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袖损伤29例

    作者:王晓冰;王芳;刘利娟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关节病变,约占肩关节病的17%-41%[1].肩袖撕裂关节病(cuff teararthropathy)是指肩袖完全性撕裂后产生继发性的严重的肩袖关节病变[2].致残率极高,常误诊为肩周炎、颈椎病等,治疗困难,疗效差.

  • 冈上肌腱撕裂的磁共振诊断

    作者:许建荣;邓霞;李明华;何鸿渊;柴维敏;李磊

    目的探讨外伤性冈上肌腱撕裂的MRI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关节腔MR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开放性手术、关节镜检查或综合诊断终明确6例冈上肌腱完全撕裂、9例部分撕裂和3例无 撕裂.所有18个病例均行常规SE序列MRI检查,另追加FE序列成像11例、关节腔MR造影9例、 脂肪抑制序列成像5例.结果常规SE序列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准确率为50 %(9/18),部分病例追加关节腔MR造影后准确率提高至72.2%;FE序列和脂肪抑制序列可提 高检出病灶的敏感性.结论冈上肌腱MRI诊断尚需采用SE序列、FE序列、脂肪抑制、关节腔造影等多种MR成像方法.

  • MRI不同序列对肩袖损伤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张贵祥;胡运胜;赵京龙;周根泉;李玉洁;楼薇;陈海曦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在MRI不同序列上表现的病理基础,比较各种序列对肩袖损伤的检出效果.方法 24例患者,采用1.5 T MR机,肩关节线圈,常规斜矢状位T1WI,横轴位T2WI,斜冠状位PDFS, SPGR和STIR;层厚4 mm,层距0.1 mm.判断标准:依据肩袖的形态、信号,确定肿胀、断裂、萎缩.根据信号特征区分水肿、出血、纤维化、钙质沉积的病理基础.依据图像质量和显示的解剖细节确定不同序列的检出率,分为优、良、差三级.结果冈上肌腱损伤18例次,水肿4例次;冈下肌腱损伤5例次;肩胛下肌腱损伤4例次;小圆肌腱损伤2例次;肱二头长头肌腱损伤4例次;腱鞘炎1例次;肩关节积液4例次;肩峰下滑囊肿胀3例次;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3例次;大结节骨折1例次.经卡方检验,各序列之间检出率差别显著(χ2=17.134,P<0.05),PDFS序列对肩袖损伤的显示佳.结论 MRI是诊断肩袖损伤的重要手段,信号的差异可反映不同的病理特征,建议肩袖损伤应首选PDFS序列.

  • 3.0T MRI肩撞击综合征影像征象分析

    作者:王丰哲;潘诗农;崔健君;安奇;张光昕;郭启勇

    目的 探讨3.0T 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征象及损伤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肩撞击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症状.结果 ①直接征象:30例MRI均显示冈上肌肌腱信号和形态的改变,其中6例冈上肌肌腱完全撕裂;13例冈上肌肌腱的部分撕裂;11例表现冈上肌肌腱表面的信号异常、混杂;②间接征象:9例肩峰下滑囊增厚、肩峰下-三角肌下囊积液及15例关节囊积液;③继发征象:5例关节盂唇撕脱,于关节造影时显示较好,5例冈上肌萎缩、2例三角肌萎缩、4例Bankart病变;④病因征象:本组患者肩峰形态分别为平直型(4/30)、弧形(7/30)、钩型(19/30);肩峰下通道(AHI)7例<5 mm,23例为5~10 mm之间.结论 高场强3.0T MRI能够有效显示肩撞击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治.

  • 双斜冠状位MRI评价肩袖损伤

    作者:田春艳;郑卓肇

    目的 探讨肩关节MR双斜冠状位扫描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3例患者行前瞻性MR造影检查,除平行于冈上肌FS TSE T2WI斜冠状位扫描外,均加扫双斜冠状位,扫描方向分别平行于冈上肌腱和肱骨长轴.分析斜冠状位和双斜冠状位对肩关节解剖结构的显示效果及肩袖损伤的诊断结果 .结果 双斜冠状位可以100%(73/73)将冈上肌、冈上肌腱以及肱骨长轴同时显示于一幅图像,斜冠状位不能同时显示(0/73).双斜冠状位和斜冠状位对冈上肌腱评价结果 一致性好(K=0.736).双斜冠状位FS TSE T2WI诊断肩袖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9%(25/27)、85.71%(18/21);斜冠状位FS TSE T2WI分别为70.37%(19/27)、85.71%(18/21),双斜冠状位诊断的敏感性优于斜冠状位(P<0.05).结论 双斜冠状位能够清楚显示肩关节局部解剖结构,有利于对肩袖损伤做出准确判断.

  • 老年人巨大肩袖撕裂的关节镜治疗进展

    作者:李宏亮;刘玉杰

    巨大肩袖撕裂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肩袖撕裂通常伴随肌腱回缩、变性,肌肉萎缩、脂肪浸润,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使修复更加困难,术后再撕裂率高.本文对清理减压、完全修复术、部分修复术、补片修复和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疗效和预后的新进展做一综述,为外科医师的临床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慢性钙化性肌腱炎

    作者:黄炎;姚建华;刘晨;伍罕;孙维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慢性钙化性肌腱炎的指征、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7例有症状的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进行治疗,其中15例行非手术治疗6个月效果欠佳,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清除病灶的方法治疗.结果 15例获得随访8~24个月.15例术后VAS评分(1.0±0.5)分,术后Constant-Murley评分(92.2±4.3)分,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 钙化灶出现于肩峰下或病灶巨大时宜行手术治疗,关节镜下清除钙化灶治疗肩袖慢性钙化性肌腱炎安全有效.

  • 切开修补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宝克;封占民;马建民;于洪建

    目的 分析肩袖损伤采用切开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64肩)肩袖损伤,按累及范围分单纯累及冈上肌腱34例,同时累及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23例,累及冈上肌腱和肩胛下肌腱7例,分别予以肌腱修补、止点重建,肌腱转位等治疗.结果 本组获随访1~5年,早期肩部疼痛及稳定性恢复明显,单纯外伤性损伤早治疗效果满意.年龄、术前病程及肩袖撕裂大小与术后结果呈负相关.结论 切开修补治疗肩袖损伤能获得满意的效果,重视、提高肩袖损伤的诊断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郑氏中医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效果的影像学评定

    作者:罗飞;张德洲;易雪冰;陈运久

    目的 通过影像学结果评价郑氏中医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5-12采用郑氏中医疗法配合电针治疗的50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查肩关节X线片及MRI,对比观察肩袖钙化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 MRI显示25例钙化斑块突破肩峰下滑囊(滑囊组),25例钙盐仅沉积在肌腱内(肌腱组).滑囊组有3例钙化斑块位于冈下肌腱,其余22例钙化均在冈上肌腱走行区;肌腱组有5例钙化斑块位于冈下肌腱内,1例位于肩胛下肌腱.治疗6个月后,滑囊组钙化完全吸收5例,部分吸收16例,无吸收4例;肌腱组完全吸收2例,部分吸收12例,无吸收11例;滑囊组治疗效果优于肌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0,P=0.027).结论 郑氏中医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可获得明显效果.

  •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肩袖功能的重建

    作者:钱齐荣;吴海山;周维江;李晓华;吴宇黎;柴伟

    目的 研究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中肩袖功能的保护和重建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本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57.3±4.8)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5例,行单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3例,双极人工肩关节1例,全肩关节1例.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4例,转移癌1例.9例行定制假体置换,1例行双极人工关节.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9年,平均4.6年.肩袖完好、得到保护或修复者均优于肩袖损伤而未得到良好修复者.结论 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病损状况、手术方式和术后功能锻炼,尤其是对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保存和修复,以及肱骨大结节的处理.术中更坚强的肩袖固定和术后更积极的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的改善.

  • 肩袖肌群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敬杰;张明;徐付国;张秀芳;高晓盟

    目的:探讨肩袖肌群的锻炼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名,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关节松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中药熏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肩袖肌群训练,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对比2组患者在肩关节功能上的差异。结果: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定标准,2组患者在入院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再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中,术后坚持肩袖肌群的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肩关节功能。

  • 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作者:杨丽娟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至我院进行肩袖损伤治疗等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来诊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实施分阶段康复训练.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6周对患者进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ADL、肢体活动度、肌力等评分以及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16周,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肢体活动度、肌力等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锻练对关节镜手术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肩部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关节镜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陈康;陆伟;朱伟民;欧阳侃;彭亮权;柳海峰;李皓;冯文哲;李瑛;许鉴;钟名金

    背景:钙化性肌腱炎是导致肩节疼痛的常见疾病之一,易造成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3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8例,女25例;年龄40~78岁,平均(56±7.2)岁;右肩27例,左肩16例;钙化灶位于肩袖表面19例,冈上肌腱内13例,冈上、冈下肌腱交界7例,冈下肌腱内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ASES)评分及X线、CT检查进行评估.结果:43例患者随访时间16~44个月,平均(22.3±6.9)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术后(2周、4周、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X线、CT检查提示仍残留部分钙化灶,但患者症状消失、功能良好.钙化灶分别于术后4、10个月消失.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术后可取得满意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关节镜微创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作者:袁邦拓;刘玉杰;曲峰;王江涛;肇刚;朱娟丽;刘洋

    背景: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可以考虑关节镜手术,但手术细节和疗效尚需讨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30例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男7例,女23例;年龄42~73岁,平均52.3岁;右侧13例,左侧17例。采用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及X线检查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评估。
      结果:经过平均28.7个月(21~4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术前平均VAS评分为(7.7±1.3)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46.5±8.2)分、UCLA评分为(13.5±3.4)分,某次随访时分别为(1.9±1.2)分、(94.4±3.8)分、(33.2±1.7)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患者术后X线片仍残留部分钙化灶,但症状消失、功能良好。
      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行关节镜下钙化病灶清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创伤小且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 美洛昔康在慢性肩袖损伤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艾克热木江·阿尔肯;葛云林;丁舒晨;王哲洋;刘志荣;王大伟;金晓均;陈利英

    目的 探讨美洛昔康在慢性肩袖损伤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大鼠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软件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洛昔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美洛昔康组双侧肩关节行慢性肩袖损伤造模手术,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各组大鼠均于术后第4天开始跑台运动(下倾13.5°、17 m/min),每天1次,每次30 min.美洛昔康组于术后第3周、第4周、第5周各进行1次美洛昔康肩峰下注射操作,每次0.3 ml,浓度为3 mg/ml.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于相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组大鼠于术后6周处死,取双侧肩关节标本:每只大鼠均选取一侧肩关节标本做石蜡包埋,HE、Masson、PGE2免疫组化染色;另一侧肩关节解剖出冈下肌-肱骨标本,做生物力学拉断测试,并提取肌腱总蛋白,Western-blot检测BMP-2表达水平.结果 HE及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胶原纤维排列松散,纤维束分层,肌腱近止点处胶原连续性中断;正常对照组肌腱胶原平行、紧密;美洛昔康组胶原连续但排列疏松.模型组与美洛昔康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GE2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美洛昔康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GE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46).生物力学试验示冈下肌腱大负荷,美洛昔康组(38.95±8.397)N低于正常对照组(71.66±5.331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17.95±6.689)N显著低于美洛昔康组(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肌腱组织BMP-2相对表达量,模型组(2.0230±0.2042)较美洛昔康组(0.4508±0.1274)和正常对照组(0.1458±0.0613)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GE2高表达促使肌腱干细胞自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导致慢性肩袖损伤的原因之一.美洛昔康通过抑制PGE2对慢性肩袖损伤具有一定预防或治疗效果.

  • 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旭旭;李剑;王涛;康汇

    目的:探讨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合并症、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报道我院2015年收治的1例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同时检索195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病例报道,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OVID、Springer、Science Direct和中文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将纳入的病例报道一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既往共有5篇文献报道了6例肩关节后脱位伴巨大肩袖撕裂的患者,加上本例共7例。患者平均年龄35(22~55)岁。全部为暴力损伤所致,其中5例为车祸,2例为对抗性运动。仅1例为开放性损伤,6例为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均累及冈上肌和冈下肌,其中4例还累及到肩胛下肌,仅2例累及小圆肌,无一例发生骨折。既往报道的6例均行切开手术,本例患者在关节镜下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效果除开放性损伤患者的外展活动受限外,其它全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均较理想。结论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受伤的严重程度及肩袖累及的范围。通常伴有肩关节囊韧带结构肱骨侧的撕裂伤。多源于高能量损伤,常见的发生机制为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位时遭受一个向后的暴力所致。对于出现该类损伤的患者早期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亦可完成手术。

  • 关节镜下缝合桥双排固定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初步疗效

    作者:刘玉雷;闫辉;肖健;崔国庆;敖英芳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缝合桥双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应用关节镜下缝合桥双排固定技术治疗的44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术后效果(男22例,女22例,术时平均52.3岁).关节镜下将撕裂按大小分组.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休息和运动时的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ASES).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9.7个月,随访率100%.本组病例小撕裂14例(31.8%),中撕裂21例(47.7%),大撕裂5例(11.4%)和巨大撕裂4例(9.1%).休息时VAS评分从术前(6.4±3.4)分降到随访时(0.7±1.5)分,活动时VAS评分从术前的(7.9±2.1)分降到随访时(1.8±1.8)分.手术前后的关节活动度有统计学差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的Z值分别为4.789,4.450和4.454,P<0.01).UCLA评分由术前的(15.3±4.9)分增加到随访时(30.7±4.0)分;ASES评分由术前的(30.5±17.8)分增加到随访时(84.2±12.6)分,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759和5.760,P<0.01).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是93%,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关节镜下缝合桥双排固定是一种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 全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作者:李宏云;陈世益;陈始秋;李云霞;陈疾忤;华英汇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对56肩(55例患者)肩袖撕裂患者进行两种修补方法的疗效比较,至少随访19个月,平均随访27个月.分为A组30肩(29例患者),B组26肩(26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B组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随访资料包括,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活动度、肌力、MRI评价术后肩袖愈合情况等,并进行UCLA、VAS及ASES评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ASES、UCLA、VAS评分测试结果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间术后评分改善情况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发现A组再撕裂4例(13.3%),B组再撕裂3例(11.5%),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撕裂患者与肩袖完整患者相比,术后ASES、UCLA、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与小切口肩袖修补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在2~3年的随访期内并无统计学差异,再撕裂的发生率为10%~15%,肩袖再撕裂与肩袖完整患者在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 再手术
  • 关节镜微创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陈志超;顾祖超;段鑫;李志力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陈旧性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陈旧性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肱骨大结节成形双固定螺钉肩袖修复的治疗方法。1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照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 UCLA 功能评分标准,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评估,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的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 UCLA 功能评分术前为(20.6±5.3)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评分为(31.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患者无明确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肱骨大结节成形并肩袖修复是一种微创、疗效好、康复快的治疗方法。

  • 肩袖损伤MR I与关节镜下表现对比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佳超;陈建海;黄伟;王天兵;姜保国

    目的:通过比较肩关节术前 MRI检查与关节镜下肩袖所见的异同,了解 MRI 对肩袖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明确肩袖损伤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关节镜检查或治疗患者的59例肩部疾病患者,将MRI表现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术前 MRI 检查明确诊断肩袖损伤36例,经关节镜证实肩袖撕裂35例,肩袖组织关节镜下结果完整,未见明显撕裂者1例;术前 MRI 检查未发现肩袖撕裂而关节镜下见撕裂7例,MRI检查与关节镜均未见肩袖撕裂者16例。MRI 对肩袖损伤诊断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94.1%,阳性预测值97.2%,阴性预测值69.6%。结论 MRI 是诊断肩袖损伤的有效辅助检查,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关节镜检查是诊断肩袖损伤为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段。

    关键词: 肩关节 肩袖 关节镜
13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