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肝病毒X基因与肝细胞肝癌

    作者:曹基辉;张静;翟成凯;钱耕荪

    肝细胞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乙肝病毒(HBV)X基因与HCC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就HBV X基因的结构、主要功能及其与HCC的关系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何柳兴;冯涛

    HBV基因组中的x基因能整合至肝细胞基因组,编码产生的HBx蛋白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随着对HBX基因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发现HBx能够对肝细胞的凋亡起双向调控作用,对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HBX能抑制肝细胞凋亡,使细胞过度增生,这对HCC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HBx还具有诱导或促进肝细胞凋亡的作用,该作用在HBV相关疾病中的具体作用还不甚清楚.HBV x基因可能在肝细胞凋亡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揭示HCC发病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 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王凹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特征与原发性肝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其中肝细胞肝癌48例、胆管细胞癌14例,分析肝癌的强化模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动脉期肝细胞肝癌等-高增强率97.9%(47/48)、低增强率2.1%(1/48),胆管细胞癌等-高增强率21.4%(3/14)、低增强率78.6%(11/14),延迟期肝细胞肝癌等-低增强率93.8%(45/48)、高增强率6.3%(3/48),胆管细胞癌等-低增强率35.7%(5/14)、高增强率64.3%(9/14).增强特征在动脉期肝细胞肝癌与胆管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期肝细胞肝癌与胆管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84,P>0.05),延迟期肝细胞肝癌与胆管细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001,P<0.01).不同分化程度的肝细胞肝癌,开始增强时间和峰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784和2.982,P>0.05),而增强开始消退至低回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31,P<0.01).结论 超声造影特征与原发性肝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相关.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分析

    作者:靖军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主要经血液传播,呈全球性流行。全世界 HCV 平均感染率约为3%,我国HCV携带率达3.2%,属高流行区。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慢性化高,并与肝硬化、肝细胞肝癌高度相关,在欧美及日本等地区高发,目前无疫苗可用于有效预防。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控制HCV感染流行的唯一手段[1‐3]。在我国,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多以 HCV基因1型为主,属难治型CHC ,且大多患者为中老年患者,对于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干扰素(IFN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患者,易出现耐受性差,对患者的依从性有一定影响,致使许多患者疗程未结束而被迫终止治疗[4]。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一些治疗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探索,以提高C HC患者的诊疗完成率。选取我院179例丙型肝炎患者,采用不同类型和剂量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以探索出适应于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不同人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单核苷酸多态性、环境因素与肝细胞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纪龙;余红平

    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生和演进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充分反映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决定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正成为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的重要工具.

  • 基于Oncomine、TCGA数据库挖掘p57、 CKS1及SK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马小安;吴涛;郭卉;南克俊;黄新

    目的 通过对Oncomine及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探索p57、CKS1及SKP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 Oncomine数据库提取p57、CKS1及SKP2在肝癌(HCC)及癌前和正常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TCGA数据库下载372例肝癌患者预后及基因表达信息,R3.3.1软件分析p57、CKS1及SKP2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 p57在Oncomine数据库大多数HCC队列中呈现转录水平低表达,而在癌前及正常组织高表达;CKS1及SKP2在大多数HCC队列中呈现转录水平的高表达,而癌前及正常组织低表达.p57高表达(5年生存率为50.3%)与低表达(5年生存率为44.5%)的患者预后没有显著差异(P=0.744).CKS1低表达(5年生存率为56.0%)患者预后显著好于其高表达(5年生存率为39.2%)患者(P=0.012).SKP2高表达(5年生存率为47.9%)与低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47%)预后没有显著差异(P=0.380).结论 p57 mRNA在HCC组织中低表达,CKS1及SKP2 mRNA在HCC组织中高表达.CKS1 mRNA表达与HCC预后相关.

  • 3.0T薄层动态增强MRI与多层螺旋CT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会明

    目的:分析3.0T薄层动态增强MRI与多层螺旋CT对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41例临床怀疑为HCC的患者,给予其进行CT与M RI三期增强扫描的检查,观察和分析其扫描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41例患者中,证实71个结节手术有30例61个结节,通过穿刺证实了3例2个结节.在此其中发现肝细胞肝癌结节的有52个,再生结节有8个,血管瘤有7个.结论:3.0T薄层动态增强MRI对HCC诊断的价值高于CT诊断,其能够为肝细胞肝癌的提前诊断具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获得准确性较高、分辨率清晰的影像图片,是极其值得临床推广的.

  • 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接受与不接受放射治疗的比较

    作者:苟代文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接受与不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HCC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45例,随机分为放疗组11例和非放疗组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放疗组生存情况与肝内肿瘤位置有关,非放疗组与之无关;放疗组随访期生存率27.3%(3/11),中位生存期7.2个月,非放疗组随访期生存率11.8%(4/34),中位生存期4 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延长HCC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病灶为单发的癌栓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 甘露糖受体和Podoplan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允腾;徐勤虎;郭林娜

    目的:观察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和Podoplanin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14年6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中心研究室进行,将肝细胞肝癌癌组织分为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并与正常肝组织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MR蛋白和Podoplanin的阳性表达情况与正常肝组织组进行对照,观察MR﹑D2-40的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肝癌淋巴转移的关系,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R蛋白和Podoplanin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R蛋白和Podoplanin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都是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内均是低表达(P<0.05);②MR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无明显差异(P>0.05);Podoplanin在肝细胞肝癌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R蛋白和Podoplanin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肝细胞肝癌恶性程度有关;Podoplanin在肝细胞肝癌中高表达可能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白细胞介素-24(MDA-7/IL-24)抑制肝癌细胞黏附和侵袭的研究

    作者:霍伟

    目的 探讨MDA-7/IL-24对肝癌细胞粘附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MDA-7/IL-24的质粒,通过转染的方法过表达到两种肝癌细胞株中,观察MDA-7/IL-24过表达后是否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粘附和侵袭.结果 构建稳定表达MDA-7/IL-24的细胞表达株,高表达MDA-7/IL-24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粘附(分别降低37.0%及64.0%,P<0.05)和侵袭(分别降低63.4%及81.3%,P<0.05).结论 MDA-7/IL-24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可抑制肝癌细胞的粘附和侵袭,在肿瘤生物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的诊断及根治性手术治疗

    作者:张国栋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的诊断方法及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2007~2010年收治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时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比行姑息性手术患者恢复得好,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全部存活,行姑息性手术的患者有1例死亡.根治性手术的疗效较姑息性治疗要好,行根治性手术的8例患者,1年、2年、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62.5%、37.5%、25.0%,平均存活的时间17.9个月,存活时间长的1例患者52个月,但是行姑息性手术的患者存活时间长14个月,平均存活时间9.5个月.结论:根治性手术在HCC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值得被推广,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实施相应的根治性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肝癌MR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分析

    作者:承伟涓

    目的:探讨肝癌MR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旨在分析其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非酒精肝背景下的肝细胞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MR检查及影像学扫描图,观察两组逐渐的相关性及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MR与CT对肝癌诊断均有良好的准确性,且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肿瘤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逐渐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者检查方式之间有较为理想的互补性.结论:MR检查及CT影像学扫描图对于肝癌临床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且两者均有良好的互补性,可将两者结合使用,以增强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

  • 动态对比增强MRI功能成像参数对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郑天年;吴磊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M R I功能成像参数对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瘤患者,共30例,术前均给予腹部动态对比增强M R I功能成像参数检查,比较患者的参数.结果:肝细胞肝癌组的DCE-MRI参数明显高于肝转移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鉴别和诊断肝细胞肝癌和肝转移瘤的过程中,运用动态对比增强MRI功能成像参数检查临床价值很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价值

    作者:任仲凯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癌各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肝细胞肝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4.0%(42/50),肝胆管肝细胞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8.0%(39/50);肝细胞肝癌的多发与单发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肝胆管细胞癌则以单发为主.肝细胞肝癌组合并HBsAg阳性、肝硬化、甲胎蛋白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肝胆管细胞癌组,肝胆管细胞癌组合并化脓性感染、结石、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肝细胞肝癌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图发现,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境界清楚,受侵犯胆管远离肿瘤本体或者处于肿瘤边缘;肝胆管细胞癌的境界模糊,受侵犯胆管处于肿瘤中.结论:在对肝细胞肝癌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诊断时,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对肝癌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技术之一.

  • 利用超声鉴别诊断肝细胞肝癌、肝胆管细胞癌的 临床价值

    作者:刘国

    目的:对比肝细胞肝癌、肝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诊断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肝脏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分析其诊断结果及超声特征.结果:肝细胞肝癌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67%,多发与单发无明显差异,多合并A F P升高及肝硬化,超声主要表现为肿块内部血供丰富、阻力指数>0.75;肝胆管细胞癌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1.43%,肝胆管细胞癌多为单发,多合并结石、化脓性感染及淋巴结转移,超声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部血供不丰富、边界不清晰.结论:肝细胞肝癌与肝胆管细胞癌超声表现差异明显,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在超声造影中临床应用观察评价

    作者:郝冬兰;曾辉;张苗;王素珍;孙娟;任真真;宋春蝶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的表现,观察肝细胞癌(HCC)与再生结节的鉴别.方法:126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发现139个直径1.0~3.0cm局灶性病变,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而后采用18G针穿刺活检,特别对同一结节内不同增强区分别取材,每例患者多个结节取材法.结果:后确诊HCC 39个,再生结节90个,增生癌变结节10个.HCC 39个病灶中81.9%.动脉期或门脉期表现为整体增强,17.9%不均匀增强,中心区是不规则无回声;延迟期100%退出.再生结节90个病灶中97.1动脉期与肝同步或延迟增强,3.1%轻度增强,至延迟期25.9,退出74.2%与肝同步.结论:超声造影可敏感反映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病变的不同病理组织学特征,重视超声造影增强区域取材活检可提高确诊率及肝癌的早期诊断.

  • 慈丹胶囊联合介入治疗肝癌疗效观察

    作者:符静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相关诊断标准,2003年3月收治患者58例.临床诊断(典型B超、CT或MRI、肝癌造影、AFP)45例,病理诊断13例,其中肝细胞肝癌7例,胆管细胞型肝癌6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T测量长度和体积以便疗效评定.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75岁,平均53.6岁.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19例,Ⅲ期7例.对照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34~67岁,平均51岁.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21例,Ⅲ期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双途径化疗对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3年随访报告)

    作者:张焕虎;孙胜波;韩传吉;孙绍伟

    目的 探讨双途径化疗[经DDS泵门静脉化疗(PVC)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预防术后肝细胞肝癌和门静脉癌栓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87例有手术指征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成3组,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A组行TACE、B组行经DDS泵PVC,C组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随访3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及1、2、3年无瘤生存率及累积生存率C组均高于A、B组.术后6个月、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C组与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并取癌栓后,行经DDS泵PVC联合TACE较单独PVC或TACE有效提高其远期无瘤生存率及累计生存率,且不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 2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李君;孙淑军;王洋;刘才峰;仲兴阳;徐峰;蔡志刚;张永煜

    目的:运用组织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肝细胞肝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采用GC-MS分析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单维和多维统计分析,寻找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和HMDB数据库检索和分析,获得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经PCA、PLS-DA分析得知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代谢轮廓具有显著性差异,经OPLS-Loading plot分析寻找到25个差异性代谢产物,与之相关代谢通路有36条,多属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线粒体转移代谢.25个差异物中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8的差异物有16个,经分析该16个差异物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体代谢、半乳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代谢有关.结论:肝癌组织细胞中存在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即糖酵解异常增强,三羧酸循环减弱.线粒体转运功能异常、钴含量的升高,均可能与Warburg effect相关.能量代谢异常是肝癌的发病机制之一,阻断相关代谢通路有望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途径.

  • 益气活血汤剂配合介入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影像学疗效分析

    作者:侯智通;马晓霞;仪孝臣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作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首选方法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但介入治疗常伴有严重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有效率高、副作用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2-3].本院采用益气活血汤剂辨证配合TACE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PHC),并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估.

1249 条记录 1/63 页 « 12345678...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