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狭缝全景成像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作者:钟华成;欧阳林

    目的 采用狭缝连续拍摄自动拼接软件对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全下肢X线影像进行拼接,对其在临床应用价值方面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抽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6年5月间利用"狭缝连续拍摄自动软件拼接技术"所得的下肢全长150例全景拼接图像,组织主管技师及高年资专家对全景拼接图像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分析狭缝全景成像技术特点以及运用于骨科关节行置换术中的应用优势.结果 150例全景拼接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效果,而且其连续性和完整性都较理想,所有图像质量综合评估为合格,有效地满足临床骨科行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诊疗的需求.结论 狭缝全景成像技术的研发并应用在给病人作影像检查操作、病人配合以及骨科临床手术所需影像数据的测量方面.该技术与骨科临床在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方案和术后的评估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 双下肢及全脊柱成像技术的应用

    作者:侯伯男

    目的:探讨数字化全脊柱及双下肢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介绍该技术成像的过程,并与一般成像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拼接的图像能够清晰的现实骨关节结构,从而达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要求.结论:双下肢及全脊柱成像技术能够清晰的现实骨关节结构,能够很好的反映骨骼的真实比例与长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 图像拼接软件在数字化摄影中的应用

    作者:范志刚;许波;潘森鑫;徐周继

    脊柱畸形矫治和下肢人工关节置换需摄立位脊柱全长和下肢全长X线片.之前有三种解决方法:①常规胶片摄影法:由于常规胶片长为43 cm,只能采用分段摄片然后拼接,很难保证影像与实体一致~([1]);②特制长胶片一次曝光法:对设备要求高、操作复杂、影像密度不均匀、清晰度较差;③CR系统专用的全脊柱成像设备,将三个装有IP的暗盒呈上下重叠排列置于专用脊柱摄影架上进行摄影,其缺点是连接处上下密度不均、清晰度差,有时可见暗盒边框白色伪影.我院采用数字化摄影和图像拼接软件,完成351例全脊柱和全下肢图像拼接,报告如下.

  • 炎症在糖尿病夏科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殷汉;杨兵全;孙子林

    夏科足又称为夏科神经关节病(Charcot neuroarthropathy),是一种累及足和踝部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炎症性病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关节半脱位或脱位,足中部塌陷呈“舟状”畸形为其特征性改变[1];1868年该病首次被报道后以Charcot命名,麻风、中毒(乙醇、药物)、脊椎和神经根病等合并神经损害的疾病均可致病。1936年Jordan首先发现糖尿病与其密切相关。目前糖尿病神经病变已成为夏科足常见的病因,夏科足亦被称为糖尿病夏科神经关节病(diabetic Charcot neuroarthropathy)。因其发病率不高,且早期仅表现为局部红肿,临床极易误诊漏诊,因此加强对夏科足的认识,对于减少溃疡发生及保全下肢有着重要意义。

  • 浅析大平板数字化X线多功能透视摄影系统在全身拼接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武永信;张玉强

    全脊柱、下肢摄影是诊断侧弯和畸形的重要检查方法,其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诊断和治疗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或直接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加入了全脊柱、全下肢图像拼接功能,但拼接图像都能看出拼接痕迹,并且因为投照入射点的不同,拼接处图像变形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而岛津公司开发的大平板数字化X线多功能透视摄影系统(Sonialvision SafireⅡ)可实现一般数字胃肠机所没有的断层融合(tomos)以及全身拼接成像(slotscan)等全新的应用[1]。我院于2010年购进,结合这2年多的实践,对全脊柱摄影和全下肢摄影的应用比较多,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负重位全下肢成像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民益;蒋青;胡毓亮;刘广月;吴琮琏

    负重骨骼的矫形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下肢全髋、全膝、全踝3种关节的人工置换术,摄负重立位(即生理功能状态位)的全下肢X线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全下肢的影像应包括髋部到踝关节全长,常规的35 cm×43 cm胶片不能满足摄片要求.笔者自行设计了负重全下肢体位固定装置,用加宽的脊柱片[1](35 cm×61 cm)和胸片(35 cm×43 cm)组合成长胶片,分次摄影、重组后可获得负重全下肢的X线影像.现将本院在2001年4~8月所摄负重全下肢片58例次,以及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X线扫描成像各2例次的临床资料和摄影经验介绍如下.

  • 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胫骨高位截骨的治疗

    作者:迟猛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OA)近、远期疗效,确定远期良好疗效的佳下肢力线及术后各不同阶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临床X线检查的综合评估,测量全下肢立位力线,确定矫正截骨角度,采用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矫正下肢力线,术后1年、2年、5~9年按同一评估标准进行追踪观察.资料应用X2检验分析.结果 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术后1年组优良率98.28%,2年组优良率96.08%,5~9年组优良率78.12%,手术佳下肢力线为182°~185°.结论 全下肢立位力线测量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胫骨高位楔形截骨术矫正下肢力线治疗合并内翻畸形的膝关节OA,矫正角度易于掌握,截骨部位愈合好,近、远期疗效高,是单侧股一胫关节病变为主的膝关节OA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 拼接软件在负重位全下肢及全脊柱中的应用

    作者:王鑫;张博;常冬梅;龚建平;赵春阳;田岚

    目的:探讨拼接软件在负重位全下肢及全脊柱摄影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日本岛津公司的D-Vison Plus设备系统和具有拼接功能的后处理工作站(E-PACS 2000),60例患者在负重立位下分次进行全下肢正位(双侧髋关节至踝关节,30例)和全脊柱(C3至S1,30例)摄影,然后进行图像拼接和影像质量对比评价.结果:60例全下肢和全脊柱影像全部成功拼接,拼接前后甲片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51>0.05).拼接后的影像诸骨结构、下肢力线以及脊柱侧弯的cobb角测量点均能清晰显示,密度也基本一致.结论:应用拼接软件对负重位下分段拍摄及全下肢和全脊柱影像进行后处理,使全下肢和全脊柱能同时在一张照片上完整无缝地呈现,更有利于外科医生对脊柱和下肢的整体观察与计算测量,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的判断.

  • 数字化X线摄影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中的优势

    作者:施丽丽;钱玉;田传帅;于卉;胡毓亮

    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检查对负重骨骼矫形、人工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及新骨植入术等治疗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1]。故拍摄一张好的全下肢X线片非常重要。2012年,我院引进一台 G E公司生产的D8000 DR X线机及后处理工作站,它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拥有图像拼接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笔者回顾性分析本数字化 X 线摄影(DR)机与之前岛津计算机X线摄影(CR)[2]机所摄全下肢拼接图像的质量、拍摄速度、拼接效果等,探讨研究DR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中的优势。

  • 全下肢磁共振血管造影

    作者:汪群;徐文坚;鞠志国

    随着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发展,显示血管图像的非创性检查方法已越来越多,如2D、3DTOF法PC法,目前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大多采用时间飞跃法(TOF),虽然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如采集时间、预饱和静脉血流信号困难、伪影和假象等,其空间分辨率及图像信噪比也不尽人意.

  • 数字化立位全脊柱与全下肢成像技术的初步研究

    作者:冷晓明;黄勇;曾道辉;黄祖武

    目的:探讨数字化立位全脊柱和全下肢成像技术.方法:在数字化X线成像设备上,检查28例全脊柱和18例全下肢患者,共得到68幅全脊柱和全下肢图像,评价图像的效果.结果:按照合格图像标准衡量图像,62幅图像一次成像合格.结论:在图像工作站实现全脊柱和全下肢成像技术,对普及全脊柱和下肢检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外固定架治疗成骨不全性下肢骨折患儿的护理

    作者:王新玲;武忠炎;王瑞玲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又称脆骨症.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症,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骨折、蓝色巩膜和听力障碍为其三大特点[1].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先天性成骨不全症和迟发性成骨不全症[2],此病大的特点是下肢骨皮质薄脆[3],可出现反复骨折,尤其是负重的下肢骨,打喷嚏或下蹲即可发生骨折,对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骨科2000-2007年共收治5例迟发性成骨不全下肢病理性骨折的患儿,采用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自动移床扫描技术在全下肢MRI中的应用优势

    作者:田传帅;张玉林;胡安宁;辛小燕;张冰;朱斌

    目的 探讨自动移床扫描技术在全下肢弥漫性病变MRI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体部正交线圈,X L-16-Torso线圈,自动移床扫描技术,Compose成像拼接软件,对6例弥漫性病变患者进行从骨盆至脚踝的全下肢成像.分析研究所得图像,成像技术等.结果 得到的全下肢冠状位、矢状位拼接图像清晰、细腻,四段图像拼接良好,无明显拼接痕迹,能够完整显示弥漫性下肢病变范围及其与周边组织的关系.6例病例中,有线粒体脑肌病3例,多发性肌炎1例,左下肢弥漫性血管瘤1例,肌肉脂肪变1例.结论 利用自动移床扫描技术、Compose成像拼接软件进行全下肢MRI,能够准确定位,一次全面的扫描全部病变,对下肢弥漫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DR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中的优势

    作者:张颖;田传帅;胡安宁;秦民益;朱斌

    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检查对负重骨骼矫形、人工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及新骨植入术等治疗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1]。故拍摄一张好的全下肢X线平片非常重要。2011年,本院引进一台GE公司生产的D8000 DR X线机及后处理工作站,它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拥有图像拼接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作者回顾性分析本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化X线摄影)机与之前岛津CR(Computed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摄影)[2]机所摄全下肢拼接图像的质量、拍摄速度、拼接效果等,探讨DR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摄影中的优势。报道如下。

  • 数字化拼接在全脊柱或全下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亮;胡茂能;曾敏;王立飞;余梁;含笑;杜丹

    目的:探讨数字化拼接在全脊柱、全下肢X线摄片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摄影技术(DR)将分次取得的多幅脊柱或下肢的图像,通过软件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全景图像与一般成像技术进行对比,并对图像进行质量控制便于临床观察、测量.结果:全脊柱或全下肢80例拼接均成功,拼接图像能达到临床诊断和治疗要求.结论:数字化拼接在全脊柱、全下肢的成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图像拼接技术在全脊柱、全下肢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岩;芦春花

    目的:探讨图像拼接技术在全脊柱、全下肢影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在DRF下行脊柱及下肢全长、下肢静脉造影分段摄片检查,并行全长图像拼接技术所得的病例图像资料,进行拼接前后比较。结果43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39:1(男25例,女18例);年龄分布方面男性,女性均以45-54岁年龄段人数居多,分别为(47.35±9.68)岁,(48.07±9.33)岁,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3,P=0.120);患者中大隐静脉曲张23例,大隐静脉合并小隐静脉曲张3例,股静脉血栓4例,胭静脉血栓3例,胫前静脉血栓7例,胫后静脉血栓3例;完成图像拼接技术后,图像质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0,P=0.006)。结论图像拼接技术可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供参考依据,给予更多有价值信息。

  • 全下肢负重立位DR成像技术的探讨

    作者:李传东;成成;马青;王武

    近年来,直接数字化成像设备(direct radiography,DR)以其较大的曝光宽容度,能进行多种后处理、而且无须胶片,存储、传输方便,并大大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各家大医院放射科主要的影像设备.例如骨科开展的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置换就需要拍摄全下肢负重立位即生理功能状态位的X线片,因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片比传统卧位摄影更能反应膝关节间隙的狭窄情况等原因而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1],国外,临床医生同样倾向于采用负重立位全下肢X线片来测量下肢力线[2,3].

  • 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实现负重位全脊柱全下肢成像的方法研究

    作者:赵延强;吴南洲;肖越勇;贾永禄;王春波

    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实现负重位全脊柱全下肢成像的方法,现报道如.

  • 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作者:黄浠

    目的:研究分析对骨科疾病患者采用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93例,均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并同时采用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进行临床检查诊断,总结检查结果,并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检查诊断准确性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柱检查54例,强制性脊柱炎13(24.07%)、骨质增生16(29.63%)、脊柱侧弯19(35.19%)、脊柱侧弯矫形术后6(11.11%);全下肢检查37例,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14(37.84%)、股骨颈骨折10(27.03%)、股骨头发育不良5(13.51%)、髋关节置换术后4(10.81%)、先天性股骨头缺失3(8.11%)、膝关节骨关节炎1(2.70%).结论:采用DR全脊柱、全下肢全景成像技术进行临床检查,具有十分优异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全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治疗及评价

    作者:汤雪明;王秋根;张秋林

    目的报道全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薄全厚皮回植方法治疗全下肢皮肤脱套伤 4例.结果术后皮肤成活率 96%以上,外形、感觉恢复均满意.结论应用薄型全厚皮方法将脱套皮肤回植,为全下肢皮肤脱套伤或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提供一个良好手术方式.

    关键词: 全下肢 皮肤脱套伤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