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买支无汞体温计

    作者:张弘

    测量体温经常是我们用来确定自己和家人是否健康的第一步,因此体温计是许多家庭的必备保健用品.但是,传统的玻璃体温计含有大量有毒金属汞,并且很容易破碎.因此,作为家庭保健常用品的体温计很可能成为家庭和社区健康的隐患.体温计破损汞直接危害健康汞,俗称水银,具有很强的毒性,在常温常压下以液体形态存在,易挥发.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汞蒸气有80%左右可被吸收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各种器官组织,能穿过血脑屏障,损害人的大脑、脊髓、肾脏和肝脏等,影响人的感觉、视觉、味觉和行为举动.高浓度的汞蒸气可对口腔、呼吸道和肺组织造成损伤,还会由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汞还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进入胎儿的大脑中,通过母乳喂养传递给婴儿,而正在发育的胎儿和婴儿对汞的敏感性比成人高5~10倍.所以汞污染对怀孕妇女和婴幼儿的危害更大.

  • 078 微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强;曹兆进

    高强度微波电磁辐射(300MHz~300GHz)通过"致热效应"引起机体的健康危害已经得到有关研究的证实,而低强度微波电磁辐射长期暴露是否能引起机体的健康危害尚无定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电磁辐射对血脑屏障、肿瘤、遗传、神经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结果.

  • 脑小血管病神经影像与临床

    作者:董哲;张建军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一组临床症状相似、影像表现相近的脑小血管异常导致的发生于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脑局部组织病变.cSVD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症、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血脑屏障破坏,这些表现可单独或同时存在.cSVD临床表现具备4大特征:认知障碍、卒中、反复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病变.

  • Elisa试剂盒法测定抗体修饰纳米粒表面OX26浓度

    作者:赵海南;宋雨婷;邹月;刘英琦;吕明明;任冬雪

    脑血管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提高药物血脑屏障透过率可将药物进行抗体修饰,本文针对这种新剂型,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制剂表面是否连接有转铁蛋白受体的单克隆抗体OX26,并测定OX26浓度。

  • 纳米氧化铝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吉俊伟;唐仕川;白茹;葛翠翠;王志武;张斌;牛侨;张勤丽

    目的 探讨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月龄ICR小鼠用滴鼻法染毒,为了比较纳米铝作用的颗粒毒性和化学毒性,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微米铝组、纳米碳组、纳米铝组和铝离子组;为了比较纳米铝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将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只小鼠每次染毒10μl,3次/d,实验时间为30 d.染毒结束后,用硝酸镧染色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ZO-1,Claudin-5蛋白表达.结果 硝酸镧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硝酸镧颗粒聚集在毛细血管中央,未见对血管内皮的穿透;微米铝组和纳米碳组有部分高电子密度的硝酸镧颗粒位于毛细血管内壁中央,显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纳米铝和铝离子组有大量硝酸镧颗粒位于血管内壁中央,形成致密的黑色条带,显示血脑屏障受损和通透性增高.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蛋白表达和western blot法检测ZO-1,Claudin-5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在对照组均为高表达,微米铝和纳米碳组表达下调(P<0.0001),纳米铝和铝离子组的表达量低(P<0.0001).且这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降低与纳米铝的染毒剂量间有剂量-反应关系(P<0.0001).结论 纳米氧化铝可以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这种作用表现为纳米的颗粒作用和铝化学毒性作用的相加.其发生机制与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 纳米氧化铝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彭慧婷;高福平;张勤丽;牛侨

    目的 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评价纳米氧化铝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粒度仪测定纳米氧化铝粒径及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氧化铝形态与尺寸.从新生1 ~3 dWistar鼠取大脑皮质分别原代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应用Transwell进行两种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鉴定.以125、250和500μmol/L的50 nm氧化铝对血脑屏障模型进行染毒,比较染毒前后血脑屏障模型对芦丁通透性变化.以500μmoL/L纳米氧化铝对血脑屏障模型进行染毒,分别比较0、2、4、6和8h不同染毒时间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 芦丁吸光值检测显示:与0μmoL/L纳米氧化铝组相比,125μ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和500 μmol/L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明显增加(P<0.05).与0h组相比,2、4、6和8h组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铝可以损伤血脑屏障,引起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 纳米氧化铜对豚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观察

    作者:赵康峰;候智全;张丽霞;戴洪兴;张少平;张明;李毅民;白雪涛

    目的 观察40和200 nm 2种粒径纳米氧化铜颗粒(CuONPs)对豚鼠血脑屏障通透性造成的影响.方法 制备粒径为40和200 nm的近球型CuONPs用于测试.以0.5% HPMC作为分散剂配制CuONPs染毒分散悬液.选取250~ 300 9的豚鼠用于试验.试验设40和200 nm CuONPs组、CuSO4组、0.5% HPMC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动物.以一次性舌下静脉注射方式染毒.CuONPs组、CuSO4组、HPMC组和生理盐水组染毒剂量分别按照1.5、65、4和4 ml/kg· bw进行.分别于染毒后24和48 h从每组取5只动物,先经舌下静脉给动物注射2%伊文氏蓝(EB)生理盐水溶液(4 ml/kg),1h后实施心脏灌注,切取大脑顶叶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组织,以脑组织中EB渗入量(以吸光度A值计)表示动物血脑屏障的开放程度.结果 40 nm CuONP作用24和48 h时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组织A值明显高于相应200 nmCuONP组和生理盐水组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粒径CuONPs组作用48 h的A值较各自作用24 h的A值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00 nm CuONPs组48 h皮质A值(0.383 ±0.017 A/mg)与生理盐水组A值(0.103±0.021 A/mg)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uSO4组24和48 h皮质下结构A值分别为0.087±0.026和0.071±0.031 A/mg高于对应生理盐水组,分别为0.041±0.013和0.069±0.022 A/mg外,其余各组的A值与生理盐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nm CuONP具有显著的致豚鼠血脑屏障开放效应,且这种效应在作用24 ~ 48 h具有增强特点.

  • 3种化学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体内、外实验对比研究

    作者:赵康峰;孔建;张少平;张丽霞;阳晓燕;张宏伟;白雪涛

    目的 观察分析乙酸铅、硫酸铝和甲醛3种化学物对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作用影响.方法 利用血脑屏障模型(blood-brain barrier model,BBBM)进行3种化学物通透性试验,计算通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e)用以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情况;伊文氏蓝比色法测定3种化学物对Wistar试验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影响.对体内、外测试结果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求得乙酸铅、硫酸铝和甲醛3种化学物Pe值分别为(2.38±0.54) ×10-3、(2.07±0.33)×10-3和(1.11 ±0.28) ×10-3 cm/min,其中乙酸铅和硫酸铝组Pe值与对照组[(1.06±0.17)×10-3 cm/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乙酸铅、硫酸铝和甲醛对试验大鼠大脑皮质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增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酸铅和硫酸铝两种化学物体内外均能对血脑屏障通透性产生显著影响.甲醛在体内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产生显著影响.甲醛在体外对血脑屏障通透性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证实.

  • 大鼠原位脑灌流实验技术方法的建立

    作者:曲恒燕;关勇彪;袁本利

    原位脑灌流技术是研究物质跨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转运的一种快速、敏感、定量和可控的方法.它通过直接向通往脑部的颈动脉灌流可以取代体循环血液的灌流液,待研究物质以已知质量浓度混入灌流液中随其流动在一定时间内运送到脑部,到达预设时间,结束灌流,测定待研究物质的入脑量;由所测结果分析物质的入脑吸收动力学特征[1].该操作比离体灌流法简单,且具有活体的真实性,灌流液中待研究物质质量浓度可控,便于研究物质跨BBB转运的动力学特征,并可阐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毒与BBB功能的关系,促进新药研究与开发.尤其在研究物质跨BBB转运及机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我们建立了大鼠原位脑灌流技术.

  •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认知行为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马宁;刘珊;高芃;曹佩;徐海滨

    目的 初步研究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小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并影响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方法 将60只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的DiBP剂量组(第Ⅰ组50mg/kg BW,第Ⅱ组250mg/kg BW,第Ⅲ组500mg/kg BW,第Ⅳ组1000mg/kg BW).其中,对照组给予玉米油溶剂灌胃,而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玉米油溶液灌胃,连续进行8周.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避暗箱行为学测试,测定脑组织中DiBP含量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第Ⅳ组小鼠的被动回避能力显著性降低(P<0.05);第Ⅲ组和第Ⅳ组小鼠脑组织可检测出不同含量的DiBP,平均浓度分别为(1.27±0.56)和(1.96±0.42) μg/g;随着DiBP染毒剂量增高神经细胞凋亡率有升高的趋势,第Ⅳ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DiBP剂量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高剂量DiBP可损伤实验小鼠被动回避学习记忆能力,并可穿透血脑屏障,增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线粒体损伤是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规律改变的原因之一.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廉;张成;姜壮;王尧;许高权;于建博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8例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植物生存状态3例,4例死亡;实验组13例良好,7例中残,3例重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例,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还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手机辐射与健康

    作者:王焱;曹兆进

    随着手机通信业的发展,手机辐射与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关于手机产生的电磁场对肿瘤、学习记忆、主观症状、血脑屏障的影响情况,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手机辐射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

  • 纳洛酮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作者:付丽娜

    在急诊救护中纳洛酮是一种使用便捷、且功能强大的药物.纳洛酮注射液是新的作用较强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其脂溶性很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能解除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无任何副作用.

  • 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牟君;Hou Kang;谢鹏

    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以血脑屏障紊乱、颅内压升高和脑水肿为特征,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严重的类型.未经治疗死亡率达100%,治疗后死亡率约为10%,生存者中约80%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 钇早期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生长发育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作者:李炳辉;张丽英;陈晨;李宁;张文众;贾旭东;李志华

    目的 探讨钇早期暴露对大鼠海马组织生长发育的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 基于神经发育毒性模型,将试验分为4组:对照、低、中和高剂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2、8和32 mg/kg BW(以饲料中钇计),子鼠从GD0(受孕成功之日)持续暴露至PND70(出生后第70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子鼠(雌雄各半)的海马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神经特殊染色以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凋亡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结果 32 mg/kg BW组海马组织胶质细胞凋亡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尼氏体、神经纤维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32 mg/kg BW组血脑屏障完整性受到破坏,线粒体脊肿胀、内有致密颗粒物沉积.结论 GD0~PND70钇暴露,高剂量组(32 mg/kgBW)海马组织胶质细胞凋亡增加,血脑屏障完整性受到破坏,线粒体受到氧化损伤.

  • WONOEP评价:癫痫的分子和细胞生物标记物

    作者:Lauren E Walker;Damir Janigro;Uwe Heinemann;江欣玥

    外周生物标志物具有许多潜在用途,可用于癫痫的治疗、预测、预后和药物安全监视作用.目前为止,虽然多个候选标记物在研究中,但还没有单一的外周生物标记物已经证明有效.文章中讨论的重点领域,包括炎症、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氧化还原改变、代谢、激素和生长因子.

  • 超短波理疗的几个误区

    作者:刘梅玲

    超短波疗法是指应用波长10~1m的超高频交流电作用人体,以达治疗目的方法,现在临床上大量运用超短波理疗机治疗和缓解各个系统的疾病,如:运用在神经系统适当剂量超短波作用于腰骶神经节及病灶区以治疗下肢神经血管疾病,有降低交感神经紧张度,减轻血管痉挛,建立侧支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功能的作用.运用在心血管系统超短波作用颈动脉窦或颈部交感神经节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作用头部或脊髓区能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强某些药物的免疫物质进入脑和脊髓组织,可提高对脑炎和脊髓炎等的治疗效果.

  • 红景天苷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范崇桂;邢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核因子-κB(NF-κB)的关系及红景天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的表达,伊文思蓝法测BBB的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给药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小时开始升高,3天高,给药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两组的NF-κB也于6小时开始升高,3天达到高峰,给药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BBB通透性与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638,P<0.01),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脑出血后产生的NF-κB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的启动,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红景天苷可改善此过程.

  • 金属基质蛋白酶-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多态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易感性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江毅卿;周灵芳;王莹;刘素芝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易感性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关系.方法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了18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和202例健康者的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的基因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脑脊液白蛋白指数(CALB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35C/T位点基因型频率(CC、CT、TT)在病例组中分别为63.44%、31.72%、4.84%,在对照组分别为49.01%、42.57%、8.42%;病例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为79.30%、T等位基因频率为20.70%,对照组则为70.30%、29.7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ALB指数在CC组(19.019±6.932),CT+ TT组(15.835±6.0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病毒性脑膜炎的易感性有关,其中C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而T基因可能是保护基因.且该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BBB的通透性来影响病毒性脑膜炎的易感性.

  • 铝对未成年大鼠血脑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作者:刘新;刘丽波;刘云会;薛一雪

    目的 观察并探讨铝对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健康40 d龄SD大鼠80只,按体重随机分到空白生理盐水组、低铝组(Al3+2.5 mg/kg)、中铝组(Al3+ 5 mg/kg)、高铝组(A13+ 10 mg/kg)中,每组20只,腹腔注射无菌A1C13溶液,造成铝中毒,用Morris水迷宫来检测染毒前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股静脉注入2%伊文思蓝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和细胞器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中铝组和高铝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构成血脑屏障重要部分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出现细胞器细胞核的变化,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减少.但各组大鼠水迷宫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时期铝接触并不能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但是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及其通透性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2170 条记录 1/109 页 « 12345678...10810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