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垂体瘤侵袭性与细胞增殖周期核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

    作者:潘力雄;陈忠平;刘运生

    我们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周期核抗原Ki67在垂体瘤中的表达, 分析其与垂体瘤侵袭性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经颅或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4~54岁,平 均(3 4.7±10.9)岁,以上手术标本均经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相邻切片行苏 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正常垂体腺取自非垂体内分泌疾病死亡的尸体解剖标 本2例。

  • 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动脉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孙鹏;张群华;蔡端;芮晓晖

    本研究旨在建立豚鼠至大鼠异种肝移植动脉化动物模型, 观察移植肝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供体为荷兰豚鼠,购自上海铁道医学院华亭实验动物养殖场,140~160?g。受 体为雄性SD大鼠,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190~220?g。术前不禁食水。

  • 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作者:李林瑞;惠志超;王宏;党双锁;李国威;焦丽

    我们采用反义c-myc核酸技术观察反义c-myc寡核苷酸(ODN)对人肝癌 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寡核苷酸的合成及修饰:正义、错配及反义c-myc ODN(均为15-mer)的合成和磷酸 基硫代化修饰均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完成。设计的序列为:5'ATGCCCCTCAACGTT3' 正义 寡核苷酸序列;5'AACGTTGAGGGGCAT3'反义寡核苷酸序列;5'TACGGGGTTGAGCAA3'错 配链寡核苷酸序列。

  • 中国实验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制备与研究

    作者:屈正;安春雷;党海明;许斌;李书闻;王学勇;商建峰

    我们采用Ameroid收缩环(research instrument SW,USA) 对小型猪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对象:中国农业大学提供中国实验小型猪33头,体重(29.3±4.3)kg 。

  • 腺相关病毒介导人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体外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贺民;毛伯庸;高立达;陈俊杰;刘智敏;王若菡;游乐然;李胜富;陈娘

    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是感染人类的缺陷微小病毒。有研究表明,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AV, rAAV)载体能有效转导脑和脊髓神经元细胞,使外源基因持续表达而不产生毒性反应[1]。我们制备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并进行了体外转染表达的实验,以期为AAV介导转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重组人BDNF腺相关病毒质粒的构建:重组质粒的构建参照分子克隆有关实验进行。II型腺相关病毒载体质粒为pWAV1,BDNF基因来源于人基因组DNA中BDNF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长760bp。

  • CD44和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特点

    作者:郭启振;赵长林;王彤;祁荣;郭丽;吴斌;李宏

    膀胱肿瘤浸润性生长以及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与膀胱癌浸润与转移的相关因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诸多影响癌浸润及转移的因素中,普遍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CM)中的透明质酸(HA)与癌细胞表面/内部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已引起广泛重视。CD44基因,特别是其拼接异构物(CD44v)能够促进多种人类癌细胞的转移[1]。本文检测了CD44尤其是CD44v和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RHAMM)在各类膀胱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现报道如下。

  • 上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合并双心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斌;刘成王圭;夏家红;杨辰垣

    我们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上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BCPS)合并右心室来源的搏动性肺血流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实验犬全麻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正中开胸,作为分流管道的同种异体动脉,一端同上腔静脉(superior veno cava,SVC)、另一端右肺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扎SVC近右心房处,建立合并右心室搏动性血流的BCPS模型(BCPS组);再结扎右肺动脉近心端,则建立上腔静脉-肺动脉单向分流模型(SCPS组);对照组(C组)仅行开胸操作。3组实验犬均为5条。对各组进行下列检测: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BCPS组)。

  • γ刀照射对胶质瘤细胞p16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作者:田宇;刘德华;赵丛海;周及红;张海波;田洋

    我们针对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在亚细胞水平探讨了肿瘤细胞γ刀照射后的凋亡机理,为以后研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主要试剂及来源:培养基及蛋白酶为美国Fluka公司产品。小牛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所生产。兔抗鼠p16多抗(NH46)为美国Santa Cruz公司产品。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试剂盒(SP9000)为北京中山公司产品。 2.细胞培养:C6细胞为高度恶性的胶质瘤细胞,购自美国生物菌种存储中心(TACC, Pockvi,MD),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单层培养。培养基含10%热灭活小牛血清(BCS),加入2g/L NaHCO3,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g/L,置于37℃,5%CO2恒温恒湿培养箱中。

  • 腹腔镜手术中不同膨腹气体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作者:郑民华;王灏;季晓琼;喇端端;华祖德;李宏为

    本实验旨在研究二氧化碳(CO2)、氦气(He)、一氧化二氮(N2O)对模拟气腹条件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探讨此类气体是否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在气腹条件下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的制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离自1999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手术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癌性腹水,按标准方法提取分离TIL细胞,白细胞介素(IL)-2 1×106U/L(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体外刺激增殖,培养于含体积分数为20%小牛血清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体积分数为5%的CO2温箱培养3周,以台盼蓝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调整浓度为5×108个/L的细胞悬液。

  • 乳猪肝细胞旋转培养的意义

    作者:陈钟;丁义涛;张鹤云

    我们采用普通培养箱对乳猪肝细胞进行旋转培养,旨在探讨保持肝细胞良好功能和体外 大规模培养的简便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本地杂种小猪4头,雌雄不限,猪龄10~15d,体重2.5~2.9kg。

  • 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亚高;董清芳;江龙安;邓素雅;郭春江

    1986年Murry等[1]应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即短时间重复缺血间断再灌注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获得成功后,IPC提高组织缺血耐受性的现象颇受关注[2]。目前尚鲜见到骨骼肌IPC的临床研究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IPC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需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的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7~32岁,平均23岁。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6例,半月板切除或修整术合并韧带修复术3例,胫腓骨骨折9例,足部皮瓣修整术1例,陈旧性腕掌关节脱位伸肌腱松解1例。

  •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其mRNA的表达

    作者:梅铭惠;徐静;石青峰;覃理灵;曾思恩;刘永明

    目的了解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的表达,明确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的来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技术,测定151例肝细胞肝癌(HCC)血清、组织ICAM-1及其mRNA的表达,并与甲胎蛋白(AFP)进行同步分析。结果 151例HCC sICAM-1明显高于各对照组,73%的患者sICAM-1>1000μg/L。肝癌组织中ICAM-1的表达阳性率为94.2%,AFP为62.9%。ICAM-1 mRNA的表达与肝细胞的恶变与否及患者血清sICAM-1的水平密切相关,它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1%和30.2%,正常肝组织均无表达。结论 HCC患者血清sICAM-1的高水平与其蛋白分子在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一致,并受其相关基因的调控,肝细胞恶变则是sICAM-1表达的病理学基础。测定sICAM-1对监测HCC及其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血管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新锦;吴清玉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近年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而运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构建人工血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高浓度的血管壁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种植于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将他们移植到体内,取代病损血管组织而发挥正常功能[2,3]。

  • 皮肤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蔡霞;曹谊林;商庆新;关文祥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就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早在1951年,就有学者建议用实验室生长的皮肤来治疗烧伤病人[1],但由于表皮细胞培养困难,此方法未能实施。直到1975年Rheinwald和 Green[2]攻克了体外大规模培养表皮细胞的难题,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和制作才日渐广泛。皮肤替代物可分为: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和复合皮肤替代物。 一、表皮替代物 1.表皮细胞悬液:Billingham等[3]首先用培养的表皮细胞悬液治疗大面积全厚皮肤缺损,但该方法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无法确定转移到病人体内时细胞悬液的合适浓度;二是细胞悬液会随敷料更换而丢失。

  • 分子生物学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晓东;杜靖远;郑启新;刘勇;段德宇

    近几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组织工程学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我们对这一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分子组织工程学"这一概念。 一、组织工程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组织缺损或器官功能障碍是人类保健中发生频繁、危害性大、花费高的问题之一。人们通过器官移植、外科重建及诸如肾透析之类的机械装置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12年前,随着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飞速发展,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诞生了。

  • 稳定、可控的兔脑内血肿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亦波;张玉林;陈衔城;周范民;江澄川

    目的建立单纯局灶性脑内血肿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血液自凝特性,运用双套管、分次注血法,结合微量泵和立体定向术,以不同注血量将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注入34只兔脑基底节外侧区。通过连续冰冻切片计算血肿体积,并观察血肿本身及周围组织形态。结果血肿位于基底外侧区、皮层下组织内侧和内囊前外方,85.29%(29/34)为单纯局灶性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主要由血细胞组成,其体积大小因注血量和血肿形成时间的不同而异(P<0.05);血肿周围组织在注血后4h就有水肿表现。结论本实验使自体血注入法脑内血肿模型达到稳定、可控,便于进一步定量研究。

  • 新型鼠肿瘤皮窗模型

    作者:黄倩;李川源

    目的建立一种能动态显示活体内肿瘤细胞生长、新生血管形成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等的新型动物模型。方法以海洋水母中分离到的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将1×103~1×104持续、稳定、高水平表达GFP的肿瘤细胞移植到鼠皮窗内;或以1×108~1×109GFP腺病毒感染皮窗肿瘤;或将转导了热诱导型表达质粒的肿瘤细胞移植到鼠皮窗内,隔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移植到鼠皮窗内的肿瘤细胞3~7d时可见肿瘤细胞围绕大血管生长及大血管出芽形成新生血管,腺病毒的感染效率及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通过GFP表达确定。结论新型肿瘤皮窗模型可显示肿瘤细胞生长及新生血管形成过程,病毒等对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以及靶基因在肿瘤内的表达水平等。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模型
  • 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动静脉畸形的动物模型

    作者:姜除寒;吴中学;李佑祥;亓卫国;肖福顺;潘石;张静波;尹可;李卫东

    目的评价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动静脉畸形(AVM)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家猪6头,经眶用穿刺针穿刺海绵窦,在猪的颅底血管网(RMB)和海绵窦之间形成动静脉交通。临床上观察了其短期有效性。并通过微管测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通过穿刺可以建立RMB和海绵窦之间的动静脉交通,其血管造影特点与人类的脑AVM的特点相似。该交通多于7d内自发闭塞。结论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AVM模型方法简便、可行。

  • 肝内胆管结石防治方法评介

    作者:周孝思

    关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防治方法,有些问题的观点还不尽一致,现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一、用什么标准来评价远期疗效? 建议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复发率来衡量肝内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这样便于资料间的互相比较,复发率越低越好。因为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程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急性发作期与间歇期反复交替。患者的痛苦和生命危险都由胆管炎急性发作引起。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胆管炎复发率高,国内文献中报道远期疗效时,常把胆管炎复发时病情较轻者称为“良”,而后笼统的报告“优良率”,不利于资料间的相互比较。

  • 血管生长素治疗家兔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包俊敏;曹贵松;景在平;王元和;应康;谢毅

    目的观察动脉内注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hANG)对家兔缺血肢体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手术结扎、切断家兔股动脉各分支,插入硅塑导管至髂内、髂外动脉处。于术后第11天经动脉内导管注射不同剂量的rhANG。分别作肢体血压测定、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血流测定及计算肢体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小剂量组各项指标于术后20、30、40d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尤以大剂量组变化为明显。结论家兔动脉内注射rhANG 治疗肢体缺血,在用药(20~40μg)后10~40d可观察到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此作用随rhANG的剂量增大而明显。

  • 低剂量β-射线预防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和狭窄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海龙;杨景学;张卫达;崔勤;陈文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2P照射对兔自体移植静脉(AVG)内膜增生和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每平方厘米25.9、51.8、103.6和207.2MBq/cm2 32P照射30min后AVG内膜面积、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和管腔相对丢失率,并与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207.2MBq/cm2 和103.6MBq/cm2组无明显新生内膜形成,但血管结构破坏,细胞大量坏死;51.8MBq/cm2组少量新生内膜形成,血管结构完整,内膜面积、SMC增殖和管腔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25.9MBq/cm2组各指标与对照组及卡托普利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剂量32P照射(51.8MBq/cm2,30min)可有效抑制AVG内膜增生和狭窄,且作用优于卡托普利。

  • 自制国产化支架-移植物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云;张纪蔚;张柏根

    目的探讨自制国产化支架-移植物在治疗犬腹主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以国产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网状管型支架,外套以国产真丝涤纶交织人造血管,装入导鞘制成支架-移植物系统;用胰蛋白酶灌注犬肾下腹主动脉段形成动脉瘤模型;用血管腔内技术将支架-移植物置入腹主动脉内,隔绝血流分别于第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末观察通畅度及新生内膜生长。结果 20条模型犬接受手术,成功19条。支架置入后能充分展开并恢复形状,1个月末,支架内表面90%被新生内膜覆盖,3个月末几达100%。6个月末,79%的支架保持通畅,无移位、内漏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国产化支架-移植物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通畅率,可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

  • 99m锝标记血小板检测内皮化人工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的研究

    作者:万叔良;江龙安;何红兵;潘明新

    目的探讨内皮化人工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粘附聚集的作用。方法人工血管18条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无内皮细胞种植,Ⅱ组为内皮细胞种植后孵育2h, Ⅲ组为内皮细胞种植后孵育9d, 将放射性同位素锝(99m Tc)标记血小板灌注人工血管后进行γ计数。结果Ⅲ组人工血管血小板粘附聚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 而Ⅰ、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99m Tc标记血小板检测、证实内皮细胞种植后孵育9d的人工血管, 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

  • 肌成纤维细胞在胆道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耿智敏;刘青光;潘承恩;向国安;韩庆;刘效恭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在医源性胆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制作犬肝外胆管损伤修复模型,分别于术后1周、3周、3个月、6个月取材行透射电镜观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肌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持续存在于整个胆道愈合过程,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α-SMA表达于肌成纤维细胞胞浆,术后1周至6个月表达均较强,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术后各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肌成纤维细胞是导致胆道瘢痕性挛缩和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

  • 胆囊结石家系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和二乙基对硝基磷脂酶基因与胆石发生及血脂连锁的关系

    作者:傅贤波;王晨曦;纪立农;徐希平;关宝祥;黄因敏;王黎华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基因和二乙基对硝基磷脂酶(PON1)基因位点与胆囊结石发生及血浆脂质水平的连锁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15个胆囊结石家系同胞对基因组DNA的CETP和PON1基因型与胆囊结石发生及血脂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各组有与无胆囊结石的CETP和PON1位点基因型差异无显著性,各组CETP和PON1位点与胆囊结石发生无连锁关系(P值均>0.05)。CETP位点与血浆总胆汁酸(TBA)(P=0.0009)、甘油三脂(TG)(P=0.0142)、载脂蛋白(Apo)C3(P=0.0120)、ApoE(P=0.0127)、脂蛋白(α)[Lp(α)](P=0.0111)连锁,其截距分别是45.73、2.39、7600、719.3、69143,斜率分别是-45.73、-2.37、-7600、-646.6。PON1和TBA(P=0.0279)与ApoE(P=0.0177)连锁,其截距分别是27.93、647.7,斜率分别是-27.93、-612.9。结论 CETP与PON1位点与胆囊结石发生无连锁。CETP位点影响血浆TBA、TG、ApoC3、ApoE和Lp(α)水平,PON1仅影响血浆TBA和ApoE水平。两位点均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和ApoA2水平无关。

  • 检测胆囊结石胆汁中L型细菌的研究及其意义

    作者:韩文胜;石景森;杨毅军;李国才;韩月;焦兴元;卓健生

    目的探讨L型细菌在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高渗培养技术对130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及20例非胆道疾病的患者胆囊胆汁标本进行普通菌及L型菌联合培养。结果 L型菌总检出率胆囊疾病组为59.2%,对照组为5.0%;胆囊结石胆汁中,检出率高为胆色素类结石(88.9%),其次为混合性胆石(80.0%)、胆固醇结石(54.8%)和黑色结石(50.0%);多发结石明显高于单个结石。随年龄增加,其感染检出率增高。结论 L型菌感染可能在胆囊结石、胆囊炎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重视其检测和治疗。

  • 切割bcl-2核酶对人胆管癌细胞致瘤性的影响

    作者:范毓东;李开宗;赵永同

    目的研究切割bcl-2 mRNA核酶对人胆管癌细胞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将合成的切割bcl-2 mRNA核酶(ribozyme,RZ) 基因定向插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DOR-neo内,并用重组后的载体转染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再将经转染核酶基因的胆管癌细胞5×106个分别接种于20只裸鼠皮下,观察该肿瘤细胞的致瘤情况。结果转染切割bcl-2 mRNA核酶基因的胆管癌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及裸鼠体内致瘤性(0/5)较对照组(8/10和5/5)明显下降。结论该切割bcl-2 mRNA核酶能明显降低人胆管癌细胞内bcl-2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

  • 豚鼠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比较观察

    作者:黄长文;熊本京;傅华群

    目的比较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制成豚鼠肝外胆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部位组织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上皮细胞线粒体平均体积(V)、数密度(NV)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缺血30min后,胆囊V(0.0942±0.0108)μm3及肝总管V(0.0963±0.0540)μm3较胆总管V(0.0875±0.0120)μm3明显增大,NV及SOD明显减小;再灌注60min后,胆囊V(0.1576±0.0508)μm3大,NV(0.2155±0.0342)μm-3及SOD(12.620±2.331)U/g小,胆总管V(0.1140±0.0416)μm3小,NV(0.2539±0.0383)μm-3及SOD(13.554±3.464)U/g大,肝总管V(0.1372±0.0425)μm3、NV(0.2325±0.0356)μm-3、SOD(12.586±2.611)U/g居中。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豚鼠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差异:缺血时,胆囊及肝总管的损伤较胆总管严重;再灌注后,胆囊的损伤严重,肝总管次之,胆总管较轻。

  • 我国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龚建平;吴在德;裘法祖

    当我们回顾20世纪末外科学的发展时,可能由于三个主要方面的催动,形成了今天的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 in surgery, MCBS)。首先,解剖学和病理学的进步,为20世纪外科学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但在20世纪末,这一学科的发展势头却进入了“平台期”,表现在外科学研究项目的中标率和外科学论文的引用率同步下降,其根本原因是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应用开发,已经难已进一步发挥其潜能。尽快另辟蹊径,推动外科学的继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