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杜晓彬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行PKP治疗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骨水泥渗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渗漏组21例,非渗漏组129例,对比分析两组引起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渗漏组在术前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椎体周壁有无破坏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方面与非渗漏组差异较大(P<0.05);终多因素分析提示骨水泥注入量及椎体周壁有无破坏与PKP治疗OVCF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合理注射骨水泥剂量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可有效降低PKP手术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李鸿波;罗媛媛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 将其分为PVP组(45例)和保守组(47例),分别采用PVP治疗和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Cobb角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周,PVP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PVP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优于保守组(P<0.05),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后缘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PVP组的脊柱Cobb角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PVP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应用PVP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评估与分析

    作者:白小帆;贺宝荣;惠华;刘仲凯;闫亮

    目的 研究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恢复优良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伤椎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椎体疼痛评分、自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椎体疼痛评分、自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高度、脊柱侧弯Cobb角、椎体疼痛评分、自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较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恢复伤椎高度和脊柱侧弯Cobb角,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缩短下床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中医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效果的影响

    作者:薛辉

    目的 探讨中医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海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98例,按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予以中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疼痛程度、 椎体后凸角及腰椎功能.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低,椎体后凸角较对照组小,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主观症状及临床体征)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可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椎体恢复,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 椎体定位导向器的研究及在成人腰椎 PVP 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静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主要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因其技巧性强、穿刺并发症严重,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椎体定位导向器的研制,可以协助术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暴露,很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析

    作者:刘喜庆

    目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20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术后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较术前比较有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显著止痛效果,对椎体高度恢复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效果明显.

  • 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朱春勇;曹兵

    目的:探讨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单侧组进行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进行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曝光情况比双侧组少(P<0.05).结论:单球囊单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更适合高龄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和X线曝光.

  • 体位复位结合高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小平

    目的:探究体位复位结合高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96例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34例(对照1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患者30例(对照2组),进行复位结合高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32例(试验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3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前术后患者椎体Cobb后凸角情况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情况.结果:①3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对照1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14.7%)远高于对照2组(6.7%)和试验组(6.3%),差异显著(P<0.05).②3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率,对照1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远低于对照2组和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③3组患者术前术后椎体Cobb后凸角及AVS评分情况,3组患者术前椎体Cobb后凸角及AV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对照2组和试验组的椎体Cobb后凸角有着明显的改善,而对照1组无明显改善;在术后3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上,复位结合高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要明显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相近的临床效果,且不需要应用成本高的球囊,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护理观察

    作者:杨玲玲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护理体会.方法 本研究于2017年1月~2017年10月对在本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围术期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36例症状消失,6例症状减轻,其中有34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就能下地行走,8例于术后第2天下地行走.在随访过程中,42例患者均遵守出院指导用药、饮食和锻炼,未出现腰背痛的症状;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3天可以戴腰围自由活动,平均住院时间(7.69±1.15)d.其1例患者未连守出院指导,过早大幅度的进行转体活动和提重物,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无一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康复指导利于病情的康复,对患者的疾病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问题分析

    作者:吕品;王晖;胡元生;高建明;刘金亮;冯龙庆;辛永京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使患者的疼痛即刻显著减轻或消失,早期下床,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随着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广泛应用,一系列关于其疗效的随访报告也逐渐增多,并且注意到了术后椎体骨折再次发生这一现象.

  • 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薛海忠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以本基层医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所收录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例,分析其临床与影像学诊断资料,并对其x光摄影(DR)平片,4排螺旋C 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分析发现:(1)老年性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见于脊柱胸腰段,影像表现以椎体进行性塌陷变形为主;(2)在本次脊柱压缩骨折检测中,胸腰段骨折31例,腰椎骨折23例,胸椎骨折16例,其中,以第12块胸椎与第1块腰椎压缩性骨折为常见,占44.2%.结论:通过对本次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检测,该病多见于女性,且临床与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 单纯PKP与PKP结合过伸复位法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毅;柳根哲;彭亚;孙佩宇;祝永刚;雷仲民

    目的:观察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 PKP 结合过伸复位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单纯 PKP 组(A 组)和 PKP 结合过伸复位组(B组)。A 组单纯采用 PKP 治疗,B 组首先进行肢体的过伸复位然后再行 PKP。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以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 角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 B 组因 PKP 前需对患者骨折椎体进行过伸复位,所以手术时间要长于 A 组,B 组骨水泥注入量要多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恢复,Cobb 角显著改善,VAS评分显著下降,B 组均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KP 结合过伸复位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提高骨折椎体稳定性、减小穿刺和骨水泥注入风险等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更好地使得脊柱生物力学再平衡、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

  • 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范超领;葛继荣;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许惠娟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VP联合中药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81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9例,对照组381例.所有试验质量普遍不够高,未发现双盲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PVP联合中药与单纯PVP治疗OVCF相比,其总有效率、无效率和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PVP联合中药可优势互补,其治疗OVCF较单纯PVP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仍需低风险、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 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晶;夏平;肖少雄

    目的 探讨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愿意接受微创介入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132例,其中综合治疗组68例89个椎体,行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PKP组64例81个椎体,单纯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Cobb's角及病椎前缘、中部高度比值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 与本组术前比较,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下降,病椎前缘、中部高度比值和Cobb's角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相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治疗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PKP组(P<0.01).结论 体位加手法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能达到与PKP相同的临床效果,有效恢复病椎高度,矫正脊椎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未见差异.

  • 甲状旁腺激素结合心理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陈煜东;王少华;魏瑄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激素(PTH)结合心理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术后给予PTH注射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25-羟维生素D[25(OH)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前肽(β-CTX)及骨密度(BMD)变化.结果:术后3d,两组VAS、ODI、B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较对照组VAS、ODI评分明显降低(t-7.285,9.150;P<0.001),BI评分明显升高(t=4.300,P<0.001).术后3d,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t=5.299,4.992;P<0.001).术后3d,两组25(OH)D、PINP、β-CTX及腰椎L1-4、髋部BM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较对照组25(OH)D明显升高(t=5.599,P<0.001),PINP、β-CTX明显降低(t=9.946,6.713;P<0.001),腰椎L1-4、髋部BMD明显增大(t=2.550,2.100;P<0.05).结论:PTH结合心理治疗可减轻OVCF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增强康复效果.

  • 唑来膦酸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活力的影响

    作者:董鹤萍;黄伟杰;杜晓禾;倪纲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活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OVCFs患者98例,回顾术后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唑来膦酸组52例、未经特殊处理的对照组46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值的差异,以及上述时间点骨密度值及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骨吸收指标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含量的差异.结果 术后1月、术后3月,两组患者的VAS、ODI分值均较术前下降,骨密度T值较术前增大,血清中骨形成指标ALP、PⅠNP的含量较术前增加而骨吸收指标TRACP、β-CTX的含量较术前降低,且唑来膦酸组上述时间点各个指标水平变化趋势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OVCFs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及术后唑来膦酸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并增加骨密度、优化骨代谢进程.

  • 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后的影响

    作者:杨顺杰;米宁;张智;汪凡栋;陈宇;刘元彬

    目的 探讨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手术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120例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入院进行治疗的OVCF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即对照组、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和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组.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PVP)后分别给予四组患者钙尔奇、唑来膦酸、特立帕肽、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进行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BMD)、血清I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I型胶原C末端肽(CTX-1)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4种用药方式治疗后的OVCF患者在治疗后均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P<0.05).与对照组相比,特立帕肽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HPN和CTX值也显著降低,唑来膦酸组患者的ODI分值者显著降低(P<0.05),其中经唑来膦酸组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组的疗效好,与其他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和联合用药组在年龄、性别和骨折时间的用药效果在VAS、ODI、RMD、PIPN、CTX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安全性研究发现,唑来膦酸和特立帕肽仅引起少数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的反胃、心悸、头痛或眩晕等症状,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 与单独药物组比较,PVP术后采用特立帕肽联合唑来膦酸治疗OVCF的效果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以及骨转换标志物的浓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骨密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贾崇哲;唐海;陈浩;贾璞;包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首次于1987年由Galibert等报道用来治疗椎体血管瘤,并将此技术称之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随着此项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也不仅用于治疗血管瘤,而且还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等,并且达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PVP和PKP已经成为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佳手术方式.但由于手术采用的PMMA骨水泥自身的缺点,临床上一些并发症也逐渐出现.比如,PMMA骨水泥黏度低易造成骨水泥渗漏,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骨水泥渗漏约占全部临床并发症的66%[1,2].PMMA骨水泥的自身强度大,其压缩和拉伸应力分别为97 MPa、27 MPa[3],易引起邻近椎体骨折.PMMA骨水泥聚化时温度可高达100℃ ~110℃,可造成骨水泥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周围神经的损伤,同样,PMMA 骨水泥释放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单体毒性也会造成骨水泥周围发生骨坏死.

  • 吉莱骨粉强化术预防多个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疗效

    作者:杨鹤;唐海;陈浩;贾璞

    目的:探讨吉莱骨粉( GeneX)可吸收骨水泥用于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成形椎体的邻近椎体,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骨科行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15例,使用GeneX对与填充PMMA椎体的相邻节段进行强化,观察术后强化椎体的高度变化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1年随访结果显示,强化椎体前、中、后部高度及Cobbs’角较术后即刻影像均未见明显差异, GeneX骨水泥吸收良好。再发椎体骨折1例,为非强化椎体。结论应用GeneX骨水泥对多发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椎体邻近椎体进行强化,术后高度保持良好,对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作者:严小明;邓忠良

    骨水泥已广泛应用在脊柱外科领域.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主要是三种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磷酸钙骨水泥(CPC),硫酸钙骨水泥(CSC);掺骨生长因子的其他可注射物.它们各有优缺点.随着骨水泥材料学、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骨水泥的性能不断改进,在此基础上研究的新的骨水泥将能更好的用于脊柱骨折.

375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