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T MRI基础与临床第十讲磁共振血管成像

    作者:刘怀军

    55 2D时间飞跃法MRA2D时间飞跃(2D TOF)技术已经应用多年,用于获得颈动脉的血流影像.基本脉冲序列是一个二维扰相的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其中轴向层面以连续方式获取.在连续采集时,完全得到一个单独的层面之后再开始采集下一个.使用了一个相当短的重复时间(TR)和一个相对较高的偏转角,导致背景(固定的)组织没有足够时间恢复纵向磁化(T1弛豫)而信号降低,也就是说背景组织被"饱和"了.另一方面,移动(流动)到层面内血液中的质子有充足的纵向磁化.终结果是流入层面的血液具有高强度的信号.高强度的信号源于不饱和的血液质子的流入,这被称为"流动引起的增强",是TOF获取影像的基本原理.为了消除颈静脉的信号,在轴向层面之前使用了另一个RF脉冲.

  • 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及应用

    作者:汤漪凡;王辉

    磁共振血管成像由于无损伤性已经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性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血管成像技术的原理、成像方法及应用.

  • 三维K-空间Kz轴数据不对称填充技术在3D-TOF脑动脉MRA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定西;于群;熊茵;梁明;刘芳;孔祥泉;徐海波;石浩军;董道玉

    目的探讨3D K-空间Kz轴数据不对称填充方法在3D TOF脑动脉MRA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行Kz轴K-空间数据不对称填充的3D TOF脑动脉MRA(Turbo MRA)及Kz轴K-空间数据对称填充的3D TOF脑动脉MRA(常规MRA),在3D源图像和MIP图像上比较二种方法的影像质量、成像时间及显示血管的能力.结果 Kz轴不对称K-空间填充3D TOF脑动脉MRA与Kz轴对称K-空间填充3D TOF脑动脉MRA相比,影像质量指标(S/N、C/N、Rz)、采集时间TA、血管显示能力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z轴K-空间不对称填充3D TOF脑动脉MRA与常规3D TOF脑动脉MRA相比成像质量更佳,显示血管更多,节约采集时间44%.

  • 磁共振多模式快速成像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八例

    作者:青科;赵振国;李跃华;隋海晶;沈武钢;赵晓晖;王连文;谢秀海;龚怡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进入绿色通道并行磁共振快速成像检查,均采用GE 1.5 T双梯度磁共振在5 min内完成多个序列的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T.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液体反转恢复成像(FLAIR)及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如加做灌注加权成像(PWI)约在7 rain内完成.男2l例,女15例,年龄52-75岁,平均67岁.

  • 动脉粥样硬化管壁的多对比高分辨率MRI研究进展

    作者:彭雯佳;陆建平

    多对比高分辨率MR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性和分辨率高等优势,与传统血管检查技术(DSA、CTA、MRA等)仅能提供管腔狭窄程度信息不同, hrMRI以动脉血管壁为成像目标,可直接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形态和组成成分。按照MRI技术,管壁成像可分为亮血和黑血序列。亮血序列以时间飞跃法为主,是一种利用流入增强效应成像的梯度回波序列,但亮血序列由于管腔内血液信号过高,软组织对比层次不足,对显示近管腔侧的管壁结构不利(如斑块纤维帽);黑血序列抑制了管腔内流动血液信号,以黑血序列为基础的多对比序列(如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是目前管壁成像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场MRI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序列层出不穷,尤其是血液抑制的方法不断完善。如何在快速、有效地抑制血流信号的同时提高图像分辨率是当前hrMRI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对动脉粥样硬化管壁hrMRI中各种血液抑制方法的应用现状、进展及其他管壁成像新技术进行综述。

  • 磁共振在神经系统病变中应用进展问题解答

    作者:金延方;岳云龙

    问题1: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不需造影剂就能显示血管影像,是如何实现的?答:MRA根据是否应用对比剂可以分为不需对比的时间飞跃法(time of flight,TOF)及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和需要对比剂的增强血管成像(CE-MRA).在神经系统常用的是TOF法.

  • TOF-MRA与3D CE-MRA在脑卒中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张军;陈新;毕俊;卢光明;郑玲

    目的:探讨TOF-MRA与3D CE-MRA成像技术的异同点以及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某院临床诊断为脑卒中的115名患者行磁共振常规检查、TOF-MRA及CE-MRA检查,采用血管原始图像、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15例患者均行TOF-MRA检查、CE-MRA检查,其中5例病例由于严重伪影无法进行图像质量的评价;在正常血管显示方面2种成像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2种方法综合评价优于单一成像方法的应用(P<0.05),与TOF-MRA相比,CE-MRA与综合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1例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9例患者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在显示血管闭塞及侧支血管方面,CE-MRA方法比TOF-MRA成像方法具有明显优势;与TOF-MRA相比,CE-MRA成像方法还可以显示颅外段的动脉血管.结论:TOF-MRA与3D CE-MRA 2种成像方法各有优势,在脑卒中患者的血管显示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2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血管病变的显示.

  • 全下肢磁共振血管造影

    作者:汪群;徐文坚;鞠志国

    随着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发展,显示血管图像的非创性检查方法已越来越多,如2D、3DTOF法PC法,目前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大多采用时间飞跃法(TOF),虽然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如采集时间、预饱和静脉血流信号困难、伪影和假象等,其空间分辨率及图像信噪比也不尽人意.

  •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孙宝海;杨萍珠;杨力辉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A DCE-MRA)是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由静脉注入血管,使血流的T1时间较周围组织的T1时间明显缩短,再利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迅速采集血管影像的技术.成像数据经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将靶血管清晰地显示出来,由于其成像时间短、成像原理与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及相位对比法MRA(PC-MRA)有所不同,避免了因血管扭曲、湍流和慢血流所致的信号丢失,更准确地反映血管及其病变,极大地提高了图像效果和诊断准确率.

  • TOF MRA结合3D-ASL在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卜顺林;白卓杰;张雨涵;曾德材;寇君伟;王国兰

    目的 探讨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 MRA)结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灌注信息综合评价脑动脉狭窄及闭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本院42例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TOF MRA的血管形态,测量相对脑血流量(rCBF),对比TOF MRA与3D-ASL的诊断结果.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TOF MRA与3D-ASL诊断一致率为100%;脑动脉狭窄及闭塞伴3D-ASL灌注异常者39例(93%),不伴3D-ASL灌注异常者3例(7%).结论3D-ASL可定量分析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信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两者诊断准确率较一致,而对部分TOF MRA上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由于侧支循环代偿,可不伴有大面积脑梗死,不伴3D-ASL灌注异常,两者结合可更准确的评估脑血管疾病,对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 低场强2D-TOF法MRA在椎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纪芳;朱玉春;周伟;王建良;高迁;单秀红;沈海林

    目的 探讨低场强2D-TOF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4例眩晕患者的低场强2D-TOF法MR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4例中,椎动脉异常60例,表现为管腔狭小18例,管腔闭塞7例,局限性狭窄17例,椎动脉迂曲、折角18例;60例患者临床旋颈试验均为阳性.椎动脉正常94例,其中旋颈试验阳性5例.结论 低场强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3D-TOF-MRI诊断血管原性三叉神经痛:手术对照分析

    作者:沈献军;叶叔文;陈淑艳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周围血管MR表现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并与手术结果 进行对照,以评价MRI在显示血管性三叉神经痛致病原因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97例本院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成像(3D-TOF-MRI)资料.结果 97例手术,结果 三叉神经被血管压迫推移14例,明显接触14例,可疑接触58例,无明确接触11例.3D-TOF-MRI显示三叉神经被血管压迫推移的13例,明显接触13例,可疑接触61例,无接触10例.结论 3D-TOF-MRI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和手术结果 符合率高,是目前检测偏侧三叉神经痛病因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查找三叉神经痛致病原因的手段.

  • 3.0T MR多技术联合应用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军;狄玉进;张岩峰;白敏;布春青

    目的:分析3.0T MR 3D TOF MRA、高分辨CE MRA、双反转恢复颈动脉血管壁黑血成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查中的技术特点,探讨其联合应用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所用技术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向患者认真介绍后由患者签字同意.选择2009年5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行头颈部TOF MRA检查患者95例,其中43例并行头颈部CE MRA检查,另52例并行颈动脉分叉部双反转恢复T2WI血管壁黑血成像.统计同时行TOF MRA和CE MRA患者组中两种技术完成的图像中脑血管、颈内动脉虹吸段、颈动脉分叉部、椎动脉起始部等多个部位动脉血管狭窄数量,对两种技术诊断结果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统计同时行TOF MRA和DIR颈动脉分叉部血管壁黑血成像患者组中狭窄血管数量,对两者行χ2检验判断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行头颈部TOF MRA和CE MRA患者组,各部位诊断结果Kappa值分别为:大脑前动脉A1段0.710,大脑中动脉M1段0.823,大脑后动脉P2段0.672,颈内动脉虹吸段0.729,颈动脉分叉部0.634,椎动脉起始部0.707.行头颈部TOF MRA和颈动脉分叉部DIR T2WI黑血血管壁成像患者组,两者诊断结果χ2=1.11,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D TOF MRA和CE MRA技术均可明确诊断绝大部分头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但也有各自的不足,颈动脉血管壁黑血成像可明确诊断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对头颈部MRA成像的有效补充,三者的合理应用及结合可以从多方面来诊断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弥补相互间的不足.

  • 正常颅内压状态下人脑桥静脉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葛明旭;孔大伟;彭波;孙平;王洪杰;滕宏涛;司志超;庞琦

    目的 在体观察磁共振图像上脑桥静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生理状态下该段血管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评价脑内中小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对5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的脑桥静脉扫描成像,以大强度投影法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Syngo fastview影像处理系统对人脑桥静脉影像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得出直径的95%可信区间,建立该段血管生理情况下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 性与女性的桥静脉直径分别为(3.58±0.39)、(3.29±0.37)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8±0.39)、(3.22±0.26)mm.额叶桥静脉直径小,其余各叶桥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桥静脉直径大于女性.结论 脑桥静脉可通过2D-TOF血管扫描成像获得很好的显示,此段静脉在影像学上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如血管排列方式、血管走行、脑桥静脉壶腹的形成、汇入静脉窦前段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等.可把计算所得的95%可信区间认为是脑桥静脉直径的正常值范围,建立脑静脉系统的后通路-脑桥静脉的直径正常值范围.人,脑桥静脉;磁共振成像;时间飞跃法;大强度投影

  • MRV对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附24例报告)

    作者:吕永革;赵志清;专庆春;罗帝林;杨茂洪;黄飚

    目的 评价磁共振静脉系统血管成像技术(MRV)对脑膜瘤患者显示静脉窦侵犯的准确性,探讨MRV对脑膜瘤患者临床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24例经CT或者MR检查诊断为脑膜瘤的患者行脑MBV.成像技术包括二维相位对比、三维相位对比、二维时间飞跃法及三维时间飞跃法,扫描后采用大强度投影后处理成像,部分静脉区域根据需要加做多平面重建成像,后观察静脉窦的显示情况及其与脑膜瘤的关系,并与手术所见结果对比.结果 24例患者主要的静脉窦基本上显示清晰:①MRV显示13例静脉窦不同程度受压,手术证实13例静脉窦均受压,并与肿瘤粘连,两者符合率为100%;②MRV提示3例静脉窦与肿瘤关系密切,手术证实3例静脉窦均未见侵犯;③MRV显示静脉窦与肿瘤无关系8例,手术证实7例两者无关系,两者符合率为87.5%,另1例静脉窦部分与脑膜瘤有粘连.结论 MRV作为一种经济的、无创的、无需对比剂的影像检查技术,能较好地显示全脑静脉系统及脑膜瘤患者静脉窦受侵情况,对临床术前评估方案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术前常规采用.

  • 对比增强磁共振脑血流灌注成像

    作者:王建利;谢敬霞

    如何获取脑组织微循环的信息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现代常规的磁共振扫描技术(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成像)可以显示大多数软组织的解剖结构;相位对比法和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显示直径1mm以上的血管结构.然而,常规的磁共振成像无法提供组织微循环的信息.

  • 颈部动脉3D TOF-MRA与心电门控颈部斑块扫描的成像技术探讨

    作者:周全红;康枫;齐旭红;康群凤;于洋;陈世光;邵秋霖;刘炎;温智勇

    目的 分析3.0T MR 3D TOF-M R A、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t se_9_db_t1 _fs成像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查中的特点,探讨联合应用在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6月在我院行3.0TMR 3D TOF-MRA、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tse_9_db_t1_fs成像的患者30例并对检查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在30例3D TOF-MRA检查中,A级2 5例,占83%;B级3例,占10%;C级2例,占7%.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中A级20例,占67%,B级6例,占20%;C级4例,占13%.结论 3D TOF-MRA技术可明确诊断绝大部分颈部动脉血管狭窄病变,但也存在的不足,心电门控颈部斑块序列tse_9_db_t1_fs成像可明确诊断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对颈部3D TOF-MRA成像的有效补充,二者的合理应用及结合可以从多方面来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弥补相互间的不足.其在颈部血管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无创伤性的、安全的、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承锦;罗曙光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一种较新的血管成像技术,由于它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快捷、价格便宜的优点以及技术的不断革新,近几年被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3D-TOF MRA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钤玮

    目的:探究脑动脉粥样硬化筛查中采用时间飞跃法(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间临床似诊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时间飞跃法(3 D-TOF) MRA检查,扫描完成后分别采用多平面的重建(MPVR)、容积重建(VR)、大强度投影(MIP)以及表面重建(SSD)等方法进行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经3D-TOF法MRA检查,129例患者中脑动脉血管显示结构较为清晰,采用以MPVR、VR以及MIP等重建方式观察,发现其中53例患者出现血管狭窄及闭塞.结论:在检查脑动脉粥样硬化时,TOF-MRA简便、无创,联合三维处理技术可作为筛查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

  • 血管压迫性偏侧面肌痉挛的MRI诊断

    作者:闫锐;王宏;郭佑民;宁文德;杨军乐;董季平

    目的 探讨MRI对血管压迫性偏侧面肌痉挛(HFS)的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MRI加3D-TOF-MRA脑干薄层扫描18例HFS患者,分析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患者症状侧神经根部受压迫18例,均为血管压迫.(2)统计学处理,HFS患者临床症状出现与面神经根部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有显著相关性(P<0.001).神经根部有血管压迫或接触出现HFS临床症状是神经远端有血管压迫、接触或无的4.5倍.(3)本组HFS病例术中见压迫血管共29根,分别为小脑下前动脉14根(48.27%).小脑下后动脉10根(34.48%),椎动脉3根(10.35%),基底动脉1根(3.45%),小脑上动脉1根(3.45%).(4)单根动脉压迫10例(55.56%),多根动脉压迫8例(44.44%).(5)血管压迫的形式可为接触14根(48.28%)或绊状包绕15根(51.72%).结论 MRI加3D-TOF-MRA对诊断HFS血管压迫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