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不同途径行CAG及PCI的对比剂用量和手术时间的对比分析

    作者:白启才;崔丽萍;孙金勇;李珍珍;董学庆;郭凯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所用的对比剂用量和手术时间.方法 同期525例行CAG和PCI治疗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325例,经桡动脉途径200例,分为3组:仅行CAG组(A组)、简单单支病变PCI组(B组)和二支、三支、复杂或慢性闭塞病变PCI组(C组),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各组所用对比剂用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经股动脉途径A、B、C组患者所用对比剂用量与经桡动脉途径各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85.1±41.5 ml vs 86.6±36.6 ml,P=0.822;175.8±57.5 ml vs 160.0±48.5 ml,P=0.764;228.2±70.5 ml vs 222.8±55.9 ml,P=0.816),经桡动脉途径A、B、C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经股动脉途径各组(21.5±17.6 min vs 10.5±8.6 min.P=0.000;41.5±34.4 min vs 29.0±16.8 min,P=0.000;64.4±18.1 min vs 46.7±15.5 min,P=0.007).结论 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时所用对比剂用量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手术时间长于经股动脉途径.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的应用研究

    作者:靳志涛;鞠鹏;杨慧娟;胡桃红;张丽娜;田雷;白玉蓉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的患者89例,观察手术成功率、造影结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共87例患者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检出78例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9例患者存在颅外段脑血管狭窄,5例患者存在颅内段脑血管狭窄,4例患者存在颅内段及颅外段脑血管狭窄,并检出颅内动脉瘤1例.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97.70%、93.10%和96.55%.术中及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除1例患者右桡动脉闭塞外,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良好.

  • 周围血管损伤56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韩锋;段红永;张云峰

    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周围血管损伤的患者56例,经积极诊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8例;年龄12~65岁.开放性损伤49例,闭合性损伤7例;伤后就诊时间0.5h至2周,平均7 h;单纯血管损伤42例,合并重要神经损伤8例,合并骨折6例;损伤血管分别为:颈外动脉5例,肱动脉5例,桡动脉3例,尺动脉3例,股动脉21例,下腔静脉1例,髂外静脉1例,股静脉7例,腘静脉2例,股动脉合并股静脉5例,腘动脉合并腘静脉3例(其中5例动静脉瘘).

  • 周围血管损伤56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韩锋;段红永;张云峰

    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周围血管损伤的患者56例,经积极诊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8例;年龄12~65岁.开放性损伤49例,闭合性损伤7例;伤后就诊时间0.5h至2周,平均7 h;单纯血管损伤42例,合并重要神经损伤8例,合并骨折6例;损伤血管分别为:颈外动脉5例,肱动脉5例,桡动脉3例,尺动脉3例,股动脉21例,下腔静脉1例,髂外静脉1例,股静脉7例,腘静脉2例,股动脉合并股静脉5例,腘动脉合并腘静脉3例(其中5例动静脉瘘).

  • 直接穿刺桡动脉建立血液净化血管通路140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春霞

    急性中毒、急性肾衰等患者病情急、发展快,需快速有效的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灌流或透析治疗,良好的血流量在急诊患者的抢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病人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彦芳

    介入性心脏病学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病诊治,传统做法是经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肢制动24 h,我科自2003年4月以来,开展经桡动脉穿刺,它可使病人更舒适、活动自如,避免了股动脉穿刺后卧床24 h的不适感,减少尿潴留、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小儿不同动脉采血部位的比较

    作者:候琰君;刘亚丽

    通过两种不同部位的动脉介绍和临床经验证明,选择出一个佳的和适合的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和患儿家属的心理紧张程度.结论小儿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易于固定,减少患儿痛苦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痛苦.

  • 挠动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作者:孙继萍

    将桡动脉穿刺行血气分析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常规组(50例),实验组患者穿刺侧手臂抬高10cm,手掌背曲呈反弓状,操作者左手食指尖触摸并固定桡动脉后穿刺.常规组患者穿刺侧手臂自然平放采用常规方法 穿刺;结果 穿刺成功率实验组显著提高.提示实验组手臂放置法可减少操作者触摸桡动脉范围,很好的固定挠动脉,充分暴露穿刺点,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 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介入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万玲

    目的 探讨并对比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介入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平分为桡动脉组(41例)与股动脉组(41例).两组患者分别采取经桡动脉介入术与经股动脉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股动脉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低于桡动脉组[(51.22±26.19)min vs.(79.17±23.24)min],住院时间长于桡动脉组[(5.41±1.22)dvs.(3.40±0.9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组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组(100.00% vs.90.24%),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组(36.59% vs.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环扎均未见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 相较于股动脉介入术,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且并发症率低,可作为理想的穿刺路径推广于临床.

  • 自制压迫止血棒小经验

    作者:李颖;韩靖;杨建昆

    我院进行人工肝治疗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一般以桡动脉和同侧肘正中静脉为首选,个别血管条件好的病人也会采用双侧肘正中静脉.由于这些病人都是肝功能衰竭,机体的凝血机能差,这就给治疗后的动静脉按压止血带来一定的难度.起初,我们采用人工手法按压,也就是在治疗后由医生负责局部按压,这样做通常按部位准确,虽然能较好的压迫止血,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本来经过按压后的动静脉穿刺部位已经不再出血.但这个时候病人在起床时不自觉用手撑住床,于是就可能会导致穿刺部位再次出血,而且往往这个时候再次按压会需要更长时间.病人活动起来也十分不方便,还有就是如果遇到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就会带来更大不便.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吴喜英

    目的: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收的经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以及支架植入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在手术结束之后,根据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发生原因实施护理干预方法.结果:在20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引发了并发症,发病率为12%,其中包括4例心律失常患者,8例穿刺部位疼痛患者,5例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7例前臂肿胀患者,总概率分别为29.17% 、33.33% 、20.83% 和16.67%.导致此类疾病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压力、迷走反射、 肝素使用、造影剂接触等.在所有患者中,有6例患者不满意,168例患者十分满意,26例患者较为满意,满意度为97%.结论:根据桡动脉进行冠状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并发症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HELLP综合征剖宫产麻醉一例

    作者:韩龙;于洋

    患者,女,年龄33周岁,妊娠39周;入院诊断为先兆子痫,Hellp综合症;术前血小板计数为15 X10E9/L.单活胎.术前经解痉、扩容、降压等治疗,入手术室时血压接近正常,入手术室后建立无创监测、吸氧、局麻下行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同时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血压.

  • 两种方法进行动脉采血的比较

    作者:李瑜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股动脉采取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分别从桡动脉、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60例,观察其成功率、失败率、按压时间、疼痛的程度.结果:经过两组对比发现,行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成功率高,按压时间短,患者疼痛感觉小.结论:经桡动脉采取动脉血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减少按压时间,发生血肿的几率小,患者容易接受.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对比

    作者:刘端甫;张秀娟;刘传垠;万凤福;王雪樵

    随着冠脉造影和介入技术的普及,新导管介入术已经成为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的常用方法;但术后常出现并发症,而且拔管后需要人工压迫和较长时间制动,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适[1].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后的血管并发症及分析.方法冠脉介入患者80例,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40例)与股动脉组(40例),观察两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关欢;何亚莉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 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王佳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支架植入术(IS)患者的辐射剂量对临床介入路径的参考价值.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行CAG与CAG+IS的228例患者依据穿刺路径差异进行辐射剂量对比.结果 CAG中股动脉组与桡动脉组的总剂量面积乘积(DAP)与累积剂量(CD)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IS中股动脉组与桡动脉组的DAP与CD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规范培训后能熟练掌握操作手术的前提下,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CAG和IS的辐射剂量差异不显著,临床可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 自黏性弹力绷带用于动脉置管固定及拔管后穿刺点止血

    作者:周淑芳

    ICU病人的病情都比较危重,大多数术后需入ICU监护的患者,麻醉科医生一般不拔除病人的动脉置管;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随时观察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患者,医生会给病人常规留置桡动脉及足背动脉置管,加大了护士的日常工作量和病人的安全隐患.我科将自黏性弹力绷带运用于动脉置管固定及拔管后穿刺点止血,取得较好的结果,介绍如下.

  • 谈谈冠心病的桡动脉介入治疗

    作者:刘惠亮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分析

    作者:白杨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针对性临床护理.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究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5例出观前臂疼痛,1例穿刺点远端肢体肿胀,经过临床护理后,为患者进行关节训练,患者肢体肿胀等症状明显消退.有1例行桡动脉穿刺以后搏动消失,经过1个月治疗后,患者恢复,死亡0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使患者得到安全治疗,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两种途径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作者:祝瑜

    目的:对比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脉穿刺途径不同,分为股动脉组与桡动脉组.结果: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与桡动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均较为理想,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

2232 条记录 1/112 页 « 12345678...11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