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중화실험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9030
  • 国内刊号: 42-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8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杨镇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甲基硫代腺苷对正常结肠NCM460细胞和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刘艳华;刘桂伟;冶浩鹏;王雪松;任维聃;党万里

    目的 探讨甲基硫代腺苷(MTA)对正常结肠NCM460细胞和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技术、Hoechst33258染色技术检测MTA对NCM460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ren blot检测MTA对HCT116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同源拮抗剂(bak)、bcl-xL等表达的影响.结果 (1)对增殖的影响:MTA 0.5、1.0、2.0、3.0mmol/L作用16 h后,NCM460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8.9±3.3)%、(94.5±2.8)%、(88.4±2.5)%、(81.3±2.1)%.MTA 0.5、1.0、2.0、3.0 mmol/L作用16 h后,HCT116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4.1±4.5)%、(69.4±5.2)%、(55.3±3.8)%、(40.9±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凋亡的影响:MTA 0、0.5、1.0、2.0、3.0 mmol/L作用16 h后,NCM46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5±0.3)%、(4.6±0.6)%、(7.2±1.1)%、(9.8±1.6)%、(12.4±1.2)%.MTA 0、0.5、1.0、2.0、3.0 mmol/L作用16 h后,HCT11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HCT11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0.7)%、(11.0±1.4)%、(20.3±3.0)%、(30.1±4.1)%、(39.3±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MTA处理的NCM460细胞生长密集,光泽度好,未见明显凋亡.MTA处理HCT116细胞,尤其是2d处理组,出现明显细胞凋亡.(4) Western blot: MTA作用HCT116细胞中MTA受体MTA1AR的表达上调,与NCM460细胞的MTA1AR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MTA作用于HCT116后,抑制凋亡的bcl-2和bcl-xL的表达明显下降,而促进凋亡的bax、bak等表达,与凋亡密切相关的指标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结论 MTA对HCT116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NCM460细胞的毒性较低.MTA发挥作用与其受体蛋白MTA1AR的上调有关,并且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变化.提示MTA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细胞增殖.

  • 下调瞬时受体电位蛋白M8对HOS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庞卓彦;沈俊

    目的 观察瞬时受体电位蛋白M8(TRPM8)在骨肉瘤组织及HOS细胞中的表达及干扰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未经治疗的8例骨软骨瘤标本及骨肉瘤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PM8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M8蛋白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及骨肉瘤HOS细胞中的表达;小片段RNA干扰(siRNA)法干扰TRPM8蛋白的表达后,利用噻唑蓝(MTT)法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8例骨软骨瘤中1例TRPM8高表达,7例低表达,而在骨肉瘤中结果为6例高表达,2例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BMSCs比较HOS细胞中TRPM8的表达上调,约为BMSCs细胞中TRPM8表达量的3倍.下调TRPM8表达后,HO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下调TRPM8后HOS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且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受到抑制,同时局部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TRPM8可能通过上述蛋白调控HOS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结论 TRPM8的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及HOS细胞中显著升高,且通过siRNA抑制其表达后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TRPM8通道可能是骨肉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 术前调强放疗对肢体软组织肉瘤微血管密度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洋;谢鹏鸣;许素玲;周梅;白靖平

    目的 探讨术前调强放射(IMRT)对肢体软组织肉瘤微血管密度(MVD)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术前IMRT前后肢体软组织肉瘤中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和CD105标记的MVD.IMRT前后自身配对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HIF-1α、VEGF蛋白及MVD的相关性.分析临床分期对IMRT前后HIF-1α、VEGF和MVD的影响.结果 术前IMRT后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27.2±19.2、46.1 ±20.0)较IMRT前(40.6±19.8、72.3±13.1)下降(P<0.05);术前IMRT后MVD(7.4±5.5)较IMRT前(9.8±4.8)降低(P<0.05).MVD在HIF-1α低表达组(8.6±4.9)低于高表达组(11.0±4.6),MVD在VEGF低表达组(9.1±4.7)低于高表达组(11.1±5.2),IMRT前MVD与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均相关(P<0.05).IMRT前HIF-1α、VEGF和MVD的表达,Ⅲ期组分别为42.0±24.1、77.9±8.4、11.3±5.3,Ⅱb期组分别为39.5±17.2、68.8±14.7、7.8±3.3;IMRT后HIF-1α、VEGF和MVD的表达,Ⅲ期组分别为22.1±10.2、47.7±17.8、8.9±4.4,Ⅱb期组分别为33.6±12.7、44.0±23.8、5.5±3.7.IMRT前后,不同临床分期的MVD和HIF-1 α、VEGF蛋白表达不同(P<0.05).结论 IMRT可以降低软组织肉瘤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MVD与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相关,VEGF、HIF-1 α蛋白及MVD有可能作为软组织肉瘤术前IMRT疗效评价指标和预后因素.

  • 营养剥夺抵抗Fas-L诱导胆管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刘小卫;刘仁胜;刘晓丽;肖俊;李威;沈一松

    目的 观察营养剥夺对Fas-L诱导的胆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Fas-L(1.5 μg/L)孵育原代培养的2 ~10代大鼠胆管细胞,分别经完全培养基培养48 h及Hank's平衡盐缓冲液饥饿培养8h上述细胞,荧光观察自噬体形成及LC-3转换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自噬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Fas-L对胆管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 平衡盐缓冲液明显诱导Fas-L处理胆管细胞内自噬体形成[(72±8)个/高倍视野比(23±5)个/高倍视野,P<0.05]和LC-3蛋白的表型转换,抑制p62蛋白表达.Fas-L显著诱导完全培养基培养的胆管细胞凋亡[(65.3±8.7)%比(7.8±1.5)%,P <0.05],而平衡盐缓冲液饥饿培养显著减少Fas-L诱导胆管细胞凋亡[(70.2±9.4)%比(21.5±6.1)%,P<0.05].结论 营养剥夺可能通过诱导自噬抑制Fas-L诱导的胆管细胞凋亡.

  • 微小RNA-548d-5p靶向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乙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吴留源;徐琰;李月白;袁相伟;关红亚;郝蓝羽;范惠智;王义生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548 d-5p靶向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对乙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2个月龄雄性大鼠制备BMSCs.将细胞实验分4组:(1)正常对照组:细胞不做特殊处理;(2)模型组:给予细胞0.09 mol/L乙醇;(3)无关序列组:将无关序列电转入细胞,给予细胞0.09 mol/L乙醇;(4)基因组:将miR-548d-5p电转入细胞,给予0.09 mol/L乙醇.在细胞被乙醇诱导第3天和第7天,采用TaqMan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mRNA.结果 乙醇诱导第3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无关序列组、基因组中PPARγ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720±0.176、1.757 ±0.188、1.017±0.096.第7天,4组中PPARγ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806±0.209、1.829±0.223、1.118±0.108,基因组中PPARγ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和无关序列组(P<0.05),接近于正常组且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无关序列组中PPARγ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iR-548d-5p能够抑制乙醇诱导BMSCs内PPARγmRNA的表达.

  • 功能性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作者:刘占鳌;黄文柏;周冠洲;范鲁峰;邵闻冲;胡三元;孙念峰

    目的 观察功能性自组装多肽的理化性质、自组装成水凝胶特性及对细胞进行三维培养.方法 合成RADA、RGD、KLT 3种多肽并制备RAD/KLT/RGD多肽混合溶液,盐溶液诱发多肽溶液自组装成水凝胶.原代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使用水凝胶对其三维培养来观察其在水凝胶中的生长,并设置RAD/KLT水凝胶组做对比.结果 多肽溶液成功自组装成水凝胶,干细胞在三维培养中迁移、分化并有成管腔的趋势,RAD/KLT/RGD水凝胶[(87.75±4.79)个细胞/视野]较对比组[(65.50±6.25)个细胞/视野]黏附生长了更多的细胞(P<0.05).结论 RAD/KLT/RGD功能性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是一种更为优良的组织工程框架材料.

  •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调控小鼠肺泡巨噬细胞中脂多糖诱导炎性反应

    作者:付朝晖;余愿;袁世荧;姚尚龙

    目的 探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调控MH-S细胞中脂多糖(LPS)诱导炎性反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MH-S细胞:(1)LPS刺激,检测α7nAChR表达;(2)LPS、GTS-21、维库溴铵(Vecuronium)、LPS+ GTS-21、LPS+ Vecuronium、LPS+ GTS-21+ Vecuronium分别刺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释放;(3)下调α7nAChR表达后,重复步骤(2);(4)LPS、LPS+ GTS-21分别刺激,检测p65核因子-κB(NF-κB)及磷酸化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pSTAT3)表达.结果 LPS刺激后,α7nAChR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增加124%和88% (P<0.05),TNF-α、HMGB1、IL-6和IL-10释放分别增加35.7、18.5、17.4和16.8倍(P<0.05);通过GTS-21+LPS刺激,TNF-α、IL-6和HMGB1释放分别减少64%、56%和61% (P <0.05),IL-10释放增加13% (P >0.05);联用LPS+ GTS-21+ Vecuronium刺激,TNF-α、IL-6和HMGB1的释放分别减少53%、50%和51% (P<0.05),IL-10的释放增加11%(P>0.05);下调α7nAChR后,再通过GTS-21+ LPS刺激,TNF-α、IL-6和HMGB1的释放分别减少4.0%、0.3%和12.0%(P>0.05);激活α7nAChR后,LPS诱导的p65 NF-κB表达下降57%(P<0.05),而pSTAT3活性上升130%(P<0.05).结论 LPS可以上调α7nAChR表达,释放TNF-α、HMGB1、IL-6和IL-10;激活α7nAChR可以抑制TNF-α、IL-6和HMGB1释放,此抑制作用不能被Vecuronium阻断,但是可以通过下调α7nAChR表达解除;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内NF-κB激活和促进酪氨酸激酶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2(JAK2)-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TAT3)活化实现的.

  • 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对大鼠结肠平滑肌钙钾电流影响的比较

    作者:全晓静;罗和生;陈炜;崔凝;夏虹;余光

    目的 比较一氧化氮(NO)与硫化氢(H2S)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钙钾电流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结肠动力的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近端结肠平滑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O供体硝普钠(SNP,200 μmol/L)和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300 μmol/L)对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L)和大电导钙激活钾电流(IBKCa)的影响.结果 膜电位0 mV处,SNP和NaHS均显著抑制ICaL峰值,SNP使峰电流密度由[(-3.76±0.66)pA/pF]降低至[(-2.67±0.42)pA/pF](P<0.01);NaHS使峰电流密度由[(-4.13 ±0.29)pA/pF]降低至[(-2.73 ±0.76)pA/pF](P<0.01);SNP明显抑制L型钙通道Ⅰ~Ⅴ曲线,但不影响其电压依赖特性;而NaHS使L型钙通道Ⅰ~Ⅴ曲线右移;SNP不影响L型钙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特性;NaHS使L型钙通道的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均显著右移(P<0.05);SNP促进IBKCa,使电流密度由[(12.7±1.9) pA/pF]增加至[(14.7±2.1) pA/pF](P<0.05);NaHS抑制IBKCa,电流密度由[(15.5 ±2.4) pA/pF]降低至[(12.4±2.9) pA/pF] (P <0.05).结论 NO和H2S均抑制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s)收缩,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NO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激活BKCa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缩,而H2S则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抑制平滑肌收缩,但同时也抑制BKCa通道,其可能参与平滑肌钙稳态的调节.

  •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中间歇推注法预防骨水泥渗漏

    作者:黄习彬;齐向北;李军科;王大鹏;刘士昭

    目的 观察间歇推注法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7具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L5)椎体,共获得70个完整标本(其中10个做预实验),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C3组,A组连续推注骨水泥3ml;B组先推注0.5ml骨水泥,间歇1 min后再推注2.5ml;C组每推注0.5ml骨水泥均需间歇1 min,共推注3 ml用时6.5 min.术后CT扫描,评定A、B、C3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及分析骨水泥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精密量筒测量各组平均骨水泥渗漏体积.结果 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5% (3/20),明显低于A组的75% (15/20)和B组的55% (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95,P<0.05);C组骨水泥渗漏体积(0.2000±0.1000) ml,明显低于A组的(0.7667±0.333 1)ml和B组(0.5818±0.325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P<0.05);骨水泥渗漏的位置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椎旁软组织渗漏(56.76%),椎间盘渗漏(24.32%),椎旁血管渗漏(13.51%),椎管内渗漏(5.41%);同时CT扫描显示:C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较A、B组更加均匀.结论 间歇推注法是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手术方法,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内核因子-κB介导的炎性反应

    作者:刘红梅;秦涛;马利军;李玉光;马芸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A:对照组,B:COPD组,C:COPD+ MSCs组,D:COPD+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小干扰RNA (siRNA) MSCs组,E: COPD+ siRNA MSCs组.检测肺平均内衬间隔(MLI)、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核因子-κB(NF-κB) p65.结果 与A组比较,B组MLI增高[(56.14 ±2.52) μm比(29.41 ±2.03) μm,P<0.01],NF-κB p65增高(0.705±0.170比0.205±0.060,P<0.01),炎性因子增高.与B组比较,C组TSG-6增高(0.778±0.120比0.435±0.080,P<0.01),NF-κB p65减少(0.463±0.080比0.705±0.170,P<0.01),炎性因子减少,MLI降低[(38.78 ±2.13) μm比(56.14±2.52) μm,P<0.01].结论 MSCs分泌TSG-6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肺内炎性反应.

  •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脂肪干细胞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存活的影响

    作者:黄敏红;黎洪棉;梁至洁;黄海;张同韩;黎宁;池刚毅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脂肪干细胞(ASCs)对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存活率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下腹部脂肪组织颗粒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提取脂肪干细胞;同时抽取其静脉血20 ml,一次离心法提取白体PRF;制成4组混合物:实验组A: 100 g/L的PRF200μl+ASCs+脂肪组织(Fat) 500 mg;实验组B:生理盐水200μl+ASCs+ Fat 500 mg;实验组C:100 g/L PRF 200μl+Fat 500 mg混合而成;实验组D:生理盐水200 μl+ Fat 500 mg混合而成.在裸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分离2个皮下腔隙,将以上4组复合移植物各自随机注射入裸鼠的任一腔隙深筋膜下.移植3个月后将移植物取出,检测并对比各组脂肪移植物的微血管密度、脂肪成活率及脂肪细胞纤维化坏死率等.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各组脂肪细胞存活率分别为A组(78.5±6.2)%,B组(66.3±5.1)%,C组(63.8±5.5)%,D组(32.4±3.9)%.吸光率为A组(5.1±0.8)%,B组(3.5±0.4)%,C组(3.2±0.6)%,D组(1.3±0.3)%.脂肪细胞密度为A组(51.7 ±6.6)/mm2,B组(39.8 ±5.2)/mm2,C组(37.5 ±5.7)/mm2,D组(20.3 ±3.1)/mm2.脂肪组织微血管密度为A组(42.7 ±3.8)/mm2,B组(31.5±2.9)/mm2,C组(29.2 ±3.3)/mm2,D组(11.4 ±2.5)/mm2.A组的脂肪成活率(细胞存活率、脂滴量及细胞密度等)及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而D组的脂肪成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则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PRF复合脂肪干细胞可促进移植脂肪组织局部的血管再生,增加脂肪组织的质量保持率,减少脂肪移植后的纤维坏死程度.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代谢的影响

    作者:翁鉴;曾晖;肖德明;梁浩锋;雷鸣;辛风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C57BL/6J小鼠关节软骨细胞,实验用第2代细胞,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第2~4组均加入10 μg/L TNF-α刺激,作用时间分别为24、48、72 h.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各组软骨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进行染色与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增殖活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内目的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蛋白聚糖(aggrecan)、Ⅱ型胶原(collagenⅡ)的mRNA表达.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正常软骨细胞向圆形、多角形转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第2代软骨细胞collagenⅡ染色胞质呈明显棕黄色.MT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时间段的TNF-α刺激组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P<0.01),且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明显(24 h:86.7%,48 h:78.0%,72 h:73.5%).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TNF-α刺激组的MMP-13及SREBP-2 mRNA的表达量均上调,且随时间延长而升高[24 h:0.142±0.073、1.555 ±0.087(P<0.05);48 h:0.178 ±0.005、1.917 ±0.153(P<0.01);72 h:0.197±0.062、2.187 ±0.135(P<0.01)].aggrecan、collagenⅡmRNA表达量则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4 h:0.689±0.064、0.567 ±0.038(P<0.05);48 h:0.620 ±0.049(P<0.01)、0.304 ±0.029(P<0.05);72 h:0.114 ±0.078、0.092 ±0.009(P<0.01)].结论 TNF-α能诱导软骨细胞产生MMP-13,破坏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平衡,促进降解代谢作用.此外,在此过程中SREBP-2的表达与软骨关键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

  • 微小RNA-451a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研究

    作者:荣忠厚;苏忠学;耿文茂;咸国哲;王志意;吴亚光;秦成坤;吴河水

    目的 观察体外微小RNA-451a(miR-451a)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株BGC-823、MKN-45为研究对象,慢病毒LV-hsa-miR-451a感染癌细胞(Micro up组),然后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感染细胞miR-451a基因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后,后检测其迁移及侵袭能力:细胞迁移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侵袭应用覆盖Matrigel基质的Transwell小室实验.设置两个阴性对照组:未感染任何病毒的癌细胞组(CON组),以及阴性对照病毒感染的细胞组(NC组).结果 比较CON组及NC组,Micro up组感染细胞miR-451a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25.887±3.272和1.921±0.194,25.887±3.272和1.010±0.166,P<0.05);但其迁移率降低(0.863±0.026和1.107±0.032,0.863±0.026和1.060±0.054,P<0.05),侵袭率降低(1.040±0.055和1.522±0.001,1.040±0.055和1.696±0.078,P<0.05).结论 miR-451a在体外抑制了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 PDLLA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凌卓彦;史高龙;陈礼;董启榕

    目的 比较评估在创伤后骨修复愈合过程中,PDLLA可吸收材料和传统的金属内固定制品对于成骨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建立SD大鼠开放截骨模型,分别应用传统金属骨折内固定制品(克氏针)和PDLLA可吸收骨棒对其骨折进行髓内内固定处理,动态比较两者对骨折治疗的效果;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骨保护素(OPG)、RANKL/OPG,比较评估创伤后骨修复愈合过程中成骨影响的差异;大体解剖与影像学观察检测骨折相关指标;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Wnt、OPG、RANKL等蛋白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痂组织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OPG、RANKL mRNA表达差异.结果 术后第4、6周,与传统金属髓内固定制品相比,应用PDLLA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后,骨小梁生长显著增加[4周:(0.522±0.06) 1/mm;6周:(0.709±0.06) 1/mm],血清sRANKL浓度显著上升[4周:(132.66±2.87) ng/L;6周:(131.08±2.09) ng/L],血清OPG浓度显著上升[4周:(42.68±3.99) ng/L;6周:(44.88±3.90) ng/L],血清OPG/sRANKL比值显著上升(4周:0.34±0.06;6周:0.34±0.08),血清TRAP-5b浓度显著下降[4周:(86.48±5.11) ng/L;6周:(90.05±5.13) ng/L,P<0.05];术后第4、6周,与传统金属髓内固定制品相比,应用PDLLA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后,骨痂组织中RANKL、OPG、Wnt、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与传统金属内固定制品比较,PDLLA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在上述骨创伤后的修复愈合过程中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有促进作用.

  • 前臂皮神经与浅静脉解剖学研究

    作者:施娣;刘鸿;刘雷;肖紫春;阿米特;简超

    目的 解剖观测前臂浅静脉与皮神经的形态学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对40例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前臂主要浅静脉与皮神经的起止、分支及伴行情况,并对其进行测量.解剖及测量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前臂外侧皮神经与头静脉的距离为(0.83 ±0.14) cm,前臂外侧皮神经距离肱骨外上髁上方(5.47 ±2.30) cm,前臂内侧皮神经与贵要静脉之间的距离为(1.53 ±0.29) cm,前臂内侧皮神经肱骨内上髁上方(7.13±3.52) cm,前臂背侧皮神经与头静脉的距离为(2.81±0.52) cm,前臂背侧皮神经在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上方(4.21 ±0.56) cm.桡神经浅支与头静脉距离为(0.26±0.11) cm,桡神经浅支穿出点与桡骨茎突上方的距离为(8.84±1.24) cm,尺神经手背支与贵要静脉相距(0.57 ±0.32) cm,该神经穿出点在尺骨茎突上方(2.83 ±0.89) cm.结论 前臂皮神经与浅静脉伴行关系恒定,可用于指导皮神经及浅静脉相关的临床治疗及应用.

  •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肌的影响

    作者:姚兰;周青山;王璐;周晨亮;唐其柱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LPS)双重打击诱导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攻击组(AAC +LPS组)、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攻击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DEX组分离腹主动脉前30 min进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大鼠腹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2h后,腹腔注射LPS 20 mg/kg.所有大鼠于腹主动脉阻断后8h处死后,取血清和心脏组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结果 (1)S、AAC+ LPS、DEX组血清cTNⅠ水平分别为(1.321±0.204)、(8.723±0.572)、(4.257±0.36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脏组织病理学显示:S组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AAC+ LPS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肌间隙增宽,小血管充血明显,内有大量红细胞聚集,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纤维变性、坏死,肌间隙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聚集、贴壁,甚至出现结构模糊的溶断现象;DEX组心肌组织紊乱,心肌细胞略肿胀或皱缩,部分心肌纤维断裂,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TNF-α表达数量S组<DEX组<AAC +LPS组;心肌SOD1及SOD2表达数量S组>DEX组>AAC+ LPS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腹主动脉阻断合并LPS双重打击诱导的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早期的心肌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褪黑素、钙调蛋白在脊柱侧凸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作者:吴俊哲;柯庆峰;吴文华;何立江;王江波;黄隆;戴章生;林朝晖

    目的 观察持续光照、褪黑素拮抗剂、钙调蛋白拮抗剂共同作用对制作双足大鼠脊柱侧凸动物模型成功率及Cobb角度的影响.方法 将刚断乳的1个月龄雌性大鼠32只制作成双足大鼠,并随机分成4组,A组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持续光照,B组单纯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C组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饮用钙调蛋白拮抗剂TMX,D组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8周和16周时分别拍摄X线片并统计各组大鼠侧凸模型发生率和侧凸程度的不同.结果 (1)8周时,AB两组大鼠部分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2.5%,其中A组侧凸度数范围分别为10.8°~16.8°,平均为12.4°,B组大鼠侧凸度数平均为19.4°,AB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大鼠均没有发生脊柱侧凸,未发生率为100.0%;(2)16周时,A组大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57.0%,侧凸度数范围10.1°~17.9°,平均14.3°,B组大鼠脊柱侧凸发生率为62.5%,侧凸度数范围18.0° ~30.3°,平均25.2°,A、B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大鼠均未发生脊柱侧凸,未发生率为100.0%,BC、BD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通过在双足大鼠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可成功制作脊柱侧凸大鼠模型,这种脊柱侧凸的发生与褪黑素的失作用有关.(2)光照条件下,早期可增加脊柱侧凸的发生,但是这种侧凸是可逆的.(3)光照条件终不能增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及侧凸畸形程度.(4)钙调蛋白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脊柱侧凸的自然进程,这种抑制作用与钙调蛋白的失作用有关.

  • CD44在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其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韩丽丽;张玲玲;杨蕊蕊

    目的 探讨CD44基因对人卵巢上皮性癌(EOC)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EOC细胞SK-OV3,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采用基因共转染法,将细胞设为两组,CD44组用PEF CD44质粒和PSV2neo共转染(作用48、72 h),阴性对照组用PEF和PSV2neo共转染.采用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Snail、Slug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划痕24、48 h时,CD44组剩余划痕面积分别为(0.37±0.08)%和(0.16±0.03)%,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58±0.13)%和(0.4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D44组转染SK-OV3细胞72 h后,细胞由上皮形态转变为间质形态,即细胞由立方形或椭圆形转变为纺锤形或多角形,且细胞间连接松散.CD44作用于SK-OV3细胞48 h后,可显著上调Snail、Slug mRNA表达水平,Snail、Slug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573±0.126和2.218±0.25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4±0.079和0.915±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转染于SK-OV3细胞72 h,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0.40±0.02) ng/L],与对照组比较[(0.80±0.0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转染于SK-OV3细胞72 h可使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rin与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1.08±0.06) ng/L和(1.26 ±0.08) ng/L],与对照组比较[(0.51±0.03) ng/L和(0.61 ±0.03)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可通过抑制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诱导EOC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增强EOC细胞的转移能力.

  • 小干扰RNA沉默赖氨酸去甲基化酶2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谢二娟;李海杰;罗学来;方华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赖氨酸去甲基化酶2A (KDM2A)基因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KDM2A的特异性siRNA(siKDM2A),瞬时转染LoVo细胞,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oVo细胞中KDM2A基因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增殖实验检测LoVo细胞转染siKDM2A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侵袭实验观察低表达KDM2A对bVo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LoVo细胞低表达KDM2A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验证siKDM2A转染成功;CCK-8增殖实验中,KDM2A低表达可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实验中低表达KDM2A细胞穿膜数目(33.0±3.3)个,较Blank组[(91.0±3.3)个]和siControl[(87.7±2.9)个]明显减少(P<0.05);低表达KDM2A细胞中PC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低表达KDM2A基因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

  •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海燕;谢丛华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探索肿瘤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2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cadherin和VEGF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epG2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浓度;收集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VE-cadherin Y658位点的活化,Transwell法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VEGF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58.43 ng/L和42.73 ng/L,提示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可分泌丰富的VEGF;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VE-cadherin和VEGF均有显著高表达,其强阳性(卅)表达率分别为63% (14/22)和73%(16/22),提示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用HepG2细胞培养上清刺激HUVEC,可检测到MAPK的活化和VE-cadherin Y658位点的磷酸化,以及内皮细胞迁移速率的增强.结论 肝癌组织可通过VEGF等生长因子的分泌引起内皮细胞活化、迁移增强、新生血管形成增多,从而进一步促进肿瘤的发展.

  • 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的研究

    作者:朱学锋;陈益君;朱永胜;黄建军;曹亮亮;周萍;王雪磊;余健;朱正龙

    目的 探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的病理过程和验证该吻合方法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术中测定胰肠吻合口的耐受压;术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家猪剖腹探查和病理检查了解胰腺空肠之间愈合和病理演变过程.结果 本组家猪均顺利完成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胰肠吻合时间为4 ~8 min,平均6 min.术中测定吻合口耐受压均达60 cmH2O(1 cmH2O=0.098 kPa).术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家猪见胰肠吻合口对合良好、连接紧密,无腹腔积液,无吻合口出血、瘘.连续的病理检查显示出胰肠吻合口炎性反应、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的良好愈合过程.结论 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愈合较快,胰腺断面胰液引流畅.

  • 微小RNA-27a靶向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激素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作者:王光辉;李月白;李明;谷晨熙;宋石;单杰;赵国强;王义生

    目的 检测微小RNA(miRNA,miR)-27a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40只大鼠BMSCs,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作特殊处理;模型组:细胞给予1×10-7 mol/L地塞米松;无关序列组:将无关序列基因电转入细胞,给予1×10-7 mol/L地塞米松;实验组:将具有双向靶向作用的miR-27a电转入细胞,给予1×10-7 mol/L地塞米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测定PPAR-γ和B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处理细胞7d时,实验组细胞中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1.203±0.111)较模型组(1.877±0.225)、无关序列组(1.913±0.195)明显降低(P<0.05),近似于正常组(1.000)且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中B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0.832±0.105)较模型组(0.455±0.051)、无关序列组(0.422±0.038)明显升高(P<0.05),近似于正常组(1.000)且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7a能够有效抑制PPAR-γ表达,维持BMP-2表达.

  • 微小RNA-363-3p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林振吕;郑建涛;张琳

    目的 探讨miR-363-3p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363-3p在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上皮永生化细胞株中的表达;miR-363-3p类似物(mimics)及miR-363-3p阴性对照(NC)转染HGC-27细胞48 h后,噻唑蓝(MTT)法及Hoechst法检测miR-363-3p mimics对胃癌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63-3pmimics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363-3p mimics对胃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A、C-myc,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及p27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证实miR-363-3p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永生花细胞中的表达,且miR-363-3p在HGC-27细胞中的表达低,因此选用HGC-27作为后续实验细胞株.与miR-363-3p NC组比较,miR-363-3p mimics能显著降低HGC-27细胞活力(1.00±0.10比0.62±0.06,P<0.01),提高细胞凋亡率[(9.04±2.17)%比(42.33±3.06)%,P<0.01],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54.83±4.67)%比(64.52±4.34)%,P<0.01],同时伴随着C-myc(0.62±0.06比0.30±0.03,P <0.01) ,Cyclin D1 (0.50 ±0.04比0.14 ±±0.02,P <0.01)及Cyclin A(0.48±0.00比0.10±0.01,P<0.01)表达量的下调,p21(0.53±0.10比2.02±0.06,P<0.01)及p27(0.32±0.04比1.36±0.03,P<0.01)表达量的上调.结论 miR-363-3p表达量提高后能显著诱导HGC-27胃癌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与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有关.

  •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体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陈保东;马宇强;王波;王一莎;李维平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对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体外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三维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构建EMMPRIN基因干扰及过表达载体,转染人胶质瘤细胞株U87,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EMMPRIN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血管生成拟态体外形成的影响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三维培养时,恶性胶质瘤细胞株U87能够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类似于内皮细胞的环状结构,EMMPRIN过表达组(HeRNA-EMMPRIN)、空白对照组(Control-EMMPRIN)、干扰组(siRNA-EMMPRIN)各组细胞株U87的血管生成拟态平均管状结构的总结点数分别为26.93±3.59、17.33±2.41和5.40±2.22,形成能力逐渐减弱及细胞上清MMP-2/MMP-9蛋白表达逐渐减低,且相互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MMPRIN可能通过调控MMP-2/MMP-9蛋白的表达来影响脑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 诱导整合素α5 、β1低表达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模型的建立

    作者:宋燕;刘晋洋;苗仁英;赵红丰;王汉杰;方超

    目的 构建低表达整合素(ITG) α5、β1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TGα5、β1与VSMC增殖及迁移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RNA干扰技术,通过慢病毒载体,分别构建5组细胞株:抑制表达ITGα5株(si-ITGα5-1、si-ITGα5-2),抑制表达ITGβ1株(si-ITGβ1-1、si-ITGβ1-2)及空siRNA载体细胞株(Con-si),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各组细胞ITGα5、ITGβ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两个对照组Con-si(ITGα5 mRNA:0.252±0.026,ITGβ1 mRNA:0.516±0.056)、Con(未感染的空白对照细胞:0.238±0.021,0.471±0.051)之间ITGα5、ITGβ1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si-ITGα5-1 (0.033 ±0.004,0.459±0.038)、si-ITGα5-2 (0.075±0.009,0.493±0.054)组分别与2个对照组比较,ITG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ITGβ1-1(0.241±0.023,0.182±0.021)、si-ITGβ2-2 (0.234±0.025,0.114±0.013)组分别与2个对照组比较,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分子质量150×103及138×103处分别有ITGα5、ITGβ1条带出现,si-ITGα5-1和si-ITGo5-2的ITGα5条带显著弱于空白各组,si-ITGβ1-1和si-ITGβ1-2条带显著弱于空白各组.结论 通过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诱导ITGα5、ITGβ1低表达的VSMC细胞株.

  • 吗啡慢性暴露对C6细胞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傅艳妮;郭明炎;刘玲;纪风涛;刘安民;曹铭辉

    目的 探讨慢性吗啡暴露对C6胶质瘤细胞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好的C6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细胞培养液培养,不加任何药物)、10 Mor组(10 μmol/L吗啡处理48 h)、撤药组(10 μmol/L吗啡预处理48 h后停药12 h)、5 Mor组(10 μmol/L吗啡预处理48 h、停药12h后再以5μmol/L吗啡复处理4h).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外液谷氨酸(Glu)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3(EAAT3)蛋白表达,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EAAT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对照组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为(18.03 ±1.11) mg/L.10 μmol/L吗啡作用C6细胞48 h后细胞外液Glu浓度上升至(41.76 ±7.14) mg/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撤药12 h后Glu浓度降至(25.22±2.26) mg/L,后再以5μmol/L吗啡处理4h后,细胞外液Glu浓度再次升至(40.18±7.08) mg/L,较对照组与撤药12h均明显增加(P<0.05).(2)C6细胞经吗啡作用48 h后EAAT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撤药12h后EAAT3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μmol/L吗啡再次处理4h,EAAT3蛋白表达再次明显升高(P<0.05).(3)4组中EAAT3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慢性暴露引起C6细胞胞外Glu浓度增加,与EAAT3蛋白表达下降有关,EAAT3表达下调可能为转录后水平调节.

  •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表达微小RNA-221、微小RNA-222的影响

    作者:张莉娟;何彬彬;黄月红;陈治新;王小众

    目的 观察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激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过程中微小RNA(miRNA,miR)-221、miR-222表达的变化,探讨miR-221/222在肝星形细胞(HSC)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接种HSC-T6,分别以HB-EGF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 HB-EGF共处理HSC-T6 24、48 h,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miR-221/222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HB-EGF组及共处理组(48 h)miR-221表达水平分别为0.90 ±0.14、1.08±0.09和0.71 ±0.14,miR-222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10、1.04±0.09和0.68 ±0.16.说明HB-EGF可促进miR-221、miR-222的表达,ERK抑制剂可使miR-221、miR-222表达下降(P<0.01).结论 HB-EGF通过激活HSC-T6的Ras/ERK信号通路,继而促进miR-221、miR-222的表达,参与HSC活化的调控.

  • 瘦素在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血清表达及其与阴茎勃起功能的关系

    作者:陈小刚;毛俊彪;桂定文;张青汉;彭伟;姜卫东;袁平成;黄耿;黄恩应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血清瘦素(Leptin)表达水平及其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A组)20只,糖尿病组(B组)20只,DMED组(C组)20只.取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下60只大鼠用于制作糖尿病(DM)模型,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的方法,52只大鼠成模.行阴茎勃起功能实验筛选出伴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糖尿病大鼠20只,为DMED组.另取20只未出现ED的糖尿病大鼠为DM组.3组大鼠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Leptin及睾酮水平;取阴茎组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 大鼠血清Leptin水平在DMED组([6.13±0.07) nmol/L]较正常对照组[(1.99 ±0.08) nmol/L]显著升高(P<0.05),而睾酮水平在DMED组[(255.55±5.62) nmol/L]较正常对照组[(2 158.20 ±25.61) nmol/L]显著降低(P<0.05).两者呈显著负相关(y=-479.89x+2 991.7,r=-0.96,P<0.01).Leptin及其受体(OB-R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DMED组(0.96±0.12、0.95±0.09、4.36±0.52)较对照组(0.66±0.05、0.63±0.09、1.37±0.06)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血清Leptin水平升高可能是DMED发生的机制之一.

  •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脑动脉瘤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宇;邢立举;翟秀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大鼠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MMP组和高血压组,每组30只,前者应用外源性MMP-2、MMP-9干预,后者通过手术造成大鼠肾性高血压,分别于术后1、3和5周采集标本,观察脑动脉瘤形成,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及其表达水平.结果 MMP组大鼠血压稳定,保持在(106.42±11.45) mmHg(1 mmHg =0.133 kPa).高血压组大鼠术前血压为(105.36±11.24) mmHg,术后1周血压迅速上升,达(150.66±13.49) mmHg,术后3周时血压已接近升压曲线峰值(194.73±16.91) mmHg,高于术前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后血压逐渐保持平稳,形成稳定的肾性高血压.两组血压在术后1、3、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见13只大鼠的脑底动脉环分叉部有明显动脉瘤形成,MMP组脑底动脉环结构基本正常.MMP组在术前,术后1周,3周和5周的血浆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56.23 ±3.47)、(74.51 ±4.92)、(79.92±6.51)、(85.96±7.38) mg/L和(61.57±2.62)、(73.85 ±4.63)、(80.77±7.23)、(87.94±9.50) mg/L.高血压组在术前,术后1周,3周和5周的血浆MMP-2和MMP-9浓度分别为(58.22±4.45)、(73.52±5.83)、(108.59±8.64)、(129.47±12.49) mg/L和(63.24±3.72)、(76.72±6.58)、(135.26±14.74)、(159.03±17.27) mg/L.在术后3、5周,与MM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见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脑动脉壁胞质中MMP-2和MMP-9表达明显增加,持续至第5周,而MMP组仅有弱阳性表达.RT-PCR检测显示高血压组在术后3周脑动脉壁MMP-2和MMP-9基因表达增加,持续至第5周,而MMP组仅有较弱的基因表达.结论 MMP-2和MMP-9的过度表达导致的脑动脉壁胶原纤维及内弹力层破坏是脑动脉瘤形成的主要原因,血压持续升高是MMP-2和MMP-9被异常激活的一个重要启动因素,单纯外源性MMP在脑动脉瘤形成中可能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几丁质酶样3蛋白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作者:李祥波;吴成稳;王耀磊;周志强

    目的 探讨几丁质酶样3蛋白1(CHI3L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所得的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标本42例,正常脾动脉组织标本20例.根据术前彩色超声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将斑块组织分为稳定斑块组(20例)、不稳定斑块组(22例)、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HI3L1和MMP-9 mRNA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CHI3L1、MMP-9蛋白在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中,两者及其mRNA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HI3L1=482.407,P<0.01;FCHI3L1 mRNA=675.837,P<0.01;FMMP-9=488.210,P<0.01;FMMP-9 mRNA=518.019,P<0.01).CHI3L1、MMP-9蛋白及其mRNA在对照组(CHI3L1蛋白:1.946±0.019,CHI3L1 mRNA:1.157±0.033,MMP-9蛋白:1.967±0.026,MMP-9 mRNA:1.183±0.023,P< 0.05),稳定组(CHI3L1蛋白:2.087±0.027,CHI3L1mRNA:1.338±0.046,MMP-9蛋白:2.098±0.025,MMP-9 mRNA:1.268±0.019,P<0.05)、不稳定组(CHI3L1蛋白:2.168±0.022,CHI3L1 mRNA:1.592±0.036,MMP-9蛋白:2.233±0.031,MMP-9mRNA:1.402±0.024,P<0.05)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并且CHI3L1、MMP-9的蛋白及其mRNA在稳定组、不稳定组中CHI3L1、MMP-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稳定蛋白=0.555,P<0.01;r稳定mRNA =0.536,P<0.01;r不稳定蛋白=0.618,P<0.01;r不稳定mRNA=0.582,P<0.01).结论 CHI3L1、MMP-9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的形成以及斑块组织的的不稳定性有关.

  • 兔胫骨内血流分布与骨内压的关系

    作者:吴珊鹏;陈巧凤;张灿洪

    目的 探讨兔胫骨内血流分布与骨内压的关系.方法 将15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模型制作前后测量患、健肢骨内压,采用红外热像图技术和同位素扫描方法分别检测患膝及健膝温度及放射浓集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 患膝热像图呈现以膝关节为中心的温度升高图,患膝前、后侧温度为(25.06 ±0.67)、(25.17±0.36)℃,较健膝的(23.89±1.67)、(24.65±1.03)℃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膝放射性浓集度为(13.68±2.89)较健膝的(12.07±1.8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内血流分布与骨内压呈正相关,红外热像图技术可用于测量骨内血流分布.

  • 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纳米材料与小鼠胚胎肝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作者:胡昆鹏;刘波;姚志成;罗慧;熊志勇;范伟明;许瑞云;邓美海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肝细胞与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聚乙二醇(PEG)共聚物纳米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胰酶分步消化法分离培养孕16 d昆明小鼠胚胎肝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和PLGA-PEG纳米材料;取第5代胚胎肝细胞分别接种于PLGA和PLGA-PEG纳米纤维材料上,进行体外培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两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结构、细胞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胚胎肝细胞呈单层多边形样生长,免疫荧光检测胚胎肝细胞角蛋白18(CK18)和甲胎蛋白(AFP)表达阳性;CCK-8检测显示PLGA(0.255±0.062、0.259±0.039、0.239±0.029、0.257±0.026)和PLGA-PEG (0.293±0.033、0.283±0.200、0.249±0.021、0.244±0.025)两种纳米材料与空白对照组(0.258±0.017)比较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小鼠胚胎肝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PLGA-PEG组(0.113 ±0.005、0.234±0.008、0.678±0.006、1.108±0.004、1.182±0.004、1.114±0.011)及PLGA组(0.108±0.005、0.206±0.010、0.502±0.009、0.817 ±0.005、0.807±0.007、0.819±0.005)吸光度(A)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两组A值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两组材料的细胞黏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GA-PEG组(21.250±2.165、51.250±7.806、75.000±3.750)明显高于PLGA组(15.000±3.750、38.750±7.806、65.000±4.330,P<0.05).SEM结果显示,与PLGA组比较,PLGA-PEG组中小鼠胚胎肝细胞更易于黏附生长.结论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LGA-PEG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安全无毒,适宜胚胎肝细胞生长.

  • 白藜芦醇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戴莉;冯茂辉;杨炯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32只荷瘤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浓度Res(10、20、40 mg/kg)干预组,连续给药2周,动态观察各组荷瘤鼠体质量和皮下移植瘤体积.2周后处死荷瘤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中活化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leaved-Caspase)-3、生存素(Surviv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体外培养A549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锭(PI)标记法检测不同浓度Res(10、20、40 mol/L)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Res对荷瘤鼠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皮下移植瘤体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P<0.05).40 mg/kg Res干预2周的荷瘤鼠皮下移植瘤体积为对照组荷瘤鼠皮下移植瘤体积的36.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40 mg/kg Res显著上调移植瘤组织Cleaved-Caspase-3 mRNA表达(1.98 ±0.46比1.04±0.3,P<0.05),下调Survivin mRNA表达(1.15 ±0.54比2.38±0.67,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40 mg/kg Res上调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0.69 ±0.11比0.04±0.01,P<0.05),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0.12±0.02比0.94 ±0.08,P< 0.05).体外实验证实,40 mol/L Res抑制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69±10.32)%,同时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为(8.85±2.07)%.结论 白藜芦醇对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Survivin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同斌;法宪恩;简立国;刘畅;赵江涛;刘士超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H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用于药效实验和细胞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30只).药效试验:实验组皮下注射艾塞那肽(GLP-1类似物),每日1次,连续7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第8天测定并比较两组大鼠血压、心率、左心室厚度、微动脉密度、壁腔比值、毛细血管密度和内皮细胞面积的差异.细胞实验: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消化后接种于6孔板,传2~3代,对照组常规细胞培养,研究组采用GLP-1预处理培养,超氧化物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生成,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CMECs凋亡.结果 药效试验:实验组给药后血压(127.81±10.41) mmHg[1 mmHg=0.133 kPa,P<0.05]、心率(363.1±15.9)次/分(P<0.01)以及微动脉特征指标左心室厚度(10.71±1.20)mm(P<0.05)、微动脉密度4.48±2.21 (P <0.05)、壁腔比值1.33 ±0.18(P <0.05)和内皮细胞面积17.10 ±5.27(P <0.01)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但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升高159.7±50.1(P <0.05).细胞试验:实验组ROS荧光强度0.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MECs凋亡率(39.30 ±3.12)%,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67,P<0.05).结论 GLP-1干预能够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改善其心脏功能,并降低SHR大鼠壁腔比值,增加毛细血管密度和病变细胞凋亡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微血管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烟酸抑制骨桥蛋白表达及其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乐运;程伟;余化龙;何宁;刘志刚;熊敏

    目的 探讨烟酸抑制骨桥蛋白表达及其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制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于实验第1天实验组加用烟酸每天200 mg/kg.8周后制备标本并检测关节滑液中骨桥蛋白(OPN)的含量及软骨下骨OPN的含量,并与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比较.结果 关节滑液中OPN的含量:烟酸组(508.8 ± 110.5)ng/L、对照组(912.4±200.3)ng/L;软骨下骨OPN的含量:烟酸组(2015.97±386.21)ng/L、对照组(3 869.82±520.3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与OPN指标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的相关系数ρ=0.417,P<0.01.提示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OPN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烟酸具有抑制骨性关节炎进展的作用.

  • 原位脾切除在粘连性脾脏患者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军;毛杰;张军强;郭凌云;赵斌

    脾切除术在普通外科作为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情况下已无技术性困难.传统托出式脾切除术(TS)主要针对脾外伤设计,但对于严重的粘连脾脏,原位脾切除术(OS)与TS比较具有一定的优[1],我们总结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TS和OS的患者临床资料及经验,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研究

    作者:钟思文;陈方敏;石家齐;李登宝;杨锦瑜;杨昊;唐帅;陈程

    姜黄素(Cur)已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剂和伤口愈合等作用[1].然而由于Cur具有较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水溶性差和容易迅速降解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适用性[2].纳米粒(NPs)是一种人工制造的、直径不超过100 nm的微型颗粒.我们以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了姜黄素纳米粒(Cur-PLGA-NPs),观察其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影响.

    关键词:
  • 异丙酚对兔严重烫伤并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昆;夏建国;项尽一;王晖

    多器官功能不全是严重烫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肺脏是严重烫伤后功能不全发生早和发生率高的器官[1].异丙酚已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和重症监护患者,且能从多个环节调节炎症、应激及免疫,具有抑制全身炎性反应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异丙酚对严重烫伤早期并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超顺磁性氧化铁体外标记的研究

    作者:廖传军;张望德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在成体血管新生和受损内膜的再内皮化中发挥重要作用[1],但目前EPCs移植治疗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活体示踪手段,采用磁共振成像(MRI)示踪磁性标记的细胞,可作为体外示踪移植细胞有效的方法[2].我们通过大鼠骨髓EPCs体外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及检测,为下一步EPCs活体示踪实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
  •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陆翰杰;刘艳杰;秦艳茹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2 (HMG-CS2)是HMG-CS家族的一员,位于染色体1p13~p12[1].有研究证实,该基因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2],我们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MG-CS2,为进一步研究HMG-CS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
  • 阿里阿德涅同族体1在大鼠颅脑损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泛素结合酶E2Q1的相互作用机制

    作者:徐希德;施炜;张宇;陈建;邹飞辉;倪兰春

    我们通过外伤性脑损伤(TBI)及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反应模型,观察TBI后阿里阿德涅同族体1(Triad1)表达的变化,探讨Triad1和泛素结合酶E2Q1(Ube2q1)相互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清洁及健康成年SD大鼠及SD孕鼠,由南通大学动物中心提供.抗Triad1抗体、抗Ube2q1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及Abcam公司.2.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分组: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8组(假手术组、脑损伤后12h、1、3、5、7、14、28 d组);腹腔麻醉大鼠后,无菌条件下行脑锐器伤模型.

    关键词:
  • 炎性因子与脂肪因子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作者:周鑫;张斌;杨勇;傅小星;刘远;付长林;于小龙;戴闽

    腰痛患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FJOA)是引起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软骨中的炎性因子与脂肪因子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FJOA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收集因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科接受后路腰椎手术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1~86岁,平均52岁.平均病程为40.95个月(3~240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及MRI检查.采用Weishaupt等[1]提出的影像学分级方法将小关节退变分为4级.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关键词:
  •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

    作者:郑妍妍;许有涛;王洁;邱满堂;尹荣;许林;孟爱凤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2005年被首次发现,长度为7.1 kb.近研究表明TUG1可以促进骨肉瘤细胞和膀胱癌增殖[1].相反,TUG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下调且抑制细胞增殖[2].本研究旨在观察ESCC中TUG1的表达及对ESCC细胞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 D2-40/CKpan、CD34/CKpan抗体鸡尾酒法在前列腺癌脉管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熔熔;唐威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外文献报道其预后与肿瘤的侵袭性、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诊断时年龄、血清PSA水平有关,张熔熔等[1]报道了免疫组织化学鸡尾酒法检测D2-40/CKpan、CD34/CKpan在胃癌脉管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D2-40/CKpan、CD34/CKpan抗体鸡尾酒法在前列腺癌脉管转移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如下.

    关键词:
  • 去甲斑蝥素对人肝癌细胞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克跃;石承先;汤可立

    我们对培养的人肝癌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NCTD)干预,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细胞增殖及p53、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转化生长因子β31(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人肝癌细胞株Hep 3B;p53、PTEN、TGF-β1引物及抗体;NCTD.2.细胞分组及其处理:分为4个组:对照组,NCTD 5、20、80 mg/L组,各组细胞加入上述不同组别药物的培养基培养24 h.

    关键词: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1例诊治分析

    作者:肖瑶;肖广发;黄明;杨超;龚连生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变潜能胰腺肿瘤,1982年Ohhashi等[1]报告了4例发生在胰腺的黏液性肿瘤,称之为胰腺产黏液的癌,它曾被称为乳头状肿瘤、绒毛状腺瘤、胰腺黏液导管扩张症、乳头状癌及胰腺产黏液性肿瘤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0年正式命名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我们近年收治21例患者,现对IPMN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 肝移植后长期生存受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三磷酸腺苷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刘伟;李代红;王凯;刘娟;刘纯

    肝移植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淋巴细胞亚群和CD4+T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的变化,其水平在机体中的平衡是维持患者产生持续性免疫耐受的关键[1].本研究旨在检测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CD4+T细胞ATP水平变化,并以短期受者及健康人为对照,探讨肝移植术后各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ATP水平变化特点及与他克莫司(FK506)的相关性.

    关键词:
  • 体质量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关系

    作者:李庆霞;史东剑;李莉;邓新娜;张丽霞;赵静;蔡建辉

    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08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根治性手术161例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术后接受规范辅助化疗和/或放疗后均只应用内分泌治疗,年龄33 ~ 88岁,中位年龄58岁.

    关键词:
  • 微小RNA-302a在前列腺癌PC-3细胞对多西他赛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张桂铭;万方宁;顾伟杰;韩成涛;施国海;叶定伟

    化疗是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PCa)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疗效欠佳,患者终会产生化疗耐药,因此研究其耐药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微小RNAs(microRNA,miR)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参与了肿瘤的化疗耐药过程[1].本研究旨在探讨miR-302a在PCa对多西他赛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关键词:
  • 丙酮酸乙酯拮抗内质网应激反应介导的神经元细胞株缺氧损伤

    作者:郑健斌;王戈;陶建平;张剑珲

    本研究旨在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HT22神经元细胞株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其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HT22神经元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细胞库;EP、ERS特异性激动剂毒胡萝卜素(THA)购自Sigma公司;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购自Dojindo公司;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二氯荧光二乙酰酯检测试剂盒(DCFH-DA)购自碧云天公司;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2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CO2细胞培养箱购自Thermo公司;超净工作台购自苏州净化设备仪器厂;倒置荧光显微镜购自Olympus公司;酶标仪购自Biotech公司;Western blot电泳、湿转转移槽及发光照相系统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关键词:
  • 经食管隧道行胸腔手术的研究

    作者:孟迪;傅林海;杨运海;王一青;汪路明;吕望;胡坚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指经自然腔道置入软式内镜,穿刺进入人体腔隙,并在内镜下完成的手术操作[1].胸腔NOTES手术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食管隧道行胸腔NOTES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前景.一、材料与方法实验对象为4头健康雌性大白猪.术前禁食禁水,麻醉后行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左侧卧位.入路建立内镜下冲洗食管,负压吸引清除胃内容物.在食管黏膜下层注射液体至黏膜层充分抬举,纵行切开黏膜层并向远端分离,形成黏膜下隧道.

    关键词:
  •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仲崇浩;张思泉;史宏灿;石维平;束余声;陆世春;赵伟刚;吕小夏

    我们对105例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了研究,旨在比较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05例食管癌患者.A组:21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B组:84例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2.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注射止痛药物剂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
  • 修饰性明胶-硅氧烷纳米粒介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转染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志刚;罗勇;陈吕安;梁武;王凡;龚清永;刘乔;田新华

    我们利用Tat修饰的明胶-硅氧烷纳米粒(Tat-GS NPs)介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因经枕大池注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模型,探讨其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Tat修饰的明胶-硅氧烷纳米粒的制备:将前期制备储存的明胶-硅氧烷纳米粒(GS NPs)重悬于pH 8.0碳酸钠缓冲液,超声分散.加入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酸亚胺酯(SPDP)和Tat(Tat: GS NPs=1.58 μmol/g),振荡反应得到Tat-GS NPs.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纳米粒形貌、粒径和电位.

    关键词:
  • 鼠髓核细胞复合透明质酸凝胶支架培养的研究

    作者:王志勇;熊敏;余化龙;李军;何宁;刘志刚;曾云

    髓核退变主要表现为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及生物活性受影响,髓核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含量减少,加速椎间盘退变.髓核组织的退变主要表现为髓核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凋亡、髓核蛋白多糖含量及含水量减少.我们通过髓核细胞复合透明质酸凝胶支架培养,检测凝胶内髓核细胞生物活性,探讨透明质酸凝胶支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

    关键词:
  • 兔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汪长银;杨奇盛;高纯;买买提;李顺;文兵;江凌龙;涂小朋

    我们以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制作了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的模型,以肾动态显像法检测了各组实验兔基础状态下的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其变化特点.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与动物模型的建立:8周龄以上日本大耳白兔30只(武汉大学医学部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质量2.0~3.0kg.随机选取6只作为对照组,另外24只按照输尿管套管法[1]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为梗阻组.梗阻组被随机分为4个亚组:梗阻7、14、28、56 d组,各6只.

    关键词:
  • 慢病毒载体介导骨保护素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

    作者:阮必刚;何盛为;孙传秀;杜广宇;米立东;孙雪刚;张路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骨保护素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质疏松.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慢病毒转染相关试剂盒(Clontech公司);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试剂盒(TaKaRa公司);雌性新西兰兔30只(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2.方法:将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正常组,每组10只.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去势联合地塞米松注射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实验组从颈动脉注射前期已获取的慢病毒介导骨保护素(OPG)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剂量:2.1×10 7个),治疗6周后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量所有兔骨密度,并用有限元分析治疗后各组的生物学特性.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

    关键词:
  •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与p120-连环蛋白在兔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肖志朋;熊秋迎;荣威林;赵剑斓;胡祖力;李美华

    我们通过建立兔颅内动脉瘤(IA)模型,检测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与p120-连环蛋白(p120ctn)在不同阶段动脉瘤壁的表达情况,探讨VE-cadherin与p120ctn参与IA形成的可能机制.一、对象与方法1.IA标本制作及取材:(1)实验性兔IA的建立[1]:将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只)建立基底动脉瘤,另10只为正常对照组,12周后,取基底动脉分叉处血管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染色.(2)实验性大鼠IA的建立[2]: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只)建立肾性高血压IA模型;另5只为正常对照组.12周后取右大脑前-嗅动脉瘤(ACA-OA)分叉处血管行HE及免疫荧光染色.

    关键词:
  • 血清降钙素原与和肽素联合检测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何攀文;卢忠心;黄浩;宋敏;吴建红

    近些年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脓毒症的诊断、预后及指导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的肯定[1].和肽素在急危重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PCT与和肽素联合检测在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 米诺环素对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模型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进旺;李爱民;刘希光;陈慧珍;李宁;孙勇;陈震;朱家球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模型,观察米诺环素对面神元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米诺环素对面运动神经元的保护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分组: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面神经损伤组和米诺环素治疗组,每组20只.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术后饲养3、7、14、28 d共4个亚组.治疗组每天米诺环素60 mg/kg灌胃,首次术前加倍给药,损伤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关键词:
  • 顺铂纳米炭示踪剂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许天文;林建清;郭启祥;吴春林;李永加;史海鸿

    淋巴道转移是许多实体肿瘤扩散的首要渠道,纳米炭颗粒(CNP)为载体的顺铂具有明显的淋巴趋向性,两者结合后可将顺铂定向运送至淋巴结组织并达到高药物浓度聚集而实现淋巴化疗,这已被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等的淋巴道转移的治疗研究[1].但用于食管鳞癌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尚少.我院术中应用顺铂纳米炭示踪剂指导食管癌手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椎板间入路Maxmore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余化龙;何宁;刘志刚;曾云;王志勇;熊敏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甚至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具有确切治疗效果,但存在着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随着内镜发展,特别是在Hoogland等的推动下,脊柱内镜治疗LIDH已逐渐成为主流.我科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椎板间入路Maxmore脊柱内镜治疗LIDH 36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刘琳;陈凯玲;崔存英;梁凯;林彬;王成增;张连仲

    目的 分析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与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106例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及无退行性变的106例患者的临床及血浆生物学相关指标.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血尿酸[比值比(OR)=1.027;95%可信区间(CI)=1.017~ 1.054],同型半胱氨酸(OR=1.177;95% CI=1.049~1.35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OR=6.068;95%CI=2.552-4.432)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升高是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危险因素.

  • 胶质瘤恶性程度与Hippo-Yes相关蛋白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王新军;宫崧峰;丁建军;文燕;王以国;蒋太鹏;高永中;李维平

    目的 Hipp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Yes相关蛋白1(YAP1)在脑胶质瘤标本中高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关系.方法 选取63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不同级别的胶质瘤切片的染色程度进行对比,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理切片显示YAP1在Ⅱ级胶质瘤中表达率约93%,表达区间5% ~ 15%;Ⅲ级胶质瘤中表达率约100%,表达区间15%~ 30%;Ⅳ级胶质瘤中表达率约100%,表达区间>30%.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Ⅱ级胶质瘤中表达率约93%,表达区间2%~5%;Ⅲ级胶质瘤中表达率约100%,表达区间10%~ 15%;Ⅳ级胶质瘤中表达率约100%,表达区间>20%.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肿瘤等级、YAP1与Ki-67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YAP1及Ki-67在胶质瘤标本中高表达,YAP1、Ki-67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明显相关;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越高,YAP1及Ki-67在显微镜下染色值明显增高.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肿瘤等级、YAP1与Ki-67表达之间明显相关.

  •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细胞核增殖抗原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祁旦巳;周伶俐;高宝辉;张旭彤

    目的 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青年女性患者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及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青年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的石蜡标本,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选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22例,并随机选择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RRM1及Ki-67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RRM1在BLB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2.7% (5/22),显著低于非BLBC组织的86.7% (26/30,P<0.05);Ki-67在BLB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95.5% (21/22),显著高于非BLBC组织的66.7% (20/30,P<0.05).结论 RRM1与Ki-67在BLBC组织与非BLB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检测RRM1与Ki-67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并且BLBC可能对代谢类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

  • 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与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陈洁;李军;熊敏;张霜洁;曾云;韩珩

    目的 探讨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与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双节段颈椎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组23例,双节段颈前路植骨融合组35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颈椎总活动度(ROM)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变化.结果 双节段植骨融合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前两组患者颈椎后凸率分别为17.39%和1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后凸率分别为13.04%和4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颈椎ROM分别为(27.6±13.5)°和(29.9±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ROM分别为(23.8±14.2)°和(10.5±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双节段前路融合手术比较,双节段颈椎间盘置换具有关节重建的优势,可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总活动度,从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镇痛和早期下肢运动的影响

    作者:高友光;林献忠;林财珠;林群;陈婷;曾金华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与单纯喉罩全身麻醉以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硬膜外阻滞组(A组);单纯喉罩全身麻醉组(B组)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C组).记录术后1h和3 h 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术后24 h内麻醉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咽喉疼痛、尿潴留、寒战、腰背部穿刺点疼痛、神经损伤和穿刺部位血肿形成,并在出院前随访患者,记录患者对此次麻醉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术后1h和3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为(3.57±0.68)h,较硬膜外麻醉组的(5.46±0.76)h明显提早(P<0.05);在患者对此次麻醉的满意度评价方面,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6.95±1.47)分,较硬膜外麻醉组的(4.85±1.35)分明显提高(P<0.05).与单纯喉罩全身麻醉组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轻微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h和3 h VAS评分方面,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2.1±1.4)分和(2.9±1.3)分,较单纯喉罩全身麻醉组的(5.9±1.1)分和(5.6±1.5)分,均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此次麻醉的满意度评价方面,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组6.95±1.47分,较单纯喉罩全身麻醉组的(4.35±1.53)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选择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有利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且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 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筠;毕方刚;陈聚伍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评价两种药物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均衡的低分子肝素组(L组,107例)和利伐沙班组(R组,98例).两种药物均按照用药规范进行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术前及术后彩超检查评价DVT的发生,观察并记录皮肤黏膜及皮下出血情况,术后切口引流量,比较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结果 两组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性出血病例.L组DVT发生率11.21%,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14.02%;R组DVT发生率4.08%,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7.1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分别为(394.6±68.3) ml和(18.2±5.2) ml(n=107),R组术后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分别为(389.2±59.7) ml和(17.8±3.8) ml(n=9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对于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且利伐沙班口服给药更为方便,患者依从性更高.

  • 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研究

    作者:刘珂;郑稼;金毅

    目的 探讨专利模具制作的含高浓度万古霉素的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应用于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19膝)TKA术后慢性感染患者取出假体,彻底清创,用模具制作含高浓度万古霉素骨水泥的功能性假体并植入.间隔期膝关节可正常活动.12周感染控制后再行膝翻修手术.结果 19例均治愈,间隔期末次随访患膝平均屈曲85°(70°~120°),平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81.1±6.7)分.膝翻修术后KSS(86.3±7.4)分,平均随访时间为56.8个月(36 ~71)个月,无感染复发.结论 抗生素骨水泥功能性假体治疗TKA术后感染,治愈率高,膝关节功能保护性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纳米碳悬浊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屠俊浩;张浩;陆奕含;王水;凌立君

    目的 探讨纳米碳悬浊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方法 对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2例,随机对照入组,分别采用纳米碳悬浊液(A组,60例)和亚甲蓝+核素(B组,62例)作为SLNB的示踪剂,SLNB后随即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采用两组率的非劣效性检验比较A组和B组的SLN检出率和假阴性率.结果 A组SLN检出率为96.70%,假阴性率为6.25%,B组SLN检出率为95.20%,假阴性率为0.两组SLNB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在非劣效性检验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结论 纳米碳悬浊液可作为新型的SLNB示踪剂,可以达到不亚于亚甲蓝与放射性核素联合示踪的效果.

  • CD105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钱立勇;温媛媛;徐勇飞;孔琼琼

    目的 探讨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计数(MVD)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例正常脑组织和47例胶质瘤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和STAT3表达水平.结果 CD105标记的MVD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强度(39.53±7.93比16.54±2.16,P<0.01),STAT3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的表达率(51.06%比11.11%,P<0.01),CD105及STAT3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CD105及STAT3有助于评估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

  • 肝胆恶性肿瘤外周血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鸿康;李鸣;游建;谢隽;辛亮

    目的 探讨肝胆恶性肿瘤外周血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肿瘤科经病理确诊并且未接受过放化疗的肝癌、胆囊癌及胆管癌患者各30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复发时采取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单个核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TERT mRNA测定.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1)术前健康受试者30例,肝癌患者30例,胆囊癌患者30例,胆管癌患者30例,hTERT mRNA水平分别为3.42±1.75、8.42±2.42、8.47 ±2.39、8.17±2.63;(2)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hTERTmRNA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和肿瘤类别无明显相关(P>0.05);(3)肝癌患者30例,胆囊癌患者30例,胆管癌患者30例,术前hTERTmRNA水平分别为8.42 ±2.42、8.47 ±2.39、8.17 ±2.63,术后hTERT mRNA水平分别为5.06±1.58、5.16±1.57、5.13±1.60;(4)随访时期有54例患者复发,复发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外周血hTERT mRNA水平均较未复发患者显著升高(P<0.01);(5)复发患者肿瘤复发时外周血hTERTmRNA较术后3个月时显著升高(P<0.01).结论 肝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hTERT mRN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

  •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损伤甲状旁腺行自体移植的应用

    作者:陈峰;王瑞娟;游振辉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损伤甲状旁腺行自体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损伤甲状旁腺患者,其中147例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移植组),165例未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非移植组),比较两组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果 移植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1.4%和0,低于非移植组的10.9%和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将受损甲状旁腺常规进行自体移植能有效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 甲状腺乳头状癌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研究

    作者:杨蕾;郑静;李帅;赵小龙;张孝文

    目的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 分别提取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NA,反转录成双链cDNA后再进一步合成cRNA,并与含有46 506条人lncRNA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两组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差异表达2倍以上(P<0.05)的lncRNA基因共693条,其中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有415条,低表达的有278条.初步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与细胞膜结合蛋白、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相关.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lncRNA表达谱较正常甲状腺组织发生明显变化,lncRNA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在食管鳞癌中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跃;李晟磊;范钦和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5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DNF及TrkB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DNF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55.6%比6.7%,x2=25.092,P<0.05),并且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明显相关(X2 =4.543、14.504及15.855,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B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上皮(62.2%比0%,x2=40.645,P<0.05),并且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x2=5.877、9.012,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B与BDN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502,P<0.05).结论 BDNF及TrkB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过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等有关.

  • 测定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金男;江学庆

    目的 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相关危险因素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收集DT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DTC患者均术后常规随访3年,对比不同随访结果组间资料的差异性、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GAL对于DT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随访,健康组51例、不良预后组10例.两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显示:吸烟史、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病史、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降钙素(CT)、甲状腺球蛋白(TG)、细胞角蛋白多肽-19(CK-19)、NGAL,共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良预后组DTC术后患者的NGAL与其他具有差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Pearson's线性相关系数(PPMCC)检验以验证其相关性:NGAL与TG-Ab呈正相关(r=0.596,P<0.05)、NGAL与CT呈正相关(r=0.577,P<0.05)、NGAL与CK-19呈正相关(r=0.509,P<0.05);此外,NGAL与TG无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吸烟史、较高水平的TG-Ab、较高水平的CK-19、较高水平的NGAL是DTC患者术后3年内发生不良预后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NGAL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评判DTC术后患者不良预后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可信区间介于0.767~0.859之间.NGAL佳预测值为76.59μg/L,其灵敏度为72.63%、特异度为83.16%.结论 血清NGAL测定有助于DTC术后复发/转移的评估、识别高危风险患者.

  • 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γ在乳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作者:赵亚;刘慧;高全立;刘朝俊;邵营波;孙献甫;徐斌

    目的 检测乳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的水平,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乳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恶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良性组),健康女性72例(正常组),应用液态芯片(Luminnex)技术检测3组血清细胞因子TGF-β1、IL-6、干扰素(IFN)-γ的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3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Mann Whitney检验和Kruskal Wallis检验比较细胞因子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持征的关系.结果 3组TGF-β1水平不同,恶性组、良性组、正常组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26.78±5.79)、(20.01±4.41)、(13.39±4.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比正常组血清TGF-β1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组患者中,淋巴结阳性较阴性血清TGF-β1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IL-6、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血清IL-6、IFN-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P>0.05).结论 TGF-β1在乳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门轴侧骨性融合失败的风险因素研究

    作者:韩珩;李军;熊敏;刘玉霞;余化龙;陈洁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门轴侧骨性融合失败的风险因素.方法 9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共计330个节段.术后所有患者均获至少12个月随访,分析融合失败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后纵韧带骨化、骨密度检查、术前颈椎曲度、门轴侧骨皮质连续性等.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颈痛评分法(JOA)评估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患者门轴侧骨性融合率为84% (78/93),术后6个月无内侧骨皮质不连续的患者术后12个月时无门轴压缩情况出现,而有骨皮质不连续的患者中有2例术后12个月时分别压缩2.5 mm和2.1mm,术后6个月铰链内侧骨皮质不连续为显著风险因素(P<0.01).术后6、12个月融合组与未融合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4±1.7)、(3.3±2.0)、(2.1±2.0)、(1.8±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融合组与未融合组患者JOA评分分别为(13.6±4.1)分与(14.0±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术后6个月时骨皮质不连续是门轴侧骨性融合失败的风险因素.虽然会有轻微移位,时间可能超过12个月,但一般能达到骨性融合.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

    作者: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王玮尉;周才进;王妃凤

    目的 观察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施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n =48)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n=48),比较两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患者术后的CD4+(术后第1天:31.26±1.93、30.49±2.08,术后第5天:33.15±1.97、31.51±2.36)、CD8+(术后第1天:25.13±1.39、25.04±1.44,术后第5天:26.12±1.46、25.53±1.36)及CD4 +/CD8+(术后第1天:1.25±0.06、1.22±0.06,术后第5天:1.27±0.05、1.23±0.06)均较术前明显降低(CD4+:36.85±1.65、37.31±1.55;CD8+:26.36±1.74、26.43±1.52;CD4+/CD8+:1.41±0.10、1.41±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除CD4+/CD8+外,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腹腔镜组恢复程度要优于开腹组(P<0.05),CD4+/CD8+虽然两组均持续下降,但腹腔镜组下降程度要弱于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术后1、5d时,CRP(术后第1天:36.52±11.19、65.31±13.98,术后第5天:26.59±4.20、51.22±6.60)较术前(5.21±1.05、5.64±1.10)均明显升高,但腹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少.

  • 精浆脂蛋白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健清;王东;张式鸿

    目的 探讨精浆脂蛋白a与精液液化的关系.方法 筛选精液液化异常患者80例和精液液化正常男性100例,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对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 异常组精浆脂蛋白水平为(522±241) mg/L;正常组精浆脂蛋白水平为(293±102) 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液液化异常与精浆脂蛋白a水平增高明显相关.

  • 腹膜透析液短期间歇性闭合式腹腔灌洗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

    作者:郭志松;冯凌霄;代荣钦;邵换璋;张慧峰;刘卫青;秦秉玉

    目的 探讨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腹膜透析液短期间歇性闭合式腹腔灌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灌洗组采用腹膜透析液短期间歇性闭合式腹腔灌洗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天C反应蛋白(CRP)、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NUE)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器官数和死亡人数.结果 灌洗组治疗后第7天CRP为(42.30 ±23.78) mg/L,APACHE-Ⅱ为(3.31 ±1.81)分,NUE为(4.79±1.82)×109/L,SIRS持续时间为(4.07 ±2.00)d,出现MODS器官数为(0.23±0.43)个,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治疗后第7天CRP为(89.19 ±58.21) mg/L,APACHE-Ⅱ为(4.67±1.72)分,NUE为(9.85±3.27)×109/L,SIRS持续时间为(7.83 ±4.62)d,出现MODS器官数为(0.85±0.94)个,2例死亡;结论 腹膜透析液短期间歇性闭合式腹腔灌洗可有效改善早期SAP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死率和MODS的发生率,阻断SIRS的发展.

  • 微小RNA-34a在胃癌及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洪朋;林乐乐;周保国;乔海泉

    2012年国际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分别约95万和140万[1],且临床确诊时已多为进展期,预后往往不佳.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1993年,Lee等[2]首次在线虫中发现了微小RNA(miRNAs,miR),miRNAs在肿瘤发生演变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开始被重视.miRNAs是真核细胞内由内源基因编码的单链非编码小RNA,约22个核苷酸长度[3-4].基因或表观遗传通过调控miRNAs的表达水平经由下游靶通路影响相关遗传信息的表达[5].而微小RNA-34a(miR-34a)作为miRNAs中的热点分子之一,其在胃癌及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

    关键词: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波;荆结线

    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即使对于已经接受过手术的患者,仍有相当一部分死于转移.循环肿瘤细胞(CTCs)——因人为操作或自发地由原发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作为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的桥梁,在肿瘤远处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CTCs这一概念的提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但由于它的稀有性,富集及分离一直存在很大困难.直至近年来,随着CTCs分离及分析技术的发展,才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CTCs的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并简要介绍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胎球蛋白A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利;章佳新

    人胎球蛋白A (AHSG)作为血清蛋白的主要成分,在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包括胰岛素抵抗、调节钙化以及负性应激等.随着对AHSG研究的深入,该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成为影响女性生存质量、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AHSG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在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潜在价值等可能对乳腺癌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通过文献复习,了解AHSG以及AHSG在乳腺癌中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 外周血微小RNA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标志物

    作者:叶柳青;王克义;丁金旺;彭友;张卧;潘钢;时晶晶;何伟;罗定存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分化型恶性肿瘤,也是甲状腺癌常见的组织病理学亚型.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TC发病率飞速增长,并且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公众体检意识的增强,病灶≤1.0 cm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TMC)发现比例明显增加[1-2],而PTMC起病隐匿,往往缺乏特异性表现,这给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细针穿刺活检(FNA)一直认为是术前诊断PTC准确的方法,但仍有20% ~ 30%的患者难以明确性质[3].尽管PTC具有相对惰性的生物学行为,但仍有一部分PTC极具侵袭性,容易出现早期复发或转移,然而目前依旧缺乏有效的分子标志物.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寻找PTC分子标志物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RNA(miRNA,miR)作为一种具有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小分子非编码RNA,不仅在PTC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失调,而且在PTC患者的外周血中也存在异常表达[3-5].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miRNAs在PTC术前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及复发转移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因此其作为甲状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备受青睐[4-7].现对外周血miRNAs在PTC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杜鹏;熊锐华;蒋敬庭

    肿瘤免疫抑制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寻找逆转免疫抑制和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新靶点尤为重要[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TIM)-1是TIM家族成员中重要的共刺激分子,主要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可促进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在肿瘤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6].

    关键词:
  • Notch信号通路与骨骼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宇志;刘振磊;刘森;吴志宏;吴南

    Notch信号通路是生物进化中非常保守的信号传导系统,对细胞命运决定、生物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体节形成、成骨与破骨过程均受Notch信号通路调节[1],因此,Notch信号通路对骨骼的发育和稳态维持均有重要影响.Notch信号通路的变异,可导致人类骨骼发育异常以及稳态失衡,与骨骼疾病密切相关.

    关键词:
  • 角质形成细胞相关微小RNA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娟;阙华发

    皮肤的浅层即表皮,属于自我更新的复层上皮,对机体具有屏障保护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对表皮稳态和损伤后皮肤再生具有重要意义.表皮细胞中90%是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等行为对创面修复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受微小RNA(miRNA,miR)表观遗传调控的动态调节[1-2].现就近5年角质形成细胞相关的miRNAs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枯否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陈浩;田李星;马晓媛;梁华平

    枯否细胞是位于肝血窦内的巨噬细胞,寄居于肝血窦内皮细胞之间或之上,是体内固定型巨噬细胞中大的群体.枯否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来源于门静脉系统的微粒体和异物,这些巨噬细胞是肝脏清除肠道来源的内毒素、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第1道防线,且同时具有胞饮、胞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和免疫调节三大生理功能.

    关键词: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激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斐;邵文琦;郭玮

    20世纪50年代,气相色谱法(GC-MS)开始应用于临床内分泌检测.虽然该方法特异性高,且作为某些激素检测的参考方法延用至今,但受检测条件的限制,仅能在少数临床实验室开展.1959年,首次提出放射免疫法(RIA)对低浓度激素定量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方法逐渐成为当今临床实验室主流的检测方法,但特异性低是其主要存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HPLC)成为大多数临床实验室选择的检测方法.相较于GC-MS,其应用范围更广、操作更灵活,但HPLC连接的紫外检测器,不能对无紫外吸收的物质进行检测,无法满足所有临床需求.

    关键词:
  • 白细胞介素-11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探针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晋;陈道桢;刘璐;邵国强;胡瑶;李天女;谢彦;王强;刘标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1受体(IL-11R)介导的放射性探针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IL-11Rα亚基靶向的放射性标记探针;免疫荧光评估靶向载体修饰肽对前列腺癌细胞结合能力;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Transwell及划痕法检测放射性标记探针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131I-Tyr-CGRRAGGSC,放化纯达99%以上;修饰肽与前列腺癌细胞显著结合.1.85、3.70、7.40、14.80 MBq/ml剂量组对PC-3M、DU-145抑制率分别为(9.83±2.55)%、(22.20±2.31)%、(38.87±4.98)%、(65.24±4.99)%和(6.23±3.27)%、(19.48±3.89)%、(32.27±2.87)%、(58.13±4.45)%;Transwell实验示1.85、5.55 MBq/ml剂量组迁移率分别为(75.22±6.27)%、(25.58±6.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亦证实迁移抑制.结论 经IL-11Rα介导的131I-Tyr-CGRRAGGSC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明确.

  • 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A2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时湛;李想;汤润;陈仁富;薛松;孙晓青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iRNA)靶向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基因表达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培养后分为3组:小干扰(siRNA)组、阴性对照(NC)组通过LipofectaminTM2000分别将HMGA2 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到细胞,空白组(Blank)常规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HMG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m blot法检测转染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 siRNA组HMGA2 mRNA的相对表达量(0.561±0.087)较Blank组(0.932±0.037)、NC组(0.892±0.035)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HMGA2、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较Blank组、NC组明显降低,siRNA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后两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siRNA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较后两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 下调HMGA2的表达能够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HMGA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能降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EMT实现的.

  • 微小RNA-301a介导高血糖对前列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促生长作用

    作者:李骏;王骏;高漓;彭叔彬;王喻;陈锐涵;葛波;陶奕然;陈延雄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301a介导高血糖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裸鼠移植瘤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以40 mg/kg链脲佐菌素连续5d腹腔注射建立高血糖裸鼠模型,以慢病毒构建miR-301a过表达载体(LV-miR-301a)及其阴性对照,并构建miR-301a抑制剂载体(LV-miR-301 a-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转染PC3细胞,得到稳转细胞株.将上述稳转细胞(5×106个)分别接种到高血糖及正常糖裸鼠的皮下,成瘤后连续观察移植瘤的生长.5周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组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301a的表达.结果 接种空白PC3细胞后,高血糖组裸鼠瘤体组织miR-301a的表达量是正常组的(30.83 ±5.42)倍(P<0.01),且前者终瘤体体积[(850.46±72.54) mm3]明显比后者瘤体体积[(430.35±49.56)mm3]大(P<0.01).在正常组中,过表达miR-301a的移植瘤体积为(925.26±83.43) mm3,明显大于其阴性对照组瘤体(461.25±58.74) mm3(P<0.01).在高血糖组中,miR-301a抑制型移植瘤体积为(550.13±55.12) mm3显著小于其阴性对照组的(830.16 ±64.86) mm3 (P<0.01).结论 高血糖可以通过上调前列腺癌细胞miR-301a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抑制miR-301a的表达,可以部分阻断高血糖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促生长作用.

  • 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与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杨春华;刘宁;曹航;范例;毛立军

    目的 探讨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ATB1、E-cadherin、Vimentin基因的表达,并分析SATB1基因与E-cadherin、Vimentin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TB1在6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有54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0.00% (54/60);而在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仅有4例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3.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6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有21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5.00%(21/60);而在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有28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3.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在6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有37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1.67%(37/60);而在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有1例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中,SATB1和E-cadherin、Vimentin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SATB1和E-cadherin、Viment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且与E-cadherin呈负相关,而与Vimentin呈正相关.结论 SATB1可能通过调控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转移.

  • 不同启动子相关双链小分子RNA介导激活p21 Waf1/Cip1基因研究

    作者:龚化;陈忠;盖强强;汪成合;李凡;叶章群

    目的 探讨针对p21基因启动子序列不同转录起始位点设计的小双链RNA(dsRNA)对p21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作用.方法 针对p21基因启动子DNA序列设计合成4对dsRNA分子dsP21-382、dsP21-436、dsP21-484、dsP21-625,转染入体外培养的人膀胱肿瘤细胞株5637细胞及T24细胞中,并以具有激活功能的dsRNA分子dsP21-322作为阳性对照,以未转染的5637和T24细胞为空白对照,以dsControl为阴性对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等观察各dsRNA转染后,细胞内p2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差异,以及dsRNA转染对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sP21-382、dsP21-436、dsP21-484、dsP21-625分别上调5637细胞中p21 mRNA的表达1.56、1.88、2.41和1.74倍(P<0.05),dsP21-382、dsP21-436、dsP21-484、dsP21-625分别上调T24细胞中p21 mRNA的表达1.71、1.69、2.62和1.85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21蛋白表达的升高与p21mRNA水平的升高一致.4对dsRNA均能显著抑制膀胱肿瘤细胞株的生长.结论 dsRNA对基因表达正向调控作用可能是一种普遍现象.

  • 他克莫司结合蛋白51在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刘征;刘帅;刘晓雯;傅强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FK506)结合蛋白(FKBP51)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激素非依赖性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LNCaP细胞采用激素递减法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LNCaP-AI),Western blot检测雄激素受体(AR)、前列腺特异抗原(PSA)、FKBP51及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雄激素非依赖转化过程中,雄激素受体亚型发生逆转,AR-A/AR-B比值在LNCaP中为1.75,而在去激素培养9d及LNCaP-AI分别为0.08和0.13,与LNCa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表达水平在转化过程中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FKBP51及其相关Akt信号通路水平在无雄激素培养9d后,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终回落至LNCaP水平.结论 FKBP51可能参与调节LNCaP细胞雄激素非依赖性转变过程中AR-B/A亚型逆转.

  • 精子相关抗原9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毛立军;刘宁;曹航;范例;陈家存

    目的 探讨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在人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前列腺癌和3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PAG9的表达,并分析与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基因、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PAG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1.67% (49/60),而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G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SATB1表达水平、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且与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呈正相关(P <0.01),而与PSA水平和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SPAG9可能参与人前列腺癌的发生、转移.

  • 血管活性肠肽对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作者:王鹏;张延伦;李墨农;邓军;张钢;张晏;王新生;孙立江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对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浓度分别为0、25、50、100 μmol/L的VIP处理PC-3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24、48、72 h时PC-3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4h时PC-3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48 h时PC-3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浓度为0、25、50、100 μnol/L VIP处理24、48、72 h,PC-3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升高,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0.481±0.039、0.537±0.054、0.606 ±0.066;0.727 ±0.087、0.854±0.096、0.985±0.105;0.966±0.103、1.275±0.133、1.582±0.167;1.103±0.118、1.434±0.155、1.867±0.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VIP浓度的增大,在24h时,PC-3细胞中Cyclin D1、bcl-2、MMP-9 mRNA表达增加(0.579±0.066、0.828±0.071、1.371±0.102、1.703 ±0.142;0.602 ±0.074、0.873±0.086、1.419±0.113、1.864 ±0.155;0.554±0.058、0.897±0.063、1.312±0.094、1.691±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48 h穿膜细胞数也增多(85.7±10.5、116.4±12.6、142.1±17.2、183.0±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IP可增加PC-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VIP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作者:王骏;李师耿;王喻;彭叔彬;陈延雄;韩飞;李骏;温星桥

    目的 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 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分别将0.1μl转录后的浓度为50 ng/μl的mRNA注射到C57BL/6品系小鼠受精卵中,将受精卵回送到ICR代孕母鼠输卵管中,得到F0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将F0代饲养至10周龄后合笼,从而构建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所有子代鼠出生1周后剪尾,提取RNA后反转录,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 通过TALEN技术成功构建了F0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3只,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别于靶基因位置缺失了10、4、1对碱基对;因PFKFB3基因敲除纯合子具有胚胎致死性,6只F1代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针对靶基因,编号4、5的小鼠缺失了1对碱基对,6号小鼠缺失4对碱基对,7、8、9号小鼠缺失10对碱基对.结论 成功构建了PFKFB3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

  • FK506结合蛋白5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及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作者:王强;胡斌;郝海峰;尚芝群;牛远杰;权昌益

    目的 观察抑制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及裸鼠移植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特异性针对FKBP5的短发夹RNA(shRNA)和FKBP5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处理前列腺癌LNCaP细胞,然后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FK506处理过的LNCaP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另外构建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用FK506给裸鼠灌胃,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皮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利用shRNA抑制LNCaP细胞中FKBP5的表达后,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MTT法检测实验组的吸光度(A)值为0.359±0.021,而对照组为0.631 ±0.025 (P <0.05).此外,FK506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MTT法检测实验组(0.1、1.0、10.0 μmol/L)A值分别为1.309±0.209、0.875±0.142、0.390±0.046,对照组为1.403 ±0.103(P <0.05).Western blot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量亦随之增加;此外,利用FK506抑制体内FKBP5的表达后,小鼠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非去势组中,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为(123.53 ±6.56) mm3明显小于对照组[(220.88±6.44) mm3,P<0.05];去势组中,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为(103.71 ±-7.17) mm3,而对照组为[(194.07 ±4.93) mm3,P<0.05].结论 FKBP5对于前列腺癌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H295R细胞分泌醛固酮和皮质醇的信号通道

    作者:胡东亮;刘同族;王行环;倪栋

    目的 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人肾上腺皮质癌H295R细胞后对醛固酮和皮质醇的影响,探讨相关信号通道在介导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用慢病毒包装的促ACTH受体(ACTHR)高表达载体感染H295R细胞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对照组.感染后48 h应用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验证ACTHR表达.100nmol/L ACTH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同时加入ACTH相关信号通道抑制剂:环磷酸腺苷(cAMP)抑制剂PKI(终质量浓度4μmol/L)、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H89(终质量浓度10 μmol/L)、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BIM1(终质量浓度3 μmol/L)及钙离子通道抑制剂KN-93(终质量浓度10 μmol/L),在ACTH刺激后5、30 min及24 h分别测定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和皮质醇合成酶(CYP11 B1)的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上述各时间点醛固酮和皮质醇激素的含量,对比各时间点醛固酮和皮质醇的抑制效果,判定在介导各反应中的关键信号通道.结果 实验组细胞ACTHR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分别增加2.4倍和18倍(P<0.05).对醛固酮而言,ACTH刺激5 min及24h后各组细胞均无法被抑制;但在刺激30 min时cAMP抑制组CYP11 B2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为39%,P<0.05),而在同时点醛固酮激素水平,PKA抑制组降幅明显[(79.31 ±5.21) ng/L比(86.45±6.37) ng/L,P<0.05];对皮质醇而言,无论是CYP11B1 mRNA还是皮质醇激素水平,各时间点的cAMP或PKA抑制组表达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ACTH主要通过cAMP/PKA信号通道对皮质醇分泌发挥重要作用,但对刺激醛固酮激素分泌具有一定时限性,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或信号通道参与.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行肾盂成形术前后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乃杰;王治军;刘恒昌;晋学飞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儿行肾盂成形术前后,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UPJO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前和术后尿液中MCP-1和NGAL水平的变化,计算截点,并根据截点值评价两者联合检测UPJO的效果.结果 术前观察组患儿尿中MCP-1[(121.42±19.67) pg/mg]和NGAL[(32.64 ±5.31) ng/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CP-1:(66.56±10.33) pg/mg;NGAL:(8.24±2.01) ng/mg,P>0.05],且于术中至术后24 h持续升高,术后第3周开始下降,术后3个月降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计算截点值:MCP-1为100.58 pg/mg,NGAL为11.40 pg/mg;MCP-1和NGAL联合检测UPJO的灵敏度为90.14%,特异度为75.00%,假阳性率为25.00%,假阴性率为9.86%,Youden指数为0.651 4.结论 UPJO患儿尿液中MCP-1和NGAL水平显著上升,炎性反应对肾小管造成损伤.

  •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邱涛;刘修恒;周江桥;祝恒成;陈志远;汪志顺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癌的抗原提呈路径的表达差异,探讨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TAP1)与肿瘤发生及恶性程度相关性.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正常前列腺组织以及前列腺增生症(BPH)标本,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根据蛋白条带的灰度值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定量评分.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前列腺癌标本中TAP1表达灰度为0.210±0.093,比较正常前列腺组(0.310±0.021)和BPH组(0.250±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前列腺癌中TAP1阳性染色评分为(1.200±0.316)分,比较正常前列腺组的(2.600±0.244)分和BPH组的(2.000±0.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AP1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期和Gleason评分相关.结论 检测TAP1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的预后.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多西他赛协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存活的研究

    作者:潜力;邱莉;符翠莉;李伟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SB-3CT联合多西他赛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SB-3CT(5 ~ 20 μmol/L)和多西他赛(0.1~1 000.0 nmol/L)分别或联合作用于细胞,采用水溶性四唑盐WST-1检测细胞存活率,药物联合指数法(CI)分析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与单一用药比较,两药联合作用可以显著降低PC-3细胞存活率(P<0.01),CI指数分析显示:在SB-3CT浓度为20 μmol/L时,与多西他赛有轻中度的协同作用(0.599 5<CI<0.965 2).结论 SB-3CT联合多西他赛对PC-3的存活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两药具有协同效应,可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联合治疗方案.

  • DJ-1/Nrf2通路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孜颖;夏中元;孙倩;赵博;孟庆涛;雷少青

    目的 观察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应激损伤及DJ-1/Nrf2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内源性抗氧化损伤机制.方法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用5.5 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30 mmol/L葡萄糖(高糖组)刺激0、24、48、72、96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J-1、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表达.过表达DJ-1,分为空质粒组和D J-1过表达组,高糖刺激下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高糖的刺激,48、72、96 h时间点的高糖组细胞应激损伤(0.89±0.02、0.82±0.02、0.80 ±0.03)呈时间依赖性加重,MDA含量[(0.17±0.01)、(0.18±0.03)、(0.23±0.01) nmol/mg蛋白]递进性升高而SOD活性[(29.43±3.35)、(23.95±2.69)、(20.68±1.86) U/mg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0.05);与0h时间点比较,高糖组48、72 h时间点的DJ-1蛋白表达水平(1.63 ±0.19、1.80±0.16)显著升高,72 h时间点的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1.60±0.13、1.83 ±0.27)亦明显升高(P<0.05);然而,与72 h时间点比较,96 h时间点的DJ-1、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1.29 ±0.10、1.13 ±0.12、1.22±0.11)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DJ-1可轻度减少高糖引起的细胞损伤(空质粒高糖组:12.19±0.96;DJ-1过表达组:7.31 ±0.29),并显著增加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2.20 ±0.34、1.87 ±0.31,P<0.05).结论 DJ-1/Nrf2通路可能参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高糖氧化应激中的内源性细胞保护机制.

  • 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质β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佳;刘修恒;王敏;汪志顺

    目的 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质β(LAPTM4B)基因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异常表达的LAPTM4B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已知微阵列(Microarray)数据分析LAPTM4B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0例前列腺癌和80例良性前列腺标本中LAPTM4B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LAPTM4B的DNA水平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前列腺中LAPTM4B的DNA水平明显高于原发前列腺癌(P<0.01).LAPTM4B的mRNA水平在高Gleason评分患者中明显增高(P<0.05).LAPTM4B的蛋白表达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水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患者中LAPTM4B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患者间LAPTM4B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PTM4B蛋白表达在PSA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明显增高(P<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LAPTM4B基因的表达异常,上调的LAPTM4B与前列腺癌具有相关性,可能为潜在的前列腺癌标志物.

  • 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原位评估

    作者:王忠新;李钢;洪宝发;符伟军

    目的 评估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在修复战创伤性尿道狭窄中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取成年新西兰雄兔20只,成功建立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组和单纯生物可降解支架组,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含有紫杉醇2 050 μg.所有支架均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分别在术后4、8、12周行尿道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比较评估两组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原狭窄段尿道.随访期间未发生支架移位.4周时,单纯生物可降解支架组可见严重的支架相关性组织反应,包括黏膜水肿、乳头状新生物.12周时,所有支架均大部分降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单纯支架组修复的尿道黏膜粗糙、僵硬.尿道镜随访期间,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组未出现明显的支架相关性组织反应,修复后的尿道黏膜光滑.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支架组的炎性反应比药物支架组重,单纯支架组尿道上皮增生明显,12周时可见瘢痕形成征象.然而在紫杉醇尿道支架组12周时修复的尿道上皮与正常尿道上皮基本一致.结论 新型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与单纯生物可降解尿道支架比较,生物相容性更佳.

  • 微小RNA-224靶向Tribbles同源蛋白1调控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迁移和侵袭

    作者:韩兆冬;林卓远;梁应科;蔡志煅;吴永定;宋胜达;朱学进;董卫民;钟惟德

    目的 观察微小RNA-224 (miR-224)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对靶基因Tribbles同源蛋白1(TRIB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使其过表达miR-224,利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RIB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24与TRIB1基因的直接调控关系.设计拯救实验并重新利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 划痕实验24h后DU145-224和DU 145-vector组细胞的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103.2±20.6)、(189.8±34.7)个,miR-224过表达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DU145-224组和DU145-vector组细胞分别为(140.8±13.1)、(283.4±15.4)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表达miR-224后,DU145细胞TRIB1的蛋白表达下调(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荧光素酶活性值为0.42±0.06,比对照组(0.97±0.09)显著降低(P<0.01),提示miR-224能明显抑制TRIB1-3'端非编码区域(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拯救实验结果表明在miR-224过表达的DU145细胞中进一步转入高表达TRIB1质粒后,迁移细胞数目为(203.2 ±31.2)个、侵袭细胞数目为(328.6 ±25.9)个,对比单纯miR-224过表达DU145细胞[迁移细胞数目为(73.2±17.8)个;侵袭细胞数目为(101.2±13.1)个],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过表达miR-224可能通过靶向降低TRIB1基因的蛋白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微小RNA-38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作者:张桂铭;万方宁;秦晓健;曹达龙;叶定伟;施国海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381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381在44例PCa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miR-381模拟物(mimic)分别转染入人PCa细胞株PC-3和DU145,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381的靶基因双孔钾离子通道TREK-1 ,Western blot检测TREK-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和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1Cip1表达的变化.结果 miR-381在PCa组织中呈低表达,在Gleason评分≥8分的患者中显著低于≤7分的患者(-13.01 ±3.33比-8.99 ±3.77,P <0.01),在病理分期pT3期的患者中显著低于pT2期(-13.87±3.51比-10.56 ±4.11,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381-mimic转染组细胞中miR-38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iR-381过表达显著抑制了PCa细胞增殖,以72 h和96 h较为明显(P<0.05),且诱导了G1/S期细胞周期阻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证实TREK-1是miR-381的靶基因;miR-381过表达抑制了TREK-1、 CDK4的表达,上调了p21 Cip1的表达.结论 MiR-381参与了PCa的发生发展,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其靶基因TREK-1的表达来实现.

  •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晋学飞;李宏岩;刘恒昌;孙志;时景伟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146例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于手术前检测外周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和NLR,并对其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其与复发率的关系.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NLR为3.37±0.82,根据ROC曲线,当NLR =3.4时,Youden指数大;146例患者中有97例(66.44%)中性粒细胞计数>7.5×109/L,其中H组(NLR >3.4)76例,占总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人数的78.35%,L组(NLR≤3.4)21例,总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人数的21.65%,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患者中,H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L组(P<0.05);术前NLR与肿瘤分期、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有关(P<0.05);L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低于H组患者(x2=48.758,P<0.01).结论 NLR可以作为评价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NLR值越高,术后复发风险越大.

  • 转移抑制因子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牛凌卫;申长发;乔明州;王卫杰

    目的 观察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在膀胱癌中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膀胱癌T24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120例膀胱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TSS1基因的表达.采用基因共转染法,将膀胱癌T24细胞设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进行转染.实验组用PEF MTSS1质粒和PSV2neo共转染,阴性对照组用PEF和PSV2neo共转染.成功转染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3组细胞MTSS1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法检测3组T24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膀胱癌组织中MTSS1 mRNA表达明显降低,仅为癌旁组织表达量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Real-time PCR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证实转染后膀胱癌T24细胞中有MTSS1稳定表达.(3)MTT法结果显示:培养0、24 h时各组T24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转染组T24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T24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中的T24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加,而且凋亡率明显降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形态学观察:实验组中,MTSS1作用于膀胱癌T24细胞株24h后,细胞发生明显凋亡或坏死.而两对照组仍以正常T24膀胱癌细胞为主.结论 MTSS1基因在膀胱癌中低表达,MTSS1在体外促进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作者:彭璇;陈晖;王敏;刘修恒

    目的 观察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化的抑制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处理PC3细胞,抑制其活化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PC3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测定PC3细胞中磷酸化CaMKⅡ(p-CaMKⅡ)、核因子-κB(NF-κB)、锌指转录因子(Snail)、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KN93处理PC3细胞24 h后,5、10、20 μmol/L药物组p-CaMKⅡ蛋白表达(0.453 ±0.070、0.368±0.076、0.308±0.011)较对照组(0.596±0.028)显著减少(P<0.05),40 μmol/L药物组未见明显蛋白表达.各药物组24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88±1.79)%、(12.92 ±2.74)%、(17.88±2.86)%、(31.23 ±4.24)%;48 h增殖抑制分别为(16.53±2.45)%、(29.02±1.74)%、(40.52±1.98)%、(52.26±3.51)%.Transwell小室培养48 h后,对照组和各药物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49±17)、(97±7)、(59±9)、(51±7)、(24±3)个/高倍视野,各药物组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示,对照组和各药物组NF-κB 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药物组p-NF-κB p6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483±0.052、0.490±0.064、0.432±0.057、0.341 ±0.008)较对照组(0.597±0.020)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0.716±0.046)比较,5、10 μmol/L药物组Snail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337±0.058、0.137±0.045)显著降低(P<0.01),20、40 μmol/L药物组甚至未见明显蛋白表达.而药物组RKIP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720 ±0.003、0.732±0.008、0.991±0.025、1.116±0.020)显著高于对照组(0.372±0.010,P<0.01).结论 CaMKⅡ可能为EMT相关信号通路NF-κB/Snail/RKIP的上游分子,抑制CaMKⅡ的活化,能降低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并可能逆转EMT过程.

  • 下调丙酮酸激酶2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郭科;莫乃新;吕忠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丙酮酸激酶2(PKM2)基因表达,观察PKM2对膀胱癌细胞T24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脂质体2000将PKM2小干扰RNA(PKM2-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将未转染和转染无义siRNA的细胞分别作为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中PKM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变化,Transwell法、划痕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细胞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PI3 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蛋白(PTEN)、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KM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24、48、72、96 h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2.83%、70.26%、75.38%、77.62%(P<0.05),穿膜细胞数[(76.80±3.19)个/视野]较其他两组[(168.00±3.16)、(176.40 ±2.40)个/视野]显著减少(P<0.05),迁移能力(31.58±3.13)较其他两组(81.04 ±2.37、82.50±2.97)亦明显下降(P<0.05),p-Akt、bax、PTEN表达上调(P<0.05),bcl-2、MMP-2、MMP-9表达下调(P<0.05).结论 下调PKM2基因能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 K/Akt信号通路相关.

  • 原位膀胱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及活体检测体系研究

    作者:许天源;朱照伟;王先进;夏磊磊;秦亮;张祥;钟山;张敏光;沈周俊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诱导大鼠原位膀胱肿瘤的模型特点,探索建立活体检测体系.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甲组(20只)为N-甲基亚硝基脲(MNU)造模组,每两周予膀胱灌注MNU溶液0.1 ml(0.2 mg),共4次;乙组(20只)为N-正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造模组,给予0.05% BBN溶液连续喂养8周;丙组(10只)为对照组,予甲组同法膀胱灌注枸橼酸缓冲液0.1ml.3组大鼠造模诱导期后均常规饲养,观察一般症状体征.22周时,利用超声、核磁共振(MR)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方法对存活大鼠成瘤情况进行活体检测;其中CT平扫前辅以碘造影剂膀胱灌注,三维重建以进行大鼠尿路成像(CTU).活体检测完成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膀胱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大鼠原位膀胱肿瘤的模型特点,比较不同活体检测方法的鉴定效果.结果 甲组大鼠死亡5只,原因包括麻醉过量、感染和恶病质;乙组死亡6只,可能因药物肝肾毒性所致.22周时成瘤率甲组94%,乙组71%.与乙组比较,甲组膀胱肿瘤体积更大、浸润范围更广,光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更明显,多见肌层浸润.超声、MR和改良CT对成瘤大鼠检出率分别为96.0%、62.5%和100%;大鼠膀胱在CTU下得到立体呈现,原位肿瘤大小、边界、定位清晰.结论 通过比较学研究,明确了不同大鼠原位膀胱肿瘤诱导方法的安全性、建模效果及病理特征,并建立了包括超声、MR、CT和CTU在内的活体检测体系.

  • 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刘继红;谌科;王涛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与年龄、遗传、饮食、环境和性激素等多个因素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技术手段的成熟,人们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以及由激素依赖性向去势抵抗进展的机制有了更深入地认识.近年来肿瘤干细胞、自噬、表观遗传学以及肿瘤免疫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新策略.

  • 实验外科如何实现临床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

    作者:钱建民

    如何将实验外科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临床技术进步的创新产品,通过推广实现技术普及和产品的产业化,促进外科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是当今实验外科发展的目标和趋势.中国外科领域不缺乏创新,但面临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成果推广的尴尬现状.外科医生只有了解成果转化的方法和流程,才能使自己的创新技术成果不被埋没,而付诸实践并转化,以技术普及或产业化方式推动我国外科技术的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成为外科技术的领导者之一.本文以笔者实际经验为例,介绍临床创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的过程,剖析实验外科实现临床技术创新的成果的转化方法和流程.

中华实验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