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血管畸形:发病之前有端倪

    作者:张献怀

    隐藏在脑中的“不定时炸弹”张志文教授介绍说,,脑血管畸形是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脑血管发生变异而形成的一种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多见于年轻人,确诊年龄一般是20~40岁.脑血管畸形分为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和毛细帆管扩张症.其中,脑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占90%以上.

  •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作者:孙奉刚;许学明;樊庆胜;孙筱璐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AVM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是比较理想的永久性栓塞材料[1,2].作者就2002年4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NBCA栓塞治疗21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疗效,探讨其操作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预防.

  •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显微手术治疗评估

    作者:张义;王宇;李俊

    目的:分析研究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妁进行了畸形血管团显微切除手术,其中60例为全切除,8例为次全切徐.无手术死亡.术后严重脑梗死死亡3例,再出血自动出院1例.64例门诊随诊6 ~ 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31例,轻度残疾18例,中度残疾10例,严重残疾3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是根治脑动静脉畸形、预防出血的可靠方法,其可以明显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TGF-β1及其受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脑出血风险的影响研究

    作者:时斌武

    目的 研究TGF-β1及TGF-βR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脑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畸形患者106例,依据是否合并脑出血将这些患者分为合并脑出血组(合并组,n=46)和未合并脑出血组(未合并组,n=60),确定两组患者的TGF-β1及TGF-βR2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然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合并组患者的TGF-βR2基因的G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未合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脑出血风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TGF-βR2基因的G基因[RR95%CI:3.312(1.476~7.624),P<0.05].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脑出血风险受TGF-βR2基因的G基因影响,但是不受TGF-β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

  • SWI在隐匿性局部微出血预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危险性分析

    作者:李国华;李俊晨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诊断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中隐匿性局部微出血的应用价值,来预示脑动静脉破裂出血的危险性及各因素的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院术后病理证实BAVM内微出血的患者24例,术前行MRI及SWI扫描,运用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来显示脑部动静脉畸形微出血情况。结果通过SWI诊断陈旧性出血伴隐匿性局部微出血11例,有临床破裂出血症状的患者15例,卡方检验诊断准确性为73.3%。在多变量logic回归分析模型中,陈旧性出血与隐匿性局部微出血密切相关(OR=8.81,95%CI:0.75~102.92,P=0.083,<0.1);深静脉引流与陈旧性出血内隐匿性局部微出血关系较为密切(OR=10.88,95%CI:0.86~136.96,P=0.065,<0.1)。结论 SWI诊断隐匿性局部微出血可以用来评估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危险性。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传会

    目的:探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脑动静脉畸形患者30例,均经手术或DSA证实,均经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检查,并进行多层面重建、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结果:30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CT血管造影断面与重建图像均显示大小不等的畸形血管团,单支动脉供血者占27例,其中大脑中动脉17例,大脑前动脉5例,大脑后动脉3例,后交通动脉2例;多支动脉供血3例,以大脑前动脉联合大脑中动脉为主.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与术后随访提供有效依据.

  • 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研究

    作者:金延成

    目的:讨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方式对4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全切42例,次全切3例;恢复良好40例,中残3例、重残2例.结论:显微手术的应用避免了手术过程中患者脑部出血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脑部供血的改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其手术效果给予肯定,临床值得推广.

  •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马亮;燕素云;左柏生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救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38)给予伽玛刀治疗和常规组(n=34)给予血管内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为68.42%,明显优于常规组的55.88%(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低于常规组的29.41%(P<0.05).结论 伽玛刀在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提升其远期疗效,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衡海军

    目的:深入探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接受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48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4例与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致,另有4例患者为海绵状血管瘤.结论: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具有操作简单、直观、空间定位准确及安全性较高等优势,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子义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DSA室检查的12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先行常规脑血管造影(2D-DSA),其中86例患者再行旋转DSA(3D-DSA)技术采集图像.结果:3D-DSA检查的86例患者中准确诊断动脉狭窄致脑缺血48例、动脉瘤29例、脑血管畸形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1例,且能准确估计血管狭窄程度、有无动脉夹层及血管结构和直径,清晰显示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及其大小、形态,有利于术中弹效圈的选择;清晰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是否伴有动静脉瘘及动脉瘤立体形态;清晰显示颈动脉海绵窦瘘口的佳位置.结论:旋转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狭窄得诊断为准确渐变阳性诊断率明显提高,在介入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 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

    作者:吴津;胡海;李兴昌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对颅内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全脑血管造影监视下,对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10/12),治疗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可以作为脑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供临床选择.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脑动静脉畸形1例分析

    作者:李波

    病历资料患者,男,29岁,以"阵发性抽搐,左侧肢体力弱6天"为主诉就诊我科.既往体健,查体:神清,语利,颅神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4级,病理征阳性,颈韧.CT:右侧颞顶叶岀血.诊断:脑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继发性癫痫.治疗中头痛剧烈,应用甘露醇有效,行DSA发现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腰穿脑脊液压力270mmHg,给予脱水、抗凝等治疗46天,头痛消失,肢体肌力恢复正常,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正常,治愈出院.

  • 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措施探讨

    作者:朱芬芝

    目的 为了探讨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介入治疗技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患者35例资料,所有患者根据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疾病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介入治疗,治疗后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此评价介入操作技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后对治疗过程的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均栓塞成功,治疗两天时间内:出现脑梗死现象者3例(8.6%),出现剧烈头痛现象者2例(5.7%),有穿刺血肿现象者2例(5.7%).结论 对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的治疗关键在于防止动脉瘤发生病变,治疗后应该严密检测患者病情并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 健康教育在伽玛刀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杨继文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伽马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脑动静脉畸形疾病的认识程度、病情的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的缓解程度及并发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了解了疾病的发病原因等知识,改善了患者的症状,而且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长期疗效分析

    作者:吕红岩

    目的:对脑动静脉畸形采用伽玛刀治疗的长期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组临床资料来自126例在本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为3年以上,对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性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动静脉畸形完全闭塞有61例,病灶基本消失有3例,病灶缩小明显有52例,无变化只有10例.症状加重迹象在所有患者中均未出现,无死亡病例.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否有出血史、照射剂量和随访时间与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密切相关(P<0.01),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伽玛刀对脑动静脉畸形有确切的长期治疗效果,是否有出血史、照射剂量和随访时间对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 伽马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志贤

    目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采用伽马刀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AVM总共57例患者,经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27例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伽马刀治疗,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管闭塞率较高,并发症率低,GOS评分优良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M采用伽马刀治疗,疗效显著,血管闭塞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CT血管显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贺侠;杨风云;刘回耀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从1998年9月~2000年7月,对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40.5岁,临床上均有头痛或(和)脑膜刺激症。CTA与DSA检查时间相差4d~20d,平均9d。 2.方法:利用GE Prospeed S Fast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0KV,160mA,层厚1mm,螺距1~1.5,重建间隔1mm,先行平扫再行CTA检查。CTA扫描范围从鞍底至其上5cm,部分从鞍底至顶部。使用碘浓度为300mg/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利用高压注射器经外周静脉注射,团注速度为3.0mg/ml,延迟时间20s。扫描所获图像传经GE Sun工作站,对二维原始图像进行编辑,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大强度投影法(MIP)及四维四管成像法(RAYSUM)技术重建图像,DSA采用GE的ADVAMTXADSA机器,采用标准股动脉插管技术。 二、结果 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CTA检查发现7例动脉瘤,9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正常,而同期DSA检查发现8例动脉瘤,9例脑动静脉畸形,3例正常。 1.8例动脉瘤中(见图1),除1例外CTA均能满意显示,阳性检出率为87.5%,所见与DSA基本一致,均为单发动脉瘤,直径5~32mm之间,分别位于前交通动脉3例,基底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2例,后交通动脉1例。表现为异常结节状高密度影。CTA图像可在工作站上进行任意角度旋转并观察,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形态、轮廓、大小、血管痉挛,钙化及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可显示毗邻的颅底骨结构,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9例AVM中(见图2、3、4),与DSA检查结果完全相同,其中枕叶1例,颞叶3例,顶叶2例,可见异常增粗迂曲的血管,可显示出主要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的空间关系,其空间分辨率优于DSA,但不能显示细小的供血动脉。三、讨论 1.CTA是经周围静脉高速注入碘对比剂,在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进行快速体积数据采集,获得的图像再经各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合成三维血管影像。利用大强度投影(MIP)方法来显示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及任意旋转角度的脑立体血管影像,并可鉴别钙斑和腔内对比剂,采用表现阴影显示(SSD)法来显示重叠的血管和血管的外部轮廓,利用四维血管成像法,显示血管与病变之间的毗邻关系[1]。

  •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诊断及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王旭光;刘超;李新文;张强;穆春雷;王中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常见的临床表现,不仅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且对患者生存质量常产生严重影响.对出血量大、有明显脑受压、脑中线结构移位、临床病情重的患者,急诊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2例报告

    作者:陈平;周克城;李锋;史志东;李朝举;吴启华;陈旭鸿;黎映静;温汉新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CT、CT血管造影(CTA)、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结果 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

  • Onyx胶介入栓塞与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对比研究

    作者:杭军

    目的 对比Onyx胶介入栓塞与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实施伽马刀治疗.对所有入组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病灶磁共振检查结果、随访期间内两组改良Rankin量表得分以及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年,其病灶完全消失的患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消失一半以及病灶治疗后无变化甚至增大的患者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月和干预后1年,观察组改良Rankin量表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脑水肿、癫痫、血管破裂及血管痉挛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Onyx胶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能有效缩小病灶大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不良反应少,优于伽玛刀,值得临床推广.

798 条记录 1/40 页 « 12345678...39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