的凋亡并降低其迁移、侵袭及血管形成能力.

  • 促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中介物在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雷道雄;邵荣江;王凤飚;张淑坤;刘森;张增光;杨静;汪学军

    目的 探讨促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中介物(Bim)在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基因敲除技术在小鼠肝细胞内特异性去除COP9信号体亚基8(Csn8)基因诱导肝细胞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测定Cullin-Ring E3连接酶复合物中Cullin2和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蛋白(CIS)的改变,各种凋亡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以及肝细胞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荧光染色变化.结果 在肝内敲除Csn8基因可激活半胱氨酸蛋白酶-9(1.109±0.152比1.762±0.434,P<0.0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1.216 ±0.244比3.680±0.445,P<0.01),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sn8缺失组肝细胞内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核数明显增加[(1.6±0.9)%比(22.8±2.1)%,P<0.01].同时,Csn8基因敲除可引起E3连接酶CIS表达降低(2.103±0.365比1.089±0.423,P<0.01),Cullin2的Neddylated蛋白表达增加(1.133±0.149比1.926±0.139,P<0.01);此外,Csn8缺失明显上调促凋亡蛋白Bim的蛋白表达(1.058±0.067比2.283±0.263,P<0.01),伴有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家族成员bcl-2、bcl-xL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增加.免疫共沉淀实验提示,促凋亡蛋白Bim能与抗凋亡蛋白bcl-2结合,而不是与bcl-xl或bax间相互作用,从而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在Csn8基因敲除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中,E3连接酶CIS的功能失活可引起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增加;而Bim通过与抗凋亡的bcl-2蛋白结合并拈抗它的作用,从而间接地活化bax启动肝细胞凋亡.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日新;朱岭;汪娟;郑直;叶啸;李凯

    目的 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LCVP)与正常中心静脉脉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系统.手工检索中、英文已发表的资料和会议论文,查阅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纳入比较LCVP与对照组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及质量进行评价,并用RevMan5.1版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7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LCVP组与对照组比较,缩短了切肝时间[加权均数差值(WMD)=-5.84,95%可信区间(CI:-7.68,-4.00,P<0.01]、减少切肝时出血量(WMD=-718.42,95% CI:-1 279.18,-157.66,P<0.01)、减少了术中总出血量(WMD=-346.28,95%CI:-431.21,-261.35,P<0.01),减少了术中输血比[比值比(OR)=0.25,95%CI:0.15,0.42,P<0.01].结论 LCVP技术在操作上简便易行,能够缩短切肝时间,减少切肝过程的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及术中输血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损害,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 沉默甲胎蛋白表达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功能学的影响

    作者:杨光明;杨晓军;马婷;高鹏

    目的 构建靶向沉默甲胎蛋白(AFP)的慢病毒载体并评价沉默效果,观察沉默AFP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沉默A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HepG2细胞,再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沉默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中AFP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FP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沉默组AFP在mRNA水平较空白组下降约90%(P<0.05),在蛋白表达水平下降(62.53±6.17)%(P<0.05);MTT法结果显示沉默组细胞培养6d后,细胞增殖率下降[(31.17±1.16)%,P<0.05];Transwell实验沉默组细胞侵袭个数较空白组和阴性组降低明显,依次为(174.80±16.20)、(315.25±19.70)、(304.60±20.30)个(P<0.05);细胞划痕实验48 h后,与空白组和阴性组比较,沉默组迁移率明显抑制,分别为(54.77±9.24)%、(49.04±8.31)%、(29.96±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沉默AFP的慢病毒载体感染HepG2细胞能够有效抑制AFP基因的表达;AFP表达水平下降使HepG2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促进人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研究

    作者:莽源祎;李立;冉江华;张升宁;刘静;李来邦;陈奕明;刘剑;高杨

    目的 在人肝细胞癌(HCC)标本中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的表达差异,应用化学合成小干扰RNA (siRNA)抑制两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NEAT1的转录,观察NEAT1转录降低后对HCC细胞的表达谱、侵袭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Trizol-氯仿提取HCC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n=12),细胞株(HepG2、SMMC-772、HCC-LM3)中的总RNA,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NEAT1表达差异[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使用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和siRNANEAT1(终质量浓度100nmol/L)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进行NEAT1敲低,RT-qPCR检测NEAT1敲低效果,并对NEAT1敲低组(NEAT1表达量<对照组40%)和对照组细胞(n=2)进行表达谱测序,检测NEAT1敲低后对HCC细胞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NEAT1敲低组和对照组细胞进行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标记(终质量浓度5μmol/L)的细胞(2×105个/孔)增殖检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进行细胞增殖检测(10 μl/2 000个细胞)、Transwell细胞侵袭移动能力检测来探究NEAT1对HCC细胞(2×105个/孔)增殖和侵袭功能的影响.结果 NEAT1在HCC细胞和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1),敲低HCC细胞株NEAT1表达导致很多参与肿瘤发生、发展通路的基因表达量改变(229个基因表达上调,148个基因表达下调,表达量改变超过2倍且P<0.05),敲低HCC细胞株NEAT1表达降低了HCC细胞体外增殖(P<0.01)、侵袭(P<0.01)的能力.结论 lncRNA NEAT1在人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原癌基因的作用.

  •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在凋亡素特异性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蔡逊;马丹丹;张智勇;金炜东;张建新;田俊

    目的 探讨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FAM96B)在凋亡素(Apoptin)特异性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含人FAM96B全长序列的pcDNA3.1-myc-FAM96B和含人Apoptin全长序列的pcDNA3-HA-Apoptin重组质粒共转染到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中,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共转染FAM96B与Apoptin对细胞定位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共转染FAM96B与Apoptin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Apoptin定位于HepG2细胞核,FAM96B定位于细胞质.过表达FAM96B通过与Apoptin相互作用可致部分Apoptin定位于细胞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共转染Apoptin和FAM96B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单独转染Apoptin组[(31.76±1.88)% vs.(44.85±1.85)%,P<0.05],表明过表达FAM96B通过与Apoptin相互作用降低Apoptin特异性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结论 共转染FAM96B与Apoptin于HepG2细胞中,过表达FAM96B通过与Apoptin相互作用可致部分Apoptin定位于细胞质,从而抑制Apoptin特异性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效应.

  • 肺泡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连杰;王卫星;王烯冬;武志雄;夏医君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的激活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4只小鼠,随机分为TLR缺损组(C3H/Hej,Hej组)、野生型组(C3H/Heouj,Heouj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8只.以BALB/c小鼠复制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TLR4在肝脏的分布和表达量,同时监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门静脉血清内毒素(E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再以TLR4先天性缺损小鼠C3H/Hej和野生型鼠C3H/Heouj为模型,观察ALT和门静脉血清TNF-α的变化.结果 (1)BALB/c小鼠肝脏左中叶缺血1h后,再灌注1、3h,缺血肝叶内TLR4表达增加,且再灌注1h强,阳性细胞主要是枯否细胞及血管内中性粒细胞;(2)门静脉血清EN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再灌注3h,TNF-α较假手术组升高[Hej:(152±43) pg/ml比(18±10) pg/ml,n=6,t=5.26,P<0.01;Heouj:(249 ±52) pg/ml比(25±13) pg/ml,n=6,t =7.24,P<0.01];(4) Hej组小鼠肝功能损伤轻于Heouj组小鼠[再灌注l h:(662±106) pg/ml比(1 216±174) pg/ml,n=6,=4.21,P<0.01;再灌注3 h:(1145±132) pg/ml比(2 958±187) pg/ml,n=6,t=13.72.P <0.01],且再灌注3h其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Heouj组小鼠[(152±43) pg/ml比(249±52)pg/ml,n=6,t=3.94,P<0.01].结论 TLR4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被激活,通过TNF-α等细胞因子介导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 肝纤维化CT灌注成像评价肝功能储备

    作者:廖锦元;黎宁钦;苏文

    目的 探讨家兔肝纤维化制备过程中CT灌注参数评价肝功能储备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不限,3~4个月龄,体重2.5 ~3.0 kg,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造模,于造模的0、4、8、12、16、20周随机取8只兔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行CT灌注成像及吲哚氰绿排泄试验(R15ICG)、肝组织病理检查.统计学分析不同病理级别下肝功能生化指标、CT灌注参数与R15ICG的相关性.结果 (1)实验兔死亡5只,获得肝纤维化S0、S1、S2、S3及S4分别为10、9、9、8、7只.(2)从S0到S4期,R15ICG逐渐升高(5.31±2.71)%、(12.73±7.87)%、(19.85±12.64)%、(23.13±11.39)%、(31.59 ±23.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R15ICG与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酐(Cr)、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呈正相关(r =0.774、0.696、0.769、0.667、0.638),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r=-0.782);多元回归逐步剔除法分析,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值为影响R15ICG的显著变量(P<0.05).结论 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成功制备兔肝纤维化模型,R15ICG与肝纤维化肝功能呈线性相关关系,CT灌注参数BF、HAF值为影响肝功能储备R15ICG的显著性指标.

  • 哺乳动物STE20相关激酶1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

    作者:曹军;江平;王波涌

    目的 探讨哺乳动物STE20相关激酶1(MST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肝癌组织标本及培养肝癌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ST1的蛋白与mRNA水平及与HBV及HBx的关系.提取感染HBV的细胞检测MST1启动子区甲基化,加入甲基化抑制剂后MST1的变化.结果 32对组织中4对未检测出MST1的表达,其余28对癌组织的MST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的表达(P< 0.05).且HBV感染时MST1表达(HepG2 mRNA相对值为13%,HepG2.215 mRNA相对值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V感染细胞后MST1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率为39%,非HBV感染细胞甲基化率为17%,且加入甲基化抑制剂后MST1随抑制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 HBV可能通过甲基化MST1启动子区抑制MST1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导致肝癌发生发展.

  • 肝脏外科实验研究几个热点问题与展望

    作者:袁观斗;何松青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实验研究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为了顺应时代变化的潮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与时俱进,本文将根据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对当下肝脏外科实验研究的热点——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基因编辑技术、肿瘤免疫治疗、循环肿瘤细胞、自噬、肠-肝轴和肝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

  • 数字医学在肝胆胰外科精准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方驰华;曾宁

    数字医学三维可视化技术为肝胆胰疾病的精确诊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前的评估等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不断地改变着外科医师对疾病的诊治模式,实现了肝胆外科的解剖数字化、诊断程序化和手术可视化,犹如给外科医师戴上了“三维透视眼”.随着数字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肝胆胰外科进入精准诊疗的3D时代.

  • 转化医学在原发性肝癌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作者:邢昊;张汉;韩骏;沈艺南;沈锋;吴孟超;杨田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是世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病因,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仍在上升.中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且中国的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佳治疗时机.原发性肝癌对大部分标准化疗方案不敏感,迄今为止被证实唯一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仅有索拉菲尼.当前,原发性肝癌的基础研究集中于以下方面:(1)探索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2)探求分子标志物与影像学、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3)鉴定新药物靶标和探索个体化疗法.本文主要探讨原发性肝癌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进展,对可能实现临床应用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